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d40bc201f69e3142329482.png)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d92134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6.pn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二章检测卷测试范围:第一、二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2.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0cmB.3.25cmC.3.00cmD.3.5cm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6.下列能量转化的实验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太阳能电池发电B.水蒸气把壶盖顶起C.电灯发光D.弹弓将石头弹出7.用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图中方法正确的是()8.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1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0~15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f0871ddccda38366baf08.png)
物理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 .紧闭室内的门窗 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 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d2e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6.png)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8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8](https://img.taocdn.com/s3/m/b73ad13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5.png)
第七章力与运动一、选择题1.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A. 汽车的惯性消失了B. 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C. 阻力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D. 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2.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质,为了使救灾物质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A.在正上方投掷B.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C.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D.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C.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4.如图所示,生活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将斧头安紧在斧柄上,如图四种方法能更好地利用斧头惯性的是()A. B. C. D.5.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中哪一对是平衡力()A. 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B.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C.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D. 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6.如图,同一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上匀速前进,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拉力、摩擦力分别为F1、f1,在斜面上受到的拉力、摩擦力分别为F2、f2,则()A. F1>f1,F2>f2B. F1=f1,F2=f2C. F1=f1,F2>f2D. F1=f1,F2<f27.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拉绳的力为F1,乙队拉绳的力为F2.比赛结束是甲队胜,若忽略绳的质量,甲乙两队拉力的大小相比较()A. F1=F2B. F1<F2C. F1>F2D. 无法确定8.下列现象与惯性有关的是()A. 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B. 水银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 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为了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劂倒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B. 自行车的刹车把手实际上是—个省力杠杆C. 骑自行车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D. 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1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书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 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 桌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11.最新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前、后排人员都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可以()A. 减小惯性B. 增大惯性C. 减少急刹车时造成伤害D. 减少急加速时造成伤害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A.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 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二、填空题13. 如图所示,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但没有推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小车将处于________ 状态.1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定律.15.列举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预防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各一例.利用:________预防:________.16.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如果他将推力增大到30N,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_N.17.人站在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人就跌向________;这是因为开车前,人和车是处于________状态的,车突然开动时,由于脚和车厢的地面的摩擦,脚的底部随车一起运动,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具有________而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18.“追尾”是高速公路上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这是由于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无法马上停止,撞坏前面的车.________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因此,汽车不能超载行驶.19.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20.李平在平直的公路骑车上学,他停止蹬脚踏板,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_,最后自行车将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缘故.21.物体刚脱离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时,它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22.如图所示,在图甲中,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正对它的磁铁时,钢球速度的________发生变化;图乙中,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与钢球运动方向垂直放置的磁铁时,钢球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这些情况都叫做________发生变化.三、实验探究题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把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________个.(3)________表面最粗糙,小车在________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4.如图是瑞瑞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e43d8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f.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C.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
解析:A选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比如要有介质传播、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等,所以A错;B选项,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C选项,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C正确;D选项,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等都有关系,D错。
答案:C。
2.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A.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解析:乒乓球被弹开,是因为音叉在振动,音叉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使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主要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正确;B选项虽然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这不是该实验主要说明的,B错;C选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错;D 选项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D错。
答案:A。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水中的倒影。
B. 海市蜃楼。
C. 小孔成像。
D. 雨后彩虹。
解析:A选项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选项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选项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正确;D选项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C。
4.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A. 等于45°。
B. 大于45°。
C. 小于45°。
D. 无法确定。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已知入射角为45°,所以折射角小于45°,C正确。
答案:C。
5.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A. 变小。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c420e2700abb68a982fbe0.png)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④⑤⑥②⑦C.③①⑤⑥④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2.同学们对“电闪雷鸣”肯定不陌生,科学研究表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你平常观察到的现象又是怎样的呢()A.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C.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4sC.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50km/h~200km/h之间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9.6×10-3μmB.9.6cm=9.6×10mm=96mmC.9.6cm=9.6cm×10=96mmD.9.6cm=9.6÷100dm=0.096m5.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6.下列关于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B.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C.游标卡尺是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图4 图3图4 图4 D .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7.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1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10”战斗机B .地面上的房屋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 .“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8.图2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面到最后一人离开桥面共需60s ,则这列队伍长( )A.150mB.100mC.250mD.50m10. 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毫米作单位时,书的长为185.5mmB .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值C .这个值准确到毫米D .没有估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11.如图3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 、156.3cm 、156.3cm ,则小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 ) A .156.2cm B .156.3cm C .156.27cmD .156.267cm12.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4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 通过的距离是( ) A .2100km B .35km C .70km D .32.5km二、填空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3.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 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 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af126dad51f01dc381f17b.png)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解析】【分析】【详解】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2.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答案】空气柱a c【解析】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产生的笛声的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可以看出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因为空气柱越长(短)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高),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是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3.(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答案】(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解析】试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同时要知道若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2)分析(a)和(b),要注意从中找出相同点,总结规律.(a)发生折射是由于速度发生了变化,从(a)联想(b)的原因.(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类比法.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更容易理解.解:(1)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甲首先到达细布,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乙此时仍在光滑的木板上,由于不受摩擦,所以乙的速度不变.(2)从(a)图看,由于甲端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甲端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b)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即可能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此题这种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在前面电学中,将水流类比为电流、水压类比为电压、通过水波认识声波等都属于此种研究方法.选项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运用了转换法;选项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此题中关键要找出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同点,运用类比法将知识进行迁移,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平时要注意总结.4.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初二物理全套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全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7ca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5.png)
初二物理全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B. 玻璃C. 铜D. 陶瓷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6 m/s3.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海市蜃楼C. 镜子反射D. 透镜成像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A. 340 m/sB. 3.4 km/sC. 34 m/sD. 340 km/s5.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弹力C. 重力D. 浮力6.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电流大小B. 电阻大小C. 通电时间D. 导体材料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B.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C.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绝缘体()A. 铁B. 铝C. 塑料D. 盐水9. 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电流()A. 电压表B. 电流表C. 电阻表D. 电能表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长度单位。
2.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______。
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4.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5.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______有关。
6.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被称为______定律。
7.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8.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9.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______的仪器。
10.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3c470bc77da26924c5b0aa.png)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 “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答案】高(a)
【解析】
【分析】
根据“第一次敲击频率为512赫的音叉,第二次用同样的力敲击频率为256赫的音叉”可知,本题考查音调,根据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求解。
【详解】
[1]由于第一次敲击频率为512赫的音叉,第二次用同样的力敲击频率为256赫的音叉,结果听到第一次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所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选用表中D、E两根弦,可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2)为了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她应选用表中______和______两根弦;
(3)实验中,应如何判断音调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弦的材料A、B琴弦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0不变B
【解析】
(1)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43a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b.png)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00,000 km/sD. 100,000 km/s2.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三要素: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速度3. 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的受力情况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中物体看起来位置偏移5.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的特点:A. 需要参照物B. 需要力的作用C. 可以是直线运动D. 可以是曲线运动7. 物体的浮沉条件中,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A. 漂浮B. 悬浮C. 下沉D. 无法确定8. 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三要素: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A. 可以创造B. 可以消失C. 总量保持不变D. 总量逐渐减少10. 以下哪个不是电功率的单位:A. 瓦特(W)B. 千瓦(kW)C. 焦耳(J)D. 兆瓦(MW)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年是________的长度单位。
12.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1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14. 物体的浮沉条件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15.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作为介质。
16.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17. 电能的单位是________。
18.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19.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________。
20.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f9ba8f121dd36a32d8297.png)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分)1、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_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达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而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3×10-10m,由此可判断PM2.5颗粒__________单个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2、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cm。
3、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4、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5、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μm= m.测同一长度时常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小。
6、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 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_______。
7、一把普通钢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比实际值.用这把钢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夏天测得的长度值比冬天测得的长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8、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486eb3b52acfc788ebc946.png)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 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风速(m/s)5101520电压表示数(V)0.6 2.4 5.49.6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试推导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设比例系数为k)(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来源】2009年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九年级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三)【答案】(1)p=kρv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2)41m/s【解析】【分析】【详解】(1).①分析数据可看出风速每增加5m/s ,电压表的示数增加量分别是1.8V 、3V 、4.2V ,也就是说,在这里,风速和压力并不是呈一次函数关系,可以假设一个方程,即:U ∝av 3+bv 2+cv +d ,把表中实验数据代入表达式,解得:a =0,b =0.024,c =0,d =0,即U ∝0.024v 2;②分析含沙量与电压表示数的数据,含沙量每增加1.1kg/m 3,电压增量即为1.2V ,也就是说,含沙量与压力成正比,U ∝ρ;风力越大,导线的偏移量与电压成正比,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即压强,则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k 为比例常数.(2).车厢可以看做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 ×2h =G ×2d ,则风力F =d h G , F =pS =kρv 2S =kρv 2hL , v =323321.5m 5010kg 10N/kg 0.5(2.7kg/m +1.3kg/m )(3m)25mdG k h L ρ⨯⨯⨯=⨯⨯⨯≈41m/s . 答:(1).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为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 (2).风速为41m/s .2.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 ,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
初二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ca8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8.png)
初二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000,000 km/hC. 1,000,000 km/sD. 3,000,000 km/s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m/sC. 1340 m/sD. 34 km/s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看水下的物体感觉位置变浅B. 通过凸透镜观察物体C.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D.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4.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铜D. 玻璃5. 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焦耳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电路连接方式?()A. 串联B. 并联C. 混联D. 断路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A. 电磁铁B. 发电机C. 电动机D. 变压器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电路故障?()A. 短路B. 断路C. 过载D. 所有选项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转化为热能B. 热能转化为电能C. 光能转化为声能D. 声能转化为光能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机械运动?()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数值约为______光年。
2.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______。
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______。
4.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在于导体能够______电流,而绝缘体不能。
5. 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中的______。
6.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而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
7.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______。
8. 电路故障中的短路是指电路中某处发生______,造成电流过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https://img.taocdn.com/s3/m/22540f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0.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正确的是()A. 长度的单位是千克B. 时间的单位是米C. 质量的单位是秒D.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答案:D2. 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水加热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变慢B. 水结冰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C.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米/秒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与温度无关答案:C3.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形状改变的原因C.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原因答案:D4.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B. 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C. 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答案:D5.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描述,正确的是()A.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C.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但费距离D.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答案:C二、填空题6.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距离/时间,米/秒7. 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牛顿,N8. 物体具有的能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焦耳,J9. 简单机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杠杆、滑轮、斜面10. 物体运动的状态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速度,米/秒三、计算题11. 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运动,求它在5秒内通过的距离。
答案:50米12. 一个物体受到20牛顿的力,求它产生的加速度。
答案:2米/秒^213. 一个物体具有100焦耳的能,求它所做的功。
人教版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9ed237360cba1aa911dad7.png)
第一章《声现象》质量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课堂上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3.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可以听见河水声B.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4. 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5.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B.影剧院的墙,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戴着配有耳罩的头盔D.城市的某些路段禁止鸣笛6. 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三者都有7. 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的剧烈振动,人们却听不到这种振动的声音原因是()A.声音不够响B.声音音调太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D.声音是噪声不是乐音8.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的是()①在鼓面放些碎纸屑,敲击时可观察纸屑在不停的跳动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看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 在一只玻璃杯子内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频率不同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叩击患者的腹部,仔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3c2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5.png)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在平面镜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
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aeB.bcC.bdD.cd8.如图是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时所穿的宇航服,上面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这是为了穿着厚厚宇航服的航天员,可以利用手腕上的小镜子看到正常的汉字,准确操作。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4e1c58e9951e79b8927fe.png)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④⑤⑥②⑦C.③①⑤⑥④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2.同学们对“电闪雷鸣”肯定不陌生,科学研究表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你平常观察到的现象又是怎样的呢()A.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C.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4sC.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50km/h~200km/h之间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9.6×10-3μmB.9.6cm=9.6×10mm=96mmC.9.6cm=9.6cm×10=96mmD.9.6cm=9.6÷100dm=0.096m5.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6.下列关于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B.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C.游标卡尺是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图4 图3图4 图4 D .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7.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1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10”战斗机B .地面上的房屋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 .“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8.图2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面到最后一人离开桥面共需60s ,则这列队伍长( )A.150mB.100mC.250mD.50m10. 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毫米作单位时,书的长为185.5mmB .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值C .这个值准确到毫米D .没有估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11.如图3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 、156.3cm 、156.3cm ,则小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 ) A .156.2cm B .156.3cm C .156.27cmD .156.267cm12.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4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 通过的距离是( ) A .2100km B .35km C .70km D .32.5km二、填空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3.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 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 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14.图5(a )、(b )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
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号为 和 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图2图1(以地面为参照物)。
15.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 ,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cm 。
16.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17.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 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 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 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 s ,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
19.我国铁路大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 ”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
若一“D ”字头列车在某路段上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m /s 的速度横穿9m 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 m 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三、计算题(有3小题,共20分。
解题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20.(6分)如图6,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最快需要多少分钟?图5图621.(7分)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22.(7分)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
野兔跑到树洞需要时间是4s,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
请你通过计算回答野免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四、实验探究题(有4小题,第27题5分,其余每空2分,共27分)图9 图723.(1)如图7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表格。
(2)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8所示的方法,把球体的放在一把直尺上,放在两把毫米刻度尺之间,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___ ___cm 。
24.如图9所示,用A 、B 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
25.沿长廊AB 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0甲所示:(1)小明用分度值是lmm 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10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 端走到B 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10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
26.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图10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1所示。
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 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 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 内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m/s 。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东心血来潮,想知道家里一年来积累下的报纸有多少张,但一张张数太费时,请你帮他想一个简便的方法。
(1)器材(2分):(2)测量步骤(3分):————————————————————————————————————————————————————————————————————————————————————————————————————————————————————————————————————————————图11参考答案1.C 2.A 3.D 4.B 5.C 6.D 7.B 8.B 9.D 10.D 11.B 12.B13.显微镜 望远镜 14.1 3 15.m 63.5 16.静止 运动 小车17.甲 路程 18.250 1.67 19.36020.该路段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 或该路段限速40km/h由v=ts 得 t =v s =h km km /408=0.2h=12 min 21.(1)T131运行时间t 1=2h46min ,D413运行时间t 2=1h47min ,少运行时间t=t 1-t 2=2h46min-1h47min=59min(2)D413运行时间t 2=1h47min=6420s平均速度v 2=2t s =s m 6420237000=36.9m/s=132.8km/h 22.野兔在4s 内跑的距离s 兔=v 兔t 兔=10m/s ×4s=40m凸鹰若能追上需要时间t 鹰=鹰鹰v s =sm m m v s s /3040130+=+鹰兔=5.7s t 鹰>t 兔,故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其它合理解法也可得满分)23.(1)5.0;32;0.16;(2)18.6~18.9均可24.A 1mm 2.21~2.25均可25.(1)0.6000 (2)20 (3)ts ,0.9 26.(1)静止(2)乙 3 (3)甲或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者甲或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或者甲或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7.器材:刻度尺测量步骤:(1)取50张报纸,压紧后测出其高度h 1;(2)把所有的报纸叠起来,压紧后测出其高度h ;(3)报纸总的张数为50h/h 1.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座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是由振幅决定的,_______是由发声体决定的,三要素中_______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
物理学中的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_______,而声音的“大”“小”则只用来描述_______。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3条:①在_______减弱,②在_______减弱,③在_______减弱.4、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到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当琴发出声音时,振动就经_______传到耳内.6、如图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渔网,这表明水能够_______,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这“土电话”是利用了_______传声的原理制成.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就会_______,这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