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以涵盖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方式、相互联系与变动规律,分析并应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经济波动等问题,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目标。
2、国民经济核算帐户:用来定义基本宏观经济变量关系,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账户,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提知识。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基本概念,度量一定时期一国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总产出价值。
4、名义GDP:采用现行物价衡量总产出价值。
5、实际GDP:采用不变价格衡量总产出价值,用物价指数对名义GDP进行通缩。
6、支出法:通过对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进行加总,计算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收入法:把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8、部门法、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
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9、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利用一国国民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10、个人收入: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的部分。
11、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12、劳动生产率: 一个单位的劳动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速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13、社会生产函数: 生产理论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具有以下一般形式生产函数: Y= AF(L,K)。
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从短期看问题”分析角度,体现在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该模型显示总需求决定经济运行规模的原理和条件。
2、边际消费倾向(MPC):表示一单位收入变动带来的消费变动量。
3、总供求模型:描述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问题,表述一般物价水平与总供求数量(消费:总支出;供给:总收入/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原理:短期经济波动》
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一.菲利普斯曲线 1. 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 2. 总需求、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 业的组合是由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经济沿着短 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以使总需求曲线移 动,所以它们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 动;
货币供给
物价水平
总需求 AD1
AD2
r1
2,支出增加 货币需求
MD2
r2 1,政府购买
AD3
4,挤出效应部分抵消 了总需求的增加
上
升0
MD1
央行固定货币量
货币量
增加总需求
0
产量
图:挤出效应
第34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6. 税收变动 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就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样,增税抑制了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动;
物价水平
长期总供给
P1 物价水
平变动 P2
不影响长期中物品与 服务的供给量
0
自然水平
产量
图:总需求曲线
物价水平
LRAS1990 LRAS2000 LRAS2010
货币供给增长 总需求曲线移动
技术进步使长期 总供给曲线移动
P2010
持续的通货 膨胀
P2000
P1990
AD1990
AD2010 AD2000
二.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1. 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 凯恩斯(及其许多追随者)认为,总需求的波动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 从原则上说,政府可以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对这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做出反应,从而稳 定经济; 2.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 反对者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时滞; 3. 自动稳定器 ①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 ② 政府支出也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编辑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中文名经济周期外文名Business cycle别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特点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图形表现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目录1研究意义2阶段定义▪两阶段法▪四阶段法3成因▪外因论▪内因论▪综合论4类型▪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建筑周期▪综合周期5争论6相关影响1研究意义编辑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2阶段定义编辑经济周期阶段定义按照阶段数量划分可分为两阶段法和四阶段法。
两阶段法经济经济周期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
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
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
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荣真真【摘要】摘要: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因素交织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现代宏观经济学主要依据工资和价格调整进度来界定长期和短期,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决定,运用不同模型分析长期和短期问题,从长期和短期视角考察宏观经济学政策效应,并试图通过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法兼容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分歧。
【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1【关键词】宏观经济学;长期;短期1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划分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是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产生的,宏观经济学以经济主体决策为背景,通过分析产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市场的各自特征及相互联系,考察当经济环境发生外生性变动时以上市场的变化特征和相互作用,从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缘由,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经济政策。
因此,宏观层面上市场特征的界定成为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关键。
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诸如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而价格粘性适用于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分析。
进一步而言,区分宏观经济的长期和短期问题,在于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时,工资和价格是否实现了充分调整。
能够完成充分调整的情况,称为长期问题或长期假定分析场合;未能实现充分调整的情形,称作短期问题或短期假定分析场合。
2 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与短期决定因素2.1 产出的决定因素。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它们可以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充分就业,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总处于潜在水平,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
在短期,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工资不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将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供给量。
菜单成本等原因的存在使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
工资和价格在短期的粘性特征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2 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1.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c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c=c(y)。
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表示s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s=s(y)。
3. 投资乘数:乘数即倍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变量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就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通常用k表示。
4.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5.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6. 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1.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4.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2.总需求函数:是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3.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
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4.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即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短期经济如何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众多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中,凯恩斯经济学派用总需求和总供给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成为主流的短期经济波动理论。
该理论系统的阐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从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如何形成,各种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总需求或者总供给来形成短期经济的均衡。
具体来说,可将该理论整理如下:一、经济周期的衡量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被认为是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最概括的指标,它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GDP的增长变动,代表着经济的周期波动。
我们由GDP的核算课程中可以知道,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GDP=C+I+G+NX。
因此,GDP的增减变动,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增减变动,分析GDP变动的原因,就可以分别分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变动原因。
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失业率。
短期经济繁荣的时候,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就下降;反之,短期经济衰退时,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失业率和GDP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为例子,通过计算失业率的变动和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函数: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3%-2×失业率的变动该公式表明,对失业率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通常下降2%。
短期中,失业率和GDP的这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通过研究GDP的变动,可以大概掌握失业率的变动,这进一步说明GDP是衡量短期经济的最好指标。
因此,在短期中,我们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短期波动的指标。
在GDP核算中,我们知道GDP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在以后的分析中,GDP常以这两个名称出现。
二、短期经济的假设经济在短期和在长期是有差别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价格上。
宏观经济学假设,在长期,经济中的价格是具有弹性的,很灵活,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讲解
第一章长期理论(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经济增长的趋势由何决定1,生产能力(供给能力: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和生产技术)决定产量(增长趋势)。
2,各国的经济增长趋势的不同决定其长期生活水平的不同。
3,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增长趋势的不同决定了几代人的生活福利的高低。
短期理论(波动理论),研究短期经济好坏(波动)。
长期短期的划分:–价格可否调整。
可变—长期,不可变—短期 –时间的长短 –划分的相对性 – 长期、中期、短期长期中:经济的行为(增长趋势)由增长理论来描述,产量由生产能力决定。
需求相对于供给能力波动时,基本上决定了价格和通货膨胀.短期中:需求的波动决定了产量水平与失业水平。
中期中:描述短期向长期的转化,此时供给或需求既可以影响产量水平也可以影响物价水平。
实际GDP 的趋势线:是当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时,GDP 所经历的变化路线。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潜在产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实际产出经济周期:指总体经济活动围绕增长趋势线进行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经济周期的危害:经济的(剧烈)波动带来低效率和降低人们的福利。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
1.3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
律”
AD
AS1 AS2
AS AD1 AD2E1Βιβλιοθήκη E2ADE1
E2
AS
O
Y1
Y2
Y=(AS)
(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
O
Y1
Y2 Y=(AD)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
7
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 律”
均衡产出
总供给=总需求
总需求
短期或萧条时期,总供给无法调整
消费需求C 投资需求I 政府需求G 国外净需求NX
9
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
1.3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 律”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
律”
E
凯 恩
支出, 需求
斯
主
义
交
叉
图
均衡产出分析 A
IU < 0
均衡支出,
E=Y
结论: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自发调整
封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
闭
条
家庭收入
件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支付
下
经
私人储蓄
济
货币市场
企业储蓄
各
部
借贷
私人储蓄(借贷) 借贷
分
的 循
家庭部门
税收
公共产品
政府部门
税收
公共产品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经济活动在短期和长期内的波动情况。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指的是经济周期中的景气与衰退阶段,而长期经济波动则更多关注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
短期经济波动是经济周期的核心特征之一。
在短期内,经济波动主要受到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需求方面,消费支出、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都会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供给方面,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也会对经济波动起到重要作用。
在经济周期中,景气阶段通常伴随着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物价上涨等现象。
这时,人们的消费意愿增强,投资活动也相对活跃。
然而,过度的需求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阶段通常伴随着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等情况。
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波动,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与短期经济波动相比,长期经济波动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等因素。
经济结构变化则涉及到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
长期经济波动的研究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新、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还应该关注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变化。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涉及经济周期中的景气与衰退阶段,而长期经济波动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研究经济波动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修正主义性质的,集合了保守哲学观念和激进政策设计。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仸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 曲线。
4.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5.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或者: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6.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7.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8.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9.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宏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2.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 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是用通过对若干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进行加权平均来编制。
用公式表示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4.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
5.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GDP 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 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
6.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β-=∆∆=11I Y K I ,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是:1,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7. 平衡预算乘数(2006年)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T G ∆=∆时,G G T G T k G k Y t g ∆=∆--=∆--+∆-=∆+∆=∆βββββ11111,所以无论在是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G Y K ∆∆=平均为1。
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宏观经济不景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运行疲软,并且出现了生产不足、就业压力增加、消费减少等现象。
它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一种低迷状态,通常会引发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减少、企业盈利下降等问题。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宏观经济不景气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不断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的影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消费者的信心。
其次,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也是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增速放缓,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尚未完全弥补空缺。
同时,资源配置不平衡、技术创新不够等问题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潜力。
此外,金融风险和债务问题也是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隐患。
过度的杠杆率、企业的债务过高以及金融市场波动性带来的风险,都会对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存在金融监管不足、风险隐患积累等问题,这为宏观经济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包括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以及金融风险和债务问题等。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经济走势,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展开讨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宏观经济不景气的现状进行概述,说明当前经济形势的普遍不佳,并引出本文要讨论的主题。
同时,我们将明确文章的目的,即深入剖析导致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经济分析和理解。
2. 正文:正文部分将详细解释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
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导致这种现象的各个因素。
具体而言,我们将讨论以下原因:2.1 原因一:首先,我们将分析导致宏观经济不景气的第一个原因。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宏观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
《宏观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基本要求古典通货膨胀理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货币数量论方程式;费雪效应及名义利率如何对通货膨胀作出反应,通货膨胀给社会的各种代价,通货膨胀税。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长期中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决定理论):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价值——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联储注入货币后,货币贬值、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与物价水平负相关——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仅适用于长期)。
货币数量方程式与货币数量论:MV = PY 称为货币数量方程式。
通常,货币流通速度V是稳定的,因此:1、货币数量M的变动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2、长期中,产出量Y与货币数量无关,因此PY的变动值反映在P的变动上。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轮)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调整:名义利率 = 真实利率 +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资源配置不当、税收扭曲、混乱与不方便、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税——政府增发货币的激励。
—1—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出口、进口及净出口——物品与劳务的国际流动资本流出、流入及资本净流出——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基本关系:净出口 = 资本净流出、储蓄 = 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名义汇率、真实汇率及其关联,汇率决定理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物品的流动:净出口NX(贸易余额)= 出口–进口金融资源的流动:资本净流出NCO = 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 - 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重要的等量关系: NCO = NX ——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口NCO = S-I ——资本净流出等于一国的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S = I+NCO ——一国的储蓄等于国内的投资与资本净流出的和NCO(或NX)>0,或S>I时,称作贸易盈余;反之,称为贸易赤字;NCO(或NX)= 0,或S = I时,称作贸易平衡名义汇率: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当这一比率增加时,称货币升值,反之称作货币贬值(间接标价法)真实汇率:两国产品交换的比率;真实汇率 = 名义汇率×(国内物价/国外物价) = e(P/P*)第一种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意义: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真实汇率就是固定不变的。
08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P AD0 AD2
AD1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
O
Y
四,总供给曲线
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于实际GDP 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于实际 总需求)具有三种不同的效应: (总需求)具有三种不同的效应: -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 -利率效应 利率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
A,财富效应 ,
用货币衡量的 名义财富不变
P AD Y
实际财富
C
P 与 Y 反方向变动.
B, 利率效应 ,
(2)构成总需求的消费和投资 )
A,消费 , Ⅰ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数量与人们的 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即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如果我们以C代表消费, 如果我们以 代表消费,以Yd代 代表消费 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C = C(Yd) 表示关系:↑(Yd ) 表示关系: ↑C
第八章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八章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 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区别宏观经济学的长期和短期, 区别宏观经济学的长期和短期, 关键在于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 关键在于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 价格(包括工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包括工资)是否实现了比较 充分的调节. 充分的调节.
B,投资 ,
Ⅰ投资的含义 投资( 是指资本的形成, 投资(I):是指资本的形成,即 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包括厂房,设备, 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新住宅的增 加.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的协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
(库兹涅茨)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由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组成。
金融市场:是资金拥有者可以直接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劵资产组合的机构。
金融中介: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的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是联系储蓄者和借款者的地方。
贴现(利率):现在货币的数量与未来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
风险厌恶:得到与失去等量的货币,失去的效用更大。
多元化: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降低风险。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信息有效: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的有关资产价格描述。
失业率:劳动力中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x100%自然失业率:经济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即在长期内也难以自行消除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失业者在寻找最适合于自己偏好和技能的工作岗位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种原因引起的失业叫做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某些劳动市场上,由于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所造成的劳动岗位的供给小于实际需求所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
第七讲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二、国民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提供了有关一国 宏观经济活动最重要指标的度量体系。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GDP)是国民收 入账户中最重要的总体经济活动衡量指标。
GDP: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
由于NDP 扣除了GDP中自然资源、土地、劳工死伤以及 环境成本,因此它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的净附加值。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减少低效行为。例如,中国煤炭储 量有限,本应尽量节约使用,但是在以GDP作为考核指标的情 况下,地方政府挖煤越多,其政绩越显著,对它也就越有好处。 而若是以NDP来考核,就可以减少这种反向刺激。
1、自然禀赋因素
自然因素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制约作用。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提供的作为生产过程投入品的资源,如 耕地、河流、森林、矿产资源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富国之所以富裕,具有相对幸运的含义。 例如美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与经济增长也具有联系。
曾经有经济学家注意到:除了很少的几个例外,被陆地包 围而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一般比较贫穷;而温带国家与热带国家 在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机会上存在悬殊的差异。
同时,无论是温带地区可是拥有海岸线的国家,仍有不少 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因此,自然因素是对经济增长具有某种影响,但是把发展 的比较差距主要归结为客观原因的自然决定论或地理决定论是 不正确的。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更为重要变量,是人类社会不 同程度可以控制和选择的可变因素,其中通常包括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形成、对外开放程度等常规因素。
因此,中国应该转变其经济产出的核算方式,而使所有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宏观经济学:马建工程教材》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第01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讲)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马建工程教材》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在第九章介绍了观察和衡量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度量指标之后,我们从本章开始说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及其整体产出水平如何决定和变动。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衡量,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则是对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和决定因素的理论阐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是对一定时期宏观经济活动结果的表达,而宏观经济运行的均衡公式则是为达到事后均衡结果所要求的实现条件。
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凯恩斯认为,只要解决了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就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本章介绍的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是以产品市场为代表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必然性。
在第十一章将其扩展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结合,从更为贴近实际的角度说明总需求的不足,并在分析需求影响因素的同时,寻求解决需求不足的出路。
在第十二章从总供求的角度阐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进而在更全面的角度上说明总需求变化的作用。
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一)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个泛指的总量概念,前一章所提到的 GDP、GNP、NNP、NI、PI等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将其总量看作国民收入,但通常更多情况下是将GDP等同于国民收入。
在了解均衡国民收人(也就是实际GDP)的决定过程之前,我们必定会提出一些问题:一国的总收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企业生产了多少?谁会从生产中获得收人?工人的报酬是多少?资本所有者的报酬是多少?家庭购买了多少消费品和服务?家庭和企业购买了多少投资品?政府购买了多少公共物品?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等? 又是什么因素保证了生产的水平与意愿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支出水平相等?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了解一下经济中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AD
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 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 降。
总需求曲线
y
3.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实际货币: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即以实物形态衡量的货币。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不变,价格水平变化,会影响到实际货币财富。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 水平反向变动的现象。价格水平()利率()总需求量()。
B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总供求方面的区别
古典经济学派 市 场 调 整 充 分 就 业 总 供 需 凯恩斯经济学派
市场自身具有自动调节机 物价和工资都缺乏调节的灵 制,能随时调整物价和工 活性。 资。 纵然经济环境改变,也不可 迅速调整。 长期而言,各种资源都能 社会不是经常能达到充分就 得到最佳分配,社会最终 业的状态。 也会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如果处于萧条状态,会存在 大量失业人口。 总需求的变化不能影响总 在社会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态 产出,总供给量的增加才 前,总需求的变化会影响总 可增加产出。 产出。
W/P W/P2 W/P0 W/P1 N2 N0 N1
NS
ND N
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
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不 能进行调整。 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 置。收入增长,货币工资和物价 水平保持不变。 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前, 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 量的国民收入。 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yf之后, 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 民收入不会增长。
y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 以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 费水平相应减少的现象。价格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 ( ),
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
外贸效应:价格水平() ,(汇率不变时)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
品相对() ,购买 ( ) ,中国出口需求 ( ) ;同时,国内 认为外国商品变得相对 ( ) ,购买外国商品() ,使得进口 () 。两项相加,中国净出口 ( ) ,进而总需求量 ( ) 。
一、总需求 1.总需求
总需求:一定时期内,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 求。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2.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
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 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将K作为常数处理。
y=f(N,K)
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 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 决于就业量。 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是随着总就业量的 增加,总产出按照递减的比 率增加。
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 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 钝。反之,则越敏感。
二、总供给 1.总供给: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和政府所提供的,供
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
间的关系。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y
y=f(N,K)
y0
N0 宏观生产函数
N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1. 总供给函数:价格水平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
分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2.古典总供给曲线: 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 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 线。
六、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1Biblioteka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P AS
短期的宏观经济目标:
P0
E0 AD yf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y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
投资减少,AD左移。 表明:经济萧条。就
P
AS
业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 分就业。 P1 P2 但是,价格下降幅度越 来越小于收入下降的幅 度。 y2 E2 E1 AD1 AD2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
4.AD曲线的经济含义
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5. AD曲线的变动
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
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 人们的消费观发生了变化。 技术上的原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2.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特点
C1点:严重萧条。存在大 P 量失业和闲置生产能力, 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 水平稍微上升。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 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 部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 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C1 A yf A B E C2
不能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下的货币工资 的下降,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价格水平的提高。 价格水平上涨到P1,实际工资下 降到W/P1。
劳动需求>供给。提高工资到原 实际工资W/P0,就业为N0。物价 上涨,不影响劳动供求均衡N0。 价格水平下降到P2,实际工资上 涨到W/P2。 劳动供给>需求,失业。实际工 资太高,只能雇佣N2。货币工资 不可能降低,导致就业不均衡。
第9章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也可 称为经济周期或者商业周期。
其特征为:
不可避免 总体性、全局性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长短难以准确地预测
P P1 P0
AS E1 E0
y0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yf y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
P
A B E C C’ A yf
C’ C B
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AA:古典总供给曲线 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CC: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
两个极端之间。 普通的常规总供给曲线 为C’C’
• 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 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与收缩。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个比较完 整的经济周期:1977-1981年为第一周期; 1981-1986年为第二周期;1986-1990年为第 三周期;1990-2002年为第四周期。2003年 开始我国经济又进入了新一轮周期。
3.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AS2 AS1
由于某种原因。 AS左 移。 如:粮食歉收、石油 涨价。
P E2
P2 P1
E1 AD1
E2表示滞胀状态
Stagflation : 经济停滞、失业与通 货膨胀并存。
y2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回顾我们的案例一
AS2
P E2
AS1
P2 P1
E1
AD1
y2
y1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几个阶段
波峰 衰退 波谷 复苏
经济活动的水 平
时间
• 案例一:石油危机的影响
• 自从1970年以来,美国经济中一些最大的经济波动源于中东的产油地 区。原油是生产许多物品与劳务的关键投入,而且世界大部分石油来 自几个中东国家。当某个事件(通常是源于政治)减少了来自这个地 区的原油供给时,世界石油价格上升。美国生产汽油、轮胎和许多其 他产品的企业会有成本增加。结果是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又引起 滞胀。 • 第一起这种事件发生在70年代中期。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作为欧 佩克成员走到了一起。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 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而且石油价格的确大幅度上升了。 • 在几年后几乎完全相同的事又发生了。在70年代末期,欧佩克国家 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 了一番多,结果又是滞胀。第一次欧佩克事件之后通货膨胀已有一点 平息,但现在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又上升到10%以上。但是,由于美联 储不愿意抵消这种通货膨胀的大幅度上升,很快又是衰退。失业从 1978年和1979年的6%左右在几年后上升到10%左右。 • 世界石油市场也可以是总供给有利移动的来源。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 间爆发了争执,成员国违背限制石油生产的协议。在世界原油市场上, 价格下降了一半左右。石油价格的这种下降减少了美国企业的成本, 这又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结果,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的反面:产 量迅速增长,失业减少,而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假设:实际工资能随时调整,使劳动市 场达均衡。就业不随价格变而变动,始终 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量位于潜在产量、 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 P
AS
垂线,
位置不 确定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
3.潜在(充分)就业量
潜在(充分)就业量:在现有激励机制下,一个社会所有
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 的产量:现有资本和技术水 平下,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 的产量。 取决于资源配置情况,不 取决于物价。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
P
P1 P0
AS E1 E0 AD1 AD0 yf y
义: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只能造成物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