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6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ec516b38844769eae009edb2.png)
有研究发现,每天吃一把坚果(20克左右),能够降低近30%的患冠心病的风险、15%的患癌风险以及22%的早死风险。这是因为,坚果不同于我们每天吃的主食、蔬菜、肉类等,具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优质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有益人体健康。每天吃一些,但不要多吃,对人体来说有很好的作用。
六、每周吃一斤鱼
三、每天一杯奶
奶制品对人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奶中所含的营养几乎是全方面的,钙、脂肪、蛋白质等均较为丰富,每天一杯奶,能够为身体补充很多营养,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推荐首选的还是高吸收,低致敏性的羊奶粉。
四、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能够为身体提供更均衡的营养,而且也能够避免长期饮食荤腥带来的部分营养过剩的状况。
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难点:通过自己亲手制作食谱,锻炼生活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时间安排
校本课程《营养与健康》,通过学习食物中的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通过自己亲手制作食谱,锻炼生活的基本能力,体现做菜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怀。
吃肉有一种说法叫“四条腿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不如没有腿的”,意思就是说动物的腿越少越好,“没有腿”的就是鱼类。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每周吃半斤到一斤分量的鱼肉,对身体具有很好的作用。
七、每天饮水不少于1.5升
水是生命之源,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而人体中所占比重75为水,所以,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每天喝足够的水,不仅能够保证大脑正常运行,让人精力旺盛,也能够减少结石生成,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7-8杯(1500-1700毫升),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或浓茶(影响睡眠)。
【优秀课例】综合实践教育优质课初中一等奖《探究营养与烹饪》
![【优秀课例】综合实践教育优质课初中一等奖《探究营养与烹饪》](https://img.taocdn.com/s3/m/189f03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1.png)
【优秀课例】综合实践教育优质课初中一等奖《探究营养与烹饪》背景生活条件的改善,琳琅满目的食品,让很多学生都无从拒绝。
而不健康的食物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学生过度肥胖或矮小,甚至还会经常生病请假,影响学习和生活。
通过营养与烹饪活动引导学生树立饮食保健意识,呼吁大家对垃圾食品说“不”,一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告别过度肥胖或矮小,体验做菜的乐趣和家庭饭桌上的温暖。
活动目标1. 价值体认:能够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搜集有关食物营养价值、烹饪方法的知识,并进行整理,能说出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培养健康饮食理念。
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垃圾食品说“不”,并呼吁身边的人健康饮食、合理用餐。
2. 责任担当: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积极参与小组协作,能够进行实践制作的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够通过观摩家人做菜,或者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烹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小组分工与协调,初步掌握至少一道家常菜的加工与烹饪方法。
4.创意物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观察力和思考力。
集体参与包粽子活动,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体验到厨房的烟火气和家人的浓浓爱意,培养感恩精神。
活动重难点◆重点:明确食物中常含的六种营养成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
◆难点:与同伴合作制定健康饮食宣传海报,亲自下厨烹饪一道家常菜。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器材、精选剪辑学生在家所录制的相关视频、照片。
2.准备各类材料汇总表。
3.准备大米、红枣、粽叶、锅、白糖等包粽子的原材料。
◆学生准备提前记录并制作自己一周的食谱,准备在校园内接受关于饮食的采访。
准备好做宣传海报的各项材料。
初步掌握做一道家常菜的步骤和技巧。
活动指导方法吃的营养,吃的健康, 是活动的主题,具体到生活中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想吃的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该如何做呢?活动中以八一班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协作处理活动中的每个主题,最终总结出比较健康的饮食习惯,并通过分组创办手抄报、演讲比赛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引领学生一步步向前。
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劳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劳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学设计_0](https://img.taocdn.com/s3/m/a4d6b03c581b6bd97f19ea77.png)
食品的贮藏与保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微生物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明确食品贮存的原理;(2)通过对家庭冰箱的分类管理,了解和理解食品保藏方法;(3)了解各类保鲜膜的特性以及对各类食品的保鲜方案制定,让学生初步学会各类食品的贮藏和保鲜技巧;2、水平目标(1)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微生物使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明确食品贮存的原因;(2)探究食品保鲜的简单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使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各类食品的贮藏和保鲜技巧教学难点:保鲜膜的准确选择和使用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好,直接影响将来的成绩和学习。
同时考试科目的压力增大,影响了学生在劳技课堂上的专注度和兴趣。
所以这学期的重点要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观察水平,知识的迁移水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展示老师的困惑:食材图片问题:新鲜食物买多了怎么保存处理?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过渡:同学们,对食品的保存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这节课就来具体的理解一下相关“食品贮藏”问题。
二、引导探究,层层推动1、探究活动探讨:肉汤变质实验问题:请学生讨论回答5个问题教师巡视学生,但以看为主,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5分钟后,引导学生实行小组交流,交换意见,统一答案)▲教师小结: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为防止食品腐败我们必须尽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控制环境温度,调节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能够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过渡: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对于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贮存的原理,我们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地理解,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本节课的两个问题——食品的腐败因素和贮藏方法。
2、问题探究(1)你知道食品原料为什么会腐败变质吗?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课件展示(2)我们知道的食品原料的储存、保鲜方法有哪些?并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23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23](https://img.taocdn.com/s3/m/1663af570b1c59eef8c7b487.png)
《当一回现代小厨师》研究课题名称:当一回现代小厨师设计者姓名:辅导老师:工作单位:研究学科:语文“当一回现代小厨师”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一、课题意义、背景及介绍(一)设计意图: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凡来了客人,请客吃饭的饮食礼仪必不可少。
从小让学生受到饮食文化的熏陶,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学生的成长大有好处。
让学生分小组走出校园,了解有关饮食礼仪、饮食习惯、八大菜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观察、查阅、走访、调查、体验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背景分析: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因此学生对饮食还是有感性认识,并且非常感兴趣的。
我校有图书馆、电脑房,学生查资料也比较方便。
中国人比较注重吃,有的家长就是烹饪高手、美食家,社会上的饭店林林总总也很多,学生去观察、调查、体验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1、学生是农村七年级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很薄弱,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参与的机会少。
2、农村学生思维不够活跃,问题意识不够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少;大部分学生不善于和别人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
3、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与外界交往,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帮助。
三、活动目标1、通过“走进中国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知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
运用调查,研究,观察,积累等各种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实际烹饪等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善于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营养与烹饪》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营养与烹饪》](https://img.taocdn.com/s3/m/2bb388b569eae009591becb4.png)
小
1. 知道六大类营养素包括哪些,并知 道它们对人体的作用。
结
2. 明确营养物质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 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了解基本的烹饪技巧。
课外作业
回家后,为爷爷奶奶普及营养素的 知识,并练习为他们做顿营养美味 的饭吧!
病。
小试牛刀
1、某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暂时不吃富含油
脂和蛋白质的食物,则他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D )
A.面包和牛奶 B.肉末米粉和酸奶 C.油条和豆浆 D.馒头和稀饭
2、以下对维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维生素可以供给人体能量 B.维生素只存在于蔬菜、水果中 C.人体只要保证蛋白质、糖类、油脂的摄入,就可以健康 D.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探究营养与烹饪
丰富多彩的食物
蛋白质 油脂
水
六大 营养素
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蛋白质--人体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的丰富来源
肉类
蛋类
奶类
豆类
糖类——生命的基础能源
糖类的丰富来源
油脂——人体的备用能源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十大垃圾食品
油炸类
腌制类
加工肉类
饼干类
汽水可乐
方便类
罐头类
话梅蜜饯 冷冻甜品
烧烤类
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营养我来定! 我的营养美味午餐食谱
烹饪的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油温不要过高。
油在高温时,不但会破坏营养成分,还会产生致癌 物质。
2、万不得已放味精。
在这个崇尚自然健康的年代,提倡食物尽可能保持 原汁原味。
3、烹饪菜肴常加醋。
醋是一种营养健康的调味料,可以补充多种营养素, 还是细菌的天然杀手。 4、做菜严控用盐量。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34c1c770bf78a642954ab.png)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11(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酸奶知多少》活动设计活动背景: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实践教育课程作为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的新课程应运而生,实践教育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睬。
酸奶不仅完好无缺地保存了牛奶的所有营养成分,而且还增加了可溶性钙、磷及B族维生素等有益物质。
在发酵过程中,牛奶的乳糖转化为乳酸,蛋白质转化为水解产物,这些都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酸牛奶具有保健益寿的作用,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乳酸制品,既追求营养又讲求口味的我们对酸奶知道多少呢?为了深入了解酸奶,我们对酸奶进行了一次研究。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初步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大致了解酸奶制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和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其次,通过研究此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还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学生的饮食习惯,感受科学的魅力。
活动目标:价值体认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的调查研究,亲历社会实践,加深自身的价值体验。
学生能主动分享调查研究的体验、收获和感受,积极与老师、同伴交流思想认识。
责任担当:在本次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还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
问题解决:能主动获得有关酸奶的知识,了解酸奶的制作的原理和酸奶的食用和保藏方法等问题。
通过调查、总结、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22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22](https://img.taocdn.com/s3/m/3db46a39ad02de80d5d84062.png)
《缤纷下午茶——华夫饼的制作》一.教学目标1、掌握打蛋器的使用;2、掌握华夫饼机的使用和清洁;3、掌握华夫饼糊的调制配方;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一份华夫饼;5、通过华夫饼的制作学习,了解西式小点制作的一般流程;6、初步建立时间管理的概念,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充分、合理的安排时间,提升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面粉糊的调制。
教学难点:华夫饼烤制熟而不焦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微课为导引,解决问题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会探究;以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方式归纳技术要点,培养学生掌握技术学习的技巧;以教师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模仿评价,学会通过阶段实践总结,指导再实践,完善掌握整个技术的学习过程。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引入1分钟1.介绍华夫饼的由来2.介绍华夫饼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工具的基本用法及注意点3.揭示本节课主题:华夫饼的制作学生认真倾听让学生对华夫饼有个初步的了解。
探究新知39 分钟一.工具2分钟①打蛋器搅拌棒的安装②华夫饼机烤盘的安装☆强调工具的安全使用:断电操作学生通过微课回忆、复习基本工具的使用要求和技能这是大部分学生陌生的技术领域,需要进行基础工具的反复强调、使用,进而能够灵活运用。
二.时间模块一8分钟1、播放高速搅拌的微课;2、师生共同总结注意点:通电前开关在关闭档位将搅拌棒浸入蛋液使用完成后马上断电3、加入的原料:牛奶70g酸奶60g鸡蛋2个4、时间5分钟学生带着问题,认真从微课中寻找答案,并进行归纳提炼。
根据师生探究所得,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单的相关知识填写通过微课初步了解制作的工作。
由于时间关系,简化了制作过程,但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制作知识和技巧,进行了强调和强化学习,以期学生能够真正用掌握的技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三.时间模块二11分钟1、播放低速搅拌的微课;2、师生共同总结注意点:刮刀搅拌方向保持一致面粉不结块流泻呈缎面状3、加入的原料:色拉油40g低筋粉100g白砂糖50g4、提前步骤准备油刷和油5、时间8分钟四.时间模块三18分钟1、播放烤制的微课;2、师生共同总结注意点:油刷中心和四周面粉糊加七分满带隔热手套用夹子取华夫饼3、提前步骤预热华夫饼机3分钟整理台面清洗用具准备摆盘4、时间15分钟课前调查过很多孩子都吃过华夫饼,所以想让学生创意设计自己华夫饼的摆盘装饰。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1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462ed148bcd126fff6050b0e.png)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营养与烹饪——关注食品安全远离垃圾食品一、设计意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
吃得饱、吃得好,对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但是,怎样吃才健康,怎样吃才合理,怎样吃才科学呢,尤其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饮食问题更是家长以及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挑食,有的学生偏食、也有的学生厌食,每天以零食为伍。
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会导致营养失衡、暴饮暴食造成肥胖儿童。
有些饮食中含激素类物质造成过度发育;偏食厌食造成营养不良、骨瘦如柴。
设计本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探究简答的烹饪常识,并自己动手来设计适合自己和家人的营养配餐,来引导学生树立饮食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出健康,吃出美丽。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能设计制作合理的营养配餐方案,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掌握家常菜的加工与烹调方法。
3、能辨别垃圾食品,能拒绝食用垃圾食品。
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资料室、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食物营养价值、烹调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妥善处理,培养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过程,培养健康饮食理念。
2、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体验家人关怀的温暖,对亲人的关爱心存感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食物的营养,掌握简答的食物搭配方案。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食物,会动手烹调几样家常菜,懂得从科学的角度评价食物的搭配。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体验法、探究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器材、食物营养金字塔图片、精选剪辑学生在家所录制相关视频、照片。
2、学生准备:通过网络、图书等了解食物,收看美食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学生提前按照老师的指导,在家通过父母的帮助了解日常厨具,采购、烹调家常菜。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美食,导入新课。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6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6](https://img.taocdn.com/s3/m/9309cde449649b6648d747c5.png)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潮汕茶道——工夫茶主题设计: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这门课程的设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在于通过此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要做到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初中生的实际。
因此,根据我校地处“红头船的故乡”——潮汕平原和初中生的特点,学校确定开展以“红头船的故乡”为校级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围绕这一主题,确定了四个项目。
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潮汕茶道——工夫茶。
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男女老幼每天都喝工夫茶,即使居住外地甚至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喝工夫茶的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的影子。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许多居住外地甚至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仍然保存着喝工夫茶的习俗?这工夫茶到底蕴含着什么?它的起源是什么?它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它又是以怎样的一种茶文化而成为潮汕文化的载体的?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而且对家乡的风俗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增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因此,学生决定围绕项目二“潮汕地区的风土人情”开展活动并确定以“潮汕茶道——工夫茶”为班级主题(也称课题)。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增进学生对潮汕饮食文化—工夫茶的认识,进而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掌握冲泡工夫茶的茶艺。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掌握调查、访问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综合、分析资料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冲泡、品尝工夫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时间2至3个星期,每星期半天)对初一学生来说,要搞好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要具体,为此,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在主题选择与确定的讨论中所提到的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四个课题小组,然后让各个小组议论要获取什么信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等。
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劳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公开课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劳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ca4b5e01f69e31433294f8.png)
尝尝我的手艺——番茄炒蛋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番茄炒蛋的营养价值,掌握番茄炒蛋的流程;
过程与方法:掌握烹饪工具的使用,电磁炉锅碗盆,筷子,菜刀等的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炒菜感知烹饪技术;
活动重点:番茄炒蛋的烹饪;
活动难点:使用刀切番茄,煎蛋
电磁炉;锅;碗;筷子;盘子;刀;菜板;
活动过程:一.介绍营养价值
1.介绍番茄健康功效: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及D;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抗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防癌抗癌;
2.鸡蛋的健康功效:蛋黄中的卵磷脂和甘油三酯能够健脑益智;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有修复作用;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衰老;
二.展示番茄炒蛋烹饪流程
1.番茄洗干净去蒂切成小块。
2. 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 蒜切成片,葱切成段。
3. 炒锅倒油,油热后倒入蛋液打散炒熟。
4. 盛出炒好的鸡蛋。
5. 用锅里留下的底油放入蒜片炒香,倒入西红柿翻炒,炒出番茄汁。
6. 再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
7. 加入适量的盐(可加小葱段)继续翻炒均匀。
8.出锅,盛盘。
三.注意事项
1.想要番茄汁多能够把番茄切小颗粒。
2.打鸡蛋时避免鸡蛋壳入碗中。
3.往锅里加油前,锅必须干燥无水,预防油炸烫伤手。
4.煎鸡蛋时要中低温,避免把鸡蛋煎糊。
四.活动评价
学生品尝,然后投票选出最佳菜肴
五.活动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29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29](https://img.taocdn.com/s3/m/a3b34695b0717fd5360cdc87.png)
授课时间:(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
为了传承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诞生了很多传统节日。
而且大部分节日都有着特殊的饮食文化,比如说?——生:中秋节吃月饼,冬至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师:非常棒,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最好的方法就是——“吃”。
这是我们的权利与义务。
那么,接下来就请各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体验“吃文化”。
好,迅速。
生:小组代表上台师:老师将给四位同学各发一个吃的。
你们可以通过摸形状,品味道、猜食材。
进而推断并说出他所对应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好,闭上眼睛,全程不准睁开,否则,倒扣一分。
师:下面的同学更不准发出任何声音。
请大家各自伸出双手。
(逐一递给每位同学食材,并展示给大家)摸清形状以后可以闻一闻再吃。
吃完了就要告诉大家答案。
下面的同学相互监督。
从第一位同学开始吧。
说说你摸到的什么形状,吃到的是什么味道、口感,有哪些食材。
最后说出节日名称。
生:端午节——长粽子端午节——三角粽中秋节——月饼端午节——四角粽师:几位同学表现咋样。
再给他们来点掌声。
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没有掉进老师设置的辣椒陷阱里面。
精彩的表现源于热爱生活、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大家想不想进一步体验传统节日文化呢?生:想师: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啦,今天我们就以粽子为媒,来体验端午节文化。
(二)、节日介绍师: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简单说说你所了解的端午节。
比如它的习俗有哪些,为了纪念谁?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习俗有喝雄黄酒、挂艾草、艾虎、挂香包、画额其实这些都是用来驱邪避毒的。
以及放风筝、包粽子、赛龙舟等等等等等。
因为南北方的差异,所以有的大家不知道,而吃粽子则是不分南北的。
粽子的形状和种类千差万别,比如刚才我们同学吃过的有三角粽、四角粽、长粽。
而里面的馅料更是可以自由搭配,甜的、咸的、苦的、酸的、辣的。
所以五花八门。
那么同学们常见的是哪种形状的呢?(三)、食材与步骤生:四角粽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常见四角粽子的做法。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18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探究营养与烹饪》优质课教案_18](https://img.taocdn.com/s3/m/c8fe4810168884868662d654.png)
探究营养与烹饪—《包饺子》教学设计《包饺子》是一项家务劳动,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面、拌馅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属于包饺子内容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饺子的起源和饺子文化以及包饺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包饺子的两种基本方法,会包“麦穗饺”、“月牙饺”两种普通饺子;(3).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创作自己的“创意饺子”;(4).自觉培养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擀饺子皮和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三、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拌好的饺子馅和面团、面粉适量,擀面杖每个小组两个,盛放饺子的盘子每组两块,筷子或勺子每人一双(一个),面板每组一个。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谜语:谜底(包饺子)同学们,图片上的饺子是不是令我们垂涎三尺?那你会包饺子吗?2、介绍经验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懂得得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行。
)3、做准备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讲解包饺子的五个步骤: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
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二)、包饺子1、师生共同学习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不过我知道有的同学会包饺子,那你看我我们的方法一样吗?(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
2、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3、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4、师强调小结:(1)由于技术不熟练,放馅不能过多;(2)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探究果蔬中的营养》
【活动目标】
1.了解VC特性,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动手实验,整理、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4.通过探究果蔬中VC含量高低,养成合理饮食、健康生活的习惯。
【探究原理】
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的水溶液越……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
【活动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浓度为%高锰酸钾溶液、滴管、烧杯、榨汁器、量筒、试管、切果板、水果刀等实验器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航
谈话导入:平日,你都喜欢吃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吃,除了一饱口福,最主要是从这些食物中获取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故事引领:有这样一个故事: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困扰,一位细心的随船医生发现水手们很少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于是每天给水手们吃新鲜的柑橘,奇迹发生了,坏血病很快就不治而愈。
柑橘为什么能让患了坏血病的水手们不治而愈呢(维生素C)?
你知道VC主要来源于哪些食物(水果蔬菜)
你知道水果蔬菜在人体营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吗
出示:平衡膳食宝塔
明确:果蔬类位于宝塔第二层,仅次于我们每天吃得主食。
“一天一个果,疾病远离我”,每天吃一定量的果蔬,能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来源于生活。
设计这一环节,一是关注学生平时饮食习惯;二是通过故事引领和平衡膳食宝塔的结合,交流呈现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及重要作用。
]
二、提出问题
对于果蔬中富含的维生素C,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生自由发言
确定活动主题:比较不同果蔬VC含量高低。
!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情感认知引领。
]
三、做出猜测
你觉得哪些果蔬VC含量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大胆的猜测,创设探究氛围。
]
四、实践探究
(一)了解实验原理和探究方法
1.知识链接:
师演示实验:向4毫升浓度为%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榨好的桔子汁,生观察多少滴桔子汁能让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
(师提示:每滴一滴用手腕的力量震荡试管,注意观察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变化)
2.生思考:如何利用VC特性比较不同果蔬VC含量高低
生自由发言,明确:滴入滴数越少,说明VC含量越高
3.生思考:刚才老师用的是4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如果这位同学用1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能不能通过滴数来比较果蔬中VC含量高低生自由发言,明确:高锰酸钾溶液必须等量,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二)设计实验操作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保证我们的实验探究顺利、成功,探究前我们应该先设计好实验步骤。
1.讨论、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果蔬vc含量高低的实验操作流程。
任选小组交流,其他组评价。
明确:榨汁、量液、滴汁、计数、比较
2.组员分工
明确:合理分工,统筹安排,确保小组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3.操作指导:如何量取高锰酸钾溶液
)
(视频学习量取浓度为%的4毫升高锰酸钾溶液的正确方法)
明确:量筒倾斜缓缓倒入高锰酸钾溶液接近毫升时量筒放平, 视线与溶液凹面最低点保持水平,改为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4毫升。
)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经验共享、视频播放,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过程中,整理实验操作流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
(三)实践探究
1.出示任务要求
2. 组长挑选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果蔬进行探究。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试验完成的组长电脑录入数据,并完善实验探究报告。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个性体验生成,教师处于辅助地位,给学生激励与帮助,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体验,培养合作协作意识。
]
)
(四)分析结论
1.小组交流实验探究结论。
2.所有小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哪些果蔬VC含量高
(探究过程中适当的误差是可以存在的,如果老师发现个别小组测定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提醒同学应该重新进行实验,注意规范操作。
)
[设计意图:小组展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和共享意识。
]
五、总结活动收获
师:探究过程中老师发现我们学校学生做事特别认真,特别有责任感,你们严谨的态度让老师很震惊、感动。
今天的活动你们开心吗老师想听你们说说在活动中你们都收获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交流收获的体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合理饮食、健康生活。
]
六、拓展试验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就不能仅限于猜测了。
关于果
蔬VC含量高低还有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究,相信在探究过程
中你们不但会收获知识更会收获快乐。
真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
习中能多一些科学探究的精神,去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同学一定记住:多吃果蔬,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生成新的研究课题。
实现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从课内走向课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七、整理仪器
清洗仪器,摆回原位,收拾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