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生理学 课件】第三章皮肤功能篇 第七节皮肤免疫与皮肤美容
皮肤生理学ppt课件完整版(2024)

05
皮肤微生物群落与免疫学
Chapter
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皮肤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真菌、 病毒和螨虫等微生物组成,它们在皮 肤上形成复杂的生态平衡。
功能
皮肤微生物群落具有保护皮肤免受外 界有害微生物侵袭、调节皮肤免疫应 答、促进皮肤细胞更新和维持皮肤健 康等功能。
皮肤免疫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皮肤干细胞
位于皮肤表皮基底层的干细胞,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
再生医学应用
利用皮肤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 增,可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烧伤
治疗等再生医学领域。
干细胞疗法
通过向受损皮肤注射干细胞或其 分泌因子,促进皮肤再生和修复 ,为皮肤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思路和方法。
04
皮肤附属器官生理学
Chapter
平衡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皮肤微生物群落与免疫系统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共同维护皮肤健 康。当微生物群落失衡或免疫系统异常时,可能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
皮肤免疫调节与治疗应用
免疫调节
针对皮肤免疫系统的调节是治疗皮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可以恢 复皮肤免疫稳态,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治疗应用
目前,针对皮肤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如外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光疗、生物 制剂和细胞治疗等。这些方法在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痤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06
皮肤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Chapter
常见皮肤病的生理学机制与治疗策略
痤疮
雄激素介导的皮脂腺过度分泌、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等。治疗策略包括抑制皮脂腺分泌、改善毛囊角化、抗菌消炎等。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PPT幻灯片课件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 ——表皮
22
3.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位置: 在棘层之上 层数: 一般为2~4层,在掌跖等部位细胞可厚达
10层 细胞形态: 梭形细胞,细胞核和细胞器将在该层
内溶解。特征是细胞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嗜碱性透 明角质颗粒 电镜下:角质透明颗粒无包膜,沉积于成束的张力 细丝间
Stem Cell Frequency in Epidermis
Stem cells might comprise 1–10% of basal layer cells identified by radiobiology method (label-retaining cell). (Biochim Biophys Acta. 1979;560(2):281-99; J Invest Dermatol. 1985;84(4):277-81; Cell Tissue Res. 1985;242(3):551-6).
《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1
2
3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皮肤性病学的组成: ● 皮肤病学
亚学科 皮肤美容 皮肤外科
2024版皮肤生理学及皮肤问题ppt课件

色素性皮肤问题分类
雀斑
常见于面部,与遗传和日晒有关,表现为黄褐色 或褐色的斑点。
黑变病
因接触焦油及其衍生物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 色素沉着,表现为网状或点状的灰褐色斑。
ABCD
黄褐斑
多发生于面部,与内分泌失调、妊娠、口服避孕 药等因素有关,形成黄褐色的斑片。
炎症后色素沉着
皮肤炎症后出现的色素沉着,如痘痘、湿疹等消 退后留下的印记。
皮脂腺分泌过多
雄性激素水平升高、饮食油腻等 因素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
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
角质细胞增生、皮脂排出障碍导 致毛囊口堵塞。
细菌感染
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感染诱发炎 症反应。
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加重痤 疮症状。
痤疮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外用药物治疗
维A酸类药物、过氧苯 甲酰等,可改善毛囊皮 脂腺导管角化、溶解粉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减轻皮肤压力。
防晒
避免紫外线照射, 减少光老化损伤。
健康饮食
均衡摄取营养,增 加抗氧化物质摄入。
戒烟限酒
减少不良习惯对皮 肤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先天性敏感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皮肤敏感, 如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等。
环境因素
紫外线、污染、气候变化等。
皮肤疾病
湿疹、痤疮、玫瑰痤疮等。
敏感性皮肤形成原因分析
1 2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的重 要屏障,一旦受损,皮肤就容易变得敏感。
神经血管反应性增高 敏感性皮肤患者的神经血管反应性通常比正常人 高,对外界的轻微刺激就可能产生强烈的反应。
敏感性皮肤不仅影响患者 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皮 肤炎症、感染等严重问题。
皮肤生理学精品PPT课件

03
CATALOGUE
皮肤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干性皮肤特征及保养建议
特征
皮肤细腻、干燥、脱屑,容易出现皱纹和色斑,毛孔不明显,皮脂分泌少而均 匀,无油腻感。
保养建议
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用品;注重保湿,使用滋润型 的乳液或面霜;定期做深层保湿护理,如使用保湿面膜;避免长时间处的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使用 抗痘药物(如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等)、 口服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等。同时,改善 生活习惯,如避免熬夜、保持饮食均衡等 也有助于缓解痤疮。
色斑产生机理和淡化技巧
产生机理
色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常见面部呈褐色或黑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的皮肤疾病。紫外线照 射、内分泌失调、遗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色斑的产生。
增强体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 免疫力,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早期发现和治疗重要性
1 2 3
早期发现 皮肤疾病早期症状较轻,容易忽视,因此应定期 自我检查皮肤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及时治疗 皮肤疾病的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患者应积极配 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涂药等,避免病 情恶化。
预防复发 皮肤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 洁、避免刺激因素等,预防疾病的复发。
惯也有助于改善敏感性皮肤状况。
05
CATALOGUE
皮肤保健与美容方法探讨
日常清洁和保湿技巧分享
清洁步骤
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 清洁导致皮肤干燥。清洁后及时 使用爽肤水或化妆水进行二次清
洁,去除残留污垢。
保湿方法
选择含有透明质酸、甘油等保湿成 分的水乳、面霜等护肤品,定期使 用保湿面膜,保持皮肤水润状态。
抗衰老的方法包括使用抗衰老护肤品(如含 有胜肽、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进行 皮肤按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等。同时,定期进行皮肤护理和治疗也有助 于延缓皮肤衰老的进程。
《皮肤的生理功能》课件

微生物保护功能
覆盖菌群
皮肤表面群落繁多的菌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病 原微生物的入侵。
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皮肤能产生抗菌物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扩 散。
结论
通过本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皮肤丰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保护和维护你的皮肤健康不仅仅是一件美容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你的整体健 康。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度探讨皮肤的生理功能,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皮肤对 于人体的重要性。
皮肤的概念和结构
定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 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表皮结构
表皮由角质层、透明层、颗 粒层、棘层、基底层等组成。
真皮结构
真皮包含有丰富的胶原质、 弹力纤维和血管、神经等组 织。
保护功能
物理防御
皮肤能像一把“伞”一样,阻挡外 去除有害物质。
生物防御
皮肤也拥有自身的免疫系统,能 抵御病菌和病毒的侵入。
感觉功能
神经末梢
皮肤表面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温度、压力、疼痛等。
感觉类型
从冷热觉、压力觉到疼痛觉,皮肤扮演着感觉器官的角色。
体温调节功能
1
毛细血管调节
皮肤中丰富的血管可以充分调节体表血流和体表温度。
2
汗腺调节
通过出汗,皮肤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和调节体表温度。
代谢功能
维生素D合成 色素的合成 汗液排泄
皮肤中能够合成并储存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 收和利用。
皮肤中的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的伤害同时保护皮 肤不受损伤。
皮肤汗腺能分泌多种物质,有助于代谢废物和调 节人体水分平衡。
最新皮肤生理学ppt精品课件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 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 活习惯,有助于延缓皮肤老化
。
06
常见皮肤问题及其解决方 案
敏感性皮肤问题剖析
敏感性皮肤的成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当护肤等
敏感性皮肤的表现
红肿、刺痛、瘙痒、脱屑等
解决方案
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去角质,加强保湿和防 晒
抗氧化系统
皮肤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紫外线 产生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 皮肤的损害。
03
皮肤水分调节与保湿原理
天然保湿因子作用
维持角质层水分平衡
01
天然保湿因子能够吸附并留住环境中的水分,为皮肤提供持续
的水分供应,确保角质层水分平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02
天然保湿因子可以促进角质层脂质合成,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弱酸性环境
皮脂膜呈弱酸性,能够抑 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 护皮肤微生态平衡。
润滑作用
皮脂膜能够减少皮肤表面 的水分蒸发,保持皮肤柔 软、光滑。
微生物菌群平衡
皮肤微生物组成
皮肤表面定植着大量微生物,包 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与 皮肤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
系统。
微生物屏障作用
皮肤微生物能够分泌抗菌肽等物质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护皮 肤健康。
环境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化学物质会损害皮肤屏障,加 速皮肤老化。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不良生活习惯 会加速皮肤老化。
抗氧化剂在抗衰老中应用价值
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皮肤的损害。
修复受损细胞
2024版皮肤生理课程PPT课件

皮肤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机制
抗原识别与呈递
免疫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皮肤中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呈递抗原,启 动免疫应答。
在抗原的刺激下,免疫细胞被活化并开始增 殖,产生大量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效应细胞的迁移与定位
免疫记忆的形成与维持
效应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迁移到皮肤 炎症部位,发挥抗炎、杀菌等作用。
28
皮肤营养的来源与需求
水分
保持皮肤水润,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
蛋白质
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和修复,维持皮肤弹性。
2024/1/28
29
皮肤营养的来源与需求
脂质
构成皮肤屏障的重要成分,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刺激。
维生素和矿物质
参与皮肤代谢过程,维持皮肤健康状态。
2024/1/28
30
营养对皮肤健康的影响及营养干预措施
在初次免疫应答后,免疫系统会形成免疫记 忆,当相同抗原再次出现时,能够快速、有 效地启动二次免疫应答。
2024/1/28
15
2024/1/28
04
CATALOGUE
皮肤色素与血管生理
16
皮肤色素的种类与分布
黑色素
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由黑色 素细胞产生,决定皮肤的颜色。
红色素
分布在真皮乳头层,由血管中的 血红蛋白产生,赋予皮肤红色。
2024/1/28
10
皮肤干细胞与再生
2024/1/28
皮肤干细胞的特征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维持皮肤稳态和再生的关键 细胞类型。
皮肤干细胞的功能
参与表皮层的更新和修复,促进伤口愈合;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 其他类型的皮肤细胞。
皮肤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应用
皮肤生理学与皮肤学PPT课件

.
6
2、皮肤经络刺激美容
A、针刺美容:即用中医特制的毫针或其他的 仪器,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等美容的功效。
B、灸治美容:根据中,医特制的艾条,在穴位 上熏烤,借温热刺激穴位,达到行气活血,滋润 皮肤,养颜驻容的功效。
C、按摩美容: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面 部穴位的按摩,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肌肤气血 平衡,达到祛斑、润肤、抗皱等功效
.
1
➢ 皮肤美容的发展史 ➢ 皮肤美容的形成与发展 ➢ 皮肤的组织结构 ➢ 皮肤如何摄取营养 ➢ 皮肤的生理功能 ➢ 皮肤的PH值 ➢ 皮肤的分类 ➢ 各类皮肤的护理要点及防治 ➢ 皮肤的生物钟 ➢ 皮肤美的基本要素 ➢ 影响皮肤美的因素
.
2
皮肤美容的发展史
.
3
皮肤美容的萌芽
马缟《中华古今注》说:“盖起 自纠,以红兰花汁凝作胭脂。为燕
表皮最外层的结构含有角朊(ruan)细胞 (蛋白质)和一些树枝状细胞,其中还包 括黑素细胞、朗格罕细胞和麦克尔细胞。
.
13
角朊细胞
角朊细胞来源于外胚叶,自外向内分为 基底层、棘(ji)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 层
其中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又可合称为 表皮生发层
.
14
基底层:由数层不同形状的细胞所组成,最里边
脂,涂之桃花状” 如:盐和淘米水可以洗面养颜
眉笔用碳代替等
.
4
皮肤美容的形成与发展
.
5
1、皮肤药物美容
皮肤药物美容是在中医临床理论的指导下,运 用中药配制的美容粉、膏、液、糊等外用美容制 剂,用敷、扑、搽、涂的方式外加按摩达到美容 的功效。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就是现 在我们所用的化妆品。
美容皮肤基础知识ppt课件

聚合性痤疮—— 萎缩型痤疮——由 合并有皮疹、脓胞、 于炎症严重了损害 结节、囊肿、萎缩 了皮脂腺,最后破 疤痕等各种损害, 坏吸收,形成凹坑 是最严重的痤疮 状萎缩性疤痕是痤
疮的后遗症。
皮肤损美病症之暗疮肌肤
• 暗疮的主要内因
皮质腺增生、肥大
油脂分泌增多
1、雄性激素分泌旺盛
毛囊口角化
毛孔阻塞、扩大
皮肤损美病症
• 皱纹的形成:皱纹是由于真皮内基质与 纤维的变化引起,基质中粘多糖,硫酸软 骨素的比例失调以及透明质酸的含量减少 ,都会使皮肤与水分结合的能力下降,造 成细胞含水量下降,再加上结缔组织纤维 老化,弹性减弱以及皮下脂肪减少,都会 使皮肤产生皱纹
皮肤损美病症
• 加速皮肤衰老的主要内因: 1)皮肤附属器官的自然规律减退; 2)皮肤的营养障碍。
美容的分类及功能
• 皮肤护理 控油抑痘—平衡油脂分泌,消炎杀菌,改善缓解
痘痘肌肤,收缩毛孔
敏感修护—缓解祛除敏感现象,修复敏感肌,收 缩毛细血管,增强皮肤抵抗力
祛皱抗衰—改善缓解面部细纹,补充肌肤深层所 需营养,延缓衰老,增强皮肤抗衰老能力
美容的分类及功能
综上所述,皮肤护理即是通过膏霜,面膜,仪器等方 法的的使用最终达到改变皮肤质地的有效护理方式,也 是美容的一大分支。
的洁面产品,主要是清洁力强,可以同时去除油 溶性和水溶性污垢 • 不可随便挤压暗疮,避免感染 • 注意饮食,少食脂肪、糖类含量较多及刺激性 较强的食品,多食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防止 便秘
皮肤损美病症之暗疮肌肤
• 注意肝脏、胃肠的调理 • 早起早睡不熬夜 • 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紧张情绪 • 不要只偏一边睡,枕套、被单要经常换 • 避免使用油脂类和激素类化妆品,可选用水质
2024版《皮肤与细胞生理学》PPT课件

《皮肤与细胞生理学》PPT课件•皮肤结构与功能•细胞生理学基础•皮肤细胞类型及其功能•皮肤屏障功能与保护机制目•皮肤代谢与营养支持•皮肤老化过程及抗衰老策略录皮肤结构与功能01由多层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具有防止水分流失和抵抗外界刺激的作用。
角质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是表皮的生发层,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基底层仅见于掌跖部,由2-3层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
透明层由2-4层菱形或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内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颗粒层由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细胞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棘层0201030405乳头层位于真皮浅层,与表皮基底层相接触,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基质构成。
网状层位于真皮深层,主要由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使皮肤具有韧性和弹性。
皮下组织脂肪组织主要构成皮下组织的成分,具有保温、缓冲和储能作用。
血管和神经穿行于脂肪组织之间,为皮肤提供营养和感觉功能。
皮肤附属器官毛发01分布于除手掌、足底和唇红以外的全身皮肤,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觉等作用。
皮脂腺02分布于除掌跖部以外的全身皮肤,开口于毛囊,分泌皮脂,具有润滑皮肤和毛发的作用。
汗腺03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前者分布于全身皮肤,后者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具有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细胞生理学基础0203细胞膜通透性与物质转运关系通透性大小与物质性质、膜结构有关01细胞膜组成与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糖类等02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膜泡运输等细胞膜与物质转运细胞内环境与代谢细胞内环境概述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细胞代谢类型与特点合成代谢、分解代谢、能量代谢等细胞内环境稳态与代谢调节内环境稳态对细胞代谢的重要性,代谢调节方式如酶调节、激素调节等细胞增殖方式细胞周期与调控细胞分化概念与机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增殖与分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基因选择性表达、表观遗传学修饰等细胞周期各时相特点,调控因子如细胞周期蛋白、CDK等干细胞的类型、特点,再生医学应用前景等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等细胞凋亡概念与类型Bcl-2家族、Caspase 家族、死亡受体通路等凋亡相关基因与信号通路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等自噬概念与分类细胞稳态维持、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自噬的生理意义与疾病关系细胞凋亡与自噬皮肤细胞类型及其功能03角质形成细胞是皮肤表皮层的主要细胞类型,占表皮细胞的90%以上。
皮肤的生理功能(与“皮肤”有关优秀PPT)

第1页,共4页。
皮肤的功能
皮肤的屏障功能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的免疫功能
第2页,共4页。
皮肤的屏障功能
人是境害各的 同体保中因种构来正护机素营成看常机械的养一,皮 体 的 损 物 个皮肤内、伤质完肤具 各 物 ; 、 整由有种理另电的表两器的一解屏皮方 官 、 方 质 障、面和化面和结真的组学又水构皮屏织的可分。和障免和防的但皮功受生止丧皮下能外物组失肤组,界的织。对织一环有内总机共 另 第另另第另总第第总总总 第第另但第总另 人但但总另总总总但一三一一三一的三三的的的三三一皮三的一体皮皮的一的的的皮皮 皮 皮 皮 皮 皮 皮方章 方 方 章 方 来 章 章 来 来 来章 章 方 肤 章 来 方正 肤 肤 来 方 来 来 来 肤肤肤肤肤肤肤肤面 面面面看看看看 面对看面 常对对看面看看看对的的的的的的的又 又又又,,,, 又机,又 皮机机,又,,,机功功功功功功功可 可可可皮皮皮皮 可体皮可 肤体体皮可皮皮皮体能能能能能能能防 防防防肤肤肤肤 防起肤防 具起起肤防肤肤肤起止 止止止由由由由 止保由止 有保保由止由由由保组 组组组表表表表 组护表组 两护护表组表表表护织 织织织皮皮皮皮 织作皮织 方作作皮织皮皮皮作内内内内、、、、内用、内面用用、内、、、用各 各各各真真真真 各的真各 的的的真各真真真的种 种种种皮皮皮皮 种主皮种 屏主主皮种皮皮皮主营 营营营和和和和 营要和营 障要要和营和和和要养 养养养皮皮皮皮 养是皮养 功是是皮养皮皮皮是物 物物物下下下下 物在下物 能在在下物下下下在质 质质质组组组组 质表组质 ,表表组质组组组表、 、、、织织织织 、皮织、 一皮皮织、织织织皮电 电电电共共共共 电,共电 是,,共电共共共,解 解解解同同同同 解而同解 保而而同解同同同而质 质质质构构构构 质其构质 护其其构质构构构其和 和和和成成成成 和屏成和 机屏屏成和成成成屏水 水水水一一一一 水障一水 体障障一水一一一障分 分分分个个个个 分功个分 内功功个分个个个功的 的的的完完完完 的能完的 各能能完的完完完能丧 丧丧丧整整整整 丧主整丧 种主主整丧整整整主失 失失失的的的的 失要的失 器要要的失的的的要。 。。。屏屏屏屏 。是屏。 官是是屏。屏屏屏是障障障障 角障和角角障障障障角结结结结 质结组质质结结结结质构构构构 层构织层层构构构构层。。。。 。。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损伤; 体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在表皮,而其屏障 功能主要是性刺激的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肥大细胞
• 肥大细胞表面存在有 免疫球 蛋白LgE的Fc受体,在炎症 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是通 过脱颗粒或转颗粒作用,可 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导 致一些炎症症状如充血、风 团。肥大细胞是速发型超敏 反应的主要靶细胞,在超敏 反应及其他LgE依赖性免疫 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主要通 过两种机制识别病原体
• 3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吸收
感染微生
物病原体
防
止
扩
散
炎症部位
花生四烯酸
炎症反应 和疼痛
影响血液 凝固过程
预警动 员效果
4 嗜碱性粒细胞
•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与某些异物(如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有关。此外 • 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还释放出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eosino phile
皮肤固有免疫系统
皮肤固有免疫系统
液体
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表皮障碍 黑素细胞: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DCs) NK细胞和 NKT细胞
体液
Toll样受体(TLRs)热休克蛋白 (HSPs) 抗微生物肽:防御素、 cathelicidins 补体系统
固有免疫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6、12、15、18 趋化因子:CXC8(IL-8)
肤 免 疫 功 能
响抑
制
孟宏 menghong2000@ 86-13691589617
2014.10.18
(六)皮肤免疫功能与皮肤美容
• 皮肤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天然屏障,具有独特 的免疫功能并全身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 皮肤免疫系统(SIS)包括固有免疫的皮肤免疫系统 和获得性免疫的皮肤免疫系统。
N KT细胞
• N KT细胞能表达T细胞的TCR与NK细胞的NKR-P1两种受体,特别是 NKT细胞多数表达Va14TCR,识别CD1抗原,而NKR-P1识别各种糖 链。
皮肤主要的体液成分:
皮肤体液 成分
炎症前细 胞因子
抗微生 物肽
细菌产 物受体
包括防御素和 cathelicidins
Toll样受体、 补体、补体 C-型凝集素 调节蛋白
• 5嗜酸性粒细胞
•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可借助于细胞表面
• 的Fc受体和C3受体黏着于寄生虫上,并且利用细胞溶酶体内所含的过多氧化物 酶等酶类攻击和损伤寄生虫体。
• 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0.5~3%,核多为2叶,直径10~15um,胞质充满鲜红色的 嗜酸性颗粒(显微镜油镜下呈紫红色)具有趋化性,可抗寄生虫和抗过敏,血液 中停留6-8 h,进入组织后存活 8-12 d
一、皮肤的固有免疫系统
皮肤固有 免疫细胞:
1、NK细胞 2、NKT细胞
3、树突状细胞
皮肤固有 免疫细胞
中性粒 细胞
黑素细 胞
角质形 成细胞
NK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 胞,不仅与抗肿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 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 2分子水平的抑制 UV照射皮肤后将引起表皮微环境的改变, 主要表现在众多细胞因子的释放。表皮内具有细胞因子释放 功能的主要是角质形成细胞和LC。
四 紫外线对黑素细胞的影响
• UV照射皮肤引起皮肤变黑时通过快速色素沉着和延迟色素 沉着两个过程共同完成的。
•
肥大细胞、内皮细胞等。 • 体液成分主要包括一些细胞因子。
• 在大量皮肤免疫研究揭示真皮中的一些细胞如淋巴细胞在皮肤免疫生 物学中有十分重要意义。
1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 根据细胞成长发育的过程和功能不同,淋巴细胞分成T细胞 和B细胞两类。在功能上,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疫 有关
吞噬异物
在炎症周围 进 行 细胞分裂
固定在皮 肤组织中
单 核 细 胞
巨噬细胞
细胞毒素 干扰素
促进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生
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
二、皮肤的 适应性免疫系统
• 皮肤的 适应性免疫系统亦是由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两大部分组成。 • 细胞成分包括:Langerhans细胞、树突状细胞DCs、T细胞、粒细胞、
chemotactic factor A)的多肽,这种因子能把嗜酸性粒细胞吸引过来,聚集于局 部以限制和调节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 嗜碱性粒细胞:占0~1%,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0-12µm,胞质含 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蓝紫色的嗜碱性颗粒(肝素、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 子),细胞基质含白三烯,可参与过敏反应,组织存活10~15d
• 即调理素依赖性和非调理素 依赖性。
三 紫外线对皮肤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 紫外线可直接造成角质形成细胞DNA损伤,具有诱发皮肤老 化和皮肤癌的危险
• 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产生大量的生物学效应,最主要的是对 皮肤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而遮光剂可以保护皮肤免疫系统 免受紫外线的损害。
• 1细胞水平的抑制作用。UV照射可引起LC的形态结构、数量 及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是皮肤免疫系统产生抑制的 先决条件。
三
皮
六
皮
肤 瘢 痕 与 皮 肤 免 疫
五
皮
肤 衰 老 与 皮 肤 免 疫
四紫二 紫外皮 外线肤 线对的 对皮适 黑肤应 素免性 细疫免 胞系疫 的统系 影的统
一
皮
肤 固 有 的 免 疫 系 统
肤 免 疫 功 能
响抑
制
教学目标
掌握: 1、皮肤固有免疫系统 2、皮肤适应性免疫系统 熟悉:
第七节 皮肤免疫与皮肤美容
【课堂讨论】
1.紫外线与皮肤免疫的关系是什么? 2.皮肤衰老与免疫的关系是什么?
三
皮
六
皮
肤 瘢 痕 与 皮 肤 免 疫
五
皮
肤 衰 老 与 皮 肤 免 疫
四紫二 紫外皮 外线肤 线对的 对皮适 黑肤应 素免性 细疫免 胞系疫 的统系 影的统
一
皮
肤 固 有 的 免 疫 系 统
2 郎格罕细胞 郎格罕细胞为一种来自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分布在表皮基层 和附属器上皮,正常情况下为未成熟状态,只有进入真皮或引流淋巴结后 才有全部的免疫功能。是皮肤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一方面可控制角质形 成细胞的角化过程,另一方面参与皮肤免疫反应。
郎格罕细胞
分泌 重要细胞因子
所 需
T细胞反应
1免疫调节 2免疫监视 3免疫耐受 4皮肤移植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