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共46题,每题1.5分,共69分)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4.“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5.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6.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得利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7.《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40题1.国学热到影视圈,四版孔子闹虎年。

其中周润发版《孔子》便曾引发热议:“周润发没有读过《论语》江湖气太重……”但当剧照曝光后,这些争议之声随之渐淡,因为周润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众认可的形象。

这个形象应该是A.“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B.“专制君主的参谋”C.“劳苦大众的代表”D.“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2.“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的主张,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6.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7.某思想家曾作《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段考试题 理 人民版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段考试题 理 人民版

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年级历史(理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孔子思想精华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③有教无类④克己复礼,贵贱有序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

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老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其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在于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唯物主义的世界观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②井田制走向瓦解③出现了私人讲学④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

”此观点应属于A.墨家 B.儒家C.道家D.法家6.列言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7.“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古代著作A.《道德经》 B.《韩非子》 C.《春秋》 D.《论语》8.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段考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段考试题

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级历史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2小题,每小题1.5分,共63分。

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一直维持了两千年。

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A.小农经济发展B.宗法观念结束C.诸侯争霸影响D.各国变法推动2.“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3.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4.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新精神。

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

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

”钱穆意在强调A.科举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B.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C.废除宰相与历史趋势相悖D.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6.“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7.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

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15年中考广东佛山历史试题第二部分历史(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5·广东佛山)1.“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

对此贡献杰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李冰【答案】B(2015·广东佛山)2.张骞开通西域之后,这条贯穿中西贸易的交通线路打通了。

在张骞时代,这条贸易通道上转运的物品包括()①丝绸②蔡侯纸③罗盘针④印刷品A.① B.①②C.①③ D.②③④【答案】A(2015·广东佛山)3.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A.秦朝 B.西汉C.东汉 D.唐朝【答案】D(2015·广东佛山)4.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答案】C(2015·广东佛山)5.右图为福建省泉州市灵山的一座碑文拓片。

据此判断此碑始立于()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答案】C(2015·广东佛山)6.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答案】B(2015·广东佛山)7.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佛山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高二级历史科试题[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至第三单元]命题人:范琼审题人:徐纯琳陈甫丽燕考试时间:2014年11月15日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2.秦始皇制定了种种严酷的刑法,如车裂、活埋、弃市、腰斩、凌迟等。

而唐太宗则大量删减了死刑条款。

这反映了A.“治乱世,刑当重。

治平世,刑当轻”B.唐太宗有“存百姓”、仁义为本的思想C.社会发展到了“法乃天下之公器”之势D.唐太宗开启了儒法并行、德法兼治的治国模式3.《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政,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A.仁政爱民B.无为而治C.严刑峻法D.儒表法里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岽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

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民为贵……君为轻”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6.某中学学生在探讨“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时众说纷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 .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和批判D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7.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班历史科试题命题人:吴秋莹审题人:周建钢一、单项选择题。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庄子、韩非子B.老子、孔子C.孔子、庄子D.孟子、荀子2.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3.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A.清净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5.右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高二上半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高二上半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选择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 荀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这是孟子的主张。

故选B。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故排除A。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故排除C。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没有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故排除D。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A. “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提出宣扬“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顺应了汉武帝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使新儒学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故A项符合题意。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手段,不是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故排除。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两个特点,与题意无关。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是道家的观点,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天人感应”的理论【答案】C【解析】试题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的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南宋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

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AB体现唯物主义思想,与理学的唯心主义不符,D为汉代董仲舒提出。

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A. 王阳明B. 程颢C. 朱熹D. 程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故A正确。

程颢、程颐、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他们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故B、C、D错误。

第1次月考参考答案

第1次月考参考答案

佛山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历史答案1-5 CBACC 6-10 ADCCA 11-15 BDBAB16-20 BABCC 21-25 BDBCD 26-30 DACCA31-35 CABBA(1)相关言论者与核心思想:A:孟子;B:民本思想或仁政学说;C:董仲舒;D:天人感应学说;E:王阳明;F:“致良知”。

(每项1分,共6分)(2)原因:①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与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②汉武帝时,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增强;③但当时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④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每点2分,共8分)(3)差别:①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②陆九渊仁主张发明本心,即进行内心的反省知。

(2分)世界的本原与派别:①朱熹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陆九渊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4分)(4)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

(2分)原因:①经济上: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②政治上:当时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并渐趋衰落;③思想上:当时宋明理学日趋僵化严苛,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6分)(5)正确认识:①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②提倡古为今用,发展民族新文化;③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

(2分)36.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

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级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70分。

1.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其含义是A.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B.早期国家尚未形成C.氏族制度处在父系阶段 D.这些城址明显体现了等级制森严2.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D.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3.《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反映西周政治是A.神权政治 B.皇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4.《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初期分封制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末王室衰微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5.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6.“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

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

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道教 D.佛教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8.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

2014年广东省佛山中考真题历史

2014年广东省佛山中考真题历史

2014年广东省佛山中考真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解析:此题通过所给材料考査学生对历史纪年的换箄能力。

据题意要求将具体时间换箄成世纪。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100年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箄是:在100年之内都为一世纪,满1000年在百位数字上加1就是几世纪,据题意,公元前221年即为公元前3世纪20年代,公元前纪年是倒看数,数字越小,年代越晚。

因此,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査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据题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綢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进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商人特别是阿拉伯商人被誉为“和平的使者”,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B 正确,故选B。

答案:B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

这反映()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解析:此题通过阅读材料考査学生学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题文材料看,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实录历史,不藏真隐恶,体现的是秉笔直书的高尚师德,所以选顷中D合题意,故选D。

答案:D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解析:此题考査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佛山一中2014学年度(上)高三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命题人:林永星审题人:周建刚一、单项选择题。

(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3.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4.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右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7.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8.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历史(文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内外服制B.宗法制C.分封制 D.礼乐制2.“瑞邑(今江西瑞金)每姓必建立祠堂,以安先祖。

每祠必公置产业,以供祭祀,名曰‘公堂’。

其公堂,全族公举一二人司其出入,四时祭祀外,有盈余则惠及族之鳏寡孤独,量给养赡。

子姓有登科甲人乡校者给予花红赴试,助以资斧。

”这种现象说明当地①宗法观念盛行②同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帮助的传统③族产是属于村落居民的公共财产④宗族制度对稳定村落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3.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封建皇权至高无上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4.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分权制衡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5.“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6.“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D.宋代君相之间矛盾尖锐7.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2.“若论三代之世,则封建好处,便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
A.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统治B.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
C.郡县制有效加强中央集权D.三纲五常的封建教化作用
3.判断下表文献史料,它们最有可能是用来辅证哪个方面的研究
史料出处
史料引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
23.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接受死刑时从容无畏,他说:“如果一个政权不制定法律规则……我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个政权得以存在下去,虽然也能将其称为政权。”他的话主要体现了
A.国王害怕被处死B.希望制定免除其死刑的法律
C.新政权法律完备D.通过法律来确保政权巩固及其合法性
24.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C.是维护德皇专制政体的附庸D.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27.某部宪法“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这部宪法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内阁制
7.中国古代的中央机构经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变化,其中九卿和六部执掌如左图。其间的变化反映出古代政治
A.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逐步分离
D.从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广东省年上学期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答案

广东省年上学期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答案

全卷100分
2020年全国
高中月考试卷
广东省2020年上学期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
试题答案
1-5 AABAC 6-10 CDDDC 11-15 CABDA 16-20 CDDBA 21-25 CCCAB
26-30 AABCC 31-35 ABBDD 36-40 BBDAC 41-45 DAAAD 46-50 ACABB
51.【答案】(1)态度:批判。

(2分)
理由:原始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如依据材料答具体原因亦给分)。

(2分)
发展: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任答三点得5分)
(2)原因: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4分)
特征:吸收佛道思想,以重建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

(4分)
(3)问题: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

(4分)
表现: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任答两点得4分)。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理科班历史科试题一、历史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有80小题,每题1分,共80分。

)1.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权利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最大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4.秦朝中央官职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5.“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

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秦代B.汉代C.宋代D.唐代6.图1是一幅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C.元代D.清代7.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8.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

“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A.汉代设中朝B.唐代设三省C.宋代设副相D.明代废丞相9.“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贵族制10.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的A.天然阻隔 B.小国寡民体制 C.城邦间的矛盾D.奴隶制度的发展11.下列说法最能体现雅典的民主制具有“轮番而治”特征的是A.国家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C.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D.任何公民都有权讨论发言与投票表决12. 罗马法制订和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 对外扩张的需要B. 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C. 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 维系和稳固帝国统治13.“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正确答案。

)1.《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3.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

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

这表明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

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

”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C.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5.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6.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佛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段考试题 文 人民版

佛山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段考试题 文 人民版

佛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级历史段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2、《商君书·画策>记载:“民本,法也。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不刑而民善,刑重也。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而民莫敢为非。

是一国皆善也……”商鞅认为A.以民为本,放宽刑罚 B.以法为本,注重教化C.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D.以法治国,严刑峻法3、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4、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A.韩非子、董仲舒 B.韩非子、孟子C.老子、董仲舒 D.荀子、庄子5、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6、《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巨子(墨家领袖)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说明墨家思想A.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7、桐城人方东树1825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藏书满家好而读之,著书满家刊而传之,诚为学十之雅素,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试之国计民生,无些生益处,此只谓之嗜好,不可谓之学。

”这番话表明作者A.呼吁挽救民族危机 B.提倡崇实学风C.潜心研究考据学 D.主张文人藏书著书8、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国学热到影视圈,四版孔子闹虎年。

其中周润发版《孔子》便曾引发热议:“周润发没有读过《论语》、江湖气太重……”但当剧照曝光后,这些争议之声随之渐淡,因为周润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众认可的形象。

这个形象应该是A.“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B.“专制君主的参谋”C.“劳苦大众的代表”D.“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2.“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的主张,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约365年—427年)、道士陆修静(406-477年)、僧人慧远(334-416年)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6.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 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7. 某思想家曾作《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该思想家是A.庄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8.“眼珠子,鼻孔子,珠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珠子(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9.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西方、东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 因信称义,致良知10.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11.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D.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12.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评价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包括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李贽(1527—1602),回族人,出生在一个市民家族B.李贽是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C.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D.李贽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14.“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15.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说曾悄然流行于主流思想界,下列言论不属于经世致用思想范围的是A.“八股之害,甚于焚书”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C.“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D.“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16.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却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为根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17.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B.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C.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D.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必要条件18. 13世纪时梵蒂冈一位图书馆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术 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19. 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②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③阅读《伤寒杂病论》④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20 .2007年月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①它是中国汉字②它是中国书法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1.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几千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的写意性B.东晋王羲之擅长行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22.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专制集权的强化C. 程朱理学的盛行D. 审美意识的觉醒23.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元)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24.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 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宋词的兴起和流行、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都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B.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D.小农经济的成长和统治阶级的需要26.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兼容性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27.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C.但丁 D.彼特拉克28.《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样唱道:“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下面哪位哲学家会比较喜欢这首歌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彼特拉克 D.马丁·路德29.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30.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 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31. 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男女平等B .否定宗教信仰C .宣扬《圣经》精神D .否定教皇地位32.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33. 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坛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刑罚太苦,受不了了。

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金银入库,灵魂起舞”。

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宠卖得又亲切又便宜。

”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B.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C.马丁·路德当场揭露台彻尔的敛财骗局D.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因行称义34.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教皇 国王社会力量贵族 新教运动(路德、加尔文宗派) 国王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宗教神学被驱除出社会领域C.基督教内部的腐败 D.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35.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