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我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3.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
1.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清华师生长途跋涉,开始“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一路翻山越岭,夜宿晓行,徒步横跨湘黔滇三省,历时68天,行程3500里。
在这支队伍中,有个人的一些行为引人注目。
一是开饭的时候经常迟到;二是背诵英文词典。
他在步行途中,边走边读,背熟后陆续撕去,抵达昆明,字典已全部撕光。
在3500里的行程中,他记住的远不止那本英文词典,作为一个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切关怀的诗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底层人民,无疑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
他就是爱国诗人穆旦。
二、预习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丰润(fēnɡ rùn )沉醉(chén zuì)忧戚(yōu qī)揉过(róu ɡuò)
勃发(bó fā)飘逸(piāo yì)漫游(màn yóu)摇曳(yáo yè)
枉然(wǎnɡ rán )谐奏(xié zòu )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忧伤烦恼。
戚,悲伤。
(忧戚)
(2)白白地。
(枉然)
(3)漂浮,飘散。
(飘逸)
(4)转动目光观看。
盼,看视。
(流盼)
(5)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坦荡)
3.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
穆旦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也是西南联大“八百从军学子”中的一员。
他将西方现代派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相结合,诗风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其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
因其诗歌饱含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穆旦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4.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
本诗写于1938年,由于战事危急,20岁的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不远千里,奔赴西南联大。
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惨状,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的希望”。
这首诗也是他到达云南蒙自写的第一首诗。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诗中意象,思考以下问题:
(1).“我看”到什么?
(2).“我想”到什么?
(3).“我叹”的什么?
【交流点拨】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点,找到一些意象,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并达成共识。
(二)诗歌赏析
1.品读第一、二节。
(1)想想我看到了什么?请根据诗中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诗中的画面。
【交流点拨】意象:春风、青草、远水、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日原野夕阳图。
示例: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遥远的湖水也似乎也似乎荡起了绿潮,飞鸟在天空展翅逐渐滑翔至远空深处,夕阳染红的流云映照着红色的大地。
(2)用四个“我看”领起,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从形式上看,“我看”反复使作既照应诗题,又形成反复的韵律,增强诗歌音乐性。
从内容上看,“我看”串起了春天夕阳中的种种意象,构成了一幅纯美的春日夕阳图。
(3)这两节中作者描写想象之景、和远景的诗句是?
【交流点拨】想象之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远景:我看飞鸟……凝望它的大地。
2.品读第三、四节
(1)是谁的欢乐和忧戚逝去?这里“你”指什么?
【交流点拨】回首往事,想到人的生命中的欢乐也好,忧戚也罢,对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来说,一切都是枉然。
诗人咏叹大自然的伟力,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2)在大自然面前,诗人除了回首往事,还想到了什么?
【交流点拨】诗人的思绪又飞扬到远古,想到远古的哲人也曾咏赞自然,但自然始终以自己的姿态不停向前。
3.品读第五节,思考在这节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交流点拨】诗人生命的热情被点燃,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
诗人热烈地渴盼与自然融为一体,花朵随着季节自然荣枯一样,欣然接受生命赋予的一切。
(三)赏析语言——语言陌生化
这个概念是俄国文学理论中提到的,不用习惯的语言手法,转而用一种“陌生”的语言表现手法,达到新奇独特的审美效果。
理论是现代提出的理论,事实是这样的手法是优秀作品中常有的。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就运用了多处“陌生化手法”,如“塞上燕脂凝夜紫”,战争无情,士兵们的鲜血在大地上凝成紫色,诗人在这里化黑为紫,把熟悉的黑色变成奇异的紫色。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诗歌,找找让你有“陌生感”的诗句,并且尝试分析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①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用一个别致的拟人,就是语言陌生化,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揉”运用陌生化手法,写出了春风的亲切温柔。
②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运用陌生化手法,红晕名词变成了动词,新鲜地把流云和大地比作恋人。
这句是神来之笔、浪漫之笔,流云与大地好象一对痴情的恋人,互相应和又深情款款。
③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燃起”和“吹熄”运用陌生化手法,看似不合理,但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花朵的自然荣枯,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
四、拓展延伸
1.九月诗派: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形成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穆
旦、辛迪、陈敬容、杜运燮等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流派名称,自1981年《九叶集》出版后,才开始被人称为“九叶诗派”。
创作上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强调反映现实
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2.作品赏读
情愿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五、导图归纳
意象春风青草远水绿潮
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热爱生命
向往自由
我看生命语言陌生化
热爱祖国
自然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