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对于城乡规划有何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对于城乡规划有何作用
社会学的管理建设发展中要针对相应的对策来实施,在进行建设时要按照像应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则对于社会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则就是社会学类在城乡规划教学中的应用事项。

摘要: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中,社会学提供了对于城乡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等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关系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是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课程实践中更加科学地将社会学知识系统地融入专业本科教育体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社会学,课程体系,社会学类文章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系统表现更加多元复杂,其物质空间的规划建设中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愈加全面,同时也赋予城乡规划专业更多功能与责任。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的人材不仅需要较好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能力,还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应对城乡发展中浮现的各种新现象与复杂关系。

而城市社会学以其特有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基础,在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知识体系中占领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推荐期刊:《社会政策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体系,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社会进步。

是一本集学术、政策、应用和实践于一体的是国家级学术期刊。

2 社会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关系
2.1 社会学研究与现代城乡规划研究的结合
随着城乡规划学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的扩展,原有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的学科基础已难以满足对城乡环境的分析研究需求,社会学因其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城乡研究提供了多维与深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从多维视角对人类社会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对城乡规划的研究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也弥补了城乡规划领域重空间设计轻人文内涵的不足。

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与社会学研究密切结合的历史进程,也有新时期与城乡规划学科新的结合与创新。

社会学以其特有的学科思维一方面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深入剖析的路径与方法,另一方面则从社会行为空间角度研究更加人性化的城乡规划与设计的理念。

学者们从社会学思维的视角下,分别对城乡规划的制度建设、规划内容与方向等规划实践、以及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等具体的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更加注重城乡规划中的社会平等与公平、公众参预的价值。

2.2 社会学类课程对城乡规划本科教育意义
目前在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与社会学相关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以及部份实践环节等,涉及的城市社会学知识包括社会学基础研究内容,如基础概念与理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等;城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则偏重于将社会学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方法引入城市空间研究;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则以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系统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技术等内容。

此类课程多在本科专业三至四年级等高年级开设,以配合从建造、街区的物质空间设计转向更加宏观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和乡村规划设计等学科思维转变过程,应对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3 社会学类课程应用重点
3.1 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
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

随着 2022 年城乡规划专业成为一级学科,社会
学在城乡规划本科教育体现中重要性更加凸显,《城市社会综合调查》课程是国
家《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22 版)》中要求独立开设的一门
社会学调查方法类课程,以往则是社会学类课程作为相关知识体现在选修类课程中。

该课程是以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者历史状况材料,为规划与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的
社会调查方法。

常见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测验或者实验等科学方式,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
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
研究方法。

该课程对于城乡的分析和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基
础资料调查。

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实践中,城乡建成环境的现状调查是规划设计
的前期,也是更深层次研究的基础。

规划前期常见的调查方法如访谈、问卷、实地观察或者勘探等,可从政府、居民等不同利益群体对城乡建设的不同需求出发,针对城乡建设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

但往往由于城乡系统的庞杂性和调查范围及
内容的有限性,如何选择适当的调查项目以及适度规模的调查范围则尤其重要。

(2)城乡建成环境分析。

城乡建成环境的现状形成于地域自然与人文环
境的积淀与积累基础上,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不仅需要对城乡地域物质空间
进行分析,亦需对长久以来形成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与社会运行进行深入理解,不仅要技术层面的分析工作,也需求对人文层面有着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以社会
调查的方式将基础资料进行采集后,需有适合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寻觅城乡发展的规律性线索。

(3)人的活动行为的分析。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的优劣主要取决
于人的城市体验和感知,因此关于人的活动行为的调研分析,是校核城市空间设计成果的重要指标。

社会学提供了人的行为方式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够从活动的类型、人群的定位、活动的个体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该方法能够从根源上理清人的行为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明确人的社会属性是城市规划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通过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整体联系满足城市人的多元、复合的活动要求,这也是城乡规划学科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内在体现。

3.2 研究内容
(1)宏观层级的城乡系统与结构。

城乡的发展不只是城乡物质空间环境的变化,也体现着城乡内在结构的系统性改变,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也是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做出的实时应对,城乡结构是整个社会宏观结构体系的重要部份,破解城乡规划的实施难题,必须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进行社会结构的剖析,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社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就业或者分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

基于上述社会学内容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领域赋予充分的支撑和论证,使城乡规划在宏观层面能够发挥协调与解决城乡社会矛盾的更大作用,体现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2)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

我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城乡建设后,新城建设热潮在逐渐降温,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存量规划”要求在已有的城乡建成区提升建设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从城市空间塑造转向城市行为的再造。

应用而生的“轻规划”“微改造”等新的规划设计理念更偏重对于已有空间环境的提升与改善,激发城市新的活力,修正“大广场”“宽马路”等建设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或者现象。

社会学在其长期的研究中所关注的微观层级的社会个体、群体的行为活动以及社会问题等内容,成为建设宜居城乡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亦可对规划与设计实施的形成直接有效反馈。

4 社会学类课程应用思量
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特点,多以土建类学科、地理类学
科为主。

由于各学校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丰富了城乡规划专业
的内涵,形成为了不同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各自办学特色。

但不论办学背景如何,随着最新版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性规范的出台,规划设计类课程已成为教学体
系环绕的核心,空间的设计表达是专业的特色及优势。

但同样也会造成课程知识
体系的单一,不适应当前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材的培养目标。

结合当今专业发展趋
势和实际,首先应从社会学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植入,体现出社会学对当今
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影响。

4.1 在理论知识基础构建层面
社会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理论知识构建主要包括:社会学基础理论、社
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思路与方法、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结构特征等内容,均应为
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阶段要掌握或者熟悉、了解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要求为:
(1)城乡人口与社会知识单元;包括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与城乡规划的
关系、城市社会要素、城市社会的分析方法、社会阶层与空间结构等。

该知识单元是宏观层级的城乡系统与结构的体现,关注城乡领域的社会学问题,利于学生
从宏观的社会视角对城乡规划进行解读,落实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知识单元;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社会调查类
型与设计、社会调查方法、资料统计与分析。

该知识单元属于微观层级的社会行
动的内容,更多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突出社会学应用的实践技能,有助于
学生在规划设计中调研分析方法的科学应用。

上述两部份知识单元已包含社会学
在城乡规划领域研究的重点,但内容较为综合且涉猎较广,如何将社会学类知识
在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中合理构建是关键也是难点。

基于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专业教
学体系的主线,以及学分制改革的趋势,教学计划中社会学类理论课程不宜占较
大学时,为了更好地将社会学应用到教学中,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应注重课程的交叉与互动,使单一理论课程转化为一系列的知识体系。

因此将社会学的研究思维与研究体系加入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中,则可以通过社会学的选题、调查、分析、结论等逻辑化的研究方式改善以空间设计为基础的思维局限,指导学生以循序渐进的研究方式和步骤完成对城乡环境的研究和分析过程,培养本科阶段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一步重视理论课程与设计环节的互助和支撑作用。

4.2 对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实际意义
城乡规划专业在以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学相关知识课程往往以理论讲授形式开设,教学效果受限于课时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认知程度与重视程度,往往难以形成良好的效果与反馈。

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相较之前的《城市社会学》课程而言更加注重社会学知识与方法在城乡社会研究中的意义,注重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并与城市社会学的基础概念、理论与调查方法、分析方法等相结合,将纯粹的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能够更好地支撑以规划设计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枯燥的课堂讲授予生动的社会调查大大提升了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设计类课程的资料整理与现场踏勘提供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查和研究方法,为后期设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课程关系如下
4.3 实践教学环节层面
城乡规划本科教学在专业实践方面体现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主要为认识调研,认识调研实践领域包括住区认识调查、社会调查、城乡认识调查、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研四个实践单元,具体的内容如下:
(1)住区认识调查研究;包括住区空间结构、住区道路与交通系统、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住区绿化系统,该实践单元注重社区规划导向下的住区研究,内容以空间的类型和层次调研为主,强调住区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和设施的均衡构建。

(2)社会调查研究;包括问卷编制与调查组织、调研数据分析的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这一实践单元突出调研具体方法的实践应用,注重调研程序和调研成果的关联。

(3)城乡认识调查研究;包括城乡功能布局、城乡空间结构与形态、城乡道路与交通系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化体系,该单元的实践内容涉及城乡领域的空间和规划体系,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调研。

(4)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研究的内容、调查研究的方法、调研成果的表达,这种调研是与设计课程并行的实践环节,注重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真实性。

上述认识调研环节作为拓展能力的培养,不作统一要求,可由各校自己掌握。

基于实践环节的知识体系要求的自主性特点,如何将上述四个实践单元与实践课程体系相结合以及如何对专业教学起到支撑作用是首先要考
虑的问题。

四个实践单元并非独立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对应的专业课程相结合,设计类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因此必须将社会实践与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关联,起到从课堂内的学习交流过程走向社会实践的真实体验和认知,能够更好地强化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具有的实践性特质。

同时可以将.大学生暑期活动的实践结合到专业的实践之中,一举两得,会更加具有专业指向性。

因此,依据实践教学的知识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提高对于实践环节的要求,从低年级的建造设计阶段,至三、四年级的城乡规划设计阶段、以及毕业设计阶段均要求设置与设计课程相配合的实践环节(详见表 2),以辅助深化设计及理论课程。

实践环节中的资料采集、调查、分析和统计等环节等均需与社会调查理论与分析方法密切结合。

5 结语
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历程中,社会学的影响如影相随。

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至规划与设计实践,社会学类知识为城市与乡村从视角、方法和内容的研究都提供了更加丰富与多层次的思维与路径,并以更加具体化和实用性的知识点融入了城乡规划专业在理论基础知识构建、规划与设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成为本科阶段树立正确的规划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知识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