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
《莫高窟》教案二:探秘石窟艺术之美
![《莫高窟》教案二:探秘石窟艺术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f9f80a8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e.png)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术语,初步认识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石窟艺术的特点。
2.能够较全面地了解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
3.通过模仿、创新、发散等方式的探究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特色。
教学难点:探究莫高窟石窟艺术所表现的高超技艺和深刻思想,启发学生开发自身创造力。
教学方法:讲述、展示、解释、比较、综合等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教师向学生观看莫高窟精华影像,同时介绍新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二、零距离感受莫高窟 (10分钟)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实景体验、艺术欣赏等方式对莫高窟进行感官性体验,让学生对莫高窟有个直观的认识。
三、解读莫高窟 (15分钟)讲解莫高窟的基本情况、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的历史变迁、文化交流和思想内涵等方面。
四、欣赏莫高窟艺术作品 (30分钟)通过精美的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领略莫高窟的艺术之美,了解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
注重对各时期莫高窟的状况、特色和价值进行讲解和解读。
五、探究莫高窟艺术的创作方法 (40分钟)通过模仿、创新、发散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莫高窟艺术的制作手法和思维方式。
以创新的态度,借鉴石窟艺术的思想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性表达。
六、评价莫高窟石窟艺术 (20分钟)结合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就莫高窟石窟艺术的特点、价值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展开讨论和分享。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遗产。
七、总结与作业 (5分钟)对整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实例课件: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富贵山长乐洞,石室奇观,造像鬼斧神工。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这些神奇的石窟,探究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特色。
2、零距离感受莫高窟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通过艺术欣赏、实景体验等方式直观地了解莫高窟的外观、内部结构、雕刻品种等方面的情况。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2篇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b34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4.png)
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其壁画和雕塑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并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一个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的示例:主题: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表现年级:初中课时:2-3课时材料和资源:-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图片和介绍资料- 画纸和绘画工具- 色彩材料(水彩、彩铅等)教学步骤:1. 导入:首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引发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壁画的构图和线条:让学生观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了解其中的构图和线条运用。
解释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使用的几何图形、植物和动物图案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学习壁画的色彩运用:介绍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色彩运用及其象征意义。
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色彩在壁画中的运用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表达。
4. 画画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图案或元素,并在画纸上复制和表达。
可以让学生用铅笔先画出轮廓,再用彩铅或者水彩填充颜色。
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魅力。
5. 分享和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予互相欣赏和评价。
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观点和感受,并讨论其中的艺术表现和创作技巧。
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风采,并了解到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评估:- 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程度:通过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解读和分享来评估他们对敦煌莫高窟的理解和认知。
- 学生在画画实践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表达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通过敦煌莫高窟美术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亲近中国传统艺术,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与理解能力,并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潜能。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8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c9fa5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9.png)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8篇】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一起看看小学语文莫高窟教案!欢迎查阅!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莫高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理解文章记叙与描写交替,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其意义。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自豪,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神态各异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精妙绝伦宏伟瑰丽丰富多彩漫天遨游492个两千多尊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六万多件个别读,(提示:读出这些词语不同的意思。
)2、你能从这两组词语中选用一些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相机完成板书)3、所以,有人禁不住要赞叹她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4、过渡:莫高窟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走近“彩塑”,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自由轻声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哪尊彩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读后谈自由受)2、交流前三种彩塑。
(1)(相机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图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蔼可亲;(2)学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机理解:威风凛凛:很严肃,有令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强壮勇猛:身体结实,有力气,很勇敢。
(3)(出示彩塑图片天王和大力士)猜猜他们分别是谁?(4)指导朗读前三种彩塑的句子: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个别读、齐读)3、交流卧佛(1)学生讲到卧佛,(出示卧佛全景图)。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00e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a.png)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渊源;2.能识别莫高窟的精彩艺术作品;3.了解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发展变化;4.学习领会莫高窟石窟艺术背后的思想、宗教与文化。
二、教学内容1.莫高窟的历史介绍;2.莫高窟艺术风格介绍;3.莫高窟艺术作品评析;4.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莫高窟的美丽图片,让学生们了解莫高窟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
让学生看到图片后,引导开放同学的话匣子,让大家谈谈对莫高窟的第一印象,这样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对莫高窟有一个了解。
二、学习(30分钟)1、莫高窟的历史介绍:(1)教师让学生听讲,并在讲述中展示图片;(2)向学生简单介绍莫高窟在唐朝时期的建造和修缮;(3)教师介绍莫高窟主要有209个洞窟;(4)向学生介绍莫高窟主要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5)讲解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主要特点。
2、莫高窟石窟艺术风格介绍:(1)让学生们认识到莫高窟所包含的三种艺术风格,即早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中期、成熟的晚期壁画艺术;(2)早期风格,特点是仪仗、奏乐、乐舞的图案较多,透露着浓郁的民族风情;(3)中期风格,特点是着重表现佛教教义;(4)晚期风格,别具特色,艺术风格更趋于成熟和完善,营造出浓郁迷人的艺术氛围。
3、莫高窟艺术作品评析:(1)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莫高窟艺术作品,如大梵天天王像、飞天壁画、唐代释迦牟尼威光金身等,向学生进行讲解;(2)通过教师展示的图片,指导学生体会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元素,如神圣感、美感、寂静感、宏伟感等,试图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对艺术的鉴别能力。
4、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1)通过展示莫高窟壁画,让学生们认识到莫高窟壁画艺术所包含的人文艺术、历史、宗教等文化价值;(2)了解隆起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丝路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丝路文化是中西方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
三、巩固(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展开讨论,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并加深对莫高窟壁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2024版《莫高窟》(公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版《莫高窟》(公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5ce5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f.png)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本结构梳理及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其历史 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最 后再总结全文,强调莫高窟的价
值和意义。
时空交织
作者在介绍莫高窟时,不仅按照 时间顺序叙述了其历史发展,还 通过空间转换,展现了莫高窟不 同洞窟、不同壁画和雕塑的特点。
素养。
07
课程总结与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和成果回顾
课程内容概述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 形式,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学生表现和成果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 的学习水平。通过小组作业和课堂展示,学生们成功地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古代社会生活风貌展示
社会各阶层人物描绘 壁画中描绘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包括帝王将相、士 农工商、妇女儿童等,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产劳动场景再现 壁画中再现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场景,如农耕、畜牧、 手工业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
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 壁画中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如音乐、 舞蹈、戏曲等,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艺术学领域相关理论应用
佛教艺术造型与审美
探讨莫高窟佛教艺术的造型特点、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理解其 在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
壁画构图与色彩运用
分析莫高窟壁画的构图技巧、色彩搭配及表现手法,领略其高超 的艺术水平。
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
从艺术创作和审美心理的角度,探讨莫高窟艺术的创作过程、观 众接受和审美体验等问题。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7f4b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9.png)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10篇)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12课《莫高窟》。
2、课前我们都读课文了,我们结合课文内容猜猜《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
3、这个“莫”字读音同沙漠的“漠”。
“高”应该是位置高。
“窟“洞穴,石窟。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哪句话与“莫高窟”的名字联系最紧密。
现在你们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了吗?再读课题。
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它的神奇瑰丽。
(看视频)那么洞窟内部都有什么呢?看课文内容。
自由读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三、先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理解词语慈眉善目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很和蔼、很慈祥的感觉,看上去就是一个好人。
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是什么样子?——很高贵、很威风,应该是力气很大的样子。
1、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在彩塑里是怎样刻划的。
2、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读)分析——长度3、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呢?试读读流利了,但还没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
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变得慈善了。
真威风,可以配上动作。
真有气势,再勇猛一点真安详,你的表情都会说话了齐读:读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觉。
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神态?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想不想看一看?看了这么多彩塑,你能否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精妙绝伦)精彩、美妙、独一无二、其它没有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下面品味描写壁囝句子。
自由读文1、课文中用的哪句话来概括壁画内容的?(出示有的……有……有……有……排比句,具体说明壁画内容,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2、找出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飞天:是佛教中能奏乐、擅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艺术家用飘带使他们变得优美轻捷。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48641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4.png)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18、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指导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学会“有……有……有……还有……”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描述事物的方法。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授。
1、谈话:通过初步学习课文,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可以用上那个课文中的语句。
2、出示全文的总结句,并指导朗读。
二、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一)体会过渡句的作用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主要就是因为什么?(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打开课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是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完成《补充习题》中相关题目。
(2)重点指导理解承上和启下的部分。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壁画宏伟瑰丽)(3)齐读过渡句。
2、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彩塑的内容。
(出示“有……有……还有……)3、引入:莫高窟里那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彩塑已经让我们啧啧赞叹,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二)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1)通过比较“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和“教室面积”的比较去感受敦煌壁画的宏伟。
(2)感受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并指导朗读。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①展示壁画图片让学生感受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
②指导第一次朗读。
敦煌的壁画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它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
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
面积之大,实属罕见。
《莫高窟》教案设计(通用13篇)
![《莫高窟》教案设计(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3bacb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f.png)
《莫高窟》教案设计(通用13篇)《莫高窟》设计篇1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还记得《莫高窟》这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莫高窟的?(生:彩塑、壁画、藏经洞,师板书。
)你能分别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三方面的内容吗?生汇报。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莫高窟,感受这举世闻名、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新授:1.首先进入自学天地,请全体同学自由读一读自学提示上的要求与问题。
自学提示:a、小组成员分段合作朗读课文;b、你最喜欢课文中描写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部分其中的哪一部分?课文中描写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段落里,哪一句话可以表明段落所要介绍的内容。
c、把你最喜欢部分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跟伙伴说一说体会。
d、课文中还需要我们去解决哪些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要求围绕重点自学自主学习课文。
(根据大屏幕上出现的提示问题,前后位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经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分析总结,最终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中适时提醒交流的方法,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和个人。
2、小组交流自学:汇报自学成果时间a.喜欢描写莫高窟彩塑(课文第二自然段)段落的同学请举手,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相机指导朗读,个人、小组、齐读)出示相关句子并理解重点词语。
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吗?(生:有!)原来大家在预习中都找了一些关于莫高窟的图片,请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生运用介绍、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莫高窟彩塑。
)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一说这些彩塑还有哪些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神态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谁能给这一段加上小标题?(教师板书: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莫高窟》教案第二课时
![《莫高窟》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cdec5f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4c.png)
《莫高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保留原目标中1、2两条,写法指导不作要求2、情感态度: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
3、过程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学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1、同学们,你看过寺庙里佛像吗?欣赏过墙壁上的绘画吗?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玩过泥塑吗?喜欢绘画吗?能谈谈你的创意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修改:1、加上“激疑导思: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2、在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不要分节指读,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针对课文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如:莫高窟彩塑、壁画有什么特点,藏经洞的文物是怎样被分子掠走的,为什么说莫高窟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等。
3、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问题?4、我们不急着去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1、你想读哪一段内容?(根据学生情况随机进入)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莫高窟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2)欣赏影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莫高窟的彩塑。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是哪一句?为什么?(4)对话追问:同学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课文这样描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学会追问我们的古人,他们塑造这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呢?(5)美读感悟: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6)配乐朗读“彩塑”这一段。
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41ad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0.png)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某一特点或题材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壁画的审美特征,总结各自的观点。
3.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悟。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审美素养。
4.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让他们尝试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题材进行创作实践。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解、展示、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敦煌莫高窟壁画展览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欣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作品分析、创作分享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1.要求学生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3.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品中。
4.组织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4.布置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敦煌莫高窟艺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主要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简短介绍,不少于300字。
2.结合课堂所学,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审美风格,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壁画作品进行赏析,撰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赏析文章。
2024版《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2024版《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0a78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6.png)
学生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 与情况,包括发言、讨
论、合作等方面。
教学过程反思与总结
01
02
03
04
导入环节
反思导入方式是否自然、生动, 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环节
总结讲授过程中出现的亮点和 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
施。
巩固练习环节
反思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是否 适中,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 计(优秀范文)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师角色与定位 • 教学评价与反思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莫高窟》课程背景
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 代艺术的瑰宝,体现了千年文化的积 淀与传承。
旅游胜地与文化传播
同学互评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同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促进彼此共同进步。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交流效果等方面,为 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反馈意见。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回顾上节课内容
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莫高窟》 相关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化、艺 术价值等,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打 下基础。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莫高窟的精美图片或播放 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莫高窟的兴 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 的学习状态。
探究环节
01 0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如莫高窟的壁 画、雕塑、建筑等。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外资料,分析莫高窟的 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莫高窟》教案(合集五篇)
![《莫高窟》教案(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2e816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4.png)
《莫高窟》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莫高窟》教案千年飞花未落地,且听童语话变迁《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并大量采用了排比句式。
这样的一种结构,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再加上语言本身的浅显,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难度不大,只要多诵读即可。
但在引领学生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方面还需要再巧妙引导。
设计理念:童心课堂要求老师从了解儿童的心理入手,从儿童的视角,根据儿童的能力,用儿童愿意接受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以“童心教育”为主线,依托智贤文化的底蕴着力打造适合二附小教学的“童心课堂”。
在语文学科主张“童言语文”,所谓童言,就是指儿童倾听言语、讲述言语、读悟言语、运用言语的综合概述。
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贴近学生,用儿童化的语言、形式表达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理解。
学情分析: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
文章虽然构段清晰,便于理清脉络,但是要使学生真正走进艺术宝库,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还得靠教师的有效引领。
教师应确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收集和运用资料,加强语文综合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能结合教师补充的课程资源,模仿教材中的“排比句式”描绘莫高窟内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
3.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和童言小助手。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014f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主题与标题主题:探索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之美标题:穿越千年,探秘莫高窟二、引言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艺术宝库。
这节课,我们将一同领略莫高窟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三、课时安排本课时为第二课时,时长45分钟。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文化。
2、引导学生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莫高窟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基本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莫高窟的文化内涵。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教学资源1、PPT课件:包含莫高窟的背景知识、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内容。
2、莫高窟实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莫高窟的震撼之美。
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莫高窟的文化内涵。
七、教学实施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莫高窟的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莫高窟的震撼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15分钟)通过PPT讲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同时,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3、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发放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卡。
引导各小组围绕任务卡中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探讨莫高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分析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文化内涵等。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4、实践操作(15分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如临摹莫高窟壁画、制作莫高窟主题手工艺品等。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5、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莫高窟的相关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2:莫高窟(第2课时)
![教学设计2:莫高窟(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5b1bb84af1ffc4fff47ac7c.png)
第12课《莫高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
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
背诵二、三、四段。
3.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1.学会随文识字,学会本课的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四段。
3.感受艺术的美妙,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重点难点】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具准备】有关莫高窟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学生之间互评。
2.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抓住重点,体会情感1.教师谈话: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画”“藏经洞”三部分来具体描写迷人的莫高窟。
首先让我们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1 齐读课文第二段,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几尊彩塑2 出示图片欣赏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
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3 学生感情朗读。
2.教师谈话: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走进壁画长廊,去欣赏欣赏吧!1 出示“飞天图”及资料卡,让学生欣赏并了解。
教师讲述:在所有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
2 引导学生朗读飞天壁画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3.总结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第四段。
1 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在那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怎样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莫高窟》教案之二
![《莫高窟》教案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c21bb713561252d381eb6e6e.png)
《莫高窟》教案之二莫高窟教学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考情景导入、确定研究主题1、导入:在我国西部甘肃省漫漫黄沙之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游览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2、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景氛围。
使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点击进入莫高窟网页,认真阅读2-4小节,网学习。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3、通过“在线测试”、“学与玩”来巩固所学知识。
1、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利用教师准备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2、利用位置或兴趣爱好组成各个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学习相关内容,讨论相关问题。
3、学习之后可利用“在线测试”和“学与玩”来测试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1、通过学习指南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通过“在线测试”和“学与玩”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自由交流1、组织学生进入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提出质疑。
2、教师可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进入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
1、通过畅谈深化学生对莫高窟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解释、组织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讨论交流里畅谈就像同学们平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样,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的氛围。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边游览边介绍。
2、把学习所得利用计算机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报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信息博览上网浏览相关网站,并且提供为学生解题的“教师留言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5.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 / 8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五)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解题。
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
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课文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
2.自学课文。
---------------------------------------------------------------范文最新推荐------------------------------------------------------
(1)默读课文,思考: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学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
(2)讨论: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
3 / 8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
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
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
)
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段课文,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
(2)说说这段课文两句话的主要意思。
(第1句用比喻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总说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第2句就壁画的内容的丰富来具体说明第1句所说的艳丽多姿。
)
---------------------------------------------------------------范文最新推荐------------------------------------------------------
(3)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别用像的比喻句式和有的有的的句式各说一句话o
7.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讨论:这三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8.作业:课后作业本第5题,(作业本)第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用不仅还造句。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能按照课文内容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加深对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理解,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5 / 8
(二)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说说这三段的主要意思。
2.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①这一段课文写了什么?②划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轻提、舒展、高高地举到、拨动)。
(2)指导学生说说这段课文4句话的意思。
(前一句描述这幅巨大壁画的背景:清清的池水,池水中朵朵鲜花,被池水环绕的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渲染了环境的艳丽多姿。
后3句是壁画的主体,着重勾画了画中人物的艳丽多姿,即:第2句,完整地介绍了在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演奏的乐师和起舞的少女;第3句,概括地描写了起舞的少女;第4句,具体细腻地描述了其中一个梳着发髻的女子的动人舞姿。
)
(3)理解艳丽多姿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翩翩起舞优雅华丽端庄舒展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边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观察第2幅图。
①注意抓观察点的转移由四周的自然景观,到中央的亭台楼阁;由中央的亭
---------------------------------------------------------------范文最新推荐------------------------------------------------------ 台楼阁到在亭台楼阁表演的全场人物;由演出的全场人物到翩翩起舞的少女;由翩翩起舞的少女群体,最后集中在其中一个。
使学生知道作者是由四周到中央,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有条不紊地把这幅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②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
不但要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要注意这些动作词语的排列次序是不能更动的。
3.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这一段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写作者站在这幅壁画前的内心感受)。
(3)作者的感受是分几步来表达的?(先总说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再用不仅还把对壁画栩栩如生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
)
(4)指导用不仅还造句。
4.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7 / 8
(1) 齐读。
(2)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找出重点词语,试着背诵:巨大的壁画池水鲜花亭台楼阁乐队少女翩翩起舞优雅端庄女子轻提舒展举到拨动好像都是活的不仅还
(4)指名背诵。
5.作业:《作业本》第2、3、5、6、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