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播
218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傩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基于恩施傩戏发展的思考
邵琦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文章以文献研究、网络民族志以及观察法为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傩文化特色、恩施本土化后的傩文化以及恩施傩戏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传承问题,发现恩施傩戏发展至今有许多明显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傩戏的功能由娱神到娱人,传播程度由流行到式微,发展方式也由民间的自主发展转变为国家保护性传承为主。

通过分析恩施傩戏的变化原因及传承的必要性,可知:恩施傩戏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功能转向下的现今,仍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待发掘,保护性的传承方式不是长久之计,在寻求自给自足的路上既要防止泛娱乐化,又要适度与流行元素相结合。

因此,文章认为恩施傩戏在文本创作上,要提高故事的吸引力;在形式上,可借鉴沉浸式剧场进行线下传播,以求盘活恩施傩文化,寻找合适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傩文化;恩施傩戏;文本创新;沉浸式剧场;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2-0218-03
一、恩施傩戏
傩的本意是戴着面具进行有目的的跳舞仪式,从古代农耕文化的神秘崇拜到现代文明社会,傩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流传至今。

经过三千多年的演进,从“国傩”“天子傩”到“乡人傩”,傩文化已经影响深远,且曾在民间发展得十分繁荣。

傩文化主要包含傩坛、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1],其总的精神内核就是驱除瘟疫、祈求平安、娱人娱神,它多在黄河以南的农村传播并落地生根,与当地传统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相结合,并发展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恩施傩戏的演变
在恩施地区,傩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还是傩戏,傩戏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傩愿戏”和“坛傩”,即将民间戏曲和祭祀典礼有机结合。

恩施傩戏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呈现出现在的效果。

从地理位置上看,恩施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地带。

与起源于恩施本地、以祭祀法事为主要活动的“三岔坛傩”不同,“傩愿戏”则是从湖南经恩施鹤峰传到红土乡,受多地文化影响才最终形成现在的独特风格。

1.娱神到娱人
一直以来,傩戏其实都兼备娱神娱人的功能,只不过傩戏早期的主要功能是娱神。

恩施本身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其行政区全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的地方。

在古代中国秦灭巴国之后,鄂西南部的古代巴人并没有随之迁徙,
而是与后来进入此地的汉人共同生活,在各方面相互交融、影响,逐渐形成土家族,并于宋代基本成型。

土家族受古代巴人的影响颇深,例如对图腾的崇拜和对鬼神之说的敬畏,再加之此地的地理环境较为闭塞,为恩施在发展过程中所增添的浓厚巫术之色打下了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基础。

傩戏与恩施的特色民俗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此地独有的、恩施化的傩文化。

以三岔为代表的恩施傩戏中,祭祀还愿的娱神成分大于娱人,而鹤峰祭祀还愿在整个傩祭中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以娱人的演艺为主[2]。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娱人的特征尤为明显,娱神的功能则被弱化,但在某些科学无法解释的领域,傩戏仍可以发挥最原始的作用。

如今的傩戏大多数时候出现在乡村和城市的文艺出演中,或者出现在农村的丧葬典礼中。

傩戏唱本中的歌词,也大多通俗易懂,包含了许多生活化、口语化的内容。

2.流行到式微
娱神到娱人的功能转向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地域流行范围也会受到波及。

傩戏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在那个时代,人们无法科学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被认为是上天造就的,所以万事俱鬼神,信鬼崇巫便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2]。

傩戏历史悠久,尤其到明清时期,土家族区域的傩文化最为兴盛,表演者基本上是巫术法事的从业者,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傩戏成为较为常见的民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信奉鬼神之说的人减少,靠演绎傩戏生存的人数也大大减少。

社会上普遍不
第13卷第12期 Vol.13 No.12 2022年6月 June 2022
再流行以傩戏来驱鬼敬神,更多的则是表演性质居上。

原来傩戏以民间自主发展为主要发展动力,如今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传承。

不过尴尬的是,传承技艺的前辈年事已高,而本地年轻人又多向外地流动,因此面临着无人继承的风险。

(二)恩施傩戏的现状
发展乏力、后继无人,这是大多数民俗现象和民间艺术乃至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对恩施傩戏来说,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傩戏唱本在社会变迁之中都已失传,恩施傩戏现存的一些古老剧本,例如《鲍家庄》目前仅存于恩施傩戏的演出列表中。

恩施傩戏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年四十余场的演出,为傩文化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傩戏在文化市场中已不具备竞争力,缤纷多样的新文化以更快的节奏进入年轻人的视界,使傩文化几乎失去了吸引年轻人、增添新鲜血液的能力。

同时,傩文化也随着一个个传承人的离去渐渐凋零。

傩戏演出目前多出现于农村地区的丧葬典礼,还有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中。

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傩戏通过丧葬祭祀的形式进行流传的时间不会长久;另一方面,由于普通话已广泛普及,傩戏文本本身的精彩之处大多不能为景区游客所领会,最终可能沦为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行为艺术。

二、恩施傩戏变化的原因及传承必要性
(一)恩施傩戏变化的原因
傩戏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

在古代,傩文化本在宫廷内盛行,后流传至民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推行扫盲运动和宣传科学,使封建迷信活动受到打压。

到社会的整体思想水平趋于稳定时,傩戏的另一重闪光之处——其中蕴含的艺术之美,比它最初的社会功能更受重视。

艺术形式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映射。

恩施傩戏的变化与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平发展密不可分。

当时的人们囿于认知局限,通过骇人的面具、夸张的动作、具有仪式感的流程来驱散病痛、化解怪事,以祈求平安顺遂、风调雨顺,人们用远古的智慧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随着各种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完善,人们普遍有了科学性常识,许多在当时只能用“鬼神之说”解读的事情有了科学解释。

人们不再将生活的信念寄托于神的帮助,而是将每件事情都落实到科学中,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解决困苦。

傩戏的原始功能被弱化,多转向为文娱表演。

傩戏的功能转向后,许多傩戏表演从业者纷纷另谋出路,此种情况下,傩戏的传承就和表演者的个人命运与选择紧密相关。

谭学朝在世时被尊称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门下弟子众多,却很难再有人达到他的艺术造诣。

在恩施傩戏的传承过程中,恩施傩戏的命运一度与谭学朝的个人命运相连,在政府的帮助下,恩施傩戏才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

当傩戏不足以作为谋生方式时,保护性传承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方式。

(二)恩施傩戏的传承必要性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各种学科都渐渐有了自己完备的体系,经过科学实践,大多数巫术玄学的说法不攻自破,只不过在科学尚未证实的领域,傩文化还能发挥它原本的作用——驱鬼敬神。

恩施傩戏从精神内核到表演形式、从历史变迁到社会背景下的具体改变等所展现的各种意蕴都可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重大意义。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尤其是体现意识形态的民间艺术是与当时时代发展要求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的命运更与官方的政策要求密不可分。

“傩”最开始便是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而后盛行。

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较低,面对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治不好的疾病,人们寻求鬼神的说法来倾诉自己的情感,统治者也借此管理国家,正是因为在古代中国较为活跃,傩戏才得以流传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扫盲运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认知水平,政府也提倡用新文化破旧立新,再到后来科学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普遍不会再被巫蛊之术动摇信念,以娱人为主要目的的傩戏又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在传承人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傩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艺术形式来看,傩戏的面具别具匠心,服装色彩丰富且艳丽,傩舞夸张且洒脱……傩戏在许多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还可以从许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此外,对与恩施傩戏相互融合的土家族等民族来说,保护傩戏就是在保护民族情感,也是在保护文化多样性。

傩戏作为研究少数民族、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本对象,我们不能任由其消失,否则将成为全民族共同的遗憾。

三、傩戏可行的创新路径
政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第一力量,这使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很强的外生性[3],但要维持传统文化独特性并自给自足,势必要激活它的内生动力。

恩施傩戏目前的演出队伍多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219
文化传播
220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由民间班子和临时性团队组建而成,大多是生于本土的表演者。

单依靠这些演艺人传承与创新恩施傩戏的并不现实,因此,全社会都应积极探究其可行的创新路径。

(一)在文本创作中寻求新的存在方式
过于正式的传统宣传和弘扬方式易拉远民间艺术与普通观众的心理距离。

因此,不应将重点聚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上,而应探求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

有学者曾指出,傩文化的传承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承有所区别。

大多数文化的传承带有推广性,而傩文化的传承不带有推广性,仅让其在所在的地域或民族中存续下来并发挥作用即可,很难也不需要推广到其他地域或民族当中[4]。

但若在保护其不落于俗套的过程中刻意避免一些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那么损失的一些契机可能多于保护性传承的内容。

在此可以借鉴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元素和形式,发掘打造恩施傩戏IP 的可能性。

文本创作的最终形式丰富多样,歌曲、对话、游戏、视频都可以作为载体。

比如,开放世界探索类游戏《原神》中有一个名叫“魈”的角色,其故事背景就是依托于“傩”进行创作的。

该角色的设定是一个降魔大圣,身上常带驱魔的铃铛和开展攻击“靖妖傩舞”时所戴的青面獠牙面具。

该角色的形象设定和故事背景深受玩家喜爱,以此为契机,许多游戏玩家也对傩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另外,在日本动漫《咒术回战》中,一个角色名为“两面宿傩”,面纹奇异夸张的图形,人设背景也与鬼神相关。

日本的动漫产业一向发达,自成体系并且深入观众内心,有日本观众以此为依据就认为“傩”是源自日本的鬼神文化。

由此得出,一方面,我们不能确切地认为傩文化甚至其他民间文化的传承不带有推广性,否则面临文化移位和文化占领时,我们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日本这种将文化符号融入动漫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打造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以讲故事的方式推广傩文化。

(二)旅游景点与沉浸式剧场的结合
将旅游景点与沉浸式剧场相结合的灵感来源为上海《不眠之夜》的演出剧场。

《不眠之夜》剧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自演出以来广受好评。

它与传统的剧院表演不同,《不眠之夜》没有固定舞台,二十多名演员分散在六层高的演出场地内,应剧情需要,时而分开,时而会合。

观众佩戴白色面具与演员相区分,并且可以在表演场地内自由走动,犹如走入舞台场景,近距离观察演员,有时甚至可以参与演出,和被跟随的演员一起解锁秘密剧情,置身于故事之中[5]。

《不眠之夜》的沉浸式文本表演模式具有明显的利弊,利在于可
以使观众以故事叙述的视角深入其中,增强代入感,加深对剧作的理解,同时也能为专业演员提供更好的表演平台;弊在于整个剧场的表演空间巨大且分散,观众身处其中仿佛是游戏中的主角,可以执行主线任务,并且选择性触发支线任务,这意味着观众无法完全掌握剧作的文本和细节,观众在剧场体验过后的生理性刺激感受可能盖过对剧目本身的感受,不过这种批评是基于对此种创新式剧场的正向肯定。

在诸如恩施大峡谷这样的旅游景点,外地游客占比较大,而大多数外地人根本无法听懂傩戏表演所使用的方言,大多是围成圈凑热闹。

虽然达到了娱人效果,但是如果能在可控范围内将现代媒体与恩施傩戏在设计型空间中进行整合,应该会取得更好的宣传和弘扬效果。

将沉浸式剧场与景区相结合,并对恩施傩戏加以创作,一是可以丰富景区游览项目,增加收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二是有利于帮助游客体验傩文化,例如,在部分表演时可以用屏幕展现歌词,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傩面具,甚至自己制作、佩戴傩面具,以此推动游客自发性为恩施傩戏宣传;三是可以带动其他恩施特色文化的传承,为良好的共同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语
通过追溯傩戏的渊源和恩施化后的傩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独特性,可知傩戏不论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或是文化保护实践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傩戏功能转向的今天,保护性传承并不能真正打破恩施傩戏的窘境,想要真正自给自足发展下去,可以从文化产业的某些发展特质或模式中寻找合适的答案。

在文本上,可打造属于自己的IP ;在空间上,可参考《不眠之夜》剧作打造沉浸式剧场。

希望恩施傩戏能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郑翠仙.恩施傩戏艺术文化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湖
北社会科学,2013(2):196-198.[2] 岳胜友.恩施傩戏的历史源流及功能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
报,2011,27(4):34-37.[3] 汪黎,宁华宗.生计与文化互构:民族传统文化再生的实践逻辑:
基于恩施傩戏传承人生命史的讨论[J].广西民族研究,2022(1):114-121.[4] 王廷信.文化变迁与傩文化的当代传承[J].民俗研究,2022(2):
103-108.
[5] 余庭锋.《不眠之夜》:当代大众剧场的“生产者式文本”[J].
大舞台,2018(2):11-17.
作者简介 邵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