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平阴县职教中心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基础护理学》期中考试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药品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分类保管B.易挥发、潮解的药物,须装瓶内盖紧C.抗生素按有效日期先后使用,避免浪费D.药柜应放置阳光直射处E.病人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应单独存放2、不是“三查七对”内容的是( )A.药物的名称B.药物的剂量C.药物的使用方法D.药物的化学成分E.药物的浓度3、服用强心甙类药物时,心率低于多少不可使用( )A.60~80次/分B.90~100次/分C.>110次/分D.>120次/分E.<60次/分4、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其氧流量为( )A.2~3 L/minB.4~5 L /minC.6~8 L /minD.9~10 L /minE.12~14 L /min5、各种注射法部位错误的是( )A.ID一前臂掌侧下段B.H—大腿内侧C.IM—大腿中段外侧D.ID一三角肌下缘E.IM—肩峰下2~3横指处6、可用手接触灭菌注射器及针头的部位是( )A.乳头、针栓B.活塞、针梗C.空筒、针尖D.活塞轴、针梗E.活塞柄、针栓7、静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肿胀、抽之无回血,考虑是( )A.针头阻塞B.针头一半在血管内C.针头滑出血管外D.静脉痉挛E.药液黏稠度大8、禁忌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病人是( )A.首次用青霉素B.停药3天C.使用中更换批号D.已知病人有青霉素过敏史者E.使用中更换药物生产厂家9、病人初燕,因贫血,需服用硫酸亚铁,发药时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如果病人不在可以将药物放在床旁桌上B.发药前测量体温、脉搏C.将药物发给病人后即可离开D.告知病人服药后不宜饮水E.告知病人服药后切勿饮茶10、患儿王某,6个月,因佝偻病用鱼肝油治疗,医嘱:鱼肝油6滴口服一日一次,取药前护士在杯中放少量温开水的目的是( )A.防止药物刺激B.避免油腻C.减少药量损失D.影响服后吸收E.避免药液挥发11、患者贺先生,49岁。

语文版七下语文期中

语文版七下语文期中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19 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鄙夷眷顾肆意弥漫忧郁B.轻飔蹇劣隽妙毂纹憩息C.叫嚣引吭参寂奢侈盛馔D.侮蔑侗吓生涯遏止腼腆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 分)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3.补写下面的四字词语。

(2 分)相提引经忘返自得4.某中学用五个同音字作为校训,以此激励师生创建良好的校风。

请依次填写出其余的四个字。

(2 分)秩序井然突出一个“静”字;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5.名著阅读。

(3 分)“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

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

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

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

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

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人,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泡沫。

6.古诗文默写。

(共6 分)(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的痛楚与悲秋的句子是:,。

(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渲染战场凄冷环境的诗句是:,。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7.根据每幅图各写一个成语。

(2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 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2 题。

(共13 分)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作答前,考生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粘贴考生本人条形码。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笔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 默写填空。

(1)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

(苏轼《______》)(3)曾皙在侍坐时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咏而归”,既是孔子之“志”,也常是后世文人所追求的。

2.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 小闵参加演讲比赛,发言结束时说:“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同学聆听。

”B. 球赛结束后,观赛的小闵对运动员说:“大家胜利归来,我内心感到心悦诚服。

”C. 收到同桌送的生日礼物,小闵开心地说:“我实在是却之不恭,就只好笑纳了。

”D. 读书交流会上,小闵说:“我对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太理解,请同学们不吝赐教。

”3. 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______,______,______。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①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②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③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①③②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随着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人开始将现代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归咎于技术,批评它给人类带来惰化和异化,似乎技术成了一种泯灭“人性”、弱化心智的异己力量。

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一、情景默写1.按要求填空。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_______。

〔_______〔填作者〕《游园》〕〔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浮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跃然眼前。

二、选择题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B.对犯错误的同学,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3.将以下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百家争鸣②齐头并进③才干勇者辈出④才干智者蜂起⑤让施行的理性改变现实⑥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耀A.④①⑥③②⑤B.①⑥④②⑤③C.③②⑤④①⑥D.③①⑥④②⑤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分子何为——《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序周国平①屈原际的作为,有两点是清楚的。

第一,他是楚国贵族和高官,人品高洁,遭谗流放,秦灭楚后忧愤自尽。

第二,其作品极具楚人特色,想象瑰丽,情思飘逸,文字恣肆汪洋。

在屈原身上,既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担当,又有庄子“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逍遥情怀。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doc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doc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9分)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②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1)伛.着身子(2)强.笑A.(1)yǔ(2)qiáng B.(1)yǔ(2)qiǎngC.(1)ōu(2)qiǎng D.(1)ōu(2)qiáng2.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标点填入第⑦段括号处。

()(2分)A.逗号 B.分号 C.冒号 D.破折号3.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入第⑨段空格处。

()(2分)A.拎 B.掂 C.攥 D.拈4.分析第⑨段画线部分运用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人教版)期末考模拟试题和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人教版)期末考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语文(人教版)模拟题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包括作文纸,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请考生用钢笔或黑色水性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轧票(gá) 否(pǐ)泰将( qiāng)子无怒渐( jian)车帷裳B.相勖(xù)估量(liàng) 乘彼堍(guǐ)垣小人所腓(féi)C.给(jǐ)予羁(jī)鸟流觞(shāng)曲水冯( píng)虚御风D.伶俜( pīng) 侘傺(chì) 义愤填膺(yīng) 何时可掇( c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0A.嘻游蜕变信誓旦旦义愤填膺B.掂记商榷靡室劳矣安之若素C.葱茏猗郁蓊蓊郁郁再接再励D.譬如訾詈没精打采旁稽博采3.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永嘉之山,虽不及五岳之山体高大起伏,但小巧娇秀,静谧,脱尽脂粉气,雅气天然,总能引领许多人前来唱酬交往。

②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浩大的景象,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③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近处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凡是到过杭州的人,无不为西湖的美景而忘返。

A.偏僻悠远流连B.幽僻悠远流连C.幽僻幽远留恋D.偏僻幽远留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捐资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B.随着局势的恶化,反政府武装团体和叙利亚政府军双方都实施了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因为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C.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那么,“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015-2016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规范标准答案)

2015-2016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规范标准答案)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英语第一卷100分一、听力(共两节,共30分)略二、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hen I was close to thirty, I was living in a big city. Although I had 31 experience and a Master’s degree, I could not find 32 work.I was 33 a school bus to make some money and 34 with a friend of mine, for I had lost my flat. I 35 five interviews (面试) with a company and one day between bus runs they called to say I did not 36 the job. “Why has my life become so 37 ?” I thought painfully.As I pulled the bus over to 38 a little girl, she handed me a ring 39 I should keep it 40 somebody claimed (认领) it. The ring was painted black and said “BE HAPPY”.At first I got angry. Then I suddenly 41 that I had been giving all of my 42 to what was going wrong with my 43 rather than what was right! I decided then and there to make a 44 of fifty things I was happy with in my life. Later, I decided to 45 more things to the list. That night there was a phone call for me from a lady, 46 was a leader at a large 47 . She asked me if I would 48 a one-day lecture(讲座)on dealing with stress to 200 nurses and workers. I said yes.My 49 there went very well, and before long I got a well-paid job. To this day I know that it was because I changed my way of 50 that I completely changed my life.31. A. many B. much C. no D. little32. A. hopeful B. extreme C. good D. successful33. A. taking B. repairing C. driving D. designing34. A. living B. traveling C. discussing D. working35. A. held B. had C. asked D. prepared36. A. like B. lose C. find D. get37. A. busy B. hard C. serious D. short38. A. call on B. drop off C. wave at D. look for39. A. asking B. promising C. saying D. showing40. A. as if B. even if C. in case D. ever since41. A. heard B. realized C. made D. moved42. A. feelings B. attention C. strength D. interests43. A. jobs B. education C. experiences D. life44. A. list B. book C. schedule D. copy45. A. turn B. get C. keep D. add46. A. who B. that C. which D. whom47. A. hospital B. factory C. restaurant D. hotel48. A. give B. review C. listen to D. talk about49. A. plan B. choice C. day D. attitude50. A. operating B. speaking C. working D. thinking三、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Ⅰ卷)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Ⅰ卷)

滁州高级中学联谊会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原文:需要日益严密的立法,更需要“毫无例外”的执法。

)2.【答案】D(属于措施,不属于原因。

)3.【答案】C(A. 应是“既需要内心的自我约束,更需要外部的无缝监管”。

B.应是“以对老百姓安全负责的菩心肠,祭出犯罪行为的雷霆手段。

D.应是“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4.【答案】C【试题分析】封建时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

北面而事之,正是臣下面北侍君之礼。

5.【答案】B6.【答案】D【试题分析】“刘备以逸待劳”错误。

刘备此时正处于“新败之后”,并非“以逸待劳”。

7.【答案】(1)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离)大祸临头没几天了!得分点:外,表面上。

托,假托。

内,内心里。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言很快。

以上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听说追逐刘豫州,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行军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按情势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得分点:轻骑,轻装的骑兵。

强弩之末,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

势,指箭的情势,名词作状语。

缟,薄绢。

以上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曹操将要顺着长江向东进发,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于是(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见孙权。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

现在曹操削平大乱,(中原)大致已稳定,(他)于是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

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您)能拿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面朝北向曹操称臣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离)大祸临头没几天了!”孙权说:“假若像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他,就像河水流入大海一样。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混合默写1.填空题。

(1)_____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

( )《游园》)(2)王安石《桂技香·金陵怀古》中描写六朝往事随历史消逝,只剩眼前一片衰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2.按要求选择。

(1)班会课上,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方能有所收获,以下诗句合适的是()A.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B.流水不腐,户枢不蠢C.读书百遍,其义自见D.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按照小说发展顺序,为下列情节排序()①王熙凤毒设相思局①刘姥姥一进荣国府①贾元春才选入宫①贾宝玉梦游太虚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文学的意义指向何方?①当你看完一本经典的名著,亦或者精彩跌宕的悬疑小说,你会不会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手中那本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亦或者我们可以用一种更规整的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文学的意义指向何方?②法国哲学家欧盖尼·弗尔龙在他的著作《美学》中提出:所谓艺术,即心灵情感的表现。

他的这一定义拉开了文学表现论的序幕。

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文学视为是一种心灵的外化,无论是戏剧的演绎,还是诗歌的咏叹,都不过是传递内心情感的外在媒介。

从更高维度看,不单单是文学,包括绘画的线条、音乐的旋律,这些艺术形式也一同参与了“表现论”的构建:其所拥有的特殊艺术语言都是人内心抽象情感具现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符号。

一般我们普遍认为,弗尔龙的这一定义是对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特点的有力概括。

浪漫主义文学以瑰丽多彩的想象、善恶美丑的对立以及澎湃昂扬的情感为基础,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一实践供给了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访叶圣翁①黄裳②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

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

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

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

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

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

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

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

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

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

……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

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

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

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

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

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

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

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

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

上海市陆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陆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陆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一、积累应用(6分)1.默写。

(1)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

(2)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

(3)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

(4)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

【答案】 (1). 吴宫花草埋幽径 (2). 苒苒物华休 (3). 铁马秋风大散关 (4). 此心吾与白鸥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实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干脆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留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留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宫”“幽”“苒”“散”“盟”学生记忆的时候应当结合诗句的意思。

2.选择。

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指纹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给人的手掌和脚掌供应粗糙表面,让人更简单抓取物品。

_________________。

同卵双胞胎即便基因相同、还生长在同一个子宫里,但生长过程中的微小差异也能使他们指纹的产生差别。

A. 人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指纹,影响它的图案的是基因和胎儿的生长环境B. 人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指纹,影响它的图案的是胎儿的生长环境和基因C. 指纹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影响它的图案的是基因和胎儿的生长环境D. 指纹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影响它的图案的是胎儿的生长环境和基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分析空白处和前后文的关系,然后比照所给的选项,结合句间关系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A项语句“人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指纹”和前文介绍的话题“指纹”不连贯;B项语句“人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指纹”和前文话题“指纹”不连贯;C项语句“指纹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承接上文,“影响它的图案的是基因和胎儿的生长环境”和下文连接;D项语句“指纹在胎儿时期就起先生成”连接上文,“影响它的图案”应先是“基因”后是“图案”;故选C。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⑤晏殊有一首《清平乐》,写一个平常的秋日黄昏:金风初起,梧桐叶落,小酌后带着微醺,一觉睡到了夕阳西下,感受到鲜明的秋凉。“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⑥来到北京,恍然大悟。晏殊笔下,初秋与紫薇同残的,应该是江北随处可见的木槿花啊。在绿地里,木槿常与紫薇相对而栽,二者花期都横贯夏秋。木槿多见淡紫的花,有单瓣也有重瓣,清晨初开时偏粉紫,傍晚凋谢时,会变成一种更忧郁的蓝紫色。此时花瓣上的筋脉也会变得更明显,像迟暮之人手背青筋浮凸。
⑮真美啊,之前怎么就没留意呢?
(选自《文汇报》2023年10月,有删改)
7.分析文章第⑤段引用晏殊《清平乐》一词 作用。
8.请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9.简析第⑪段中作者写到“迁怒”的用意。
10.请结合全文,赏析本文标题“初秋的歉意”。
(三)(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②树是一丛紫薇——说“一丛”是因为它没有明显的主干。三五根粗细差不多的杆子,彼此簇拥,在离地一尺多高处就开始分枝、生叶,每根枝条最顶端,都开着一团紫红色的花。树丛与成人身高相仿,并不高大,但对幼小的我来说,枝头那些花朵,已经需要仰望了。草地上触手可及的蛇莓、婆婆纳和蒲公英,才是我熟悉的玩伴,紫薇花远远探向天空,看起来完全没有陪我玩的意思。
④无论什么大模型,贴近产业才有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早期出现的技术大多着眼于解决虚拟世界的问题,因而没掀起太多波澜。此前,ChatGPT写诗作画的表现虽令人震撼,但业界很快明确,聚焦特定领域、针对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的行业大模型才有更多市场机会。此次,Sora距离产业就更近了些。正如不少人发问,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视频,电影还需要人拍吗?市场机构预测,Sora将率先在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制作和媒体等行业中应用,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考查的是精准识记的实力,重在平常的积累,识记时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留意名篇的整体背诵,理解大意,明确主旨。②留意句子中通假字、难字和异体字。③重点识记具有哲理的句子、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句子、文本中的中心句、观点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等名句。答题时留意情景,依据情景回忆原文句子。
2.说明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⑥由于学问分子最熟识的是自己,知道哪儿隐藏着最丰富的“矿藏”,这样便从创作源头上确定了作家的取材向度。而艺术创作的关键又在于细微环节与深度,对作家来说最简洁写得深化的只能是自己。此外,讪笑自我的社会效应也较好,就像相声演员最好的开涮对象总是自己。
⑦孔孟以来,中国士人审美习俗便形成强大的厚古薄今的定势,以过去否定现实。一九八〇年头中期咆哮文坛的“寻根派”,呼吁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特质中找寻现代社会的“自我”,期望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根”,从安静乡村处找寻文化根源,从遥远落后的原始文明那里,找到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根”。李杭育的《最终一个渔佬儿》,从思想倾向上,表现出追怀上世纪五六十年头的农业文明,表现出追慕落后的趋向,但从审美上却因这一“向后看”得到价值支撑,觅得内涵,并以此否定城市现代文明。而学问分子又总是城市文明的代表者,与“向后看”的审美定势形成巨大反差,讪笑学问分子便成了一块味道多多的“痒痒肉”。
【点睛述角度一样,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穿。假如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运用比方、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胡山林《文学与人生》课堂答问录选段问:提起海明威,就会想起他的硬汉精神,提起硬汉精神,就会想起《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硬汉精神让人佩服,但有时候又感到似乎有点过分,不知您对此怎么看?答:生活中的海明威是个硬汉,无论在哪里他都要做得最好,都要当强人。

在文学创作中,他把他的人格折射到作品中,就有了所谓的硬汉精神。

这种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绝对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正因为此,作为一个关键词,它和海明威一道进入美国和世界文学史。

硬汉精神,是对人类生活中不屈的精神意志的一种提炼,也是一种提升,从此它作为一种精神符号亮亮地辉映在人类精神生活的上空,给强者以激励,给弱者以鼓舞,成为人们奋斗拼搏的力量源泉。

但我认为硬汉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审美层面而不在现实层面。

在审美层面,硬汉精神让人兴奋,给人以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作为文学作品,能做到这一步就是成功,值得我们永远记住它,感谢它。

在审美维度上,我们可以受其感染,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从而无保留地赞美它、崇敬它;但是一旦转到实践领域,事情就变得相当复杂而不再那么简单。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困境,面临困境,难道只有一种选择,即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是正确的吗?硬汉精神要求人们勇往直前,否则就是怯懦。

但问题是,有的困境经过顽强不屈的努力是可以征服的,而有的困境是无论如何也征服不了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让盲人当司机,岂不荒唐可笑!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先天的后天的,主观的客观的局限。

明智的人要敢于坦然承认并接受局限,聪明地避开局限,想办法在局限之外,即在可能性的领域里发挥自己主观意志的力量与困境作顽强的战斗,争取最大的胜利。

这就是说,硬汉精神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不加分析、不顾具体情况的所谓硬汉精神是莽撞,而不是勇敢,其结果无疑是危险的。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华高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本试卷考生自己保存。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黄培昭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英式教育,大体上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

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

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

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

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

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

支持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

(1)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荀子的《劝学》中以雕刻为喻,正面强调学习应当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背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只关注古典诗词的字句与技法,便是缘木求鱼,对诗意的理解终归枉然。

B.阅读《乡土中国》要关注其中的重要概念,如此就能批郤导窾,促进对整本书的深入理解。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可谓切中肯綮。

D.“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所谓工匠精神,即要有善刀而藏的精神追求,倡导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2)学校艺术节要进行戏剧展演,以下是同学们推敲剧本后形成的演出本(【】中为同学们对剧本的处理方式)。

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A.窦娥: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一边是婆婆痛哭流涕的悲痛,一边是窦娥指斥天地的怨怒,两人的念白互相交错。

】B.《雷雨》第二幕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屋内是气派华丽的周宅,窗外是绿荫荫的树丛,可用略显急促的蝉鸣作为背景声。

】C.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三个“萍”(“凭”)字之间适当停顿,要表现出激动、悲愤与克制的情绪。

】D.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既要读出犹豫和矛盾之心,又要表现崇高与悲怆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上海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4分)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抗震智慧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

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

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___ _ 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______ 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

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选文有改动)1.第①段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_____ 、 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 。

(3分)3.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倘若而且 D.非但所以4.第②段“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句中的“基本上”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面的链接材料介绍了汶川5.12大地震中的一个奇迹,请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下“奇迹”产生的原因。

(4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课的娃娃都被措手不及的灾难永远地掩埋在了废墟下。

然而,离北川县城15里路邓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国百强小学却在这次地震中保存了下来,学校建筑墙体有不同程度损坏,甚至倒塌,但教学楼木框架的主体结构没有出现问题,教学楼没有垮塌,在校上课的483名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奇迹般地安全撤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9分)花花儿杨绛我大概不能算是爱猫的,因为我只爱个别的一只两只,而且只因为它不像一般的猫而似乎超出了猫类。

我从前苏州的家里养许多猫,我喜欢一只名叫大白的,它大概是波斯种,个儿比一般的猫大,浑身白毛,圆脸,一对蓝眼睛非常妩媚灵秀,性情又很温和。

我常胡想,童话里美女变的猫,或者能变美女的猫,大概就像大白。

大白如在户外玩够了想进屋来,就跳上我父亲书桌横侧的窗台,一只爪子软软地扶着玻璃,轻轻叫唤声。

看见父亲抬头看见它了,就跳下地,跑到门外蹲着静静等待。

饭桌上尽管摆着它爱吃的鱼肉,它决不擅自取食,只是忙忙地跳上桌上又跳下地,仰头等着。

跳上桌子是说:“我也要吃。

”跳下地是说:“我在这儿等着呢。

”默存和我住在清华的时候养一只猫,皮毛不如大白,智力远在大白之上。

那是我亲戚从城里抱来的一只小郎猫,才满月,刚断奶。

它妈妈是白色长毛的纯波斯种,这儿子却是黑白杂色:背上三个黑圆,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不过它连耳朵也是黑的。

它是圆脸,灰蓝眼珠,眼神之美不输大白。

它忽被人抱出城来,一声声直叫唤。

我不忍,把小猫抱在怀里一整天,所以它和我最亲。

花花儿清早常从户外到我们卧房窗前来窥望。

我睡在离窗最近的一边。

它也和大白一样,前爪软软地扶着玻璃,只是一声不响,目不转睛地守着。

假如我不回脸,它决不叫唤;要等看见我已经看见它了,才叫唤两声,然后也像大白那样跑到门口去蹲着,仰头等候。

我开了门它就进来,跳上桌子闻闻我,并不要求我抱。

它偶然也闻闻默存和圆圆,不过不是经常。

它渐渐不服管教,晚上要跟进卧房。

我们把它按在沙发上,可是一松手它就蹿进卧房;捉出来,又蹿进去,两只眼睛只顾看着我们,表情是恳求。

我们三个都心软了,就让它进屋,看它进来了怎么样。

我们的卧房是一长间,南北各有大窗,中间放个大衣橱,把屋子隔成前后两间,圆圆睡后间。

大衣橱的左侧上方是个小橱,花花儿白天常进卧房,大约看中了那个小橱。

它仰头对着小橱叫。

我开了小橱的门,它一蹿就蹿进去,蜷伏在内,不肯出来。

我们都笑它找到了好一个安适的窝儿,就开着小橱的门,让它睡在里面。

可是它又不安分,一会儿又跳到床上,要钻被窝。

它好像知道默存最依顺它,就往他被窝里钻,可是一会儿又嫌闷,又要出门去。

我们给它折腾了一顿,只好狠狠心把它赶走。

经过两三次严厉的管教,它也就听话了。

一次我们吃禾花雀,它吃了些脖子爪子之类,快活得发疯似的从椅子上跳到桌上,又跳回地上,欢腾跳跃,逗得我们大笑不止。

它爱吃的东西很特别,如老玉米,水果糖,花生米,好像别的猫不爱吃这些。

转眼由春天到了冬天。

有时大雪,我怕李妈滑倒(她年已六十),就自己买莱。

我买菜,总为李妈买一包香烟,一包花生米。

下午没事,李妈坐在自己床上,抱着花花儿,喂它吃花生。

花花儿站在她怀里,前脚搭在她肩上,那副模样煞是滑稽。

猫儿一岁左右还不闹猫,不过外面猫儿叫闹的时候总爱出去看热闹。

它一般总找最依顺它的默存,要他开门,把两只前爪抱着他的手腕子轻轻咬一口,然后叼着他的衣服往门口跑,前脚扒门,抬头看着门上的把手,两只眼睛里全是恳求。

它这一出去就彻夜不归。

好月亮的时候也通宵在外玩儿。

两岁以后,它开始闹猫了。

我们都看见它争风打架的英雄气概,花花儿成了我们那一区的霸。

有一次我午后上课,半路上看见它“嗷、嗷”怪声叫着过去。

它忽然看见了我,立即回复平时的娇声细气,“啊,啊,啊”向我走来。

我怕它跟我上课堂,直赶它走。

可是它紧跟不离,直跟到洋灰大道边才止步不前,站定了看我走。

那条大道是它活动区的边界,它不越出自定的范围。

三反运动期间,我每晚开会到半夜三更,花花儿总在它的活动范围内迎候,伴随我回家。

花花儿善解人意,我为它的聪明惊喜,常胡说:“这猫儿简直有几分‘人气’。

”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昧。

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花花儿毕竟只是一只猫。

三反运动后“院系调整”,我们并入北大,迁居中关园。

花花儿依恋旧屋,由我们捉住装入布袋,搬入新居,拴了三天才渐渐习惯些,可是我偶一开门,它一道电光似的向邻近树木繁密的果园蹿去,跑得无影无踪,一去不返。

我们费尽心力也找不到它了。

我们伤心得从此不再养猫。

默存说:“有句老话:‘狗认人,猫认屋’,看来花花儿没有‘超出猫类’。

”他的《容安馆休沐杂咏》还有一首提到它:“音书人事本萧条,广论何心续孝标。

应是有情无处着,春风蛱蝶忆儿猫。

”一九八八年九月(有删节)6.写出杨绛先生的小说代表作。

(1篇即可)(1分)7.文章第二节,写“苏州大白”的故事,其目的是。

(2分)8.作者说自己所爱的猫“超乎猫类”主要是指猫的特点。

(1分)9.对“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猫的“人气”是人杜撰出的,子虚乌有,当然微弱。

B、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猫喻人,说明人是愚昧的。

C、用了类比的手法,人比猫并没有太多的优越性,不必自负。

D、借猫说人,人的“灵光”微乎其微,从中可见作者对“人”的理性认识。

10.请联系课文《老王》,结合本文实例,简要分析杨绛散文的语言特色。

(3分)(三)默写(任选5空,超过5空,按前5空评分)(5分)11.(1)歌台暖响,;(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吴宫花草埋幽径,。

(4)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

(5)遥岑远目,,。

(6),澄江一道月分明。

(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2—14题。

(8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①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①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

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座落在这里。

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12.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首诗是一首(1分)13.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景物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B.“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C.“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并描写任花自开自落,道出了诗人归隐田园隐逸不仕的心声。

D.“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

14.从景情关系的角度鉴赏本诗(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14分)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