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中职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树立中职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看重,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意识到国家的发展除了需要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外,更多的需要奋斗在一线岗位的技术工人,而这些岗位的能手,恰恰就是来自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机遇的到来,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
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产品”到了社会上能有多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样的困惑一直伴随左右。
一、正确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
1、生源决定学生普遍特点
在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活动中,由于自身对学习的目的性和意义性不明确,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积极性非常的差,经常受到批评。
有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出现逃学、厌学、顶撞老师的情况。
2、把握学生个性化特点
(1)某些学生心理落差较为严重,自卑心作祟。
(2)某些农村学生经济落差较大,容易歪曲消费理念。
(3)中职学生单亲家庭相对较多,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进入中职技术学校后,他们发觉了自己的闪光点,就是自己的动手能力强。
借此,作为老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举一些身边成功的中职生的事迹,给他们信心,鼓励他们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成为有用之才,将来在职业岗位中有所成就,并且有更好地发展。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的一些学生的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抓这些特点,因材施教的实施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
二、中职学校学生课堂教学现状的主要弊端
1、片面只关注“好生”,导致了学生思想分化
在课堂管理中对部分的“问题生”从没有正眼看过,在心中就肯定了这些学生是“无可救药”,不管这些“问题学生”做得再好,最终还是成了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他们这个年龄段对各项事情均比较敏感,久而久之,教师的片面化让这些得不到认同的学生越来越感到自卑,进而玩世不恭。
2、激进式管理,缺乏分析中职学生实际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上为独身子女,从小所受到的关爱比较多。
造成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比一般同年龄人更强的了解欲望,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有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厌恶情绪。
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心理素质不稳定,以一种敌对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不愿意诚恳地接受学校的教育,课堂管理者在管理上多施以激进式课堂管理方式来管教中职学生,不但达不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学生心理反感。
当这种逆反心理发生作用时,结果往往会无功而返。
3、学生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中职学生的内心既有强烈的独立的要求,又有深深的依附别人的行为。
他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但自尊心又特别的强。
由于客观原因,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能辨别对与错、善与恶、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学生的管理中,总认为这些学生朽木难雕,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学生心理不平衡的心理因素。
师者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多举一些成功的案例,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样,要把一些不好的,失败的案例讲给他们听,帮他们客观地分析原因。
三、行之有效的管理: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作为课堂管理者应当树立“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指导思想,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可造之才。
中等职业教育是帮学生找回自信。
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眼中的坏学生就会变得可亲、可爱。
我们会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
通过组建体育队、艺术团,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象棋大赛,志愿者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拥有健康、自信的心态。
当看到学生的优点时应加以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受到尊重,就会倍加努力,想法设法改变自己。
从而取得全面教育的效果。
同时,要改革学生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激励学生的主动发展。
2、从学生的对面走到学生的中间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
一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发号施令往往会工作比较被动,收效差。
如果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坦诚相待,与他们做朋友,不带丝毫欺骗。
在学生看来,觉得老师在自己身边,心中装有自己。
这样师生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学生就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反映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交流中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价值观。
总之,中职生的道德价值观的重建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但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时刻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纯粹道德理念,多管齐下,相信我们重新建构中职生的
道德价值体系的教育目标一定会最终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