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perspective of big Engineering, the systematic, sustainable features of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the innovative features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dialectic feature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ll pose brand new commands for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mpetency (ECSIC).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mpetenc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novative knowledg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 Among the three, the innovative knowledge includes the capacity of the knowledge 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ncludes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observing, finding, organi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 consists of the moral traits and the personal features. The three components form a Trinitarian relationship and wield “foundation”, “base” and “direction” effects on ECS respectively. The three components interact and supplement with each other, and form a circling system which runs smoothly.
感谢为本论文数据收集及问卷调查提供帮助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及江苏师范大学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们!
感谢我的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的领导和 老师们对我读书的关心、鼓励与支持!感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事务办 公室的吴秀琴老师、丁敏老师,感谢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周红老师、张 阳老师和王丽恩老师,感谢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所有的同窗们!
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化工具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评估,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分析发现: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总 体上呈现中上水平,其创新知识的得分明显高于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各三级指 标得分也有明显差异,显示出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各要素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 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比 较,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创新素质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其不同创新要素 之间呈现不平衡状况,甚至出现反差;重点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工科大学生之间创 新素质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重点大学整体优于独立学院,但在创新品格方面 独立学院稍强。
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众多师长的教诲和启发。感谢罗承选教授、丁三青教授、 张万红教授、周敏教授、宋迎法副教授、龙如银教授、蔡国春教授、胡仁东教授 等,感谢你们的精彩授课!感谢你们的知识给予!感谢你们在论文开题及预答辩、 答辩时提出的中肯且深刻的建议和意见!
感谢中国矿业大学周云圣老师、张炎治老师、吴红老师、刘开淼老师、袁冠 老师、张艳梅老师等对论文写作思路、问卷编制及数据统计与处理等方面给予的 建议和帮助,你们的无私支持和鼓励对我完成论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感谢我的 同门同学曹洪军、张磊、章毛平、李江涛、施炜、阎俊风、刘恩元、郝其宏、熊 志忠、许海元、王增国、龚成、杜刚、卢进丽、方跃平、侯德伟等,你们的鼓励 和帮助是我求学之路上重要的精神伴侣!
I
的学生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高等学校在对学生的创新素 质进行培养提升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培养教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促进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要依照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当前发 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生创新素质发展和提升的影响因素,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这些对策主要包括:1、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更新,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 素质提升的新的教育理念。2、构建旨在提升创新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师 资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3、加大资源保障与条件创设的 力度,对工科大学生加强指导、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提供支持等。4、强化对 工科大学生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差异化的创新素质提升策 略。5、营造适宜创新素质提升的环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科技与人文的 融合,营造宽容失误的创新文化氛围。6、激发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主体 自觉性,大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自我期望,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锤炼创新品 格。
告慰闻之我考上博士研究生欣喜若狂、如今却已在天堂的母亲,感谢默默支 持我学习和生活的父亲,感谢我的爱人张雪梅女士对我学业的理解、支持以及对 我生活上的照料!感谢我的女儿阎奕璇给我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欢乐!感谢我所有 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特别感谢本文写作中引用或参考的各项内容的所有作者们,感谢你们的智慧 成果对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
在大工程观的视野下,当代工程的系统性、可持续性、工程科技的创新性、 工程实践的辩证性都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科大学生的 创新素质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三大要素构成。创新知识包含知识量 和知识结构等要素;创新能力包含学习、观察、发现、组织协调和实践动手能力 等要素;创新品格包含道德品质、个性特征等要素。三大要素构成“三位一体” 的结构,分别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发挥着“基础”、“根本”和“导向”的功 能,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学校拥有学位 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①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纸质版和电 子版,可以使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②为教学和 科研目的,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档案馆、图书 馆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另外,根据有关法规,同意中国 国家图书馆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
作者
阎国华
申请学位 管理学博士
学科专业 科技与教育管理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金锁
导 师 邹放鸣 教授
培养单位 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 高等工程教育管理
评阅人
盲审
中国矿业大学 二○一二年十二月
论文审阅认定书
研究生 阎国华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 要求,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在我的指导下完成本学 位论文,经审阅,论文中的观点、数据、表述和结构为我所认同,论 文撰写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意将本论文作为学位申请论文送 专家评审。
The innovative competenc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competency can be explained as one’s relatively stable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which are formed and cultivated from his/her inherent physiological bases and the acquired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around him/her. On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are all vital for his/her practical innovative activiti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ar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innovative competency. In the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on, we have to focus on both the potential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cquired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导师签名: 年月日
中图分类号 G641
UDC
378
学校代码 密级
10290 公开
中国矿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mpetency
在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工科大 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 的影响强度各不相同。影响强度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教师的作用、学生的主观 因素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按照年级、生源地、培养层次、大学区位等对不同类型 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不同影响因素作用的强度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组群
创新素质是一个重要概念。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 育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等素 养的总和。创新素质则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影响因素 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和显现出 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素养或特质。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强调个体 潜能的开发,又要强调对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后天培养。
博士学位论文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mpetency
作 者:阎国华 导 师:邹放鸣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二○一二年十二月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矿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本人所撰 写的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处理: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邹放鸣教授!邹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 者,又是一位慈父,一直对我的学业悉心指导,对我的工作与生活关心备至!邹 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忘我、为人坦诚,在他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如何 做学问,如何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导师作为中国矿 业大学的主要领导,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高等 教育管理、战略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有非 常深的造诣,是多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素质发展问题更是有 深入的研究和宝贵的心得。本论文从主题的选定、篇章结构的安排乃至具体文字 的斟酌都得到了邹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凝结着邹老师的智慧与大量心血,每每 想起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博士学业即将完成之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唯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倍努力,以谢师恩!
导师签字: 年月日
致谢
自 2008 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寒暑四余载,有压力也有快乐。虽然家庭、 工作与学习的多重重担让我倍感压力,特别是论文最后写作阶段常常陷于焦虑之 中,但在最为心力交困的时候,总有来自导师、师长、同学及家人的鼓励与安慰。 而今论文杀青之际,感言颇多,特以此寥寥数语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论文有图 19 幅,表 37 个,参考文献 132 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影响因素;提升对策
II
Abstract
China ranks the top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as well as the capacity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So it is obvious that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kes a rather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ECS), well trained and cultivated, are the important creators of new productivity of the future society, whose innovative competency not only closely relate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stablish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和教授们,谢谢你 们!
摘要
在我国,工科大学的数量和工科大学生的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高等工程教 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经受过系统培养训练的 未来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不仅与我国在工程技 术领域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而且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的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感谢为本论文数据收集及问卷调查提供帮助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及江苏师范大学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们!
感谢我的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的领导和 老师们对我读书的关心、鼓励与支持!感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事务办 公室的吴秀琴老师、丁敏老师,感谢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周红老师、张 阳老师和王丽恩老师,感谢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所有的同窗们!
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化工具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评估,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分析发现: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总 体上呈现中上水平,其创新知识的得分明显高于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各三级指 标得分也有明显差异,显示出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各要素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 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比 较,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创新素质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其不同创新要素 之间呈现不平衡状况,甚至出现反差;重点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工科大学生之间创 新素质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重点大学整体优于独立学院,但在创新品格方面 独立学院稍强。
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众多师长的教诲和启发。感谢罗承选教授、丁三青教授、 张万红教授、周敏教授、宋迎法副教授、龙如银教授、蔡国春教授、胡仁东教授 等,感谢你们的精彩授课!感谢你们的知识给予!感谢你们在论文开题及预答辩、 答辩时提出的中肯且深刻的建议和意见!
感谢中国矿业大学周云圣老师、张炎治老师、吴红老师、刘开淼老师、袁冠 老师、张艳梅老师等对论文写作思路、问卷编制及数据统计与处理等方面给予的 建议和帮助,你们的无私支持和鼓励对我完成论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感谢我的 同门同学曹洪军、张磊、章毛平、李江涛、施炜、阎俊风、刘恩元、郝其宏、熊 志忠、许海元、王增国、龚成、杜刚、卢进丽、方跃平、侯德伟等,你们的鼓励 和帮助是我求学之路上重要的精神伴侣!
I
的学生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高等学校在对学生的创新素 质进行培养提升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培养教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促进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要依照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当前发 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生创新素质发展和提升的影响因素,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这些对策主要包括:1、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更新,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 素质提升的新的教育理念。2、构建旨在提升创新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师 资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3、加大资源保障与条件创设的 力度,对工科大学生加强指导、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提供支持等。4、强化对 工科大学生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差异化的创新素质提升策 略。5、营造适宜创新素质提升的环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科技与人文的 融合,营造宽容失误的创新文化氛围。6、激发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主体 自觉性,大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自我期望,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锤炼创新品 格。
告慰闻之我考上博士研究生欣喜若狂、如今却已在天堂的母亲,感谢默默支 持我学习和生活的父亲,感谢我的爱人张雪梅女士对我学业的理解、支持以及对 我生活上的照料!感谢我的女儿阎奕璇给我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欢乐!感谢我所有 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特别感谢本文写作中引用或参考的各项内容的所有作者们,感谢你们的智慧 成果对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
在大工程观的视野下,当代工程的系统性、可持续性、工程科技的创新性、 工程实践的辩证性都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科大学生的 创新素质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三大要素构成。创新知识包含知识量 和知识结构等要素;创新能力包含学习、观察、发现、组织协调和实践动手能力 等要素;创新品格包含道德品质、个性特征等要素。三大要素构成“三位一体” 的结构,分别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发挥着“基础”、“根本”和“导向”的功 能,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学校拥有学位 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①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纸质版和电 子版,可以使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②为教学和 科研目的,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档案馆、图书 馆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另外,根据有关法规,同意中国 国家图书馆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
作者
阎国华
申请学位 管理学博士
学科专业 科技与教育管理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金锁
导 师 邹放鸣 教授
培养单位 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 高等工程教育管理
评阅人
盲审
中国矿业大学 二○一二年十二月
论文审阅认定书
研究生 阎国华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 要求,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在我的指导下完成本学 位论文,经审阅,论文中的观点、数据、表述和结构为我所认同,论 文撰写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意将本论文作为学位申请论文送 专家评审。
The innovative competenc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competency can be explained as one’s relatively stable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which are formed and cultivated from his/her inherent physiological bases and the acquired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around him/her. On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are all vital for his/her practical innovative activiti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ar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innovative competency. In the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on, we have to focus on both the potential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cquired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导师签名: 年月日
中图分类号 G641
UDC
378
学校代码 密级
10290 公开
中国矿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mpetency
在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工科大 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 的影响强度各不相同。影响强度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教师的作用、学生的主观 因素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按照年级、生源地、培养层次、大学区位等对不同类型 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不同影响因素作用的强度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组群
创新素质是一个重要概念。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 育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等素 养的总和。创新素质则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影响因素 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和显现出 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素养或特质。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强调个体 潜能的开发,又要强调对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后天培养。
博士学位论文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mpetency
作 者:阎国华 导 师:邹放鸣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二○一二年十二月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矿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本人所撰 写的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处理: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邹放鸣教授!邹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 者,又是一位慈父,一直对我的学业悉心指导,对我的工作与生活关心备至!邹 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忘我、为人坦诚,在他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如何 做学问,如何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导师作为中国矿 业大学的主要领导,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高等 教育管理、战略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有非 常深的造诣,是多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素质发展问题更是有 深入的研究和宝贵的心得。本论文从主题的选定、篇章结构的安排乃至具体文字 的斟酌都得到了邹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凝结着邹老师的智慧与大量心血,每每 想起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博士学业即将完成之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唯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倍努力,以谢师恩!
导师签字: 年月日
致谢
自 2008 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寒暑四余载,有压力也有快乐。虽然家庭、 工作与学习的多重重担让我倍感压力,特别是论文最后写作阶段常常陷于焦虑之 中,但在最为心力交困的时候,总有来自导师、师长、同学及家人的鼓励与安慰。 而今论文杀青之际,感言颇多,特以此寥寥数语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论文有图 19 幅,表 37 个,参考文献 132 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影响因素;提升对策
II
Abstract
China ranks the top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as well as the capacity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So it is obvious that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kes a rather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ECS), well trained and cultivated, are the important creators of new productivity of the future society, whose innovative competency not only closely relate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stablish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和教授们,谢谢你 们!
摘要
在我国,工科大学的数量和工科大学生的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高等工程教 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经受过系统培养训练的 未来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不仅与我国在工程技 术领域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而且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的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