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鹅的故事》教研课_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天鹅的故事》教案四篇
![关于《天鹅的故事》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5d9959284ac850ac024297.png)
关于《天鹅的故事》教案四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
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
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 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同学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 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2 今天,俺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 (板书:天鹅的故事)4 齐读课题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
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同学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同学从内心深处对天鹅发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 同学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考虑: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2 同学交流,梳理课文(1)板书:老天鹅破冰众天鹅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协助同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一)体会第一次叫声1 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 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示怎样?3 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4 指导朗读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同学朗读感悟,考虑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1 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示。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 交流:(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A 齐读B 比较句子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
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7855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6.png)
《天鹅的故事》教案《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鹅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能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练习分段。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初步感受课文所传递的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美好品质。
品读好最抓心的第五重点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曲调未成情先行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
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
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
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
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91b3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a.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天鹅的勇敢和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b.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分享,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家校合作,共同成长:
a.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
b.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2.重视预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自主了解故事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讨论,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深入理解天鹅的精神品质。
4.多元教学,提高效果:
a.采用故事导入、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天鹅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天鹅的特点,如勇敢、团结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关系的理解。
四、情境创设
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如“振翅高飞”、“冰天雪地”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详细讲述故事情节,分析天鹅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敢和团结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大家分组讨论,故事中天鹅的勇敢和团结精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五、作业布置
(精编)《天鹅的故事》教案4篇
![(精编)《天鹅的故事》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09842cb14e852459fb57d1.png)
《天鹅的故事》教案4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理念: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领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师、学生、文本)共振,实现阅读教学三个维度的交融。
2.确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
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揭示课题。
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
板书:天鹅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初读。
⑴认读生字词;⑵提出疑难,相机点拨。
如:莫斯科、俄罗斯、贝加尔湖。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5、6、7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16 天鹅的故事》教案
![《16 天鹅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2c5005bed5b9f3f90f1c3e.png)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阅读是发现的旅程,我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从未知走向醒悟的畅快。
语文往往在一些最简单的字词之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互联搜索材料也是其中之一)引导学生揣摩简单的词语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让感悟更准确。
二、教材分析《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第8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得到情操的陶冶,受到做人的教育,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案例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反复体会、感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三、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请看(播放课件:配乐展示美丽的天鹅图片/i?word=%CC%EC%B6%EC&tn=baiduimage&ct =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哇!好美啊!我听到了同学们的赞叹声,看了这么美的画面,知道这位朋友是谁了吗?(天鹅)你现在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鹅呢?(美丽、高贵、优雅、洁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聆听一个发生在天鹅身上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同学们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来检验一下自己吧!(播放课件展示)1、我会读:好奇湖畔胸脯颤动沼泽塌陷边缘结束2、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在()的带领下,用自己的()破冰的故事。
《天鹅的故事》公开课教案
![《天鹅的故事》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d0fc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5.png)
《天鹅的故事》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天鹅的故事》,了解故事的梗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主人公天鹅的品质特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道德观念。
3. 学习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语音美,培养语感。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故事中的重点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3. 人物分析:分析主人公天鹅的品质特点,如勇敢、善良、无私等。
4. 象征意义探讨: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冰块象征困难,小天鹅象征希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事梗概的掌握、生字词的学习、主人公品质的分析。
难点: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天鹅的故事》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语音美。
4. 学生分享对主人公天鹅的认识,教师引导总结其品质特点。
5. 小组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生举例说明。
6.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六、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3. 生字词测试:测试学生对故事中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认读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天鹅的故事》原文。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3. 图片素材: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用于创设情境。
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等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朗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8篇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43a2b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d.png)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8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本文要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一方面体会老天鹅带头破冰及全体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学习蕴涵其中的表达方法,并迁移练习仿写某一场面。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一、烘托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复习词语。
2、先让我们认识下这节课将要了解的故事的主角天鹅。
3、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天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感动引发,重点分析课文内容。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学生读引出天天鹅部分。
2、自读写老天鹅和天鹅群破冰的部分,批注,小组交流。
3、重点交流片段:(1)闭上眼睛,听范读,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天鹅的“壮举”(第五节),用手演示老天鹅扑打在冰面上,在自由品析中指导:①加提示语朗读,要演示出天鹅的“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表现出力度。
②同学们都已经看清楚了老天鹅的举动,那么,你们明白老天鹅这一系列行动的意思吗?语言训练:出示填空:老天鹅真——,你看它———。
③推敲两个比喻:——为什么说老天鹅“像石头似的”?天鹅那般美丽漂亮,这种比喻恰当吗?三、把握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天鹅的“鸣叫”在课文中出现了——次,请找出来。
正如我们学过的《鸟语》那样,你想下可以将天鹅的鸣叫翻译成什么话?首先我们看下课文中已经翻译出来的第二次。
(重点第二次)。
出示文段:①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次鸣叫?②这群天鹅为什么会加入到这个劳动之中?③自由读第5、6两节: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小结)④讨论、小结:感受老天鹅的勇敢精神与智慧以及群天鹅的团结奋斗等品质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
再读5~6两节回味。
3.自学天鹅的第一次的鸣叫与第三次鸣叫,可以将她们翻译成什么话,并让学生扮演。
《天鹅的故事》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874f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d.png)
《天鹅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2)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天鹅的外貌和动作。
(3)能够仿写故事,发挥想象创作有趣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概括。
(2)动词、形容词等词语的运用。
(3)学生独立创作有趣的故事。
2. 教学难点:(1)动词、形容词等词语的恰当运用。
(2)创作具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故事内容,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准备写作纸张、文具等学习用品。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大意。
(2)观察生活中类似天鹅的动物,积累相关词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鹅的外貌、动作等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类似天鹅的动物。
2. 朗读故事(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故事,注意停顿、语气、表情等。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和表情。
3. 讨论故事(1)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如“翩翩起舞”、“优雅高贵”等。
(2)学生分组讨论,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天鹅的外貌和动作。
4. 小组分享(1)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创作练习(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
(2)学生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故事创作。
6. 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创作的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复习故事内容,巩固动词、形容词等词语的运用。
四年级语文下册16.《天鹅的故事》(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16.《天鹅的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8f98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f.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16.《天鹅的故事》(5篇)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下册16.《天鹅的故事》16.《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描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取食的故事,表现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会生存、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积累描写天鹅的词句。
2.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的内容。
4.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珍爱、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
5.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含的生命之曲,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2.感悟老人对天鹅的喜爱和敬佩之情,通过情感升华激励学生爱护动物。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印象“天鹅的形象”(情境导入)1.观看天鹅图。
要求:用一个词语谈谈天鹅给你留下的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天鹅的故事”(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阅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读书的姿势和方法。
(3)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认读生词、填空。
①出示课后生词:好奇湖畔胸脯颤动沼泽塌陷边缘结束②出示从课文中归类梳理出的三组词组:呼唤腾空而起扑打讨论游动欢呼惊住呆呆瞧着克噜----克哩----克哩小结:这三组词语分别写了天鹅的动作、神态和叫声,在阅读描写动物的课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积累这类词语。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①出示阅读提示:快速默读描写天鹅破冰的段落,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f8404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b.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课文《天鹅的故事》中的生字词,如“卵”、“绒”、“湖”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通过观察插图,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鹅的形象和场景。
c.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词语填空: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词语填空题,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仿写句子: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3.绘制手抄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绘制手抄报,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天鹅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仿写句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3.精讲细读: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分析重点句子和段落,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课文中的天鹅具有哪些品质?
b.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场景?为什么?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7558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d.png)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天鹅的外貌特征。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持、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教学资料:课文原文、相关天鹅的图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鹅的形象特点。
(2)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谈谈对天鹅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探究与讨论(1)分组讨论: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小组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描述天鹅的形象。
(2)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天鹅。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天鹅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天鹅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注重生字词的讲解与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_《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4c3caff61fb7360b4c65e0.png)
16.天鹅的故事教学内容:苏教版第9册16课《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斯杰潘老人的讲述一起走进天鹅的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和学生一起读课题并板书“天鹅的故事”。
二、点播新授(一)、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并描红:杰潮腾塌缘续扩号昂在你学习生字和描红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出错,请说出来分析书写:腾缘昂等,并相机解释重点词义。
腾:本意指马儿奔腾,在本课组词为:腾空而起,腾指鸟儿突然高飞离开地面;缘字注意它右上部的笔画书写笔画为竖折、横折;昂字上面为扁曰下面是卬字,卬同仰。
2、读准字音。
提学生读并及时纠错。
好奇湖畔胸脯颤动腾空而起沼泽塌陷边缘结束破冰勇士(二)、初读课文1、播放天鹅图片并欣赏图片,走入课文,让我们跟随斯杰潘老人的讲述走进天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0年前的贝加尔湖畔,斯杰潘老人背着猎枪去贝加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可是他转悠了好半天却一无所获,那是因为?请同学们找出原因并一起朗读。
多媒体展: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有些刚飞来的候鸟只好飞走,再找暖和的地方。
2、正当斯杰潘老人非常扫兴预归时,事情又有了新的转机,天鹅们的叫声给老人带来了心灵的触动。
请同学们找出引起老人兴致的原因,举手回答并读出句子。
多媒体展: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
感受天鹅的第一次啼叫,天鹅们可能经过了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在这寒冷疲惫而又饥寒交迫的情境中天鹅们会发出怎样的叫声呢?孩子们举手说出你的理解(清脆婉转而又有气无力)孩子们分析的多好,谁再来体会天鹅的叫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精选13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b667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1.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精选13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文字,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天鹅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2、回忆: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评:书不读熟不开讲。
对这样情满全篇的文章,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
]二、自学思考1、明确要求: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用()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也许有些词语最先映入你的眼帘、最先打动你的心,就在词语下面画上“△△”符号,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感悟(一)老天鹅破冰的场面1、课件出示:为什么这一自然段令你感动?突然,一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不过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着冰面。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2次,第3次……(1)、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与坚硬的冰面相撞击,不疼吗?(疼)它怕不怕?(不怕)这叫什么?(勇敢)(2)、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撞击着冰面,可是冰并没有碎,它又是怎么做的?(学生接读)(3)、镜子般的冰面仅仅被撞得颤动起来,可是仍然没有碎,它又是怎样做的?(学生接读)2、体会“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1)学生演示天鹅的“腾空而起”和“重重地扑打”,提示要表现出力度。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35365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a.png)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故事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情怀。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天鹅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查阅有关天鹅的资料,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简介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拓展学习(1)学生展示查阅的资料,分享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天鹅的小作文。
(3)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动物。
《天鹅的故事》教研课
![《天鹅的故事》教研课](https://img.taocdn.com/s3/m/00a5125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e.png)
《天鹅的故事》教研课一、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以及它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了解天鹅为了生存,利用它们特有的团结协作、拼搏精神,用身体破冰的壮观场面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天鹅破冰的细腻文字,感受天鹅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画面写具体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感悟描写天鹅破冰的句子1. 出示句子:“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它们用自己娇嫩的足掌划破了冰面。
”(课件出示句子)(1)老天鹅为什么能带头破冰?(年纪大,经验丰富)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带头)去掉划破两个字,有什么不同?(更准确)一起读出划破冰面的气势来!(2)老天鹅带领其它天鹅不停地击打着冰面,看课文插图,这时冰面怎样了?(课件插图)你体会到它们的团结协作了吗?再读一读。
(3)同学们,老天鹅已经劳累不堪了,可它却死死地坚持着,看谁还有勇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自己先试一试。
(指名读)(4)同学们,这就是老天鹅的勇气和毅力,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齐读)2. 引读:就这样,它们不停地——(划破冰面),老天鹅已经劳累不堪了,可它却死死地坚持着,又不停地——(扑打冰面),一次又一次地——(冲撞冰面),这时有的天鹅已经——(遍体鳞伤),有的已经——(血迹斑斑),而老天鹅却始终没有停下来,它一次又一次扑打冰面,(出示句子:一次又一次),多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全体女同学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女生读)3. 老天鹅就这样顽强不屈地一次又一次扑打着冰面,突然,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你怎样理解这个奇迹?(一刹那间的奇迹) 一起把这句话读好!来,让我们和老天鹅一起顽强不屈地破冰。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53ac9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6.png)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教材分析】《天鹅的故事》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团结拼搏的精神。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请“我”到他家作客。
第二至七自然希为第二段,写斯杰潘老人讲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身体破冰的故事。
第八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老人讲完故事后的感慨,说明他再也没有动用过猎枪的原因。
全篇文字优美,情节感人,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可爱的鸟儿顿生喜爱之情。
指导读课文时,重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教育学生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强调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于,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其心灵。
3.创设一个自主、平等、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心品味课文中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体会感悟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阅读动物类感人之深的故事的兴趣,领会:动物是有灵性的,它能带给人感动,有时会深深的影响到人,甚至是整个人类。
【教学重点】理解品读老天鹅带头破冰及群鹅齐心协力攻破坚冰的场面,理解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从感人的故事中,仔细品味,感受生命的不屈与伟大的力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2.出示一些天鹅的图片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了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那就是——生:(齐读课题)天鹅的故事。
教研公开课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研公开课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ac8db4e53a580216fcfee2.png)
教研公开课《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
本节课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
学习目标:1、品读文中天鹅破冰的句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感悟天鹅破冰的场面,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初步感知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品读文中天鹅破冰的句子,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初步感知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准备:幻灯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好奇湖畔胸脯颤动腾空而起沼泽塌陷边缘结束破冰勇士3、播放天鹅图片,欣赏看了图片,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些词语?汇成一个字,那就是美!4、斯杰潘老人是怎么夸赞天鹅的呢?(出示:“多么可爱的鸟儿啊!)师板书:可爱【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概括的训练,使学生整体感知美丽的天鹅。
】二、品读词句,感悟精神1、这么可爱的鸟儿,给老人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呢?(出示最后一段)听了老人的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更好地沟通。
】2、今天,我们就带着自己的问题,一起回到那30年前寒潮降临的早春。
看看这是一只_的老天鹅。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
)重点感悟预设:A、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1)谈感受。
(2)指导朗读,体会比喻句。
(3)齐读。
B、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天鹅的故事》教研课
梅岭小学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研究课记载表学科语文年级四
《天鹅的故事》年级执教者许文燕教学日期5月16日教学设计16、
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感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
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揭示课题。
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上又上冻了。
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
板书:天鹅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五、六、七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五自然段(1)讨论:
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2)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作为代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勇敢奉献)读到这里,老天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咱们来夸夸它。
(出示填空:你真是一只____________的天鹅,你_______________!)(3)师范读,生想像: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
(4)师: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
第六自然段(1)面对这样一个舍身为群,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什么?点拨:破冰勇士(2)导读第(1~4)句。
讨论:为什么说老天鹅是顽强的“破冰勇士”?(3)讨论:读了这部分课文,我们仿佛看见冰面上沾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映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老天鹅的壮举,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4)出示插图。
这就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5)齐读,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6)讨论: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拼搏团结)第七自然段(1)导读第七自然段。
(2)讨论:文中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前两处在哪儿?各表示什么意思?这里“胜利的欢呼”又是在说什么呢?四、回环整合,深化感
知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2.讨论:正为打猎一无所获感到扫兴的斯杰潘见了这感人的场面,有什么变化?[板书:端挂(30)]他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3.扣住“深情”,读好第八自然段。
五、发出倡议,延伸学习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课后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查阅材料,写一封爱护动物的倡议书。
评课情况在教学中,可贵的是: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主“导”上,当同学们的思维出现阻塞时,教师没有迫不及待地问答案,而是用体会重点句子含义的形式去疏导,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体会。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有效地突破难点,紧紧把握文章的线索,处处扣住作者的写作方法,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
作业中的写话安排的适时,意图明确,体现了书香课堂的初衷。
不足:老天鹅“重重地扑打”,年轻天鹅怎么能“呆呆地”看着呢?文本有问题,教师要有质疑文本的意识。
评课人:赵月华孙燕丁晶谢仁萍王锁欢周乐马俊林赵小华丁秀琴邱萍陈钟教学反思《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讲了一群天鹅在迁徙途中遭遇断食,一只老天鹅带领群天鹅群奋勇破冰觅食的事情。
那只老天鹅勇敢顽强的破冰场面生动而又鲜明,充满震憾。
在教学之前,我在想,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学生们也能有这样的感受,让文本对他们真正地震憾一次呢。
在教学时,我并没有从斯杰潘老人引入,而是由课题直接引入,让学生说说课文是写“天鹅(勇敢顽强)(破冰)的故事。
”然后直接教学“破冰场面”,在教学破冰场面时,适时引入当时的环境,
即寒潮降临情景。
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个破冰场面。
破冰场面又有三小的情景场面,即老天鹅破冰,群体破冰,觅食图,这三个小场面中,当然老天鹅破冰最有感染力,所以这个片断教学也应扎实重点地教学。
教学这片断时,我采取“读出真实的画面”“能感悟到画面中老天鹅的勇敢顽强”“再把自己脑中的画面,心中的震憾读出来”。
想达到这程度,必须扎实有效地组织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真切地对话。
也必须得从细到,从那富有活力的词语入手,如“腾空而起”应是什么的气势,“重重地”又是怎样的形象,“石头似的”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我让学生说说一把老天鹅比作石头这准确吗?从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天鹅此时已不把自己再看成是天鹅,而是破冰的工具了,它和石头一样,都是不怕疼的。
当然不怕疼并不是说不疼,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是拳头脚撞击冰好像还能承受了,而如果就是让自己的胸脯直接撞击,恐怕半米高我们就无法承受。
就是从这些细节中,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顽强破冰精神,然后让学生再把这种理解,这种敬佩读出来。
让学生能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中,读懂生命的意蕴。
然后又能把这个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让他人也为之震憾,这就是我要继续追求的语文教学之路。
备注1、填写内容字体均为宋体字,课题字号为小二号,其余为小四号,单倍行距。
2、填写完毕请自行保存,打印输出一份上交存档,纸型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