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德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德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今社会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这促使我们更加注重提高德育实效。而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全部德育工作中有着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任务,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又是德育的主渠道,两者要相互渗透。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必须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德育内容科学、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把德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

1. 充分利用教材,科学地渗透德育

现行的初中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和法律教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因此,德育必须深刻剖析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性,这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显出来。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要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并在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身处的社会精彩而新奇,充满着无限的情趣,但生活中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正确地对待诱惑、利用诱惑,能使学生取得进步。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虽然他们的思维水平日益在提高,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再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当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很容易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造成一些终生遗憾。根据青少年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主要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本人结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内容,和学生共同分析了可能会面临的种种诱惑及其表现、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等;并为学生提供了战胜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帮助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求学生实施“抗拒不良诱惑”计划。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知行统一,将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3. 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

德育,如讨论式、启发式、成果分享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等。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节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很多结论如果只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这时候我就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是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也在无形中让他们从小养成正确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4. 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思想品德课本每篇课文或单元中都有社会实践的内容,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内容,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其它内容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非常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想品德课的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切实地融入进去。如在讲完八年级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后,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在所任教的5班召开了《说说心里话》主题班会,孩子们的肺腑之言真诚而坦率,而老师的鼓励与评价,也使每一位学生重新找到了自我。课后,班上学生还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将认知层面的道德知识上升为道德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这就变单纯的说教为精心的指导,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了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5. 教师要不断转变德育观念,提升德育能力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德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权益观念在逐步增强。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视觉审视和解读当代青少年,如要树立“以人为本”、“爱的教育”等德育观,具有平等和包容意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重于言教,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自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培育自我道德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把握主流方向,才有资格、有底气教育青少年。(1)从道德认知角度看,教师要具有适应时代的道德发展总体趋势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德育敏感性。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即知识。”即人的行为之善恶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知识。(2)从道德行为角度看,在新道德价值观的指引下,教师应自觉投身于现代道德风尚的建设之中去。古语云:“君子自重则自威。”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教师,

往往受学生拥戴。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处事方法、人格品性,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把道德的种子播撒向人间,还要让道德生长的力量见证于自身。要学生遵守的规矩,我们自己必须先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去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去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收稿日期:2013-0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