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反思在对这次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本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
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以下是我体会深刻的一些内容:
一、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节奏的驾驭能力,需要时间积累和考验
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教育素养全方位提高,积极思考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节奏安排,这是属于教师教育素养的隐形显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单元知识主干结构的处理能力,运用简洁有力的课堂教学语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课题为例,先让学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再学习,再提升,会拓展,会应用,这样学生明确单元复习的基本要求。
营造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再认识的开放课堂,应当立即转变教书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化学课程作为生活化的中考科目,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单元知识体系中学会归纳和提炼,获取单元知识要点,严格把握单元知识的重难点,然后梳理整合,将厚厚的化学教材经过首轮的单元复习,提炼成薄薄的学习笔记,从而压缩成经典的化学系统观点。
其二,是组织单元复习要以中考导向为风向标,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师的角色定位,一个优秀教师是出色的课堂“导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捕捉学生们的集体表情,充分了解和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有利于提高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学习效益。
二、教师要适应“读图时代”的发展趋势
充分利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载体,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影像资料是当今信息受众的一种简约方式,可以通过新闻下载、卡通漫画等信息接受渠道,本课题教材提供了“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的直观图像,每个卡通人物代表
一种金属,其周围的小黑点表示置换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可以发现周围黑点越多,该金属与稀酸反应越迅速,也就是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恰当运用教学辅助信息技术设备,更好为单元复习课堂教学作好服务,重视“读图时代”的简约效果同时,也离不开传统的黑板板书设计,教师精心设计每节复习课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再现学生的视界,促进学生敏锐发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断积累化学知识得以理论层面的升华,要加强化学知识的生活应用拓展,才能将学生内化的化学理论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