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
浅谈《左传》战争特色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谈《左传》战争特色孙明姚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左传》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座光辉不朽的丰碑,它的战争特色尤为突出,也是全篇精髓之所在。
本文主要从结构特征、人物形象、小说化叙述倾向三个方面来对《左传》战争特色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左传》;战争;特色作者简介:孙明姚(1993-),女,汉族,重庆市万州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98-01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力量逐渐壮大,为了本国领土和各诸侯王自身的利益,诸侯国间频繁的发生一系列争霸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第一章《左传》战争严谨完整而又曲折变幻的结构特征《左传》战争描写严谨完整而又曲折变幻,其对整个战争叙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详细完备。
在时间安排与布局方面,详略得当,总体向前发展,穿插各种如预叙、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来充实全篇。
如《成公十六年》:六月,晋、楚遇于鄢陵。
范文子不欲战。
……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
军吏患之。
……弈书曰:“楚师轻佻,固磊而待之,三日必退。
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楚予登巢车,以望晋军。
……苗贲皇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
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
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
”公筮之,史曰;“吉。
其卦遇《复》,曰:‘南国蹴,射其元王,中厥目。
’ 国蹴、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此乃历史上著名的晋楚鄢陵之战,结局是晋胜楚败。
成公十六年详细描述了整个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以及胜败的原因。
在战争之前申叔时认为楚国“内弃其民,而外绝其好”,预言楚国出兵必将有去无回,而战争过程中“楚师轻佻”,军队纪律也不严明,这与晋国军队严明的纪律、贤臣的谏言形成鲜明对比,整个战争的结局由此就可轻易看出,晋军获取胜利势在必得。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的战争描写,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注重战争前因后果的关系。
由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为了做到故事完整性,作者是煞费苦心的。
作者往往采用穿插,补叙,倒叙多种方法,突破编年体的局限,尽可能保持故事情节完。
如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即重在记录战争的酝酿,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最后到晋文公占梦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正式兵戎相见。
通过对双方内政、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斗争过程的记叙和许多细节的点染,展现了一幅晋楚争霸的有声有色的壮阔图景。
文章大体上依照时间顺序,对交战中的两大营阵的种种活动交错地进行叙述,而以晋楚两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关系作为主干,其他有关国家和有关的大小事件都有条不紊的穿插进来。
通过许多不同的侧面,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双方斗争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态,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和细致。
一场规模宏大、场面壮阔、矛盾复杂头绪纷繁的大决战,在作者笔下表现的首尾完整,层次分明。
其次,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5000年的历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短暂的统一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的现象也随之出现。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兄弟相残、母子反目、诸侯相争,它是一个天下失去秩序的时期,但也是中华文化在形成,在定性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旧有的传统被颠覆,历史的中心在转移,新生的事物在萌芽。
两百多年的春秋史,大事迭起,英雄辈出,激荡着血与火,交织着新与旧。
回顾春秋这段历史,它在中华文明的坐标中,究竟有怎样的位置?我们又从何得知春秋这个乱世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给了我们部分的答案。
从社会生活的整体来说,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它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冯李骅曾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极其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左绣·读左卮言》)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并不是简单地记叙了春秋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而是为战争描写确定了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战争结果的预先告知,以预言的方式先期透露结局,然后展开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追究,包括着重分析战争的起因、集中叙述战争双方胜负的缘由以及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
如此,战争过程就变得省略简洁,作者将重点落在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或以战前的谋划、或以战后的说明替代战争过程,给予读者思考和反思。
《左氏春秋》对战争的描写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有极高的故事性和完整性。
其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像一篇故事完整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如《城濮之战》中开篇充分说明了两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人才储备状况,显然晋文公与臣子齐心协力,意见一致。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左传》的战争描写,主要是围绕着诸侯国[gPARAGRAPH3]地的纷争展开的。
如鲁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晋、楚围郑,鲁成公十年、十一年,齐国入侵莒地、小邾国等,所有这些战争描写都写得惊心动魄,波澜起伏。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军阵前短兵相接,短兵相接的厮杀,还有统帅高超的指挥艺术。
因为作者抓住了战争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矛盾,即大国与小国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的矛盾,大量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战例,其笔触之广,内容之多,篇幅之大,在先秦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十分逼真,也很讲究。
全书涉及战争大小就有七百多次,而描写战争的笔墨更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每当看到那激烈的厮杀,读者便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左传不愧是先秦叙事文学的典范,因为它所刻画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左传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刻画战争场面和渲染战争气氛。
因为古代的战争几乎无不打了败仗,少数打了胜仗的,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特别之处,而左传的写作却使他的主人公在战争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从对士兵、武器、军旗、天候、战况的描绘,到对战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战争结局等的叙述,无不使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残酷,感受到在战争年代生存的艰难。
正是在这样惨烈的战争中,主人公们才一步步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左传还对许多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如说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交待,将领的用兵特点,用兵的方略和采取的战术。
甚至在第三者的眼里,往往能透露出双方兵力部署的一些蛛丝马迹。
正因为如此,左传的作者就不可避免地对战争有所议论,在对战争的批判中显示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
左传写战争,多用短句,句式整齐,用韵工整。
有的段落虽然不长,但语言精炼,意思明确,读起来颇觉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
但是,左传并非是只有叙述,在叙述的基础上夹杂着议论。
一般是议论与叙述交错运用。
略论《左传》描写战争的问题
,
这样
周王 室在经 济 上和政 治上都
,
开 始衰 落
霸 的雌争 `
不 再 有控 制 诸 侯 的 力 量 和 维 护 王 室 独尊 的 局 面 这些 战争
,
新 兴 地主 阶 级 迅速 兴 起
,
各
地 方诸 侯的 经 济 和 政 洽势 力得 到 了很大 的 发 展 地 地 苦 命
,
于 是 诸 侯 之 间便 展开 了频 繁 的兼 并 和 争
又 是造 成 当 时 土地 所 有 制 变 化 的 重 要 因 素
。
原 来 是 王 室 分封土
现 在 可 以 通 过 战 争 占领 土 地 奴 役 更多 的 人 民
,
各统 治 集 团 发 动 这 些 战 争
。
,
自然 是为 了侵 占更 多 的 土
,
,
扩展 更 大 的 势 力范 围
“
,
长期 的 战 争给 人 民 带 来 莫 大 的 灾 难 和 痛
、
晋 楚城 淇 之 战 ( 嘻 公 二十 七 年
晋竿 哪之 战
( 宣公十 二年 )
、
二十 八 年 ) 秦 晋 散 之 战 ( 嘻公三 十 二 年
、 。
三十 三年 )
齐 晋 辜 之 战 (成 公 二 年 )
,
晋楚 郡 陵 之 战 ( 成公 十六 年 )
,
、
吴 楚柏 举 之 战 ( 定 公 四 年
理 得 合 情 合理
”
这 种 看 法 是 符 合 历史 事 实 的
《 左 传 》作 者
。
正 因为春 秋 时 代 战 争频 繁 不 停
便 决定 了 忠 实 记 录 历 史 的
大 量 地 记 述 了 当 时 的 战 争事件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摘要]《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典籍,是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
《左传》是为此时期写出了纷纭复杂的春秋战争的过程,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关键词]战争描写政治外交背景绪论《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是以《春秋》为本。
主要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也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左传》是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来记录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哀公二十七年。
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对当时的春秋时期的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都有详叙和评价。
特别是对当时的应用文给后世的应用写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借鉴。
如:“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应用文是宋人陈骙在《文则》中从《左传》列举出来的,实际还远不止这些。
它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擅长以战争描写见长。
经反复研究,查阅,我得出以下几点论述:一、左传战争的描写语言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诸侯林立,战火连连的春秋列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记载,再现春秋的社会状况,更进一步理解各诸侯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语言具有一定的魅力。
《左传》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阐述了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的社会状况。
在华夏的文化领域里,《左传》又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体著作。
它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广泛影响。
《左传》的语言描写被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战争的语言描写已经写到了精妙之处。
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摘要]《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典籍,是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
《左传》是为此时期写出了纷纭复杂的春秋战争的过程,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关键词]战争描写政治外交背景绪论《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是以《春秋》为本。
主要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也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左传》是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来记录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哀公二十七年。
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对当时的春秋时期的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都有详叙和评价。
特别是对当时的应用文给后世的应用写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借鉴。
如:“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应用文是宋人陈骙在《文则》中从《左传》列举出来的,实际还远不止这些。
它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擅长以战争描写见长。
经反复研究,查阅,我得出以下几点论述:一、左传战争的描写语言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诸侯林立,战火连连的春秋列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记载,再现春秋的社会状况,更进一步理解各诸侯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语言具有一定的魅力。
《左传》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阐述了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的社会状况。
在华夏的文化领域里,《左传》又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体著作。
它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广泛影响。
《左传》的语言描写被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战争的语言描写已经写到了精妙之处。
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
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
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
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特征
古代文学课程论文张巧欢 20092410230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2班课程教师:郭建勋教授摘抄:《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是历史上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
关键词:《左传》战争描写叙事散文描写特征引言:《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有很高的文学与历史研究价值。
其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特色,尤其以战争描写见长,研究《左传》战争描写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左传》在叙事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论《左传》战争描写特征《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散文之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配合《春秋》而做的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最后附鲁悼公四年(前463年)事一条,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是周以来史官文化,礼治文化和春秋以来人道思潮的产物。
”①它是我国古代写人叙事散文的一座里程碑,无论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
用平浅流利的文句,把当时复杂的事件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到今天我们还能深刻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及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的状况。
因此,《左传》至今依旧保持着其活跃的散文生命力,成为先秦叙事散文的杰作与典范。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是历史上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
《左传》全书共记载大大小小战争四百二十九次,写得比较详细的大战有十四次。
其中与争霸紧密相关的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鞌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篇章,材料丰富,叙述详尽,结构严密,描绘简洁生动,是作者最用心描写的,最为出色的部分,历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成为《左传》中最广为流传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其出色①王曰美. 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158 页的叙事散文的成就。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
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
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
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
〖2021年整理〗《左传》的战争描写特点
《左传》的战争描写特点《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以其高妙的笔法对春秋时代的历史进行了传神的表述,备受历代学者的称赞。
作者尤擅于写战争,“《左传》记乱世之事却不凌乱,叙事脉络分明主次得当。
”全书共记录战争483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较著名的如城濮之战、泓之战、鞍之战、长勺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
对于《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清人吴阎生在《左传微》中说:“左氏诸大战,皆悉心结撰而为之,声势采色,无不曲尽其妙,古今之至文也。
”李元春在《左氏兵法·序》中也说:“关壮缪、岳武穆皆好读《左氏春秋》,其平生用兵,无一为《左氏》之所有,而无一非《左氏》之所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纵观全书,结合战争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由表及里,由果探因,全局总揽《左传》可谓篇篇换局,各各争新,为战争描写确定了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战争结果的预先告知,叙述者并不特别留意接受者的感受而以预言的方式先期透露结局,带给接受者另一种惊喜和享受,那便是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追究,包括着重分析战争的起因、集中叙述战争双方胜负的缘由以及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
如此,战争过程就变得省略简洁,或以战前的谋划、或以战后的说明替代战争过程,即使个别战争过程没有省略然也相当简洁,能做到逼真动人。
如“桓公五年”写了周王与郑国在繻葛展开的战争。
先交待了战争的原因,“王夺郑伯政, 郑伯不朝。
”;战前部署,周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肩左军, 陈人属焉。
”郑国:“曼伯为右拒,祭仲族为左拒,原繁和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战场上的实况,“ (郑庄公) 命二拒旗动而鼓”;战争的结果,“王卒大败”;战后的情况,“夜, 郑伯使祭仲足劳王,且问左右”;郑胜周败的原因,“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
论《左传》的战争叙述艺术
2.3.1 倒叙..................................................8 2.3.2 插叙..................................................9 2.3.3 补叙..................................................9 2.3.4 预叙..................................................9 2.3.5 顺叙.................................................10 2.3.6 侧叙.................................................10 2.4 恰如其分的详略艺术..........................................10 2.4.1 详因略果.............................................. 10 2.4.2 详人略事.............................................. 11 3. 结 论....................................................... 11 注释和参考文献.....................................................12
试析《左传》对战争的描写
试析《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春秋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分裂时期,当时诸侯纷争,战争频繁。
《左传》把这些战争都记载下来。
《左传》是一部记事周密、体系完整的历史著作,其记载战争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它把战争和政治、外交结合起来,抓住其中的典型细节,把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双方的战略战术,甚至指挥员的性格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为后人描写战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一、把战争和政治、外交结合起来,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战争观我国的兵圣孙武说过:“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计篇》)《左传》也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成公十三年)由此可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很重视战争,把战争看作国家的大事。
可战争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其爆发必然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
西方著名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论》第一卷)列宁也说:“如果忘记一切战争都不过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那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毛泽东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论持久战》)他还指出:“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同上)。
因此战争和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于政治的原因。
《左传》的作者虽没有象各位伟人或军事理论家一样对战争有着系统精辟的论述,但他在描写战争时,却把战争和政治密切结合起来,突出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齐、晋、楚、秦等大国之间的争霸斗争,用事实说明了战争和政治之间的深厚关系。
宋楚泓之战(公元前638年)是宋襄公在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欲自立为霸主,领导中原诸侯继续与楚抗衡,阻止楚国向中原扩张。
而楚国一直想图谋中原,因齐桓公联合中原各诸侯国抵制,三十年内不能北进;齐桓公死后,又遭到宋襄公阻挠,而宋国国力又远远比不上齐国,因此,打击宋国是楚国必然采取的步骤,于是爆发了泓之战。
浅谈《左传》对战争叙述的特点
浅谈《左传》对战争叙述的特点汉文本 0602 何娣 2006111004摘要:战争是《左传》的主线,《左传》的战争通常按时间顺序进行叙写。
它善于叙述错综纷繁的军事事件,使两百多年间庞杂的社会历史头绪清晰、条理清楚、浑然一体。
关键词:战争;叙事;结构《左传》是先秦时期成就最大的史学巨著,其叙事艺术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滋润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的叙事作品。
刘知己《史通》言,“盖左氏为文,叙事之最”。
战争是《左传》的重心所在,《左传》的战争叙事更是颇具特色,耐人寻味。
清人冯李晔《春秋左绣》誉之曰:“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尽其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无怪乎古今名将无不读此好书也。
”笔者认为,《左传》在进行精彩的战争叙事时形成了以争霸为中心的战争序列,其独特的叙事结构艺术耐人寻味。
《左传》所载春秋之事共历255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9年),其后还附记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三家灭智伯之事。
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是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破产、王室无力控制诸侯、诸侯相互兼并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边疆各民族部族在商周文化影响下发展社会生产并与中原华夏族融合的时代。
这一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封国与王朝、封国与封国间矛盾汇集、激化而演变为一场场战争。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
统观《左传》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很少用大量的笔墨对战争本身(战场)作正面地叙写,而是通过战场之外,诸如战争性质、政治外交、君臣谋略、备战情况、人物评战等来表现战事,战争尚未开打,胜负已经分明。
对于大规模战争,作者往往居高临下、俯瞰全局,围绕双方的战前情况来描写战争。
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以五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
《左传》中对战争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其叙事艺术的精妙之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中记录了多达492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本文主要以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秦殽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为例,主要从叙事的总体把握、细节的精彩描写、篇章结构的灵巧多变等方面介绍其战争描写的叙事特点。
《左传》的首创性的叙事艺术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字:《左传》五大战役,叙事特点,艺术借鉴,后世影响AbstractZuozhuan is our count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rrative prose writing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has high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ts narrative ar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by scholars, and is considered the norm of the narrative text, and the essence of its narrative art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war discourse. Zuozhuan, recorded the greatly small hundreds of times of war, this paper mainly to five big battle - ChengPu battle, the battle of An, Bi the battle of the war, the war of Yao, YanLing as an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vision of the overall grasp, details of which itsdifferent,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in chapter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Zuozhuan, the account of the war, not o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historian, but also emotional narrative these wars to literary writing and its pioneering narrative art achievement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 description of war of Zuozhuan,narrative features,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一、绪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细完整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左传的特点分析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是叙述手法多样性也是其特点。
如《殽之战》中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就是运用预叙手法。
其次,《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一言以蔽之,粗略描写,不作细致仔细的叙述,反而着重战争的完整性,深入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同时其描写又极具戏剧性。
《左传》对战争描写的完整性有极高的价值。
《左传》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即通过人物对话或人物行为表现出来。
而且通过多方面表现。
如《殽之战》中王孙满对秦军“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的评价。
这些都足见《左传》对战争过程描写的细致。
同时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
如《城濮之战》中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称霸中原且大喜。
使得这场战争如故事般被完整讲诉。
《左传》描写战争具有戏剧性,《左传》对战争的描写不仅仅是记述,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任人物行为来表现的,这种写作方法使《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成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文学精品。
这样的叙述让文章很具有戏剧性,使得人物形象深动,更好地描写了战争。
又如《殽之战》中描写因释秦囚先轸发怒是通过语言及行动描写的如“不顾而唾”。
又称襄公之母为妇人,使得这一形象跃然纸上。
对后世史传文学,小说等都有影响。
第三,则是《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叙述中常常有神秘因素,通过一些神谕或卜示来预测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也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知水平。
如《殽之战》中借柩有声如牛而发动战争。
另一点是道德因素,即《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很注重“礼”。
看战争双方是否有礼,人心向背。
这些在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体现的很明显。
如“师直为壮,曲为老。
”最后是语言特色,《左传》的语言很具有艺术特色,运用了许多辞格。
春秋左氏传叙事方面的特点
春秋左氏传叙事方面的特点
1. 全面性
春秋左氏传时代较为久远,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左氏传在史书中的体裁结构复杂、内容繁杂,但是依然保持了全面性,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2. 叙事简洁
左氏传讲述的事件众多,但是在叙述时仍能够保持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
左氏传中对于人物、事件的叙述都是简练的,不过分渲染,不带感情色彩,从而使得史料的信度更高。
3. 重视思想性
在叙述事件的同时,左氏传也非常注重对于思想性的表述。
左氏传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还从事件中能够引申出对于人物思想、政治体制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4. 强调时代性
左氏传也非常注重对于时代性的表述。
在史料的描述中,不仅会描写事件本身,
还会紧密地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5000年的历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短暂的统一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的现象也随之出现。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兄弟相残、母子反目、诸侯相争,它是一个天下失去秩序的时期,但也是中华文化在形成,在定性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旧有的传统被颠覆,历史的中心在转移,新生的事物在萌芽。
两百多年的春秋史,大事迭起,英雄辈出,激荡着血与火,交织着新与旧。
回顾春秋这段历史,它在中华文明的坐标中,究竟有怎样的位置?我们又从何得知春秋这个乱世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给了我们部分的答案。
从社会生活的整体来说,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它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冯李骅曾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极其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左绣·读左卮言》)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并不是简单地记叙了春秋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而是为战争描写确定了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战争结果的预先告知,以预言的方式先期透露结局,然后展开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追究,包括着重分析战争的起因、集中叙述战争双方胜负的缘由以及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
如此,战争过程就变得省略简洁,作者将重点落在交代与战争有
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或以战前的谋划、或以战后的说明替代战争过程,给予读者思考和反思。
《左氏春秋》对战争的描写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有极高的故事性和完整性。
其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像一篇故事完整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如《城濮之战》中开篇充分说明了两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人才储备状况,显然晋文公与臣子齐心协力,意见一致。
文公虚心听从意见,先轸才华横溢。
而楚国君主与臣子意见不合,子玉更是为私利而失大义,心胸狭隘,没有远见。
以及两国的军队状况,楚国军队人数极少,子玉对战争的态度又稍显轻浮。
如“请与君之士戏。
”而晋车七百乘,士兵少长有礼,且晋国对战争极其重视毫不轻狂。
这些都为战争的结果做了铺垫。
同时最后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
如《城濮之战》中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称霸中原且大喜,使得这场战争如故事般被完整讲诉。
第二,《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有一定的戏剧性和神秘性。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其叙述中常常伴有神秘因素,通过一些神谕或卜示来预测事件的结局,如《城濮之战》中子玉不肯献出美丽的饰冠给神而战败。
又如《殽之战》中借柩有声如牛而发动战争以及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传》记叙每战胜负必有预言或征兆,这些预兆有时是智者的言论,如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和王孙满对秦军“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的评价;有时则是占卜、梦境、天象等的神秘暗示。
如“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在“僖公十年”就有已故晋太子“敝于韩”的预言;“僖公十四年”又有晋卜偃“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的预言,战前又有秦卜徒父释卦之兆,晋惠公不从占卜之失。
在这些看似神秘的预兆之后,是晋惠公违礼、失义、背信之举。
作者面对既成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预示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种预言和神秘色彩让读者更加反思其中的缘由。
文中故事发展极具戏剧性,往往似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如《殽之战》中出师时的蹇叔大哭,以及因释秦囚先轸发怒时的“不顾而唾”。
第三,《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具有道德和礼的色彩。
以《左传》中常出现的预兆为例,这些预兆大都有道德化倾向:符合礼义要求之事,常有吉兆,而悖于礼义之事,则常有凶兆。
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更与政治的好坏、民心的向背与策略的得失有关,作者在叙写战事时往往以此为着眼点去取舍材料,谋篇布局。
即使写一些较小的战事,也能体现出这种深切用心。
如庄公十年叙齐鲁长勺之战,竟用几乎一半的篇幅详述战前准备,表现鲁国采纳曹刿的建议,取信于民;至于战斗过程,则着墨不多,只是交代鲁国一方的正确战术;最后又让曹刿对胜利原因作了总结。
这足以显示作者的用心,他希望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国家及臣民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总之,《左传》在战争描写上有很大的艺术成就。
一能写出战争的始末,给人完整的印象。
二着眼与政治,能写出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作者能把每一战役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写战场交锋多用略笔﹐战争之起因﹑战前的策划及战后的影响则详写﹐把战争的胜负与参战国的政局﹑民心的向背﹑将帅的品格等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桐城派古文家方苞说:“夫记事之文﹐成体者莫如《左传》。
”而《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
书中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而非平铺直叙,更加精彩生动。
《经学通论·春秋》评论说: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
走进《左传》,走进春秋时期,走进一个大倾斜、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去领悟当时动荡混乱的社会环境下各国的政治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