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探讨_周萌

合集下载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皮肤红斑、脱屑和鳞屑形成,常伴有关节痛、红肿和关节强度等全身症状。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晰。

然而,建立合适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手段。

早期,研究人体银屑病的方法主要是基于临床病例和解剖组织病理学观察,无法进行足够的实验来验证某些假说,限制深度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因此,建立银屑病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银屑病研究的发展。

目前,最常用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是人工诱导病理状态的小鼠模型。

早期建立的银屑病小鼠模型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致病物和基因操作等方法诱导,如角质蛋白K1的过表达或基因缺失等。

这些模型多存在局限性,如操作复杂、易造成伤害和不易从发病机制方面解释。

因此,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具有极大的意义。

近年,研究者开始尝试建立更符合银屑病自然病理特征和机制的小鼠模型。

其中,T 细胞介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最具有前景。

这种模型能够模拟银屑病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通过该模型可以研究重要的疾病发生机制,同时非常适合预测某些药物的疗效。

这些模型是基于通用免疫识别分子,如MHCII,来激活CD4+T细胞。

CD4+T细胞介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提取小鼠CD4+T细胞并用笛卡尔的某种类DONOR细胞线提供的MHC II基因合成人类MHC类II分子。

2. 将MHCII分子及银屑病相关肽片段合成的多肽通过逆转录并PCR扩增方式合成,完成这一步之后可以进行银屑病细胞因子 mRNA 水平检测。

3. 在CD4+T细胞被激活之前,作用于这些小鼠之前就出现的CD11c+ 凋亡细胞,基于肽质检测进行表面标记和分类。

4. 最后很重要的一步,是给小鼠注射CD4+T细胞,这些细胞已经被激发成淋巴结上相关TGF-b,IL23等银屑病细胞因子,程序让这些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反应,定期评估银屑病临床症状,如脱屑、红斑、鳞屑剥落等程度。

盐胜血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_崔笛

盐胜血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_崔笛
现代科学实验研究发现,过食咸味可以出现一 些血瘀证的病理改变,并认为它是过食咸味造成高 血压的病理基础之一。因此,笔者研究高盐致瘀的 动物模型,研究多食咸与血瘀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 中医理论的客观化,而且对于指导防病治病、保护人 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李之茂 . 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与血浆纤
0.00962±0.2722**(1)0.3686±0.1043##(2)
注 :和 空 白 组 比 较 :*P>0.05,**P>0.05,# P<0.05, ##P<0.01 ;和模型组比较 : (1)P<0.01,(2)P<0.01。
其余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因各组均无显著差 异 (P>0.05),故略去。
大鼠灌胃,根据大鼠饮水情况、血流变的指标变化及活血化瘀中药反证以判断模型成功与否。SD 大鼠 36 只,随机分
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丹参组,每组 12 只。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模型组和丹参组每 100g 体重灌胃给予 9%NaCl
溶液 1mL,连续 30 天造模。造模结束前 7 天每天灌胃后,丹参组每 100g 体重以丹参注射液 0.4mL/100g 肌注给药,
2结果
在实验设计时,实验动物每组设计为 12 只,但 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受试动物意外死亡及采血溶血 等因素,最后每组进行测试指标结果分析的数目不 均等。 2.1 饮水量均值
经统计学处理,空白组和模型组、丹参组饮水 量有显著差异(P<0.01), 模型组和丹参组差异不明 显(P>0.05),见表 1、图 1。
1996 :171-175.
251
表 1 3 组动物饮水量比较(—x±s)
组别
空白组 模型组 丹参组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征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块,并伴有痛痒、脱屑等症状。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银屑病小鼠模型,但由于模拟程度不高、疾病发展过程较长等问题,仍然需要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良。

为了建立一种更逼近银屑病病理过程的小鼠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1. 小鼠品系的选择:银屑病往往与免疫调节失衡有关,因此可以选择易受到免疫调节影响的小鼠品系作为模型动物,如IL-23引发的Th17细胞增多和炎症反应所致的小鼠模型。

还可以选择易感银屑病的小鼠品系,如SKG小鼠等。

2. 免疫刺激的方式:可以采用免疫刺激来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新陈代谢失调剂量较大的制剂,如鱼雷致红毛细胞素(IMQ),通过外用或注射途径刺激小鼠免疫系统,从而诱导出银屑病样的炎症反应。

改良可以在使用免疫刺激前加入药物预处理,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 病变评估指标的选择: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包括表皮层的过度增殖、炎症反应等,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指标来评估模型的建立情况。

可以通过采集小鼠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表皮层的增厚和角质层的增加情况;还可以通过ELISA或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

4. 干预治疗的应用:借鉴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模拟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同时进行干预治疗的应用。

可以给予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或局部使用光疗、激光治疗等干预措施,观察其对病理过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模拟临床治疗策略。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精确选择小鼠品系、优化免疫刺激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病变评估指标以及引入临床治疗干预等手段进行。

这样可以更好地模拟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实验基础。

一种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707989 A(43)申请公布日 2010.05.19C N 101707989 A*CN101707989A*(21)申请号 200910236282.4(22)申请日 2009.10.23A01K 67/027(2006.01)A01K 67/02(2006.01)A61M 31/00(2006.01)(71)申请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地址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一区六号(72)发明人张允岭 娄金丽 扈新刚 柳洪胜张锦 李秀 金香兰 张志辰高铭坚 宋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代理人余功勋(54)发明名称一种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具体是通过力竭运动和/或控制基础进食量和/或给服大剂量心得安制备气虚证动物模型;对气虚证动物模型阻塞大脑中动脉后恢复其血流供应,建立脑缺血气虚血瘀症病症结合模型。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3 页 附图 4 页1.一种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通过力竭运动和/或控制基础进食量和/或给服大剂量心得安制备气虚证动物模型;步骤2:对步骤1气虚证动物模型阻塞大脑中动脉0.5h~4h后恢复其血流供应2h~20h,建立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用雄性大鼠通过负重力竭性游泳制备气虚证动物模型;步骤2中对步骤1气虚证动物模型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后恢复其血流供应,建立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150-250g SD或Wistar雄性大鼠每天负体重的2-10%的重量进行力竭性游泳1-2次,每次5-20min,共游泳1-4周制备气虚证动物模型;步骤2:对步骤1气虚证动物模型阻塞大脑中动脉0.5h-4h后恢复其血流供应2h~20h,建立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

银屑病药效学动物模型及其在中药新药研究中应用的思考

银屑病药效学动物模型及其在中药新药研究中应用的思考

0061117栏目中药药物评价>>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题银屑病药效学动物模型及其在中药新药研究中应用的思考作者韩玲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一部韩玲摘要:本文综述了银屑病药效学动物模型的进展,对治疗银屑病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结合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完善药效学方法学研究的建议。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了。

可能是一种具有基因遗传特性的疾病,也与感染、内分泌机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

中医学认为以风湿毒邪内侵为标,血虚、血燥为根源,血热、血虚、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故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成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

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炎症细胞聚集和真皮乳头部血管增生扩张三大特征,从而出现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棘细胞层增厚等。

尽管许多不同的动物模型能复制银屑病的某个方面的病理特征,并能解释部分病因,但长期以来仍缺乏一种能够研究所有有关的潜在因素的动物模型。

即-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

一、银屑病药效学动物模型银屑病动物模型是根据银屑病的特征,人为建立的一种与之相似的模型。

有人总结了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以下4个不断完善的阶段:1.诱发性动物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工方法在动物,如豚鼠、大鼠等皮肤上诱发银屑病样增生。

其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化学刺激剂外涂或药物外涂、缺乏必须脂肪酸的饲料喂养等。

这些方法均为过度增殖模型,可引起表皮增生加快。

但这些方法仅是针对表皮损伤的一种迟发反应,持续时间较短。

如缺乏必须脂肪酸饲料喂养的大鼠模型,因缺乏必须脂肪酸,故可使大鼠皮肤逐渐出现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加快,DNA合成增加等变化,表皮细胞呈慢性增生状态,与药物诱发的急性表皮增生相比,其与银屑病更为相似。

如心得安诱导银屑病动物模型,是利用心得安特有的药理作用,即心得安可阻断角阮细胞的β-肾上腺能受体而降低了细胞内cAMP水平所致。

血瘀复合证动物模型的研制进展_黄海军

血瘀复合证动物模型的研制进展_黄海军

第11卷 第5期 2009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No. 5May,2009中的优势。

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可以来看,中医治疗LIDP至少还存在以下两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其一是各种疗法如何优化组合的问题,即如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组合,以充分实现不同疗法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获取最佳的疗效峰值;其二就是关于各种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应用问题,如手法治疗LIDP时斜扳法的规范化研究[24]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而其它疗法如针灸疗法、中药的使用等均应考虑和深入研究其应用的规范化、方案的标准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 侯莉娟,郝银丽,王拥军.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研究 进展[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 ( 3 ):71-72.[ 2 ] 林雪娟,陈朝阳.中药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J ] .中国 中药杂志,2007,32 ( 2 ):186-191.[ 3 ] 李元明.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 .中国中医 骨伤科杂志,2001,9 ( 4 ):39.[ 4 ] 乔根宝,许理忠,邬学群,等.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802例[ J ] .江苏中医药,2004,25 ( 8 ):28.[ 5 ] 唐鑫,李书振.中医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J ] .辽宁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 ( 3 ):89-90.[ 6 ] 刘斌.三期用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J ] .云 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 ( 5 ):8.[ 7 ] 王春燕.关节康复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76例[ J ] .山 东中医杂志,1995,14 ( 10 ):453-454.[ 8 ] 杨豪,李俊.腰突定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J ] .河 南中医,1996,16 ( 5 ):297-298.[ 9 ] 张云芳.外洗止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 .辽宁 中医杂志,2007,34 ( 6 ):769-770.[ 10 ] 安平.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 .中华现代 中西医杂志,2005,3 ( 7 ):614-615.[ 11 ] 刘剑,方玲,许伟东,等.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 7 ( 4 ):272-274.[ 12 ] 姚诗清,周兰,林学武.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J ] .中国中医急症,2008, 17 ( 3 ):325-326.[ 13 ] 陈伟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J ] .黑龙江中 医药,2006 ( 5 ):35-37.[ 14 ] 廉玉鳞.长短针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临床观察[ J ] . 针灸临床杂志,1999,15 ( 8 ):356.[ 15 ] 徐小玉,肖群益.腰椎牵引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 J ] .江西中医药,2007,38 ( 9 ):23.[ 16 ] 黄贤武,邹小华.针刺加药艾灸治疗腰椎间盛突出症80例[ J ] . 中国针灸,2002,2 ( 11 ):751.[ 17 ] 张必萌,吴耀持,邵萍,等.电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随机对照[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 2 ):253-255.[ 18 ] 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单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 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J ] .中国针灸,2006,26 ( 5 ):319-321. [ 19 ] 潘海根,刘震,袁浩明.穴位注射甲钴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 的应用[ J ] .中国针灸,2003,23 ( 4 ):210.[ 20 ] 古恩鹏,李瓦里. 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 J ] .天津中医药,2006,23 ( 3 ):186.[ 21 ] 林勋,元唯安,何天翔.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 ( 5 ):129-130.[ 22 ] 任中华.六步按摩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8例[ J ] .中医正 骨,2008,20 ( 6 ):44.[ 23 ] 张琴明,朱清广,房敏,等. 推拿三步改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J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 ( 1 ): 27-28.[ 24 ] 张军,韩磊,宋铁兵,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斜扳手法的操作规 范[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 ( 5 ):1-2.[ 25 ] 陈建华,孙波,吴云定,等.陆氏整骨三步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规范化研究[ J ] .中国骨伤,2006,19 ( 12 ):705- 707.[ 26 ] 张明健.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 J ] .四川中医, 2008,26 ( 5 ):94-95.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作为现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传统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评价分析

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评价分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12月第32卷第6期3谭子剑3罗小泉3龚美富1**(1.江西中医药广州 510006;3.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辨证是中医的优势。

病以病理学为核心,证以评价与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中医方-证-病的深入研究奠定3, HUA Shi-pei3, TAN Zi-jian3, LUO Xiao-quan3, GONG Mei-fu13.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Abstract: Animal model is the experimental basis of medical experimental hypothesis and clinical hypothesis.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is the specialty of Western medicine, while dialectics is the 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re of disease is pathology, the core of syndrome is pathogenesi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 based on dialectical treatment is a sign to distinguish the animal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nimal model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establishmen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animal model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are discussed,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TCM prescription syndrome disease.Key words: Blood Stasis Syndrome;Animal Model;Evaluate证候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是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异常增生斑块和鳞屑,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疼痛。

目前尚未找到该疾病的治愈方法,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银屑病小鼠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不少银屑病小鼠模型被建立,但这些模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建立改良型的银屑病小鼠模型,以期更加准确地模拟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以及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传统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局限性1. IMQ-诱导的银屑病模型IMQ是一种由居民性酵母(Malassezia)细胞壁组成的免疫调节剂,可以加重宿主抗原表达,从而诱导银屑病。

该模型的优点是易于建立、易于操作,但其主要缺点是模拟出来的银屑病病情比较轻微,天然的免疫反应过程并不完全能够被模拟,因此该模型不能完全代表人类银屑病的病情。

2. CD4+ T 细胞移植小鼠模型该模型将银屑病患者的CD4+T细胞移植到裸鼠的皮肤中,通过免疫反应引起斑块增生和鳞屑脱落。

该模型与人类银屑病的病理和免疫学特征相似,但其操作较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因此已经不被广泛使用。

虽然现有的银屑病小鼠模型在某些方面相对有效,但其局限性依然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可靠性,在建立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局限性。

1. 模型建立的目的应当是尽可能贴近人类银屑病的病理和免疫过程,同时尽量避免一些伦理难题和实验难度。

2. 当我们设计模型时,应当考虑到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以及相关的病理学病理特征,比如表皮角化、T细胞浸润等等。

3. 模型中应当包含尽可能多的相关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如下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1. IL-17受体缺陷小鼠模型IL-17是银屑病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其作用是引起局部皮肤的打结和黑变,导致鳞屑脱落。

因此,建立IL-17受体缺陷小鼠模型可以达到有效的银屑病模拟效果。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种类、评价与研究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种类、评价与研究
[ $) ( $* ] 等。如!微循环障碍模型 ; "血管内凝血的动 [ $+ ( $, ] [ $- ( "# ] 物模型 ;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血管痉 [ "$ ] 挛模型 ; %结扎动脉导致的心肌梗塞或脑梗塞模 [ "" ( "& ] 型 ; &动脉血栓形成或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 [ "’ ( ") ] [ "* ] 型 ; ’ 血管内皮损伤血瘀模型 ; ( 血管管 [ "+ ] 壁结 构 改 变 模 型 ; 变性动物模 ) 组 织 增 生、 [ ", ( "- ] 型 。
[ $]
[ -] 模型 。其原理是根据中医 “ 劳则耗气” 、 “ 气虚则
血行无力而瘀滞” 的理论, 采用游泳力竭法造成气
[ $# ] 。其原 虚血瘀证模型。 ’ 血虚血瘀证动物模型
理是根据中医 “ 气为血之帅” 、 “ 血为气之母” , 血虚 可导致气虚, 气虚可导致血瘀的理论, 通过动脉放 血, 造 成 血 虚 致 瘀 模 型。 ( 阴 虚 血 瘀 证 动 物 模
[ $& ] 瘀证动物模型 。其原理是根据中医 “ 血液应随经
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 ; “ 血不循经, 溢于脉外, 则 为瘀血” 的理论, 通过自体血凝块置如肠中造成出
[ $’ ] 血留瘀证模型。 + - 自然衰老血 瘀 证 动 物 模 型 。 ,
, 一类是采
用物理、 化学、 自然衰老等方法, 模拟中医认识的血 瘀证的致病因素, 如外伤、 寒凝、 气滞、 气虚、 阴虚、 阳 虚、 离经之血及衰老等, 制成的血瘀证动物模型, 此 类属病因模型。二类是多采用手术方法, 模拟西医 学的血管病理, 如血管阻塞、 内皮损伤、 微循环障碍 和血液病理生理如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障碍 等, 制成的血瘀证动物模型, 此类属病理或病理生理 模型。三类是采用物理、 化学、 手术等方法, 模拟中 医血瘀证临床表现, 此类属生物表征模型。 $% $! 血瘀证的病因模型 所谓血瘀证的病因模型, 是根据中医病因建立 的血瘀证模型。这些模型大概有 $$ 种。 《黄 !外伤血瘀证动物模型 。其原理是根据 帝内经》 “ 若有所堕坠、 恶疝, 在内而不去……则气 血凝结” 的论述, 采用杠杆挤压法制成外伤血瘀证 模型。"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

一种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95954.X(22)申请日 2018.09.19(71)申请人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申请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72)发明人 张璐 李萍 王燕 赵京霞 李宁飞 底婷婷 付京 蒙玉娇 郭简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代理人 宋南(51)Int.Cl.A61K 31/4745(2006.01)A61P 17/0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应用咪喹莫特诱导处于焦虑状态的动物产生银屑病样皮损。

构建出的小鼠不仅能体现出临床患者常常出现的焦虑情绪状态,银屑病样皮损随之加重,还能延长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的维持时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CN 109172576 A 2019.01.11C N 109172576A1.一种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咪喹莫特诱导处于焦虑状态的动物产生银屑病样皮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所述焦虑状态的方法为使用空瓶刺激训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瓶刺激训练的方法包括:用随机空瓶刺激已适应定时喝水的动物;优选地,所述定时喝水的时间为早晚各一次;优选地,所述适应定时喝水的周期为大于7天;进一步优选为7~8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的时间为13~15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所述空瓶刺激训练后的动物给予行为学实验以确认焦虑状态。

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戴继灿,陈翔,胡超,崔杰峰
申请号:CN201410320952.1
申请日:20140704
公开号:CN104055579A
公开日:
201409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大鼠置于电击设备中,给予持续电刺激;S2:将大鼠置于噪声设备中,给予高频噪声刺激;S3:将大鼠放入冰水混合的游泳设备中,使其冰泳。

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击、噪音和冰泳的复合因素成功地建立了血瘀证ED大鼠模型,避免了采用一种刺激强度较弱,成模时间延长,成模率低等情况,同时避免了单一较弱刺激动物容易出现适应现象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的复合因素实施较为方便,容易定量,将电流和噪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成模率高。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地址: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14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梁莹;周萌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9(006)026
【摘要】目的:探索活血化瘀复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和慢性血瘀模型,比较两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与生理盐水、甲氨蝶呤(MTX)对小鼠阴道上皮增殖、鼠尾表皮细胞分化、血浆内皮素-1(ET-1)及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两种活血化瘀复方均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鼠尾鳞片表皮分化、ET-1水平及小鼠耳廓微循环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可能通过阻断多个发病环节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对各靶点的作用与成分有关.【总页数】3页(P9-11)
【作者】梁莹;周萌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3
【相关文献】
1.中药复方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 [J], 余树民;甘梦;左之才;崔恒敏;彭西;王娅;邓俊良
2.中药复方提取液对脱发模型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J], 吴培诚;郑伟军;陈燕玲;刘彩云;王卓娅;
3.清热凉血和活血化瘀中药对小鼠实验性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J], 齐欣;刘晓明;林熙

4.中药复方对衰老模型小鼠部分组织中GSH-Px活性的影响 [J], 宁鹏
5.中药复方对抑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SDF-1的影响 [J], 杜娜;陈倩;李洋;肖婧珊;姚梦姣;李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不同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种不同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种不同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梁耀月;李佳佳;董世芬;张荣;袁悦莹;孙建宁【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6(032)010【摘要】目的:建立痰浊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滞血瘀大鼠模型,研究不同血瘀状态动物模型的特征。

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慢性刺激组(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高脂饲料+慢性刺激组,分别采用相应因素干预6周。

于2、4、6周动态监测动物体重、旷场行为、血脂和血清皮质酮指标;实验终点(6周)采用小动物超声和左心室插管法检测心功能,采用黏度仪、红细胞变形/聚集测试仪检测血液流变性相关指标。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采用高脂饲料、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后均可引起血瘀状态,对动物的行为学、血脂、心脏功能、血液黏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两因素叠加时,血瘀相关指标变化最明显,表现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明显降低(P<0.01),2周时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时间均减少(P<0.01或 P <0.05),2周、4周时,血清皮质酮上升( P <0.01或P<0.05),4周、6周时TG明显上升(P<0.01)。

6周时,血流速度减慢(P<0.01),收缩末期左室前壁、后壁厚度均增厚(P<0.01或P<0.05),舒张期左心室指数上升(P<0.01),左心室最大收缩速率降低(P<0.05),全血黏度上升(P<0.01)。

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均可形成血瘀状态,但是具有不同的特点。

当两因素叠加时,动物可明显出现行为学、血液黏度、心脏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异常,可为血瘀证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

%Aim To establish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qi-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phlegm turbid+qi-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model in rats and to study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 models with different blood stasis. Methods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high fat diet group,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group ( CUMS ) and high fat diet+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group. Different states of blood stasis ra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corresponding factors for 6 weeks. Indexes of weight, open field behavior, serum lipids and corticosterone were monitored dynamically at the 2 nd, 4 th, 6 th week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6th week), the heart func-tion was detected by small animal ultrasound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intubation. The blood rheology indexes were detected by the viscosity tester and red blood celldeformation/aggregation test instru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blood stasis could be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and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introduc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egree on animal behavior, blood lipids, heart function and blood viscosi-ty. When the two factors were superimposed, the changes of the indexes about blood stasi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body weight ( P < 0. 01 ); horizontal movement, vertical movement and movement time were reduced (P<0. 01 or P<0. 05) at the 2 nd week;at the 2 nd and 4 th week, serum corticosterone was increased ( P <0. 01 or P <0.05) as well as TG at the 4 th and 6 th week (P<0. 01); at the 6 th week, velocity of blood was slowed down ( P<0. 01 );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and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at end-systolic was increased ( P<0. 01 or P<0.05 );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dex was increased ( P<0. 01 ); the maximumrate of myocardial contraction was decreased ( P < 0. 05 ); 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 was increased ( P<0. 01 ) . Conclusions Blood stasis could be formed by high fat diet and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which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two factors are superimposed, the abnormal behavior, blood viscosi-ty, heart function, blood lipid and other indexes of the animal could obviously appear, which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related drugs.【总页数】6页(P1468-1473)【作者】梁耀月;李佳佳;董世芬;张荣;袁悦莹;孙建宁【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 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 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 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 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 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228;R255.7;R363-332【相关文献】1.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樊新荣;颜苗;何清湖2.恶露不尽血瘀证型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标准和作用机制研究 [J], 王晓东;李莉;张婷婷;邓居桥;蒋浩3.寒凝血瘀证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周华妙;郭勇4.寒凝气滞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贾丹兵;魏博;于淼;李乃民;朱宇;唐立明;李春杰;刘珊;韩玉生;巩沅鑫5.冠心病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李驰坤;靳宏光;成光宇;欧喜燕;丁云录;李晓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理特征为皮肤角质形成加快、表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鳞片和炎症细胞浸润。

银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瘙痒、疼痛和社会歧视等问题。

虽然银屑病的病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都与其发病有关。

小鼠模型在疾病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适合的小鼠模型,可以更好地研究银屑病的病理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当前常用的小鼠模型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建立难度大、模型稳定性差等。

改良型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小鼠品系。

由于银屑病受到遗传和免疫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易感的小鼠品系,如C57BL/6小鼠。

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一些易感性基因敲除小鼠,如IL-23、IL-17等,以模拟银屑病易感性基因的变异,从而更好地模拟人类的疾病特征。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需要选择合适的诱发因素。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诱因有很多,如细菌、病毒感染、激素水平异常等都可能引发银屑病的发病。

在建立小鼠模型时可以选择适当的诱发因素,比如使用Imiquimod等化学物质或者感染适当的细菌、病毒等,以模拟银屑病的病理过程。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鉴定。

在模型建立后,需要对小鼠的皮肤病变情况进行评估,比如观察其皮肤表面的角质形成情况、鳞片的堆积情况、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等。

可以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基因表达等方法对小鼠皮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鉴定,以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治疗试验。

可以通过给予小鼠不同的药物或治疗手段,观察其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比如可以给予小鼠局部激素治疗、光疗等,评估其对银屑病的影响,从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探讨周萌1,伍秋云2,陈会茹1(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广西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探讨银屑病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造方法。

方法:采用复合多因素造模,用心得安制造豚鼠银屑病模型时,多次静脉予去甲肾上腺素和小牛血清白蛋白,喂养半高脂高糖饲料及冰水刺激以制造银屑病血瘀证模型,并对模型豚鼠进行血瘀证体征观察,鼠耳皮损外观及病理切片观察,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1(ET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结果:银屑病血瘀证组豚鼠血瘀证候积分明显高于银屑病组;银屑病组与银屑病血瘀证组豚鼠双耳皮损,在外观和病理切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屑病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ET -1、VEGF 指标较银屑病组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既具备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证候表现。

关键词: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6-1161-03修回日期:2009-10-06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然基金课题(0640152)作者简介:周萌(1962-),女,广西桂林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主要从事中医药对HIV 无症状感染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银屑病向瘀证等研究。

中医认为血瘀证贯穿寻常型银屑病整个病理过程,至今尚未见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报道,因此本文采用复合多因素方法制造银屑病血瘀证豚鼠模型,使豚鼠具有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又具备血瘀证候特征。

1实验方法1.1材料与方法1.1.1动物与分组动物:普通豚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g 240g ,由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分组:50只豚鼠随机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A 组)10只、银屑病组(B 组)20只和银屑病血瘀证组(C 组)20只。

1.1.2主要试剂和仪器ET -1放免检测盒(解放军总医院放免室),VEGF 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BV -100型血液流变仪(北京泰诺德仪器有限公司),奥林巴斯DX40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制造)。

1.1.3主要药物心得安原料粉,购自上海第二药厂,乳剂基质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药剂科提供,配制成5%心得安乳剂备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NE )为上海禾丰制药厂产品,牛血清白蛋白(BSA )为天津市生化制品厂产品;10%水合氯醛溶液广西中医学院药理实验室提供;肝素(第二军医大学卫辉试剂厂),配制浓度3%。

1.2动物模型制作方法1.2.1银屑病组以5%心得安乳剂均匀外涂豚鼠双耳背皮肤(1cm 2用药0.3g ,用玻璃棒涂匀),厚度1.0mm ,每日3次,连续4周[1]。

1.2.2银屑病血瘀证组以5%心得安乳剂均匀外涂豚鼠双耳背皮肤,方法同银屑病组,同时给予喂养半高脂高糖饲料,主要以84.5%基础饲料加5%蛋黄粉、0.5%胆固醇、5%猪油、5%蔗糖喂养,每天生理盐水灌胃1mL /100g[2],于第2周开始以0.1mL /100g 剂量尾静脉缓慢注射NE (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1g /L 的浓度)1次/d ,连续3周[3],和将豚鼠放入冰水中游泳5min ,每天1次,总20天[4],于开始造模的第1天和第10天以0.25mL /100g 剂量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0g /L 的浓度[3]。

1.3检测及观察指标1.3.1血瘀证体征观察观察豚鼠舌质、舌下静脉、眼球颜色、尾部瘀斑等情况。

根据豚鼠体征分别记分,分值越高说明血瘀程度越严重,血瘀证候等级评分标准如下:舌质淡红计1分,黯红偏紫计2分,青紫有瘀斑计3分;舌下静脉无曲线计1分,曲张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五分之三计2分,曲张络脉长度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五分之三计3分;眼球颜色淡红计1分,深红计2分,黯红计3分;尾部瘀斑无瘀斑出现计1分,轻度瘀斑计2分,中度以上瘀斑计3分[5]。

1.3.2病理切片豚鼠耳部皮肤切片光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参照Baker 法进行组织学积分评估[1]。

Baker 法对银屑病组织学积分评估的标准如下:角质层中发现Munro 小脓疡计2.0分;角化过度计0.5分;角化不全计1.0分;棘层肥厚计1.0分;皮突延长、起伏,根据轻、中、重程度分别计0.5、1.0、1.5分;真皮层单一核及多核细胞浸润,根据轻、中、重分别计0.5、1.0、2.0分;乳突上顶计0.5分;毛细血管扩张计0.5分。

1.3.3标本采集实验周期为28天,实验结束时,禁食24h ,用10%水合氯醛溶液按0.07mL /10g 麻醉豚鼠,经腹主动脉穿刺取血5mL 注入装有肝素抗凝剂的试管中,在装有肝素抗凝剂试管中吸取1mL 加入BV -100血液流变仪中测定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剩余血液于3000r /min 离心15min ,取上层血清分装,存于-20ħ冰箱,待测各项指标。

用手术剪剪取双耳耳背皮肤,用100mL /L 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制备石蜡块备用。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豚鼠血瘀证体征观察造模结束时,银屑病血瘀组出现明显的血瘀证候,表现为舌质青紫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眼球颜色变黯、尾部出现瘀斑等。

各组血瘀体征分值变化情况见表1。

银屑病组、银屑病血瘀组造模结束时与正常组比较血瘀证候积分均有所增加,其中银屑病血瘀组的血瘀证候积分明显高于银屑病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表1各组血瘀证体征分值表(珋xʃs)组别n血瘀证体征分值(造模结束时)A组10 3.96ʃ0.23B组20 5.15ʃ0.17①C组208.94ʃ0.68②注:与A比较,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5。

2.2豚鼠双耳皮肤外观及病理切片2.2.1豚鼠双耳外观皮肤形态正常组豚鼠双耳毛发正常有光泽,无脱落,皮温不高,局部皮肤无红肿,鼠耳背毛细血管隐约可见。

两组造模豚鼠1周时,鼠耳皮肤红肿,触之肤温略高,覆盖着少量脆屑样细小银白色鳞屑,耳背毛细血管轻度扩张;造模2周后,皮损红肿加重,鳞屑增多,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已呈现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4周造模结束时皮损同2周后一样呈典型银屑病样改变。

2.2.2豚鼠鼠耳皮肤病理切片观察正常组豚鼠耳背皮肤可见很薄的角质层,几乎无颗粒层,棘层较为均一,为3 5层多角形细胞,基层细胞排列整齐,为单层立方柱状细胞,表真皮界限清楚,无水肿;真皮内无毛细血管扩张,无炎症细胞。

银屑病组与银屑病血瘀证组病理切片均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真皮浅层单一核细胞浸润;银屑病组20张病理切片中19张切片见表皮棘层高度增生肥厚,呈假上皮瘤样增生,13张切片见有角层内小脓疡,银屑病血瘀证组20张病理切片中18张切片见表皮棘层高度增生肥厚,呈假上皮瘤样增生,15张切片见有角层内小脓疡。

各组组织病理评分见表2。

与正常组比较,银屑病组与银屑病血瘀证组banker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银屑病组与银屑病血瘀证组比较,两组bank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各组组织病理评分表(珋xʃs)组别n组织病理评分A组100.023ʃ0.157B组208.206ʃ2.364①C组208.349ʃ2.214②注:与A比较,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5。

2.3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正常组相比,银屑病组和银屑病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银屑病血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压积均明显高于银屑病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3。

表3各组血液流变学比较(珋xʃs)组别n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沉(mm/h)压积(%)A组10 2.473ʃ0.519 6.534ʃ0.9680.067ʃ0.0240.541ʃ0.436 1.645ʃ0.897B组20 3.221ʃ0.986① 5.345ʃ0.8920.087ʃ0.0998.367ʃ3.257 2.556ʃ2.148C组20 5.107ʃ0.658②10.105ʃ1.3230.257ʃ0.08920.83ʃ9.7528.994ʃ2.361注:与A比较,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5。

2.4ET-1及VEGF改变银屑病组、银屑病血瘀组造模结束时与正常组比较血浆ET-1、VEGF均有所增加,其中银屑病血瘀组血浆ET-1、VEGF明显高于银屑病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

表3各组ET-1VEGF比较(珋xʃs)组别n ET-1VEGFA组1067.83ʃ15.411259.17ʃ312.74B组2070.45ʃ16.32①1565.11ʃ137.68C组2081.79ʃ12.94②1774.89ʃ247.96注:与A比较,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5。

3讨论以往中医药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仅单纯模拟银屑病的病理特点,尚未模拟出中医证型,中医认为血瘀是银屑病的关键,为更好的研治银屑病,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心得安断角阮细胞的β-肾上腺能受体而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的药理特点,应用后出现类似银屑病的组织病理改变来复制豚鼠银屑病模型。

同时根据中医病因学说,分别从七情、饮食、外感等方面和西医现认为情志因素、感染因素或外界刺激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NE,半高脂高糖饮食,BSA,冰水刺激方法综合造模。

中医认为“内伤忧怒”可致气滞血瘀,暴怒时机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其他激素,实验参考武继彪教授改良后的方法,多次给予NE造成慢性内皮细胞损伤,诱导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制造慢性血瘀证模型[3]。

给动物每日喂服半高脂高糖饲料可使动物产生高脂血症,血浆脂蛋白紊乱,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自由基、内皮细胞损伤等促进血瘀证的形成。

BSA作为一种外来异体抗原,多次注射引起变态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内皮,加剧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同时免疫复合物还可诱导血小板聚集,改变红细胞表面电荷性质,促进红细胞聚集,从而促进血瘀证的形成。

豚鼠冰水中游泳,寒邪伤阳,阳气虚无以推动血行,阳虚无法温煦血脉,导致寒凝血瘀。

造模结束后,本研究结果示银屑病血瘀证组血瘀证候积分高于银屑病组,从宏观证候角度上说明了血瘀证的存在。

此外本实验还验证了多因素造模时所加的各种刺激是否影响银屑病造模,研究结果示两组鼠耳皮肤都产生了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病理切片Baker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