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东西方相遇

合集下载

元代回回史料

元代回回史料

• 后来,又任命善于理财的回回人麻速忽总 管这些地方的税赋征收,每年将实物折成 钞市直接送缴大汗宫廷。麻速忽在窝阔台、 贵由汗几朝都担任这一职务。蒙哥即位时, 又以讪怀、塔刺海、麻速忽等充别失八里 等处行尚书省事,即指派他们三人担任主 管财赋和刑政的札鲁花赤。这说明蒙哥是 将天山南北和中业部分地区看成一个行政 单位,由派驻别失八里的札鲁花赤在那里 直接统治。157
• 有一个回回(撒儿塔兀勒)人阿三[2],从 汪古惕部[3]的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4]那里 来,他骑着白骆驼,赶着一千只羯羊,想 顺着额儿古涅河[5]而下,去收购貂鼠和灰 鼠。他在巴勒渚纳湖饮羊时,遇见了(成 吉思汗)。(《蒙古秘史》第182节)
二、回回人东迁
• 算端从西面向古尔汗进攻,古出鲁克从东 面进攻,到中部〔将他〕消灭。如果算端 赶在〔古出鲁克〕前面,则一直到阿力麻 里、和和可失合儿为止的地区将归算端所 有。如果古出鲁克赶在算端前面,则这个 国家直到别纳客忒河(即锡尔河—引者) 为止〔的地区〕将全部归他所有。(拉施 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0页)
• 其残虐诸国已破而无争者:,,,,西北曰奈满 或乃满、曰乌、曰速里、曰撒里达、曰抗里(原 注:回回国名);已争而未竞者: 西北曰克鼻 稍(原注:回回国,即回纥之种),,,(彭大雅、 徐霆《黑鞑事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Sartg或Sartagtai与其说是表示某一民族的人的意 思,不如说是表示某种文明类型的人的意思。成
• 唐麓岭以北和贝加尔湖地区的林木中百姓, 主要以狩猎为生。这里盛产貂皮、兽皮和 鹰鹘,驯鹿是驮运的工具。巴尔忽和乞儿 吉思出产的鹰鹘很名贵,蒙古贵族都要驯 养它以供打猎之助。当地人民以此作为对 元朝皇帝的贡品,还有回回商人专程到这 里索取鹰鹘贩往内地牟利。150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1)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1)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这个题为《东西相遇》的组图,是一个旅德的华人画家画的,她用了最简单的方式特贴切的展现了东西方有趣的差异,挺好玩的.画册的作者刘扬,生于北京,13岁时随父母迁居德国,后考入柏林艺术大学。

毕业后刘扬游历于伦敦、纽约等地,2004年起在柏林成个人设计工作室。

多年在东西社会以及不同文化中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文化差异有特别深的感受以及自己独到的看法。

《东西相遇》是刘扬在中德两国各生活13年后,在纽约的创作成果。

这一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德国外交部展出,在网上也广受转载。

在今年8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展上,《东西相遇》也受到来自各方读者的青睐。

《东西相遇》(蓝色代表德国<西方>,红色代表中国<东方>)OpinionB: Talk to the pointR: Talk around the circle, especially if different opinions一、表达个人观点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

“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

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况。

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

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

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

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Way of LifeB: individualism, think of himself or herself.R: enjoy gathering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olving their problems, and know eachother's business (keh poh).二、生活方式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211238199_东西方的再度相遇:从西塔尔到吉他

211238199_东西方的再度相遇:从西塔尔到吉他

20 MUSIC LOVER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分别来自东西方两个不同世界的音乐家拉维·香卡(Ravi Shankar )与耶胡迪·梅纽因(Ye h u d i Menuhin )联袂献演,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方相遇”,造就了这段全球乐坛值得特书的友谊佳话。

三十年后,两位不知疲倦的音乐人再度携手重聚,举办了一场围绕一个来自不同地区同一族群“从西塔尔到吉他”的东西方再度相遇的音乐会。

西塔尔是印度古典音乐重要的弹拨乐器,而吉他则起源于中东,十四世纪后期传于世界各地。

这相距万里之遥的两件东西方乐器会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呢?经过千年酿造的音乐会是什么滋味的?饱受磨难的心灵会是怎样宣泄的?熔铸了多种文化的情感会是如何表达的?1995年9月24日至25日,东西方的再度相遇: 从西塔尔到吉他文字_饶文心From the Sitar to the Guitar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厅,伟大的西方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与东方西塔尔大师拉维·香卡共同举办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音乐会。

参与演出的有来自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的传统民间歌舞乐团朗嘎与曼嘎哈尼亚(Langas and Manghaniyars )、匈牙利吉卜赛钦巴隆乐师鲁道维特·葛瓦契(Ludovit Kovac )、俄罗斯吉卜赛洛伊科三重奏(TrioLoyko )和北非游牧民族柏柏尔人。

音乐会的最后是西班牙吉卜赛弗拉门戈歌舞表演。

这是一场有着奇特组合与阵容的音乐会,更是一次跨越千年时空的音乐变迁和由一个流浪民族引起的文化联结。

在整个过程中,香卡本人亲自参与组织排练和表演,与梅纽因一起担任音乐会的主持与解说。

这场名为“从西塔尔到吉他”的音乐会富有多重深刻内0102《从西塔尔到吉他》DVD封面拉贾斯坦邦民间舞蹈010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12023.05在热烈的掌声中,梅纽因与香卡一同登场。

东西相遇——中德文化对比 共28页PPT资料

东西相遇——中德文化对比 共28页PPT资料
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作品介绍
• 这组名为“东西相遇”的作品同时以书籍的形 式出版。在这组作品中,刘扬以简单而又极富 表现力的方式,对中德两种文化中不同的行为 方式进行了对照,这些对于她来说特别鲜明的 差异,来自于她对自己13年北京生活和13年柏 林生活的感悟和提炼。比如说:中国人和德国 人如何处理问题?他们在旅行中或者肚子疼时 如何表现?退休的人怎样生活?孩子在家庭中 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有些对比令观者一目了 然,还有一些会让人在片刻的玩味后豁然开朗 表示赞许,并发出感叹。从展览观众的脸上, 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领会的过程。
东西相遇——中德文化对比
原作:刘扬 整理:Eric Wang
作者介绍
刘扬——1976年生于北京,13岁随家人迁 居德国。17岁时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设计 系录取,师从于霍尔格·马蒂斯,获硕士及 大师班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新加坡、伦 敦、柏林、纽约工作及生活。2019年在柏 林创建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并先后任教于 荷兰vide设计中心、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 计系和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

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第三讲 叔本华(二)
一、痛苦旳根源:意志旳肯定
• (一)人类幸福旳两个敌人:痛苦和无聊 • 1.意志一天不得满足,意志旳“主体”就要痛苦
一天,而每一次满足都不可能是持久旳,都是新 旳欲求旳起点。世界旳意志性,注定了人生痛苦 旳先天性。
• 2. 假如我们旳意志得到片刻旳满足,无聊就会接 踵而至。就是说,虽然我们幸运地离痛苦愈来愈 远,但我们却是在向无聊接近。心灵旳空虚是无 聊旳根源,正如兴奋过后旳喘息,人们需要经过 寻找某些事物来弥补已经空白旳心灵。
• (一)柏拉图旳理念论
• 1. 理念或型:一切可感旳东西都是流变旳,而每一类可感 事物旳背后都有一种“理念”或“型”,这些“理念”或 “型”却是永恒不变旳。现实世界中旳马成千上万,处于 特定旳时间和空间之中,但它们都来自一种统一旳马旳 “理念”或“型”,它超越时间和空间。
• 2.理念与详细事物旳关系:一方面,理念和详细事物是分 离旳,就是说,理念能够脱离详细事物而存在。而且,理 念是时间在先旳,在事物产生此前,理念就已经存在了。 另一方面,详细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和理念发生 关系旳成果。这种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有和模仿。
二、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
• 1. 从历史渊源上看,这两大阵营依然 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唯实论 和唯名论、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 旳继续。
• 2.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 旳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旳两种 不同旳风格。刺猬型和狐狸型
• 3.两大潮流旳汇合
三、学习西方哲学旳五大法门
• (二)把目光从外在收回来,丰富自己旳内心,因为只有 有着丰富内在旳人才是幸福旳。“所需极少,输入愈少旳 国土愈是富足;所以具有足够内在财富旳人向外界谋求旳 帮助也就极少,甚至是一无所求,这种人是何其幸福啊!”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六下1.2相映生辉的东西方文明PPT课件1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六下1.2相映生辉的东西方文明PPT课件1

诗歌的发展
《诗经》《楚辞》 汉赋 汉乐府诗 元曲 宋词 唐诗 魏晋南北朝民歌
明清诗歌 近代诗、新诗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reference.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thank you
戏剧Leabharlann 戏剧戏剧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 活。特点是人物、情节、时间、地点的高 度集中,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语言更口语化、性格化。戏剧按作品内容 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 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 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文学的各项第一
《诗经》 《楚辞》 《离骚》 《史记》 《论语》 《说文解字》 《搜神记》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我国第一部字典 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
小说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吴承恩 罗贯中 曹雪芹 施耐庵
活动:
选取四大名著当中你所喜 欢的片段给大家讲一讲,或 者几个人一组来演一演。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资料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an be edited and modified for

12第十二讲: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美术

12第十二讲: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美术

3、雷诺阿 ①主要画妇女肖像和裸体,画面充满欢 乐的气氛和感情色彩 ②早期受德拉克洛瓦、库尔贝、马奈影 响,一度在画上出现古典的严谨。画风更 具温柔的诗意情调。

《 包 厢 》

《煎饼磨坊的舞会》 1· 3x1· 7m

4、德加 ①出身富裕,画风不迎合世俗。 ②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教育,其艺术根植 于古典传统。 ③作品既有古典的严谨又有印象主义的偶 发和随意性。

三》、印象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马奈 ①未参加任何一届印象主义画展,却一直被尊为印象 主义的领袖。 ②崇拜历代大师,受古典艺术的熏陶,作品中始终保 持着某种宏大和庄重的气魄。 ③注重黑色的运用。 ④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 鲜感。 ⑤善于把过去的优秀作品加以“改变”成为别具意味 的新作
1、塞尚 <1>专注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 现,对色彩和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A.采用色 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B.用色彩 的冷暖关系来造型。 <2>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予 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充满结构和色彩的美和诗 意。 <3>遵从古典艺术的原则,对物象的体面结构的 研究暗示了而后的立体主义理论。

一、印象主义美术
一》、印象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1、学院派的因循守旧。 2、自然科学特别是光学的发展。 二》、印象派美术的基本特征 1、重外光 2、重瞬间 3、重视觉混合 4、重气氛 5、双重性:①一方面,从不同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科 学地描绘客观世界,体现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革新 的一面;②另一方面,创作中舍弃了崇高的理想。

《亚维农少女》 毕加索 立体主义

德国简史30讲文稿 -回复

德国简史30讲文稿 -回复

德国简史30讲文稿-回复【德国简史30讲文稿】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德国的简史,重点关注在30个重要时期的发展。

这些时期涵盖了德国历史的不同阶段,从古代到现代,从部落的形成到国家的统一,从军事强国到经济强国。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德国历史之旅。

第一讲:古罗马帝国时期在公元前1世纪,德国地区处于古罗马帝国的统治下。

罗马征服了这片土地,并将其纳入帝国。

在此期间,德国城邦化、城市化的过程开始了。

第二讲:民族大迁移时期在5至6世纪,大量游牧民族如哥特人、兰戈巴德人等开始从东欧向西移动,涌入德国地区。

他们带来了新的文化和制度,并与当地居民融合。

第三讲:查理曼帝国时期8世纪,卡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统一了部分德国地区,并建立了卡洛林帝国。

这一时期是德国地区最早的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第四讲:骑士时代中世纪时期,德国地区进入了骑士时代。

许多领主建立了自己的城堡,并在这个时期的十字军东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德国的商业城市如汉堡、不来梅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第五讲:神圣罗马帝国时期10世纪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德国地区的政治和行政统一力量。

然而,这个帝国是一个高度分权和分裂的国家,尽管统一性较强,但中心集权度不高。

第六讲:宗教改革时期16世纪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使神圣罗马帝国分裂成天主教和新教两个主要宗派。

这一运动不仅对德国内部产生深远影响,也对整个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七讲:三十年战争德国历史上最为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是三十年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了德国地区的衰落和分裂,同时也奠定了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础。

第八讲:普鲁士崛起18世纪,普鲁士统治者弗里德里希二世推动了社会和军事改革,并使普鲁士成为德国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

第九讲: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军队征服了德国地区,并于1806年建立了莱茵邦联。

然而,在拿破仑的统治下,德国封建制度被废除,对德国团结的呼声不断增加。

第十讲:普鲁士的统一在19世纪中叶,普鲁士领导者奥托·冯·俾斯麦成功地推动了德国的统一。

道教文化十二讲

道教文化十二讲

22页什么是道教?如何理解道教文化的定义?P9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其基本宗旨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

中国道教文化研究专家李养正在《道教概说》一书中为道教下的定义是:道教是以我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存在、神仙可求论和诱使人们方术修持以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和用祭祀醮仪以祈福免灾为主体内容和特征;文饰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份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

道教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组织与其信仰者们一起创造了颇具特色的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道教文化。

凡是以道教精神作为指导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及其结果就是道教文化,例如一些道士根据道教特有的延年益寿方术而研制生产的各种“仙酒”、“仙药”、“仙茶”都可作为广义道教文化之内容看待。

至于狭义的道教文化,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等。

我们所讲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

66页什么是符箓派?早期符箓派主要有哪些组织方式?它们是如何发展与演变的?p66符箓派是以符箓作为传教布道主要形式的道教组织。

早期符箓派组织方式主要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从古代巫术和民间鬼神信仰发展演化而来。

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阁皂山灵宝派、茅山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龙虎山天师道)都属於符箓派。

该派自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生出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

以上诸符箓派以天师道为首,在元以后逐渐集合为正一道,与全真道为首的丹鼎道派并立。

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从古代巫术和民间鬼神信仰发展演化而来。

社会上的精神需求推进了道教的演化与发展110页什么是“三洞四辅十二类”?它在道教经书编纂过程中的地位如何?三洞洞就是“通”的意思,表示诵习这些经书可以达到通于神明的境界。

林语堂先生应该是非常喜爱苏东坡的

林语堂先生应该是非常喜爱苏东坡的

林语堂先生应该是非常喜爱苏东坡的,在他的《国学拾遗》中就曾提过“换句话说,庄子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家;经过一千四百多年之后,才有一位可以和他比较的天才,苏东坡。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的。

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如果按照林语堂先生在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的公式,他认为苏东坡的性格应当为R3D2H4S3("R" stands for a sense of reality (or realism), "D" for dreams (or idealism), "H" for a sense of humor, and "S" for sensitivity. "4" stands for "abnormally high", "3" for "high", "2" for "fair", and "1" for "low".)。

而读过《苏东坡传》后——甚至不必读《苏东坡传》,但只对苏东坡生平、才情多一些了解——便知林语堂先生上述所言非虚。

谈及东坡居士,恐不喜其者少矣。

其诗词书画,造诣少有人能及;其幽默达观,即便身处逆境,亦不以为意;其关心百姓疾苦,至一处为官,必竭力造福当地;其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其不畏权贵,每每对之戏谑不已;其平易近人,即令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

教学设计2: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教学设计2: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目标1.通过英国的殖民扩张、拿破仑战争、近代列强对华战争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扩张,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富遭到巨大的破坏,直接导致了人类文化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

2.通过时空转换以美洲篇、欧洲篇、亚洲篇分地域进行教学,认识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3.近代战争促进了西方文化的扩张,也促进了近代文化的碰撞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近代文化;理解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形成对世界近代文化的多元化;从而认识文明的互鉴与交流促进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战争对文化的双重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欧洲传统文化的破坏及近代文化重构;殖民战争对亚洲文化的双重影响。

2.教学难点:辩证理解战争与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

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及殖民战争对文化交流传播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资料拉丁舞,学生观看从中提炼信息回答问题(服饰、音乐、舞蹈具有西方文化元素,也有印第安人文化元素、也有黑人文化元素),引出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

环节二:新课教学美洲篇——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文化融合教师简要介绍美洲原主人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材料印第安人在世界上绝不是愚昧和落后的象征,以玛雅、阿斯特克和印加人所创造的文明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独立地在美洲广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

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文化相媲美。

——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一)1607——1775美国文化的轮廓初现北美大陆的开拓者材料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因为寒冷被迫回到英国,1687年又来了91个男人17个女人,9 个孩子,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12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

12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

第十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我们在上一讲通过东西方一些著名思想家关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形成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一种自在自发的经验性的和人情化的文化。

但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此,实际上,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征,即使以古希腊的古典理性主义为开端,素来强调自由和理性的西方文化,在西方相当长的农业文明时代,也在许多方面表现为缺乏个性和主体性,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征的文化模式。

问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不是一般地具有经验化和人情化特征,而是从骨子里就透露出这种自在自发、自然而然的本质特征,它具有一种顽强地抵御变革和转型的力量,可以经久不变。

即使在近现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历史允诺也迟迟难以兑现。

要真正深刻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必须从它的结构特征入手。

我们发现,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超稳定结构”。

进一步探索,我们还发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超稳定结构,必须从社会的基础层面或社会的根基入手,从日常生活的结构入手,真正把握。

因此,我们在这里,引入西方生活世界理论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范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种特殊的结构分析。

一、成熟的农本社会与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解析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必须从中国的传统农本社会(或乡土社会)的特征入手。

我们发现,虽然埃及等文明古国很早就培育起比较发达的农业文明,以至于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埃里奥特·史密斯和詹姆斯·佩里先后提出“埃及中心论”和“太阳之子论”,但是,中国同样是农业文明的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很多研究者注意到这一点,例如,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名的《世界通史》中指出,“我们已确凿地知道,中东和中美洲是农业革命的独立中心;新近的研究表明,中国北部也是这样的一个中心。

”①而且,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文明具有特殊的成熟性,这不仅表现在其历史之悠久,而且体现在其内在的文化机制的成熟和对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运动的影响。

中西交融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中西交融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中西交融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论文摘要:《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一部展现了东西方审美交流与艺术探索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纪录片以艺术史为线索,根据卢浮宫的馆藏分类,分别演绎了古代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艺术的历史演进,在宏大的视觉飨宴中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从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角度对东西方审美与艺术进行解读,探索了艺术史的传承与反思。

关键词:中西文化国际视野跨文化传播2011年2月17日至28日,刚刚开播1个半月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每晚22:00点隆重推出与其频道传播宗旨极其吻合的12集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这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也是第一部用实际创作来探索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纪录片。

其全球化视野展现的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碰撞、包容与差异,也体现在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国际化传播之中,其纪录理念与表达手法的创新与突破,对当下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以及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与借鉴。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共12集,每集40分钟,分别演绎古代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艺术演进历史,穿插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同时也呈现了卢浮宫和故宫依托宫殿建筑设立博物馆的精妙构思与创意。

她完成一次梳理,以中国人的眼光、现代的立场来叙述艺术与历史。

面向东方与西方,包容共同与差异,展现交流与碰撞。

从文物看文化,从文化思考文明,力图呈现一座媒体的世界艺术馆,建造一条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各文明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道路——这对于中国观众或者西方观众而言,都将是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思想碰撞。

尽管它们来自于一次偶然,而中国人相信机缘,这让我们确信此时、此处,我们必须要做这件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分集介绍第一集:遇见两座雄踞于首都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宫殿——卢浮宫与紫禁城,1792年5月22日、1925年10月10日,先后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

景树娥我们的 朋友遍天下

景树娥我们的 朋友遍天下

2、提到日本,就会想到和服、樱花;提到埃 及,就会想到金字塔;提到中国,自然就会 想到长城……这反映出世界文化是( ) A.互不相容的 B.彼此割裂的 C.逐步趋同的 D.丰富多彩的 【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所给材 料,然后得出结论。选项A、B、C的说法都 是错误的,只有D说法正确,故选D。
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各国文化平等
3.如何对 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待文化差 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①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
异?
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②善于虚心学习其他
文化的优点、长处。③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世 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要尊重并加以保护。
4、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 化形态——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 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 年在享受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 ①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②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 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所以要拒绝网络 ③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④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 网络的主人 ⑤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 要有所节制,不可以沉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解析】选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因 此要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一味地拒绝网络的做法是不 可取的,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更是错误的, 排除②⑤,故选A。
的双刃剑? 业,容易受到不良诱惑,腐蚀心灵,摧残身心健康,甚至
(1)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做网 3.我们如何发
络的主人。(2)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制网络上的
不良诱惑。(3)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 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
返回
历史
( B )4.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 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
“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返回
历史
( C )5.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 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返回
历史
探究指导
1.新文化运动中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如何看 待?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为了加强其专制独 裁统治,恢复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 口号,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具有进步意义。
返回
历史 但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片面的。这个 口号不适应于今天。现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 物质文明建设,必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 统,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目录导航
01 目 标 导 航 02 知 识 要 点 03 探 究 指 导 04 历 史 图 片 05 解 题 技 巧 06 过 关 训 练 07 合 作 探 究
历史
返回
历史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 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 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 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的地位和作用。 。

4.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 李大钊
、鲁迅。
5.主要思潮: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

中西文化相遇的思考——读《活动变人形》

中西文化相遇的思考——读《活动变人形》

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建议
尊重差异: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平等交流:平等对待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偏见 相互学习:积极学习对方的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创新融合:结合中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理念
中西文化相遇 的未来展望
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景
融合创新:中西文化可以融 合创新,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丰富文化内涵:中西文化融合可以丰富文化的内涵,使文化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活力和生 命力。
推动社会发展:中西文化融合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增强文化自信:中西文化融合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更加自信,更加具有影响力和 竞争力。
中西文化相遇 的思考
中西文化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尊重,增进世 界各国人民之间 的友谊和合作。
推动经济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国际贸易 和投资,推动全 球经济的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全球科技进 步。
促进文化多样性: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文化多样 性,丰富人类的 精神世界。
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
价值观:西方注重个人主 义,中国注重集体主义
社会结构:西方注重平等, 中国注重等级
思维方式:西方注重逻辑, 中国注重直觉
审美观念:西方注重理性, 中国注重感性
宗教信仰:西方注重基督 教,重家庭责任
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看法
优势互补: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文化交流:中西文化相遇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创新与发展:中西文化融合可以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文化发展和进步。 挑战与机遇:中西文化相遇也面临挑战,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把握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九上第十二课《阿拉伯帝国》精品课件

九上第十二课《阿拉伯帝国》精品课件

九上第十二课《阿拉伯帝国》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伊斯兰教的创立、默罕默德的政治才能以及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

2.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探讨阿拉伯帝国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阿拉伯帝国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到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及其文化贡献。

2.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发展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入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伊斯兰教的创立,讲解默罕默德的政治才能。

3. 讲解:详细讲述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一位阿拉伯商人,如何应对帝国的扩张。

5. 例题讲解:讲解阿拉伯帝国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举例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阿拉伯帝国的三个文化贡献,并简要说明原因。

六、板书设计1. 阿拉伯帝国2. 内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阿拉伯帝国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文化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文化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对一些细节知识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阿拉伯帝国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东西相遇》图说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相遇》图说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相遇》图说东西方文化差异!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在2007年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

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等。

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德中读者们都能引起共鸣。

《东西相遇》是刘扬在中德两国各生活13年后,在纽约的创作成果。

这一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德国外交部展出,在网上也广受转载。

对于刘扬来说,她只是对比两国的文化生活差异,而并非肯定或者否定其中一方。

通过这些对比,双方都能更直观地了解对方,也反思自己。

由于设计师个人的生活经历,她对两个社会、两种文化的理解都游刃有余,所以她对这些细节的描绘都深刻而独具一格的。

以下是刘扬眼中的德国中国差异,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中国人:。

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相遇慕课

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相遇慕课

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相遇慕课
首先,东西方相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

在中国汉武帝时期,中国具有了足够的海上实力,开始向西北方向出发,同时阿拉伯和罗
马帝国也不断地向东扩张。

这种情况下,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交流
的重要通道。

据历史记载,在唐朝时期,甚至有一群波斯商人在中国定居,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繁荣的社区。

在这个过程中,东西方两种文化大量交流
融合,相互借鉴,对于当时的中国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巨大的文化交流平台。

在古代,文化的传播
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只在当地的狭小环境中发挥影响,而海上丝绸之路
则极大地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范围。

例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往往可以看
到大量的中东、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如《狄青传》、《孔雀东南飞》等等。

在这样的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文化得以借鉴和吸纳了许多外部文化
元素,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激励。

最后,海上丝绸之路在艺术交流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时,
海商们往往是带着大量的艺术品,如陶瓷、丝绸、绘画等等,到达目的地
进行交易。

在此过程中,各种艺术品随之传播。

例如,唐朝壁画中的动人
身姿和意境,借鉴了印度和波斯等地的绘画技艺和审美风格,创造出了唐
朝独特的绘画风格。

在总体看来,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相遇的历史,不仅为中国的经济、
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空气和动力,同时也为当时的世界文化
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当今世界,东西方相互借鉴、平等交流的精神,仍然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废除后普通士人的心态:刘大鹏
刘大鹏,1857-1942
科举制废除后普通士人的心态:朱峙三
朱峙三,1886-1967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
留学教育的开始:留美幼童
清末的留日潮
1、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和政治 精英对日本的态度
2、清政府的提倡,“功名”的奖励 3、“速成”科:政法、军事 4、革命思想的大本营
陈鹤琴(1892-1982):活教育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1890-1990)
第十二讲: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近代中国的教育变革
教育科学学院 孙碧
前讲回顾
•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 • (1)儒学为主要学习内容 • (2)官学和私学的教育机构 • (3)科举制作为人才选拔制度
• 西方的兴起: • (1)政治革命(2)工业革命(3)科学革命 • (4)现代教育的形成: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理论
2、学习西方的西政、西艺
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 赋税、武备、律例、劝工 、通 商 ,西政也。算、绘、矿 医 、 声 、光 、化 、电 ,西艺也 。
现代教育制度的开端:1904年癸卯学制
科举制的废除
1、传统社会等级秩序的瓦解 2、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 3、乡村社会和教育的凋敝 4、新学堂、大学的发展 夫的“中体西用”
1、通过科举制获得功名 2、意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及 “西学”的价值 3、开办洋务学校,培养西学人才 4、派遣官派留学生赴欧美留学
张之洞的《劝学篇》
1、维护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秩序
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 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 以为中国,实在于此 。
留学美国的潮流:庚款留学
庚款留学基金的建立 清华学堂的建立 塑造了民国一代的学术和教育 巨匠 胡适、蒋梦麟、吴宓、陶行知、 陈鹤琴、茅以升
高等教育的改革:蔡元培的北大改革
学政分离 学术分离 教育独立 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
教会大学
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 知识:现代(科学)知识取代儒家经典 • 制度: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 • 观念:西方教育理论的引入
中学与西学的第一次相遇:利玛窦 (MATTEO RICCI,1552-1610)
1、作为传教士的一生 2、用四书五经来宣讲基督教教义 3、翻译西学著作 4、与明末士大夫的交往
坤舆万国全图
16世纪欧洲流行的世界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