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里头文化浅谈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答: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材料: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多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仰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已经相当发达,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商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3.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二里头遗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了全球公认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这表明二里头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4.为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及文明形态提供了关键遗址:二里头遗址的重要发现为研究这一时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点,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及文明形态的关键遗址和最重要对象。
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夏王朝中晚期都城,其丰富的遗存为我们理解夏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5.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在夏商历史与考古学研究方面,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
剖析二里头都城聚落的构成要素、整体布局及其发展过程可探索二里头国家王权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可以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等级划分,以及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模式等,这些重大问题对于夏朝历史研究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探索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和形态、理解夏朝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问题
落
形态研究与文明探源》,《郑州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⑧谢维扬:《中
国
早期国家研究中考古学证据的认定和相关理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⑨沈长云:《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的社会形态问题一一兼介绍一种
关
于三代社会性质的提法》,《河南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川
泽湖泊型;(三)“接触地带说”,即主张以阴山、秦岭、南岭三条山脉为
标
志
划分出几个接触地带,找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四)“大小中心
说
”
,
仍然坚持黄河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中心,在这一大的中心之外也存在若干个
小
的中心;(五)“辽河流域文化中心说”,理由是赤峰的红山文化并非受黄
河
仰
韶文化的影响才形成的,它有自己明显的独立特征,远古文化北方狩猎民族
文
化的特点更加突出,远古时期并非落后于中原文化。
近年有的学者提出了 “文明起源三段论”的理论。即据摩尔根的“野蛮时
代
三
段论”,特别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包括文明起源
三
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关
丁•物质前提奠基期,认为“农业起源一一新石器起源一一陶器起源”这三
大
创
新分别实现了产业创新、工具创新、日常生活用具创新。从而为文明起源奠
定
了三大物质技术基石。
有的学者通过中国与西亚的两河文明的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的两河文明具有 鲜明的不同特征,即黄河文明是连续不断的文明,长江文明是断而再续的文明; 在不同的文化圈内,其文明要素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中国古文 明多源并起、相互促进的态势。
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附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
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类专项研究也层出不穷。
适时地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出发, 总结、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以管窥中国古史发展与演进的基因,显得愈加必要。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三对特征''值得注意。
多元与一体在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着各自区域内文明的演进,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多样性特点。
严文明先生曾提出“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模式,认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即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同时又是一体的。
随着各个区域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多元”与“一体”并不完全同时存在。
关于“多元一体”,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既是“多源”的又是“一源”的。
“多源”易于理解,主要指中国史前几个区域文化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M等各有特色,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M以外的其他区域文化似乎分别在红山文化、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清文化之后相继衰落,其文明化的进程或夭折或中断,只有中原地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
尽管各区域先进文化因素汇集中原,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原文化这一主体。
从发展脉络上看,始终有着中原地区这样一条主脉或主根,华夏文明的主体一直是在中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上连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
因此,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多源”中的“一源”。
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多源”与 "一源''是从广义和狭义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
第二,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多元”与“一体”是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多元演进并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
庙底沟文化时期是中国早期文化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龙山时代早中期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名词解释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位于河南省新郑市二里头村的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中国夏代文化的发源地。
该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遗址。
一、夏代文化夏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传说时期,据说该时期的统治者为夏禹。
夏代文化是指夏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显示了夏代文化的特征,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为研究夏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二、青铜器青铜器是二里头文化遗址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青铜器是指使用青铜合金制作的各种器具,如盆、爵、斝等。
这些青铜器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显示了当时人们的高度冶炼技术和精湛的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对后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陶器陶器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器是通过在高温下烧制粘土而成的,它们包括陶壶、陶罐、陶盆等。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学会利用工具和技术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玉器玉器是指用玉石制作的各种器物,如玉璜、玉佩、玉珮等。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中,也发现了不少精美的玉器。
玉器在古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贵族和权贵的象征,同时也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二里头的玉器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玉石的崇拜和使用,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
五、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形式。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以部落或氏族为基础的。
人们组成大家庭或氏族的群体,通过共同的血缘关系和部落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种社会制度为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许多其他古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六、宗教信仰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还包括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物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2022-11-16简要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说,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确存在着比二里头文化更为遥远却更为发达的文明形态。
探源工程第二阶段从2006年初到2022年底,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大到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辽河流域,研究的时间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打小起,我们就接受了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事实,并为能够生于这样的国度而骄傲。
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今年8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以此为封面专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将开始,世界和中国都想知道,经过8年的探寻,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二里头:最早“中国”的雏形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在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国字的原始字形作“戈”加“口”,戈是声符,有执戈守城之意,口表示城邑。
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一个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的普通村庄的名字,在麦田覆盖的地下,掩藏着最早的“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在他的新作《最早的中国》中如是说。
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在探索夏墟时发现的。
1928年起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认为,殷墟的甲骨文非常成熟,而文字从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至少需要千年的历史,殷墟精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也不会从天而降。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三)中国的原始社会
1.经历时间:
经历约200万年
2.按社会组织形态分为:
母系氏族公社(旧晚)
父系氏族公社(新晚)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 私有财产
私有制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分化
部落出现权贵阶层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1)原始人群(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晚期)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三)中国的原始社会
1.经历时间:
3.影响: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高中统编版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说起云南,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并产陌生,因为云南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一座历史文明名城。1965年5月,中国地质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这一发现,表明我是古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那么中华文明最早发源于什么时候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生产生活方式:
生产:从事采集、渔猎生活:群居,已经学会用火
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第1一3页!
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探究思考1
?思考点 p2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二)新石器时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约10公里,是中国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主要遗址之一。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二里头遗址的重要意义。
首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的空白。
二里头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距今约3800-3200年。
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等文物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其次,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使我们对古代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二里头遗址位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和文化的繁荣程度。
例如,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水平和艺术水平,各类陶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类祭祀器物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仪式习俗。
这些文物的发现使我们对古代黄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发展阶段和演变过程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此外,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中国古代社会已经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
青铜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
同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
例如,出土了大量的祭祀器物,包括祭酒器、祭祀陶俑等,这些都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最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张军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中国早期国家,这个名字是一个学术上特定的术语,但是我们究其实质来讲,就是国家的产生问题,因为在一个文明诞生、发展的历程中,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中国在它自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中,我们的国家是怎么产生的,这在我们学术界,也是在我们的政治文化史上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命题。
国家产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放到中西两大文明体上去比较,就会发现,迥异于西方国家的产生,它的政治文明的一些基本特点,中国它的国家的产生有它自身的特点,我觉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特点,基本上决定了我们以后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格局。
因此,从发生学的意义来讲,我们追溯到文明之初,我们国家的产生时期自身的一些特点来回述我们的历史,就会发现,长达几千年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些基本特征。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中国早期国家的问题。
一、什么是早期国家(一)从氏族到国家大家知道,我们的早期国家,在我们的文明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早期国家,早期国家就是国家产生之初,我们传统之中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夏朝,夏朝在它产生之前,我们的人类、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样从原始社会,怎么样从一个前国家时期进入到国家时期,在这样一个具有界碑式的发展历程当中,发生了哪些东西,奠定了我们之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一些基本格局。
我们要想追述我们的早期国家的历史,实际上就要追述到人类的发展史,人类发展史最初在国家产生之前,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的这样一种架构,它在产生之前,我们现在学术界也有一个名字就叫氏族社会,由氏族社会进入到国家,这样国家产生的界碑式的结点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东西,这里面实际上蕴含着中国文明基本的东西。
氏族社会就是人类历史直立行走之后慢慢成了很多种群落,种种群落就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表现形态,谈到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的发展也分布了几个特点,它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历程。
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探索中的重要意义
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探索中的重要意义一、概述1. 介绍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概况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是我国古代两大重要的文化遗产,二者在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里头文化是我国早期青铜时代的代表文化,而夏文化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王朝文化之一。
本文将探讨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探索中的重要意义。
二、二里头文化对夏文化的影响2.1 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二里头文化是我国早期青铜时代的代表文化,其发掘和研究不仅揭示了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更为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文化遗产。
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夏文化的前奏,二者在历史发展上具有密切的关联。
二里头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为研究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
2.2 二里头文化对夏文化的影响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对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里头文化中出土的文字、符号等也为我们了解夏文化的文字、象形和图腾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探索中的重要意义3.1 对夏文化历史的完善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探究夏文化的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
青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社会形态和生活习俗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里头文化丰富了我们对夏文化历史的认识,使夏文化历史更加完善。
3.2 对夏文化的艺术、制度和技术的理解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不仅在数量上丰富,而且在品质上也非常高。
这些文物代表着二里头文化的最高制作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制度、技术和艺术水平。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夏文化的艺术、制度和技术。
3.3 对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通联二里头文化不仅是我国古代早期文明的代表,更是我国古代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通联的桥梁。
通过对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夏文化与其他古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丰富我们对我国古代文化交流史的认识。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可靠性、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规律,准确阐释中华文明的本质和基因谱系,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编辑部邀请四位学者就中原中心的形成、二里头的文化渊源和宗族等与中国早期文明相关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二里头遗址和夏历史的发掘,二里头和中国青铜文明的诞生,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贡献。
众所周知,中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区域。
这一地区不仅孕育了三代灿烂的文明,还先后发展了秦、汉、隋、唐等大一统王朝。
中原中心的形成是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一个大问题。
自百年前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它已成为考古学家致力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考古发现的出现,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仍在探索之中。
一、王朝乃中原中心之始的基本认识由古典文献记载与地下出土文字材料对证,进而得到确认的最早的中国古代王朝遗存,是商代后期的殷墟遗址。
至20世纪50年代,发现早于殷墟而文化特征与之相似的二里岗文化及其中心都邑郑州商城,把考古学上的商文化又往前推了一步。
但一旦脱离“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的互证,郑州商城究竟属商王朝中期抑或早期都邑,学术界聚讼纷纭。
显然,殷墟文化与二里岗文化之间,是中原地区“历史”时代与更早的“原史”时代的分界点。
1959年,徐旭生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率队踏查“夏墟”,又发现了位于中原腹心地区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熟谙古典文献的徐旭生却推断该遗址应为商王朝的开国君王汤所都。
此后学术界围绕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至今仍莫衷一是,从中可以显见考古学参与狭义史学探讨的局限性。
但缺乏或全无当时确切文字材料的“原史”时代,恰恰是考古学可以扬长避短、大显身手的研究领域。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关于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问题,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问题至今未得解决。
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出发,问题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具体意见。
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这就与我国进入国家状态后氏族制度仍被长期保留的实际不相合。
而在近年的研究中,夏商周三代社会的这种结构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因此,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早期国家的一般特征去考虑我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诸问题。
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外学者对于“早期国家”的概念虽然还存在着差异,但在将中国划归早期国家而将古希腊罗马归入非早期国家或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出现的国家这一点上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例如人们常常提到的前苏联学者a·m·哈赞罗夫为国际学术界组织编写的《早期国家》一书所写的带有总结性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样一种认识(《关于早期国家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载《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时事出版社,1985年)。
因而,从国际学术界范围来考虑问题,我们也应当分清这两种不同的国家形式。
迟,的萌芽”。
“这些机构,作为整个集体的共同利益的代表,在对每个单个的公社的关系上已经处于特别的、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是对立的地位,他们很快就变为更加独立的了。
”这些作为公社集合体的代表们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行使更为集中的权力,由此发生了对于公社集合体的“独立化”倾向,到后来,社会职位的世袭制也出现了,终于促使他们由起先的“社会公仆”演变为“社会的主人”,并最终集结成一个统治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8—219页)。
在恩格斯后来所写的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更明确说到,由于这种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建立,“于是就出现了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2页)。
恩格斯指出,上述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建立,同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发生,是并行不悖的“两条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8页)。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新出土的先秦文献资料的价值与局限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在资料上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文化资料,即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遗迹、遗物、遗址之类的资料;另一是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中,又可分为传世的古籍文献资料与出土的竹简帛书、铜器铭文之类的出土文字资料。
应该说,无论是考古资料还是文献资料,都有其重要价值,也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近年来,新出土了一些文献资料,如20世纪90年代,从战国时代楚墓出土的《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三种竹书材料,以及属于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公盨”的铭文,都提供一些古史传说方面的资料。
《唐虞之道》是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1993年清理被盗掘的郭店一号楚墓时所获大批竹书中的一篇,通篇讲尧舜禅让之道。
《子羔》和《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1994年从香港古玩市场上收购来的大批楚国竹书中的两篇。
《子羔》篇采用子羔与孔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借孔子之口叙述了禹、契、后稷“三王”降生的神话以及尚贤、禅让的传说等内容。
《容成氏》历述尧、舜、禹之时的社会状况,一直说到武王伐纣,篇中也有一些尚贤和禅让的内容。
《☆公盨铭》是北京的保利博物馆2002年收购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器内铸有98个字的铭文,铭文开头就说天命禹平治水土,铭文中也讲到“为政以德”方面的内容。
上述这些新出土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与传世的先秦文献对照起来,加以解读和研究。
然而,我们可否仅以这些出土文献(或者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为主干脉络,来重新构筑我国的远古历史,来重写中国的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历史?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还是先让我们看一下作为文献(不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的局限性。
《容成氏》、《唐虞之道》、《子羔》既然是战国竹简,它们与同为战国时成书的《尚书·尧典》等的性质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可以把《容成氏》、《尧典》等看成战国时期关于上古史所流传的不同“版本”的传说,与传世文献相比,是一种大同小异。
二里头牙璋(VM3:4)在南中国的波及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和扩散
人 类学家和考古学 家把 国家形成 分为 原生” 和 竞争 两类 。原生 国家形 成 .是
借 国 家 在 部 落 社 会 中 首 次 出 现 :竞 争 国 家 的 形 成 .则 是 自 第一 个 国 家 出 现 后 的 仿 效追 随 。 原 生 国 家形 成 后 , 由于 政 治 社 会 结 构 比 部落 社 会 更 为 严 密 、更 为 强 大 ,
铜 器 等 的 意 义 ,更 是 超 越 宫 廷 仪 礼 的概 念 . 是 国 家 政 治 制 度 的 物 质 象 征 也 是 国 家 政 治 制 度
有 阑 、无 阑和 两处 阑等 的类型 ,其 中,前后 阑之
间 的 凸 起 称 为 齿 。如 二 里 头V M3 :4 牙 璋 , 两
阑中排列两组小齿 ,前 阑和后阑形态和性 质的差
玉 石礼 器是 宫廷 重要 的象 征 。二 里头 玉 般 采 用 阑 或 者 扉 牙 的称 谓 。 李学 勤 区 分 牙璋 为 古 璋 礼仪最 让 府 雇 , 幢 越 蕾 辨 厶 I 谱 { ’ c } j 蹿 可 扎 j r 并 艇 啐 讨 缸 ^ ‘ 。 串 相 蝇 荷 审 之 § 、 讯 毒 椰 ‘ l 穰 盘 ^ 鼻 宁 } 靶 讳 基 稿 毒 最 } 髓 谭 ; 事 古 辟 I 扣 管 诫 焉 ^ t , 扫 硅 辛 { t 干 罐 口 针 胡 器 中的玉璋 ,作 为瑞玉 的一 种 ,更 成 为宫廷 礼 仪 核心 之一 。我们认 为 二里头 时代 的玉 器和 青
被管 治间 ,塑造 出一种 相互 依赖 的信 仰幻 觉 。 古 代 国 家 王 朝 中 朝 廷 礼 仪 的 形 成 , 更 成 为 学 术 界热切 关注的焦点。
一
二、一 二
:\ \ f : } { 一 j
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汇总
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汇总(1)夏朝:(国家的产生)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元前1600年,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夏朝为商汤所灭。
●国家性质:天下为公→家天下;权力传承:传贤→传子;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
●河南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2)商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
商朝国都一再迁徙(原因:中原屡有洪灾,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国力一度衰弱),直到商王盘庚,迁都至殷,才得安定。
所以商朝也被称为殷朝。
商王实行内外服制度,加强国家管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文化成就:①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主要为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②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之后,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建立)①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为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周王将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
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分封制的作用:统治集团逐渐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②宗法制:(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国家法律规范。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特点是血缘与政治结合,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
2001年以后,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开展为标志,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在1928—1976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大体上处于资料积累的初始阶段。
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可作为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
其中又可以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豫西考古调查为标志,将这时期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中,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探索商代文明,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0年15次的发掘。
发现了商代后期王都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群、甲骨档案库、王陵和千余座为祭祀王陵而牺牲的小墓或祭祀坑,出土了一批反映商文明特点的甲骨文、青铜礼器、兵器、车饰等。
这些发掘研究成果,使当时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开始认识到商殷时期已经出现国家。
1954年,曾多次主持安阳殷墟发掘的李济,依据安阳殷墟15次发掘的收获,首次探讨了中国文明的开始和特征,并于1957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了《中国文明的开始》(TheBeginningofChineseCivilization)。
另一方面是追寻殷墟商文化的源头,在山东、河南等地探索龙山期文化遗存。
至1939年,梁思永研究龙山期文化遗存,在提交第6届太平洋学术会议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中,总结了龙山文化的特征,并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和杭州湾区;他认为龙山文化与殷文化在10个方面有着共同点,后岗二层是豫北殷文化的直接前驱。
该文实际上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从二里头文化浅谈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
从二里头文化浅谈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摘要:徐旭生先从文献资料考证了“夏氏族或者部落所活动的区域”,并从实际考察中于1959年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由于遗址范围广大,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比较新颖, 当即引起有关当局重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是年秋季即对遗址进行发掘, 工作迄今愈50年。
本文试在运用二里头近期的考古发掘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我国的国家起源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夏文化国家起源都邑早在20 世纪中叶,范文澜根据《竹书记年》中的传说和《史记》的记载,将夏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1 ] 。
徐旭生先从文献资料考证了“夏氏族或者部落所活动的区域”,并从实际考察中于1959年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由于遗址范围广大,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比较新颖, 当即引起有关当局重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是年秋季即对遗址进行发掘, 工作迄今愈50年。
本文试在运用二里头近期的考古发掘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我国的国家起源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从文献中解读关于夏王朝的定位问题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夏王朝的描述,《尚书》、《左传》、《国语》、《诗经》、《礼记》、《竹书纪年》及先秦诸子中都有一些关于夏王朝的记载。
虽然记载琐碎零星,但通过对其中的整理,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的到夏王朝是当时一个经济文化的中心。
这个地区就是黄河、伊河、洛河的交流处,现在河南省西部。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 融降于崇山。
”韦昭注“融, 祝融也, 崇, 崇高山也夏居阳城, 崇高所近”此阳城即今为登封告成镇, 在篙山的南面, 二里头遗址的东南面。
1977年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告成王城岗遗址时, 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小城堡基址, 可能即为夏代初期的禹都阳城, 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
《逸周书·度邑解》自洛呐延于伊呐, 居易无固, 其有夏之居。
《何以中国》——5分钟总结一本书
《何以中国》关于作者本书的作者许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遗址工作站的站长。
他长期以来致力于城市考古的研究,近些年来所撰写的《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等著作都是围绕着早期中国这个主题进行的,很受公众欢迎。
关于本书这是一本介绍考古学家如何通过考古发现来重建早期中国历史的书。
早期历史文献的记载总是扑朔迷离,需要考古学来重建,考古学家正在逐渐逼近历史的真相。
作者在书中就早期中国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外影响力进行了详细解说,为你展示了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发现并没有出现王朝迹象,只有到了二里头阶段,早期中国这一政治意义上的实体真正成立,“何以中国”的发问基本得到了解决。
核心内容第一,早期中国研究的缘起,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通过考古发掘来研究早期中国。
第二,早期中国的形成过程。
讲述公元前2000年前后,大概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前期,陶寺由盛转衰,嵩山周围出现区域整合迹象,新砦集团横空出世,并为二里头王权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三,早期中国的诞生。
讲述夏王朝晚期定都于二里头,王朝气象正式形成和它的表现。
第四,早期中国的对外影响力。
展现了二里头文化所在的中原地区所具有的对外影响力,是真正的早期中国的雏形。
一、早期中国研究的缘起上个世纪初,古史辨派的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早期的历史是层累的造成的,经过历代加工,基本不可信。
考古学承担起重建中国古史的重任,尤其是文字记载很少的早期中国的历史,是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天生具有古史的倾向,很多考古活动都是与重建古史有关。
希望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来重建中国的古史。
著名学者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经过近百年考古学者的努力,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这就是早期中国研究的缘起,考古学家将在本书中展示用考古学重建的早期国家形成史,和文献记载有何不同。
二、早期中国的形成过程这个阶段是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前期,考古学家发掘的陶寺遗址在这个时候衰落了,嵩山南部的城址是邦国林立,都没有见到有王朝迹象,与文献的记载有所不同。
《2024年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东方》范文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东方》篇一一、引言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揭示了古代东方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二里头文化的各个方面,探讨其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二里头文化的概述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等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分布范围广泛。
这一文化时期的特征包括精美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等手工艺品,以及丰富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居址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与夏朝的兴盛时期相吻合,因此也被认为是夏文化的代表。
三、二里头文化的社会生活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农业生产在这一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并掌握了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
同时,手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陶瓷和青铜器制造技术的提高,使得这一时期的手工艺品精美绝伦。
此外,商贸活动也十分繁荣,各种商品在各地的交易市场中流通。
四、二里头文化的艺术与宗教二里头文化的艺术与宗教是这一文化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宗教信仰在这一时期也十分重要,人们崇拜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并通过祭祀等活动来祈求丰收和幸福。
这些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对后来的中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二里头文化的影响二里头文化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其次,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青铜器制造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进步等。
最后,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东方智慧和文化底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论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通过分析二里头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东方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宗教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何以中国》重要观点摘抄
《何以中国》重要观点摘抄
二里头在洛阳盆地的崛起,总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大量人口涌入,使得它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为一个超大型的聚落,或者是由若干聚落组成的大聚落群,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从目前考古所得可知,二里头文化一期的居民并未控制广大地域。
到了公元前1700年左右,二里头迎来了她作为都邑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二里头文化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
二里头文化的扩张伴随着当地人对于自然资源(木材、石料、铜、锡、铅、食盐等等)的获取,这些资源是洛阳盆地所缺乏的。
从二里头到春秋时代是以“国上之国”为核心的“华夏系统国家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明圈——华夏文明圈。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这星斗闪耀的时代,各地的人群彼此认知、交汇凝聚。
庙底沟彩陶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尊贵的玉器也在南北之间发生着广泛传播。
距今5500多年前后,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出现了高陵杨官寨、华县泉护村、灵宝北阳平、灵宝西坡这些面积数十万甚至百万平方米的仰韶文化大型中心聚落。
仰韶文化历时近两千年,庙底沟期是它的中期,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
花卉纹是庙底沟彩陶最具代表性的纹样。
考古学家苏秉琦将庙底沟彩陶中常见的纹样誉为“华山玫瑰”,而把创造庙底沟之花的人群称为最初的“华人”。
仰韶文化的彩陶,无疑是新石器时代最为绚烂的繁花之一。
藉由成熟旱作农业人群的扩散和流动,庙底沟彩陶的影响先是到达了河洛
地区,再以黄河中上游为起点,挟风行之势向着北抵阴山、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南至长江的更广阔天地辐射。
【夏朝历史】李维明:追寻二里头文化的真相
【夏朝历史】李维明:追寻二里头文化的真相夏商考古学者探究中国历史早期文明与国家起源李维明家中摆满了卡片柜,像极了中药铺。
本报记者郭延冰摄■人物历史李维明195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
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6年、1992年两次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师从著名学者邹衡教授学习夏商周考古,1989年、1995年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
曾经历知识青年、工人、中学教师、机关干部、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不同职业,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夏商考古,已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普及性学术论著1部。
从历史系学生到考古学博士1977年夏天,我们这些下乡知青陆续结束了贫下中农再教育,招工回城。
同年深秋,国家恢复高考。
我重新找出已经丢弃了多年的课本,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重新温习过去学习的知识,期望找回失落多年的学习生涯。
几经努力,1980年,我考入郑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班里多数同学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学习基础很好。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虽历经坎坷,却磨练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当时在大学里没有实用主义,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我有一个想法,学中国历史尤其是早期的历史,没有考古专业为背景,恐怕比较困难。
我作为历史系学生,听一些考古课应该说是多了一个工具。
我就利用业余时间旁听我们考古专业的课,虽然没有要求我参加他们考试,但我也参加了。
历史结果,我的考试成绩还不错,往往在他们班是数一数二的。
三年级我在听考古系“商周考古”这门课的时候,被老师陈旭发现了。
他见到一个非考古专业的学生坚持听考古课,给他提问最勤,认为我是一个“人才”。
就向历史系一个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张文彬(后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反映,把我从历史系要过去了。
1984年毕业,我被分到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文物科工作。
一段时间后,我感到自己的考古专业知识明显不够。
1986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夏商周考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二里头文化浅谈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摘要:徐旭生先从文献资料考证了“夏氏族或者部落所活动的区域”,并从实际考察中于1959年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由于遗址范围广大,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比较新颖, 当即引起有关当局重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是年秋季即对遗址进行发掘, 工作迄今愈50年。
本文试在运用二里头近期的考古发掘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我国的国家起源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夏文化国家起源都邑早在20 世纪中叶,范文澜根据《竹书记年》中的传说和《史记》的记载,将夏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1 ] 。
徐旭生先从文献资料考证了“夏氏族或者部落所活动的区域”,并从实际考察中于1959年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由于遗址范围广大,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比较新颖, 当即引起有关当局重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是年秋季即对遗址进行发掘, 工作迄今愈50年。
本文试在运用二里头近期的考古发掘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我国的国家起源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从文献中解读关于夏王朝的定位问题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夏王朝的描述,《尚书》、《左传》、《国语》、《诗经》、《礼记》、《竹书纪年》及先秦诸子中都有一些关于夏王朝的记载。
虽然记载琐碎零星,但通过对其中的整理,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的到夏王朝是当时一个经济文化的中心。
这个地区就是黄河、伊河、洛河的交流处,现在河南省西部。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 融降于崇山。
”韦昭注“融, 祝融也, 崇, 崇高山也夏居阳城, 崇高所近”此阳城即今为登封告成镇, 在篙山的南面, 二里头遗址的东南面。
1977年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告成王城岗遗址时, 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小城堡基址, 可能即为夏代初期的禹都阳城, 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
《逸周书·度邑解》自洛呐延于伊呐, 居易无固, 其有夏之居。
”二里头遗址位在伊、洛两河之间、洛阳平原的东部与文献记载是恰相符合的。
《吕氏春秋·音初篇》“有帝孔甲于东阳贫山”的传说。
《水经注》河水,于盟津今孟津后引其文, 又注之曰“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
”东首阳山, 在二里头遗址之北, 相距约公里。
《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 皆在河洛之间。
”《史记·夏本纪》正义“《尚书》云‘太康失邦, 兄弟五人须于洛呐。
此即太康之居近洛也。
”古本《竹书纪年》“后架伐眠山⋯⋯而弃其元妃于洛。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河边上, 与文献记载是相符合的。
《史记·吴起列传》,’夏果之君, 左河济, 右泰华, 伊胭在其南, 羊肠在其北。
”二里头遗址的位置正在此范围之内。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攒曰“《汲泉古文》“太康居斟, 翼亦居之, 梁又居之。
”二里头遗址为一夏代都邑, 有可能即为桀都斟鄩。
佟柱臣以《国语·周语上》“昔伊洛竭而夏亡”的记载圈定夏的地理位置,将《竹书纪年·夏记》“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的记载来对应二里头遗址的两个14C 年龄,从时空上锁定二里头应该就是夏代的都邑,然后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宫殿遗迹、青铜器、墓葬作为奴隶制国家的特征来讨论[2]。
1995 年以后, 国务院决定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合天文学、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多门学科,应用较先进的断代技术,将包括夏在内的三代研究推向了高潮。
1999 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结项验收,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其总目标是通过了9 个课题和44 个专题的多学科联合攻关,制定一份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代年表。
该项目的成果发表后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但是在国际上却遭遇尖锐批评,凸显了中外学术界在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显著差异。
《夏商周断代工程》不仅确信夏的存在,而且列出了夏代各王的世系表。
坚持这一论断的学者以四条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1) 豫西和晋南是周代文献中提到的夏人活动区域,其中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代表。
(2) 二里头发现了宫殿遗迹,表明国家的存在。
(3) 14C 测年结果证明二里头在夏的纪年内。
(4) 既然司马迁所记载的商朝被证明为信史,那么夏的存在也应该是可信的[3]。
但是在持不同意见的中外学者看来,这些理由显然是不够令人信服的,这项研究不应该预设夏的存在,而应该证明它存在。
夏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周代,而时间上离夏最近的商代甲骨中却未见有关夏的片言只语,因此,夏有后人杜撰小三种类型。
大墓只有一座,位于第二号宫殿建筑群的主体宫殿与围墙之间。
这就充分说明了,宫殿建筑是一种阶级社会的王权象征, 而不是原始社会的产物。
中型墓多分布在遗址的东面和北面地势较高的地方墓坑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 南北向, 长2、宽1米余随葬器物一般10件左右, 最多20达余件。
从埋葬方面来看, 已分成不同的等级, 随葬品的精陋、多寡也十分悬殊, 说明当时已经进人阶级社会, 即奴隶制时代了。
农业经济方面有起土用的扁平石铲、骨铲、蚌铲和木未印痕, 有收割用的石刀、石镰, 有砍伐用的石斧等。
这些生产工具, 数量众多, 磨制精致, 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发达程度。
农业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主要粮食作物有粟等。
渔业方面, 发现有鱼钩铜、骨质的皆有、骨鱼镖、陶网坠等工具, 以及在平底盆的内壁和骨片上等都刻有鱼的图像。
狩猎方面, 发现有骨链、石嫉、铜嫉等工具, 狩猎的对象, 主要有鹿等。
当时农业和手工业已经有明确分工, 手工业之间, 也细致的分工, 如铸铜、制玉、制绿松石、制骨、制陶、酿酒、纺织、制漆、制石等。
根据文献记载, 如《越绝书·记宝剑》说禹时“以铜为兵” , 《左传·宣公三年》说夏代初年“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与我们目前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实物资料大致是相符的。
我们可以明确地说, 夏代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
制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专门手工业, 这些珍贵的玉器,是专门给王室和奴隶主贵族享用的。
《淮南子·精神训》云“夫有夏后氏之磺者, 匣匾而藏之, 宝之至也。
”说明夏代的制玉是很著名的。
目前已发现有铜、玉、绿松石、朱砂、海贝、釉陶和白陶等。
这些原料和成品多非本地所产, 应该是通过商业贸易、交换或从战争中掠夺来的, 方国进贡来的。
特别是海贝, 产在海洋中,与中原内地相距十分遥远, 说明当时人们的交往、联系是很广一泛的, 并非如有人所说当时人们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 情况是很闭塞的。
考古资料表明, 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影响, 纵横都在千里以上。
到目前为止, 在二里头遗址里大多发现在陶大尊内口沿上的刻划记号, 约有来种。
这些刻划记号的目的和用意, 目前我们尚不知晓。
目前还发现有用猪、牛、羊、和鹿的肩脚骨行灼或先钻后灼的卜骨,反应了当时的宗教迷信情况。
三从二里头文化都邑的特点解析早期国家的特质二里头文化以其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的登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其都邑中心的庞大化与复杂化, 二是其大范围的文化辐射[5]。
二里头遗址这一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所显现出的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都邑的特征, 正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而被不断地认识。
近年的勘察结果表明, 二里头遗址的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遗址现存范围的东、南、西缘大体接近于原始边缘, 惟其北部遭到现洛河河床的切割破坏[6]。
“早期国家社会一般表现为特有的都市聚落形态, 其中城市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里头文化都邑具有庞大化与人口的高度集中性。
从聚落形态的演变过程看,二里头遗址所在的洛阳盆地在史前时期一直属人口密集分布区, 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最大的遗址的面积仅60余万平方米[7] , 这与二里头遗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学者认为这一超大型聚落的出现本身即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8]。
二里头都邑当时的人口至少应在20000人以上。
人口如此高度集中于中心聚落(都邑) 及近畿地区, 在东亚地区尚属首见。
人口的增长是社会复杂化与国家出现的重要契机, 而人口集中的程度应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社会的成熟度。
近年二里头遗址的一系列发现, 表明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遗址的中心区位于遗址的东南部至中部一带。
由宫殿区、官营作坊区(包括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祭祀活动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
遗址西部和北部区域则仅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及小型墓葬, 应为一般居住活动区。
二里头都邑的早期国家特质还表现为大型礼仪建筑与青铜、玉礼器的独占。
国际著名汉学家、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认为“二里头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一种新的范式”,艾兰引用了“文化霸权”概念,认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晚商文化和周文化在礼器上表现出极强的传承性。
从“精英文化”和“文化表象”的角度讲,延续发展的中华古代文明,正是发端于二里头时代所开创的礼制文化。
二里头文化这种对关涉国家命脉的礼仪建筑与铜、玉礼器的绝对占有, 显现了早期国家权力中心的惟一性。
此外, 二里头遗址墓葬所表现出的高度的社会阶层分化, 远程输入品所表现出的对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等, 也都对探明二里头国家的特质有所助益。
上述现象表明, 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社会拥有高度集权的组织管理体系, 存在一个内部专业分工的行政机构。
而这正是早期国家所应有的特征。
四小结本文通过从文献中解读关于夏王朝的定位、从二里头考古发掘论证我国国家起源和通过二里头文化都邑的特点解析早期国家的特质,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国家起源做了简单的论述。
尽管二里头文化的发掘上尚未有文字发现,但通过对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已基本展现了二里头文化作为我国早期国家的特质。
二里头文化的都邑规模大、人口稠密、礼乐文化发达等等很多方面的特征都已证明,我国早期国家的发源就与二里头息息相关。
二里头文化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居所——夏商文明![参考文献][ 1 ] 范文澜. 中国通史[M] . 人民出版社,1978 年(1949 年第一版) .[ 2 ] 佟柱臣. 从二里头类型文化试谈中国的国家起源问题[J ] .《文物》,1975 年第6 期.[ 3 ]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N] .《社会科学报》,2003 年11 月27 日.[ 4 ] 夏鼐. 谈谈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J ] .《河南文博通讯》,1978 年第1 期.[ 5 ] 许宏: 《略论二里头时代》, 《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 6 ] 许宏、陈国梁、赵海涛: 《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考古》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