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万用表和示波器使用
万用表 教案
![万用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8179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3.png)
万用表教案【万用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并读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万用表的功能和用途。
(2)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 合适的测量档位的选择和读数的方法。
(2) 万用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10分钟)(1) 利用实物展示和图片演示,向学生介绍万用表的外观和基本结构,包括表头、表刻度、量程、转换开关等部分。
(2) 解释万用表的原理,即根据欧姆定律和电压分压原理,通过内部电路将电压、电流或电阻转化为可读取的数值。
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5分钟)(1) 电压测量:①选择最接近待测电压的测量档位。
②将测量引线连接到待测电路的正负极。
③读取电压值,注意量程范围。
(2) 电流测量:①将测量引线从电压测量端口移至电流测量端口。
②关断电路,将万用表串联在待测电路的所需位置。
③打开电路,读取电流值,注意量程范围。
(3) 电阻测量:①将测量引线从电流测量端口移至电阻测量端口。
②关断待测电路,将测量引线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个端点。
③读取电阻值,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
3. 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35分钟)(1) 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高中物理示波器的使用教案
![高中物理示波器的使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370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9.png)
高中物理示波器的使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示波器,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电磁波的波形;
2. 学习如何调节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得到清晰的波形;
3. 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电磁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
教学重点:
1.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3. 电磁波的频率、振幅的测量;
教学难点:
1. 如何调节示波器的各种参数,获取稳定的波形;
2. 如何准确地测量电磁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
教学准备:
1. 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电磁波发生器;
4. 示波器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
1. 引入:介绍什么是示波器,示波器的作用,为实验做铺垫;
2. 实验步骤:
a.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调节频率和振幅,观察波形的变化;
b. 将电磁波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调节频率和振幅,观察波形的变化;
c. 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电压基准,获取稳定的波形;
d. 测量电磁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
3.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理解示波器的作用,并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主尝试调节示波器的各种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 给学生布置实验报告的作业,总结实验的过程、结果和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教授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示波器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案-万用表的使用
![教案-万用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9933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9.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的一般技能。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爱护实验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
2. 万用表的功能。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 万用表的功能。
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 万用表若干台。
2. 学生实验桌。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万用表在电子制作和维修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万用表的基本结构教师通过PPT展示万用表的实物图片,讲解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表头、功能旋钮、量程旋钮、接口等。
教师讲解万用表的功能,包括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二极管测试等。
4. 讲解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万用表的使用步骤,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等测量。
5.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桌上进行万用表测量实验,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6. 学生实操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万用表测量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9. 课后反思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操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拓展1. 介绍万用表的种类及其特点。
2. 介绍万用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万用表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七、实践案例1. 教师展示利用万用表检测电子设备实例。
2. 学生分组尝试使用万用表检测实际电子设备。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检测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八、安全与维护1. 强调在使用万用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讲解万用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九、课堂问答1. 教师针对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巩固。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实验3 示波器和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3 示波器和万用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fa9e4df7ec4afe04a1df3a.png)
实验3 示波器和万用电表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电偏转、扫描、同步、整步);2.了解双踪示波器和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3.学习用示波器测交流信号电压、频率和相位差。
【仪器用具】SS7802双踪示波器、YB1610型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MY61万用电表。
【原理概述】电子示波器是用来直接显示、观察和测量电压波形及其参数的电子仪器。
一切可转化为电压的电学量(如电流、电阻等)和非电学量(如温度、压力、磁场、光强等)以及它们的动10Hz;它可观察连续态过程均可由示波器来观察和测量。
现代示波器的频率响应可从直流至9信号,也可捕捉到单个的快速脉冲信号并将它贮存起来,定格在屏幕上供仔细分析研究;它还能在屏幕上测量电压、时间、频率等各种参数。
示波器是用途极为广泛的一种通用现代测量工具。
(一)示波器的结构电子示波器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阴极射线示波器系统;扫描、触发系统;放大系统;电源系统。
下面主要介绍与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相关的几个部分。
1.示波管内部结构示波管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阴极被加热发射出大量电子,聚焦、加速后高速轰击荧光屏,发生荧光。
在靠近阴极处设置控制栅极,调节其电位(相对阴极为负电位)来控制电子束流的强度,使荧光“辉度”改变。
图 1在电子束路径两旁设置两对平行板电极,改变加在其上的电压,可控制电子束的运动。
2. 电偏转在示波管内,有两对平行板电极,垂直方向的一对平行板电极称为水平(或x )偏转板, 简称为横偏板。
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行板电极称为垂直(或y )偏转板,简称为纵偏板。
在y x 、偏转板上加电压时,其电场致使飞速运动的电子束(及其在屏上的光点)沿水平、垂直方向发生偏移,这种现象称为电偏移。
若幅度为U (V)的电压使电子束沿纵向(或横向)偏转y (cm),则定义y U /为偏转电压灵敏度,简称为灵敏度,记作K ,即y U K /= (V/cm ,读作:伏每厘米) (1)偏转电压灵敏度(也称‘伏/格’值)表示:使电子束沿纵向(或横向)偏转1cm (即一格)的电压幅度。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f3a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3.png)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教案标题:示波器的使用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量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1. 示波器设备和示波器探头。
2. 信号发生器。
3. 不同类型的信号源(如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
4. 实验电路板和相关元件。
5. 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示波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示波器在电子实验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使用示波器来观测和分析电信号。
探究: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配备一台示波器和相关设备。
2.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实验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测不同类型的信号。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观测到的信号特征和波形。
讲解:1. 教师对示波器的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包括示波器的控制按钮和参数设置。
2. 解释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显示和相关参数的含义,如幅值、频率、周期等。
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行调节示波器参数,观测并测量不同信号源的特征。
2. 学生利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量和分析,如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值、周期等。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示波器在电子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示波器使用的理解和技能。
拓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示波器的高级功能和应用,如频谱分析、触发模式等。
2.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评估: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2. 布置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对所测量的信号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延伸:1. 将示波器的使用应用于其他实验课程,如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等。
2.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竞赛或科研项目,拓宽示波器的应用领域。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c82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6.png)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一、引言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测试仪器,用于观察信号的波形、频率和幅度。
它在电子工程、通信、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示波器的操作技巧。
二、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绘制出被测信号的波形。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和显示器。
1. 垂直放大器:用于调节信号的幅度。
示波器通常具有多个垂直放大器,可以选择不同的增益。
2. 水平放大器:用于调节信号的时间基准。
通过调整水平放大器的时间范围,可以观察到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信号波形。
3. 扫描发生器:通过控制电子束的扫描速率和方向,将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绘制出来。
扫描发生器通常具有多种扫描模式,如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
4. 显示器:用于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常见的示波器显示器有阴极射线示波管和液晶屏两种。
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 操作前准备在使用示波器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将示波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输入端,确保连接牢固且正确。
- 打开示波器,并设置合适的触发条件。
触发条件通常涉及信号的源、触发电平和触发方式等参数设定。
- 调整垂直和水平放大器,以适应被测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2. 观察波形调整示波器的控制旋钮,通过不同的参数设置,观察被测信号的波形。
- 垂直调节:调整垂直放大器的增益,使得波形的幅度适中,不超过示波器的量程。
- 水平调节:调整水平放大器的时间范围,以便清晰地观察到波形的变化。
- 触发设置:根据信号的特点,设置合适的触发电平和触发方式,以确保波形的稳定显示。
- 其他参数:示波器通常还具有调整显示位置、显示模式(如正常、峰值、平均等)、显示亮度等参数,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3. 测量信号示波器不仅可以观察波形,还可以测量信号的特征值,如频率、周期、峰峰值和平均值等。
- 频率和周期测量:使用光标或测量按钮,在波形上选定一个周期,示波器会自动计算出频率和周期的数值。
教案万用表的使用
![教案万用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63c5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d.png)
万用表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万用表的各部分名称、功能和作用。
2. 万用表的功能:让学生掌握万用表的电压、电流、电阻等测量功能。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操作。
4. 万用表的维护保养:让学生了解万用表的维护保养方法,延长使用寿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
3. 万用表的维护保养。
四、教学准备1. 万用表仪器:准备若干台万用表供学生实践操作。
2. 实验器材:准备电压、电流、电阻等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测量。
3. 教学课件:制作万用表使用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万用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基本结构与功能:利用课件展示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3. 演示使用方法: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强调操作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总结与点评:教师点评学生操作情况,总结万用表使用的要点。
6.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与拓展:鼓励学生思考万用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用途,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正确使用万用表、读取测量结果等。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循序渐进:从基本结构到功能、使用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技巧。
3. 实践操作: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教案万用表的使用
![教案万用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90b6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8.png)
万用表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
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万用表的基本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万用表的使用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准备1. 万用表若干台。
2. 各种测量对象,如电阻、电压、电流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防护眼镜等。
五、教学内容1. 万用表的基本结构:介绍万用表的各部分名称、功能和作用。
2. 万用表的功能:讲解万用表的电压、电流、电阻等测量功能。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示范万用表的量程选择、测量操作、数据读取等步骤。
4. 万用表的注意事项:强调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安全规程,如防止触电、防止设备损坏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万用表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万用表使用相关的练习题。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提高自身操作技能。
一、万用表的基本结构1. 介绍万用表的外壳、内部电路、旋钮、表笔等基本组成部分。
2. 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二、万用表的功能与用途1. 介绍万用表的电压、电流、电阻等测量功能。
2. 讲解万用表在电子制作、维修、电气测量等领域的应用。
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1. 讲解万用表的测量原理。
2. 示范万用表的测量操作,包括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3. 讲解测量注意事项,如测量范围选择、表笔插拔、测量结果读取等。
四、万用表的选用与维护1. 讲解万用表的选择原则,如品牌、性能、价格等。
2. 介绍万用表的保养方法,如避免剧烈振动、防止进水等。
五、万用表测量实例1. 利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电流等实际操作。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92166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0.png)
11、插入U盘
12、保存波形。
⑦ ⑧
⑨ 10
③ ④/⑦
②
⑤/⑧
10
4、电流波形测试
1、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按键; 2、探头的探针连接信号线,夹子连接信号地。 3、通道开关打开; 4、打开电流钳开关; 5、调节垂直标度(未知情况,可以设置为1V) 6、调节水平标度(us慢慢往上调节)12 13 7、找到想要的波形,使用水平调节旋钮①和垂直 调节到显示屏中心位置。 8、再调节垂直标度,放大和缩小电压 9、再调节水平标度,放大和缩小时间 ④ 10、点击测量开关,调出测量线。 11、移动测量线,得到测量结果。 12、插入U盘 13、保存波形。
如图1
4.2测量交流或直流电流
测量交流或直流电流: Sensor structure
1.将旋转开关转至 2.按 可以在交流和直流电流测量之间进行切
换。 3.根据要测量的电流将红色测试导线连接至 A 或
mA、μA。端子,并将黑色测试导线连接至 COM 端子。参见图2 4.断开待测的电路路径。然后将测试导线衔接断 口并打开电源。 5.阅读显示屏上的测出电流。
图4测试二极管
4.5测试电容
1. 将旋转开关转至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2. 将红色测试导线连接至
端子,黑色
测试导线连接至COM 端子。
3. 将探针接触电容器引脚。如图5
4. 读数稳定后(最多 18 秒后),读取显示
屏所显示的电容值。
图5测试电容
二、示波器
1、示波器介绍
4.1测量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
要测量交流电和直流电电压:
1. 将旋转开关转至
选择交流电或直流电。
2. 按 可以在 mVac 和 mVdc 电压测量之间进行切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用法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fea3c3da38376baf1faeab.png)
(一)指针式万用电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机械零位调整:使用前应首先检查指针是否在零位,若不在零位,调整零位调整器,使指针调至零位。
(2)正确连接表笔:红表笔应插入标有“+”的插孔,黑表笔插入“-”的插孔。
测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时,红表笔连接被测电压、电流的正极,黑表笔接负极。
用欧姆挡“Ω”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时,注意“+”插孔是接表内电池的负极,“-”插孔是接表内电池的正极。
(3)测量电压时,万用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测量电流时,要把被测电路断开,将万用表串联接在被测电路中。
注意:测量电流时应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选择正确的量程,MF500型的保险丝为0.3A~0.5A,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此值。
某些万用表有10A的档位,可以用来测量较大电流。
(4)量程转换:应先断电,绝对不容许带电换量程;根据被测量放在正确的位置,切不可使用电流挡或欧姆挡测电压,否则会损坏万用表。
(5)合理选择量程挡:测量电压、电流时,应使表针偏转至满刻度的1/2或2/3以上;测量电阻时,应使表针偏转至中心刻度附近(电阻挡的设计是以中心刻度为标准的)。
测交流电压、电流时,注意被测量必须是正弦交流电压、电流,而被测信号的频率也不能超过说明书上的规定。
测10V以下的交流电压时,应该用10V专用刻度标识读数,它的刻度是不等距的。
(6)测电阻时,应先进行电表调零。
方法是将两表笔短路,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点(注意欧姆的零刻度在表盘的右侧)。
如调不到零点,说明万用表内电池电压不足,需要更换新电池。
测量大电阻时,两手不能同时接触电阻,防止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并联造成测量误差。
每变换一次量程,都要重新调零。
如果以上方法不能调零,有可能万用表的绕线电阻(阻值约为几欧的电阻)烧断,需拆开进行维修并校正。
在表盘上有多条刻度线,对应不同的被测量,读数时要在相应的刻度线上读取数值。
为提高测量精度尽量使指针处于中间位置。
测量值的读取:将测量时指针所标识的读数乘以量程倍率,才是所测之值。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adcb634431b90d6d85c72f.png)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课程名称示波器的使用班级教师所需课时2课时(理论1课时、实训1课时)课题名称示波器的使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熟悉示波器各旋钮功能;(3)掌握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连接;掌握示波器的基本调整方法;(4)掌握用示波器观测信号的波形,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
能力目标学会示波器的正确使用、学会信号波形的绘制。
态度目标使学生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际中发挥指导作用的辩论法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1、用示波器读取信号的频率、周期、幅度;观察李萨如图形;2、信号波形的绘制。
教学难点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课前准备设备准备多媒体YB43020B/20MHz双踪示波器、F05型数字合成函数/任意波信号发生器/计数器教师准备课件制作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和试验仪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李萨如图形成因。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ipad、汽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电子产品装配与维修中,示波器是重要的测量仪器。
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信号的波形,测量电压、频率、相位等参数,有利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判断,并为电路维修带来方便。
现以YB43020B/20MHz双踪示波器为例,介绍示波器一般使用方法。
二新课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熟悉示波器各旋钮功能;3、学会使用YB43020B/20MHz双踪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4、掌握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连接;掌握示波器的基本调节方法;学生浏览图片:初步认训示波,了解示波器的应用。
投影实验目的。
(ppt 课件)4、掌握用示波器观测信号的波形,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
二、实验仪器(ppt 图片展示)YB43020B/20MHz 双踪示波器、F05型数字合成函数/任意波信号发生器/计数器三、示波器的原理1、示波器的构造示波器由示波管、放大器、扫描和触发同步系统和电源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案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9d8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d.png)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案课题: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学会正确连接万用表的电极,并正确选择不同测量范围。
3.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
4. 熟练阅读和解读万用表的测量结果。
教学内容:1.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
2. 万用表的连接方式和测量范围选择。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方法。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方法。
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6. 解读万用表的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万用表,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准备一些电阻、电池和导线等实验器材。
3. 准备一份简单明了的教学PPT或者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和引入知识1.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简要介绍万用表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是否使用过万用表?它有什么作用?步骤二:讲解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 使用教具或图示展示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其每个部分的功能。
2. 介绍万用表的使用原理,如电流测量依据安培定律,电压测量依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
步骤三:连接方式和测量范围选择1. 演示如何正确地连接万用表的电极,并强调注意事项,如端子的接触要牢固。
2. 解释如何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使测量结果准确。
步骤四: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方法1. 讲解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包括正确接线和读取电流数值。
2. 进行课堂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操作,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五: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方法1. 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包括正确接线和读取电压数值。
2. 进行课堂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操作,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六: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1. 讲解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包括正确接线和读取电阻数值。
2. 进行课堂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操作,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七:解读万用表的测量结果1. 教授解读万用表上的刻度和测量数值的意义,如单位、量程等。
实验一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一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50e5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c.png)
实验一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引言: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是电子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并实践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和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测波形和测量电压频率的仪器。
常见的示波器有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两种。
示波器的使用步骤如下:1.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并等待仪器稳定。
2.连接被测电路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并选择适当的探头。
3.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扫描速度和增益,以获得清晰的波形。
4.使用游标读取电压或时间的数值,并记录。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方波、三角波等信号。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步骤如下:1.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并等待仪器稳定。
2.选择所需的信号类型和频率,并设置幅度。
3.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被测电路或其他仪器。
4.验证所产生的信号是否符合预期,并记录实际数值。
三、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能够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气量。
使用数字万用表的步骤如下:1.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并选择所需的测量范围。
2.连接被测电路到数字万用表的相应测量端口。
3.当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时,需要注意红表笔接在正电压或电流测量端,黑表笔接在负端。
4.读取测量数值,并记录实际数值。
四、电源电源是实验中提供所需电压和电流的设备。
使用电源的步骤如下:1.打开电源的电源开关。
2.调整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到所需数值。
3.将电源的输出连接到被测电路或其他仪器。
4.验证所提供的电压和电流是否符合预期。
五、实验应用举例1.使用示波器测量一个电路中的信号波形,以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2.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用来测试被测电路的频率响应。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以确定电路的功耗。
4.使用电源提供所需的稳定电压和电流,以进行电子元器件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测试。
万用表电流表示波器的读数和使用
![万用表电流表示波器的读数和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d717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8.png)
晶体二极管反向电阻很大,就 像一个断开的开关。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电流表读数例
接0~3A量程时,可以准确到0.1A。 读数:2.16A
接0~0.6A量程时,可以准确到0.02A。 读数:0.42A+0.02A×0.6=0.432A
5
3.示波器的使用
6
1.多用电表的使用
⑴使用前先检查表针是否停 在左端“0”位置,如没有, 调整调零螺丝。
⑵根据需要,将选择开关旋 转到合适量程的电流档、电 压档或电阻档。
⑶使用欧姆档测电阻时,要 先将红、黑表笔接触,转动 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在右端欧 姆刻度的“0”位置(调 零)。欧姆档换档时,要重 新调零。
⑷使用结束后,要将选择开 关旋转到“OFF”档或交流 电压最高档。
1
读数示例
电阻读数=刻度值×倍率 R = 36.0Ω×1k
= 36.0 kΩ
2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⑴晶体二极管加正向电 压时,电阻值很小,就 像一个导通的开关。
⑵晶体二极管加反向电 压时,电阻值很大,就 像一个断开的开关。
3
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晶体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就 像一个导通的开关。
教案-万用表和示波器使用
![教案-万用表和示波器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9f7a13b7360b4c2e3f6473.png)
一、课题名称: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针对笔记本电脑维修)二、课型及课时安排:新授课,45分钟三、课程内容及形式:本次讲课主要讲述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笔记本维修中的应用。
我希望这是一堂实验课,学生每人或每两人能够有一台仪器,边讲边动手,学生能够在动手测试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对平时生活的帮助。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和功能以及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使用万用表判定笔记本电脑维修中常用元器件的好坏3.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和功能以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4.示波器在笔记本电脑维修中的应用(二)能力目标1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具体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
2 .培养分析概括能力,给出大量的实例,让同学们分析并归纳总结成知识点3 .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同学们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各种元器件2. 难点:理解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六、重难点解决办法:1. 该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专学生。
学生对万用表和示波器这类仪器从来没有使用过,动手能力也非常有限。
这节课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到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也为他们利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分析各种电阻,电容,直流电,交流电等奠定一个基础。
而对中专的孩子们来说,动手能力是非常欠缺的一部分,要真正培养孩子们勤于动手的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 因为是新的内容,同学们会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比较容易集中精神,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同时对自己的约束能力还比较缺乏,一旦课程太乏味,他们很容易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听课,面对这一问题,上课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控制好课堂氛围,举的实例一定要能够引起同学的兴趣。
3.在重难点部分,一定要进行反复的讲述,要善于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例题为同学们仔细地讲解,这样能使他们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要点。
实验一 常用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
![实验一 常用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https://img.taocdn.com/s3/m/307e2b6c27d3240c8447ef10.png)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主要有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低频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等。
这些仪器仪表的主要用途以及与实验电路的联系如图所示。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掌握用示波器获取稳定波形并测量有关参数的方法。
2、会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学习使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试晶体管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 GOS620;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51;交流毫伏表: SG2172;直流稳压电源: SS1792C;数字万用表: MS8222D 半导体特性图示仪:XJ4810或XJ4820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电压:将低频信号发生器(或称信号源)的输出端接至交流毫伏表输入端(注意:两仪器必须“共地”)。
将信号源波形选择置“正弦”,频率调为“ 1kHz”,输出衰减先置于“0dB”,调节“输出幅度”旋钮,使LED数字表头指示值V S 为 11V 左右(峰—峰值)。
然后,将毫伏表量程由最大档位100V逐级切换为10V档,观察该表读数,使读数为4V。
依次按下信号源“输出衰减”至20dB、40dB、60dB,并相应调整毫伏表量程。
分别记录毫伏表读数,结果填入下表:2、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将示波器“ Y1轴输入”端接信号源输出端(两仪器仍必须“共地”),参照附录I.2中有关GOS620双踪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调节“Y1灵敏度”,“X灵敏度”及“触发方式,触发电平”等旋钮,使荧光屏上得到一稳定的正弦波。
保= 4V,依次改变f S为: 100Hz、1kHz、10kHz、100kHz,并适当持信号源VS调整X轴扫描速度,观察所测波形。
3、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周期和幅度将频率为 1kHz、幅度为3V左右的正弦信号送入示波器输入端。
将示波器扫描开关“T/cm”上的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此时,“T/cm”的指示值即为屏幕上横向每格(1cm)代表的时间,再观察被测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水平轴上占据的格数,即可得信号周期T wT w =T/cm×格数调节示波器 Y通道的灵敏度开关“V/cm”,使屏幕上的波形高度适中,此时,“V/cm”的指示值即为屏幕上纵向每格代表的电压值,再观察波形的高度(峰—峰)在屏幕纵轴上占据的格数,即可得信号幅度V (峰—峰):V (峰—峰)=V/cm×格数注意:被测信号若经示波器 10:1探头输入,测得的电压值再乘10,才是实际值。
示波器使用方法 +万用表
![示波器使用方法 +万用表](https://img.taocdn.com/s3/m/4c6a39f04693daef5ef73dc1.png)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虽然分成好几类,各类又有许多种型号,但是一般的示波器除频带宽度、输入灵敏度等不完全相同外,在使用方法的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
本章以SR-8型双踪示波器为例介绍。
(一)面板装置SR-8型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如图5-12所示。
其面板装置按其位置和功能通常可划分为3大部分: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
现分别介绍这3个部分控制装置的作用。
1.显示部分主要控制件为:(1)电源开关。
(2)电源指示灯。
(3)辉度调整光点亮度。
(4)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5)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6)标尺亮度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
(7)寻迹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而寻到光点位置。
(8)标准信号输出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
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 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Y轴插件部分(1)显示方式选择开关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A与YB 工作状态的控制件,具有五种不同作用的显示方式:“交替”: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交替”时,电子开关受扫描信号控制转换,每次扫描都轮流接通YA或YB 信号。
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越高,扫描信号频率也越高。
电子开关转换速率也越快,不会有闪烁现象。
这种工作状态适用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高的信号。
“断续”: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断续”时,电子开关不受扫描信号控制,产生频率固定为200kHz方波信号,使电子开关快速交替接通YA和YB。
由于开关动作频率高于被测信号频率,因此屏幕上显示的两个通道信号波形是断续的。
当被测信号频率较高时,断续现象十分明显,甚至无法观测;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断续现象被掩盖。
因此,这种工作状态适合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低的信号。
“YA”、“YB ”: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A ”或者“YB ”时,表示示波器处于单通道工作,此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相当于单踪示波器,即只能单独显示“YA”或“YB ”通道的信号波形。
项目1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
![项目1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6b7d3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a.png)
注意: (1)由于“Ω”刻度线左部读数较密,难于看准,所以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欧姆档。使指 针在刻度线的中部或右部,这样读数比较清楚准确。 (2)每次换档,都应重新将两根表棒短接,重新调整指针到零位,才能测准。
用MF47模拟式万用表测直流电压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1、正、负极的判别 2、性能好坏的判断
发光二极管正、负极的判别
1、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2、将发光二极管放在一个光源下,观察两个金属片的大小,通常金属片大的 一端为负极,金属片小的一端为正极。
发光二极管性能好坏的判断
1、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 2、正常时,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正极时)约为10~20kΩ,反向电阻值为 250kΩ~∞(无穷大)。 3、较高灵敏度的发光二极管,在测量正向电阻值时,管内会发微光。
项目1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
目录
模拟万用表的原理及使用 1.2 数字万用表的原理及使用 1.3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1.1 模拟万用表的原理及使用
用MF47模拟式万用表测电阻
步骤一:读电阻值
色环电阻分为四色环和五色环,先说四色环。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黑0 ,金色10-1,银色10-2 四色环的误差通常用金、银表示 各色环表示意义如下: 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 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 第三条色环:10的幂数; 第四条色环:误差表示。电阻误差: 金色±5%、银色 ±10%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1、正、负电极的判别 2、稳压值的测量
稳压二极管正、负电极的判别
1、金属封装稳压二极管管体的正极一端为平面形,负极一端为半圆面形。 2、塑封稳压二极管管体上印有彩色标记的一端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名称: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针对笔记本电脑维修)
二、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授课,45分钟
三、课程内容及形式:
本次讲课主要讲述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笔记本维修中的应用。
我希望这是一堂实验课,学生每人或每两人能够有一台仪器,边讲边动手,学生能够在动手测试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对平时生活的帮助。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和功能以及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使用万用表判定笔记本电脑维修中常用元器件的好坏
3.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和功能以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示波器在笔记本电脑维修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具体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
2 .培养分析概括能力,给出大量的实例,让同学们分析并归纳总结成知识点
3 .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同学们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正确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各种元器件
2. 难点:理解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六、重难点解决办法:
1. 该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专学生。
学生对万用表和示波器这类仪器从来没有使用过,动手能力也非常有限。
这节课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到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也为他们利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分析各种电阻,电容,直流电,交流电等奠定一个基础。
而对中专的孩子们来说,动手能力是非常欠缺的一部分,要真正培养孩子们勤于动手的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 因为是新的内容,同学们会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比较容易集中精神,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同时对自己的约束能力还比较缺乏,一旦课程太乏味,他们很容易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听课,面对这一问题,上课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控制好课堂氛围,举的实例一定要能够引起同学的兴趣。
3.在重难点部分,一定要进行反复的讲述,要善于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例题为同学们仔细地讲解,这样能使他们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要点。
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将概念加以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4.设计大量的使用实例,使学生们自己实践,加深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首先讲述万用表和示波器在平时大家生活中的应用。
让同学们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了解万用表和示波器使用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学生活动1:学生可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讨论大家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可用仪器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
知识点:
1.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范围及场景。
2.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功能异同。
教学环节2:认识仪器万用表
教师活动1:教师可通过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万用表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对万用表的外形有初步了解。
学生活动1:学生可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对比观察万用表的实物,初步了解万用表的外形。
教师活动2: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结合操作演示,使学生熟悉万用表的面板上各部件的功能。
学生活动2:学生可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和万用表的实物,结合操作演示的现象,熟悉万用表的面板上各部件的功能。
教师活动3: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万用表的性能指标,对其中关键指标进行讲解分析。
学生活动3: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万用表的性能指标。
知识点:
1.万用表面板上各部件的功能。
2.万用表的性能指标。
教学环节3:实际操作万用表
教师活动:教师可结合操作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万用表测量判断笔记本元器件的好坏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讲解相关的操作要求。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回检查与个别辅导。
学生活动:学生可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视频或多媒体课件,每人或两人一组,在教师的和引导下,学习用万用表测量判断笔记本元器件的好坏。
知识点:学生熟悉万用表界面及测量判断笔记本元器件的方法
教学环节4:万用表使用归纳总结及任务评价
教师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万用表的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交流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心得、收获与体会。
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安全文明操作及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万用表使用的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交流万用表的使用心得、收获与体会,完成自我评价。
教学环节4:认识仪器示波器
教师活动1:教师可通过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万用表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对示波器的外形有初步了解。
学生活动1:学生可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对比观察示波器的实物,初步了解示波器的外形。
教师活动2: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结合操作演示,使学生熟悉示波器的面板上各部件的功能。
学生活动2:学生可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和示波器的实物,结合操作演示的现象,熟悉示波器的面板上各部件的功能。
教师活动3: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示波器的性能指标,对其中关键指标进行讲解分析。
学生活动3: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示波器的性能指标。
知识点:
1.示波器面板上各部件的功能。
2.示波器的性能指标。
教学环节5:实际操作示波器
教师活动:教师可结合操作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万用表测量交流电波形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讲解相关的操作要求。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回检查与个别辅导。
学生活动:学生可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视频或多媒体课件,每人或两人一组,在教师的和引导下,学习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波形。
知识点:学生熟悉示波器界面及测量交流电波形的方法
教学环节4:万用表使用归纳总结及任务评价
教师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示波器的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交流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心得、收获与体会。
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安全文明操作及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示波器使用的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交流示波器的使用心得、收获与体会,完成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