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东亚及日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及日本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东亚
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北岸亚洲东部东临日本海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经纬度范围: 中亚80°E-140°E, 20°N-50°N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地形及分布:
①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②东部沿海: 多平原和丘陵;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东亚最大的群岛:日本群岛
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
河流特征
大陆:多大江大河;河流流向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河流流程短,流速快。
气候特征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
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N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哈尔滨东京
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
雨季:"降水集中7、8月降水较均匀且量大。
气候特征-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2)特点: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3)分布:
(4)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
人口数量及分布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世界其他三大人口稠密地区: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总人口约1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各国人口密度均为130人/平方千米(除蒙古共和国之外)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甚至超过200人/平方千米
人口和经济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
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
(2)人种: 黄种人为主(世界上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30°N~45°N,130°E~145°E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临日本海,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相对位置:
西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日本国是东北亚一个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
面积约37.8万km2,相当于我国云南省。
面积狭小但人口稠密(1.27亿人)。
2区域自然特征
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仅在沿海有狭窄的平原,最高山是富士山。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地形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
山地将日本的国土分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
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
海岸线特征:
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思考:曲折的海岸线对日本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河流特征
根据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日本的河流有哪些特征?(径流量、流速、水能资源、含沙量)
季风气候,多暴雨,易带来洪涝灾害。
流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多山地,落差大,水流急。
降水丰富,水量较大。
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少。
分析水能丰富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②地形落差大,水流急
思考: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
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冬季风又是什么?
原因1: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气候特征
思考:
(1)气候类型有哪些?如何分布?
日本北部: 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海性洋显著。
原因: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增温增湿) 。
探究1: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解析:
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是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是处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日本沿岸:冬季降水(雪)多,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吸收大量水汽,形成迎风破降水。
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雨)多,位于东南季迎风坡
探究2:结合日本海陆分布和地形特征,思考以下问题:
1.濑户内海沿岸降水少,多晴天的原因?
2.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①濑户内海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②冬季风到达日本海沿岸前,先经过日本海携带了大量水汽,日本海沿岸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多降雪。
自然资源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绿色王国”。
有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
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
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
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林地折花木的坏现象。
日本虽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木材确大量从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进口。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利干浮游生物繁殖,为角类提、北海道渔场供饵料。
渔业日本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
小结
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②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告
③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3区域人文特征
农业特征
农业的特点、类型和区位条件
(1)特点由于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人多地少),采
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平原地区产水稻,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蔬,但仍大量进口。
(2)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想一想:日本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日本由于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农业普遍采用小型农机,分散经营,实行集约化生产。
单位产量面积比较高。
①小型机械化②注意发展水利③精耕细作合理施用化肥④水稻能自给自足
人口
人口众多但自然增长率低沿
①海地区人口密集.②东京人口密度高达 6992人/km2老龄化严重③鼓励生育
城市
东京、京都、奈良、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等城市。
工业
①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发达
②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③工业产品大量销往:美国、亚洲、西欧国家
④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礼户、横滨
思考: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工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京滨工业区
原因:国内资源缺乏,工业原料主要从南部太平洋运来,产品也向南输出;太平洋沿岸多深水港口
原料来源: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工业-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日本的经济特征有下面几点:
(1)经济发达: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水平居世57/63
(2)工业部门齐全: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工业部门以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
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3)工业临海分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属临海型布局)。
(5)对外依赖性强,外贸对象广泛: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然后是亚洲和西欧。
4随堂练习
1.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下图为日本地形及主要工业城
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日本河流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简述其原因。
(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
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试分析原因。
(3)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试分析原因。
答案(1)以水电开发为主。
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2)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3)人多地少,主要依靠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粮食作。
物以水稻为主,灌溉用水量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利化可减少旱涝灾害;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耕地地块小,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