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分析

合集下载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标本溶血是指在血液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红色或粉红色的状态。

这种情况常见于不正确采集血样或处理样本时出现。

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在血红蛋白(Hb)含量高的样本中测定的生化指标。

本文将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和正确评价结果。

一、标本溶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1. 生化指标测定的原理在生化检测中,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肾功能、心脏酶以及肝功能等。

这些指标的测定原理主要是利用酶的活性、吸光度或电化学特性进行分析。

然而,当标本中出现溶血现象时,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到生化指标的测定。

2. 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在吸光度法中,样品吸收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值成正比。

然而,当样品中出现血红蛋白时,它们会吸收和散射光线,这可能会导致吸光值偏高,从而影响测定的结果,尤其是对那些波长处于Hb吸收峰附近的指标(如心肌酶谱中的LDH和CK-MB等)影响更大。

当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时,血红蛋白会与酶类分子竞争反应物,从而降低酶的活性,导致生化指标的测量结果偏低。

在肝功能的检测中尤其需要注意,因为标本溶血会引起Bilirubin和ALT等指标的测定偏低。

二、如何控制标本溶血并正确评价结果1. 采样技巧的控制首先,采集血样过程中应遵循正确采样和处理方法,避免在穿刺后猛吸减压或过分摇动采血管,这样会引起血细胞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造成标本溶血。

如果将血样用于多种生化检测,则需要确保不同检测之间的最小差异,这需要在采集和处理样本的过程中精心控制,同时,保护样本免受其他振动和摇动的影响。

2. 标本的处理和分装在样品处理和分装之前,应进行样品质量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出现标本溶血的情况,应尽早了解结果是否会受到影响,并在报告中注明具体情况。

在分装时应注意避免产生额外的振动和摇晃,并注意细心操作避免细胞破裂和血气交流,特别是对于样品中较高的血样Hb含量,要分装得更加谨慎。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破裂释放出溶血素,导致细胞膜破裂和细胞内成分释放。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

因此,理解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1.溶血对血清学检验的影响溶血现象会导致血液中细胞内的成分释放,如钾离子和乳酸脱氢酶等,在生化检验中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当红细胞破裂时,细胞内释放的钾离子会导致血清中钾离子水平升高,这会有可能导致误判高钾血症,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

乳酸脱氢酶也是一种在红细胞中存在的酶,当红细胞破裂时,乳酸脱氢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这会对一些肝脏和心脏疾病的诊断产生影响。

2.溶血对电解质和代谢检测的影响溶血现象是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和代谢检测结果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红细胞破裂时,钾离子等电解质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电解质检测结果失真,比如血清钾离子可能会升高,而钠离子可能会降低。

此外,溶血也会改变血液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比如肌酸激酶和乳酸水平,从而影响代谢检测结果。

3.溶血对血红蛋白和血液凝血检测的影响溶血导致血红蛋白的释放,该现象会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血红蛋白极易与碱性物质结合,产生假阳性结果;而对于某些病情例如贫血等也会使溶血现象出现,使得血色素测定的难以判断。

在血液凝血检测中,溶血现象会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凝血酶化时间缩短等,从而影响血液凝血检测结果。

在临床化验中,为了尽量减少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首先需要应用适当的采血技术。

其次,对于已经发生的溶血,需要及时修正和纠正。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用血清而非血浆和尽量缩短采血到检验的时间间隔。

总之,溶血现象是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常见的问题。

需要通过合理的采血技术和适当的方法,尽量减少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于可能已经发生的溶血,应及时修正和纠正,以克服其不利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在生化检验中,样本溶血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操作。

他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样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标本溶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中性粒细胞酯酶(CAE)、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葡萄糖酸去氢酶(G6PD)等许多生化指标都是被储存在红细胞内的。

当红细胞发生溶解时,这些指标会释放出来,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另外,红细胞溶解会引起游离血红蛋白的释放,使样本呈现浅红色或淡粉色。

光学或分光光度学检测和图像分析技术均易受到血红蛋白的影响。

因此,一旦出现标本溶血,许多生化指标结果会发生明显的偏差。

2. 标本溶血的常见原因了解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标本溶血原因:•操作不规范:将实验管过度摇动,强烈震荡等会导致标本溶血。

•采集方式错误:比如使用有毒的抗凝剂,球状细胞等不适合的采集管或采血时刺穿静脉较大的血管等。

•标本保存不当:比如长时间存储在高温或震动环境下的标本。

3. 预防标本溶血的对策预防标本溶血的关键是规范操作。

以下是具体的预防措施:•在采集之前检查采集管的有效期以及颜色是否与袖章上的颜色一致;•洗手及佩戴手套,遵守采血技术操作规程;•过度摇动或强烈震荡避免使用。

采样后应轻轻颠簸或温和震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和针头大小;•采样后尽快入库并储存于正确的温度条件下。

4. 处理标本溶血的方法避免标本溶血的最好方法是在采样过程中采取措施,但当检验员发现样本已经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的标本溶血处理方法如下:•对于样本显着溶血的情况,应重新采集;•如果检测结果受到轻微溶血的影响,可进行部分修正或结果报告时说明结果受到影响。

5. 结论总的来说,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因此,在生化检验中,不仅仅要关注检测结果,同时也要注重样本处理的操作规范。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溶血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破裂,使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泄漏到血浆中。

在临床重要生化检验中,溶血会对某些项目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这些检验时必须注意避免溶血的发生。

溶血的发生会导致测定结果的失真,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影响:1. 血红蛋白测定:溶血会使血红蛋白泄漏到血浆中,导致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偏高。

血红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和光学法,比色法使用含有氰化物的试剂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比色化合物,溶血会使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增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光学法通过光学多普勒效应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溶血会使血浆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增大,使测定结果偏高。

2. 血小板计数测定:溶血会使血浆中的血小板释放出来,导致血小板计数偏高。

血小板计数常用的方法是电阻法和光学法,溶血会使血小板释放血浆中,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3. 肌酸激酶(CK)测定:溶血会释放出线粒体中的肌酸激酶,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肌酸激酶是细胞内的一种酶,溶血会使红细胞中的肌酸激酶泄漏到血浆中,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4. 锌碱性磷酸酶(ALP)测定:溶血会释放出溶血红细胞中的ALP,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ALP在肝脏、骨骼、肠道等组织中广泛存在,溶血会增加血浆中的ALP浓度,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1. 采血时注意技术规范,避免对血细胞产生机械损伤。

在采血过程中,需要使用针头尺寸适当且无钝锐边缘的针头进行采血,避免采血过程中对红细胞造成机械损伤。

2. 采血后避免剧烈晃动和振荡。

剧烈晃动和振荡会增加血样中红细胞的破裂和溶解,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

在采血后应该轻轻转动血样管或者轻轻摇晃,避免剧烈晃动和振荡。

3. 进行临床检验前,必须先检查血样是否有溶血的迹象,如有溶血迹象,必须及时重新采集新的血样。

4. 在检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在测定血红蛋白时,可以考虑使用光学法而不是含氰化物的比色法,以避免溶血造成的干扰。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采血和检验过程中注意避免溶血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和修正。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而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通过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影响;对策一、引言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为医生提供患者的体内代谢情况、器官功能状况等重要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但在生化检验的过程中,标本溶血的发生可能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1. 对血红蛋白的影响在标本溶血的情况下,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会对血液中其他成分的检测造成干扰,特别是对于肯定大部分生化检验结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 造成一些指标测不准比如说血钠、血钾这类电解质指标就会因为溶血等原因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而出现异常。

一些酶类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在血液溶血后也会释放出来,可能会造成检测结果偏高。

3. 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比如说在血糖检测中,血红蛋白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血糖的检测结果,造成假高或假低的血糖结果。

4. 影响其他相关检验项目标本溶血还可能对凝血功能、肾功能、肝功能等检验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

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程度不同程度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如果标本溶血程度较轻,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可能不太显著,但是一旦发生严重的溶血,就有可能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较大偏差。

四、减少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对策1. 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技术细节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尽可能避免血液标本的溢出和振荡。

抽血时需要将血管针穿过医用胶管插头后进行采血操作,以减少空气与血液混合。

2. 立即禁用溶血标本一旦发现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医务人员应立即禁用溶血标本,重新采集新的标本进行检验。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从表 1 结果 来看 ,对血 小板 减少患 者行单采 血小 板、混合
后回顾性分析 [ J ] _ 中国输血杂志 , 2 0 0 8 ,2 1 ( 4 ) : 2 4 8 - 2 4 9 . [ 2 ] 罗炎杰 ,高峰 . 议输血科 ( 血库 ) 临床 技术操作 规范与标准化 管理实
用全书 [ M ] . 北京:人 民卫生 出版社,2 0 0 9: 2 5 8 — 2 5 9 .
3 讨 论
血液病 、肿瘤患 者 ,实施 临床治疗 时 ,均会 产生 血小板异 常 减少情况 ,针对此类 患者 ,实施血 小板输 注治疗 ,已经获得 公 认。输 注血小板 判定 依据 :血 小板数 、临 床出血 程度 ;血 小板输注疗效判定标 准 :输注前后 C C I 、P P R变化情况 。
[ 4 ] 易筱荣 . 单采血小板与浓 缩血小板 的临床疗 效 比较 [ J 1 _ 检验 医学与 临 床,2 0 1 1 , 8 ( 1 5 ) : 1 8 8 9 — 1 8 9 0 .
反复输 液 的血 小板患 者 ,半数 以上均会 发生 同种免疫 抗体 ,约
3 0 % 7 0 %发生血小板输 注无 效情 况。同时 , 受到独立因素 f 感染 、
【 关键词 】 溶血 ; 生化检验 ; 准确性 ; 纠正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7 — 0 0 3 3 — 0 2
溶 血 是 临床 生 化 检 验标 本 中经 常 出现 的一 种 医 学现 象 ,
均 产生 正干 扰 ,与 T B I L 、D B I L 、G G T 、A L P 、T B A 、A F U 、u A均 产生 负干 扰 ,并 且溶 血 指数 与干 扰性成 明显 正性 关 系。经 过二 元 回归 的纠正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溶血现象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象,通常发生在血液被暴露于高渗溶液、机械剪切或有害化学物质等条件下。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来看一下溶血现象对血液常规检验的影响。

溶血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成分,使得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等指标发生变化。

在血液常规检验中,这些指标是评估患者贫血、出血和骨髓抑制等病情的重要依据。

溶血导致的假性贫血和异常红细胞计数等结果,会严重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断。

在进行血液常规检验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溶血现象,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修正。

溶血现象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血清生化学检验是评估机体新陈代谢和器官功能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等指标。

而溶血会导致血清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成分影响这些指标的测定。

溶血会使得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升高,血清胆红素和铁蛋白浓度增加,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血清铁水平下降等。

这些异常结果会对医生对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造成误导,因此在进行血清生化学检验时,需要警惕溶血现象可能带来的干扰。

血液凝块检查也会受到溶血现象的影响。

在血液凝块检查中,溶血会导致血浆中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影响了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影响了血液凝块的形成和稳定性。

溶血还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等异常结果,使得医生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进行血液凝块检查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溶血现象,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解释。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溶血现象还会对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产生影响。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储存、运输和处理标本过程中,红细胞破裂而导致的血浆和/
或血清中自由溶血素和裂解产物的释放,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溶血可能会导致许多生化参数的错误结果,包括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磷酸盐、铁蛋白、ALT、AST、肌酸激酶、总胆固醇、尿素氮等参数。

比如,当红细胞破裂后,
大量的钾离子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浆中,导致钾离子浓度升高,可能会掩盖住低钾症的存在;当AST和ALT长期存储在溶血标本中时,它们的活性会降低,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为了减少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采血器和采血技术。

使用针头尺寸适当的采血器,避免过度搅动或过
度摇晃采血管,尽可能采集适量的血液。

2. 适当选择适当的标本管。

适当选择适宜于采血的标本管,如果需要防止溶血的话,可以选择适当的抗凝剂和添加剂。

3. 快速离心分离。

在离心分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搅动离心管,保持离心分离的速度
相对较慢,以免破坏红细胞膜。

4. 避免样本的过长储存。

在样本储存过程中要避免过长储存,以免产生红细胞变形、形态改变和破裂等现象。

5. 若标本溶血,则重复测试。

如果发现样本存在明显的溶血现象,则需要重复测试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要在生化检验中获得准确的结果,就需要我们从采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分析
整个流程中,都要非常关注每一步的操作细节。

在遇到标本溶血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有
效的措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分析目的: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探讨校正方法。

方法:将同一标本分成两份,并将血清标本未溶血组作为对照组,而将血清标本溶血组作为观察组。

对比分析两组的生化检验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会对各系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和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提升其责任感后,能够有效校正生化检验结果,提升结果的准确性。

标签:溶血;生化检验结果;校正方法在生化检验中,检查标本往往出现溶血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般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国内外对溶血现象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多种报道,但是目前对于这种现象的纠正方法还缺乏研究和报道。

不同项目存在着不同的干扰机制,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导致纠正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阻碍了校正方法的研究。

本文作者分析探讨了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校正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本院体检的人员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为(38.1±1.8)岁。

所有对象的各项身体检查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研究征求了所有对象的同意。

1.2方法采用的仪器有BC180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相关试剂等。

在取血之前,保证所有对象在24小时内未进食高脂食物,且在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血液标本主要为黄疸、脂血和溶血。

每份标本都放在两个真空的采血管中,即一个为溶血血清标本为观察组,一个未溶血血清标本为对照组。

两组均用3000r/min离心成为不同浓度的溶血,之后检测各项生化指标。

用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发生溶血的标本中的Hb浓度,如果浓度检测一样,可以在离心后加以检测[1]。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测的各项生化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应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分析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e l a t e d w i t h s e u m r Hb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b u t Na l e v e 1 wa s n e g a t i v e l y c o re l a t e d w i t h s e u m r Hb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标本 高于未发生溶血的标本 , 比较具有统计 学差异( P < 0 . 0 5 ) . . N a + 检测值未溶血的标本 高于发 生溶血的标本 , 比较具 有 统计 学差异( P < 0 . 0 5 o溶血导致 的 T P 、 A S T 、 C K、 C K — MB 、 H B D H、 L D H、 K + 同血清 H b浓度具有正相 关 , N a 变化情
GAO Z h e n g - h u i
( D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Z h e n k a n g P eபைடு நூலகம்o p l e H o s p i t l, a Z h e n k a n g 6 7 7 7 0 4 , Y u n n a n )
( H b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b i o c h e mi c a l i n d i c e s w a s 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h e n o n— h e mo l y t i c p a r t ,t h e
况同血 清 Hb浓度呈 负相关 。结论 生化检验 结果会 受到溶血的影响 , 并且 同血清 中 H b浓度具有 明显的相 关性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因受到机械挤压、渗透压变化或化学药剂作用而破裂,在体外血液样品中释放出血红蛋白和细胞内含物的现象。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误判、误诊和误治,因此了解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溶血现象会导致血液标本的质量下降,使得血清或血浆含有较多的游离血红蛋白和细胞内成分,严重影响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溶血后的血液标本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增高,会干扰各种生化指标的测定,例如肝脏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血脂检测等。

二、影响血清和血浆中某些成分的测定溶血现象会导致血清和血浆中某些成分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

在肝脏功能检测中,溶血会使得血清中的胆红素增高,干扰胆红素的测定。

在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中,溶血会引起红细胞的破碎释放出血小板膜,并干扰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

三、影响血糖、尿酸等检测项目的测定溶血现象会对血糖、尿酸等检测项目的测定产生影响。

在血糖检测中,溶血会使得血浆中的葡萄糖水平增高,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在尿酸检测中,溶血会使得血浆中的尿酸含量增加,引起测定结果偏高。

四、影响肾功能检测溶血现象会影响肾功能检测中的肌酐和尿素氮的测定。

溶血会导致肌酐和尿素氮的释放,使得血清中的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增高,影响肾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会使得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酶的含量增高,导致肝功能检测结果偏高,影响结果的解释和诊断。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临床生化检验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严格注意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在获取血液标本时,应避免过度振荡和离心,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气泡,确保血样的完整性。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当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专业仪器和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充分离心和处理,确保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生化检验是采用生化方法对人体生理功能状态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采集标本后对样本进行处理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标本溶血是生化检验中常见的样本处理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 标本溶血的影响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和处理血液样本过程中,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浆中。

因此,标本溶血会导致血浆中各种指标的异常测量,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

标本溶血主要影响以下方面:(1) 生化指标标本溶血会导致血浆中的酶和蛋白等分子结构改变或释放,进而影响生化指标测量,如肝功能酶(ALT、AST等)、蛋白质(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肌酐、钾、钠。

(2) 血细胞计数标本溶血会使红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数量增加,这些因素对血细胞计数指标测量产生影响,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3) 血凝检查标本溶血会导致凝血因子受到破坏,这些因素对凝血检查指标测量产生影响,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指标。

2. 应对策略(1) 采集标本时注意技术操作为减少标本溶血风险,采集者应在采血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并事先做好预科护理,遏制患者的紧张情绪,并注意采集技术操作。

在采集血管血液时,采集针进入静脉后要尽快拉出针芯并用止血钳紧压针孔,避免局面扩散。

在采集毛细血管血液时,应避免使用太粗或太长的针头穿刺,且取血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2分钟。

采集的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后,实验操作人员必须细致、严密操作,避免造成任何标本损伤和溶血风险。

首先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应避免强力抽吸、过分拍打或摇晃标本管,避免标本破坏产生微小气泡,促发血细胞发生机械创伤。

其次,化验前必须将标本管倒置几次,彻底混合,以克服样本混合不均导致的溶血风险。

同时,标本送检前必须进行全面正确的质量控制和标本自我分析,确保检验过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如何纠正。

方法:采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不同溶血标本的测定,测定指标总计32项,并且以未溶血血清(H=0)为空白对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得出其纠正值的预期可接受性。

结果:溶血与常规生化指标的关系为:与ALT、AST、TP、ALB、GLU、LDH、CK、CK-MB、K+、Na+、Cl-、Ca2+、IP、CO2 均产生正干扰,与TBIL、DBIL、GGT、ALP、TBA、AFU、UA均产生负干扰,并且溶血指数与干扰性成明显正性关系。

经过二元回归的纠正后,90%(28/31)的检测项目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预期可接受性,其预期可接受值为≥90%,AFU、CK-MB、TBA纠正不理想,其预期可接受值为<77.5%。

结论:不同程度的溶血血清标本对临床上常规化学检验的不同检测指标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以及干扰,溶血标本不适宜进行AFU、CK-MB、TBA测定。

标签:溶血;生化检验;准确性;纠正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医学现象,也是目前血液生化检验中一个非常难避免的问题。

国内外对此有许多相关报道表示[1-2],不同的血溶标本对常规化学检验的不同检测项目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干扰,但是对于如何避免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报道则非常少。

本文将叙述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并对纠正方法进行探析,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血液标本总计12例,血清标本澄清,其中无肉眼可以看见的黄疸、脂血和溶血。

然后将每一份血清标本分别装入两支真空采血管中,其中一支真空采血管为未溶血标本,另外一支真空采血管用竹签捣碎,然后采用3000 r/s将其离心5 min制成溶血血清标本,并且分离成12例不同程度的溶血血清标本,待用。

1.2 方法采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不同溶血标本的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溶血指数(H)、血红蛋白(HGB)、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直接胆红素(DBIL)、葡萄糖(GLU)、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α-L-岩藻糖苷酶(AFU)、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钙(Ca2+)、钾(K+)、钠(Na+)、氯(Cl-)、二氧化碳(CO2)、淀粉酶(AMY)、无机磷(IP),总计32项生化指标,并且以未溶血血清(H=0)为空白对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得出其纠正值的预期可接受性。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体外环境中发生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溢出到血浆中。

溶血现象
可能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和解释。

1. 血红蛋白测定:溶血会导致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从而影响血红蛋白测定的
准确性。

如果溶血现象较严重,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可能明显偏高,导致对贫血的判断出现
误差。

2. 肝功能检测:溶血可导致血浆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升高。

这是因为血红蛋白破坏后,释放到血浆中的铁离子可反应生成
自由基,进而损伤肝细胞,导致ALT和AST的释放增加。

3. 肾功能检测:溶血会导致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升高。

溶血释放的
游离血红蛋白会经由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单位,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吞噬,产生内吞体,形成不同直径的管型。

这些内吞体聚集可导致肾单位的堵塞,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
从而影响了肾功能的测定。

4. 血脂检测:溶血会导致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

溶血现象会破坏红细胞内的
脂质屏障,释放血浆中的脂质成分,使得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

这会对血脂检测结
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临床医生在解释这些检测结果时,应考虑到溶血现象的影响,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在有溶血现象的
情况下,医生可以参考其他血液学指标和临床表现,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

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空腹血液样本抽取,将样本分别等量装于两只真空采血管内,一管为正常未溶血血清标本,一管进行溶血处理,对两种血液样本均进行相同生化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100例健康人群溶血与未溶血样本中tp、ck、ck-mb、ast、ldh、a-hbdh、k+、na+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若血液样本发生溶血则其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将受到一定影响,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信息补偿功能可尽量纠正检测结果,保障检测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准确性影响效果纠正措施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80【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19-01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3月前来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为临床提高血液生化检验准确性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男性为56例、女性为44例,年龄在18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5±1.17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10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空腹血液样本抽取,血样均无肉眼可见脂血、溶血以及黄疸现象。

将样本分别等量装于两只真空采血管内,一管为正常未溶血血清标本,一管进行溶血处理。

溶血处理措施为使用竹签对血样捣碎后以每分钟3000转速度对其进行五分钟离心。

对两种血液样本均进行相同生化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2 生化检验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ba-40fr 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健康人群溶血以及未溶血样本进行检测,检测所使用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某种原因下破裂释放出来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

溶血现象会导致血清或血浆中释放出来的细胞内成分,如酶、酶原、细胞骨架蛋白等等,这些成分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影响。

当溶血发生时,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LDH)会被释放到血清中,导致血清LDH水平升高,这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某种疾病的指标。

在进行LDH检测时,应当注意检测前的血样是否发生了溶血现象。

溶血现象会引起血浆或血清中游离血红蛋白的增加。

当血红蛋白大量释放到血浆或血清中时,会造成溶血性黄疸的出现,这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干扰。

溶血现象引起的血浆中游离胆红素增多,会导致血浆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这可能会导致对肝功能的误判。

在进行相关检测时,需要注意是否有溶血现象的发生。

溶血现象还会改变血样的化学组成。

溶血过程中,细胞内的钾离子会释放到血浆中,导致血浆中钾离子浓度升高。

这会影响一些与钾离子浓度相关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血浆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心电图异常,甚至引起心律失常。

在进行血浆钾离子浓度检测时,需要排除溶血现象的干扰。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与纠正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与纠正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与纠正分析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纠正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采集其晨起空腹静脉血,并将每名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分成溶血组和非溶血组,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展开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溶血组与非溶血组标本的诸多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血液标本在发生溶血后会对诸多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临床应引起重视,积极展开有效纠正措施,提高检验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准确性影响纠正【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196-02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标本溶血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医学问题,其发生原因主要为在血液标本采集、运送以及分离和检验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红细胞破裂,知识细胞内物质流入到血清中,使血清呈现红色[1]。

已有研究证实[2],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后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纠正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成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后展开了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抽取其中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58例,女42例,年龄16-78岁之间,平均(46.8±13.2)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采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分别放置在两个肝素抗凝试管中,其中一个接受溶血处理,另外一个则不接受溶血处理,对这两组标本展开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受检前24 h内均无高脂饮食,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放入两个肝素抗凝试剂管中,其中一个试管中的血液标本采用溶血处理,作为溶血组(n=120),另一个试管中的血液标本不经溶血处理,作为对照组(n=120),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的测定值。

结果:溶血组总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钾、白蛋白、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血液标本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标本测定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血液标本测定值钠与葡萄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标本测定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血液标本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校正方法以改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签:溶血;生化;检验;校正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血液标本在采集、送检、分离与检验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红细胞破裂,红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浆或血清中,导致血浆或血清转变成红色[1]。

相关研究证实,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18~80岁,平均(47.11±10.34)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本研究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体外破裂,红细胞内的细胞膜破坏,使得内部的细胞内容物释
放到外部环境中。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下面我们
就来分析一下。

1. 血红素的检测:血红素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铁质蛋白质,溶血现象会导致大量的血
红素释放出来,使得血浆中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会出现偏高的血清黄疸指标。

此外,血
红素可以在肝细胞内代谢成为胆红素,而胆红素也是黄疸指标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因此
溶血现象也会影响一些胆红素代谢的检验结果。

2. 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LDH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溶血会导致大量的LDH释放到血浆中,使得血浆LDH水平明显升高,因此溶血现象对LDH的检测结果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3. 钾离子的检测:红细胞内浓度比较高的离子主要有钾离子和磷酸二氢根离子,溶
血会释放大量的钾离子到血浆中,导致血浆中的钾离子水平偏高。

这也是为什么在血液采
样后应该尽快离心分离血浆与红细胞,以免溶血造成钾离子浓度升高,对患者造成伤害。

4. 肝酶的检测:红细胞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也是一种肝脏功能酶的指标。

因此,在有溶血现象的情况下,检测肝酶的指标可能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较大,而且多种指标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在采集血液样品时尽量避免引起溶血,同时在检验结果的解读时也需要考虑到溶血现
象可能带来的干扰。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相关预防对策。

方法 170 例健康体检人员 , 依照临床标准手段进行生化检验 , 将被检者空腹状态下 10 ml 静脉血标本随机分为 2 份 , 每份 5 ml 。

两份血液标本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常规处理和溶血处理 , 比较常规与溶血处理后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肌酸激酶水平。

结果常规处理后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酸激酶水平分别为(59. 11±6.65)g/L、(4. 65±0. 73)mmol/L、(3. 66±0. 44)mmol/L、(20. 04±30.16)U/L、(19. 04±11. 37)U/L、(10. 22±5. 03) μmol/L、(73. 46±22.07)U/L, 溶血处理后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酸激酶水平分别为(80. 17±6. 67)g/L、(2. 61±1. 15)mmol/L、(5. 59±0. 86)mmol/L、(45. 86± 53. 94)U/L、(33. 24±10. 59)U/L、(29.84±5. 68) μmol/L、(105. 33±20. 67)U/L;两种检验方法中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种检验方法中白蛋白、尿素氮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溶血现象对生化检测指标产生很大影响 , 故此医护人员在采集、运送与保管血液样本期间 , 应施以有效措施规避溶血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 果
2 . 1检 验 结果 的分 析
的报 道 , 但 是 因为 溶 血 的 实 际 干 扰 机 制 有 所 不 同 , 使 得 溶 血 对 于 不 同 项 目的 影 响 达 到 什 么 程 度 , 又如 何去纠正 , 成 为 我 们 关 心 的
重点。 本 文 笔 者 使 用HI T A CHI 7 6 0 0 . 0 2 0 全 自动 化 分 析 仪 的 血 清 信息功能 , 针 对不 同程 度 的 溶 血 标 本 , 对 于 一 般 化 学 检 验 项 目的
出现 不 同的 实际 影 响 和 干扰 , 经 过二 元 回归 分 析 纠 正 之 后 , 超 过9 2 %的检 测 项 目能 够 取得 满 意 的结 果 , 部 分 项 目纠 正 不 理 想 ,
也 有 的溶 血 标 本 不适 合 进 行 测 定 。
【 关键 词】溶 血标 本; 生化 检验 ; 准确性 ; 影响 ; 纠正 【 中 图 分 类 号】R 4 4 6 【 文 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0 4( b ) 一 O 1 2 6 一 O 2
所 说 的 溶 血 主 要 指 的是 临 床 化 学 检 验 中所 需 要 解 决 的问 题 ,
针 对 不 同 溶 血 对 于常 规 生 化 检 验 的 准 确 性 影 响 , 虽 然 已经 有一 定
1 . 4纠正 实验 分析
应 用 美 国CL l A’ 8 8 能 力对 比 检 验 的具 体 分 析 要 求 , 以及 其 实 际可 接 受 性 范 同, 来 分 析 出纠正 结 果 的可 接 受 性 。
ME 口 工 AL L A目 口口 A T O u c h Y S C I e N C e S 医学检 验
C H工NA HE A LT 工 N 口 U B T 日 Y
溶 血对 生化检 验准确 性 的影 响及 纠正 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周延美’ 唐 延 辉
1 . 山 东省 济 阳县 中医 院 , 山 东 济 阳 2 5 1 4 0 0 ; 2 . 山 东省 济 阳县 人 民 医 院 , 山东济 南 2 5 1 4 0 0
表1 不 同 溶血 指 数 和血 红 蛋 白浓 度 间 的 具体 关 系
结 果详 见下 表 l 。 另外, 将 受 到溶 血 影 响 的生 实 际 影 响 以及 具 体 纠 正方 式 进 行 了研 究 和 探 讨 , 效果 满意, 总 结 红 蛋 白侧 浓 度 来 测 定 ,
情 况 如下。
本 组 检 验 主 要 分 别 为 对不 同 项 目, 采 用 了不 同溶 血 指 数 的 血 化 检 验 项 目和 没 有 溶 血 的 血 清进 行 对 照 分 析 , 选 择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O . 0 5 ) 。 然 后 在 分 析 不 同生 化 项 目在 溶 血 指数 不 同的 时候 的 干扰程度。 通 过 分 析 可以 看 出溶 血 结 果 在 一定 程 度 上有 所 差 别 , 针 转氨酶 、 肌酸 激 酶 、 a L . 岩 藻 糖 苷 酶 等 部 分 项 目产 生 影 响 。 而 严 重 溶 血会 对 大 部 分 项 目产 生 强 烈的 干扰 , 最 高 程 度在 1 5 5 0 %左 右 。
【 摘 要 】目的 针 对 不 同溶 血 标 本 对 于 临 床 上 , 常 规 化 学 检 验 的 准 确 性 的实 际 影 响 以及 干 扰 和 纠正 方 法 , 进 行 细 致 的分 析 和探 讨 。 方 法 使 用HI T ACHI 7 6 0 0 . 0 2 0 全 自动 化 分析 仪 , 来测 定 不 同溶 血标 本 的血 清 总 胆 红 素 、 血红蛋 白、 溶血指数、 总蛋白、 尿 酸、 以及胆同醇和肌酸激 酶等3 2 项生化指标 , 然 后 用 没 有 溶 血 血 清 作 为对 比, 进行 细致分析, 来 观 察 各 个 项 目之 间 的具 体 变 化, 以 及纠 正 值 的预 期 值 。结 果 溶血 针对 于一 般 生化 指 标 ( 谷丙 转 氨 酶 、 总蛋白、 草转 氨 酶 、 肌酸 激 酶 等 ) 来说, 会 产 生一 定 的 正 干扰 , 对 于直 接 胆 红 素 、 血 清总 H U _ S 素 以 及谷 丙 转 氨 酶 和尿 酸 等 , 会 产 生 负干 扰 。 和 没有 溶 血 血 清 对 比 , 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 而 且溶 血 指 数 越 高 , 所 形成 的干 扰 也 就 越 大 。 结 论 不 同溶 血标 本 对 于 一 般 化学 检 验 的不 同检 测 项 目, 会 相 应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 料
会 出现 不 同的 影 响 。 轻 微 溶 血 对 于 谷 草 本 组 观 察 所 使 用 的标 本 , 大 多 数 是 来 自于 各 大 门 诊 健 康 体 检 对 于不 同的实 际检 测项 目, 合格 的 血 液 标 本 , 用 肉眼 看不 到这 些 血 清 中 的溶 血 和脂 血 。 所 使 用 的 仪 器 为HI T ACHI 7 6 0 0 . 0 2 0 全 自动 化 分 析 仪 。 仪 器 使 用 的参 数 设 置 主 要 参 考 操 作 说 明 书, 其 中H代 表 的是 溶 血 指 数 。 所 使 用 的 试 剂共有 3 2 项, 有 部 分 是 外 国 化 学 公 司所 提 供 , 主要试 剂有: 血 清总胆 红素 、 血 红 蛋 白、 溶血 指数 、 总蛋 白、 尿酸 、 谷丙转 氨酶 、 肌 酸激 酶 、 胆 同醇 、 谷草转 氨酶 等。 针 对不 同 程 度 情 况 的溶 血 标 本, 做 了相 应 的 制 备 , 经 过 血 细 胞 学 分 析 的健 康 待 测 血 液 标 本 , 然后分离 血清后 , 以备 使 用 。 剩 下的那些 压积 红 细胞 放在. 2 0 ℃ 中冷藏 , l h 后 拿 出来 , 进 行化 冻和拌 匀, 选 取 上层 溶血液2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