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观点对比
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
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中西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来治疗疾病,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病理学,侧重于病理诊断和药物治疗。
本文将从医疗理念、诊疗方法、药物运用、历史渊源等方面探讨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
一、医疗理念中医和西医在医疗理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因”和“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寻找疾病的根源,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调理阴阳平衡,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病理学,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寻找导致疾病的具体原因,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直接干预病变,强调对症治疗。
二、诊疗方法中医和西医在诊疗方法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医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中医治疗多以药物为主,强调防病于未然,也包括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
而西医则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科学方法来明确疾病的诊断,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
西医强调对症治疗,常常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也容易出现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三、药物运用中医和西医对于药物的运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药多以草本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重视“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注重药食结合,强调药物对人体的整体调理作用。
而西药多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注重病因病理学,对症下药。
西药常常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也容易出现耐药性和药物依赖等问题。
四、历史渊源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受到道家、儒家、农家等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医学体系。
中医强调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注重德医结合,强调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念。
西医则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强调理性、实证,重视解剖学、生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发展出现代医学体系。
西医强调科学性和专业性,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医学体系之一。
总结来看,中西医药文化虽然在医疗理念、诊疗方法、药物运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各自具有优势和特色。
中西医比较及文化差异
中西医比较及文化差异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它们在理论基础、诊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从中西医的理论基础、诊疗方法和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不同。
中医理论基于阴阳、五行和经络等观念,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
中医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者气血运行不畅所引发的,治疗的重点在于调整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运行。
相比之下,西医的理论基础是解剖、生理和病理等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强调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器官组织的病理损害。
西医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其次,中西医的诊疗方法不同。
中医主要依靠四诊法:望、闻、问、切来进行诊断,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脉搏和听诊等方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位,进而进行治疗。
而西医则依靠现代科学方法,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试验等来进行诊断。
西医注重使用仪器和设备来辅助诊断,例如X光、CT扫描和MRI等。
此外,中西医的治疗理念也存在差异。
中医治疗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体质、强壮抵抗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着重于草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
相反,西医主要应用药物和手术来治疗疾病的病理损害,着重于对疾病本身进行干预。
西医更强调病因的解除和症状的消除。
最后,中西医还存在文化差异。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医的文化背景与传统的中国哲学、宗教和社会制度紧密相连。
相反,西医更注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强调疾病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基础。
西方医学的文化背景与西方的理性主义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总之,中医和西医在理论基础、诊疗方法和治疗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两种医疗体系各有其优势和劣势,能够相互借鉴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综合利用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各自的文化差异和特点,确保医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西医的区别
中西医的区别
中西医是指中医学与西医学这两大不同的医学体系。
虽然都是为了
治疗疾病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存在,但是中西医在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接下来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详细
探讨中西医的区别。
首先,在理论方面,中医重视“阴阳五行”观念,认为人体的生理活
动与宇宙自然规律相统一,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阴阳平衡状态。
而
西医则更加倾向于“基于现象”的思维,强调病因的病理生理学说和解
剖生理学知识。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病因病机的调查研究,而西
医则更注重病变的解剖形态,强调对病因的直接干预。
其次,在诊断方法方面,中医主张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
等四诊法来诊断疾病。
而西医则更注重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
检查,以科学、准确的方法判断疾病的诊断情况。
中医的诊断方法更
具有主观性和综合性,而西医更注重客观化和精确化。
再者,在治疗手段方面,中医强调借助草药、针灸、拔罐、推拿等
方法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而西医主要采用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直接干预疾病,以解决病因和
病情。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西医治疗更注重病因症状的精准消除。
综上所述,中西医在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
的区别。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借助中药、针灸等传统疗法
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而西医更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实验
室检查、药物治疗等方法直接干预疾病的发展。
各有千秋,都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理论基础、不同治疗方法的医学体系,它们分别在不同时代里形成、发展、继承和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以期得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医学理论和处方,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
一、中西医学的差异和基本理念中西医学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在选材、诊断、治疗等方面。
从参考范围来看,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内的功能、组织和器官互有联系,不可分割,是一个内外环境的整体自然系统。
在中医看来,生命力本身就具备了治愈自身的能力。
中药的作用就是在这种机理基础上,调整、补充和平衡人体自身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西医则强调诊断,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用科学方法从患者体内寻找病源,然后针对性地治疗病源。
换句话说,西医关注的是病变的医学框架,而中医关注的是人的机能状态。
从这一点来看,中医和西医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二、中西医学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中西医学的差异源于它们对于健康和疾病认识的不同。
中医强调防病和回归自然的理念,根据中医理论,人的机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与自然的节律同步的,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回归这种自然节律。
而西医则强调病理学,关注疾病的构成、发展和进程,主要根据临床证据来完成诊断并进行治疗。
三、中西药物的原理和治疗效果中药和西药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的有效成份和作用机理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药一般为草药配伍而成,每味草药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并且配伍使用。
中药用药的机理主要是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平衡患者身体的机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而西药则通过选择有特定作用的化学物质,来治疗疾病。
中药和西药的确切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副作用和治疗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
四、中西医学的优缺点比较中医和西医的最大不同在于治疗思维。
中医思维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个体特异性,但是治疗效果需要长期积累和患者的自身调整。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不同的医学传统、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中西医在疾病认识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1.理论基础:中医:中医基于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等概念。
中医认为疾病是由体内失衡引起的,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身体的平衡。
西医:西医基于现代医学科学,强调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理论。
西医通过研究疾病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机制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2.诊断方法:中医:中医诊断通常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法,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貌、听取症状、询问患者病史和进行脉诊等。
西医:西医侧重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和CT扫描。
西医诊断更依赖于客观的医疗设备和实验室数据。
3.病因观念:中医:中医通常将疾病的病因分为外感因素(风、寒、暑、湿等)和内因因素(情绪、饮食、不良习惯等),并认为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导致疾病。
西医:西医更倾向于生物医学模型,强调疾病的生物学原因,如感染、遗传、细胞异常等。
疾病的起因通常在于生物学机制的紊乱。
4.治疗方法:中医:中医治疗常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旨在调整体内的能量和平衡。
治疗通常是个体化的,依赖于病人的体质。
西医: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物理疗法等,以根据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来治疗病症。
治疗方法通常较为标准化。
5.预防观念:中医:中医强调养生和预防,倡导保持身体的平衡,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
西医:西医也注重预防,但更强调疫苗接种、健康检查和生活习惯的控制,以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往往采用综合的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以综合利用不同医学体系的优势,以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护理。
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补充为病患提供了更多治疗中医和西医在哲学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文化差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哲学基础上,中医注重生命力和自然平衡,而西医则更加关注病因和病理学。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中西医之争是指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争议。
这种争议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医学体系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看法:支持中医的观点:1.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和谐。
这与西医的分析和分治方法有所不同。
2.个性化治疗:中医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生活环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中草药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草药等自然资源进行治疗,一些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减少化学药物的副作用。
4.长期效果:一些人认为中医治疗能够在长期内调理身体,改善整体健康,而不仅仅是解决症状。
支持西医的观点:1.科学证据:西医强调科学方法,注重临床试验和大量实验证据的支持。
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更可靠。
2.病因病机:西医注重病因学,强调对疾病的生理和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更直接地针对疾病。
3.先进技术:西医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更为先进,如影像学、微创手术等技术的应用。
4.迅速缓解症状:西医治疗方法通常能够更迅速地缓解症状,适用于一些紧急情况。
中立和整合观点:1.综合治疗:有人认为,中西医各有其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两种医学的长处。
2.个体选择:不同的人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更倾向于中医或西医,治疗选择应该基于患者的偏好、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总体而言,中西医之争并非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更应该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重,探索中西医整合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及治疗的差异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及治疗的差异疾病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希望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就中西医在疾病认识和治疗方面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疾病认识的差异中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气血失调而引起的,中医强调“阴阳平衡”的观念,认为疾病是由于体内的阴阳失衡导致的。
对于疾病的认识,中医将其归结为“八纲”:表里、寒热、虚实。
表里指疾病表现在体表还是体内;寒热指疾病的性质是寒性还是热性;虚实指疾病的病理变化是虚还是实。
而西医则强调疾病的生理和病理机制,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所导致的。
西医从病理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来认识疾病,通过病理分析、实验研究等手段来进一步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治疗方法的差异中医治疗疾病主要采用的是辨证论治的方法,即根据体质、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治疗方案。
中医讲究“以治未病”,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等。
相比之下,西医的治疗方法更加侧重于疾病的病理机制。
西医注重诊断,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三、整体观念的差异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的整体失调所引起的。
中医治疗注重的是人体的整体调理,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来治疗疾病。
而西医更加注重病变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恢复,治疗方法更加针对具体的病变部位。
西医治疗注重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结语中西医对疾病认识和治疗方法的差异一直存在,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中医着重于整体观念和平衡调理,注重调整内环境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西医更加强调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病变器官的治疗,注重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中西医亦可相互借鉴,结合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和理念有哪些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诊断方
法和治疗手段。
虽然都是为了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但两者在很多方
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医和西医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不同。
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脏
腑学说等为基本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
个有机整体,生命活动受阴阳失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影响。
而西医则
以细胞、组织、器官等生物学单位为研究对象,主张病因病机的解剖
生理和病理生理学解释。
其次,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也有很大差异。
中医的诊
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强调望诊和切诊为主要手段。
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进行辨证施治。
在治疗上,中医主张辨证施治,采用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手段。
而西医则主要采用现代医学技术,如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治疗手段包括手术、药物、放射治疗等。
另外,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也不同。
中医源远流长,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西医则源于古希腊
罗马文化,经过文艺复兴以来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
总的来说,中医注重辩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西医注
重病因病机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学解释,以技术手段诊断和治疗为主。
两者各有千秋,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医学体系。
在实践中,
中西医结合也日益受到推崇,发挥各自优势,为病患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治疗之差别
中西医治疗之差别中西医学是世界上两大独特的医学体系,它们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上有许多差别。
本文将就中西医治疗的差异展开讨论。
一、理论基础差异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和平衡观念。
中医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调或气血不畅所致,因此治疗时注重调整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流动。
而西医的理论基础则主要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强调寻找疾病的病因和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了治疗方法和原则的差异。
二、诊断方法差异中医诊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一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以及听取患者的症状描述来判断疾病的病机。
而西医则主要依靠现代医学的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X光、CT、MRI等,以及血液、尿液等生化检查来确定病情。
中医注重患者整体症状,而西医注重病理变化的具体表现。
三、治疗方法差异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方法。
中药以其天然、温和的特点,对调理和促进人体功能有着独特的作用。
针灸是中医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刺激来调节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
推拿则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来舒缓肌肉和促进新陈代谢。
而西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物理治疗等。
西药常用于对症治疗,针对具体的病因和病机来进行治疗。
手术常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器官损伤,通过切除、修复或植入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四、预防观念差异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状况,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避免疾病。
而西医则更注重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等手段,以在疾病出现前进行预防和筛查。
西医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展。
综上所述,中西医治疗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观念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调节,强调体质的调理;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的查找和病理的治疗。
中西方医学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医学的比较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疾病的种类不断增多,医学的发展也日益迫切。
中西方医学作为两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各有千秋。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讲究个体差异,治疗手段多样化,如针灸、中药等;而西医学注重科学性、规范性,采用现代化的治疗手段,如手术、药物等。
因此,对中西方医学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深入探讨两种医学的特点,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医学发展。
二、研究内容1.理论思想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疗原则的综合考虑。
例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人体有阴阳、五行、气血、精神等方面,需要平衡调节,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西医学则更注重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疗手段。
2.治疗手段中医学的治疗手段独特多样,如针灸、推拿、中药等。
例如,常用的中药有桂枝汤、大青龙汤等,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解毒清热等功效。
而西医学则更多采用现代化的治疗手段,如手术、药物等。
例如,针对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西医学通常采用心脏起搏器、支架等手术治疗方法,并选用降压药、心脏病用药等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3.诊断手段中医学注重望闻问切四诊法,即望、闻、问、切四个方面进行患者的症状分析和诊断。
而西医学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化验、影像学等现代化诊断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4.研究重点中西方医学比较研究的重点在于两种医学的差异性和相同点。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动态调节,而西医学更注重科学方法和精确治疗。
因此,需要研究两种医学对同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优劣。
三、研究进展1.研究成果近年来,中西方医学比较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例如,在针灸治疗方面,中医学的针灸治疗和西医学的物理理疗和药物治疗比较,发现针灸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针灸可以减少术后镇痛的使用,使患者快速康复。
2.研究热点目前中西方医学比较研究的热点在于两种医学相互借鉴和结合的研究。
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比较
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比较引言: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是医学领域中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代表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医学观念。
本文将对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核心观点、治疗方法、病理认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一、核心观点比较: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存在着统一而相互关联的内外环境。
中医将人体的生理、病理归纳为阴阳失衡和五行运动的失调,强调平衡与调和的原则。
而西医理论则注重研究疾病的具体病因、病理以及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异常表现,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法比较:中医治疗侧重于整体调理,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进行治疗。
中医注重的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和全身的调理,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西医治疗则偏重于药物和手术疗法,更加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西医强调以药物和手术解决特定病症,对病因以及整体调理关注较少。
三、病理认识比较:中医理论以“气”的观念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将疾病看作是阴阳失衡或五行运动异常所致。
中医强调整体的调理和平衡,注重疾病早期的预防。
西医理论则以病因学和病机学为基础,通过对病原微生物、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研究来解释疾病的形成。
西医注重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精细化,强调先进的医学技术和药物疗法。
四、临床应用比较:中医理论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应用,并随着中医知识的推广,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接受。
中医在慢性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疗效备受好评。
而西医理论则得益于其科学性和现代化,并以其精确的病因诊断和手术技术在急性疾病和外伤的治疗中显著。
西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但对身心调理关注较少。
结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和限制。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自然疗法,重视平衡与调和,适用于慢性疾病和康复等方面。
西医注重病因学和现代化医学技术,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在急性疾病和外伤方面效果显著。
两种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方医学理论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医学理论的比较分析首先,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西医学则更加注重进一步分析和细节的把握,将人体各部分分开进行研究和治疗。
其次,中医学重视平衡和调节,强调阴阳五行理论和气血等概念。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是由于机体内部阴阳失衡或者气血不畅所致,治疗时通过草药、针灸等方法调节体内的平衡。
而西医学强调致病因素的病理机制,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直接干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再次,中医学注重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察。
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获取综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而西医学更加注重实验和客观化的方法,大量运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各种检查和诊断。
此外,中西药物治疗也有很大的区别。
中医药主要是使用天然草药,通过草药的复方制剂进行治疗。
而西医药则主要以化学合成药物为主,其活性成分已经被提取和精制,剂量更为精确。
尽管中西方医学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也有一些相同之处。
例如,中西医学都注重预防疾病,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另外,两种医学体系在具体治疗疾病时也可以相互借鉴。
现代中医药在西医学原理指导下进行研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和方法。
综上所述,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治疗方法和疾病观念存在较大差异。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平衡调节和个体差异,通过草药等天然药物治疗;而西医学更加注重进一步分析和细节的把握,通过化学合成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然而,两种医学体系也有相同之处,并可以相互借鉴,为更好地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与西医的不同理念与治疗方法
中医与西医的不同理念与治疗方法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的理念与治疗方法也因而有着显著的区别。
中医主要依靠自然疗法和综合调理来治疗疾病,而西医则更倾向于使用药物和手术等直接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两者的不同理念与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和西医的理念有着根本的差异。
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认为人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健康与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脏腑功能失调等内在因素引起的。
中医追求的是整体健康,注重平衡与和谐。
在中医理念中,疾病被视为一个人整体健康失调的表现,治疗的重点是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相比之下,西医则更偏重于解剖学和生理学,强调以“病理学”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认为疾病是由于病原体入侵、器官损伤或者基因突变等特定原因引起的,治疗的关键是找出具体的病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由于西医受到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的影响,它的治疗方法更侧重于药物、手术和其他直接干预手段。
除了理念上的不同之外,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气功等,它们是综合调理和自然疗法的组成部分。
例如,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配制药方,采用中药调理全身,以促进人体自愈能力的恢复。
然而,西医的治疗方法则更加依赖于药物和手术。
西医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疾病症状,例如使用抗生素来杀灭致病菌。
手术是西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它常常用于修复组织损伤、切除异常器官或者进行病理诊断。
此外,西医还使用了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辅助诊断与治疗,如核磁共振、X光和血液检查等。
虽然中医与西医在理念和治疗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对立的关系。
实际上,很多疾病的治疗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在综合调理与直接干预中取得最佳效果。
许多西方国家的医院汇集了中医和西医的专家团队,以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在国际上,中医和西医的交流也逐渐增加。
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比较分析
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比较分析近年来,医学领域一直存在着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之间的比较与争论。
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而西医理论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基础。
本文将从整体角度出发,对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一、理论源起中医理论源自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
而西医理论起源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学派,以解剖学、生理学和实证论为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医理论强调阴阳、五行和气血等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内外相关。
西医理论主要以解剖学、生理学为基础,强调病因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注重疾病的具体病因和发展过程。
三、诊断方法中医理论重视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舌苔、面色、脉搏等多方面来判断疾病病因。
而西医理论主要采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现代科技手段来诊断疾病。
四、治疗方法中医理论强调“扶正祛邪”,通过中草药、针灸等疗法调理身体,以促进自身的自愈能力。
西医理论则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手术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来直接干预疾病。
五、疾病观念中医理论将疾病视为整体的失调状态,认为病因与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有关。
而西医理论则更加关注具体的病原体、病变过程和疾病的分型。
六、效果评估中医理论注重疾病预防和健康调理,重视长期效果和整体改善。
西医理论则更注重急性治疗和疾病控制,追求疗效的立竿见影。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调理身体的能力,西医则注重疾病的具体病因和治疗手段。
两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不同的疾病和病情下应用。
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与西医的融合将为疾病预防、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带来更多的创新与进步。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理论基础、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疾病观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引发了中西医之争的讨论。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中西医之争的不同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等传统概念之上。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调或五行失调所引起的。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询问病史、观察舌象、听诊脉搏和按摩腧穴来辨识疾病。
治疗方法以中药、针灸、推拿等为主要手段,旨在通过调节人体内外环境,达到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
西医则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细胞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科学之上。
西医强调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遗传变异或环境因素所导致的。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病理数据来诊断疾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药物、手术和物理治疗等,旨在通过直接消除病因或缓解症状来治疗疾病。
中西医的不同在于其理论基础和诊疗方法的差异。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平衡阴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病因和症状,注重调理身体的内外环境。
西医则注重疾病的具体病因和病理变化,强调治标和治本,通过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因此,在不同病种和病情下,中西医在诊断和治疗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效果。
尽管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对立的关系。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的治疗上可以互为补充。
许多疾病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慢性疼痛病症,西医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而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推拿来调理身体,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中医的中药疗法在调节体质、辅助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中西医结合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根据地将两种医学体系随意混合使用。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诊断和治疗需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的比较
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的比较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两种最为广泛应用的医学体系。
尽管两者都旨在治疗疾病,但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比较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理念上的差异。
一、疾病观中医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和气血不畅所致。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西医则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疾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利用药物、手术和物理疗法等方式干预和修复身体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即望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等,闻病人的气息,问病人的症状,切病人的脉搏等。
西医则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影像学和现代医学仪器设备等来诊断疾病。
这些检查方法对于病情的分析和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三、治疗方法在治疗方法上,中医注重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来调理和治疗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是“以治未病”,即通过调节身体的整体平衡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而西医则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手术和物理疗法等来治疗疾病。
西医治疗方法更加局部化和针对性强,注重针对具体病变部位进行干预和治疗。
四、治疗效果评估中医治疗强调病人的整体感受和自我调节能力。
重视通过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饮食作息和生活习惯等,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西医则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估治疗效果。
西医注重证据和科学性,注重疾病的客观检测和量化指标。
综上所述,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医注重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自我调节,强调预防和整体调理;而西医则主张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干预和治疗,注重药物和技术手段的应用。
两者的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对于不同类型和病情的患者可选择适合的医学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期在治疗疾病时发挥各自的优势。
中西医的根性比较一:对疾病的态度,敌人还是朋友?
中西医的根性比较一:对疾病的态度,敌人还是朋友?一:消除身体的不良反应症状就是“治疗”吗?在受到西医“科学”长期教育之后的人们,毫无疑问地认为疾病当然是敌人,一旦“得病”之后,人们的习惯就是要“治病”---消除疾病。
西医的治疗原则,基本上就是以“消除症状”为目标。
比如:发烧了,“治疗方式”就是“退烧药”,有炎症,处理方式就是“消炎”--消灭炎症,用抗生素;咳嗽了?当然就是“止咳”药---制止咳嗽!身体疼痛?---当然要服用“止痛药”---制止疼痛。
如果您血压高了?当然要服用“降压药”。
血糖高了?---降糖药;大家目前是不是都是这样“治疗疾病”的?大家都觉得“天经地义”吧?一旦症状消除,是不是大家就觉得“治好了”?“对症下药”的西方医疗的基本思路,就是认为人体毫无智慧和能力,一切都需要依赖“人为”。
因为“对症下药”的思路,就是把疾病当做“敌人”来处理,而忽略了真正的敌人何在。
因此将来遭遇真正敌人的突袭导致严重伤亡很必然的事情。
其实,如果大家多动一点脑子,认真思考一下,就发现这种西医传统治疗方式所谓的“治疗”,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的骗局。
这种所谓的“治疗”不仅根本无法治疗和恢复人体的健康,它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只会摧毁人体的健康。
因此,很多依赖西方医疗体系的人,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越“治疗”,病情就越严重,产生的各种疾病就越多。
这些治疗以后发生的疾病,西医简单地归因为“并发症”,让病人自认倒霉,其实这些疾病并不是因为疾病本身引起的,而是因为西医治疗方式引起的,是西医的药物制造出来的新疾病。
如果病人聪明一点,据此要求西医赔偿的话,西医体系会很快破产的。
二:身体疾病反应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你派在边关的信使跑来汇报:东方边境有敌人入侵。
你说“知道了”,但是你却没有做什么事,你想等几天,可能敌人就会自动退去,毕竟原来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你的信使却不断来汇报,每天的情报都让你越来越烦。
这时候你怎么办?我认为正常思维的人,马上会做下面的事情:派出更多的探子去弄清楚:敌人来犯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来犯的规模如何?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什么?弄清楚敌人进犯的情报后,您当然就会有两个方法:一个就是发出“全国动员令”,告诉您的子民:我们受到侵犯了,要求大家进入戒备状态,不要再无视忧患,继续享乐了。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西医则相对年轻,形成于近几百年。
本文将比较中医和西医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同。
一、理论基础和认知观念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阴阳、五行、经络理论为主,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关注身心的和谐平衡。
而西医则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强调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独立体系的知识。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论治,强调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西医则更偏向于病因学和病理学,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即医生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状况。
而西医则主要依靠现代医学设备和检查手段,如血液检验、X光、CT、MRI等,以获取更精确的诊断结果。
三、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中医养生等多种方式,旨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养护身心健康。
而西医则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和物理疗法等,力求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来治疗疾病。
四、疾病观念和病症处理中医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念,重视预防与调节,强调疾病与人体的内外环境因素有关。
在对待病症时,中医常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则更倾向于注重症状和病因的解剖和病理学解释,并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干预。
五、科学性与证明体系中医的理论体系多是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和传承而成,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缺乏严格的科学验证和证明。
而西医则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大量实验和严谨的研究来验证和证明其理论与方法。
六、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华人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影响。
西医则是欧洲现代医学的产物,成为国际上医疗体系的主流。
在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方面,中西医有着显著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重视身心的平衡和调理;而西医则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注重病理学和病因学,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
中西医理论之比较
中西医理论之比较.近来关于中西医理论之争论较多,有人说西医比中医科学,中医是伪科学,中医理论上有许多东西说得是含含糊糊,知然不知其所然;使用时,有许多方法,在现在西医看是,是乱七八糟的方法,这一次用了有效,下次可能就不行,所以应抛弃之.我学的中医,也绝对相信西医,只是想站到本专业角度,为中医说点话.先从各自医学历史来看看.西医理论发展才几百年时间,它出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时间更短,只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而中医历史,据许多资料记载,它和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一样长,有数千年.西医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化学的的基础上.其理论经得起现代科学的反复验证.所以许多临床例证,西医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而中医在理论这方面就不行了.特别是我们用理代科学的验证方法,来验证中医时,许多人会很失望.首先理论不严谨,许多东西说得人不知所然,临床运用时,也是不所以然.但我们学这个理论时,要知道我们的中医理论,是远古时代中国人发现的一个理论,古代的中国人是用他们所能想到,所能理解的方法,来表述我们人体的一些运动规律.就如同现代化学在几百年前也曾用过燃素的观点来表达人类的认知一样,我们的中医理论,在几千年前,是用阳阴五行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对人体,对一些药理知识的认知.古人能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表达人体医学知识,或常识,是一个进步.而我们今天所以觉得它与我们现代科学的一些东西相违,错还是在我们,是我们没有发展这个理论.中医,中药理论到现在还停留在几千年,几百年前的理论上.当其它科学已经发展到21世纪时,我们还在用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医学理论,还想用这类理论,去与已经发展得很现代的西医理比较时,我们发现我们有些东西真的不在理上.许多人因此多了向中医进攻,否定中医的理由.他们不理解中医,也不了解中医的发展历史.所以有情可原.我现在想做点中西医方面的比较,也让我们看看,中医该不该灭.一,中西医理论比较.刚才说至,西医理论是建立在现代化学基础上.从理论,到临床应用都相对严谨.所以现代医学自创建开始,到现在很快就上升为人类主流的科学.但我要提醒大家,就是这门现代看上去很能科学的一门学科,它的起源,也是和我们的中医理论一样,是起源于西方中世纪的炼金术士.其中发展过程,也经过象燃素说这类用现代人看来是伪科学的过程.特别是现代医学有一个缺陷,可能许多大家们都没有注意到.就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现代化学基础上,它得益于现代化学,也受制于现代化学.在很久以前,我提出一个观点:渔夫捕不到比他的网孔更小的鱼.现代化学定义是研究物质世界分子原子层面的运动.所以就决定了现代医学也只能是研究人体分子原子层面的运动.但是我们的生命体,人体会因为我们的现代医学是研究人体分原子层面的运动,就会把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只停留在分原子层面?我看不会.医生是大海边渔夫,他们现在用现代医学这张网,去捕捉人体的生命信息时,他们能看得清所有的生命运动吗?我认为由于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就决定了它会对一些原本存在的东西,有很强的排它性.例如,现代医学到现在也不认可中医的气功理论.另外现代医学理化,一旦成型,它就有公式一样的严谨,想改变很不容易.但人体却是变化与进化着的,特别是现代药物,也许一百年前对人体是有效的,更一百年后,却可能变得无效.现代医学理论,是被动地接受这类现象.中医理论却是一个开放性和理论.首先它的发展过程与现代医学一样,也有一个让我们用现代人眼光看来,有点象伪科学的过程.它用阳阴五行来理解人体,来指导治疗.但就象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由于近代国家与民族的灾难,它几百年的时间,理论上都没有能与现代科学挂上勾.所以当现代医学,已经从放血疗法,已经从燃素说中走出来时,我们的祖国医学还在阴阳五行中转圈圈.如果说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21世纪,我们的中医理论可能还没有走得出大清朝.这种状态,让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比,就如同用大刀长茅与洋枪洋炮比.二,临床应用之比较.中医自进入20世纪以来,象我们的国家一样,经历过几次灾难.到解放后很长时间,许多地方不允许中医中药存在.或者就是允许存在,也至多是当然是民间的一种土疗法.许多地方的中医院,到80年代,因为国家认识到中医中药的重要性,才开始建立.许多人看不到中医中药的作用特色,因弃之一偶.但民间对于中医的临床作用,决定了它不可能被抛弃.刚才说了,我们中医理论没有能走得出古人水平,但由于理论的先天优势,即便我们理论上说不通时,它的临床疗效却是实实在在.而且中医理论只是与现代医学相比,有些方面不能被用现代的方法接受,如果我们用中医自身的理念,有许多东西却是十分明了的.只是理解的过程,对于从医人员是一个考验.个人发现一个现象.比如两名中医人员,一同大学毕业,一同进入单位.一事中医,一从事西医.前者苦学五年,可能还成不了材;而后者苦学五年,应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医生.但如果双方都能用功学习十年以上,中医的优势就开始显现.特别到高年资时,中医的威力就更能显现.所以民间有"西医靠门,(什么样级别的单位,出什么水平的医生)中医靠人.中医越老越值钱"之说.在相互之间的临床应用时,我们医药人员有相当心得.西医对于一些特发性疾病疗效快,作用确定.而中医对于一些在西医看来是疑难杂证,有刀之偏锋之作用.而且有许多是现代医学理论所不能理解的.比如我们的针灸,气功.它们上千年前,就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们的疗效也是不容置疑的.用现代医学理论看,是不可思议的.但针灸,气功可能是我们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前面说过,现代医学理论的一个缺陷,就是只能讲述分原子层面的人体运动,但我们知道物质还存在比分原子更细微的量子层面的运动.中医理论中的气理论,与物质世界的量子运动有很高的相似性.所以从逻辑角度分析人体内部存在量子层面的生命活动,(这一类现代医学也是证实)如果把现代医学看做是分子医学的话,未来医学应是量子医学.另外,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分原子运动说到底,实质是量子运动.也就是说,现代医学发展到最后,会从量子角度来进述人体,也就是说量子医学,是人类迟早要到达的一个目标.与西医相比,中医好象更能先一步到达量子医学.中医除了针灸与气功方面可能有突破外,中医的用药理论,对于西医来说,也有优势.我常常与朋友们开玩笑说,我们中医医生用药如同开机关枪.目标不在太准.只要能逮至一个大至方向,就用一梭子药物扫射过去.这可能是一个笑话,但也是实话.因为这种用药特色,所以中药中药不容易形成药物的耐药性.比如让板蓝根与抗生素同用,基本不会产生药物的耐药性.还有因为中医发展历史长,所以有许多实际经验,而这类经验远远远多于我们来自于西方医学的经验,运用到临床中,有一些临床疗效是现代医学所不敢相信的.如笔者碰到一例子糖尿病足患者,这类病现代医学除了选择截肢疗法,其它别无它法.而用我们中医中药的法子.只数十元就解决了实质的问题.这种疗法现成为我单位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现在有许多人看不到中医的方向,我把自已知道的一点东西说出来.个人坚持,我们的中医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十分人希望.当然最后结果如何,还要许多人识之士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新生儿肺炎:中医,如果没有液体吸入肺里,应考虑是胎毒,脾虚导致内湿,健脾清胎毒;西医,一律认为是细菌感染,住院7天以上,点滴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第6节夜啼、多汗:中医,脾虚,健脾养血即好;西医,缺钙,补钙。(中医认为含有钙的很多东西有安神作用,所以西医补钙看上去有效,实际上并没有抓住本质,很多这种现象的小儿检测并不缺钙)
第2节不谈未来了,既然说爱孩子,我们这里就用孩子的一些病来做比较。更深入的也不在我们家长的范围内。其中所列西医,仅指我们大多数人能接受到的西医治疗方法,中医仅指本人理解范围内的治疗,而且检验有效的方法。
第3节观念:中医,以活人为本,五脏六腑平衡发展就可以健康;西医,以深入研究物质为本,认为病灶切除、细菌和病毒杀死,微量元素达标人就健康。
第22节抗生素:中医,只能杀死细菌,且不分敌我,不能治本;西医,抗生素有害,而且导致耐药性,不能滥用,但没有别的办法。
第23节补养:中医,小而早纳五谷,多吃杂粮,不健康是因为人的脏腑不平衡;西医,补充钙铁锌锡和其他各种维生素,不健康是因为缺了这些微量元素,或多了病毒细菌。
第24节河水发臭:中医,清理河道,清源正本,并促使河水流动起来,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西医,研究河里有什么细菌,然后研究药物,杀死细菌,如果细菌有耐药性,再换一种抗生素杀,实在控制不住,干脆填掉河流。这只是比喻,用在河道上,东西方都懂得如何做,1节
扁桃体发炎:中医,认为扁桃体是元阴的第一道防线,伤津、心脾热导致红肿,用对证药物调理脾胃气血;西医,认为扁桃体可有可无,发炎是细菌感染,使用点滴抗生素,基本上会反复发作,切除扁桃体。
第12节支气管炎和肺炎:中医,咳嗽有很多原因,要根据五脏六腑情况辨证施治;西医,咳嗽轻就是支气管炎,咳嗽重就是肺炎,使用抗生素加抗病毒点滴,同时使用激素,防止哮喘。另外使用止咳药,麻痹中枢神经,让人体不再咳嗽。最近出现的非那根造成婴儿呼吸衰竭,就是因使用非那根导致人体不再咳嗽,痰壅于肺造成。
第7节
湿疹:中医,湿热或湿毒所致,健脾除湿,不但可去根,还能治好其他湿热问题,不再复发;西医,皮肤过敏,用激素类药膏,用时好,停了复发。
第8节
鹅口疮:中医,脾湿热导致,和前面一样健脾除湿;西医霉菌感染,用药水擦嘴。
第9节
腹泻:中医,小儿多脾虚,有各种腹泻可能,针对情况采用健脾除邪的方法,注重小儿脾胃健康;西医,除生理腹泻无法治疗外,其他腹泻诊断为肠炎,用抗生素、点滴、思密达(一种类似堵漏灵的止泻药,吃了就堵住)。
第1节
中西医观点对比
中西医之争不如中西医对比,任何医疗知识都是为了治病救人,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自豪和庆幸有机会选择中医。中医首先是一种观念,之后才是一种技术。基于两种文化和哲学的两种医学观最终可能会合并,但中医的观念、哲学一定是起指导作用的。中医对人体的了解虽然没有解剖的细微,但中医对活人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入,这点是足以令人面对疾病时候,充满信心的。
第16节水痘:中医,体内湿热,感受外邪导致,令湿毒发透,外邪自然不得入内;西医,病毒所致,使用抗病毒和抗生素。
第17节
小儿眼屎:中医,肝气不合,平肝气,清肝热即好,采用菊花水;西医,泪囊堵塞,结膜发炎,点抗生素。
第18节
麦粒肿:中医,内热到眼导致气血不通,清内热,热敷眼睛散结即好;西医,囊肿,需手术。
第19节近视:中医,肝脾肾气不合导致眼部气血不足,对证治疗养护;西医,晶体变形,如果治疗换人工晶体或角膜磨薄。
第20节器官存留:中医,五脏六腑皆有所司,血气不能伤;西医,小孩的扁桃体、盲肠、胆囊都可以切除,没有影响。
第21节
点滴:中医,点滴不顾症状,以寒水入体内,大伤元气,即使症状消除,病已越过太阳(人体表面的防护,小儿如果病在太阳,说明身体好,很快能调整)入腠理,进而过太阴(人体内部的防线,病在此,难好,需要长期调养)入膏肓;西医,点滴有害,不能乱用,治疗时必须根据情况使用,但在中国,点滴赚钱,不可不用。
第10节感冒发热:中医,感冒情况很多,辨证施治,小儿感冒治疗得当,一两剂药就好,而且以后越来越不爱感冒;西医,病毒、细菌、支原体引起,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杀,使用退烧药退烧,病后必然导致咳嗽、体弱、喉咙肿痛、食欲不佳,重则哮喘、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甚至每月感冒发烧不断,只要坚持西医治疗,没一个小孩能逃脱这样的情况。由于乱治疗感冒引起的白血病、耳聋、哮喘等疾病,都在家长考虑之外了。
第13节哮喘:中医,很多原因导致,从综合调理人体平衡入手治疗;西医,遗传或伤害,使用激素,直到不喘。
第14节过敏:中医,体内不平衡,导致外邪易侵,健体即好;西医,各种感染源导致,轻的用抗过敏药物,麻痹神经,不再作出反应,重的使用与感染源同样的药物不断刺激,直到人体没有反应。
第15节小儿流鼻血:中医,心脾积热等原因导致,清热健脾就好;西医,毛细血管太薄,没有治疗方法,轻的堵住不用再管,重的做手术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