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酒店服务管理的 “错位”.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酒店服务管理的“错位”
当前,酒店管理者、经营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服务在酒店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利用各方资源,想方设法地在服务上加强管理,从而使得酒店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各部门、各岗位的服务更趋于合理、科学,更加人性化。
但在这种跨越式发展之后,再度审视酒店的服务时,仍能发现较多不到位或是不尽如人意之处。
酒店努力了,但有的方面距离客人的要求还有距离,而有些方面,酒店却做得“过了头”。
错位一:服务标准不科学
服务标准对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我们不妨先考虑如下几个问题:酒店的服务标准谁制定?制定标准的目标想必是更好地服务于客人,但制定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了客人的真实需要?
我们不妨先看这样的实例。
在酒店的操作规范中写到,“在散客登记过程中,行李员带行李在客人身后1.5米处等候”,这是大多数酒店的服务标准。
我们细想一下,入住酒店的客人大多是外地人,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自身的人身和财务安全十分xxx ,在登记过程中大部分客人会时不时的回头去看他的行李。
试想一下,如果把客人的行李放在他的身边,行李员在其身后等待,是否会好一些呢?
夜床服务,几乎在所有酒店都有这项内容。
具体做法都是将棉被朝床头柜的方向开角。
虽角度大小酒店间有差别,但这种形式是一样的。
各家酒店也将这样的形式当成“天经地义”的做法,在自己的酒店推行。
但是否想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做?折角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最方便客人的做法吗?
所以说,在我们的服务中,有许多的服务项目,虽然制定了标准,但有些标准缺乏最基本的科学性,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错位二:客人的需求稳步提高,但服务标准滞后
社会高速发展,客人的消费观念、消费形式、对产品的需求等都在发生变化,酒店也不断在服务形式上推陈出新。
但反观其保证服务质量的标准,却并未随之调整。
客房的小服务,在提出的最初阶段,更多的是体现对客人的尊重,让客人
更舒适。
时至今日,客人住在房间,除了要求房间干净整洁外,客人对安静、不被打扰越发xxx ,甚至很多客人把客房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私密性当作第一位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再给客人频繁地提供小服务,给客人带来的就不再是舒适,可能就是打搅了。
笔者出差住进某酒店,自上午11时住进客房,到晚上休息,房间总共被 7次,房间确实整洁不少,但给笔者感觉更多的却是打扰与不便。
究其原因,自然是客人对客房产品的需求变化了,但酒店提供服务的标准未作跟进调整。
酒店制定标准的出发点在于对客服务中做到规范,而目标则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需求,实现客人满意。
但现在客人的需求变化了,而酒店提供服务的标准却是针对变化之前的情形制定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宾客满意度下降。
错位三:服务标准贯彻不到位,效果差
服务标准贯彻不到位,是当前大多数酒店存在的共性问题,其原因很多。
其一,管理人员没有努力去落实。
笔者几次到酒店实地考察,问及员工“你能否说清楚所在岗位的职责”?员工总是支支吾吾。
笔者接着问“共有几条”?员工也回答不出。
后又问“可否叙述一下在你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的流程”?员工仍然答不出来。
旁边管理人员为缓和尴尬局面,解释到:这员工平时工作不错,这会儿有些紧张。
听完之后,笔者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对于一位连自己在工作中应干什么都说不清的员工,他能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吗?岗位职责,就是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应干哪些工作;工作流程,就是完成某项工作中各具体环节的顺序。
如果这些内容员工都不掌握,他们该怎样开展工作呢?此,可以判断管理人员并未对标准进行认真贯彻。
其二,不贯彻原因中也有标准本身的“硬伤”,也就是说,标准本身有问题,贯彻难度极大。
笔者在许多酒店发现了这样的情况,许多部门的《员工培训手册》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
笔者认为,如此复杂的文件,员工记不住、答不出来,一点也不奇怪!审视酒店的职责或是流程等标准,管理人员在当初确定时,生怕有“漏洞”,就最大限度地对内容进行丰富,近乎将所有有关的项目、内容,统统囊括进来。
但他们没有想到,在这样“完美”的标准后面,却隐藏了许多问题。
过于复杂的内容,员工根本记不住,更无从谈及贯彻了,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标准执行的效果,进而影响管理与服务质量。
错位四:在服务过程中过分xxx 个性化,忽视标准化
近期,笔者在给酒店做培训过程中,问及被培训者“能否说出您所在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等问题时,几乎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另外,笔者收集了几家酒店近 200件投诉案例作分析时发现,造成投诉的原因绝大多数集中于服务员技能不过硬、效率过低等已经被标准化了的方面,而可以归结到个性化服务上的却几乎没有。
管理人员意识到个性化服务对提升满意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后,便在经营过程中大打个性化服务牌,把大量甚至是主要的精力放到上面。
此时我们却发现,作为基础的标准化服务被抛到了脑后。
这样一来,我们就应该思考,如此的状态,个性化服务对酒店的服务质量会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呢?
(作者单位:xxxx旅游职业学院)(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