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6跟踪台风的卫星_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6跟踪台风的卫星苏教版(2019)
《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描写了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台风, 时刻报告台风的动向, 为人类服务。
这篇童话语言生动, 特别适合三年级学生朗读, 但由于小节数较多, 因此整理文章的思路略显得麻烦些。
第一课时应该怎样教才能达到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呢?在课堂教学中, 我是这么做的:
一、上课伊始,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伊始, 我先出示了台风危害之大的几幅图片,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你们看,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灾难?(台风), 学生通过看图片, 直观地感受到了台风对自然界造成的巨大灾难, 心情都比较沉重。
接着我话锋一转: “可是现在, 人们还害怕台风吗?”孩子们纷纷回答: “不怕了!”“这么厉害的台风, 人们居然不怕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故意设疑。
“那是因为有了跟踪台风的卫星了!”当孩子们回答后, 我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跟踪台风的气象卫星。
这样从台风导入新课, 更加激起了学生想了解气象卫星的欲望, 学生读起课文也就更有劲了。
二、理解词语, 方法多样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 词语理解的方法要力求多样,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理解“跟踪”一词, 我主要采用了表演法引导学生理解。
学生初读完课文后, 其实已经理解了“跟踪”的意思, 但我并不急着让他们说, 而是让学生表演一下怎样才是“跟踪”, 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动作表演给大家
看, 这样对“跟踪”这个词语的理解就更加形象了;在理解“暴跳如雷”时, 我先让学生想一想: 台风暴跳如雷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再出示台风“暴跳如雷”的情景, 生动的画面再加上内心的体验, 学生立刻就理解了“暴跳如雷”的意思, 他们有的说: “暴跳如雷就是又急又怒, 就像打雷一样”, 有的说: “暴跳如雷就是指脾气非常大, 生气得不得了!”
三、理清思路, 把文读短。
古人曾说过:“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就是说读书要能深入浅出, 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从而把课文读“短”。
读短, 就是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训练。
这篇课文一共有8小节,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 课文的思路较难理清, 但是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低年级训练的重点。
在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时, 我先让学生读一读一、二两小节, 读完后说一说:读了这两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不上来时, 我再启发, 谁发现了什么?(台风发现气象卫星在跟踪它。
)接下来分两部分让学生说一说3-7小节和第8小节分别介绍了台风和气象卫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当学生说出一个部分的意思时, 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甩不掉泄气, 最后让学生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用上“发现甩不掉泄气”这三个词语。
学生在自己尝试着说的基础上, 又根据板书, 很容易地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台风发现气象卫星在跟踪它, 非常生气, 想甩掉气象卫星, 可是怎么也没用, 最后它泄气了。
这样的设计, 不仅培养了学生提纲挈领的概括能力, 还教给了学生学会抓住重点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