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6+人物传记新闻阅读(1)人物传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课件
3.文章第八段谈到《红楼梦》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4分) 用《红楼梦》巨大的商业价值来反衬周汝昌先生淡泊名利,专心于 学术研究的品格。(4分) 4.周汝昌先生身体不便,生活俭朴,却“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 究中”。请根据文章内容,就“苦和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想。 (6分) 如果说病痛就是苦,那周汝昌毫无疑问是苦的,他失聪失明;如果 说物质不丰是苦,那周汝昌毫无疑问也是苦的,他的晚年生活俭朴。 但是周汝昌却是快乐的,那些平常人眼中的苦,他并不以为苦,他 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学问之上,他在这些研究中获得了平常人体 会不到的快乐。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苦与乐,苦是人生旅途中常见的 朋友,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坦然去面对。不要过多地在意物 质上的享受,应努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耕耘的人生有一 分苦,却能收获十分快乐。(6分)
的?请简要分析。
题号 考点
常见设问方式
对应题型
3
分析传 主个性 形成的 原因
(1)分析概括×××思想和情感形 成的原因。 (2)×××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是 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是个典型?
分析综合 型
(1)从某人的某种精神或经历得到
4
探究传 主的人 生价值
了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理解。 (2)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请谈谈 你的看法。 (3)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应
(4分)
含意
21.本文③④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 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请作 简要概括。(4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
22.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
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 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
的认识。(6分)
价值和时代精神
对应题型
分析综合 型 词句理解 型 分析综合 型
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课件人物传记183张)(共183张PPT)
4/20/2019
四、人物传记阅读备考
人物传记的试题的特点
课标卷人物传记题,共四道题,第一题一般考查对传主有关内容的分析与 概括,是客观题。五个选项,往往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两项。其余三道题是主观 题,考查内容一般是传主的品质、特点;传主做某事的原因,成功的条件,失 败的原因,传主的某种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类题都属于信息筛选题,它是 试题的主要构成部分。三道主观性试题中,至少有两道是信息筛选题,2013 年和2014年这两年,三道题全都是信息筛选题。即使题干上说要进行探究, 其实也还是信息筛选。因为人物传记是较为简单的文本,没有什么值得探究的 东西。
4/20/2019
四、人物传记阅读备考 人物传记写人的方法
人物传记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 一个深刻的主题。
写人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写人;
(2)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3)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侧面描写常 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 用; (4)通过事件来写人。
4/20/2019
四、人物传记阅读备考
人物传记类试题的选择
精选人物传记文本,还要注意系统性。也就是要在一定数量的文 本中,力争把各种题型都考到并讲清。如果不注意系统性,往往造 成有些题型经常练,有些题型则很少见到。
另外,还须注意引导学生对传记中的人物进行整理,要让学生知 道这些人物是什么人,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 使传记文本成为作文材料的重要来源。此乃一举两得之事,切勿轻 忽。
新课标1关于《老子》的社会科学类文章;新课标2关于《凤文
2014年 新课标1:关于悲剧的社会科学类文章。新课标2《古代食品安全 监管述略》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六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强化一 传记阅读课件
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 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 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 出来调解、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兼课的名流颇多,大多 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有黄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 常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几本常读之 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 木钉鞋以防滑践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 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
案例一 忽视审题
【试题】(2009 年广东卷) 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 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 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僻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 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 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 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
要重点关注:文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传主的事 迹和精神,对人物的评价;传记真实的要求;对写作手法及价 值的思考;阅读的启示。
【真题示范】(2011 年广东卷) 梁宗岱①先生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 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 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 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 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 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 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 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 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 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 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共33张).ppt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 (共 33张)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 (共 33张)
?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 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 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 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 (3)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 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尽 管如此,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 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 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 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 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 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 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 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 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如:“非其才者罢之”《晋书 ·魏舒传》
5、黜、废:废弃不用。 如: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论语 ·微子》
三、表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 如: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旧五代史 ·甘史 ·虞愿传》
?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 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 辩、问、谢、诘、诉、咨(谘)
?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 谤、谏、
?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 29.表害怕:畏、惧、惮、骇、患、遽
?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 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 整体感知而言,
? 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 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课件 (共 33张)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 (共 33张)
?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 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 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 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 (3)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 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尽 管如此,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 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 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 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 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 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 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 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 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如:“非其才者罢之”《晋书 ·魏舒传》
5、黜、废:废弃不用。 如: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论语 ·微子》
三、表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 如: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旧五代史 ·甘史 ·虞愿传》
?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 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 辩、问、谢、诘、诉、咨(谘)
?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 谤、谏、
?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 29.表害怕:畏、惧、惮、骇、患、遽
?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 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 整体感知而言,
? 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 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人物传记-公开课优秀课件-PPT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等考点 。第一问根据原文第二、三段 内容,结合“亲似手足、鼓动、帮助”等关键词语概括出来。
第二问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 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10
1.把握传主相关信息的思路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事。即要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行 为”“贡献”“成就”“经验”等。 (3)理。即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人格等。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11
信息归纳题答题的基本步骤
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 考虑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客观公允 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引用、描写、 对比 、 抑扬、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衬托……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常见考点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______《贝多芬传》
22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2、找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 意叙述以外的其他议论性内容。 3、深思熟虑,形成答案。
12
《叶圣陶在四川》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问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第二问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 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10
1.把握传主相关信息的思路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事。即要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行 为”“贡献”“成就”“经验”等。 (3)理。即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人格等。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11
信息归纳题答题的基本步骤
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 考虑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客观公允 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引用、描写、 对比 、 抑扬、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衬托……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常见考点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______《贝多芬传》
22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2、找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 意叙述以外的其他议论性内容。 3、深思熟虑,形成答案。
12
《叶圣陶在四川》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问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高考语文复习之人物传记指导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之 人物传记
1
一、传记的定义 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
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为自己
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 自传》。后者是作者为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 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等。
要注意表述的语言格式,一般按“事实 要点+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的 结构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12
四.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 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 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 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5
传记作品的解题技巧
6
一、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
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 象。传记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 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因此,对显 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 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 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 抓时间、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 概括出主要事件。尾段落的安排用意、
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 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 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B.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该注意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任意一种进行分析:a.将句子分 层进行概括;b.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1
一、传记的定义 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
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为自己
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 自传》。后者是作者为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 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等。
要注意表述的语言格式,一般按“事实 要点+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的 结构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12
四.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 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 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 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5
传记作品的解题技巧
6
一、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
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 象。传记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 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因此,对显 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 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 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 抓时间、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 概括出主要事件。尾段落的安排用意、
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 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 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B.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该注意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任意一种进行分析:a.将句子分 层进行概括;b.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辅导课件:传记阅读(44张)
考查方式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 如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 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 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 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 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 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 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 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城市的知音》
以“城市的知音”为题,运用了拟人 的手法,形象而富有趣味。题目高度概括 文章内容,既反映了传主地理学家的身份 和地位,又突显传主在城市地理研究的贡 献和意义。同时,也表现了传主对城市研 究方面倾注的心血,表达了他“知之愈深, 爱之弥坚”的热爱之情。
• 题型一:筛选概括信息。如传主人生 阶段(人生经历)、成功的原因、成 就贡献、作品特点等 • 答题策略:紧扣题干要求筛选信息, 切分人生阶段主要事件,留主删次进 行作答。答案可以在原文原句基础上 整合而成。
• 传记类文章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 • ①正面描写 (细节描写:肖像描 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 描写 ) • 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 ②侧面描写 他人衬托及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社会背景)
例题《科学巨人波尔》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 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 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 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 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 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第二 问结合材料谈看法)
3、抓评价。区分并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 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的阅读一—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二)传记作品的特点
(1)人物的时 代性和代表 性
(2)选材的真 实性和典型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选文兼具 史实性与文 学性
(4)表达以记 叙为主,或 辅以议论
(5)传记的概 括性
传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传记的材料比较 翔实,因此作者要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
第四步 概析人物特点 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就要抓住文本中作 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其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 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一个人,具有哪些特点,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写 作意图。如2012年辽宁卷《克罗齐的求索》一文中,4-7段的第一句以及 最后一段体现了克罗齐的性格特点。
第五步 把握表现手法 人物传记以记人为主,通过富有特点的细节描写,能更好地把握传主的形 象特征,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等,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从中获 得更多更好的人生教益。另外,传记文本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一样,在结构 安排、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特色。因此,结合文本内容,了解传记常用的表 现手法,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如2015年全国卷Ⅰ《朱东润自传》第(3)小题 就考查了表现手法。
(二)整体把握 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值地位和个性品质、 社会评价等,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 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个人原因。从命题特点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 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把握,按以下步骤梳理、筛选、整合出文 本的有关内容。
传记的概括性是指传记不是记录传主生活活动的流水账,或是杂乱无章地述说,而 是要对传主的经历、事迹、贡献、荣誉、性格、价值观、评价等等按表达需要作分 类、提炼、加工,以体现人物的典型性,增强文本的宣传效果。
高考复习实用类阅读——人物传记PPT[优秀课件资料]
传记文学的特点
•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要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 的、准确的、真实的。
• 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 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传记允许 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 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 特性,使之显得有血有肉,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第三题 考察词语或句子含义:
传记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常考查词 语的指代义、修辞义、情感义:对于这类 题目,考生需要做的还是整体把握主旨, 考虑传记写了什么人物,反映了人物的什 么品质。对于修辞义,也就是如果句子使 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考虑本体一般是传记 人物,或者是传记人物的某项品质。如果 所考查句子存在因果关系,一般考虑要瞻 前顾后,考虑人物的思想、精神的前后时 间变化
环境
烘 托
社会环境
他人
• 细节描写:
•
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 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
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
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
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
更富有光彩。
•
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引用: 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
第二题 考察筛选概括全文要点的能力。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 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 强的说服力。传记中由人物的诸多经历或诸多事 例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事例之间的关系入手, 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 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主要的方法:抓每自然段的 关键句,如首句、末句。抓住有关传记人物品质、 人物特征的词句。划出人物品质的词语,划出人 物动作和人物精神的词语句子,然后就可进行进 行这样的思考: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 —干什么——什么品质”。(或“什么——怎么 样——品质”)。
2016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公开课
Page 11
阅读题干
LOGO
《科学巨人玻尔》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 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 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 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革新、甘为伯乐)
Page 16
传主的言行
LOGO
《飞虎将军陈纳德》
③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 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 服务。(正义感强烈)
链接: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勇气 过人)
《科学巨人玻尔》
⑤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 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 (有人道主义情怀)
【试题】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 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 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爱国科 学家邓叔群》
Page 7
无中生有
LOGO
【对应文段】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 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 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 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 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 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 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也不得不佩服
Page 20
二、阐明原因题:
LOGO
1、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 2、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