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总结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总结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总结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旨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以及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变化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健康相关的知识,并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

通过比较教育前后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可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测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在健康教育课程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健康行为的认知。

如果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并能够正确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认为健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改善生活方式。

通过调查人们在健康教育后的行为习惯是否改变,可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例如,通过观察学生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可以评估健康教育对其行为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所改善,养成了更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认为健康教育的效果良好。

三、健康状况的改善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减少健康风险,例如预防慢性疾病、提高身体素质等。

通过比较教育前后人们的健康状况变化,可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体检数据、身体素质测试等方式,评估被教育者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如果健康状况方面的指标有所提高,可以认为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起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从知识和认知水平、行为改变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并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和改进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其效果。

此外,还应该注意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或片面评价。

只有通过科学而客观的评估,才能更好地推动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及效果评价
一、总结
首先,在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方面,我注重不仅传递科学的健康知识,还关注生活中的健康行为和健康习惯。

通过针对性的调研和分析,我确定
了适合目标群体的健康教育内容,让参与者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自
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

最后,在评估和反馈方面,我重视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和
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我收集了学员对健康教育工作
的反馈和评价,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同时,我也及时调整和改进了教育
方式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需求。

二、效果评价
通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增强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参与者通过接受健康教育,获得了
更加全面、科学的健康知识,对于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提高了参与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

通过教育和启发,参与者逐
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危害,积极改变了不良习惯,增加了健康行为的比例。

3.形成了良好的群体互助与支持机制。

通过健康教育工作,参与者之
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群体氛围,为健
康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和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
促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健康知识、改善健康行为,从而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未来,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投身于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创新,为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是为了了解教育活动对个体或群体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从而为改进和优化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1. 知识水平变化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或测试学习者在健康知识方面的提高程度,比较教育前后的得分变化。

2. 行为改变评价:观察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如是否采取了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减肥、增加体育锻炼等行为是否有所改变。

3. 健康状况评价:测量学习者的生理指标或疾病发生率等指标变化,如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糖尿病发病率等。

4. 满意度调查评价:了解学习者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方式获取学习者的反馈意见。

5. 社会影响评价:观察健康教育活动对社区或群体的影响,如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提升、疾病发病率下降等情况。

评价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多种指标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得出更准确和全面的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报告健康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是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关键步骤。

本报告旨在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并提供改进建议。

以下是我们对于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一、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供健康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和习惯的形成。

根据对学生调查和行为观察的结果,健康教育的目标大部分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学生对于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然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健康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行为改变的效果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更关注营养均衡并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然而,仍有一些学生仍然存在饮食不均衡和缺乏运动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健康教育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三、健康状况的改善通过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和体检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学生的体重指数和血压等指标普遍降低,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提升。

但是,一些慢性疾病如近视等在学生群体中仍然较为普遍,需要在后续的健康教育中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四、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情况健康教育的成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根据对家长调查和社会参与活动的观察结果,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十分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健康讲座和家庭活动。

同时,社会机构和组织也积极参与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然而,在以后的健康教育中,需要进一步拓宽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和渠道。

根据以上评估结果1.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教育,特别是针对学生掌握不够充分的知识点,可以采取更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和小组讨论等。

2.针对学生饮食不均衡和缺乏运动的问题,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如菜谱制作和户外运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及效果评价一、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1. 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丰富: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包括食品营养、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具体情况,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教育内容。

2. 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多样: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开展健康讲座、举办健康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海报等。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居民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有趣。

3. 健康教育工作对象广泛: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家长、社区居民等各个层面的人群。

我们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工作效果。

4. 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发现健康教育的推广,得到了广大学生、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不仅在知识传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还促使了学生、居民逐渐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评价1. 知识传播效果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进行了知识测试,结果显示,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占比明显提高。

学生、居民能够正确理解食品营养、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行为改变效果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进行了生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居民开始重视健康,增加运动量,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并积极参与到健康促进活动中。

3. 影响效果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居民的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眼科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教育

眼科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教育

眼科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教育摘要关键字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例6眼,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0~68岁。

时间10~15天。

脱离范围及裂孔:1个象限者4眼,裂孔1个,位于颞下方;2个象限者1眼,裂孔2个,位于后极部;3个象限者,裂孔1个位于颞上方。

术前视力均<0.04,其中光感1例,眼前手动3例;眼前指数2例。

1.2方法手术方法。

用直接检眼镜,联合巩膜压迫法,检查视网膜裂孔,裂孔定位后,经巩膜电凝(或冷凝)裂孔,放出视网膜下液,然后做巩膜外垫压术4眼,巩膜外垫压加环扎术2眼。

2.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满意,视力为0.2者3例,为0.4者2例,为0.5者1例,治疗期间未发生并发症。

3讨论3.1健康教育的基础在卫生部关于《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要求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健康教育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具有眼科特点的健康教育,宣传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增强人们的爱眼、护眼意识。

视网膜脱离为眼科常见而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

其治疗手术复杂,要求精度高,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反应较重,并且易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

治疗的关键是封闭裂孔手术及手术前后的周密护理,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

3.2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普及化、灵活化、实用化等3.3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1)门诊病员开办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眼科常见病的科普知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增强人们的卫生健康意识。

(2)住院病员定期开展公开讲课,讲解主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及预后,增强病员对恢复疾病的信心。

3.4对策与成效(1)入院心理教育本病发病突然、发展快,由于视力突然下降,活动受到限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患者常表现为悲哀、恐惧等不稳定情绪。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健康知识和培养健康行为,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对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量。

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传授健康知识,包括预防常见疾病的知识、健康饮食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

通过考察学生在健康知识测试中的得分情况,可以评估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健康知识的理解情况。

其次,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从健康行为的改变程度来考量。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可以评估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

此外,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健康行为的认识和改变情况。

第三,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从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进行考量。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评价其效果可以从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指标着手,如体重指数、血压、血糖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比较,可以评估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最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行考量。

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否则教育效果可能不理想。

通过观察学生在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评估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总之,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健康行为的改变程度、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以及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等因素。

通过综合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健康教育是一种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它通过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和培养正确的健康行为,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知识水平的提升:健康教育注重传授健康知识,因此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需要考察学生在健康知识方面的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可以通过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的知识成绩或基础知识测试的结果来评估知识水平的提升程度。

二、行为改变: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正确的健康行为,使人们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此,行为改变是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行为是否发生变化,例如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卫生习惯等,来评判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健康素养的提高:健康素养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我身体状况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它包括对自我健康状态的监测、健康决策的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治疗能力等。

通过观察学生在健康问题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评价健康教育对健康素养的提高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生活质量的改善: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

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相关调查,了解他们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身体状况的改善、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社交活动的丰富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社会效益: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个体身上,也可以从社会角度来进行评价。

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公共卫生负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因此,通过对社区或学校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以评估健康教育在社会层面上的效果。

总之,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评价知识水平的提升、行为改变、健康素养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可以得出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合理评价。

健康教育检查效果评价分析

健康教育检查效果评价分析

健康教育检查效果评价分析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和维护个体和群体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检查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用于确定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帮助改进和优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目标达成度评估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始之前,应当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预期效果。

评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数据来判断目标的达成度,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参与者的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情况,可以通过与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实际行动来评估教育活动的成效。

二、知识水平改善评估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参与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比较教育前后的知识测试成绩来评估知识水平的改善程度。

例如,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参与者在教育前后的知识水平进行比对,用数据展示知识的增加量和优势。

三、行为习惯改变评估健康教育活动还应当促进参与者形成(或改变)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者的行为变化来评估行为习惯的改变程度。

例如,收集参与者在教育前后的行为数据,比如吸烟、饮食结构、运动等方面的改变情况,通过数据的对比,来判断健康教育活动对参与者行为习惯的影响。

四、参与者满意度评估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还应考虑参与者的满意度。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参与者对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并采用满意度指标评估参与者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

这些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和优化教育活动的依据。

总结来说,健康教育检查效果评价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过程,需要结合多个评价指标来进行评判。

通过对目标达成度、知识水平改善、行为习惯改变和参与者满意度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并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指导作用

健康教育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指导作用
例 ; 年 内再 次 出血 1 1 2例 。 2 健 康教 育
由 3 高年 资 、有 丰 富 临床 经 验 的主 管 护师 担 任 负责 护 士 , 名 主管病 人 的治疗 护 理和 健康 教 育 工 作 , 护 士 协 助做 好健 康 教 其余 育工 作 , 士长 负 责 检查 督 促 及 必 要 的 补充 , 护 定期 召开 座 谈 会 收 集反馈 意见 , 了解病 人对 健 康 教育 内容 的 掌握 程 度 , 以不断 完 善 、 正 不正 确 的方 法及 行为 。如 向病 人 示 范 出血朝 头 偏 向一侧 , 持 保 提高 和强 化复 习 。具 体 做法 如 下 。 勿躁 动等 。识 别 出血 征 象 及应 急 措施 , 好 自我 护理 , 少 做 减 21 院 时健 康教 育 : 人 人 院 当天 , 责 护 士进 行 自我 介 绍 , .入 病 负 介 安静 , 绍环 境 、 院 须知 、 生 制 度 、 作 流 程 及 主 管 医生 , 病 人 熟 悉 再 出血 危险 。 入 卫 工 使 3 . 言教 育 :采用 集 体 和个 体 相 结合 的 形式 ,运 用 所掌 握 的知 2语 医 院环境 和 医护人 员 , 应 医 院生 活 , 心治 病 。 适 安 2 . 院健康 教育 :用 通俗 易 懂 的语 言 向病 人讲 解 上 消化 道 出血 识 , 的放矢 地 进行 讲 解 。 2住 有 _ 针对 不 同个 体 、 同时 期 , 同 问题 给予 有 针 对 不 不 的病 因 、 理 、 床症 状 、 征 及 预 后 等 , 病 人 对 自己 的疾 病 有 33随机 性 教 育 : 病 临 体 使 定 的了解 和掌握 , 道做 相 关 检查 的 目的 , 意事 项 等 , 知 注 以便 早 性 指导 。

预防青光眼复发的效果评价

预防青光眼复发的效果评价
青光眼术后 眼压再升高 ,降低青光眼复发率 ,是当前青光眼 防治工 作 中的一项 重要工作 。近年来 ,宿迁市非 常重视青光眼患者 的防治知 识 教育 ,现就对 2 0 0 5年 1 月至 2 0 0 9年 1 2月宿迁市人 民医院 1 2 4例住 院
手 术 青 光 眼 患者 进 行 防 治 教 育 所 取得 的效 果 报 告 如 下 。
测眼压方法。
眼压升高 ,视神经乳头凹陷 、萎缩 、视 野缺损和视力下 降是青 光
眼的主要体征。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 眼病 ,其发病率 约 1 %, 4 0 岁 以上发病率约 占 2 . 5 %l l J 。青光 眼一旦确诊 ,多采用手 术 治疗。术后发生 白内障较为常见 ,严重影响患者的视 力l 2 ] 。如何 预防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8年 1 月至2 0 1 2年 1 2月宿迁市人 民医院 住院手术青 光眼患者 1 2 4例 ,男 4 8例 ,女 7 6例 。年龄 4 l一5 O岁 1 O 例 ,5 1 —6 0岁 3 2例 ,6 1~ 7 O岁 3 9例 , 7 l岁 以上 4 3例 。文 化程度 : 大专以上 1 6例 ,高中 2 4例 ,初 中 5 2例 ,小学 3 0例 ,文盲 2例 。单 眼9 2例,双眼 3 2例 。视力 为手动 ~0 . 8 ,眼压 ≥2 1 mm Hg 。1 2 4例 患 者均有不 同程度 的头痛 、头晕 、眼痛 、眼胀 、视物 模糊。1 2 4例患 者 均接受过药 物和显微手术治疗 ,之前 均未接受过青光眼防治知识 的系 统教育。
1 . 2实 施 与 方 法
1 . 3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所有参 数均采 用均数 ±标 准差 ( x±s )表示 ,

健康教育模式对视网膜脱离病人的全程实施

健康教育模式对视网膜脱离病人的全程实施

健康教育模式对视网膜脱离病人的全程实施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严重的,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病人常有明显自觉症状,如闪光、眼前固定黑影、视物变形、视力骤降,临床上可以看到许多患者总是用手遮盖住健眼,用患眼注视眼前黑影及变形的物体而产生恐惧感。

他们对疾病的知识需求十分迫切,有调查表明:47.6%的病人很想了解自己的病情,但不知道怎样了解;41%的病人在出院时想得到书面自我防护知识,护士对自己当前健康状态的评价及出院后对治疗护理的具体指导。

我们对56例视网膜脱离病人进行了全程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1评估根据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文化背景、既往病史、视力、心理状态、对本身疾病认识程度等来确定病人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及学习能力。

2诊断感知改变:与双眼遮盖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视网膜脱离的有关知识焦虑:体位的改变,由自由体位变为受限体位;病区环境陌生;手术引起。

自理缺陷:进食淋浴入厕等,与视力障碍、受限卧位有关。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便秘: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精神紧张有关。

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裂开。

计划:制定目标:目标由护士和病人共同讨论后制定:3实施方式3.1 口头教育根据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进行随机教育。

3.2文字教育墙报:宣传有关的科普知识宣传册,将本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饮食要求、需注意的问题整理成册,供病人和家属阅读;向病人推荐有关疾病康复知识的书籍杂志等。

3.3 示范教育如教育病人如何有效咳嗽、自我监测血压、血糖等4实施内容4.1术前教育心理疏导多数病人对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情绪,害怕手术疼痛、手术失败及视力不能提高。

护士术前要针对文化层次、心理状态、对疾病愈后要求等不同人群,用适宜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视网膜脱离的有关知识,解释闪光是由于视网膜受刺激所引起,一般是无害的。

说明这些自觉症状经过手术治疗,会随着视网膜的复位而消失。

4.1.1入院教育接待患者热情真诚,详细讲解住院须知及各项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大夫及责任护士,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健康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健康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摘要】目的: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健康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方法:收集来我院诊治的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

对照组为常规方式,研究组为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

比对两组术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结果:研究组术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健康知识及行为;自我管理能力Effects of Incre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Postopera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Retinal Detachment after Ocular TraumaCHEN Yu-heJiangmen Xinhui Aier New Hope Eye Hospital,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with increasing advantages on postopera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retinal detachment after ocular trauma.Methods:36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retinal detachment after ocular trau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1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he incre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The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of incremental advantage content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cular trauma retinal detachmen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atients'grasp of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self-management ability.【Key words】ocular trauma recurrent retinal detachment;advantage content increasing health education law;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elf-management ability眼外伤后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属于眼科难治性视网膜脱离病症之一,主要采用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手术联合重水硅油交换眼内填充手术治疗,但经临床随机调查发现在硅油眼内填充情况下,仍伴有部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且复发率高达20%[1]。

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效果

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效果

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发布时间:2021-06-16T12:01:26.6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作者:卢甜甜[导读]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卢甜甜渭南市第二医院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择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结果、复发率、相关知识测试评分结果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视网膜脱离复发预防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在临床上常见视网膜脱离疾病,可对患者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患者确诊后,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容易复发,临床探讨发现,发生视网膜脱离后,体位正确,可将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1],可将疾病复发率有效下降。

本组实验将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选择,探讨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以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1.1临床数据在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将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选择,知情同意进入本组实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限值19岁至77岁,均值42.5岁,对照组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限值18岁至75岁,均值42.0岁。

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指导以及宣教,解答患者疑问,指导患者如何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1)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采取特殊卧位的目的、方法以及重要性,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术前应将患者双眼包好,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根据患者脱离部位,取侧卧位或者平卧位,确保裂孔最低位,避免进一步扩大患者脱离范围,将手术难度增加。

术后根据患者脱离位置以及裂孔位置进行卧位选择,一般选择侧卧位或者俯卧位,确保裂孔最高位,使用气体或者硅油,利用其表面张力以及浮力,将裂孔封闭,然后将患者视网膜下积液挤出,确保平伏,发挥视网膜复位作用。

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效果

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效果

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发布时间:2021-04-02T10:54:51.2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作者:王哲哲[导读] 对视网膜脱离患者预防复发护理中使用健康宣导干预,观察该种方式的预防效果。

王哲哲渭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渭南市眼科医院)陕西省、渭南市邮编:714000摘要:目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预防复发护理中使用健康宣导干预,观察该种方式的预防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9年7月--2021年1月接治的14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使用健康宣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每组患者72例。

结果:(1)第一组患者护理后疾病相关知识优良率为37(例)51.38%,第二组患者护理后疾病相关知识优良率为54(例)75.00%,两组有差异,(p<0.05)。

(2)第一组患者的正确涂眼膏、正确点眼液、正确预防复发方法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低于第二组,两组有差异,(p<0.05)。

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预防复发护理中使用健康宣导干预,效果显著,该方式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健康宣导;预防复发;措施效果在临床治疗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种病症具有发病率、致盲率、复发率高的特点。

患者一旦确诊,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但是据相关研究显示,该种病症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在对该种病症患者的治疗护理当中,如何有效的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是当代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视网膜脱离患者预防复发护理中使用健康宣导干预,观察该种方式的措施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9年7月--2021年1月接治的14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共有患者72例,年龄43.69±4.13岁,身高1.60±0.15米,体重54.28±5.66千克,男41例,女31例;第二组使用健康宣导干预,共有患者72例,年龄44.17±3.85岁,身高1.59±0.13米,体重55.16±4.38千克,男40例,女32例。

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教育

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教育

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教育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视力丧失,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对视网膜脱离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症状、预防方法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一、视网膜脱离的原因:1. 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人更容易患上视网膜脱离。

2. 眼部外伤:眼球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等情况,会导致视网膜脱离。

3. 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玻璃体手术等。

4. 高度近视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高度近视,那么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具有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二、视网膜脱离的症状:1. 突然出现的闪光: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一闪一闪的亮光,类似于电火花。

2. 飞蚊症:患者眼前可能会出现黑点、蛛网状物或小虫子飞舞的感觉。

3. 视野缺失: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或整体的视力模糊或缺失。

4. 黑暗区域:患者可能看不到周围的物体,出现黑暗区域。

三、视网膜脱离的预防方法:1. 定期眼科检查:及早发现视网膜脱离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注意保护眼部:避免剧烈运动或做出剧烈动作,防止发生眼部外伤。

3. 控制近视:定期配戴适合度数的眼镜或隐形眼镜,避免加剧近视度数。

四、视网膜脱离的治疗:1.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固定视网膜,防止其继续脱离。

2. 冷冻治疗:通过低温冷冻,治疗视网膜脱离。

3. 玻璃体手术:清除眼内的后房体和玻璃体,恢复视网膜的正常位置。

五、视网膜脱离后的注意事项:1. 休息和避免用力用眼:视网膜脱离后,需要适当休息和避免用力用眼,加快康复过程。

2.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确保视网膜保持正常位置。

3. 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六、与视网膜脱离相关的常见问题:1. 视网膜脱离会导致完全失明吗?不一定,视网膜脱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有很大机会恢复视力。

2. 视网膜脱离可以自愈吗?不可以,视网膜脱离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干预。

健康教育在抗青光眼手术患者中实施和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在抗青光眼手术患者中实施和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在抗青光眼手术患者中实施和效果评价青光眼作为目前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部分青光眼患者发病急骤可在数天内甚至在数小时内视力迅速下降。

部分患者毫无症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明。

其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保存视功能降低眼压。

术后视力不提高,复发的可能性大。

因此患者的心理负担重需要护士联合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本科自2012年2月—5月收治的50例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宣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

年龄平均56岁,住院时间平均8天。

农村患者20例,城市患者30例。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按照青光眼的临床路径实施最优质的护理并同步给予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2.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我们根据患者的年龄`知识层次病情特点开展全程分期的健康教育,并制定护理健康教育计划保证教育工作的落实。

时间健康教育内容入院当天入院介绍生命体征评估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介绍检查项目目的注意事项。

术前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各种降眼压药物的应用手术简要过程时间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疼痛手术日生命体征监测术中配合常规备皮洗眼术后体位饮食指导定时监测眼压出院指导复诊时间药物指导2.2健康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由责任护士采取1对1的讲解方式,病房的闭路电视24小时轮回播放青光眼知识讲座,走廊有疾病的宣传栏。

2.3健康教育实施2.3.1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医生、责任护士,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并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

2.3.2术前教育(1)心理护理针对青光眼患者的性格特点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及简要手术步骤术中如何配合,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及不适。

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接受手术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取得患者术中术后的配合,使患者得到预期的康复。

(2)定期监测眼压(3)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意义争取患者配合(4)严格遵医嘱用药术前三天按时点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应用降眼压的眼药水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较高,是致盲的常见疾病之一[1]。

视网膜脱离一旦确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术后再次脱离,降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当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视网膜脱离患者及时就诊、遵医用药、合理膳食、控制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减少并发症[2]。

近年来,本科非常重视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现就1000例住院手术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取得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眼科住院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1000例,男488例,女512例,年龄8~76岁,平均42岁,病程约8.5d;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40例,中专、高中380例,初中90例,小学80例,文盲10例;单眼980例,双眼20例。

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飞蚊症、眼前漂浮物、闪光感、眼前阴影等临床症状。

120例患者接受过激光治疗,全部患者之前均未接受过系统的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方法1.2.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并评估患者情况由经管医生、经管护士和责任组长组成。

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及家属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明确教育目的。

收集与患者相关的信息,了解患者的学习需要,通过评估,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及动力、方式及对疾病适应能力,为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1.2.2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根据上述评估资料和患者个体差异,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包括:(1)视网膜脱离疾病教育目的和意义,视网膜脱离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2)疾病恢复的标准;(3)常用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4)手术指导,讲解手术目的,术前准备事项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5)制订自我护理计划,包括眼部护理、作息、饮食、运动计划及预防感染等知识。

1.2.3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1)手术前集体授课1次,每次30min左右,将患者在疾病知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育小组的成员组织讲课、讨论、演示。

如视网膜脱离的定义、诱因、临床表现、预后、治疗方法、用药的注意事项、饮食知识,并辅以图片、宣传页等教育工具,对滴眼液和涂眼膏采取实物示范、练习方法。

(2)对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有困难的患者,采取个体辅导,并把这些需要个体辅导的患者作为重点教育对象。

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增强学习效果。

(3)健康资料的发放,患者入院时,发放由科室编制的健康资料,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知识。

(4)利用宣传彩页,刊登视网膜脱离有关知识,使患者从中获得视网膜脱离的有关知识。

1.2.4教育效果的评价评价方法为答卷形式与操作演示相结合。

评价内容:(1)根据Kaplan-Meier评价健康教育后2年的疗效,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陈懿(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二病区,重庆400042)【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对1000例住院手术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眼压监测、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结果860例视网膜复位良好;140例复发,复发率为14%。

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总评分优良率83.9%,高于健康教育前(25.8%)的水平,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复发,并能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水平。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复发;评价研究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88-02中图法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5月15日第28卷第9期J Mod Med Health ,May 15,2012,Vol.28,No.9循证护理是建立在有价值、符合实际的科学研究结果之上,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实证,根据实证对患者展开有效的护理措施[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是由于各种诱因使糖尿病病情恶化,患者出现高血糖、高酮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本院2007~2011年收治56例DKA 患者,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法,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收治DKA 患者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15~73岁;均符合1985年WHO 关于DKA 的诊断标准。

其中1型糖尿病45例,2型糖尿病11例。

诱因:感染36例,饮食循证护理在救治和监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黄磊(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合浦53610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

方法对56例DKA 患者利用循证方法进行确定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实施循证护理。

结果56例DKA 抢救成功51例(91.07%),5例(8.93%)死亡。

结论对DKA 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循证护理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89-03中图法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以一般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视网膜出现裂孔作为复发标准[3]。

(2)视网膜脱离知识的测试,包括视网膜脱离基本知识、视网膜脱离治疗、自我护理知识等。

评分分为4级: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优+良=优良率。

(3)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直接观察患者滴眼液和涂眼膏的方法。

健康教育前、后用相同的试题进行测试评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疗效比较健康教育前1000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门诊随访2年后,860例患者视网膜未再次发现脱离,达到成功标准,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4%。

2.2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视网膜脱离知识测试评分结果比较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掌握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总评分优良率为75.0%,明显高于教育前60.0%的水平,教育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注:与教育前比较,a P <0.05。

2.3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结果比较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注:与教育前比较,a P <0.05。

3讨论虽然显微手术在视网膜脱离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2~3年内复发率仍高。

青光眼患者多为青壮年,学习和工作的压力较大,并且常伴有心理障碍,大多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具体原因,给予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除焦虑、郁闷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治疗信心,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

本研究中,1000例患者通过术后健康教育,2年后860例患者未再发生视网膜脱离,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00%,低于文献报道的单纯手术治疗后2~3年内复发率为20%。

说明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

视网膜脱离是以飞蚊症、闪光感、视野缺损、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现代治疗视网膜脱离方法包括手术和激光治疗。

手术封闭裂孔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原则,术后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常与睡眠、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甚为密切。

因此,本文通过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和治疗特点,制订最佳健康教育方案和目标,提供给患者适合的教育方法,使患者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知识,认识视网膜脱离的危害[4]。

通过讲解、示范的方法,让患者实践如何正确滴用眼液和监测眼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利用自我护理配合治疗,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控制不良生活习惯。

结果显示,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后的知识测试评分比教育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优良率达75.00%,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眼压及正确使用眼液的人数比教育前增多。

表明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视网膜脱离的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3.[2]赵秀芳.对眼科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下半月,2005,19(1):117-118.[3]丁体英.青光眼病人的健康教育[J].河南医药信息,2002,9(17):81-82.[4]高殿文,聂庆珠,潘璐,等.539例青光眼患者的调查及致盲率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48-1149.(收稿日期:2012-01-04)(本文编辑:苏畅)表1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测试评分结果[n (%)]教育前教育后10001000200(20.00)300(30.00)300(30.00)450(45.00)450(45.00)240(24.00)50(5.00)10(1.00)50.0075.00优n良中差优良率(%)时间a a a aa表2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结果比较[n (%)]教育前教育后10001000300(30.00)990(99.00)正确点眼液n 60(6.00)970(97.00)正确涂眼膏500(50.00)950(95.00)掌握自我感觉复发方法时间aaa·13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