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复习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 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圆把小球全部 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平均位置。 (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 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试验10次。用步 骤(4)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 球落点平均位置N,如试验原理图。
36/81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距离。 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小球在斜面上落点位置, 到B点距离分别为LD、LE、LF。
37/81
依据该同学试验,回答以下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42722145
(1)在不放小球m2时,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 滚下,m1落点在图中__________点,把小球m2放在斜槽 末端边缘处,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 它们发生碰撞,碰后小球m1落点在图中__________点。
46/81
(4)释放屡次后,取各落点位置平均值,测得各落点痕迹 到O点距离:OM=13.10cm,OP=21.90cm,ON=26.04cm。用 天平称得入射小球A质量,m1=16.8g,被碰小球B质量 m2=5.6g。若将小球质量与水平位移乘积作为“动量”, 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方向有Lcosθ=vt,
40/81
解得v=Lcos Lcos 所co以s v∝L,
t
2Lsin 2sin
L。
g
g
由题意分析得,只要满足m1v1=m2v2+m1v1′,把速度v代入
整理得: m1 LE m1 LD说明m2两L球F,碰撞过程中 动量守恒;
41/81
若两小球碰撞是弹性碰撞,则碰撞前后机械能没有损
一轮复习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课件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 量为205 g. 试着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 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 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 代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m1OP=m1OM+m2ON, 式中OP、OM和ON的意义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 斜槽、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 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天平一 台、刻度尺、圆规、三角板.
实验步骤 1.先用天平测出小球质量m1、m2. 2.按图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 末端点切线水平,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调节实 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碰撞瞬间,入射 球与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以确保正碰 后的速度方向水平.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p1′+p1 p2′为______. (5)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他条 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4) 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 m2 平抛运动射程 O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
【解析】 (1)该实验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验证两球碰 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即验证 m1v1=m1v′1+m2v′2,由题 图中装置可以看出,不放被碰小球 m2 时,m1 从抛出点下落高 度与放上 m2 两球相碰后下落的高度 H 相同,即在空中做平抛 运动的下落时间 t 相同,故有 v1=OtP,v′1=OtM,v′2=OtN, 代入 m1v1=m1v′1+m2v′2,可得 m1·OP=m1·OM+m2·ON, 只需验证该式成立即可,在实验中不需测出速度,只需测出小 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即可.
高考物理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

A、B的质量分别为200 g、
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释放弹簧,A、B离开
弹簧后,A滑块做
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本实验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
内,两滑块组图8
解析 释放弹簧后,相邻A,位置间距都是9 mm,相邻B, 位置间距都是6 mm,A的速度为9/0.1 mm/s=0.09 m/s, BmAvA=0.2× 0.09=0.018(kg·m/s),mBvB=0.3×0.06=0.018(kg· m/s). 答案 匀速直线0.09 m/s碰前碰后总动量均为零
1.没做到准确的正碰,则误差较大;斜槽末端若不 水平,则得不到准确的平抛运动而造成误差.
2.O、P、M、N各点定位不准确,测量和作图有偏 差.
【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质量不同,一定是质量大的作
入射球,质量小的作被碰球,如果用质量小的与质量 大的相碰,则质量小的球可能反弹,这样就不能准确 测定入射小球碰后的速度.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要点归纳
【实验目的】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运 动,m2静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m1v1=m1v1′ +m2v2′.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 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 运动的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速度若用飞行时间 作时间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
质量,就可以用
mA
L1 t1
m验B证Lt22动量是否守恒.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为B与D的距离,符号为L2.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mA
L1 t1
m产B生Lt22
,
误差的原因:①L1、L2、mA、mB的数据测量误差.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动量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pptx

13
6.验证:连接 ON,测量线段 OP、OM、ON 的长度。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m1·OP=m1·OM+m2·ON,看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14
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 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验证,两摆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 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摆球拉起后,两摆线应在同 一竖直面内。 (3)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平衡摩擦力。 (4)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注 意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且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为入射小 球。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变。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 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3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 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 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胶布等。
6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 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 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 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 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6.验证:连接 ON,测量线段 OP、OM、ON 的长度。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m1·OP=m1·OM+m2·ON,看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14
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 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验证,两摆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 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摆球拉起后,两摆线应在同 一竖直面内。 (3)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平衡摩擦力。 (4)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注 意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且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为入射小 球。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变。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 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3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 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 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胶布等。
6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 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 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 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 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高考物理总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图3
•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 cm. • (2)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测量的有________.
(填选项号) •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 E.测量O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 2.O、P、M、N各点定位不准确,测量和作图有偏差.
• 六、注意事项
• 1.本实验中两个小球质量不同,一定是质量大的作入射球, 质量小的作被碰球,如果用质量小的球与质量大的球相碰, 则质量小的球可能被反弹,这样就不能准确测定入射小球碰 后的速度.
• 2.该实验要确保斜槽末端水平.检验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 方法是:将小球轻轻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的任一位置, 若小球均能保持静止,则表明斜槽末端已水平.
图2
• 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 写纸上时,便在白纸上留下了小球落地的痕迹.
• 4.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 5.先不放上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滚下, 重复10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 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入射小球从原来的 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同样的方法 标出碰撞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 均位置N.
• (3)入射球的释放点越高,入射球碰前速度越大,相碰时内 力越大,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可以较好地满足动量守恒的 条件,也有利于减小测量水平位移时的相对误差,从而使实 验的误差减小,选项C正确.
• 答案 (1)65.7 (2)ABD (3)C
2020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设滑块 B 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 v2,由①式有 d v2=Δt ⑤ B 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 v2≈2.86 m/s⑥ 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动量分别为 p 和 p′,则 p=m1v0⑦ p′=m1v1+m2v2⑧ 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p-p′ ×100%⑨ δp= p 联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 δp≈1.7%<5% 因此,本实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见解析
解析:(1)M2=32.6 g=0.032 6 kg, OP v2= t =0.560 m/s, 所以 M2v2=0.018 3 kg· m/s. OM ON v2′= t =0.125 m/s,v1′= t =0.678 m/s, 所以 M2v2′+M1v1′=0.018 2 kg· m/s. (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得: 碰撞前后两物体各自质量与其速度 的乘积之和相等,是我们探索的“不变量”.
教材回扣· 夯实基础
●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3)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4)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 变. ●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①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②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 m 和速度 v 的测量.
透析考点· 多维突破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实验原理与操作 例 1
用半径相同的小球 1 和小球 2 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平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 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 O.接下来的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不放小球 2,让小球 1 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滚下,并 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 里面,认为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 2: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 B 点,让小球 1 从 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 1 同样的方 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M、P、N 离 O 点的距离,即线段 OM、OP、ON大小 v 为 Δx v= Δt ① 式中 Δx 为滑块在很短时间 Δt 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ΔtA,则 1 ΔtA= f =0.02 s② ΔtA 可视为很短. 设滑块 A 在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v0、v1. 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可得 v0=2.00 m/s③ v1=0.970 m/s④
物理高考大一轮复习实验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移—时间(x-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球 B 的质量为 m2
=
.
(3)调节 A 球自由下落高度,让 A 球以一定速度 v 与静
止的 B 球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动量正好相等,则 A、B 两球
的Mm质量之比应满足
.
2021/12/9
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1)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 样做的目的是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
2021/12/9
第六章
动量(dòngliàng)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页,共四十九页。
高考总复习(fùxí) ·物理
2021/12/9
实验 七 (shíyàn)
验证(yànzhèng)动量守恒定律
第二页,共四十九页。
高考总复习(fùxí) ·物理
目录
(mùlù)
2021/12/9
知识梳理(shūlǐ)·夯实基础
2021/12/9
第八页,共四十九页。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 A 运动,小车 B 静止,两 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 v= ΔΔxt 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1)要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和
.
(2) 根 据 测 量 的 数 据 , 该 实 验 中 动 量 守 恒 的 表 达 式
为
.(忽略小球的大小)
2021/12/9
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1)小球 1 从 A 处下摆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
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1g(a-h)=12m1v21,解得
2020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方案: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共41张PPT)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互动探究│课时巩固训练
一、实验目的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如图 S71 所示,斜槽、铅垂线、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白纸、 复写纸、刻度尺、圆规.
图 S71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一 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
1.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让质量较大的小球与静止的质量较小的小球正 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 m1v1=m1v1′+m2v2′. (2)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速度等于水平位 移和运动时间的比,而各小球运动时间相同,则它们的水平 位移之比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之比,则动量守恒时有 m1·OP =m1·OM+m2·ON,若能测出 m1、m2 及 OP、OM 和 ON 并代入上式,即可验证碰撞中 动量是否守恒.
考点互动探究
变式题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 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释放点越低,小球所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 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数据处理 本实验运用转换法,即将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转换成测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 于本实验仅限于研究系统在碰撞前后动量的关系,所以各物理量的单位不必统一使用国际 单位制单位. 2.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①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②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斜槽末端切线方向是否水平,两碰撞球是否等大. (2)偶然误差 主要来源于质量 m 和速度 v 的测量.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互动探究│课时巩固训练
一、实验目的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如图 S71 所示,斜槽、铅垂线、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白纸、 复写纸、刻度尺、圆规.
图 S71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一 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
1.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让质量较大的小球与静止的质量较小的小球正 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 m1v1=m1v1′+m2v2′. (2)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速度等于水平位 移和运动时间的比,而各小球运动时间相同,则它们的水平 位移之比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之比,则动量守恒时有 m1·OP =m1·OM+m2·ON,若能测出 m1、m2 及 OP、OM 和 ON 并代入上式,即可验证碰撞中 动量是否守恒.
考点互动探究
变式题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 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释放点越低,小球所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 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数据处理 本实验运用转换法,即将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转换成测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 于本实验仅限于研究系统在碰撞前后动量的关系,所以各物理量的单位不必统一使用国际 单位制单位. 2.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①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②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斜槽末端切线方向是否水平,两碰撞球是否等大. (2)偶然误差 主要来源于质量 m 和速度 v 的测量.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实验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验是否平衡掉摩擦力等. •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 (3)减小误差的措施(cuòshī) • ①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 ②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第七页,共38页。
• 4.其他方案 • 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 (1)测质量:用天平(tiānpíng)测出滑块质量. •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
行实验验证.
第九页,共38页。
• 2.实验操作步骤 • (1)要用天平测量入射球m1和被碰球m2的质量; • (2)没必要测量小球m1的释放高度h及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 • (3)保证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入射球m1; • (4)会用画最小圆的方法求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 (5)要分清(fēn qīng)P,M,N分别对应哪个小球何种情况下的落
(6)连接 ON,测量线段 OP,OM,ON 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m1 OP =m1 OM +m2 ON ,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第五页,共38页。
•方法(fāngfǎ)规律
• 1.数据处理 • 验证(yànzhèng)表达式m1v1+m2v2=m1v1′
+m2v2′. • 2.注意事项 • (1)前提条件: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保证两
•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 到O点的距离
•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 O点的距离
•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第十九页,共38页。
• (3)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第七页,共38页。
• 4.其他方案 • 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 (1)测质量:用天平(tiānpíng)测出滑块质量. •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
行实验验证.
第九页,共38页。
• 2.实验操作步骤 • (1)要用天平测量入射球m1和被碰球m2的质量; • (2)没必要测量小球m1的释放高度h及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 • (3)保证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入射球m1; • (4)会用画最小圆的方法求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 (5)要分清(fēn qīng)P,M,N分别对应哪个小球何种情况下的落
(6)连接 ON,测量线段 OP,OM,ON 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m1 OP =m1 OM +m2 ON ,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第五页,共38页。
•方法(fāngfǎ)规律
• 1.数据处理 • 验证(yànzhèng)表达式m1v1+m2v2=m1v1′
+m2v2′. • 2.注意事项 • (1)前提条件: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保证两
•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 到O点的距离
•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 O点的距离
•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第十九页,共38页。
• (3)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动量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第十八页,共58页。
热点(rè diǎn) 一
(4)由(3)的解析可知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a 球的质量 ma 和 b
球的质量 mb,线段 OP、OM 和 ON 的长度.
跟踪(gēnzōng) 训练
(5)由(3)的解析可知若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一定有关系式 ma OP =ma OM +mb ON . 答案:(1)使斜槽的末端的切线水平
第二十页,共58页。
热点(rè diǎn) 二
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滑下,和 B 球碰撞后,A、B 球分
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并画出
实验中 A、B 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跟踪(gēnzōng)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G、R、
第九页,共58页。
热点(rè 一
diǎn)实验原理(yuánlǐ)与操作
[典例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
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 a 球从斜槽
跟踪(gēnzōng) 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
训练
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 10
次;再把同样大小的 b 球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 a 球
(2)让 a 球从同一高处由静止释放
(3)天平、刻度尺 (4)a 球的质量 ma 和 b 球的质量 mb,线段 OP、
OM 和 ON 的长度 (5)ma OP =ma OM +mb ON
第十九页,共58页。
热点(rè diǎn) 二
实验(shíyàn)数据处理
[典例 2] (2017·济宁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A、B 两球
训练
2020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共16张PPT)

看 不 到 ,因 为 其实根 本什么 都没有 的。 但 是 那 些 大 臣们为 了不让 其他人 说自己 是不称 职的人 或者是 愚蠢的 人,都不 敢说 “ 我 什 么 也 没有看 到”,相 反却说 “衣服 花纹美 极了,色 彩漂亮 极了。”到了游行大 典 的 那 一 天 ,两个骗 子在大 镜子面 前为黄 帝穿上 了那件 衣服,黄 帝在富丽的华盖里游 行 着 ,站 在 街 上和窗 子里的 人都说 :“乖乖 ,皇上的 新装真 是漂亮 !他 上 衣 下面 的后裾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向 2 数据处理处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入射小球 a 球从斜
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 10 次; 再把同样大小的被碰小球 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小立柱上,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 撞时球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让 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相碰后,两球 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 10 次。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B__D___。(填序号字母)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必须测量小球 a、b 的直径 D C.必须测量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H D.必须测量小球 a、b 的质量,且二者的关系为 ma>mb
考点二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 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 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 如图甲所示。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 频率为 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向 2 数据处理处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入射小球 a 球从斜
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 10 次; 再把同样大小的被碰小球 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小立柱上,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 撞时球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让 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相碰后,两球 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 10 次。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B__D___。(填序号字母)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必须测量小球 a、b 的直径 D C.必须测量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H D.必须测量小球 a、b 的质量,且二者的关系为 ma>mb
考点二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 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 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 如图甲所示。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 频率为 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