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毕业论文
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
摘要: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其人才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在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公安专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引导下,公安院校必须围绕新时代公安人员的素质要求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进行调整。

本文研究结合现实情况,对公安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系统的介绍,进而明确当前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寻找改进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发展
目录
一、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3)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3)
(二)人才培养模式 (3)
二、公安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及院校人才培养的不足 (4)
(一)公安人员的素质要求 (4)
1.政治素质 (4)
2.业务素质 (4)
3.身体素质 (5)
4.智力素质 (5)
5.心理素质 (6)
6.法律素质 (6)
(二)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1.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所设置的教育内容不匹配 (6)
2.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考核方案难以体现学员能力 (7)
3.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度集中在大学生而忽视在职培训 (7)
三、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与实现 (8)
(一)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内容改革 (8)
(二)重塑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培养的目标与考核方案 (8) (三)增加在职培训等教育内容 (9)
参考文献: (9)
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人员的主要基地,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需要以培养符合现代公安事业要求的公安干警等为主要任务和目标。

在公安工作环境与工作模式等变化较大的阶段,准确认识公安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而合理调整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公安院校是公安专业从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我国国内公安系统内的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来自于公安院校。

可见,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公安系统力量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国内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包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公安实践,围绕新时期警务工作需要,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预备警官。

这里所说的一专多能,主要是指:在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培养具备坚定政治思想素质、贴近公安工作实践并瞄准实战需求,具备较强专业技能与实战技能,具备强健的体魄与过硬的自卫擒拿本领,具备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交款知识面与博大人文胸怀的新型现代化警官。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该模式,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及全国第二十次公安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改革公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新时期公安工作要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强素质”的课程体系,并培养出符合新时期公安工作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公安院校的人才培训以课程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在近年来虽然通过一些课程改革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但是,距离公安系统要求的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特别关注新时期公安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以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