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求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求职
南阳有个诸葛亮,27岁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侍弄那几亩田地。

一年下来,虽然精打细算,科学种田,但各种花销加在一块却远远多于卖粮食挣的钱,种田明显是不行。

他的妻子黄氏,相貌丑陋,脾气也暴躁,整天催着他去找工作。

听多了,诸葛亮也就烦了,“你以为工作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吗?得看时机,时机一到保证有好工作。

”其实他心里也急。

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一点背景,又穷,自己也是勉强支撑着读了一年大学,后来不得不辍学回家,连个文凭都没有拿到。

这几年虽说连硕士、博士等有文凭的人都不一定派得上用场,但文凭这东西偏偏和钞票一样,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又万万不能。

诸葛亮喜欢看报,喜欢看那几寸大小的黑白电视里的时局新闻。

他认为,要找工作,不知道当前的局势是不行的。

不然,即使手里有一份工作,也不一定干得长久。

他认真分析了目前国内市场情况,认为国内市场基本上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要找工作,有三个单位可以重点考虑:第一个是雄踞北方的曹魏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曹操文武双全,市场、管理、融资、经营方面都十分了得,并且野心不小,已经兼并了公孙瓒、袁绍、袁术等人的公司,资产过百亿。

公司经营多年人才济济北大清华中科院的硕士博士大把,个个都有房有车,自己如果前去,估计只能从业务员做起很难有大的作为,不能去。

第二个是浙江一带的东吴集团公司。

规模也比较大,孙氏家族已经经营了三代:孙坚、孙策,现在是孙权。

该集团也是人才济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才子云集。

其主管市场的副总周瑜,人称“周郎”,聪明过人,还和一把手孙权是连襟,并且气量狭小,如果一不小心便成了周瑜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去了也不行。

第三个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股东创立的蜀汉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刘备,副总经理是关羽,总经理特别助理是张飞。

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太理想,可以说很艰难,资金缺乏,甚至连个固定的办公地方都没有,今天在徐州、明天在荆州,后天又去投奔刘表、吕布。

手机、手提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就更少了,仅限几个高层人员有。

他们请不起好人才,好人才一般也不会到这样缺乏足够竞争力的公司。

但这个公司有一个不错的品牌“汉室宗亲”。

刘备号称刘皇叔,有先进的理念——“光复汉室”,这是深得人心的,而且刘备为人比较仁厚,关、张二人技术一流。

曹操开始不知道关羽是蜀汉股东,曾想挖他去曹魏集团任技术总监,又是送别墅,又是送奔驰,又是请桑拿。

关羽丝毫不为所动,这说明关羽
人品不错。

这三个人是结义兄弟,关系比较稳定,自己如果进入公司,倒是一个颇有前途的选择。

有了意向,诸葛亮又想,怎么让刘备发现自己的才华呢?如果送上门去,他们不一定重视,况且自己也拿不出一份像样的简历,又没有什么业绩来证明,所以得想办法,让刘备亲自来请自己。

于是他咬咬牙,托人在银行贷了一笔款,在南阳市区有名的一家星级酒店订了一间包房,出巨资请荆州卫视、荆州日报、南阳都市报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吃饭,请他们为自己做一个人物专访。

因为现在企业虚假性宣传太多,人们反感,所以又请他们为自己开一个“对话”版,访问内容以市场经济为主,目的是引起刘备的注意。

实际上,刘备的公司缺的也就是懂经营的人才。

他们刚刚在生意上吃了曹操的败仗,撤退到南阳,一面喘息,一面继续人才招聘工作。

尽管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面试,但不是书呆子就是缺乏经验。

好的人才都在别的公司找到了位置。

刘备很不高兴,开着他的“捷达王”到郊外散心去了。

这一散心,遇到了在一家文化宣传公司供职的崔州平,交谈之后,觉得此人不错,有点才气,就想挖他过来,没想到被拒绝了。

崔州平说:“我跟诸葛亮比起来,远远算不上什么人才,诸葛亮比我厉害多了,你看看这几天的报纸,一个整版都是记者与他的对话。


刘备找到报纸,坐在床上连夜品读,觉得诸葛亮有些话说的挺有道理。

于是第二天就带上关、张二人前去诸葛亮家——隆中求贤。

天冷雪又大,车都熄了火,他们又没办法,只得用双手推着汽车走。

但一连两天诸葛亮都不在家。

直至第三天,诸葛亮觉得是时候了,也摆够了架子,才在家中等着。

其实,诸葛亮让刘备茅塞顿开的核心战略思想是:建议刘备的蜀汉公司建立一个根据地。

先占领荆州的市场,然后迅速抢占西南市场,与北方的曹魏集团,东部的东吴集团鼎足而立。

刘备高薪聘请诸葛亮为首席策划,做出了不少轰动全国的经济策划,确定了蜀汉公司在西南的霸主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