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

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命审单位:重庆南开中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代统治者主要是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这三方面的条件来决定建立他们的统治中心——首都的。

经济条件要求都城附近是一片富饶的地区,足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无需或只需少量仰给于远处。

军事条件要求都城所在地区既便于制内,即镇压国境以内的叛乱,又利于御外,即抗拒境外敌人的入侵。

地理位置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距离全国各地都不太远,道里略均,便于都城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包括政令的传达、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来往。

设若地理位置并不居中,但具有便利而通畅的交通路线通向四方,特别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则不居中也就等于居中。

所以地理位置这个条件也可以说成是交通运输条件。

当然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并不存在完全符合理想、三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首都,所以每一个王朝的宅都,只能是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比较而言最有利的地点。

首都的选定一般都反映了该时期总的形势,反过来,首都的位置也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材料二: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半期,长安城毫无疑问是全国最大的政治中心,后半期情况却不同了。

唐定都长安后,表面看来,其城市规模和繁荣情况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文化艺术的昌盛,似乎都在汉代长安之上。

不过和全国各地区比较,它的经济基础已远不像汉代长安那样在全国中占有优越地位了。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挨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__________其实生活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说有,就该抱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棱角分明,遇事宁折不弯,还自以为是一种__________,却往往碰得头破血流。

后来渐渐明白,真正的处世之道当足__________A.蹉跎执拗外圆内方B.蹉跎执著外圆内方C.徘徊执著外柔内刚D.徘徊执拗外柔内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份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 1300 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 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彻底恢复正常。

C.2022 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 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浮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3.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3 分)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造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末的温和,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乎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乎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各儿闹去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清晨,登上山顶遥望骆马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充满灵气,那样富于魅力。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十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既然艺术鉴赏是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那么,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

作为审美主体,他有很大的能动性,是艺术形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

当然,他不是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

王朝闻把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叫作“再创造”。

他说:“艺术形象,其实不过是借有限的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

”②既然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那么,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正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

”当然,因为鉴赏的是同一部作品,作家所提供的信息——诱导物是相同的,所以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

③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

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

鉴赏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而再体现在头脑中。

体验是以本人的记忆为基础的。

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感情时,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情绪记忆;读者在鉴赏艺术形象时,也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形象记忆。

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也就无从“再体现”或“再创造”。

但即使在同一或相近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们,其人生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必然有所差别。

所以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④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

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陕西省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含精答案解析

陕西省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含精答案解析

2024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指定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暑期档《长安三万里》热映,不仅展现了唐朝诗人李白、高适和杜甫的风采,还精心描画出唐代街巷坊肆的日常景象。

时光荏苒,长安已是“西安”,城市布局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多变化。

近代以降,这座城市的唐风并不浓郁,直至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西安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复现古都风貌的独特路径:长安西市遗址上修建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于原址“就地展示”,对汉唐城市遗址修葺则“修旧如旧”。

6个仿唐街区复现“丹柱素壁”的建筑外表,商铺林立,游客熙攘,一派浓郁烟火气,一如今人对古代长安繁华街市的想象。

严格说来,历史文化名城难以真正“复原”。

城市不是西伯利亚荒原上偶然发现的猛犸象遗体,能在冰冻岁月中保持原貌。

一座城市的社会生活如流水般奔腾不息,后人很难分辨汉代长安、唐代长安与宋元“长安”之间的区别。

同时,即便古代城市规划设计明确,现有证据仍不足以完整复原整座城市。

比如,初至京城便明白“长安居不易”的白居易,年近五旬终于在长安新昌坊有了住宅。

对此,诗人并未吝惜笔墨,但我们仅能从诗中依稀得知他住在新昌坊东边,“最近东头是白家”,且宅前有松,“但有双松当砌下”,更多信息则无从知晓。

那么,如何在历史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复现一座古代城市呢?理论上,我们可以立足此时此地,从现状倒推出一座城市最初的样貌。

以西安为例,在时光长河中逆流而上,观察明清西安府城墙的营建,欣赏元初马可·波罗赞美的“城甚壮丽”,了解北宋吕大忠始建碑林的动机,感受盛唐帝都的万千气象,直到见证隋文帝营造大兴城的那一刻。

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以圈地、祭祀为起源,到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基于对自然的获得和再现,人们赋予园林实用且宏伟的意义。

而后,它又成为文人生活的布景、观照的对象,逐渐成为一种与诗画同构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成熟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融入了诗意的内涵。

以诗意的表达和诗化的结构传达园林理想。

东汉以来,一直到北宋,把诗歌当作隐喻的做法颇为盛行。

文人们试图在绘画中输入严肃的内容时,就借用诗歌意境来表达。

对绘画与诗歌结合所产生的情感需求,是诗意在绘画空间中表达的最初渊源。

诗和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在欧阳修之后、在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子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到了南宋,诗画间共通共感的特性延伸至园林,园林不论从其场景布营,还是观赏流线设置都以表现诗歌意象为本。

南宋中晚期,新儒学的发展开始影响艺术领域,新儒家、道家倡导以“道”来统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器”,在思维上注重综合观照和往复推衍。

各种艺术方式在此时全面融合,突破界域,触类旁通,进一步铸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得以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

园居生活在此时成为文人格物致知、观照自然的最佳方式。

南宋文人曾丰在《东岩堂记》写到,士大夫们喜爱天台、雁荡山水,常游览其间,当游览难以满足能“日涉之”时,则作画来记录山林并且加以想象;当绘画仍难以满足时,则开始选石叠石,以象二山之态,日夜对坐其间;但当如此都无法满足时,则“相所居前后左右山,天所予形,峥嵘耶,崔嵬耶,陂陀耶,壇曼耶,百尔屈奇,与二者仿佛",选择与二山相似的山地依山造园以居其间。

从这样递进式的描述看来,选择相似的山水环境进行改造成园并栖居其间,才是观照自然的最佳方式。

人们对诗意的生活有过多种想象,但要说出它究竟是什么却不容易。

园林结构的不拘于法,园林空间的迷离零散,园林与自然关系的暧昧不清,园林中人物活动的性质难辨,都成为可提供诗意生活的可能。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1.【答案】B【解析】强加因果。

材料一第三段有“尧、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记载的上古贤明君主,他们的英雄事迹皆有详细生动的记录,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

2.【答案】A【解析】返回器在二次再入大气层后实施二次气动减速。

3.【答案】B【解析】A项“中国古代神话的真实可信”曲解文意,中国古代神话也有其虚构性,只是“中国神话的虚构程度远低于两希文化”;“古代神话故事”范围扩大,原文为“诸如此类神话故事”;C项无中生有,“也是中国古代国家话语权不足的体现”原文无相关表述,原文强调“我们在把握话语体系一般共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话语体系的独有个性”;D项“中国探月工程的完美收官”不准确,材料二讲述的只是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

4.【参考答案】①客观真实。

文章不仅运用专业术语,还列举了相关的具体数据,如“高精度导航参数”“2024年6月25日13时20分许”“10.9km/s的速度”等,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②形象生动。

如材料二在介绍嫦娥六号返回器“半弹道跳跃式”的飞行状态时,用了“太空打水漂”这一比喻,让复杂的返回方式变得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体现出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

(每点2分,共4分)5.【参考答案】①学习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深入发掘中华历史典籍中具有普适价值的思想资源,如先哲经典作品、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等,造福世界。

②开拓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大力发展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掌握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展现中国力量。

③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只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才能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传播中国成功经验,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每点2分,共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6.【答案】D【解析】A项无中生有;B项曲解文意,“他们在漫长的隐匿中,学会各种藏身之术”而非“本能反应”;C项曲解文意,“作为游戏的开启者,乌仲汗没有按规则去找那些隐藏者,而是在一半人都藏起来后,把空出的辽阔草原据为己有,建立了本巴国度”而非“遵循规则”。

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神话是文学的源头,是文学产生的母胎。

西方文学的神话背景突出,希腊神话与《圣经》中的神话更是西方文学创作重要的源泉与母题。

“重述神话”是西方文学一种自觉而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

中国上古时代也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但在文献古籍中记载不多,资料零散,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被完整系统地保留下来,除了《山海经》等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以外,其它则散见于古籍中。

流传比较广泛的神话有“创世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始祖神话”中的“女娲补天”、“洪水神话”中的“大禹治水”、“发明创造神话”中的“后羿射日”等。

汉魏六朝的神怪小说、唐人传奇、宋元话本、《西游记》等明清小说,都或多或少受到中国神话的影响。

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也有浓厚的神话传统底蕴,贾宝玉、林黛玉的劫运历程与创世神话的原始、历劫、回归的结构非常相似。

另外中国的诗歌与神话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屈原的赋,李白、李贺、李商隐等的诗歌许多都有神话元素。

但是,以上只是说中国文学受到中国神话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都缺乏严格意义上的“重述神话”之作。

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20世纪上半叶,鲁迅先生创作了《故事新编》,其中的《补天》《奔月》《理水》是三篇比较成熟的“重述神话”之作。

鲁迅说他的《故事新编》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之作”,“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这里所谓“点染”和“信口开河”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写”。

鲁迅对《奔月》的“重写”就具有与原神话不同质的“现代体验”。

《奔月》取材于中国上古神话中“羿射十日”“嫦娥奔月”的故事,但鲁迅抽空了古代典籍文化中庄严、瑰丽、神圣的意味,具备高度主观化的自我表现意味。

在典籍中,这位射九日、斗文豹、屠长蛇、气吞山河、顶天立地的羿已逐渐成为英雄人物的活标本。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生态位”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个生态学术语,其意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上的位置以及这个种群与自然及其他种群之间的功能和价值关系。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显然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但人类的生态位不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某一固定区域,而是指人类的活动有其特定的边界并受特定规则的约束。

人类的生态位责任包括补偿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

德国学者约纳斯将责任区分为追溯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

这为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提供了有益启迪。

追溯性责任也就是补偿性责任,它要求人类必须对人类活动已经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负责,竭尽全力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而前瞻性责任则是指人类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政治决策、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从而择优弃劣而行。

无论是履行补偿性责任还是前瞻性责任,都要求人类通过生态环境立法、政府的制度设计、公民的生态道德践行乃至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弥补、修复我们已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有效预防人类对生命共同体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

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因为这是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实践。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人类既可以享有、又可以放弃的权利,而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履行这一责任包含着“肯定性”与“否定性”两方面的现实要求。

就肯定性要求而言,就是人类要将符合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要求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等运用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从否定性要求看,就是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其他物种的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和发展,彻底摒弃那些非绿色、非生态与反绿色、反生态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方式的绿色化变革,从源头上防范生态环境危机的再次发生,以造福生命共同体。

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文化领域的“差序格局”思想无疑是近百年来中国话语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费孝通早年从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

他在《乡土中国》中首先用同心圆波纹结构来表述传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也即以“己”为圆心,推己及人,拓展出一图一图由内而外的关系网。

图子的波纹所及之处表明了各个圈层和中心的远近亲疏。

他还借两个意象分别描绘了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西方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中国的社会结构则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换句话说,中国的社会关系是用同心圆波纹结构来描述的“差序格局”,西方的社会关系则是用柴捆结构来描述的“团体格局”。

费举通的这个表述深入人心,影响广泛,显然是中国学派的生动表达,也已经成为理解中外社会结构的经典意象。

这一比较,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时空转换。

社会结构的中西比较同时也是古今比较。

在费孝通这里,比较的两端分别是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洋现代社会。

两者对比的核心差异在于以家庭关系为中心还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

这个核心差异也被英国学者用来说明西方社会结构自身的变迁。

在对比现代与古代社会结构的时候,梅因指出,古代社会的单位是“家族”,现代社会的单位是“个人”。

他指出,罗马人的“家族”“氏族”和“部落”都可以“想象为从同一起点逐渐扩大而形成的一整套同心圆,其基本的集团是因共同从属于最高的男性亲属而结合在一起的‘家族’”。

家族集合形成氏族,氏族集合形成部落,部落集合形成共和政治。

在梅因的分析中,古罗马社会结构的最外图有点类似于费孝通所说的模糊不清的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家族为中心的传统也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中西方古代社会所共有的。

这一传统的差序格局在现代中国也已开始瓦解。

不再适合用来描述进入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中国社会关系。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
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
1.短文主旨大意题:
选词填空后往往要求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得知主旨要突出重要。

快速审题,找准题干,然后再找准材料(反复阅读材料)中涉及的次要信息,排除具体说“X”的选项。

答案:A
2.细节理解题:
追求细节,考验学生通过信息细节的理解,判断所给信息是否在原文中出现。

答案:A
3.推理判断题:
对于问题性质的变化要认真细致的推敲,根据文章中表述了什么,推什么。

一定要在问题上消灭得再好一些。

4.作者态度分析题:
高考中的人物态度分析题,答案只有三项:中性(基本不表达态度,信息主义),支持,不支持。

答案:B
5.优婚化分析题:
这种题通常要求比对选择适用的论题手段、文学语言(或者现代说话方式),代表词:运动途中比作”吴刚”词的方式。

求看词性、了解这种文化的作用和知道)
答案:D
二、完形填空
高考语言类的题不但要顾及浅劣的性质,而且重视涵盖知识,问题的提问锁定观察,根据文中所表达的知识及心里学,文章的体裁,这一切的协作要点上下文理解。

克服题干干预、读短文的情感干涉、单句或局部把握的“干涉”和逻辑思想用香写锋利的岛上、分析整个短文主体来解答题目。

三、语法填空
如果列出的是一类词,如名词,就立即想到从属关系的(瞧时间的连词)。

如果列出的是几类词,就立即扫行辨别上下文之间人,亲子关系中(从属时间)彼等之间的情感关系。

四、翻译填空
这种题目用到整句理解、长难愁句恰如其分地解疑,翻译的理解。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

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

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文现象。

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

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汉代有一种星图叫“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

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认识。

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

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

他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这种宇宙论虽然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启发人们认识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

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

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二气,两者旋转摩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

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在外周转不停。

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

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

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4.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5.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6.一、现代文阅读(35分)7.(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韩愈创作古文,追求“文以明道”“文道并重”。

韩愈对“文”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其《答陈生师锡书》云:“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

”在《答李图南秀才书》中说:“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文”在韩愈看来,表达了古文作者的主体自觉,展现了精神修养的丰富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韩愈所创造的古文传统,不是单纯的文章传统,而是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传统。

宋代以下,士人代代诵习以韩文为代表的古文,深切体会儒家伦理作为绝对信念和内在责任的意义,在古文的化育下,成为彼此同道相应的精神共同体。

这个“同道共同体”立足于对绝对信念的信仰、对内在责任的承当,其同道情怀无需依赖亲情的联结和礼法的牵系。

韩愈《师说》对此有最好的表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这既是表达韩愈所理解的师生关系,也是其所建构的“同道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这个“同道共同体”在千年时间里,一直是士人的理想追求,为新儒学奠定了最广大的社会基础。

对中国文化的鲜明自觉,是这个“同道共同体”的核心。

涵育“同道中国”是韩愈古文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关注“乡土中国”且终生都在思考,中国如何从“乡土”走向世界。

这一思索,与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同心同意。

韩愈古文所涵育的“同道中国”的精神传统,正是传统中国走出“乡土”社会的伏笔,亦是构建新型社会关系的努力,认识这一努力的意义,才能发现近代以来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其实并不完全是从“乡土”、从“家”起步,曾经伴随古文的传习而影响千年的“同道中国”理想,为这个征程做了准备。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联合检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联合检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检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晚清至五四时期的文化潮汐隐含了古典社会与现代性之间的激烈冲突。

一系列观念的剧烈震荡造就初具规模的现代文化,包括现代“文学”概念的建构与完成。

先秦至晚清,尽管诗、词、文、赋、传奇、小说、杂剧陆续登场,但是,概括性的总称迟迟未曾出现——古代汉语的“文学”一词泛指各种博杂的人文知识,而不是描述某个独立的学科。

置身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新闻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文学”的诞生来自复杂的理论运作,现代知识的重组、教育体系的改变与新型传媒体系的崛起构成不可或缺的文化条件。

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叙事文类进入文化舞台中心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均是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无论是现代“文学”概念的确立还是文学形式的转型,这种状况不仅呼应了美学意识的急剧裂变,同时为未来的美学意识敞开广阔的空间。

如果说,儒、释、道的各种观念曾经在中国古典美学意识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那么,如同许多人指出的那样,启蒙与革命促成了现代“文学”美学意识的重大转折。

从梁启超对于小说寄予的厚望,陈独秀、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鲁迅“铁屋子”里的“呐喊”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革命文学主张,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迥异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意识愈来愈强大。

古典美学意识对于审美愉悦的关注完整地承传至五四新文学。

不论是孔子的“兴、观、群、怨”之说、《毛诗序》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还是梁启超阐述小说与“群治”关系时提出的“熏”“浸”“刺”“提”,中国古代思想家曾经从不同的维度描述审美愉悦的意义。

海南省东方市2023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水平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海南省东方市2023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水平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海南省东方市2023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水平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

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

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

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8分,共6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其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即将编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B.今年,内地赴港游客的消费模式已发生改变,以往是慷.慨解囊...,专攻奢侈品,如今则集中购买化妆品、日用品。

C.自从1999年推出“黄金周”假期以来,国内旅游市场风生水起....,2011年营业收入高达2.25万亿,相当于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D.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来天池景区的游客不绝如缕....,截至10月2日,已超过 50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4.3%。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

B.市职业介绍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需求旺盛、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是造成当前“招工难”的主因。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吾与徐公孰美?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选出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

(12分)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

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

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

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

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

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

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

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

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

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

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

久系逾冬,会赦出。

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

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

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

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汉书·魏相丙吉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收捕,案.致其罪案:核实B、恐.久获罪,乃自免去恐:惊恐C、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非:责怪D、相心善.其言善:认为是好的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丞不以.时谒市人皆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B、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C、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故久立与.其客语D、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拔赵,必移兵击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举贤良,以对策..高第 B、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C、武库精兵....所聚 D、愿少慎事自重10、以下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相年青时研习《易经》,有才学,在郡中担任小吏,被举荐为贤良;后担任茂陵县令,治政严明,社会一片安定B、在魏相第一次担任河南太守期间,丞相车千秋去世,其儿子正担任武库县令,因魏相要给他治罪而擅自离职跑了。

C、有人诬告河南太守魏相残杀无辜,当地许多吏卒百姓为之伸冤;而大将军霍光却因武库令事,给魏相治罪下狱。

D、魏相再次担任茂陵令时,有贬谪之意,情绪低落;好友丙吉劝导他谨慎行事,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

(4分)(2)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

(4分)(3)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

(4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孟浩然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旧游:指故交。

孟浩然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落第后出游吴越,本诗即写在途中。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4分)(2)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3),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4)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5),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7)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8)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乔忠延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

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千灯果然有灯。

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

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

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

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

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

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

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

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

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

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

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

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

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

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

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

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

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

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

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

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

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

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原载2011.4.20《人民日报》,有删节)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选对一项2分,共4分)A.本文首段多采用短句,表现了作者探访千灯古镇的急切之情。

B.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略写千灯古镇的自然景观,详写该镇的人文氛围,详略得当,言近旨远,触人深思。

C.第二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不同质地的灯,既回扣题目“千灯”又暗示此行目的就是了观赏这些造型各异的千灯。

D.“千灯”一语双关,既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千灯镇,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

E.“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

”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炎武仁爱思想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

15.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16.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17.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探究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