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完整版)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完整版)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 1 -
操作,超时后的所有未做操作不得分。

目的注意事项不在计时内。

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压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

- 2 -。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26
未定位扣2分,按压位置不正确扣5分,姿势不正确、放松不到位、手移位、节律快慢不一各扣5分;按压失误按电脑记录扣5分/次。
6、以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比例反复进行,直至呼吸心跳恢复。要求:人工呼吸频率成人12-16次/分,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
5
评分标准同4、5
7、观察病情:听呼吸、摸对侧颈动脉有无搏动、看病人胸廓是否有起伏、瞳孔、面色。
6、取注射器,向导管气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内壁密闭,以不漏气为准。
(报告操作完毕)
计时结束。时间1分钟40秒。
10
导管气囊气过多、不足扣3分;
每超过15秒扣1分
7、整理用物
3
整理不到位各扣2-3分
口述
1、清醒病人及咽喉反射灵敏者,应进行咽喉部表面麻醉。
2、插管后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30秒;必要时吸氧后再吸痰;插管后吸入气体应注意湿化。
3、导管留置期间,气囊每2-3小时放气1次;气管总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12
遗漏回答,每小点扣2分
5
操作者位置不符合要求扣2分
2、判断病人有无意识:①轻晃病人双肩,②同时呼叫“喂!你怎么啦!”观察有无反应。
5
少一项扣2分
动作不正确或不到位扣2分
3、①听呼吸音,用颊部感受气流,②看胸部起伏,③同时摸颈动脉搏动。④无搏动举手高喊“快来救人啊”;⑤检查身下有无硬物,摆好体位(平卧位),解衣露出胸廓,松开腰带。
未清除扣5分,动作不到位扣2分;
气道开放不正确扣5分,吸气时头未偏、未捏、松鼻、未观察扣2分;
吹气失误按电脑记录扣5分/次。
5、心脏按压方法:定位,术者以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处,另一手掌压于其上,两臂垂直,以两肩带身体力量向脊柱方向均匀节律下压(中青年4--5厘米),随即放松,以利心脏舒张。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

CPR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规整]

CPR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规整]

CPR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规整] 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血液循环。

为了确保CPR操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操作者进行考核评分。

下面是CPR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规整版:一、胸外按压1. 压迫位置:按压点是否正确,是否在胸骨下1/2至1/3的位置。

2. 压迫深度:按压深度是否达到5-6厘米。

3. 压迫频率:按压频率是否在每分钟100-120次。

4. 压迫连贯性:按压是否连续不断,不间断。

二、人工呼吸1. 恢复通气:是否进行了恢复通气。

2. 恢复通气时间: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是否在1秒内。

3. 恢复通气量:每次人工呼吸的潮气量是否充分,观察胸廓是否抬起。

三、CPR操作流程1. 操作顺序:按照CAB的顺序进行操作,是否先进行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2. 协作配合:操作者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协作配合,是否能够高效地进行操作。

四、操作技巧1. 手法正确性:按压时手掌与胸骨之间是否有坚实的接触,并避免手指过度弯曲。

2. 压迫方向:按压时是否垂直向下施力,并避免向两侧偏斜。

3. 通气角度:进行人工呼吸时是否正确倾斜受救者的头颈,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操作效果1. 脉搏恢复:操作后是否能够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

2. 自主呼吸:操作后是否能够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

六、考核评分根据以上标准,对CPR操作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1. 优秀(满分10分):按压位置、深度、频率准确,胸廓明显抬起,通气充分,操作顺序正确,协作配合良好,操作技巧熟练,能够有效恢复脉搏和自主呼吸。

2. 良好(8-9分):按压位置、深度、频率较准确,胸廓轻微抬起,通气较充分,操作顺序正确,协作配合较好,操作技巧较熟练,能够有效恢复脉搏和自主呼吸。

3. 中等(6-7分):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不够准确,胸廓未抬起或抬起不明显,通气不够充分,操作顺序基本正确,协作配合一般,操作技巧一般,能够较好地恢复脉搏和自主呼吸。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病人体位舒适,环境清洁,告知四防。
6
4
5
3
4
2
3
1


30
检查、清洁鼻腔,连接鼻塞(鼻导管)并试通畅;
按需要正确调节氧气流量;
插鼻塞(鼻导管)方法正确;
鼻塞(鼻导管)插入深度合适;
导管固定牢固,美观;
记录用氧时间;
操作步骤正确(包括打开开关时操作顺序)。
5
4
5
5
4
2
5
4
3
4
4
3
1
4
3
2
3
3
2
0
3
2
1
10
10
8
8
6
6
4
4
胸外按压
35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2.按压手法正确;
3.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为1:1;
5.按压频率:100次/分;
6.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30:2;
7.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3.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
7
6
7
6
5
6
4
3
4
2
2
2
人工呼吸
20
1.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2.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2
2

最新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最新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操 作 流 程
胸外心脏按压:
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垫应放置按压板;充分暴露胸部、松开腰带。
5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5
按压手法和姿势: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置于此手背上,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放松时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但手掌不要倚靠在患者胸廓上。
5
放电后立即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CPR效果评估:检查并口述: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口唇、面部及甲床转红润。
5
总计
监考人签字
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电除颤:除颤器置于监护状态,确认病人出现室颤。
5
选择能量,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
5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两电极板均匀涂布导电糊。
5
安放电极板:“心底部”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心尖部”电极板中心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
5
充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垂直下压(口述:请闪开,并后退),放电。
2016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是□否□
(4) 创新能力薄弱(3)个性体现科室姓名职称考核日期年月日
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得分
备注
评 估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5
2、判断意识:凑近患者耳旁(双侧)大声呼唤并轻拍患者双肩,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5
3、呼救:“来人,抢救病人”
5
4、检查脉搏和呼吸:以一手中指与食指指尖从喉结向同侧滑行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吸,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应将心脏骤停早期的叹息样呼吸视为无呼吸。判断时间:≤10S。(口述:无心跳、呼吸,立即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

旗医院2016年2月25日护士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姓名 考核者 得分 分
备注: 操作方法:口述加操作。

和患者沟通是否亲切合适:是□、否□。

废物处理是否正确有效:是□、否□。

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用物是否掉地:是□、否□。

操作动作是否优美:是□、否□。

关键步骤是否倒置:是□、否□。

旗医院 年 月 日护士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姓名 考核者 得分 分
备注: 操作方法:口述加操作。

年 月 日《心肺复苏》考试成绩单( )
备注:前三名:王娜、任瑞安、魏雅馨。

旗医院 年 月 日护士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姓名 陈丽英 考核者 得分 分
备注: 操作方法:口述加操作。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6版)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6版)
5、判断大动脉搏动:判断大动脉搏动:成人与儿童触摸颈动脉(右手示、中二指并拢,由喉结向内侧(患者右侧)滑移2-3cm检查颈动脉搏动),婴儿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判断自主呼吸:眼视、面感、耳听时间<10秒,口诉:“大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消失”
6、安置体位:去枕、平卧,复苏体位,确认硬板床或置按压板
7、解开衣领、腰带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终末
质量
标准
10分
1、抢救意识强,有爱伤观念
2、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有效
3、5个循环2分钟内完成
5
5
每超10秒扣1分
监考老师:考核日期:年月日
10.气囊辅助呼吸①连接呼吸囊与氧气(氧流量10L/min以上)②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只手挤捏呼吸器(挤压时间大于1秒,使胸廓抬起)成人潮气量为500ml-600ml,儿童为250ml-300ml 11.完成五个循环、呼吸周期
12.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判断呼吸是否恢复,同时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时间5-10秒,口诉“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再观察瞳孔、四肢末梢循环情况),报告“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及时间”13.示意结束,洗手,记录
8、胸外心脏按压:①术者体位:位于病人一侧,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选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体位②成人为双手按压,儿童为单手或双手按压,婴儿为两个手指按压③按压部位:儿童和成人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中点,婴儿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④按压姿势:双手掌根重叠,手指扣手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双臂肘关节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运动,垂直向下用力⑤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6CM儿童:至少1/3前后径(大约5CM)婴儿:至少1/3前后径(大约4CM)⑥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⑦按压与放松时间1:1,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⑧按压呼吸比30:2,新生儿每分钟实施90次的按压和30次的通气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通气频率:10-12次/分;
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2分),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
16
六、评估
(5分)
评估(操作并口述):意识恢复(1分),有自主呼吸(1分),触及大动脉搏动(1分),瞳孔由大变小(1分),面色、口唇红润、皮温变暖(1分)。
5
总分
100
说明:1、以一个周期为考核要求,5个循环为一周分
得分
一、环境评估(2分)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1分),口述:环境安全,请求帮助呼叫“120”。(1分)。
2
二、判断与准备(15分)
1、快速到达患者右侧身旁,拍患者双肩(1分),分别对双耳呼喊(1分):喂!你怎么啦?重呼轻拍。
2
2、判断病人:正确触摸颈动脉: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2分),食指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2分),检查有无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2分)。同时判断呼吸:耳听有无呼吸音(1分),眼睛观察胸廓有无起伏(1分)。口述病人情况(2分):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无正常呼吸,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20
五、人工呼吸“B”
(16分)
球囊-面罩通气操作:呼吸面罩罩住患者口鼻(2分),左手用"CE"手法固定面罩,即拇、食指呈"C"型固定面罩,其余三指 呈"E"型托住下颌(8分),右手持简易呼吸器球囊规律挤捏球体:
潮气量:500-600ml(6-7ml/kg),约将球囊捏到1/3的程度(2分);
挤压时间:大于1秒(2分);
5
1、仰头抬颏法(10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向下按压使头部后仰(4分),另一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4分),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2分)。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操作后(口述)进一步生命支持,中医观察患者意识、尿量变化。
3
2
5
5
5
2
3
5
5
5
3
5
5
5
5
5
1
1
未判断意识扣3分,未看呼吸扣1分,未看时间扣1分,未呼救扣5分,摆放体位不当扣3分,未解开衣领、腰带扣2分,判断方法不正确扣5分;
按压姿势不正确扣2分,按压部位不正确扣4分,按压深度不够扣5分,按压无效每次扣1分,按压频率不当扣2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不当扣2分;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试时间:监考人:得分:
考核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
原因
得分
操作前
准备10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动作敏捷。
2、物品准备:硬板床或硬板、纱布。
3、环境准备:脱离危险环境、使用隔帘。
3
3
4
1项不符扣2分缺1项扣2分脱离危险环境扣4分
操作质量标准70分
1、判断病人意识及呼吸:轻拍患者肩部呼叫“你怎么了”同时快速检查有无反应和呼吸,并记录时间。
2、呼救:通知同事或医生,取除颤仪。
3、检查脉搏:
(1)复苏体位:硬地板或床板,去枕,平卧体位。
(2)解开衣领,腰带。
(3)判断大动脉搏动:摸颈动脉,判断时间5-10秒。
4、胸外心脏按压:
(1)术者体位:位于病人右侧。
(2)定位方法:两乳头连线中点。
(3)按压姿势: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肘关节绷直向下用力。
(4)按压幅度: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5)按压频率:至少按压100次/分。
(6)按压与放松时间1:1,放松时掌根不离开按压部位。

2016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2016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对因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进行 目的 抢救,保证重要脏器血氧供应,尽快恢复心跳 、呼吸。 评估 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口述环境安全 轻拍病人肩膀,大声呼喊,忌剧烈摇晃
病人无反应,高声呼救“来人啊,救命!”拨 呼救 12估 脉搏 呼吸 仰卧于硬质平面上 解开衣服,松开裤带 快速评估呼吸:同时判断颈动脉,时间:5~10 秒(数数1001、1002、1003---) 部位: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胸部按压30次(15~18秒内完成) 姿势手法正确:一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之间的 胸骨上,另一手平行重叠压在其手背上,肘部 伸直,掌根用力,手指抬离胸壁,按压深度 5~6cm 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连续规则按压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有效按压(以绿灯亮为有效) 开放 气道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取出活动性假牙及异物 (口述) *仰头抬颏法或下颌前冲法 *单人施救:口对面罩人工呼吸,无面罩时口 对口吹气 双人施救:使用简易呼吸囊;方法正确(2次 吹气10秒内完成;每次吹气1秒以上) 潮气量正确:能使胸阔抬起,约500-600ml *按压与呼吸之比:30:2 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钟 *5个循环后评估效果:先评估脉搏,再评估呼 吸 脉搏呼吸恢复后,整理衣裤,口述下一步措施 操作熟练程度 总分
2016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项目 操 作
姓名
要 求
得分
分值 2 2 2 评分标准 一处不符扣0.5分 未说扣2分; 未说全扣1分 未做扣2分; 动作不正确扣1 分;呼叫音低扣1分 未说扣2分; 未说全扣1分 未讲扣1分, 体位不正确扣1 分 未做扣2分,未做全扣1分 姿势不到位扣2分; 时间不 正确扣2分 部位错误扣0.5分/次 位置不正确扣0.5分/周期 肘关节弯曲扣0.5分/周期 胸廓未回弹就压扣0.5分/周 期 手指未上翘扣0.5分/周期 按压不连续规则扣0.5分/周 期 频率大于或小于1秒/周期扣 1分 按压无效扣0.1分/次 未口述扣2分/处 未做扣4分 ;不到位扣2分 扣分及理由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项要点及步骤目基本素质 1. 仪表端庄、服装、鞋帽整洁。

要求要求 2. 举止大方、动作迅速、敏捷,有紧迫感。

4 分操作物品治疗盘内备血压计、听诊器、敷料数块、手电筒、准备准备弯盘、胸外按压板质量8 分口述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简易呼吸器1、迅速携用物跑步至病人床旁( 2 分)2、口述:环境安静、安全( 3 分)3、做好自身防护( 3 分)2、判断患者意识(1 分)双手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患者( 1 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1 分)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口述)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1 分)判断时间 5~10s( 1 分)如无颈动脉搏动,呼叫他人帮助抢救( 1 分)去枕( 3 分)计开始抢救时间( 2 分)。

操4、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上(1 分)口述:如遇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 1 分)作5、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解开衣领、腰带等流( 1 分)抢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一侧( 1 分)。

立即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2 分)程6、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 交界处(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质7、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量程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两手手指紧紧相扣,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 2 分)。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离66开胸壁。

( 1 分)分8、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2 分)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大于 5cm,而后迅速放松,重复 2 个循环( 2 分)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 1( 2 分)按压频率, 100 次 /min ( 2 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 2(2 分)按压时显示器应该显示绿灯( 3 分)扣分值评分标准分2 分一项不符合扣 2 分2分6 分物品准备不全的少一项扣 1 分2 分未口述的扣 2 分,缺少一项扣0.5 分8分动作迟缓扣2分3分缺一项扣1分未口述扣 1 分部位不准确扣 2 分8 分判断时间节律不准确扣 1 分未计开始时间扣 2 分2分未口述扣2分4分缺一项扣1分3 分按压部位不准确扣 3 分按压手法不正确扣 3 分3 分按压时中断按压扣 1 分按压方法不正确扣 2 分按压幅度不正确扣 2 分13 分重复两个循环,缺少一个循环扣 1 分按压时显示器绿灯不亮或红灯亮 1 次扣 0.1 分。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超时后的所有未做操作不得分。

目的注意事项不在计时内。

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压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8
10
10
2
评 分 标 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3、判断病人呼吸、颈动脉搏动有效指征的时间少于5秒、超时10秒扣2分。 4、超时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评者签名:
5

5

尺寸的1/3(婴幼儿约为4cm,儿童约为5cm)。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5)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10 5 10 5 2 2

(6)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流回流. (7)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2 8、开放气道:(1)如有明确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呼吸道2分(清理后的纱块未 放入弯盘内扣1分)。如有活动义齿,则去下2分。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 道:①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2分 ②另一手示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2分 9、应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 将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2分。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2分, 另一手挤压呼吸器2分。每次送气400-600mL2分,频率10-12次/min2分。 10、操作2分(约5个循环)后2分,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2分,如已恢复,进行进 一步生命支持2分;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直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2分 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直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2分。 判断有效指征:呼吸恢复;能触摸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光反射存在;面 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2分。 11、复苏有效,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1分。进入下一步的生命支持1分。 1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3分钟以内。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 1 -
操作,超时后的所有未做操作不得分。

目的注意事项不在计时内。

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压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

- 2 -。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时间十秒以内
2
食指、中指并拢,指尖沿其肋弓处

向上滑动
6
位 中指指端置于肋弓与剑突交界处
6


食指在中指上方与中指并排6
心脏按压

两手掌正确重叠放置
6

两手指交叉抬起避免触及胸壁
6

双肘关节伸直
6
法 利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3
深度
胸骨下陷5cm以上
频率
100次/分
准考证号: 项目
意识判断
呼救
放置体位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要求 轻拍或轻摇病人的肩部 高声喊叫:喂,你怎么了? 大声呼救: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赶快
抢救,拿除颤器。 仰卧、头、颈、躯干无扭曲
解衣领、松裤带
得分:
分值
扣分
2
2
4
2 2
用食指及中指批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
2
判断颈动脉博动 向旁滑动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
30次按压
15
红灯或者黄灯亮扣1分
一手小鱼际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保持后仰
4
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
2
人工呼吸
双唇包紧患者的口部出气
4
患者胸部上抬,吹气毕,松开口鼻
4
红灯或者黄灯亮扣2分(共四次)
8
监考人签名:

间: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总分
操作时间 5 分钟 100
注:仿生模型:挪度—310045(2010 版)
洗手、记录规范
5 31
超时终止操作 实得分合计
考核人员:
考核日期: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环后进行
评估
评估意识:拍打、呼叫患者有反应
评估循环正确 评估呼吸正确 评估意识正确
2 10 2 10 0 00
复苏成功,记录时间

撤掉硬板,注意保暖,安装好床头、床档,

10 继续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处理用物
记录时间正确
5 31
患者体位安全、舒适,处理 5 31
用物方法正确

洗手、如实书写抢救记录、签字
5 31
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
打开气道方法正确
EC 手法固定面罩,给予 2 次通气,同时观察患者胸
廓起伏情况
EC 手法正确、通气有效
5 31 5 31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交替进行
吹气、间歇比例正确
5 31
此 操 作 进 评估循环(有循环):判断颈动脉搏动 行 2 分钟
或 5 个循 评估呼吸(有呼吸):可见胸廓起伏
5 31
5 31
若患者意识丧失,立即记录时间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呼叫、记录时间准确
5 31
喉旁两指判断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 10 秒,同时观 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全身循 5 3 1
察全身循环情况
环情况正确
若无颈动脉搏动,立即予患者身下垫硬板
垫硬板正确
5 31
放平床,撤掉床头、床档、枕头,将患者置于平卧位, 复苏体位正确 解开衣扣及裤带,行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放电后立即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CPR效果评估:检查并口述: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口唇、面部及甲床转红润。
5
总计
监考人签字
10
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按压/通气比例30∶2,按压与放松比例1∶1。
10
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采取托下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如窒息患者)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
5
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连接氧气与简易呼吸器,调节氧流量10L/分,操作者转至患者头部上方,将面罩扣住患者口鼻,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其他手指托起下颌(“EC”手法),右手挤压呼吸囊,潮气量500-600ml,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度,送气时间≥1S。
10
操 作 流 程
胸外心脏按压:
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垫应放置按压板;充分暴露胸部、松开腰带。
5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5
按压手法和姿势: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置于此手背上,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放松时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但手掌不要倚靠在患者胸廓上。
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电除颤:除颤器置于监护状态,确认病人出现室颤。
5
选择能量,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
5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两电极板均匀涂布导电糊。
5
安放电极板:“心底部”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心尖部”电极板中心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
5
充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垂直下压(口述:请闪开,并后退),放电。
2017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考核日期年月日
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得分
备注
评 估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5
2、判断意识:凑近患者耳旁(双侧)大声呼唤并轻拍患者双肩,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5
3、呼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人,抢救病人”
5
4、检查脉搏和呼吸:以一手中指与食指指尖从喉结向同侧滑行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吸,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应将心脏骤停早期的叹息样呼吸视为无呼吸。判断时间:≤10S。(口述:无心跳、呼吸,立即心肺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