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科技进步贡献率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中国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鉴于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优势,这一目标完全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前景会更加光明。

从经济潜力看,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需求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投资亦有很大的挖掘潜力,虽然近三年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绝非没有扩大投资的空间。

从人均投资规模看,尤其是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所孕育的潜在投资需求,完全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纵深空间。

从经济韧性看,中国经济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国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快形成。

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

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随着“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双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明显上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柔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经济优势看,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显著的制度优势。

不可否认,传统人口红利的竞争优势已经削弱,但基于人力资本的新人口红利正在形成。

整体上看,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增加了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大量培养,为大批技术工人特别是研发人员的供给提供了坚实基础。

除了人力资源优势,还有市场、基础设施、政策调控等优势。

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中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充裕、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配套齐全、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宏观调控还有不少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

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这五条基本要求,挖掘潜力、铸锤韧性、发挥优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呈现出新景观、新气象、新格局!中国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篇一9月26日本人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理论扩大学习会,认真聆听了南京大学洪银兴书记的讲座,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西藏地区的科技进步观察

西藏地区的科技进步观察

西藏地区的科技进步观察摘要本文档旨在详细分析西藏地区近年来科技进步的现状、趋势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方面,为西藏自治区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 引言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其科技进步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安全以及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的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档将重点分析西藏地区科技进步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路径。

2. 科技进步现状2.1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西藏地区的科技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西藏拥有各级科研机构近30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

此外,西藏还建成了大量的科普场馆、观测站和试验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2.2 科技创新能力西藏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同时,西藏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天文、地质、生态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

2.3 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2023数据显示,西藏地区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55%,较之前明显提升。

同时,西藏还建立了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4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科技对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提高。

据统计,2022年西藏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47%,较2017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

科技进步在农业、旅游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3.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尽管西藏地区的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着以下挑战与问题:1. 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研究设备。

燃点改革开放的激情回眸30年科技创新路

燃点改革开放的激情回眸30年科技创新路

族尊严 。
而 在广 东 这 片 改革 开 放 事业 最 富激情 的热 土 上 从 , “ 星 期 六 工 程 师” 到科研 机 构体
制 的深 化 改革 ,从 科研 成 果 的市 场 化 到 高新技术 的腾飞 ,从 科教兴 粤到科 技强 省 乃 至
创 新 型 广 东 的崛起 … … 我 们 见证 科 技进步带 来 的伟 大 成就 共 , 享科技 腾飞 带 来 的 累 累

-
对于过去 的总结 ,是 为 了沉 淀 、 是 为了思 索、 是 为 了下 一 个三 十年广东科技事业 的
“ 大树 ” 长青。

只 有坚持解放思 想 , 才可 能 有大思 路 、 大动作。 2 0 0 7 年 , 广 东提 出了 以新一 轮思 想
大 解 放推动 新 一 轮 大 发展 。 而 这 一 次 , 亦 如 同 三 十 年前一 样 :思 想解放 科 , 技 先 行 。 大 “
推动 下 , 改革开 放 与科技创 新相 互 交融 共 , 同谱写 了三 十年 的辉煌 篇章 。
这 3 0 年来 , 科技 事业 前行 不 辍 , 始终 走在 改革开 放 的最 前 沿 , 让 十 几 亿 中国人 亲
历 了科技发展 带来 的 巨 大 变化 ,深切 感 受到建立 在科技振兴 基础之 上 的国家实力和 民
会 的资源 办 “ 大科技 ” ;省部产 学 研 结 合 、 科 技 联 袂 金 融 为科 技 中小 企 业 “ 护 航 ” 等 等新
探 索 ,是 以“ 世 界 的眼 光 ” 、 以科学发展 观 的理 念 , 审视 挑 战 与机 遇 , 找 准科 技 攻 关 的 突
破 口和着力点。
“ 大科技 , 大开 放 ” 将为我们谋划 出下 一 个广东科技事业 的激情三 十年 。 我们拭 目

科技助力上海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科技助力上海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施 一年 之 际,东湖高新 区7 月1 日出台 促进 东湖 国家 自主
创 新示 范 区科 技成果 转化 体制机 制创新 的若 干意见 实施导
则 》 ,在原 “ 黄金十条 ”政 策框架下 ,补 充完善 了6 条新 的 具体政 策 ,其中包括支持企业 以及 校企建立研 发机构 ,每年
最 高可S b  ̄ , d i l O 0 0 万元科研 经费 ,实行 “ 光谷 绿卡”制度等 。
大 的 资源 ,释 放和加 大这 一黄 金资源 的 “ 掘 金”力 度 ,对 于 武汉发展 来说 至关重要 。2 0 多年前武汉启 动对 科教资源 的
司 ,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免交验资报告的 内容,进 一步减轻
创业企业负担 ; 5 、对运作规 范成熟 、推动 产业技术创新 效果 明显 的每 年最高可给予3 0 万元资助 ;对获批国家级战略联盟 的牵头企
转 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改革举措 ,其含金量和突破尺度引起
6 、实行 “ 光谷绿卡 ”制度 ,为示范 区引进的 国内外高
社 会广 泛 关注和认 可 。包 括武 汉大学 、华 中科 技大学等 在
内 ,目前武汉共有1 0 所高校纷纷响应 ,出台相应配套政策。 “ 黄金十条”实施近一年来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东湖示范
入的支持 ,每年最高可给予1 0 0 0 万元研发经费补贴 ;支持校 企合作建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 ,每年最 高可给予
1 0 0 0 万元研 发经费 补贴 ; 4 、注册 资本 在 1 0 万元 以下 的科 技 型 内资有 限责 任 公
此 实施 导则又被称为新 “ 黄金十条”。武汉 科教资源丰富, 是 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 区 ,科教资源是湖北 和武汉含金量最
业 ,给 予 5 0 万 元 一 次性 奖励 ;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_1953_2013年_曾光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_1953_2013年_曾光

物质资本 贡献率 - 41. 0 56. 0 49. 3 46. 7 161. 9 40. 9 72. 4 25. 2 23. 1 - 8. 7 25. 7 35. 7 41. 7 73. 2 30. 9 25. 1 41. 0 22. 0 10. 1 29. 5 34. 1 66. 0 58. 8 70. 0 36. 6 10. 5 21. 6 27. 6 20. 2 57. 9 57. 1 76. 0 66. 8 44. 7 63. 3
从业人员 增长率 0. 66 2. 23 1. 96 2. 14 1. 74 1. 40 1. 97 2. 17 3. 26 3. 22 3. 59 2. 52 3. 79 3. 48 2. 83 2. 93 2. 94 1. 83 17. 03 1. 15 1. 01 0. 99 0. 97 0. 90 1. 30 1. 26 1. 17 1. 07 0. 97 0. 99 0. 66 0. 62 0. 72 0. 52 0. 44
劳动力 产出弹性
68. 73 66. 95 66. 61 64. 74 66. 57 65. 91 62. 20 63. 60 64. 81 66. 67 66. 48 65. 80 65. 11 61. 65 61. 64 63. 00 62. 11 62. 73 63. 86 63. 88 62. 54 55. 52 57. 80 58. 10 59. 56 62. 05 62. 90 63. 26 64. 88 63. 73 62. 13 58. 80 56. 74 57. 90 57. 03
— 15. 2 39. 5 24. 4 15. 6 48. 5 41. 3 - 12. 2 199. 3 2. 5 - 17. 3 23. 3 17. 7 15. 0 27. 0 - 41. 3 - 66. 5 18. 2 14. 0 32. 8

甘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

甘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
成果 。它是 衡量 经济 增长规 模 与 增长 速 度 的基础指 标。 目
术 的突破 ,都带 来 了经济 上 的腾 飞 ,而且这 种促 进作 用越
来越大 。随着 工 业化 阶段性 转 换 和产 业结 构 升 级 的推 进 , 加快科技进步 ,不断 增强 国 际竞 争力 ,将是 实现经 济 发 展
维普资讯
董 西明等 :甘肃 经济增 长中科 技进步贞献率 分析
2 2 劳 动 量 的 确 定 .
4 9
到统 计 资 料 取得 方 便 ,我 们采 人 均 收入 ( :此 处 的 注 “ 均收入 ”为城镇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 民人均纯 收入的加 人
甘肃 经济 增长 中科 技 进步贡 献率分析
董西 明,董长瑞 ,吴书光
( 东经济学 院 ,山东 济南 2 0 1 ) 山 5 0 4
摘要 :本文主要是 通过计算 ,来研 究科技进 步 因素 对甘 肃 经济增 长 的贡献程 度 ,并进 行 相 关结 果 的解释 与分 析。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甘肃省 经济 高速 发展 ,取得 了长足 的进 步。通过 增长速度 方程 的 测算 ,我 们发 现科 技进步对甘 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 不断上涨的 ,尤其是 19 9 9年 以后 ,科技 进 步对该 省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率逐年
产 函数公式 ,即我们 采用 的 是国家 发 改委 、国家统计 局 推
荐的增长速度方 程 :Y = A + 0 + B 【 K L
其 中:Y为产 出 的年增 长速 度 ;A为 科技 进 步 的年增
长速度 ;K为资金 的年增 长速度 ;L为 劳动 的年 增 长速度 。 O为资金产 出弹 性 系数 ( 在其他 条件 不变 的情 况下 ,资 t 指 金增加 1 时 ,产 出增 加 0 ) % 【 ;8为 劳 动产 出弹 性 系 数 % ( 指在 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 ,劳动增加 1 时 ,产 出增加 %

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摘要创新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已经将创新纳入国家战略中,企业创新是市场创新的主体,由于科技创新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得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因为税收政策与企业息息相关,对市场的扭曲作用相对较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税收政策来激励企业创新。

本文从市场失灵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税收政策如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介绍了我国目前科技创新现状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较大,成果显著,但在科技成果转换方面仍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

当前我国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为辅,包含流转税和所得税两个方面。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善;政策适用标准狭窄;优惠方式不健全等问题。

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创新型国家,为我国提出了改进意见,我国应将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系统分类归纳,形成一部关于企业创新的税收法规,其次要重视对中小企业、新兴企业、科研人员的激励,改变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在激励方式和形式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1导论1.1选题背景与意义1.1.1选题背景科学技术是国家的强盛的基础,在国家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对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科技创新能够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产生巨大效益,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

当前在国际中各国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科技方面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愈发重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很多国家都将创新战略放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

美国2023年10月发布了《先进制造领导力战略》其中提出美国仍将通过创新保持制造业领先地位。

日本于2023年通过了《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23-2023)》,提出日本将在未来十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把日本建成“世界上最适宜创新的国家”。

河南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河南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白玉红李蕊申洋洋包潇燕孙晗莹张田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限于经济实力还包括科技水平,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对一些工业产品的需求制约越来越强。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科技进步水平的提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人均指标并不乐观。

今后要加大研发投入,将科技进步作为工业企业的一个发展战略基点,提升河南省工业企业研发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学术界对科技进步与研发投入进行了大量探讨。

19世纪50年代,新增长理论首次提出科技进步贡献计算模型。

Moses Abramowitz (1956)指出,技术进步是不能由投入要素解释的部分[1]。

Solow R M (1957)总结出在一定情形下的增长方程和总量生产函数[2]。

Howard Petith (2006)证明了科技进步能推动经济增长[3]。

成力为和戴小勇(2012)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存在差异[4];罗良文和孙小宁(2020)指出我国目前较少企业有研发活动,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情况不稳定[5];罗利华和胡先杰(2015)认为不同行业和工业企业研发情况不同[6];郭小婷(2017)指出研发集群是创新价值链的集合体[7];杨柳(2006)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企业研发时滞机制[8]。

学者们采用不同方法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

Jimmy Alani (2012)利用索洛余值法算出1971—2009年乌干达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4%[9]。

V Capasso 和R Engbers 等人(2010)提出有空间结构的索洛方程[10]。

Wei David Zhang 和Shuo Zhang 等人(2005)通过DEA 测算美国证券业科技进步贡献率[11]。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

562018/20社会万象SHEHUIWANXIANG 编辑:赵昕(zhaoxin@)农村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部分关键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若干领域引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全面支撑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

《2017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显示:2014~2016年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且近5年技术发展增速保持第一;同时在园艺、种植和播种技术、饲料和肥料几个领域相对技术优势排名第一。

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6年间,我国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受到重视,论文产量不断提高,总发文量全球排名第二;我国农业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较高,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全球第二,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产出质量受到研究同行和高级别期刊的高度认可,高被引论文发表量和Q1期刊论文发表量均在全球排名第二;在分析化学与应用化学、农业工程以及食品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表现突出。

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有16家机构进入全球前五十重要专利权人排名,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排名第四。

 (蒋建科)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2018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消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

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畜禽水产供种能力不断提升。

此次论坛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等举办,论坛发布了5个专项研究报告和智库报告。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201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强调,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不断提升农业农村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力争到2035年,农业探讨农业百事,包罗农村万象。

三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阶段与成效

三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阶段与成效

国家大学科技园专刊5中国科技产业S I N &T NO LO GY IND US TRY O F IN P rim a r y Ne w s三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阶段与成效经过30年来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我国科技体制在体系结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主体活力能力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科技体系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格局。

改革以前,我国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独立科研机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科技系统结构布局得到重大调整。

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支出3003亿元,企业、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三方面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8.3%、20.9%和9.9%。

2006年,我国R &D 人员总量中企业R &D 人员为98.8万人年,占65.7%;研究机构R &D 人员占15.4%;高等学校占16.1%,其他占2.7%。

从经费和人员统计指标上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各类科技中介机构近7万个,其中常设技术市场330余个,技术贸易机构32935家,各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53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2家。

——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要转变,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通过改革,改变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的局面,竞争择优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绩效评价等现代管理手段的使用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持续进行,项目全面实行招标,竞争资助机制不断强化;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对科技发展的引导、支持和规范作用加强;科研机构普遍推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加大了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科研机构内部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局面基本打破;竞争择优和分配激励政策,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创业积极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专题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轮时政热点主观题集训

专题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轮时政热点主观题集训

2023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预测与试题追踪专题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1.(2023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统考期末)科技引领时代,青年成就未来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16.9%,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干细胞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材料二如今,人工智能不仅会下象棋、围棋,还在分发邮件、工业制造中大显身手,甚至参加了2017年的全国高考……人类的很多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

(2)“人类的很多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说明了什么?(3)我国为促进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应该实施什么战略?材料三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时说: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双创”澎湃活力,弘扬工匠精神,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材料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又分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六大素养。

(5)请你从青少年个人的角度分析把“创新”列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原因。

【答案】(1)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不断增长;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创新的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试卷(练习题库)

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试卷(练习题库)

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试卷(练习题库)1、请分析其用了哪些思维形式()。

2、2023年浙江省提出了O口号。

3、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分支发展到现在的O多门。

4、“新经济增长理论”是O提出的。

5、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6、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

7、《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中提出到2023 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中提出到2023 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制定了O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0、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11、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融合聚变,以获得创新突破是()。

12、对所见现象产生与之具有某种关联的大跨度直接思维叫()。

13、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

14、没有受到多少教育,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创造的伟大的发明家是()。

15、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

16、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

17、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O18、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O三大环节。

19、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速度加快,出现了新型的O弥补空隙。

20、高精尖技术壁垒化的特点()。

21、发展现代农业的三产安全是()。

22、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

23、国家技术发明奖中的重大技术发明是()。

24、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

25、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史中,科学的进步和O的发展总是相伴而生。

26、第二次技术革命以O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2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O个左右。

28、在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下,()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9、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要知识的()左右。

30、多因素理论的提出是()。

31、有专家研究表明,每一正常人的大脑在构造上没多大差别,且一般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O32、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2008-4-9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是通过科技进步增长率与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的比值来计算的,它综合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

近几年,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普遍开展了科技进步定量测算办法的研究和试算工作,研究出了一套测算办法,即以增长速度方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结合为普遍方法,其具体计算公式为:Y-αK-βLEA=───────×100%Y其中:EA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产出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

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力(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 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前几年我省只计算工业和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现在开始计算综合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为加快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跨越,我省“十一五”规划将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目标值设定在50%左右和60%左右。

畜牧业科技进步率=畜牧业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产出弹性×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能繁母畜产出弹性×能繁母畜增长率2作者:赵光远分类: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Tags:科技投入、贡献率浏览:499次回复:0次发表时间:2009-03-09 13:48:52利用科布—道格拉斯Y=A t K tα'L tβ',我利用2000-2005年间各省区GDP、科技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等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结论,其中有三条共性结论,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是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科技投入贡献率相对不高。

我国各地区的科技投入,主要针对的是内资企业,目的是提升我国及地方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⑵如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等。
⑶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多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⑷如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等等
A.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
B.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根本无法预见科技发展的趋势
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增产20%,自20世纪70年代推广至今,增产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亿元。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作为青少年要勤奋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4、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1)新一届党中央集体为何做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6分)
(2)你能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些具体事例吗?(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些什么?(4分)
(4)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标语。(4分)
15、材料一: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于17日成功返回。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基于OECD《生产率测算手册》非参数法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基于OECD《生产率测算手册》非参数法

2020年第23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0 No. 23doi:10.3969/j.issn.l000-7695.2020.23.009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基于O E C D《生产率测算手册》非参数法周晓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8 )摘要:借鉴O E C D《生产率测算手册》介绍的非参数方法,采用指数形式来表达科技进步变化,并使用2007年至 2017年期间有关数据测度我国各省份科技进步贡献指数,以此为基础汇总形成国家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指数。

结果表明,2007年到2017年期间,中国科技进步率提高了8.2个百分点,达到54.2%。

这种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指标测算工作,为政府部门常年发布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数据提供便利;也为进一步规范该指标 测算工作提供新的方法选择。

关键词:科技进步;非参数方法;贡献率中图分类号:G3; T-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 (2020) 23-0064-09 Measurement of Contribution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Based on Non-parametric Method of Measuring Productivity—OECD ManualZhou Xiaoguang(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raws on the non—parametric methods of Measuring Productivity—OECD Manual, and expresses chang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index form, and measur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index by the relevant data of provinces ( autonomous regions, cities )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7. At the same rime, on this basis, a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index is aggreg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te increased by 8.2 percentage points from 2007 to 2017, reaching 54.2%. This method simplifies the calculation of indicators, in particula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regularly publish the indicator data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selection for further standardiz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is indicator.Keywords: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n—parametric method; contribution rate中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研发投人资金连 年增长,2019年达到21 737亿元(约合3 15丨亿美 元),研发投人强度达到2.19%[11。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2013年09月30日14:3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刊发国庆社论《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

以下是社论全文。

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金色的阳光洒在中国大地。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共和国迎来64岁华诞。

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分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感怀对于伟大祖国的责任与使命。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共和国编年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复兴之路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发展活力,重要领域改革有了新进展,政风民风呈现新气象,从“神十”飞天到“蛟龙”探海,从就业机会的增加到社会保障的完善,国家发展的每一分进步,个人幸福的每一点积累,都激发出实现梦想的信心与力量。

“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此时此刻,共和国缔造者们的宏伟理想,激荡在人们心头;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辉映着今天的现实。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昔日“只能造桌椅板凳”的生产基础,变成了谋求转型升级的“世界工厂”,曾经啼饥号寒的亿万中国人,告别了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意气风发地融入文明现代的新生活,迎来了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

回首奋斗历程,今日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美好事情,都在告诉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核心就是实现国家现代化。

六十四载风兼雨,百年复兴路犹长。

把中国放到现代化的坐标系中来观照,我们已经抵达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发展境界,又面临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机遇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科普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科普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参照(仅供参考)1、体育项目铅球所用的球的重量约多少公斤?A 5公斤B 6公斤C 7公斤D 8公斤答案:C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A.1994年B.1995年C.1996年答案:B3、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竞走和越野跑组成。

A.半程马拉松B.公路跑C.短跑答案:B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哪里的道路()A.东海B.西域C.漠北D.中原答案:B5、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

A.雅典B.洛桑C.伦敦答案:B6、()年,国际伤残人体育联合会成立,同年在罗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伤残人奥运会。

A.1956 B.1960 C.1964答案:B7、人体中最先衰老的器官是:A、大脑;B、皮肤组织;C、胸腺答案:C8.被称为“行星之王”的是?A 、金星B、火星C、木星答案:C9“商人”的“商”最早的意思是指A.商朝B.商量C.买卖D.钱币答案:A10、世界上存款最多的银行是A.日本第一劝业银行B.日本富士银行答案:B11、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村上空高高飘扬是()年。

A、1952 B、1956 C、1960答案:A12、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A 、5月31 日B 、6月31日C 、7月31日答案: A53、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A 滑石B孔雀石C木化石D英石答案: D14、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10个B、12个答案:A15下列乐器中不属于我国民族乐器的是A.二胡 B.扬琴 C.小号 D.萧答案:C16、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于何时成功发射?A、2005年10月10日B、2005年10月11日C、2005年10月12日答案:C17、《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由明代哪位著名科学家所著?( )A、沈括B、宋应星C、徐光启答案: B18、“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什么现象引起的?A.月亮绕地球运动B.地球绕太阳运动C.月亮自转答案:A19、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反映的是我国哪里的美丽风光A.四川乐山B.安徽九华山C.无锡惠山D.浙江普陀山答案:C20、.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宇因为发表()的研究成果而共同分享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钦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研

钦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研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第37卷 第4期Vol.37,No.4632022年8月August,2022钦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研究占金刚1,2 蒋学海1,2* 詹满琳3〔1.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2.北部湾海洋发展中心(北部湾大学),广西 钦州 535011;3.北部湾大学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摘要:利用Solow 余值法对广西钦州市1996—201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分析。

结果表明:钦州市1996—201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7.66%,但其在2016—2019年已达到52.20%,且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表明钦州市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日渐突出;此外,钦州市资本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较高,表明资本要素对农业总产出的推动作用最有效率。

建议相关部门应组织农业劳动者生产管理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耕地面积的生产使用效率,适量引导农业过剩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进行转移,现阶段应适当加大农业资本的投入力度,发挥其对农业总产出高边际贡献的优势,未来应持续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充分发挥科技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Solow 余值法;弹性系数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2)04-0063-07Calculation and Research on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Qinzhou City Zhan Jin-gang 1,2,Jiang Xue-hai 1,2*,Zhan Man-lin 3[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bu Gulf University,Qinzhou,Guangxi 535011,China;2.Beibu Gulf Ocean Devel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bu Gulf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11,china;3.Sh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rine Engineering ,Beibu Gulf Univeri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11,china ]Abstrac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 Qinzhou City from 1996 to 2019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Solow valu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 Qinzhou City from 1996 to 2019 was only 27. 66 %,but itreached 52. 20 % from 2016 to 2019,and showed a steady up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indicating that the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 Qinzhou City wa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addition,the input-outpu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capital in Qinzhou is high,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apital factor has the most efficient effect o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output. It is suggested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capital,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收稿日期:2022-03-10 修回日期:2022-03-20基金项目: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钦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985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ep1:收集1981-2013 GDP、就业人口、资本存量数据(GDP 2003-2013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1981-2003来自百度文库;就业人口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以三产业划分就业人口总和计算;资本存量数据来自于百度文库)本题只选取1981-2010的数据,数据处理如下。

Step2利用spss17.0录入数据、操作结果如下:
分析结果:根据T值、Sig.分析,模型通过检验。

Step3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步骤如下:
(1)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开根号利用函数POWER(Y,1/N)
(2)资本的年均增长速度开根号利用函数POWER(Y,1/N)

(3)劳动的年均增长速度开根号利用函数POWER(Y,1/N)

•(4)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综上可得:近
30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