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的两个细节分析
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有趣的古代故事之旅》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唠唠《曹刿论战》这篇文言文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一次充满趣味的古代故事之旅啊。
先说说这曹刿,这家伙可不是一般人。
你瞧他,关心国家大事,一听说要打仗,蹭地就跑出来,要给鲁庄公出主意。
这就好比现在有人听说国家要搞个大项目,立马自告奋勇去当顾问一样。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是不是特耳熟?曹刿这话可太逗了,直接就说当官的没脑子,不会长远打算。
那感觉就像咱平时吐槽那些不靠谱的领导一样。
然后战场上,齐军击鼓,人家鲁庄公就想打,曹刿说别急别急,等会儿。
等齐军又击鼓了,鲁庄公又想打,曹刿还是说等会儿。
最后齐军第三次击鼓了,曹刿说,行了,咱打吧。
嘿!居然还打赢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好比打游戏,你得等对方技能放完了,CD 时间再去打他,才能赢嘛。
还有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简直就是经典名句啊。
这多形象呀,咱做啥事不都这样嘛,一开始劲头足,再然后就有点不行了,第三次就彻底没劲儿了。
这句话放现在也超实用,提醒咱们做事要一股脑儿地冲,别拖拖拉拉。
说到字词方面呢,里面的“鄙”“弗”“辙”这些字可要记好啦。
“鄙”就是粗俗、浅陋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一个粗俗大汉在那里瞎嚷嚷;“弗”呢,就是“不”的意思,简单好记;“辙”就是车轮印子,就像路上的那些痕迹一样。
理解文意也很重要呀!你得知道整篇文章说了个啥事儿,曹刿和鲁庄公咋互动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透彻。
就像咱看个故事,不搞清楚情节怎么行呢。
学习《曹刿论战》的知识点就像在古代的战场上闯荡一样,有趣又有挑战性。
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只要咱用心去理解,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以后再提到曹刿论战,咱就能想起那些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啦。
所以啊,大家可别觉得文言文枯燥,里面好玩的东西多着呢!让我们在这充满智慧的古代知识海洋里愉快地遨游吧!。
《曹刿论战》课文疑难解析
《曹刿论战》课文疑难解析1、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提示: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⑴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⑵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
⑶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⑴战前三问。
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
⑵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弱小的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⑴战前准备充分。
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
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提示:这篇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齐鲁长勺之战记述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
全文的详略安排即由此决定。
第一段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由曹刿提出何以战开始,步步紧逼,直到庄公说出对小大之狱的态度后,曹刿才作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结论,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
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两次以未可和可矣来表现他善于掌握战机,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来证明他决断的正确。
第三段再通过论述取胜原因,把他以小敌大必须抓准战机、详察敌情的战略战术思想表现出来。
以上是详写的内容,其余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战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文分析
第21课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齐鲁长勺之战记述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
第一段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主要写曹刿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分析,表现了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
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表现出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进一步印证了曹刿指挥判断的正确性,其余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这样剪裁,鲜明地再现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了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表现主旨的写作方法。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是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全文的关键是“远谋”,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
除此之外,教学时,要适当讲讲背景和相关文化常识,对于重点词语的解释,建议教师在疏通文义过程中采取边讲解边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加文言积累。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
曹刿论战知识点归纳《论战》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曹刿所撰写的一篇著名辩论文,论述了战争的原因、胜败的因素以及治国策略等问题。
以下是对《论战》的知识点归纳:一、战争是国家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手段之一:1.曹刿论战的触发点是战争,他以战争为背景论述了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战争是国家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一种方式,属于政治、经济等问题无法解决时采取的手段。
二、战争的决定因素:1.知己知彼:曹刿主张了解自己和敌人的优劣势,制定针对性的战略。
只有了解自己和敌人,才能在战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获得胜利。
2.兵力优势:曹刿认为战争胜败除了将领的才智外,还取决于双方兵力的优劣。
兵力优势是制胜的主要因素之一,广泛吸纳兵员,增强战斗力,是战争胜利的保障。
三、治国策略:1.善用人才:曹刿认为政治家应该善于运用人才,善于发现、培养和利用各方面的人才,以其才华、个性和能力为国家所用。
2.重视农业:曹刿强调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有保障人民的衣食住行,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收入分配制度:曹刿主张按照人的才干和贡献来确定收入分配,使社会资源更合理地分配,激励人民进取,发挥其积极性。
四、战争胜败的因素:1.领导者的才智: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智慧和决策。
正确的军事决策能够确保战争的胜利,而错误的决策则可能导致失败。
2.军队的纪律:曹刿强调军队的纪律和内部的组织,只有军队纪律严明、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3.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曹刿指出突发事件在战争中是不可避免的,能够灵活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归纳《论战》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曹刿对战争胜败的看法,他认为在决定胜负的因素中,个人智慧、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非常重要,同时也强调了对兵力的重视、善用人才、重视农业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治国策略。
这对我们理解战争和治理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启发。
曹刿论战内容分析
《曹刿论战》课文分析1.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写了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表现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他认为在政治上能够“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的先决条件;在作战时还必须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抓住战机,选择“彼竭我盈”时机发动反攻,在断定敌方“辙乱旗靡”以后才可以追击。
2.文章详细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详细写的是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厮杀写得极为简略。
作用:(1)表现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2)呼应文题“论战”;(3)使文章内容简洁,详略得当,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文章主题。
3.课文的线索: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4.人物形象分析归纳:曹刿其人:(1)在思想上,有满腔的爱国热忱:积极参与国事;(2)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敏锐的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清醒的认识到“取信于民”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3)在军事上,有杰出军事才能:指挥果断;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抓住战机(在“彼竭我盈”时进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谨慎对待强敌,仔细观察敌情。
(4)性格上,果断沉着,谨慎细心。
庄公其人:(1)鄙(目光短浅):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不懂军事,在作战过程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取胜而不知胜因。
(2)庸而不昏: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亲自参战,甘当配角;⑤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5.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或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1)战争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2)在作战过程中,沉着冷静,善于捕捉战机(齐人三鼓后进攻,辙乱旗靡时追击),表现他战略上的深谋远虑;(3)战争胜利后,分析取胜原因,精辟深刻。
从《曹刿论战》中的一个细节想到的
从《曹刿论战》中的一个细节想到的西哲有言:读史使人明智。
此言不虚。
近日读《左传》《曹刿论战》一文,对其中一个细节描写深有感触。
刿曰:‘未可。
’”于是曹刿乃“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掩卷而思,念念不能忘记的是曹刿在齐军大败而逃时的两个动作,一个是“下视辙”,二是“登轼望”。
这两个小小的动作其实充分体现了曹刿做大事必着眼于细的思想认识。
文章后面解开这个伏笔谜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不愧是一位是非常细致善于观察思考的军事家,从“辙乱,旗靡”的“乱”和“靡”中观察出敌人确实是仓皇逃串,而不是预先设伏,诱敌深入的诡计,这才放心让大军追杀。
从而获得“长勺之战”的大胜。
《孙子兵法》写到:兵者,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者,诡道也。
”“兵不厌诈”等都表现出战场战情的复杂性和敌人的狡猾性,倘若不慎重判断决定,也许一场战役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前途。
记得英史便记载了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失败的真实史实:在1485年的波斯沃斯战役中,国王理查三世因为战前仓促上阵,没有将马夫报告的第四个马掌还缺少一个马蹄钉的问题放在心上,就披挂上阵。
结果在他率领士兵们冲锋陷阵时,突然,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倒在地,国王也被重重的摔了下来。
没等他抓住缰绳,那匹受惊的马逃跑了。
看到国王倒下,士兵们自顾自的逃命去了。
整支军队瞬间就土崩瓦解,最后,敌人趁势反击,俘虏了国王。
国王这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
这次战役理查三世丢失了整个英国。
于是也便有了英国流传的民谣: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个教训和提醒不可谓不深,它让我们读到了举凡大事必成于细,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
道理说起来每个人都懂,可是实际做起事来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细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智慧。
曹刿论战内容分析
曹刿论战内容分析《论战》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曹刿与魏国政治家廉颇之间的一场论战,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杰出的辩证法著作。
本文将对《论战》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影响。
《论战》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开篇论述、廉颇论战、曹刿反击、和谐、以及结尾总结。
这五个部分的内容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在开篇论述中,曹刿提出了“将勇必以智谋辅之,智谋不足以应敌者,则国家必乱,将必亡”的观点。
他以智谋为将领的基本要素,强调将领在战争中必须具备智谋和谋略方能指挥战斗。
此观点对于当时的战国时期尤为重要,对后世影响深远。
廉颇论战部分,廉颇指责曹刿为“跃马弯弓射大雕”,并试图通过比较战争武勇和政治才智的优劣来羞辱曹刿。
曹刿则以智谋和谋略的重要性反击廉颇,让廉颇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战胜曹刿是非常困难的。
曹刿反击部分,曹刿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如“蛇盘蚓行之国”以及草原上的狼群合作等,以证明智谋和谋略的重要性。
他指出智谋是决断胜负的重要元素,没有智谋,再多的武力也无法取得胜利。
和谐部分,曹刿进一步阐述了智与勇的关系,认为智谋和勇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胜利。
他运用水火相济和阴阳调和的观点,强调智谋和武勇之间应当互相融合和补充,而不是对立和排斥关系。
结尾总结部分,曹刿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并强调了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
他认为智谋可以克制勇力的盲目性,指导军队取得战斗的胜利。
整个《论战》思想内涵丰富,曹刿通过这场论战,旨在强调战争指挥者的智谋和谋略的重要性,批判了仅仅依靠武力的作战思想。
这在当时的战国时期,为战争指挥和军队战斗增添了新的思维。
此外,曹刿在论战中还强调了智谋和勇力的相辅相成。
他认为智谋和勇力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应当互相融合。
这一观点强调了智谋和勇力在战争中的统一和协调,对后世的战争指挥学和兵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曹刿论战内容十分丰富,以智谋为核心,讨论了智谋与勇力的关系、军队指挥的重要性,以及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等问题。
总结曹刿论战思想
总结曹刿论战思想曹刿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智谋之士,他在蜀国的内政和外交策略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刿以其高超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思维而闻名于世。
他的论战思想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华,对后世智者的政治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曹刿的论战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注重分析问题。
曹刿在论战中首先会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
例如,他在与蔡瑁的论战中,指出蔡瑁对待百姓不公,是导致蜀国内乱的主要原因。
他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善于以小博大。
曹刿在论战中常常运用小事来引发大争议,以达到引起对方的注意和讨论的目的。
例如,在与蔡瑁的论战中,曹刿以马匹细节问题为切入点,引发了对养马战略的争论,从而激发了蜀国内部的重大调整。
第三,善于运用辩证思维。
曹刿在论战中常常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以达到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他能够认识到困难和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例如,在对抗曹操的战略上,他既坚持抵抗曹操的进攻,又主张与他进行外交斡旋,最终达到了保持蜀国独立和统一的目的。
第四,重视实际情况。
曹刿在论战中常常把握实际的政治和军事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和政策。
他能够准确分析形势,找准自身的优势和对手的弱点,并以此来制定战略。
例如,在对抗吴国的战略中,他认识到吴国财力有限,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拖延战争、消耗吴国力量的战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综上所述,曹刿的论战思想体现了他的智慧、才华和对政治战略的深刻理解。
他以分析问题、小事凸显大问题、辩证思维和重视实际情况为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曹刿的论战思想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古诗文《曹刿论战》赏析
古诗文《曹刿论战》赏析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译文及注释【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入宫廷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这种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
”曹刿回答:“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
”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
”(等到)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进军(后),曹刿说:“可以了。
”(于是)齐军大败。
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以。
”曹刿从车马上下来查看齐国军队车轮辗出的痕迹,登上车马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可以了。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曹刿论战,又称曹刿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法之一,记载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
曹刿论战主要通过曹刿和孙武之间的对话,探讨了兵法、智谋、军事战略等方面的问题,被誉为中国古代兵法中的经典之一。
下面是对曹刿论战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曹刿论战的背景曹刿论战的背景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分裂成七雄之时,战争频繁,各国争夺领土和资源。
在这个背景下,曹刿作为赵国的将领,面临着强大的敌对国家秦国的威胁,急需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战术。
二、曹刿论战的基本情节曹刿论战的基本情节是曹刿和孙武之间的对话。
曹刿是赵国的将领,孙武则是赵国的军师,二人在一次战略会议上讨论如何应对秦国的入侵。
曹刿先表达了他的顾虑和担忧,认为赵国面临秦国的强大实力,应该采取谨慎和保守的策略,避免与秦国正面交战。
而孙武则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战略思路,他通过引用兵法原则,提出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略,认为只有出奇制胜,采取秘密袭击的方式,才能战胜强敌。
最终,曹刿接受了孙武的建议,并采取了出奇制胜的战略,成功击败了秦军。
三、曹刿论战的主要观点兵法原则:孙武通过引用兵法原则,强调了在战争中需要充分运用战略和战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他提出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略,强调了在敌人不备的时候出其不意地攻击,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出奇制胜:孙武认为只有通过出奇制胜的方式,才能在强敌面前获得胜利。
他认为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避免与其正面交战,而是要选择攻击敌人的弱点和不备之处,通过出奇不意的战术来取得胜利。
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中的灵活性和战略性,对于战争中的军事智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谨慎保守: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了谨慎和保守的战略思路。
他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秦国,赵国应该谨慎行事,避免与秦国正面交战,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中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管理,对于在战争中保持冷静和明智决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合理运用兵力: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强调了合理运用兵力的重要性。
《曹刿论战》赏析
《曹刿论战》赏析《曹刿论战》写作特色赏析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第九中学刘小宏《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春秋时期齐与鲁是邻国,齐强而鲁弱,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
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国以强凌弱,侵犯鲁国。
于鲁而言,这是一次抵御强敌、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曹刿所论的就是这次“长勺之战”。
一、善于运用对话来交代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对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准备抵抗的形式作了简要的交代。
历史事件的叙述作者只用极少的文字,而把写作的重点放到了曹刿身上,怎么样写曹刿这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两句对话是十分出色的。
一方面揭示了“肉食者”的目光短浅、没有出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肉食者”的鄙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曹刿要比“肉食者”高明得多。
作者十分巧妙地把曹刿放在鲁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现,既突出他举足轻重的作用,又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
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对强敌,究竟靠什么作战?怎么作战?鲁庄公是一概不知。
这些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
所以曹刿谒见鲁庄公,一见面就问“何以战”?表明曹刿对战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曹刿的突然发问之下,鲁庄公心胸无成竹,作出不得要领的回答。
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
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无关战事全局;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
唯有最后在庄公提出治理讼狱“必以情”的一点,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这里面表现了他的卓越见识。
曹刿论战写作手法
曹刿论战写作手法
曹刿论战写作手法,包括如下几点:
一、记叙简练:曹刿的记叙简练,主要是给读者提供了快速了解战场
前后内容的机会,而不会让读者对文中事件产生困扰。
二、强调战斗的冲突:曹刿的此篇论战文章重点强调的是战场内的冲突,以及双方军队之间的交战,更好地直接传达给读者激烈的战斗情境。
三、凸显关键一击:曹刿在写作时,善于凸显关键一击,比如说有时
会描写某一方大获全胜的一击,这一击将扭转战场的局势,这一点无疑把
战斗紧张的气氛传达得极为淋漓尽致。
四、表达张路的情景:在讲述张路的情景时,曹刿也不失其精彩之处,比如说,可以在张路的论战文中,以描写每一位将军们站立张路时,不同
势力之间孰强孰弱之隐喻,着力传达张路时的紧张气氛。
总之,曹刿论战写作手法简单、精彩、激烈,而且充满了紧张而激情
的情感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曹刿论战解析
1、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
如第一段写曹刿谒见庄公,进见的细节一概省略了,劈头就问“何以战”;第二段对战场的复杂情况及“未可”、“可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写,留待后面补叙,就更能突出“论战”的见解;第三段只用“公问其故”代替了鲁庄公一系列问话。
但文章对战前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则详加叙述,因为战前是分析有无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是围绕主题写的,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败得失的原因一目了然。
2、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
第一段写战前准备,第二段写战时经过,第三段写战后总结,事态发展清晰,文章脉络分明。
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第一段的结尾“战则请从”与第二段的“公与之乘”衔接,第二段的结尾“遂逐齐师”与第三段的“既克”衔接,三个段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此外,文章前后的照应也十分紧密。
以第二段与第三段为例,“三而竭”与上段“齐人三鼓”相照应;“吾视其辙乱”与“下视其辙”相照应;“望其旗靡”与“登轼而望之”相照应;“故克之”与“齐师败绩”相照应;“故逐之”与“遂逐齐师”相照应。
第二段只写“其然”,第三段补写“所以然”,一记一议、一实一虚,前后照应,相辅相成。
3、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
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揭示出鲁庄公昏庸无知,曹刿深谋远虑。
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
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大段议论,表现出曹刿的可贵的军事见解。
曹刿论战(内容分析)
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
(1)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在什么时候?
“齐人三鼓”之后
(2)鲁军追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辙乱旗靡”之时
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
1、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 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b.选择了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 时 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c.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 “辙 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
深谋远虑
胸有成竹
从容不迫
精忠报国
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三﹑取胜而不知胜因;
昏庸无能
目光短浅
鲁莽草率
急躁冒进
一.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及策略思想:
1 齐师伐我
请见原因
战略思想 (取信于民)
战前准备
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政治准备: 以情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
⑶ 大小案件尽诚心 (广大人民)
(4)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衣食分人”得 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人民是不会去作战的; 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神是不会保佑的; 而对第三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 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 护。
为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
(2)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
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
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
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
《曹刿论战》内容分析
概括曹刿的人物特点
战前 请见 有爱国精神
问战 政治上取信于民
远 谋
战中 请战
从战
从容不迫 谨慎果断 胸有成竹
战后 论战 把握战机
详察敌情
概括鲁庄公的人物特点
战前庄公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身上 政治上无能
鄙 战中庄公急于反攻,急于追击 军事上无知
战后庄公不知胜利的原因
一分为二评价人物
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 实事求是,广开言路。
战前准备战争经过和战后总结战前准备战争经过和战后总结取信于臣取信于神取信于民取信于臣取信于神取信于民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忠之属也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忠之属也不可以战可以一战战略先决条件鼓之驰之鼓之驰之反攻追击反攻追击齐人三鼓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望其旗靡故逐之战术围绕论战战前政治准备战争激烈过程战后分析原因战前政治准备战争激烈过程战后分析原因详写详写略写详写详写略写突出主题突出性格突出主题突出性格远谋战前战中战后概括曹刿的人物特点请见问战请战从战论战有爱国精神政治上取信于民从容不迫谨慎果断胸有成竹把握战机详察敌情鄙战中庄公急于反攻急于追击战前庄公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身上战后庄公不知胜利的原因战中庄公急于反攻急于追击战前庄公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身上战后庄公不知胜利的原因军事上无知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政治上无能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骄傲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骄傲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开明实事求是广开言路
主题介绍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 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 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 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 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 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 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 《左传》中的名篇。
曹刿论战分析
曹刿论战分析曹刿论战分析《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
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
(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2、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对于这几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突出曹刿什么品质?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一段末句“战则请从”,有何作用?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
而且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5、指出本文的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对比,并且谈谈人物对比的作用: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
在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将战”而不知“何以战”,曹刿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小大之狱”“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在作战过程中,鲁庄公盲目地“将鼓之”和“将驰之”,而曹刿则两次拒之曰“未可”,到有利时机才曰:“可矣”。
在作战总结阶段,鲁庄公不知为何取胜而“问其故”,曹刿一一分析回答。
这样,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定,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曹刿论战》赏析
整理课件
23
探究交流
4.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择战机的?
鼓
公将鼓之 齐人三鼓
未可
可矣
驰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1)反攻时机: “齐人三鼓”之后
(2)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抓住时机,要根据 双方的士气和实力作整理出课件正确的判断。 24
整理课件
11
第一段:战前准备
凭借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
养
独占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
徧:通“遍”,遍及
听从,服从
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虚夸
整理课件
信实
12
第一段:战前准备
信用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才下令追逐他们。
整理课件
29
探究交流
1.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曹刿的解释分 哪几层意思?
❖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 第①层: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
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 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攻击的缘故)
❖ 第②层: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
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动向的观 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 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追击的缘故)
整理课件
30
探究交流
2. “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突出庄公 之“鄙”,不懂军事。
《曹刿论战》赏析
《曹刿论战》赏析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
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
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
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
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这是一篇文字简短明快、内蕴丰富的记事散文。
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写战前,写曹刿请见庄公并与之讨论进行的政治准备和用兵作战的条件。
面对齐国的进犯,曹刿是主动请求晋见庄公的,作者记了他与“乡人”的一番对话。
乡人善意地劝说他不要去参与“肉食者”的事,曹刿却坦直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是相对于“藿食者”而言的,显然,这是以饭食精粗对执政贵族和平民所作的简单划分。
与乡人所表现出来的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相反,曹刿表示出对“肉食者”的不信任并积极要求参与国家的决策。
“肉食者鄙”已为乾时之战所证明,那一次“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左传》庄公九年)。
如今齐军压境,岂可再让国家败在他们手中?接下去,曹刿与鲁庄公围绕“何以战”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
鲁庄公心无成算,对曹刿郑重的询问作不出爽快切要的回答。
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前者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无关战事全局;后者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
曹刿论战注重细节的句子
曹刿论战注重细节的句子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释义】(曹刿)下车看敌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观望敌军(后),说:“可以追击了。
”
后文解释了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我怕有埋伏。
我看他们的车印杂乱,望见他们的战旗倒拖,这样才追击他们。
由此可见曹刿战斗经验丰富,观察仔细。
扩展资料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出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后人所起。
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曹刿论战》鉴赏
《曹刿论战》鉴赏这篇《曹刿论战》是从《左传》里摘录出来的短文。
曹刿是春秋时候的鲁国人,他有勇力、有知识,也有谋略,曾经为鲁庄公作了许多情况。
春秋时候,齐和鲁是邻国,齐国比较强大,鲁国比较微小。
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桓公小白因鲁国曾关心公了纠与自己争位,兴师报复讨伐鲁国。
齐鲁两国在长勺打了一仗。
对鲁国来说,这是一次抵御强敌、保卫国家的带有正义性质的战争。
曹刿所论的确实是这次“长勺之战”。
《曹刿论战》这篇散文,能够分成四个段落。
下面逐段地加以讲解,第一段的原文是:“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l squo;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在那个地点,作者把战争发生的时刻和齐国进犯、鲁国预备抗击的形势作了简要的交代。
但是,直截了当叙述历史事件的文字是专门少的,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来,作者是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曹刿那个历史人物的身上了。
如何样描画那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这两句对话是十分杰出的。
它直截了当表现了曹刿那杰出的知识和果敢的作为,使得那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这两句对话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乡人”是不明事理的,“肉食者”是腐朽无能的,从而,又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衬托、对比当中,更进一步地、突出地表现了曹刿的性格特点。
两句简单的对话在刻画人物上就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文学的语言要求简练,要求用最少的话说出最多的意思,这确实是所谓“言简意足”。
从这两句对话里,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左传》的文章是具有这种“言简意足”的特点的。
《曹刿论战》的第二段写的是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他们两人的谈话。
庄公所讲的三条依据,即他进行战争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只有第三条是给人民办的好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曹刿论战的两个细节的分析
曹刿论战是左传描写战争场面的代表篇章。
左传注重对战争胜负原因的分析。
而不注重战场描写。
加之文言文本身简练含蓄。
有些问题就令人费解。
第一就是著名的论断,一鼓作气。
可为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丘明没有分析。
春秋时的战斗方式是车战。
兵车是战斗的核心。
车上的甲士是战斗的主力。
每车配合一定数目的徒兵,结成大方阵作战。
曹刿本人就是一个士。
所以他能有资格面见鲁庄公。
并随庄公同乘一车。
曹刿实际起到了鲁庄公的卫士,谋士的作用。
春秋的战车机动力并不强。
春秋时的战斗残酷程度也远不如后世。
由于战场指挥手段的限制,战争往往只能打一天。
双方约定日期。
选定战场。
排好军阵。
击鼓进攻。
往往一天内便分出胜负。
长勺之战。
齐国大国打鲁小国。
双方列阵后。
按一般规则,就是同时击鼓进攻。
如果此时击鼓。
双方在战场中央遭遇。
齐国大国兵力多。
会在战斗中占优势。
所以曹刿不让击鼓。
而是等齐军击鼓三次。
齐军击鼓发动进攻,为什么要击三次?其实三是虚指。
军阵的移动是要讲究协同一致。
如果在前进中队形混乱,很容易给敌人可乘之机。
因此军队击鼓,一方面是下达进攻命令。
另一方面是同一步调。
某些参考资料说三鼓是三次击鼓命令出击。
明显是错误的。
一次出击,便决定胜负。
攻击若失败,敌人不可能给你时间重新列队击鼓进军。
那为什么齐人三鼓后士气衰落?其实是因为鲁军以逸待劳。
齐军在前进途中不断维持队形,甲士顶盔带甲耗费体力。
加上对鲁军按兵不动的疑虑。
都导致齐军士气的低落。
而鲁军以逸待劳。
才能一鼓作气,打败齐军。
第二个细节是齐军撤退时的登轼而望。
按参考书解释,是站在扶手上观察敌军。
这简直是个杂技动作。
战车前的扶手本是用来供手扶持,保持平衡的。
根本就没法供认立足。
穿着盔甲的曹刿怎么可能站上去。
联系前文。
曹刿下车观察敌人车辙。
登其实是指登车。
轼其实是手扶横木的意思。
换言之。
文言文没有标点,课本标点错误。
正确标点应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登作登车解释。
左传中例子很多。
轼而望,表望的神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