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437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f.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教案目标:1. 熟练掌握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材中的语音、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交际活动;3. 培养学生对新疆地区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语音:重点掌握新疆方言中的语音特点,如元音的发音、声调等;2. 词汇:通过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食物、节日等内容,学习相关词汇;3. 句型:学习新疆方言中常用的句型,如问候语、表达喜好等;4. 语法:学习新疆方言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动词时态、名词的单复数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新疆的四季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四季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词汇:教授四季的名称,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喜欢某个季节的句型,如“我喜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 练习活动: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并给出理由。
第二课:新疆的美食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特色美食,引发学生的食欲。
2. 学习词汇:教授新疆特色美食的名称,如手抓饭、羊肉串、酪糟等。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喜欢某种食物的句型,如“我喜欢吃手抓饭/羊肉串/酪糟。
”4. 练习活动: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新疆美食的味道和口感。
第三课:新疆的节日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词汇:教授新疆传统节日的名称,如春节、纳西节、库尔班节等。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喜欢某个节日的句型,如“我喜欢过春节/纳西节/库尔班节。
”4. 练习活动: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习俗和活动。
第四课:新疆的民族文化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不同民族文化,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2. 学习词汇:教授新疆不同民族的名称,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的句型,如“我尊重/欣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的文化。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02b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9.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增进对祖国的热爱。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新疆的基本地理知识、民族分布和特色文化。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自然风光:天山、喀纳斯、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 新疆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语言、服饰、舞蹈等。
3. 新疆的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莫高窟、交河故城等。
4. 新疆的特色美食:烤羊肉、手抓饭、葡萄干等。
5. 新疆的风俗习惯:赛马、叼羊、夜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特色美食。
2. 教学难点:新疆民族语言、舞蹈等特色文化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故事讲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增进学生对新疆的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艺制作、美食品尝等活动,感受新疆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特色美食。
2.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新疆的风俗习惯,展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 学生能够通过手工艺制作、美食品尝等活动,体现对新疆特色的喜爱。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新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图片。
2. 视频素材:新疆特色美食制作过程、民族舞蹈表演等视频。
3. 故事素材:有关新疆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4. 手工艺材料:新疆特色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5. 美食材料:新疆特色美食原材料。
七、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疆的美丽景色。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学习新疆的自然风光,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
b. 介绍新疆的民族风情,展示民族服饰、舞蹈视频,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c. 讲解新疆的历史文化,讲述有关古丝绸之路、莫高窟等的历史故事。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f9a5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a.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基本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让学生认识新疆的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点,尊重民族团结。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地理位置与面积2. 新疆的人口与民族3. 新疆的自然风光4. 新疆的历史文化5. 新疆的民俗风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基本地理信息、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新疆的风景、民俗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疆的特色。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关于新疆的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
3. 讲故事法: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新疆民俗风情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新疆的面积、人口和主要民族。
3. 图片展示: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了解其特点。
4.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新疆的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
5. 讲故事: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疆的民俗风情,分享学习心得。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特色。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新疆的资料,增强对新疆的了解。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第五章:新疆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天山山脉2. 塔里木盆地3. 伊犁河谷4. 新疆的沙漠5. 新疆的湖泊与河流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自然风光的主要特点。
一年级新疆课教案
![一年级新疆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fe7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a.png)
一年级新疆课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新疆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新疆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新疆地图。
3. 有关新疆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课件展示新疆地理位置,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地理知识问答,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可能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点。
探究:1. 使用新疆地图,向学生介绍新疆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2. 向学生展示新疆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新疆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异同之处。
2.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1. 综合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总结新疆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作业:1.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地区,制作一份关于该地区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的海报或简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和研究其他中国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拓宽跨文化交流的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或文化展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不同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
![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e65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d.png)
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教案目标:1. 掌握新疆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2. 设计适合新疆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提供有效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案内容:主题:认识新疆地区课时:5个课时课时一:新疆的位置和特点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位置和一些特点。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地区的位置和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课时二:新疆的民族和文化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主要民族和一些文化特点。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主要民族和一些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理解。
课时三:新疆的自然景观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景观。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自然景观的理解。
课时四:新疆的传统食物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传统食物。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传统食物。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食物的理解。
课时五:新疆的传统节日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传统节日。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节日的理解。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图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注意语言的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引入一些与新疆相关的故事和传统手工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259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4.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基本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观察演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新疆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新疆地理:介绍新疆的位置、面积、地形等基本情况。
2. 新疆历史文化:介绍新疆的历史沿革、著名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
3. 新疆民族特色:介绍新疆的主要民族、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新疆的基本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及民族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主动了解新疆的相关知识。
2.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新疆的知识。
3. 观察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民族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新疆的地图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新疆的基本情况。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新疆的知识。
4. 观察演示: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民族特色的图片、视频等。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疆的自然景观。
2. 视频播放:播放新疆特色民族文化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
3. 民族舞蹈表演:邀请舞蹈演员进行新疆民族舞蹈表演,让学生感受新疆的艺术魅力。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关于新疆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的空白。
2. 选择题:设计有关新疆的知识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新疆的了解程度。
3. 简答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新疆的认识和感受。
八、课后作业2. 手抄报:让学生制作新疆地方特色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新疆的了解。
小学一年级美丽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丽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eb77f4b35eefdc9d3332c.png)
第一单元中国新疆——我们的家乡第一课新疆在祖国的位置教学目标:一、知道我们新疆是祖国的哪边。
二、知道新疆的面积,并占我国的多少面积。
三、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辽阔大地的祖国和新疆。
懂得新疆是历史以来祖国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亚洲地理中心在什么地方?乌鲁木齐市是距离海洋有多远?课前教育:树立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德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叫什么?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特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土地辽阔,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
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区,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9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
第一幅图我们伟大祖国第二幅图:我们可爱的家乡。
第三幅图:亚洲地理中心标志塔第四幅图:美丽的牧场第五幅图:新疆部分少数民族一览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四、板书设计:新疆在祖国的位置五、作业布置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道我们新疆的壮美高山、奔腾的河流、沙漠、草原等。
二、知道新疆是瓜果之乡、歌舞之乡。
三、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新疆的山水。
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新疆瓜果之乡、歌舞之乡。
课前教育:树立歌颂,赞美家乡的美德课前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什么说美丽的新疆?二、进入新课:讲解本课特点:新疆有壮美的高山、奔腾的河流,还有美丽的草原、香甜的瓜果,是有名的瓜果之乡,歌舞之乡。
一年级新疆下册教案
![一年级新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a5c9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一年级新疆下册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新疆下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学生在新疆地区的下学期教学。
教案旨在根据新疆地区一年级学生的教育要求,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
教案目标:1. 语言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汉字和基本的语法知识。
2. 数学目标: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目标:学生将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4. 社会目标:学生将能够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培养社会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教案内容和活动:一、语言课程:1. 课程名称:汉字识读- 活动1: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和读出汉字的基本发音和意义。
-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拼音和笔画的学习,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 活动3:设计汉字识读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通过表演、游戏等形式巩固汉字的学习。
2. 课程名称:语法基础- 活动1: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语法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和简单的句子构成。
- 活动2:设计语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子的拼接和改写,培养语法运用的能力。
- 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巩固语法知识的应用。
二、数学课程:1. 课程名称:数的认识与运算- 活动1: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数的大小关系。
- 活动2:设计数的比较和排序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实例巩固数的认识。
- 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名称:几何形状- 活动1: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 活动2:设计几何形状的分类和辨认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实例巩固几何形状的学习。
- 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形状的绘制和拼图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几何思维和创造力。
一年级 新疆地方教材教案
![一年级 新疆地方教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a6a2d453610661ed9f4f9.png)
一年级新疆地方教材教案
——新疆昌吉奇台二小张彦英
1、流入北冰洋的河—鄂尔齐斯河
教学目标:1、知道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2、说一说额尔齐斯河沿岸的美丽风光。
感受额尔齐斯河的美丽。
教学重点:了解额尔齐斯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感受额尔多斯河的美景。
教学准备:图片、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新疆地图。
1、找一找额儿齐斯河在地图上的位置
小结:同学们,游览过许多河流。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的河流朋友,板书(额尔齐斯河)
2、自由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最好。
3、说一说你读到了哪些内容。
(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的一条大河,下面咱们就在地图上找一找它在哪里?找到后做上标记)
(1)额尔齐河流到哪里去了?自己读读“金苹果”找答案(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的第二条大河,也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老师:原来到北冰洋呀,流的真远,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感受。
二、出示图片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第一幅图,静静的额尔齐斯河两岸树木郁郁葱葱,长桥横跨,有穿桥而过的汽车。
第二幅图,牧民们骑着马剽悍的马儿,在湖边的草地上奔跑。
图上有一座吊桥,桥对岸绿树成荫,水草丰美,有两三间小屋,书中的小女孩说:两岸的风光真美啊!
三、拓展练习。
1、说一说额尔齐斯河,美在哪里?
2、画一画额儿齐斯河美丽风景。
板书:
流到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风景美丽
白桦树。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ea12bba1aa8114431d9d6.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篇一:一年级新疆下册教案(最新)】第一单元一起漫步在河边1 、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教学目标:1.知道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的情感课前教育:热爱家乡,保护自然教学重点:了解塔里木河的特点,感知母亲河的含义教学难点:了解内陆河的定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内陆河的定义吗?不留到大海里去的河就叫内陆河。
你们说一说塔里木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会有植物,只有植物才能将土地从沙漠中夺回来。
塔里木河贯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养育了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因此被称为“母亲河”a.第一幅图:塔里木河穿行在万里荒漠和草原上,连杆的胡杨林在秋阳的照耀下发出金色的光茫,形成别具特色的绝美景观。
b.第二幅图:图片展示的是塔里木河流域的特产鱼类—大头鱼。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课后笔记:2、水量丰富的外流河——伊犁河教学目标:1.直到伊犁河是一条水量丰富的外流河。
2.结合图画理解课文。
课前教育: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伊犁河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说说伊犁都有哪些特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知道那里有什么特产吗?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伊犁河所到之处,水草丰茂,硕果累累……一片美丽,富饶的景象。
a.第一幅图:是夕阳西下时伊犁河的瑰丽景象。
b.第二幅图:图上的伊犁河仿佛一天噢条明亮的带子在草原上蜿蜓迂回。
伊犁河经过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富饶。
c.第三幅图:伊犁是薰衣草的故乡。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水量丰富的外流河——伊犁河课后笔记:3、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教学目标:1.知道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
2.知道额尔齐斯河的位臵。
课前教育:保护自然教学重点:感受额尔齐斯河的美丽。
一年级新疆教案
![一年级新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b03c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c.png)
一年级新疆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新疆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新疆地理位置、气候、民族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新疆地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新疆地理位置、气候、民族等基本知识的学习。
2. 学生对新疆地域文化的兴趣培养。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黑板、彩色粉笔/马克笔。
2. PPT或图片资料有关新疆地理位置、气候、民族等方面的。
3. 学生绘本、地图等相关教具。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PPT展示新疆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新疆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新疆是哪个省份,与我们所在地的距离有多远。
探究(1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让学生观察新疆的地理位置,并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
2. 通过图片或PPT介绍新疆的气候特点,如干燥、寒冷等,并与学生所在地的气候进行对比。
3.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有哪些主要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拓展(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新疆民族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服饰、风俗习惯等。
每个小组通过绘本、图片等形式展示给全班。
2. 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一些关于新疆的绘本或读物,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选择其中一本进行分享。
巩固(10分钟):1. 教师总结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等基本知识要点,并与学生一起复习。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新疆的小练习。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等知识,并绘制一张关于新疆的简单地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对新疆地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阅读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和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886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4.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民族等。
2.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新疆的风土人情、文化遗产有初步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地理位置与气候2. 新疆的主要民族与语言文字3. 新疆的风土人情4. 新疆的文化遗产5. 新疆的经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基本概况、风土人情、文化遗产。
2. 教学难点: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2.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讲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疆的魅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
2. 讲解新疆的基本概况:介绍新疆的气候特点、主要民族等,让学生对新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新疆的民族特色、生活习惯等,让学生感受新疆的魅力。
4. 探索新疆的文化遗产:介绍新疆的著名景点、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底蕴。
六、教学内容1. 新疆的自然资源2. 新疆的现代化建设3. 新疆的生态保护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自然资源、现代化建设、生态保护。
2. 教学难点:新疆的资源分布、生态保护措施。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资源状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通过图片、数据等展示新疆的自然资源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认识到生态保护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新疆的自然资源和现代化建设。
2. 讲解新疆的自然资源:介绍新疆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资源丰富程度。
小学新疆一年级教案
![小学新疆一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73a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9.png)
小学新疆一年级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新疆一年级》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新疆的一些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PPT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新疆的景点图片或PPT。
3.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地理知识,例如国家、省份等。
- 引入新课题,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关于新疆的知识。
Step 2: 了解新疆 (15分钟)- 展示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并解释其特点,如边境地区、多民族等。
-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或图片,提问:“新疆有哪些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进行讨论。
Step 3: 认识新疆的景点 (15分钟)- 展示新疆著名景点的图片或PPT,如天山、喀纳斯湖等。
- 向学生介绍每个景点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鼓励学生提问或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4: 绘制新疆景点 (15分钟)- 分发纸张和绘画工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疆景点进行绘制。
- 鼓励学生观察图片或PPT,尽量还原景点的特点和美丽。
Step 5: 分享和总结 (10分钟)- 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绘制的新疆景点,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新疆知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感兴趣的新疆景点进行调研和分享。
2.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阅读书籍等方式了解新疆的特色文化,并进行展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绘制的新疆景点作品的准确度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对新疆地理知识和特色文化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年级下册教案-13、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新疆专用版
![一年级下册教案-13、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新疆专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bcd9f8f01dc281e43af00a.png)
13、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运输和通讯中心。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乌鲁木齐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小养成爱家乡,自豪家乡,感恩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运输和通讯中心。
2、难点:介绍乌鲁木齐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课时:上一课时。
课型:新课教具准备: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书上插图,教学方法:“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观察法、引导法、交流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问: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哪个部位?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什么?小结:我们生长在乌鲁木齐市,并不十分了解乌鲁木齐市各方面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学习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新疆的首府。
二、进入新课:1.看看书上的几幅图,你们见过了吗?2.说一说图片的含义。
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乌鲁木齐的地势状况:(新疆版图)师:古老的乌鲁木齐河自南向北,从市区穿过。
城东:海拔5400多米,(博格达蜂)。
城南:天山山脉。
城西:妖魔山。
城正中:红山。
三、学生朗读本课。
1、学生默读课文(自由练习读课文)。
2、教师范读,纠正学生读错的字。
3、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老师读课文。
4、学生再一次自由练习读课文。
四、课堂总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
(先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2、给学生进行热爱家乡,自豪家乡,感恩家乡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新疆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6991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f.png)
一年级下册新疆课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新疆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
2. 了解新疆的自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
3. 培养学生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教学重点:1. 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新疆的自然资源和特产。
3. 新疆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视频等与新疆相关的教具。
2. PPT或者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绘制或打印的新疆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与新疆相关的知识进行联系,激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
二、呈现新知(15分钟)1. 展示新疆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并与中国的其他地区进行比较。
2. 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展示,介绍新疆的自然资源和特产,如棉花、葡萄、羊毛等。
三、拓展与实践(20分钟)1. 分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疆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哈萨克族的民居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并制作展板或海报展示给全班。
2. 学生通过观察展板和海报,了解新疆的多元文化,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展板或海报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新疆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特产和民族文化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讨论新疆的特色和文化,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或互联网资源深入了解新疆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新疆展览馆、参加新疆文化活动等。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评价学生的展板或海报,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新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确保教学效果。
一年级新疆地方教材
![一年级新疆地方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96f091da76e58fafab0039f.png)
一年级新疆地方教材教案2、骑着马儿逛草原——新疆昌吉张彦英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巴音布鲁克,公乃斯及巴里坤大草原的大致位置和主要特点。
2、知道位于三大草原上有名的风景区及当地特点。
3、通过欣赏和交流,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美丽富饶和丰裕。
教学重点:了解三大草原的大致位置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教学准备:三大草原的图片和媒体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1、小组说说这么美的鸟应该生活在什么地方?(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逛逛草原看看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出示媒体)(板书课题))2、自由的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3、看图,把你到的说给大家听一听?(碧绿的草原非常大,远处的山和水相连,骑上马飞奔跑在草原上,鲜花开得非常鲜艳,美丽的草原是我们的家,欢迎大家来游玩。
)4、齐读儿歌。
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介绍巴音布鲁克草原(看图)1、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为山地高位盆地,草原上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是中国第二大草原。
2、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盛产天山马,大尾羊,中国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3、天鹅湖:位于珠勒图斯山间盆地,是我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成群的天鹅排成“人”字形,呼呼作响掠空而过。
4、讨论交流。
(1)把你知道的有关天鹅湖的故事将给大家听一听。
三、看图、介绍巴里坤草原。
1、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2、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位于新疆的哈密地区,这里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
)3、巴里坤有名的景点:A、天山松林B、巴里坤牧场才、C、庙尔沟D、八大石、白石头、鸣沙山。
4、巴里坤八景介绍:A、巴里坤湖故称蒲美海,传说是王母饮马的水塘。
B、天山雪松,巴里坤城南天山上(白山、雪山、折罗漫山、阴山、等。
C、镜泉宿月。
一年级下学期新疆地方个人教学计划[1]
![一年级下学期新疆地方个人教学计划[1]](https://img.taocdn.com/s3/m/654a424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5f.png)
一年级下学期新疆地方个人教学计划[1]许英英
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的实施要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多样性,合理设计课程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经历、体验、感悟、想象
的机会和条件。
应正确处理好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抓住课文中有关的知
识点,启发、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并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想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编写是以新疆的人文景观为主线,以主题为单元呈现教材内容,介绍了新疆秀美的人文景观,使学生领略家乡的新气象,深切地感受具有
浓郁西域特色的边疆宝地的可爱与美好,从而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热爱自己的家乡。
全书共有四个主题,抓住新疆最有特点的四个方面,介绍了首府乌鲁
木齐的繁华、美丽,南疆重镇喀什的民族风情、城市变化,体验吐鲁番的
火热,感受花园城市石河子那赏心悦目的绿,油城克拉玛依的壮观和舒适,了解西部窗口伊宁、新疆东大门哈密和充满希望的戈壁新城图木舒克等。
三、教学目标
1.知道首府乌鲁木齐、南疆重镇喀什、和田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美丽
的景点;知道吐鲁番的地理位置以及特产;初步了解花园城市石河子的美丽、油城克拉玛依的壮观;知道西部窗口城市伊宁、新疆的东大门哈密以
及戈壁新城五家渠、图木舒克、阿拉尔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美丽景色的热爱、赞美。
4.通过本册书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新疆的美丽,更加热爱新疆。
四、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出天山大峡谷是个美丽的地方。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你去过哪里?说说当地对你留下的印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天山大峡谷”吗?
二、进入新课: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之一,,而且是那里有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天山不仅养育着新疆的各族女儿,而且山山都是宝,山山都有旅游观赏的好景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天山大峡谷。
课题名称
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3月2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22~23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天山大峡谷的可爱美丽,是著名的风景区。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天山大峡谷景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天造之城——魔鬼城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3月2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16~17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魔鬼城在什么地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魔鬼城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魔鬼城”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新疆有多处魔鬼城,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南,呈西北—东南走向。从远处眺望魔鬼城,好像是中世纪的一座古老的城堡。
2、
板书设计:
魅力之城——五彩城
五彩城
恐龙化石
野马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奇幻之地——怪石峪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20~21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怪石峪在什么地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怪石峪景物的特点。
交流结束之后代表汇报交流情况。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五彩城又称五彩万湾,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五彩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县境内。
5.结合“金蜜蜂”,指导学生讨论:是谁把魔鬼城,怪石沟,五彩城变成童话世界的?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小组交流这节课学习的知识。
A.第一,第二幅图:形象地展示了魔鬼城的风貌,与“金苹果”里的话相互配合,让学生对魔鬼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第三幅图:晨光中的魔鬼城显示出了一片宁静与安详。
C.第四幅图:魔鬼城的座座山峰好像古代的城堡,在白雪的覆盖下,静静的矗立着。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1、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天造之城——魔鬼城
欣赏大自然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瑰丽之城——五彩城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18~19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彩城在什么地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五彩城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学会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怪石峪”吗?
怪石峪是我们博乐市区40千米处,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怪石峪风景区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北约48公里处的卡浦牧尕依沟中,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东西延伸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怪石群落之一。风景区紧傍亚欧金桥第一关口阿拉山口口岸,与准噶尔盆地名湖艾比湖相邻。景区被十多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山泉溪流切割,以一条东西走向的溪流为主游览线路。
壮美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25~26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乌鲁木齐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努力建设好新疆而努力,献出自己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
A.第一,第二幅图:形象地展示了怪石峪的风貌,让学生对怪石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第三幅图:怪石峪显示出了一片宁静与安详。
C.第四幅图:怪石峪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欣赏大自然的美。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3、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天造之城——魔鬼城
欣赏大自然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乌鲁木齐城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由发达的乌鲁木齐联想到自己家乡,并激发学生们努力建设家乡、努力建设新疆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主要的民族风情。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导入:
(1)、以一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来导入新课,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说一说课本上看到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是哪个民族的?
(3)、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难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五彩城”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老师讲解:天山大峡谷位于库车县北部的奇峰群山中。峡谷内景象万千,山体千姿百态,是有玩的好地方。
解说图片:
A.第一幅图
天山大峡谷,是我国罕见的自然风景奇怪。
B.第二幅图:
远处的天山大峡谷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壮美。
C.第三幅图:
游客很多。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4、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