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选课
闽南独特民俗文化简介
闽南独特民俗文化简介
闽南的民俗文化有很多,但最吸引我的是“泉州八景”。
所
谓“八景”就是:清源山、开元寺、南音、东石木偶戏、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石湖温泉。
这“八景”都是历史悠久的,历史上的名人对这“八景”都有很高的评价。
清源山,是泉州市区自然风景名胜,位于泉州城东,海拔657米,为泉州名胜地之一。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景色宜人。
清源山分前山和后山。
前山由安平桥、石佛、天后宫等景点组成;后山有摩崖石刻,集“儒、释、道”于一体。
清源山是国家5A级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福建省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安溪铁观音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境内的铁观音广场上,其“风从水上来”的传说为泉州八景之首。
安溪铁观音“观音韵”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音乐理论。
石湖温泉是全国四大温泉之一。
这里冬暖夏凉,水温在40~60℃之间。
水质无色、无味、透明,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可以“洗去尘垢”。
—— 1 —1 —。
【校本教材】高二政治选修课教材《闽南文化》
2018-2019学年(上)选修课高二年政治组闽南方言一、闽南方言今后的走向闽南方言体现了闽台共同的区域文化特征,维系着两岸的乡土情谊,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闽南方言作为汉语的强势方言,她仍会努力维护自己的语言系统,同时还会继续接受普通话的影响,并随着闽南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已经为闽南方言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闽南方言将与普通话和谐共存。
原因是:1、闽南方言是汉语的强势方言,闽南语区的人对闽南方言具有浓厚的情感。
调查资料告诉我们,闽南方言区的人在私密场合使用闽南方言的比例很高,闽南方言作为地域语言,在方言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方言的影响力还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闽南金三角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在不断提升闽南方言的语言地位。
闽南人在长期对外谋生的过程中,大力推动闽南方言向外传播。
大凡舟楫能达之处,都可能有闽南人之踪影,都可以听到闽南的话语声音。
闽南方言不仅仅是海峡两岸族群的“名片”,还是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桥梁。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6700万人在使用闽南方言。
2、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弘扬。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聚力。
没有强大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
”随着闽南语区经济的发展,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圈已经形成。
2007年,国家确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对维护闽南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闽南各地区政府在方言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做了很多的工作。
例如,在继泉州南音被列入世遗之后,泉州市政府又举全市之力开拓泉州木偶的世遗申报之路。
闽南文化的弘扬将进一步促进闽南方言的传播和使用。
3、从目前的观察看,闽南方言正在悄悄地变化。
一般地说,语言的嬗变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逐渐消亡,二是语言内部发生局部变化。
闽南方言也许正在选择后者。
闽南文化的策划书3篇
闽南文化的策划书3篇篇一闽南文化的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多元文化,共赏闽南二、活动宗旨本次活动旨在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人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活动主体[具体名称]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2. 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时间:[开幕式时间]地点:[开幕式地点]内容:邀请领导、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出席开幕式,举行文艺表演,展示闽南传统文化艺术。
2. 展览展示时间:[展览展示时间]地点:[展览展示地点]内容:举办闽南文化展览,展示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
3. 讲座论坛时间:[讲座论坛时间]地点:[讲座论坛地点]内容:举办闽南文化讲座和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进行主题演讲和交流。
4. 文艺演出时间:[文艺演出时间]地点:[文艺演出地点]内容:举办闽南文艺演出,展示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
5. 民俗体验时间:[民俗体验时间]地点:[民俗体验地点]内容:举办闽南民俗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亲身感受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六、活动宣传1. 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宣传单页、宣传视频等,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如、微博、抖音等,扩大活动影响力。
3. 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宣传咨询台等,向公众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相关问题。
七、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设立活动执行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执行和管理工作。
3. 建立活动监督组,负责对活动的筹备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八、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包括场地租赁、活动宣传、文艺演出、展览展示、嘉宾邀请、工作人员酬金等方面的费用,预计总预算为[X]元。
九、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参与者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闽南饮食文化PPT课件
• 在一些地方,人们饮酒时,还不忘劳苦的耕牛。农忙或节庆时,为耕牛进糍耙,灌米酒,以滋补牛身。永 泰人平素劳作后喝米酒称“打辛苦”,春耕大忙时给牛灌酒,也含有为牛“打辛苦”之意。漳州百花村, 节庆时,村民要给水牛喂糯米酒,还要把盛开的水仙挂在牛犄角上以贺节喜。这种以酒为契、人牛共庆的 场景,可称福建酒俗中的奇观。
第2页/共31页
闽菜的特点
• 1.刀工严谨,入趣菜中。
第3页/共31页
• 2.汤料讲究原汁原味,保证菜的味道和质量 第4页/共31页
• 3.闽菜的调味比较独特。 第5页/共31页
醋熘鱼
第6页/共31页
• 煎糟鳗鱼 第7页/共31页
4.烹调讲究火候,做到色香味形俱 佳
第8页/共31页
三、民间传统特色食品
第1页/共31页
二、闽菜
• 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常以福州菜和厦门菜为底部。厦门 菜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其烹调特点是:汤菜要清,味道 要淡,炒食要脆擅长烹制海鲜佳肴。其烹调技法以蒸煎、炒、 熘、焖、炸、炖为特色。 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路菜组成。福州菜路流行于闽东、 闽中、闽北地区;闽南菜则广传于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 三角,闽西菜则盛行于闽西客家地区,极富乡土气息。闽菜的 风味特色是:淡雅、鲜嫩、和醇、隽永。
11.芋泥
第19页/共31页
12.糯米大肠
第20页/共31页
13.豆糍
第21页/共31页
14.面粉茶
第22页/共31页
15.韭菜盒
第23页/共31页
16.鸡仔胎
第24页/共31页
四、饮酒习俗
• 福建各地,每遇喜庆或宾客临门,主人总要沽酒庆迎,闽北古谚有“无客不提壶”(清·嘉庆《南平县志》卷 8《风俗》)的说法。现时各地仍有“吃酒不讲饮”的流俗,意即饮酒必须尽兴,纵有“宿怨积恨,亦可杯 酒言消”(清·道光《厦门志》卷15《风俗记》)。
传承闽南文化——走进古厝ppt课件
3.闽南古厝的榉头: 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俗称“榉头”。“榉头”朝天井一面常敞 开,使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凉作用,也是客 人、随从休憩之所。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 方便。 4.闽南古厝的埕: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设的户外广场称“埕”。埕中或仅排列小盆 花,留出较大场地,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 园,栽花植树,假山小池。 5.闽南古厝的天井及护厝: 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通风采光。 厢房之外,两侧或一侧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如属单护厝, 另一侧也常留有通巷,既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 成单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 用房,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 或作书斋别筑。
砖作为建筑用材由来已久,开始时它大多是出现在墓室中,这种说法之依据是,在汉代,
砖雕、砖画已有相当的水平,可它多数作为王公贵族墓室的装饰深埋于地下。虽然“明代制砖的质量 和加工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砖雕艺术已很娴熟”。 在民用建材普遍推广砖材这种趋势下,砖作为
建筑材料开始广泛应用,于是,从地下走到地上,从贵族到平民,有一个很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同 时也带来了审美观念和样式的变革。另外由于闽南作为石材产地,花岗石在建筑上也是应用较广的一 种材料,最终这两种材料在历史长河中终于走到一起,加上广大工匠们独具慧眼的创造精神,促使闽 南民居在墙面形式方面有别于其他地区民居的墙面。中国各地的民居建筑,用的都是青砖青瓦,只有 闽南民居使用红砖红瓦,他们称为“红料”。这很奇怪。一般认为,青砖青瓦的质量更好。闽南的红 瓦分两种,板瓦和筒瓦。
般都有较深的排水沟。一旦下大雨,内外共同协作,便不会出现水
涝的问题。而且这种功能又使古厝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冬暖夏凉的
(完整版)《妙趣横生的闽南文化》
闽南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能在古书上考证的至少在250个以上。
例如:
鼎(锅) 走(跑) 莫(不要) 暗暝(夜晚) 姊(姐) 裳裤(衣服) 郎(人)
闽南建筑居住习俗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 人引为自豪的建筑 形式,是福建民居 中的瑰宝。同时又 揉进了人文因素, 堪称“天、地、人 ”三方结合的缩影 。数十户、几百人 同住一楼,反映客 家人聚族而居、和 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以 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笋冻
土笋冻
做“土笋冻”方法: 先把土笋泡在水里, 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 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 ,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 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 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 三分钟就成。经过泡、 压、煮三道工序,最后 ,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 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泡水中的沙虫
芋包
相传,祖籍福建同安埔尾的一位在外征战的将军,他解甲归田后回 到故乡,讲究饮食,把槟榔芋头去皮挖心,填入作料,放在蒸笼炊熟,趁 热蘸些调味就食。据说这是芋包的前身。
(二)惠安女风情
(三)惠安女婚俗
惠女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黑 旷裤”,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在汉族女子 服饰中独树一帜, 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 一部分,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 研究价值。
闽南饮食习俗
• 闽南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台湾省各地 ,不仅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还蕴涵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闽 南小吃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等。
2023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
2023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
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是指福建省各地域特色文化和艺术资源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的一种校本课程。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2023年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中的内容:
1. 福建传统民俗文化:介绍福建传统的节日、习俗、民间传说等,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学生可以了解福建的传统文化特色。
2. 福建传统音乐:学习福建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福建民歌、闽南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3. 福建传统舞蹈:学习福建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形式,如梨园舞、闽剧舞蹈等,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4. 福建传统绘画:学习福建传统绘画的技法和风格,如闽派画、福州著名画家作品等,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5. 福建传统工艺:学习福建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如剪纸、剪黏等,让学生了解福建的传统手工艺文化。
6. 福建传统建筑:介绍福建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土楼、庙宇建筑等,让学生了解福建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7. 福建地方戏曲:介绍福建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特色,如闽剧、客家梨园等,培养学生对福建戏曲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开设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福建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并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依托综合活动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
依托综合活动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内核。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提高学生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将以其中一次活动为例,详细介绍活动策划、实施和评价等环节。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学生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我校特组织了一次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使他们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二、活动策划1.目标确定: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闽南文化的概况、特点、传统节日等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活动形式:该次活动以综合实践为主,结合参观、体验、讲解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3.活动内容:a.参观闽南文化展览馆:学生将参观展览馆,了解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以及闽南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和艺术形式。
b.体验传统手工艺:学生将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捏面人等,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乐趣。
c.参加传统节日活动:学生将参与闽南传统节日活动,如灯笼节、庙会等,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d.制作闽南传统美食:学生将学习制作闽南传统美食,如隆饼、肉粽等,感受闽南美食的独特魅力。
三、活动实施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好了活动的准备工作:1.邀请专家指导:我们邀请了闽南文化专家来指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并就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进行细致讲解。
2.确定活动场地: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文化活动,我们在校内找到了一个适合举行活动的场地,并提前进行了布置。
3.分工合作:我们将各项活动内容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任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并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和体验,保证活动的效果和品质。
在传统手工艺制作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和技巧。
闽南文化.ppt课件
• 闽南语的历史 •闽南语特色小吃 •闽南建筑
•闽南节日
•闽南民谣 •闽南歌曲 •闽南宗教文化
•
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 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 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 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 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 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 渐形成。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 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 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 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 谓的“漳州语”的基础。
闽南节日文化
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 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曰。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 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 初二杏厝王……”逐曰按序,至七月三十曰。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 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曰至八尺初 二曰,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 “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 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 之俗谚,泉州的安海镇因为有24个镜,因此这个节日在7月鬼节月令, 分24天举行普度活动。 在漳州,这个节日也大致相同,文章开头提 到的:吃普渡,意思就是大家相互宴请吃好料,而这个举动是因为普渡 带来的,所以他可能就简称吃普渡了吧。我们用图片来了解白水镇的普 渡吧。 在厦门,过普渡的习惯仅在周边的行政区域有,比如同安。 热闹程度和泉州一带比起来就稍逊了。 据说,有的当地政府禁止普 度,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各乡各镜轮流普度请吃喝长达大半个月,不 仅宴席丰富,有的地方还搭台唱戏,节日氛围赛过春节,给生产经营带 去了困扰,也有人非常赞同这个节日,认为大家可以借节日走亲访友, 对于这个节日的好于坏本文就不讨论了,有兴趣的驴友们可以选择每年 的农历7月来旅游。
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1]
二、闽南方言的主要特点
·
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
语言。为什么说闽南话是世界上一支特别古老的语言呢?其一,
是说它形成的历史悠久。其二,是说它保存了古汉语的许多特 点,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显著的,也是区别于汉语共同语 的重要标志之一。
· 1.保存了大量的古汉语(古汉语的活化石)
· 《诗经·鄘风· 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目珠金金相、七 相八相)
· 《诗经·卫风· 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新郎进洞房与新娘 见面,送嫁妈念“四句”:“官人娘囝来相见,日后翁某袂相诤(争论); 新人娘囝来相识,日后家贿(家财)大发达。”
· 《礼记·月令》:“行糜粥饭食。”《释名·释饭食》:“糜,煮米使烂 也。” (暗暝食饭也食糜?)
sim33
· 脱 落 脚 下 绣 弓 鞋,(不 女) 心 头,
· uan55 tsi55 sim33 t au24 am41 m l k 55 ts e · 阮 只 心 头 暗 (不女) 苦 切,(於)
· ts in33 ts iu 22 kiat5 t k5 bo24 m l ian24
· 亲 像 结 托 无 (不 女) 缘 (於) 君,
·
n33 ai41 b 41 tsiu41 pi41 bo 5 pun33 s e33 siu 22 s
· 恩 爱 未 就 譬 卜 分 疏。 想 思,
·
uan55 ta 33 siu 22 s 33 o 5 m l
k ui33 k e55
· 阮 今 想 思 恶 (不 女) 开 解,(於)
· lo24 p e41 pau33 tia 41 siu41 ki 33 e24
·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 幼儿园闽南文化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福建闽南地区的文化自然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对闽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闽南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民俗、工艺、饮食等方面;2. 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3. 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增强其文化认同感;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闽南方言学习在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闽南方言的语音,让幼儿模仿学习。
可以通过唱歌、念诗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方言的魅力。
2. 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组织幼儿参与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纺织、编织等。
让幼儿亲手制作小工艺品,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通过手工艺制作,让幼儿了解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闽南传统节日活动在一些重要的闽南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相关的活动。
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4. 闽南传统民俗活动组织一些闽南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铁花等。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民俗的喜庆与热闹,增强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5. 闽南传统美食制作组织幼儿体验闽南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比如制作潮汕粿条、福州鱼丸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色,增强对闽南饮食文化的认知。
三、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以及对幼儿的访谈等形式,对幼儿的参与度、表现和体验效果进行评估。
并结合教师的实际观察,制定下一步的活动计划。
四、教学效果展示在活动周期结束后,可以举办一场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展示活动,让幼儿展示他们在活动中制作的作品,展示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多彩闽南教案及反思大班
多彩闽南教案及反思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2.学习闽南方言中的基本词汇和常用语句。
3.通过多彩的手工制作,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闽南方言资料3.手工材料(纸张、剪刀、胶水等)4.小组活动用品(球、绳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介绍闽南地区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视频,引发孩子们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2.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多彩闽南,让孩子们了解本节课要做些什么事情。
二、学习闽南方言(1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常用的闽南方言,让孩子们听一听,看一看,并尝试模仿发音。
2.给孩子们分发一份小册子,让他们自己查阅并记忆常用的闽南方言中的基本词汇和常用语句。
三、手工制作(30分钟)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四五人,让他们自由发挥创意,利用手工材料制作代表闽南文化特色的手工作品。
2.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协助,鼓励孩子们多尝试、多思考。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孩子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侧,中间放置一个球。
2.让孩子们通过传球的方式完成一个固定的动作或任务,比如说“左右跳”、“绕圈圈”等等。
3.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五、总结(5分钟)1.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向其他小组介绍所代表的闽南文化特色。
2.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以多彩闽南为主题,通过学习闽南方言和制作手工作品来了解闽南文化。
整堂课下来,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听讲、参与活动,并且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是在小组活动中,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个人原因而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合作,这时候老师需要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热爱闽南文化。
闽南语课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闽南语,又称闽南话,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民族认同感,特制定本闽南语课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闽南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闽南语听说读写能力。
2. 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闽南语的独特魅力。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闽南语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声调、语法、词汇等。
2. 闽南语口语交际: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口语、交际技巧等。
3. 闽南语文学作品欣赏:闽南语诗歌、散文、故事等。
4. 闽南语民俗文化: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闽南语。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结合闽南语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邀请闽南语专家、民间艺人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学习闽南语基础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第二阶段(第5-8周):学习闽南语口语交际,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口语。
3. 第三阶段(第9-12周):欣赏闽南语文学作品,了解闽南文化。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学习闽南语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六、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口语测试,检验学生的闽南语听说能力。
2. 组织闽南语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实施保障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建立完善的闽南语教材体系,丰富教学资源。
3. 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为闽南语教学提供实践平台。
八、总结通过本闽南语课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相信学生的闽南语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闽南文化也将得到传承和弘扬。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素养的新一代而努力!。
闽南幼儿园特色课程设计
闽南幼儿园特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包括民间故事、风俗习惯和特色美食。
2. 学生能够认识和表达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布袋戏、歌仔戏和剪纸。
3. 学生能够识别并简单使用闽南语的基本问候语和常用词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唱歌和舞蹈等活动,展现对闽南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具有闽南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剪纸和泥塑。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用闽南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闽南文化,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展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在探索和体验闽南文化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闽南幼儿园特色为主题,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幼儿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学习,善于模仿和表达。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动和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确保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评估,持续促进学生对闽南文化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闽南文化认知:- 民间故事:《海的女儿》、《土地公的故事》等,通过讲故事形式让学生了解闽南地区的传统故事。
- 风俗习惯:介绍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如中秋博饼、端午赛龙舟等。
2. 闽南艺术体验:- 布袋戏:学习布袋戏的基本操作和表演技巧,进行简单的表演活动。
- 歌仔戏:学唱闽南歌仔戏选段,了解歌仔戏的音乐和表演特点。
- 剪纸:教授剪纸技巧,创作闽南特色图案的剪纸作品。
3. 闽南语言学习:- 基本问候语:学习闽南语的基本问候语,如“你好”、“谢谢”等。
- 常用词汇:学习闽南语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如食物、颜色等。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深度分享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深度共享1. 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闽南文化是一门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传承,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度共享进行探讨。
2. 闽南文化的概述闽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福建省南部和台湾地区闽南地区的地方文化。
它包括了丰富多彩的语言、音乐、舞蹈、戏曲、民俗、饮食等方面的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盘点闽南文化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让幼儿对闽南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引导幼儿体验闽南文化在探索闽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看闽南戏、学唱闽南歌曲、品尝闽南美食等形式,引导幼儿深入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组织幼儿走进闽南民居,了解传统建筑的特点,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4. 讲述闽南文化的故事通过讲述闽南文化的故事,可以为幼儿呈现出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
选取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或者是反映闽南人民民生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对闽南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5. 结合游戏活动传承闽南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结合游戏活动来传承闽南文化。
比如举办“闽南文化周”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舞蹈动作等,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来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6.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于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度共享,应该注重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注重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7. 总结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于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度共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全面了解闽南文化,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幼儿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从小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闽南文化丛书:闽南宗族社会》札记
《闽南文化丛书:闽南宗族社会》读书记录目录一、书籍概述 (2)(一)背景介绍 (3)(二)作者及出版社简介 (4)(三)书籍主要内容概述 (5)二、第一章 (6)(一)闽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宗族形成 (7)(二)历史沿革与宗族社会的发展 (8)(三)闽南宗族社会的特点与影响 (9)三、第二章 (10)(一)宗族组织的构建与架构 (11)(二)宗族内部等级与职责划分 (12)(三)宗族组织的活动形式与内容 (13)四、第三章 (14)(一)闽南文化与宗族文化的交融 (16)(二)宗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与载体 (17)(三)闽南传统艺术及习俗在宗族社会的体现 (18)五、第四章 (19)(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族社会变迁 (20)(二)城市化进程对闽南宗族社会的影响 (22)(三)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 (23)六、读书体会与思考建议汇总 (25)一、书籍概述《闽南文化丛书:闽南宗族社会》是一部深入探索和研究闽南地区宗族社会的文化著作。
本书从多个角度全面剖析了闽南宗族社会的历史演变、特点、价值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读者可以了解到闽南宗族社会的丰富多彩,以及其在闽南地区文化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该书首先对闽南地区的地缘文化背景进行了概述,为读者理解宗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书中详细阐述了闽南宗族社会的历史渊源,包括其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本书帮助读者理解了闽南宗族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和变化。
在书籍内容中,重点介绍了闽南宗族社会的核心元素,包括宗族结构、宗族观念、宗族活动以及宗族与地域社会的关系等。
书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田野调查数据,展示了闽南宗族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闽南宗族社会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尊祖敬宗、家族荣誉、家族责任等,以及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
本书还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闽南宗族社会的影响,包括其对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幼儿园小班闽南社团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闽南社团活动目标一、设计意图:闽南语承载着丰富厚重的闽南文化,是闽南文化之根。
小班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随着“闽南文化进校园”教育工作的开展,许多优秀的闽南童谣,内容想象丰富,能够激发幼儿浓厚学习兴趣,我们将其作为教材纳入课程。
借助闽南童谣教学活动,有益于幼儿学会普通话和闽南话。
闽南童谣《老鼠仔》语韵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语言诙谐有趣,我拟采用具有闽南民俗文化特色的木偶(玩偶)表演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该文学作品。
语言教育本身就承载着传递文化的使命。
木偶(玩偶)表演与闽南童谣,手段与内容之间相辅相成、桴鼓相应,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试图从学习一首闽南童谣入手,萌发幼儿对闽南语的兴趣和喜欢。
二、活动计划: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闽南童谣《老鼠仔》的内容,能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感受闽南童谣《老鼠仔》诙谐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童谣中相关角色的闽南语词汇。
2、物质准备:老鼠玩偶1只;《摇篮曲》音乐;响板1副。
3、环境创设:创设场景“夜晚的古厝”。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了解童谣的主要内容。
教师播放摇篮曲,并借助情境创设和演示玩偶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学习儿歌作铺垫。
(二)结合表演,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启发幼儿猜猜学学“闽南童谣里说的是谁?它的名称是什么”。
2、借助玩偶表演再次朗诵童谣,引导幼儿理解童谣的主要内容,并帮助幼儿理解并学说闽南语词汇“人人、眠、呣睏”等。
3、结合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感受童谣诙谐有趣的特点,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老鼠“骚骚动”、“钻壁孔”等有趣的动态。
4、教师结合闽南语的发音、童谣内容等,对童谣的诙谐有趣特点进行小结。
(三)多种形式,学习朗读闽南童谣。
1、结合动作表演帮助幼儿逐句学念,指导幼儿发准闽南语“钻壁孔”、“骚骚动”、“抓”等语音。
2、教师打响板,引导幼儿合着节奏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
闽南文化习俗幼儿园教案
教案闽南文化习俗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习俗,增加对闽南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2. 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闽南地区的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闽南地区的位置。
2. 教师简要介绍闽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引发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图片,如土楼、闽南语、南音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文化的特点。
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如传统节日、习俗等。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进行深入研究。
4.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准备一些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如沙茶面、土笋冻等,让幼儿品尝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制作闽南特色美食,如红龟糕、花生糖等,让幼儿亲身体验闽南文化。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闽南文化的资料,如传统节日、习俗、特色美食等,并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收集幼儿的作业,检查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幼儿理解和接受。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应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尽量选择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作业,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教案认识春天的特征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增加对春天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春天的季节特征2. 春天的动植物变化3. 春天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征。
福建文化的论文
三明学院福建文化选修课论文大田县屏山乡高甲摘要:高甲戏形成于明末清初。
最初是闽南民间装扮“水浒传”的化装游行,随后出现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时称“宋江戏” 。
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兼演文武戏、宫廷戏、丑旦戏等,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
至清末,“合兴戏”又吸收京剧、昆剧、傀儡戏的精华,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地方剧种。
关键字:高甲戏郭守敬宋江戏(作者:物理与机电工程系08 电子科学与技术9 号)高甲戏又名“弋甲戏” 、“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 (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
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
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俗称“九角戏” 。
高甲戏的表演艺术,一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一部分来自弋阳腔、徽戏和京剧。
初期节目没有固定的脚本,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
唱做也较自由,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 、“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
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
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
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
解放后,1951 年成立泉州大众剧社,1954 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桃花搭渡》、《扫秦》荣获剧本奖和演出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闽南文化习俗闽南,既包括厦、漳、泉三个地区,但作为漳州人的我,自然是对漳州文化更为了解。
不过三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凭着从小到大的经历,写写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闽南有着许多文化习俗例如:结婚习俗、茶文化、佛教与道教的习俗、闽菜的文化、戏曲文化……闽南的许多文化习俗让人数不胜数。
闽南和台湾的文化习俗有点相似,闽南的芗剧就是台湾所谓的歌仔戏。
闽南的节日大多都是用农历例如:农历七月整一个月在闽南人的叫法就是"鬼月",大事不宜,连下水游泳,晚上晾衣都有忌讳;每个村都有神明生日,那一天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不亚于春节……
摘要
1.闽南的人与茶:闽南的人很爱喝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泡茶。
安溪的铁观音最出名,闽南功夫茶——乌龙茶。
2.闽南话:闽南话在闽南随处可以听见,它使闽南人心连心,使闽南的各个城市的心连在一起。
3.闽南戏曲:走进闽南,好像走进了一座色彩缤纷的艺术大花园,其中最为人们所赞叹的是蜚声海内外的闽南戏曲艺术。
4.节日:闽南的节日有很多但是过的风俗不一样,有的扛神明游街,放炮;有的请戏剧让神明看……
一、闽南人与茶
闽南人说要请你喝茶,那就很简单,是因为他得了一泡好茶,要与你分享。
闽南人爱茶那可是历史悠久的,"无茶不成礼"这是闽南人最基本的待客之道,家家户户都有一副白瓷茶器,客人一来便是喝茶的招呼声,就算是没有客人来,闲时泡上一泡好茶也是常有的事。
在闽南人的生活中喝茶是一种享受,泡茶也是一种享受,并且以品茶懂茶为一种荣耀,常常因得了一泡好茶而大老远把朋友叫去一块品赏,朋友间的情谊在茶香飘荡的气氛里更为融洽。
家里的父母长辈都是爱茶之人,每天早上一起床便能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茶桌上喝茶聊天,这便是家里的温馨时光。
而我跟妹妹跟长辈们的口味却不同,长辈们大都喜欢红茶,而我们这些小辈们却喜欢绿茶,我想是年龄的差距吧,也许多年以后也会喜欢上红茶那有着岁月沉淀的味道。
闽南人已泡茶方式跟你在拉近着关系。
这泡茶一招一式看起来好象挺简单,可是没泡过闽南茶的人,你是一定不敢泡的,就那一招将那热热的碗盖杯举起,把滚烫的茶水倒出来就不简单,没泡过或少泡的人常常被热水烫得手指通红,我也是被爸爸妈妈训练了好久才勉强过关。
还只是“半桶水’的资格。
二.闽南话
闽南话,又称福佬话或鹤佬话,属于汉语族闽语,也是最有影响力的闽语。
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岛、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苍南、平阳、洞头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海峡两岸闽南方言所具有的上述这些共同特点,无不镑刻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种种烙印,有力地证
明了中原汉语是闽台两地方言的共同之源.中华历史文化是闽台文化的统一之根。
闽南人热情好客,好友间见面时的问候方式是以一句“你吃饱了没?”开始的,或许其他地方的人无法理解这一问候的说法,觉得突兀,但是在淳朴的闽南人的认知中吃饱喝足就是生活的快乐,简单的问候,一如既往的温馨。
三、艺术、戏曲文化
歌仔戏:植根于“花果之乡”漳州的歌仔戏,是一个富有浓郁闽南乡土气息、雅俗共赏的戏曲品种,深受海外乡亲和台湾同胞的喜爱。
歌仔戏题材生动活泼,饶有生活情趣,唱词质朴流畅,音乐唱腔充满浓厚的民间风味。
那如泣如诉的声声弦歌,倾吐着百姓心中的喜怒哀乐。
传统戏整理剧目《三家福》、《孟丽君》以及近年来涌现的优秀剧目《贬官记》、《保婴记》等,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精妙传神的表演技艺,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劳动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犹如一股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木偶戏:在争奇斗艳的闽南地方戏曲中,木偶戏可以说是最富于国际性的美妙剧种之一。
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漳州、晋江掌中木偶戏,堪称是偶坛的并蒂花。
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自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木偶艺人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其戏剧精品有传统剧目《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等。
历史悠久的泉州提线木偶戏保留着极为精湛的传统表演技巧,剧目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波澜跌宕,木偶形象制作精美,形神兼备。
每尊木偶身上设置16至36条提线,操纵表演难度很大,全靠精确的抽线功夫方能得心应手。
小时候每到热闹的日子,总会带着妹妹去戏台前看歌仔戏,看到入迷时也就跟着哼唱起来。
不过看到木偶戏的时,看到木偶在师傅手上活灵活现,自己也想去玩两把,可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木偶上手,啥动作都使不出来。
四.节日的习俗
1.春节
农历大年初一,俗叫“初一早”,古叫“元旦”,今叫春节。
零点起,家家户户都特早洗了手脸,烧开水,泡新茶,备果品、“茶配”(糖品),先敬“天公”,次敬“土地公”,再勘“灶君”,最后敬祖先。
每一敬茶,都燃放鞭炮,叫“贺正”。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
各家又备牲醴,供“土地”,敬祖先。
晚上,还要敬“床母”。
全家会餐,吃“长命菜”。
入夜,乡村普遍抬神佛随鼓乐、化装文娱队,参加“迎灯”。
各家门口,燃焰恫杉堆或杉刺堆,给迎灯阵队一个个跳过,叫“跳火群”(有的地方只燃火堆,没跳火群),不过“跳火群”这个习俗只允许男生进行,女生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重男轻女”民俗文化的积留。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也叫“端阳”,俗叫“五月节”。
镇子里沿溪流的村镇,扎糯米粽、划龙舟纪念屈原。
这天,各家插上菖蒲、青艾,在室内外喷洒雄黄酒,“祛邪”消毒。
实际上雄黄具有灭除蚊、蝇、虫毒的功效。
4.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叫“七月半节”。
外出的人,都赶回家过节,古传七月半不回家是忘祖。
这一天,是民间一个大节日,各家盛备牲醴酒菜,挖新芋头,做“芋包”蒸“芋棵”过节,而农历七月份俗称“鬼月”,传说,在这个月,地狱的鬼门大开,那些鬼魂都会出来觅食,所以镇子里于七月份的每一天都有一个村子进行祭拜鬼魂,这也是乡村的一个习俗。
7.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各家各户出外做生意的亲朋好友都会回来团聚,这是一年中除了除夕之外,一家人团圆氛围最重的日子,在这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进行“搏状元”游戏,气氛异常之好,大家一起赏月喝茶吃月饼,老人家接着就向小孩子说起婵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这时小孩子千万别用手指着月亮,不然可是会遭到老人家的指责,因为据说,你要是用手指月亮,表示对月娘的不尊敬,月娘会惩罚你,“割你耳朵”(这事真的有点悬,我真指过,耳朵也真的被“割”了的感觉)。
8.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又叫“重九节”、“敬老节”。
这一日,古为“登高避涡”,沿袭成例。
至今,老年人常于此日,步登高山。
有的中小学生,亦常于此日登山秋游。
1990年定这天为“老人节”,1991年,实行第一个“老人节”。
9.立冬
立冬是已进入冬寒季节。
民间少数举行“祭冬”,多杀牲物“补冬”,滋补身体过冬。
10.冬至
冬至俗叫“冬节”,一般在农历十一月间(阳历大多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在闽南人的心里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各家都用糯米盼搓成“米丸”,和糖或盐煮成甜丸或咸丸敬“土地公”、“灶神爷”和祖先,然后合家吃丸,寄意团圆。
小时候总看到各家各户会在门扇、树干、土砻、风鼓、踏碓、织布机、纺车等家具之上,各粘上一丸,祝涵都团圆都添岁。
11.除夕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称“除夕日”,俗称“过年”。
事先,打扫室内外,洗刷椅桌被帐,备年料,添新装,贴春联迎新岁。
“过年”民间流传的民俗歌谣:廿三“巡巡,,(趣看家务),廿四拜灶君(廿四早拜灶君上天),廿五掸尘(掸扫室内外陈物灰尘),廿六洗衣褶(衣被全洗),廿七赴墟(赶墟购年货),廿八宰猪,宰猪过年。
小记:
随着社会的变迁,闽南的文化习俗都在慢慢的褪色,当代人都讲究简单便捷,却在渐渐地抛却这些文化习俗,让其退出百姓的生活,
在无迹可寻。
作为闽南人更应具有闽南人的骄傲,了解闽南文化,不说能做到让闽南文化习俗发展的源远流长、发扬光大,但求做到他人问起时我们能够侃侃而谈,而不是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