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十九)理综生物试卷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题(全国Ⅱ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Ⅱ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 细胞核中的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 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 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 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的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 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二、必考题7.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最新整理)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生物(全国卷II)+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生物(全国卷II)+Word版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生物(全国卷II)+Word版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生物(全国卷II)+Word版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2018年山东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B】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的是【C】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D】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的是【A】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的是【D】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小题,共50分。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6分)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6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6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6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二十八)理综生物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二十八)理综生物试卷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蓝藻和小球藻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和小球藻中的DNA均呈链状B.蓝藻和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蓝藻和小球藻都含无膜结构的细胞器D.若要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应选择两者中的小球藻2.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而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
下列关于纳豆激酶的分析,错误的是A.纳豆激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高温能破坏纳豆激酶的空间结构C.同无机催化剂相比,纳豆激酶只有专一性D.用双缩脲试剂可鉴定纳豆激酶的化学本质3.科学家发现,生物体内的RNA既有单链结构的,又有双链结构的。
下列与RNA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单链RNA分子中不会出现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现象B.各种双链RNA分子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之比均相等C.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有mRNA、rRNA和tRNA的参与D.RNA是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它能控制生物的性状4.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十九)理综生物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十九)理综生物试卷本试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不参与生命系统边界构建B.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C.小分子物质都通过跨膜方式穿过生物膜D.细胞膜内表面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被2.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宣传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
下列与艾滋病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用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B.它由衣壳、核酸等组成,属原核生物C.它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障碍D.它通过血液、体液、握手、蚊虫叮咬等传播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造孢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细胞。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③的细胞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B.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不同D.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参与4.小麦干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其萌发初期,代谢加强、干重增加。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一)理综生物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一)理综生物试卷本试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膜上分布有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等功能蛋白,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的共同特点有A.与相关物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相结合的物质均为小分子有机物C.均能识别细胞外来的信息分子D.其产生过程均由核糖体独立完成2.下列有关分子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需要碱性环境B.用含有双缩脲的物质可检测蛋白质的显色情况C.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难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低温条件下保存过程的蛋白酶催化能力会丧失3.图示最适浓度和p H 值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 点时,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B.B 点时,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C.B 点时,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主要是p H 值D.C 点时,酶活性和化学反应速率升至最大值4.科研人员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 组,向甲、乙、丙3 组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丁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丁组未出现这些症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该实验能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B.直接给乙注射葡萄糖有利于缓解症状C.给丙注射胰高血糖素有利于缓解症状D.给丁注射胰岛素后能大幅度增加尿量5.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 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 生物(新课标 III 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I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 .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 .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 .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 .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 +和Na +的分布特征是 A .细胞外K +和Na +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 .细胞外K +和Na +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 .细胞外K +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D .细胞外K +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 .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 .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29.(9分) 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I 卷)理科综合-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碗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线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1.本文是关于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生物试题的解析和答案。
其中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涉及生物学的多个方面。
2.正确答案为XXX遗传实验是由奥地利的XXX完成的,其他选项是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工作。
3.正确答案为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
4.正确答案为D。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5.正确答案为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乳酸,不是葡萄糖和乳酸。
6.正确答案为A。
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
7.(1)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膜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光子。
2) 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增加;当叶面积系数大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减小。
当叶面积系数超过一定值时,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会降低。
这是因为叶面积系数过高会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过多的碳流向呼吸作用,而不是用于干物质的积累。
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需要更低的光照强度才能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核糖体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
分泌蛋白是一种类型的蛋白质,如胃蛋白酶。
分泌蛋白在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功能是修饰和包装蛋白质。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三级结构。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变性会破坏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使其失去正常的功能和稳定性。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遗传密码的冗余性,即不同的三个碱基可以编码同一个氨基酸。
2018届全国卷高三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理综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 可识别并运输特定的氨基酸B.磷脂分子既有亲水基团,也有疏水基团C.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溶液中的氨基酸含量D.生物体内常见的糖类如糖原、核糖、淀粉都经脱水缩合形成2.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进行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对应的反应式如下:反应式a :6C02+12H 20−−→−光能C 6H 1206+6H 20+602 反应式 b:C 6H 1206+6H 20 +602−→−酶6C02+12H 20 + 能量 分析反应式a 和反应式b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生理过程均可产生NADH 和NADPHB.反应式a 中H 20的分解需要ATP 提供能量C.反应式b 中C02中的氧来自于C 6H 1206和部分02D.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发生反应式a 和b3.某人被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体只发生细胞免疫,不会发生体液免疫B.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该种细繭并产生相应的抗体C.浆细胞与效应T 细胞中的核蕋因和mRNA 种类均存在差异D.机体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活性物质均发挥了作用4.大麦种子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麦芽中的α—淀粉酶可使贮存于种子胚乳中的淀粉水解。
为研究赤霉素与α—淀粉酶合成的关系,某研究小组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一组对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素可促进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B.该组实验可证明大麦种子的胚可产生赤霉素C.赤霉素应用于啤酒生产,可促进淀粉的水解D.赤霉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变异个体的增多,说明生物朝着特定方向进化B.物种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6.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某个基因的纯合时导致受精卵死亡(注:只有Bb、X B X b视为杂合子)。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最新整理)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

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 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三)理综生物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三)理综生物试卷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菜和蘑菇都含有叶绿体B.蓝球藻和小球藻都含有线粒体C.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具有细胞壁D.黑藻和水绵都含有中心体2.仅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与生物膜在对物质的通透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下列是关于两种膜通透性的一些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两种膜对氧气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度C.两种膜对性激素的通透性不同D.两种膜对K+的通透性不同3.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下列与此图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A代表某结构,则A为类囊体B.形成C、D的过程需要能量,而产生B的过程不需要能量C.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B的产生速率下降D.C3中不仅有来自CO2中的碳,也有来自CO2中的氧4.如图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流程图。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实验所用材料必须取自植物的分生组织B.步骤②和③的顺序可以调换C.③的目的是将细胞分裂阻断在中期D.④中所用的改良苯酚品红将DNA染成红色5.某学习小组在一个地区进行遗传咨询,根据咨询者的口述,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系谱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十九)理综生物试卷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真核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淀粉、麦芽糖和肝糖原彻底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B.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后更加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C.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和脂肪D.RNA主耍在细胞核中合成,较多的分布在细胞质中2.分离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该酶在正常情况下和抑制蛋白S结合而不表现出酶活性,当和S蛋白分开时,该酶能水解着丝点,促使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酶和抑制蛋白S处于结合状态B.秋水仙素能阻止分离酶和S蛋白的分开,使染色单体无法分开C.若分离酶和S蛋白无法分离,则有丝分裂将停留在中期D.癌细胞中分离酶和S蛋白的分开和结合比正常细胞频繁3.下列和染色有关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健那绿是活细胞染料,该染色剂对细胞无任何毒害作用B.用龙胆紫对经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染色后要用卡诺氏液进行漂洗C.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要现配现用,并且在染色过程中要混合使用D.用苏丹Ⅲ染色剂对花生子叶进行染色后要用蒸馏水冲洗以洗去浮色4.下列有关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神经递质和C02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几乎相等 D.饱食状态下,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降低5.同学甲在调查某样地的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各样方中植株的数目统计如下表所示,同学乙分析同学甲的数据,认为其操作存在不当之处,欲重新进行调查,则同学乙在同学甲操作的基础上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A.增加样方数目B.增大样方面积C.改变取样方式D.改变取样地点6.某种遗传病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 和a 位于常染色体上,B 和b 位于X 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己知Ⅱ1和Ⅱ2患病是各由一对不同的等位基因导致的。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控制该遗传病的两对基因均为隐性基因B.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为AaX BY 和AaX B X bD.Ⅰ1和Ⅰ2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是9/16 二、非选择题29.(10分)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比例的遮光处理对金荞麦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向,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结果,金荞麦适合生活在 (填:强光/弱光)环境下,随着遮光比例的增加,金荞麦的平均叶面积增大,其意义在于。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遮光比例的增加,气孔导度降低,但细胞间CO2浓度不断升高,其原因是。
(3)某同学认为遮光比例为55%时,金荞麦光合作用作用速率较低的原因不是由于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该同学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该同学认为光可能会导致金荞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简要的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30.(10分)科学家在研究植物抗旱的机理时发现某种植物在干旱的诱导下,能启动抗旱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液中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从而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根尖细胞吸水时,水由外界进入细胞液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有,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主要发生的变化,以增强抗性。
(2)干旱诱导下只有根部细胞的可溶性糖类含量增加,而茎和叶片细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的可能途径是。
(3)如图表示该植物抗旱基因R的基因序列,该基因中①处的碱基对发生替换突变为r基因,r基因指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减少,则R基因转的模板链是链,①处的碱基对由C/G替换为 (起始密码子AUG,终密码子:UAA、UAG UGA)31.(9分)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抵抗是由于垂体选择性的对甲状激素的敏感程度降低,而导致的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的一种疾病,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患者的垂体仅仅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程度降低,对其他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变,从激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至少答2种)(2)和正常机体相比,该患者体内的TSH的含量 (填:升高/降低/不变),患者的甲状腺将 (填:膨大/萎缩)。
(3)某种药物可以通过直接抑制制垂体各种激素的合成,减轻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抵抗者的症状,该药物不适合用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使用,其原因是。
32.(10分)某雌雄同株的植株的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花)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s为显性不育基因,ms为隐性可育因,Ms f为显性恢复可育基因,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s f>Ms>ms,回答下列问题:(1)植株甲为雄性不育,植株乙为雄性可育,甲和乙杂交,F1均为雄性可育,F1自交产生的F2中雄性不育占1/8,亲本中植株甲和植株乙的基因型分别为,F2的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占。
(2)某混合种植的群体中只有Ms f Ms和Msms两种基因型,且两种基因型植株数量相等,该群体随机交配一代,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3)现有某雄性可育的植株,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请设计合理的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写出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
37.【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土壤中存在大量溶磷微生物,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这种微生物统称为溶磷微生物,溶磷微生物主要包括溶磷细菌和溶磷真菌,溶磷真菌的溶磷效率远远高于细菌,某实验小组通过制备含有难溶性磷酸盐的培养基,根据微生物溶磷后形成的溶磷圈筛选出溶磷真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和液体培养基相比,用于分离溶磷真菌的培养基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
(2)该实验小组先制备一定稀释梯度的土壤悬浮液,将土壤悬浮液涂布于含有难溶磷酸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分离出产生溶磷圈的菌株,在该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一定的抗生素,其作用是,分离时要每隔24h统计一次溶磷圈的数目,直至溶磷圈的数目不再发生变化,其目的是防止。
分离出来的溶磷微生物可利用法进行长期保存。
(3)若涂布后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基上的溶磷圈都连接成一片,则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4)该实验小组筛选出两株溶磷真菌,溶磷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的直径(d)和溶磷圈的直径(D)大小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是,最容易被真菌利用的磷酸盐是。
38.(15分)【生物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1年8月6日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培育成功,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在人体内合成,该转基因克隆奶牛的牛奶中赖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多,显著提高了牛奶的营养价值而且增强了牛奶的保健功能,克隆牛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的编码赖氨酸的基因可以通过技术进行扩增,将该基因导入奶牛甲的胎儿的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选用奶牛甲的胎儿的成纤维细胞,而不选用成熟个体的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2)用于核移植的奶牛甲的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一般都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 ,动物细胞培养所处的气体环境为。
(3)图中的X过程表示,该过程一般在胚胎发育的时期进行操作,在进行该操作前,可以通过检测细胞中的DNA鉴定性别。
参考答案1-6CBCCBD29.(共10分,每空2分)(1)强光增大叶面积,以获得更多的光源,适应光照强度的减弱(2)光照减弱,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对CO2的利用减少(3)此时虽然气孔导度减少,但胞间CO2浓度却升高,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不是由气孔导度减少引起的设置不同的遮光条件,其他条件适宜,培养金荞麦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若遮光条件下,金荞麦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则可以验证该结论。
30.(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细胞膜和液泡膜(1分)自由水转化成结合水(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3)N T//A31.(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细胞表面和不同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不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2)升高膨大(1分)(3)该药物会使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32.(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Msms和Ms f Ms f 3/7(2)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3)让该植株和基因型为MsMs的植株杂交,若后代全为雄性可育,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s f Ms f;若后代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s f ms;若后代全为雄性不育,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msms(4分)37.【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高压蒸汽灭菌法凝固剂(或琼脂)(2)抑制细菌的繁殖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某些溶磷真菌未被筛选出来甘油管藏(3)接种时涂布不均匀,微生物未充分分离或微生物培养液稀释度不够(4)P2 Zn3(PO4)238.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PCR 显微注射法胎儿细胞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2)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的核型 5%的CO2和95%的空气(3)胚胎移植桑椹胚或囊胚期滋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