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1-基本知识
铁路信号导论知识点大一

铁路信号导论知识点大一铁路信号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
作为铁路运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铁路信号系统承担着监控、控制和指挥列车运行的重要任务。
在铁路交通中,了解并掌握信号导论的基本知识是每一位大一学生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介绍铁路信号导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 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是指利用特定的形式、颜色、位置等方式向列车驾驶员传递信息的装置。
信号的种类包括进站信号、出站信号、调车信号等。
大一学生首先需要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信号的作用和意义。
2. 信号的颜色与意义在铁路信号系统中,颜色是传递信号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代表着不同的信息和指令。
例如,红色信号表示停车,绿色信号表示开行,黄色信号表示减速等。
大一学生需要熟悉各种信号颜色及其对应的意义,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正确理解和执行信号指令。
3. 信号机的种类与作用信号机是指安装在铁路线路上的信号设备,用于向列车驾驶员传递信号信息。
根据其形式和功能,信号机可分为进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中间信号机等多种类型。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各类信号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判断和响应信号指令。
4. 信号检查与维护铁路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对信号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信号检查方法和维护技巧,如检查信号灯的亮度、检查信号设备的连接状况等。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信号故障的处理方法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步骤,以确保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列车运行中的信号应用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信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信号在列车运行中的应用方式,包括信号的确认与执行、信号指令的解读与判断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列车运行情况和信号应对方法,如列车故障、经过站点等特殊情况下的信号处理方法。
总结:铁路信号导论知识点大一的学习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信号的基本概念、颜色与意义、信号机的种类与作用、信号检查与维护以及列车运行中的信号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大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铁路信号导论知识。
大一学科导论重要知识点

大一学科导论重要知识点导论课程是大一学生最初接触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并适应即将学习的各个专业领域。
在大一学科导论课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将介绍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导论课程的内容。
一、学科导论的定义和意义学科导论是一门介绍和概览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的基础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发展历程和研究趋势,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学科导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重要的学科导论知识点1. 学科的分类和特点在学科导论的学习中,理解学科的分类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学科可以按照学科体系、学科特点和学科对象等进行分类。
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等是常见的学科分类。
了解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对象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定位和了解。
2. 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
学科导论课程通常会介绍一些重要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有助于建立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和深入了解。
3. 学术规范和道德学术规范和道德是每个学科都应当遵守的准则。
学科导论课程会向学生介绍学术规范和道德的重要性,包括学术诚信、学术合作和学术尊重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学术规范和道德,以确保自己在学术研究和学习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准则。
4. 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学科导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综合性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很多重要的研究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学生需要了解学科交叉的现状和趋势,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合作能力。
5. 学科学习和职业规划学科导论课程还会提供学科学习和职业规划的指导。
学生需要了解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就业形势和职业规划建议。
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护理学导论知识精要

护理学导论复习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1.南丁格尔对护理专业的贡献(1)为护理向正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基础(2)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3)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4) 创立了一整套护理管理制度(5)强调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2.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1)建立了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2)护理向专业化发展(3)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4)临床护理分科3.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4.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于189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
1899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5.南丁格尔的代表作: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6.护理学:护理学是健康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发展规律。
7.护理概念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以病人为中心(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以健康为中心(20世纪70年-至今)8专业的特征:(1)以提供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为目的(2)有完善的教育体制(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5)有专业自主性9.按照护理的功能来分,护理可分为:独立性护理功能,合作性护理功能,依赖性护理功能。
独立性护理功能是指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来决定的护理措施及服务按照工作的专业性质来分:专业性,类专业性,非专业性。
按照工作场所的不同来划分: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
10.护理学基本概念包括;环境、健康、护理、人第二章:健康与疾病1.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亚健康状态: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一些功能发生改变的状态,主观上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力降低3.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个体生物学体征)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生物因素是主要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是重要因素。
大一导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导论知识点总结一、导论课的意义导论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大一新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和学科特点,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导论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辨别出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所在,为未来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导论课的主要知识点1.哲学导论:介绍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社会学导论: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4.经济学导论: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5.法学导论:介绍法学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和法律规则,帮助学生了解法学对法律问题的研究和解释。
6.历史学导论:介绍历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让学生了解历史学对历史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7.文学导论: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解释。
8.艺术导论:介绍艺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形式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艺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和解释。
9.计算机导论: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应用技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对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10.环境科学导论: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问题,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1.地理科学导论:介绍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地理要素,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科学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研究和解释。
12.生物科学导论: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13.化学科学导论:介绍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对物质结构和变化的研究和解释。
14.物理科学导论:介绍物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对自然物理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计算机导论大一知识点免费整理

计算机导论大一知识点免费整理计算机导论是大一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及网络等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本文将免费整理大一计算机导论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 计算机的定义及特点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运行自动进行高速数值计算和符号操作的现代化电子化智能设备。
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获取指令和数据,经过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处理,再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描述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基本模型,它包含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件。
2. Von Neumann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的区别Von Neumann体系结构中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数据在同一存储空间中,而哈佛体系结构中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一种系统软件,它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和资源管理的功能。
2. 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根据网络规模和地理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2. 常见的通信协议常见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有TCP/IP、HTTP和FTP等,它们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控制。
五、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保护1.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是计算机安全的重要问题,包括病毒、木马、蠕虫和黑客等形式。
会计专业导论知识点

会计专业导论知识点一、导论部分会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种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活动的方法和规则。
它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会计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会计的定义和目的会计是一种记录和归纳财务信息的方法。
它通过对经济交易的记录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了对组织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的信息。
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准确、可靠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以便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三、会计的职业道德和法规会计师在履行职业工作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法规。
职业道德包括保持客观、诚实和保密性,避免利益冲突等。
而法规方面,会计师需要遵守国家法律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组织拥有的资源,负债是组织欠他人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
收入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为了获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五、会计核算方法和账簿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现金基础会计和权责发生制会计。
现金基础会计是指在现金收付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
而权责发生制会计是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与现金流无关。
为了记录和整理会计信息,会计师需要使用各种账簿,如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等。
六、财务报表和比率分析财务报表是会计师为了向内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而编制的。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些报表能够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
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不同指标的比值,来评估组织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七、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是一种用来计算和控制成本的方法。
它包括成本分类、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等方面。
通过成本会计,管理者能够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决策。
而管理会计是根据管理者的需要,为决策提供有关成本、利润和效益的信息。
教育技术学导论1-3章内容整理

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第一节概述1、美国教育技术界把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领域兴起的视觉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但教育技术领域的形成并发展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实践领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事。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表述》,总结了以往50年来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有关:一是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二是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斯金纳)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三是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节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1、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
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
2、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1)视听教学论(1)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一、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二、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分类;三、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
(2)“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的影响戴尔的“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
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做”的经验:直接有目的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学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
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在“经验之塔”中,学习者开始是在实际经验中作为一名参与者,然后是作为一名真实事件的观察者,接着是作为一名间接事物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物,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
化工导论大一知识点总结

化工导论大一知识点总结化工导论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化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大一学习化工导论期间,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工程的定义、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质量和能量平衡、过程流程图、化学工程设备等。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学工程的定义与概念化学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工艺、过程流程和化学工程设备的学科。
它涉及到将原料转化为有用产品的设计、操作和控制过程。
化学工程的目标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环保的化学反应过程。
二、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是指由原料发生变化形成产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反应速率和瞬时反应速率。
三、质量和能量平衡质量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要平衡。
质量平衡可以用数学方程表示,并且根据不同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
能量平衡是指在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要平衡,能量平衡也可以用数学方程表示。
四、过程流程图过程流程图是用图形方式表示化学工程过程和流程的工具。
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原料的输入、反应的发生以及产物的输出。
在过程流程图中,常见的符号有箭头表示流动方向,圆圈表示反应器,方框表示储罐等。
五、化学工程设备化学工程设备是指用于化学工程过程的设备和装置。
常见的化学工程设备有反应器、蒸馏塔、换热器、分离器等。
反应器是最常见的化学工程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
蒸馏塔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换热器用于传热,分离器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相。
综上所述,化工导论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化工导论,我们了解了化学工程的基本定义和概念,掌握了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熟悉了质量和能量平衡的原理,学会了使用过程流程图表示化学工程过程,并且了解了常见的化学工程设备。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知识点汇总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问题,①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度困苦。
②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思想。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7.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1844年二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表明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8.《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9.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二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粒子物理导论知识点总结

粒子物理导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粒子1. 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它们分别带正电荷和不带电荷,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夸克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 电子电子是原子的基本粒子,带有负电荷,是质量最轻的基本粒子之一,电子的运动特性符合量子力学的描述。
3. 光子光子是光的传播介质,也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不带电荷,且质量为零,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表现为波动和粒子状态。
4. 中微子中微子是轻子的一种,没有电荷和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是宇宙射线和核反应中的产物。
5. 夸克夸克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分为六种不同的味道: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
二、相互作用1. 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一种负责夸克、胶子和核子相互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力,是核子和原子核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强相互作用的传播介质是胶子,通过交换胶子传递力量。
2. 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一种决定放射性核衰变和部分粒子衰变的相互作用力,由W和Z玻色子传递。
弱相互作用主要包括β衰变、中微子与核子的相互作用等。
3. 电磁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是一种通过光子传递的相互作用力,是负责原子核外电子和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也负责原子核和原子核之间的静电作用。
4. 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是一种负责大质量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的传播介质是引力子。
5. 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子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夸克之间以及夸克与反夸克之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力,通过交换胶子来传递力量,形成了强子之间的结合。
三、量子力学1.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粒子既具有粒子性质,又具有波动性质,包括波动方程描述粒子的运动和粒子性质表现为波的干涉效应等。
2. 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不能同时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测不准原理限制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计算机导论复习知识点(1)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网络概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概念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组成从组成部分上看由硬件、软件、协议三大部分组成从工作方式上看(主要指Internet)可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从功能组成上看•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
资源子网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
功能数据通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负载均衡。
分类•按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作用距离约为5~50km。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地理上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km左右)。
•个人局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网络:每个终端或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与中央设备相连。
总线形网络: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环形网络: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接成一个环。
网状形网络: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路径与其它结点相连,多用在局域网中。
标准体系•因特网的所有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布,RFC 要上升为正式标准要经过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还不是RFC 文档。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开始成为RFC 文档。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有许多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实施相关网络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OSI 参考模型、HDLC 等。
导论知识点口诀总结

导论知识点口诀总结
导论是研究的入门,要系统掌握很有关。
下面给大家递口诀,希望能帮助快速掌握。
一、导论概念
导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打开大门,引领研究,因此研究的方法要得当。
二、导论功能
导论必须,要有明确功能。
提出问题,确定目的,介绍研究,展望结果。
三、导论特点
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要清晰明确,逻辑严谨。
四、导论结构
导论结构,要清楚扼要。
包括:问题陈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论文结构等。
五、问题陈述
问题重要,是研究的导向。
要明确准确,有针对性。
六、研究目的
目的是导向,研究的指南。
要明确具体,有实际应用性。
七、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核心之一。
要严密科学,操作可行。
八、研究意义
意义重大,是研究的价值。
要明确重要,有现实意义。
九、研究现状
现状掌握,是研究的基础。
要全面深入,有新观点。
十、研究范围
范围界定,是研究的限定。
要明确合理,能够完成。
十一、论文结构
结构分明,是论文的脉络。
要清晰有序,层次分明。
十二、总结展望
总结展望,是导论的收尾。
要简洁明了,有前瞻性。
以上就是导论知识点口诀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学导论大一知识点总结

护理学导论大一知识点总结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本文将对大一学习的护理学导论课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护理的定义和目标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的科学,旨在通过预防疾病、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目标是维持和促进人的全面健康。
二、护理伦理和职业道德护理伦理是指护理行为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护士在实践中必须遵循同情心、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同时保持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护理过程和护理诊断护理过程是一种系统化的、动态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和评估五个步骤。
护理诊断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或潜在护理问题进行判断,以确定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四、基础护理知识基础护理包括个人卫生护理、营养护理和安全护理等。
个人卫生护理包括洗澡、口腔护理、排泄护理等各项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营养护理涉及到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安全护理主要涉及到患者的环境安全和预防意外伤害。
五、临床技能和护理操作临床技能和护理操作是护理学导论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静脉输液、鼻饲等常见的临床操作技能。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掌握这些操作技能。
六、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导论还涉及了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便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护理知识。
七、专业概论专业概论包括护理学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护理学导论,学生将建立起对护理学科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逐步掌握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为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导论1》

5、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巴黎,98.9. 30—10.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 格 斯
一、两大发现
1、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 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 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艺术和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 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 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 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P1)
第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 展变化。
社会意识是具体、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 都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 步而发展进步。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经济状况: 德国
落后于
法国
落后于
英国
社会意识: 德国
先进于
法国
先进于
英国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
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 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 程。 ②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 进步的根本尺度。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1、 《资本论》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
③ 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A.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初期的三 大空想家: 法 国的圣西门、傅 里叶和英国的欧 文。 B.把社会主义从 空想变成科学: 把社会主义思想 牢牢建立在唯物 史观和剩余价值 学说的基础之上。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第1章绪论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的概念,硬件的五个组成部分,软件的概念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是由电子的、磁性的、机械的器件组成的物理实体,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个基本组成部分;软件则是程序和有关文档的总称,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什么是系统软件,常用的系统软件有哪些?什么是应用软件,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哪些?1.1.2计算机的分类按规模分类有: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1.1.4 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有哪些?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娱乐与游戏。
这些各用途的含义是什么CAD CAM CAI的含义1.1.5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发展史中的“代”是如何划分的?每代计算机的使用的主要器件是什么?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的含义第五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1.5 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信息化社会的特征是什么?internet的起源是什么?我国的互联网络: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公用信息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
以及这几个互联网络的主要用途。
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6: A B D C CC 7-12: B C D B B C第2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2.1.1数制的概念2.1.2 掌握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10进制转换为2,8,16进制;2,8,16进制转换为10进制;2进制与8进制的相互转换;2进制与16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8,16à10 位权法:把各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然后求和。
10à2,8,16 整数部分:除基取余法:“除基取余,先余为低(位),后余为高(位)”。
小数部分:乘基取整法:“乘基取整,先整为高(位),后整为低(位)”2à8:以小数点为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和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按每三位为一组(不足三位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三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一位八进制数。
大一专业导论知识点归纳

大一专业导论知识点归纳一、引言导论课程作为大一新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了解专业的背景、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归纳总结大一专业导论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专业导论课程。
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是导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专业的背景、学科特点、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所选择的专业。
在专业介绍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专业知识点:1. 专业背景在介绍专业时,可以从该专业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相关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说明。
2. 学科特点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可以对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进行简要概括,例如:该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融合等。
3. 就业前景介绍专业的时候,可以简要介绍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岗位和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三、专业知识框架梳理针对大一专业导论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可以将其框架梳理为几个重要的方面,比如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概念、专业应用技能等。
1. 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是每个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该学科的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学科内的专业术语等。
2. 专业核心概念每个专业都有其核心概念,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概念可以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医学专业的核心概念可以包括人体解剖、疾病诊断等。
对于这些核心概念,可以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例子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专业应用技能除了学科知识外,专业应用技能也是专业导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技能可以包括编程语言、软件工程等;机械专业的应用技能可以包括机械设计、工程制图等。
对于这些应用技能,可以列举具体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其实际应用场景。
四、学术研究与实践学术研究与实践是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相关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培养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
1. 学术研究方法了解学术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机械工程导论大一知识点

机械工程导论大一知识点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个机械工程导论的重要知识点。
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领域等。
它涵盖了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2. 基本力学知识基本力学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等内容。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学效应,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而强度学则关注物体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
3. 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
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具有轻质、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4.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图。
工程制图是指运用标准符号和图形语言表达工程设计意图,机械设计图则是具体表达机械产品的结构和尺寸等信息。
5.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液体和气体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力学问题的学科。
包括流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为机械工程中的流体传动和流体动力装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6. 热学基础热学基础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学科,研究热能和能量转换的原理。
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学等内容,应用于热能机械的设计和热工过程的分析等方面。
7.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合理设计机械零件和装置,满足工程要求。
涉及到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8.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
包括机械加工、焊接、铸造、锻造等工艺技术,为机械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9.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机械振动与噪声是机械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计算机导论大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大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导论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介绍和探讨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下面将对计算机导论大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程序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逻辑判断的高速电子计算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电子管实现计算功能;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使用晶体管替代电子管;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芯片实现计算功能;第四代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普及到家庭和个人。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简单分为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四个过程。
输入阶段将外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阶段根据程序对输入数据进行运算和逻辑判断;输出阶段将计算结果输出给用户;存储阶段用于暂时或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四、计算机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和处理数据。
二进制是一种只包含0和1两个数值的计数系统。
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都可转化为二进制编码来表示和存储。
五、计算机的编程语言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二进制指令;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来代替二进制指令;高级语言则更接近自然语言,程序员通过编写高级语言代码,再通过编译器或解释器将其转化为机器语言。
六、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网络系统。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各种协议和标准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传输。
七、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保护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干扰。
隐私保护是在计算机系统中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八、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科学计算、工程设计、人工智能、金融、医疗和娱乐等。
大一护理学导论必备知识点

大一护理学导论必备知识点一、护理学概述1. 护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 护理学的发展历程3. 护理学的学科体系二、护理伦理学1. 护理伦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2. 护士伦理决策的步骤3. 护理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区别和关系三、护理沟通学1. 护理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2. 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3.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困难及处理方法四、人体解剖学基础1.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常见器官的位置和相互关系3. 人体解剖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五、生命科学基础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的层次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常见疾病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六、病理学基础1. 病理学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与护理干预3.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和预防措施七、药理学基础1.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 常用药物的剂型及其使用方法3.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措施八、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1. 护理评估的定义和流程2. 常用的护理评估工具和方法3. 护理诊断的概念和常见护理诊断九、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1. 患者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 常见的患者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3.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十、护理技术与操作1. 常见的基础护理技术和操作2. 常用的医疗器械和护理器具的使用方法3. 感染控制与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结语:大一护理学导论中的以上知识点是对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必备了解。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将为日后的护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
护理专业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更深入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统计原理 与方法的科学
工作过程
统计工作
二、统计学分类
应用 统计
统 计 学
数理统计
原理与方法
心 理与教育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 司法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
……
运用…… 研究…… 数量关系的学科
• 研究某种药物(无羟色 胺)对记忆成绩的影响。 随机抽取两组被试,每 组25人。一组用药,一 组不用。除药物因素外, 两组记忆任务和其他条 件一致。实验后发现两 组成绩有5分之差。如何解释这一结果?
反应变量(因变量)
(四)数据
1、变量与数据的区别 • 变量:取值前不能预料到的量; • 数据:随机变量的观测值,即变量值。 2、数据的类型 • 点计数据:计算个数 • 度量数据:测量工具或标准测量
各种类型数据间的关系
数据
离散数据
连续数据
计数数据 称名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比率数据
四、统计术语初识
• 统计上:具有变异性的数据。
(二)观测值的特性
• 离散性
• 变异性 • 规律性
(三)变量的分类
1、性质上
种类 基本特征 功能 运算 举 例 无实际 性别、民族、职业、城 称名 属性、类别 分类/描述 数量意义 乡、独生与否 无相等单位 分类/排序 不能+- 顺序 ×÷ 1+等级 无绝对零点 有相等单位 等距 无绝对零点 (相对的) 2+差异决 策和比较 品德、能力、爱好、 五点(七点)量表
• 李仲涟.常用教育与心理统计方法.长沙:中南工业 大学出版社,1987 • (美)Edward W.Minium著,高振业,秦仲实 译.教育统计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 张厚粲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8 • 车宏生,朱敏.心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 楼杳.实用学校教育统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 朱德全,宋乃庆. 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重庆:西 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1)
差异性
总体类型
无限总体 总体包含 个体数目 无限
相对性
(二)样本与样本容量(n)
•
样本:总体抽出的部分个体 总体(N) 样本 容量
样本包含的个体数目
大样本 n>30
(一)总体与个体
• 总体:性质相同的 一类事物的 全体。 •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 一 基本单位或 单元。
总体(N)
总体的特征
同质性 大量性
有限总体 总体包含 个体数目 有限
Xi Xi X
i 1
n
写出下列符号的展开式
X
X ?
2
2
?
XY ? X Y ?
展开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 2 n
2 2 1 2 2 2 n
参考书
基础统计学
• [美]D.怀特著,叶佩华译. 教育统计. 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80,7(1) • 郝德元. 教育与心理统计.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1(1) • 叶佩华,陈一白.教育统计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2 • 曹延停.教育统计学基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 张厚粲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8 • 王汉澜.教育统计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 Riccardo Russo.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Psychology Press,2003(1)
基础+高级统计学
国内
•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 杨宗义.教育统计学.重庆:科技人民出版社重庆分 社,1990 • 温忠麟,邢最智. 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技术. 南京:江 苏教育出版社,2001,10(1) • 程书肖,李仲来.教育统计方法.沈阳:辽宁大学出 版社,1988 • 候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 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张雷,雷雳,郭伯良.多层线性模型应用.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3
• James H.Bray,Scott E.Maxwell.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Sage Publications,1985
• William D.Berry,Stanley Feldman.Multivariate Regressing in practice.Sage Publications,1985
温度(并非无冷热而是 可+- 特定冰点)、成绩分数、 智商
比率 有相等单位 等比 有绝对零点
3+比值决 策和比较
可+- ×÷
身高、体重、投资
称名、顺序、等距与比率数据的比较
数据类型 称名 顺序 等距 比率 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 计算个数、比率、众数、卡方检验、品质相关等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秩次检验等 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t检验、F检验等 几何平均数、相对差异量等
国外
• Laurence G.Grimm.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DC,1995 • Barbara M.Byrn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AMO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es,Inc, 2001
一督导到学校视查 某研究者对100名学 看到的是大一各班 生的智 每一学生的英语成绩。 力水平 进行了 若要用简单的办法 测验, 结果平均智 来了解该校学生的 商为105,平均差 距 英语水平,学校应 为30。能否认为这些 提供那些数据才能 学生的智力比一般水 使督导对该校的情况 平高呢? 形成整体印象?
• 统计学 • 发展简史 • 学习意义 • 预备知识
第一节 统计学
• 含义 • 分类 • 内容、特性与原则
• 学科性质
一、统计学的含义
(一) 统计—— 总起来计算
对某一现象 有关数量资料的 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的 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 (二) 统计的三层含义 统计工作 统计学
统计资料 统计学 数据资料 统 计 实 践
2、连续性上
1.5~2.5(不包括2.5本身)
1
2
3
4
5
6
7
连续:两相邻值之间可作无限划分。
1
2
3
4
5
6
7
离散:两相邻值之间不可再作精细划分
3、函数上
•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控制的因素。 • 因变量:自变量引起并被测量的变化量 实验(自变量) 刺激 变量 非实验(无关变量如噪音) 4、实验上 被试变量 控制变量
小样本 n<30
相 对 性
样本(n)
(三)参数与统计量
• 参数:
• 统计量:
总体特性
样本特性
量数
参数与统计量的符号系统 平均数 统计量 参数 标准差 相关系数
X
S, SD
r
(四)标志与指标
• 标志:个体属性与特征的名称
– 品质标志 – 数量标志
• 指标: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 John E.Freund & Gary A.Simon.Modern Elementary Statistics.Prentice Hall,1997(9)
• William D.Ergle.Introductory Statistics with A Minitab Guide.Duxbury Press,1995(1) • Perry R.Hinton.Statistics Explained.Routledge, 2004(1)
X Y X 1 Y1 X 2 Y2 X n Yn
X 1 X 2 X n Y1 Y2 Yn X Y
三、变量及数据
(一)定义
• 数学上:不断变化,可取不同数值的量
• 扈涛.教育统计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 唐国庆,范晓玲. 简明教育统计学. 长沙:湖南大学出 版社,2003,3(1)
• 邵志芳著.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 版社,2004,8(1) • 范晓玲. 教育统计学与SPSS.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9(1)
1
CX1 X 2 X n C X
2
CX n
2、设C为常数,则 常数的连加和等于 常数与其个数的乘积
C NC
C C C C
NC
3、设X、Y为变量,则 各变量和的连加和等于 每一变量连加和的和
X Y X Y
(二)态度——辩证观
• 错误观:无用或万能 • 有用,慎用
(三)学习要求
• 掌握统计词汇 • 训练计算技能 • 理解统计逻辑
• 准确选择方法
• 正确解释结果
第三节 预备知识
一、数的概念
1、数的精确度:相对性→ 近似数 数学上 意义相同 18 18.00 17.5~18.5
统 计 上
17.995~18.005
有效数字的判断规则
• 所有非0数字;
• 介于非0数字间的0;
• 小数部分非0之后的0;
有效数字
• 小数部分左边的0不是有效数字; • 整数后0,可能是,也可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