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出现在互联网之后。起初,语言学家对研究网络语言并不热衷。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也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讨论和研究。在语言学范围内,一些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和定义也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人们可以把网络语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技术性术语,比如,硬件,软件,聊天室,LAN(局域网的缩写),浏览器等等;第二类是随着网络出现而出现的相关的专业术语,像网民,网吧,电子商务,虚拟空间等等;随后最后一类就是在网络上交流时的日常表达用语和情感。前两类的网络语言使用比较广泛,而第三类网络语言虽然与前两类相比使用较少,但是它的应用平台更大,并且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交流用语中。语言学家克里斯托在2001年对网络语言做出了如下定义:网路语言是一种展现网络独特性的语言,会在网络邮件,聊天群体,虚拟世界以及万维网中遇到,表现出它作为一种媒介的电子型,全球性和交际性的特点。在中国,很多研究者也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比如于根元、吕明臣、汤玫英都认为网络语言是被广泛使用的的新的语言变体。起初,它泛指计算机语言,但是现在更多是指具有自身特点的网络上的自然语言。
二、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
网络语言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在使用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它特殊的语言载体,并且展现了独特的语言特点。
1.创新性
网络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创新性。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联想和创造的平台,在网络里,网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例如,“恐龙”这个词语最初指的是一种独特的史前动物,而在网络语言中,“恐龙”这个词指的是长的不漂亮的女
性网民;类似的词语还有“青蛙”,指的是不帅气的男性网民。“猫”的意思是“modem”(调制解调器)。以上的例子是对已经存在词语的变异,还有一类网络语言的词汇是在网络交流的不断发展中逐渐被创造出来的,比如:“菜鸟”就代表了网络上的新手,“见光死”的意思是两个在网络上已经陷入热恋的两个人,在现实中见面时,由于对彼此的容貌不满意而立刻分手不再联系的情况。“东西“不再是“东西“,而是“东东”,“我”变成了“偶”。像这些词语在现代的汉语里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些新产生的网络语言的每个汉字词素都是在传统汉语里存在的,网民们经过对这些词素进行了重组和创新,运用比喻,拟人等的方式,在网路上形成了新的词汇。
2.简洁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媒体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更快的信息转换和传播速度。特别是在网络聊天的过程中,人们希望打字的速度能够尽可能的接近面对面的那种口头交流的速度。因此,很多简洁性的网络语言就应运而生。一些专业名字像IE(Internet Explorer),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oop)等,还有就是一些口语化的网络语言,比如说BF(男朋友),PLMM(漂亮美眉),SK(烧烤),GG(哥哥),GXGX(恭喜恭喜),另外一些口语上的脏话,也越来越多的用网络语言表达出来,像NQS(你去死)BC(白痴)等。
3.多样性
网络语言不仅混合了中文和英文,同时也包含了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等等这些可以赋予特殊意义的元素。与单一模式的媒体语言相比,网络语言集合了词语、声音、图片、动画等于一身,体现了网络语言组成元素的多样性。比较常见的有5555(哭泣),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了),8147(不要生气);此外它还包含两种近音异形词,一种是中文近音异形词,例如:斑竹(版猪或版竹均指版主)、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偶(我)、霉女(美女)、菌男(俊男),还有一种是英文近音异形词,如:伊妹儿(E-mail)、烘培机(Homepage)、温逗死(Windows)等等。
4.比喻性
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比喻性。“网虫”一词就是喻指一般网民,“爬虫”则是指初级的刚刚接触网络的网民,“飞虫”指的是有经验的高级网民;”隔壁“喻指的是网络论坛里的另一篇文章,”拍砖“的意思是对帖子的批评或者评论,”盖楼“是对每人对同一条帖子的回复,”潜水“是那些经常逛论坛或贴吧,只读帖却不回复或发帖的网民。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语言能够用具体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述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形成了网络语言一种独特的比喻性的文体特征。
三、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社会与语言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并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语言的社会性特征。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语言与社会互相影响。网络语言就是随着电脑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而形成的,并且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
1.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的语言变体
语言变体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结果,导致它产生的原因有些是社会变化的直接原因,但也有时候是间接原因,因为社会的变化曾被认为是唯一能够改变语言生存环境的方式。从当代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不但语言发展的最初动因应该从社会的变动中寻找,而且再它的变化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变化的速度方向和结果[5]。因特网用户为了能够在网络中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交流,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的线上世界,因此就衍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民们为了在网络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也随之产生了网络语言这一社会语言变体。Hudson将语言变体定义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即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6]。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变体,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电脑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存在而相应产生。
2.网民构成网络言语社区
术语“言语社区”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被广泛使用。许多社会语
言学家给出了自己的定义。JohnLyons定义为使用给定语言(或方言)的所有人群。Bloomdield在1933年就言语社区进行了探究并指出,言语社区是通过使用言语进行交际的一群人,言语社区的基础是说话人之间的频繁的交际活动。
因特网为数以百万计的网民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据统计,在中国现在有数以亿计的网民,而且不同年龄、爱好以及教育背景的人都能在这个大的网络中用他们所习惯的交流方式形成自有的言语社区。在这个言语社区里,网民运用独特的网络语言,比如缩写词,近音异形词,象征符号,英文字母缩写等等,来实现交流和互动。为了能够融入这种网络言语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网络语言,并且遵守网络语言的规范。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能够获得极大的创新和发展。
3.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
社会语言学中“方言”一词用来形容与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之间联系的言语差异,包含社会方言和地方方言。网络语言被广大网民广泛接受和使用,并且广大的网民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性的语言群体,因此网络语言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方言,广大网民共同构成了一个言语社区,使得网络语言在网络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创新和发展。这种社会方言也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不断补充新的元素,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虚拟的言语社区中,它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言语模式,即基于标准方言基础上的新兴的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与语言以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本文介绍了网络语言的鲜明特点,并且从语言变体,言语社区,社会方言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网络语言的产生是时代和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反映了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需要。理解和接受网络语言,以及其形成的独特的网络社区能够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网络社会,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