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科健康宣教处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健康教育处方目录
1、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
2、颈椎病的康复教育
3、腰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
4、石膏外固定的健康教育
5、骨牵引的健康教育
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
为了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的饮食可以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

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

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

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 A、 D、钙及蛋白质。

后期(5周以上):受伤 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

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颈椎病的康复教育
避免诱发因素: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在短期内难以根除,故平时应加强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以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二者可以互为因果。

内因是致病的基础,而外因是可以预防的。

应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

诱发因素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疾病(如:咽喉部炎症、高血压、内分泌稳乱等)。

(一)防止外伤
设法避免各种生活意外运动损伤,如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尽量防止,坐车时尽量不要打瞌睡。

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在头颈部发生外伤后,应及时去医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矫正不良姿势
要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久之容易发生颈、肩部的软组织疲劳性损伤,进而导致颈椎失稳,发生颈椎病。

预防慢性损伤,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

另外一些规律性的长期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等亦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再发。

腰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
1、有脊髓受压的病人,应戴腰围3-6个月,直到神经压迫症状解除。

2、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应遵医嘱服用消炎镇痛,抗感染药等。

3、采用正确的坐卧,立,行,和劳动姿势,以减少急,慢性损伤发生的机
会。

4、卧硬板床侧卧位时屈髂屈膝,两腿分开,上腿下垫枕,避免脊柱弯曲的
“蜷缩”姿式;仰卧位时可在膝,腿下垫枕,避免头向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俯卧位时可在腹部及踝部垫薄枕,以使脊柱肌肉放松。

5、保持正确姿势,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腹肌有助于支持腰部坐时最
好选择高度合适,有扶手的靠背椅,注意身体与桌子的距离适当。

坐位时使膝和髂保持在一同水平,身体靠向椅背,并在腰部衬以靠垫;站立时应尽量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

6、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或坐位。

站立一段时间后,将一
只脚放在踏上,双手放在身前,身体稍前倾。

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应积极参加工间操活动,以避免慢性肌肉劳损。

勿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7、正确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如站立举重物时,应高
于肘部;避免膝,关节过伸蹲位举重时,背部应伸直勿弯;搬运重物时,宁推勿拉;搬运重物时,应将髂弯曲下蹲,腰背伸直,主要应用股四头肌力量,用力抬起重物再行走,避免采取不舒适的或紧张的体位姿势。

8、采取保护措施;腰部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应佩戴有保护作用的腰带。


加剧烈活动活动时,应注意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中的保护措施。

9、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注意腰背部肌功能锻炼,以增加急救
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营养,减缓给机体淤积和器官的退行行度。

10、在医师许可下开始适当活动。

忌在缺乏健康咨询的情况的下行过量运动。

11、活动前应有预备活动时避免腰背部过伸或做一些引起腰痛的活动,如直
腿抬高或弯腰;活动后有回复活动,切忌活动时期突止,应循序渐进。

石膏外固定的健康教育
1、皮肤应清洗干净,若有创口应更换敷料,纱布、粘膏条应纵行放置,禁
用环形包扎。

2、肢体或关节须固定在功能位或所需的特殊位置上,上石膏的过程中,应
用支架悬吊或者专人用手扶持肢体,始终保持此位置。

3、扶持肢体时要尽量用手掌托,禁用手指抓提,防止变形。

4、包扎石膏时不应过紧或过松。

5、四肢石膏固定应将指、趾远端露出,以便观察血运知觉和功能活动能力。

6、石膏固定后应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7、注意患肢血运,观察指、趾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能力,如发
现发绀、苍白、温度降低或知觉减退、及指、趾不能主动活动,应考虑血运障碍或神经受压,必须立即拆除石膏。

8、石膏未干时,不可用被覆盖。

温度低、湿度大,石膏自干有困难时可用d
灯泡加温烘烤,注意防止烧伤。

9、如患者诉某一固定区剧痛不止,应注意有无皮肤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开
窗或拆开检查。

10、注意保持石膏的整洁,勿使尿、粪或饮食物沾污石膏,翻身或改变体位
时应注意保护石膏型,避免折裂。

骨牵引的健康教育
1、每日检查牵引绳索有无障碍,注意牵引方向是否适宜。

防止过度牵引,铺床
时注意不可把其它物品压在绳上,以免影响牵引力。

2、为避免穿针处感染,局部用酒精消毒,每日两次。

3、经常观察末梢血运是否良好,知觉及运动有无障碍,(有无神经损伤),足跟
部应经常按摩,以防皮肤受损。

4、保持反牵引力量: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尾,保持正
确的体位,伤员如果需要移动体位,应先拉住牵引绳和暂时取下重锤,方可移动。

5、为了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自牵引起,鼓励病人日间每2—3小时作5
分钟肌肉收缩及肢端小节活动。

牵引床上方应没有秋千或拉手,以便病人起卧活动。

6、为了预防褥疮,骨突出部位给予棉垫减压,并随体位的变动及时更换棉垫位
置。

7、鼓励病人咳痰和多饮水,以预防肺部及泌尿系的并发症。

还要注意饮食营养,
防止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