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练习三教学设计
1.6认识 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练习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6课时认识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例8和“练一练”,练习三第5-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2、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3、使学生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4、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观察、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课前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各一个,1升和5毫升的量杯各一个,学生每人准备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1.复习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体积和容积,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吗?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课件出示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物体,提问:你能比一比下面三个物体的体积吗?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明确:因为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比较它们的体积,只要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就可以了。
3.设疑激趣提问:小红用8个小正方体搭了一个长方体,小明用6个小正方体也搭了一个长方体,你觉得谁搭的体积大?学生回答后,呈现两个长方体,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长方体所用的小正方体大小不一样,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体积反而大。
提问:为什么用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反而体积大呢?要根据小正方体的个数就能比出体积大小,得有什么前提条件?明确:要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才能直接通过比个数的方法比较出物体的体积大小。
二、认识新知1.理解统一单位的意义出示例8 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提问:老师这儿还有两个物体,看看哪个物体的体积大?学生交流后追问:仅通过观察,你们能断定它们的体积大小吗?那我们能不能联系刚才的学习经验想个办法来解决呢?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3)》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例3)》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本节内容则更加注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材通过例3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问题分析不够深入,找出数量关系式的能力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例如:已知一件商品的原价是24元,现在打8折出售,求打折后的价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3,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情境,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例3:一个农场的鸡和兔子共有30只,鸡的数量是兔子的2/3,求农场里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并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然后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3单元 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第3单元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学整理与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复习整理与练习的概念2.掌握分类整理方法3.掌握接龙整理方法4.练习各种整理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分类整理方法和接龙整理方法。
2.进一步加强实际操作的练习。
3.改变学生对数学整理和练习的消极态度。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数学整理和练习的消极态度改变。
2.接龙整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练习、讨论、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1. 教师活动:1.设计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材料。
2.简要复习整理与练习的概念。
3.讲解分类整理方法和接龙整理方法。
4.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5.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和解决问题。
6.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2. 学生活动:1.倾听讲解并进行笔记。
2.针对案例练习分类整理方法。
3.练习接龙整理方法,并与同伴讨论难点。
4.课后练习巩固教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及教学条件1.教师教案2.讲义、笔记工具3.黑板和白板4.课堂练习和案例分析材料七、教学评价1. 教学效果评估:1.提供个人情况调查问卷。
2.教学期间的学生表现和参与情况。
3.课后的家庭作业情况。
2. 教学效果提高途径:1.总结完善教学方式与方法。
2.注重与学生互动和交流。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总结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是以往学习内容的巩固以及学生习惯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实际操作演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三我喜欢的一种美味特级教师撰写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三我喜欢的一种美味
特级教师撰写优质教学设计
习作3 我喜欢的一种美味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2、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习作3 写美味 色、香、味、形
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独特感受。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三》PPT
• • • • • •
• • •
B:向父母直接提出(老师扮演妈妈) 生:妈妈,我有一件事想跟你说说。 师:什么事? 生:最近我们在学习《法律护我们成长》这一课,我感觉好像 国家对我们青少年非常关心,有那么多的法律法规保护我们成 长。 师:这很好啊。 生:嗯,里面有一条我印象特别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也就是说,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隐私和隐私权。”《联合国儿 童权利公约》第16条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 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我们班同学都说这是我们的护 身法宝。 师:什么护身法宝? 生:我们也有隐私呀,就是我们写日记,写信,打电话都受保 护,没有我们同意,谁也不能随便看呀,要不就是违反了这两 个法律啦。妈妈,请您以后也不要再看我的日记,好吗? 师:哦,小子,给妈妈上法律课来啦。 生:……
学会申 诉
写法指导: “和”:“禾”字作 偏旁,一捺改为点。 左右各占半格;左主 右次,“禾”的一竖 要挺直。 “胆”:月字旁略窄, 第一笔是竖撇,第二 笔是横折钩。右边的 横折要向左倾斜。最 后一长横应长些,离 “日”字远点。
作业布置
•同学们再见,
下 次 再 见
想一想:在哪些方面合法权益受 到了侵害?
日记被看
信件被拆 遭受勒索
学会申诉
申诉时要有礼节, 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 理服人,文明申诉。
• 1、首先请同学交流一下,父母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我们 的什么合法权益呢? • 学习汇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也 就是说,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隐私和隐私权。”《联 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6条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 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 • 2、那么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向哪些机构或部门申诉呢? • (直接跟父母交流。向老师求助。向父母所在单位反 映。向青少年维权机构反映) • 3、下面请小组内同学进行合作,就刚才这个问题,你 们准备向哪个部门反映,怎么样反映? • 要求:陈述事实(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权益被侵 犯了)申诉理由(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模拟申诉 (方法得当,表述得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以分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除以分数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5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5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5篇好的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52页~53页的例2、例3,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情境导入老师今天向学校图书室借来50本图书准备分给我们班的男、女同学,请同学们说说该怎样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有可能得出男、女同学各分25本,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2、复习铺垫:我们班的男生30人、女生20人,人数不同,你说这样平均分合理吗?该怎样分才合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象这样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板书:比的应用)二、新授:1、教学例1(自己改编):六年级向学校图书室借来图书50本,按3:2分配给男、女学生,男、女生各分得多少本?对照课本例2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由各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来共同解答。
师引导:(1)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本图书,男女生按3:2进行分配。
)(2)男女生分得本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本图书中,男女可分3份,女生可分2份,一共是5份,男生占总数的5分之3,女生占总数的5分之2。
)(3)你能求出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自己解题。
2、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例2的解题过程,再次质疑3、练习: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需要引导和培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
2.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决。
3.学习单: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学习单,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烹饪、土地分配等,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分数除法。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的意义》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感受比的意义,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比的意义,并逐步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的理解和比的读写方法。
2.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感受比的意义,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例子,如食物、衣物等。
2.准备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
3.准备黑板和粉笔,以便进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食物、衣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之间的比较关系。
让学生说出这些比较关系的表达方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比的概念,讲解比的读写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例子,运用比的知识,求出它的比值。
然后,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结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某商品的原价是80元,现在降价20%,求降价后的价格。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补充。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整理与练习》主要包括了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目。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之后进行的进一步学习,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题目,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和练习题目,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题目,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练习教学: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分数除法运算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目: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分数除法运算能力。
3.教学黑板:准备教学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巩固学生的分数除法运算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其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分数除法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如何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纸质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
3.准备教学视频或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除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除法。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2.呈现(15分钟)呈现分数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此环节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分层练习。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可能会对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律理解不深,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除法的教学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情境,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几个人。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以整数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整数、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分数除以整数涉及到分数的倒数和整数的乘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已知一个数的13是4,求这个数。
让学生尝试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通过PPT 展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步骤。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错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
4. 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运算定律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除法的意义。
2.难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除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实例讲解、动画演示和练习题目。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册: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册,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一家三口分披萨,每人分得的披萨面积相同,但是形状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三人分得的披萨大小。
通过这个实例,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与分数乘法进行对比,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3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
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
第二题。
(诵读
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课题
练习3
课时数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教学
第一题。
(语文
与生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教学
第一部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分。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
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
作业。
1、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3)拓展: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
第二部
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得顺不顺?准确
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宜兴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宜兴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以及比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比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的阶段,通过练习题目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目。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展示和讲解。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进行分配。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案例,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通过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 练习三-课件.ppt
纸巾盒
香皂 猕猴桃 西瓜
9、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大约 是6(立方厘米)。
水桶的体积大约 是12( 升 )。
集装箱的体积大约 是40( 立方米 )。
10、小明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摆了一个物体。下面是从不同的方向看 到的图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前面
上面
右面
思考题:
你能根据正方体的体积估计右边物体 的体积吗?
4、学校自然实验室买来两箱仪器,从 外面看两个箱子同样大。
两个箱子的体积相 等吗?容积呢?
体积相等、容积不相等。
5、化简下面的分数。
12 6 15 14 9 11 65 15 9 20 21 15 44 26
423 231 5 534 354 2
6、比较1厘米、1平方厘米和1立方厘 米,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1/142021/1/14Thursday, January 14,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10:05:15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42021/1/142021/1/14Jan-2114-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42021/1/142021/1/14Thursday, January 14,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4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表格式)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XXX学校教学设计(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谨慎下载。
个人说明:本教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预习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14课时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第三单元教学预案执教人:8 小草和大树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重难点、关键:结合课文,理解感悟主人翁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集体预设教师活动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形成 1、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2、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3、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1 / 27堪、逆、撇、毅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词。
自我修复学生活动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板书:小草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文学圣殿的大门大树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集体预设自我修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最新资料推荐------------------------------------------------------ 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生的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三、四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三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扑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境,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
要三舍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哪些问题。
(3)让学生根据第二部分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修改。
(生讨论、交流)
(4)师生共同使用这个方法修改文稿。
(看文稿是否顺畅、表达是否准确、逻辑性强不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人。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朗读、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帖。
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兑好在哪儿。
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同常生话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样申诉?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说。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要针对实际情况)
(2)其他同学可咀针对前面同学的申诉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和、胆”。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