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养生法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静坐冥想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静坐冥想静坐冥想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功法,已经在古代医书中被广泛提及,并被认为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静坐冥想能够帮助调养气血、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同时也能提升心智和培养内心的宁静。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医养生中静坐冥想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一、中医养生中静坐冥想的原理中医养生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主张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和消化吸收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而静坐冥想则是通过调节呼吸和心理状态,使身心得到放松和平衡。
在中医养生中,静坐冥想被看作是调理“心”的方法,通过在内心中专注和沉淀,调整体内能量的流动和神经系统的平衡,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二、静坐冥想的方法1. 环境营造选择一个安静、通风的空间作为静坐冥想的场所,以确保环境的舒适和无干扰。
可以适当点上香或播放柔和的音乐,营造宁静的氛围。
2. 舒适体位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可以是盘腿坐、跪坐或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的直立和放松,同时放松肩膀和颈部的肌肉。
3. 专注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缓慢而深层次地吸气和呼气。
可以使用腹式呼吸,将呼吸放在腹部,缓慢地吸气使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缩。
4. 冥想对象选择一个冥想的对象,可以是内心的某个形象或者是一个特定的词语。
专注于这个对象,让内心保持宁静和集中。
5. 注意力训练静坐冥想需要培养注意力的力量,当杂念涌上心头时,要学会观察并放下,让自己回到冥想对象上。
三、静坐冥想的益处1. 舒缓压力静坐冥想有助于舒缓压力和焦虑情绪,通过让思绪平静,放松身心,从而帮助人们管理和缓解压力。
2. 提升心智通过长期的静坐冥想,可以提升心智的敏锐度和专注力。
研究发现,冥想练习者更容易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3. 调理气血中医养生认为,静坐冥想有助于调理气血运行,促进气血的平衡和流通。
通过冥想,可以促进能量的流动和调整体内机体的平衡。
4. 增强免疫力长期坚持静坐冥想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如此静坐最养生
19丹 道气 功2016.09静坐,通常也叫打坐,有人说是佛家的功夫,有人说是道家的功夫,有人说是气功的功夫,也有人说是瑜伽的功夫。
这些说法都对,又都不全对。
应该说,打坐是各家各派修行都离不开的功夫,更是每个人都可以修炼的功夫。
这叫做“共法”,是各家各派共修的法门,不是哪一家哪一派专有的。
打坐,就是盘腿而坐。
不过,这里说的打坐比平时的盘腿而坐,还是多一些讲究的。
主要有三个:调身,调息,调心。
调身。
就是调理好身体的坐姿。
打坐最理想的坐姿叫做“七支坐法”。
所谓“七支”就是七个支点,也就是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一是双足跏趺。
先把左足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足放在左腿上,也可以先把右足放在左腿上,再把左足放在右腿上,这叫双跏趺,也叫双盘。
做不到双跏趺可以单跏趺,也叫单盘,把左足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足放在左腿上。
还可以散盘,就像我们平时盘腿的样子。
还可以像平常坐椅子那样正襟危坐,两腿垂在下面。
马志国二是脊椎正直。
脊椎的每节锥体如算盘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
身体衰弱或生病时,可以慢慢来,不必太较劲,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是两肩微张。
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但不挺胸,平整适度为宜。
四是手结定印。
两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
这种手势叫做“结手印”。
前面这种手印叫做三昧印,也叫禅定印或定印。
容易散乱的人,还可以结另一种手印:两手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两膝盖上,手臂自然伸展,保持两肩平衡。
五是头要中正。
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
六是双眼微闭。
双眼微闭,似闭非闭。
如果昏沉较重,还可以稍微睁开眼睛。
七是舌舔上腭。
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必用力去抵。
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唇自然轻闭,上下牙自然轻触。
将唾液徐徐咽下。
打坐最好在安静的地方,晚上或早晨。
这样,既不妨碍白天的活动,又较安静。
打坐功夫纯熟后,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气 功丹 道2016.09地点、时间可以灵活一些。
如何静坐养生法
如何静坐养生法每天静坐10分钟,不视、不听、不语就能减少消耗、保养元气。
打坐时,肢体上要注意的七个要点:1、坐姿:双足打成莲花座。
莲花座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姿势,您如果做不到,可以把两腿自然交叉盘坐在一起,以舒适为度。
2、脊椎:脊梁直立,要做到直而不僵,松而不懈。
3、手势:两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触,这叫定印。
4、肩膀: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以平整适度为宜,不可以沉肩驼背。
5、下巴:前颚内收,但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即可,这样能抑制大脑思考。
6、眼睛:双目微张,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两三米处,或者微闭。
7、舌尖:舌头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的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已有研究指出静坐会使得呼吸次数减少每分钟减少4~6次,皮肤带电反应减少70%,心跳次数减慢每分钟减少约24次,增加脑波中的d波,并降低肌肉紧张的程度。
研究已证实,有5年以上以及有4个月以上静坐经验的人,比那些只学习1周其他放松技巧的人,有更明显的心跳减慢现象,当他们在受到刺激时,虽然同样会改变心跳,但却比没有静坐经验的人,更容易恢复正常心跳。
皮肤带电反应与压力有关,静坐者的皮肤带电反应较少,表示所体验到的压力就较小。
因此,有长期静坐经验的人,比一般人只有更稳定的自主神经系统,也更能应付压力的环境。
除了上述几种生理现象之外,静坐还会减低氧气的消耗量,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减少血液中乳酸盐的成分,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此外,还会促进周边血液的循环例如,手、足的血液流通。
静坐除了可以减低焦虑之外,也会增加己的内控程度,促进自我实现,改进睡眠状况,而且在面对压力时,有更多的正向感受。
因此可以减少头痛、抽烟、药物的使用以及害怕和恐惧的程度。
所以静坐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压力,并带来更多的正向经验。
经常静坐身体少发炎患病率减25%每次到流感带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开始急着打预防流感的针,其实有时候流感疫苗不一定就是都有用的,我们需要再找找别的方法。
养生之静养的最佳方法静坐
养生之静养的最佳方法静坐中医认为,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
这种低代谢的积累反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
所以说,“静养”是一种精神上的“健身运动”。
静养的最佳方法就是静坐。
静坐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平静、祥和地面对压力,让心灵得到净化和休息。
静坐,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简便易学。
静坐首先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练习时需脱掉鞋子,找一个你认为舒服、无人干扰的地方,闭上双眼,注意呼吸调节,感受空气进入和离开你的身体。
静坐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上,试着感觉冷、热、刺痛和其他的感觉。
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臀部,先感觉坐垫,再感觉逐渐腾空。
如觉得紧张就试着深呼吸,直到紧张感消失。
再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背部,先感受脊椎、肌肉;后慢慢往下移到腹部、骨盆。
在你一呼一吸的节奏中,注意你的腹部会跟着起伏;再把注意力移到胸腔,注意胸腔也会跟着呼吸而起伏;继而把注意力集中于放在大腿上的手,注意每一根手指,手掌,手背;接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手臂、肩膀、脖子、脸,感受你的五官和整个头部。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
睡前恐惧、忧思、恼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绵绵,以致难以入睡。
任何情绪变化都会导致气血运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要防止任何情绪的过度。
平心静气,气血调达,则睡眠安稳。
胃不和则卧不安“早饭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晚饭吃的太多,睡前仍感觉有饱胀感,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
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
临睡前进食更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有碍健康。
因此,晚餐只要吃七分饱就可以了,如果睡前感觉饿,可以喝一杯牛奶,活动一会再去睡觉。
过多言谈难安眠中医认为“阳入阴则寐”,睡前需要静神,不可扰动阳气,阳入于阴人即安睡。
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阳气的鼓动,睡前多言语扰阳气运行于外,不能内收,则不易入睡。
养生静坐八法
养生静坐八法一、平坐姿势 1.身体坐床或椅子上,两腿置身前,膝部屈曲,以舒适为度;如坐椅子上,两小腿可自然下垂。
2.含胸,腰略前俯,背后可倚些软物,如棉被,枕头之类,两肩放松。
3.两臂贴两肋,两手相迭,右掌心贴左掌背,左手四指弯曲扣左掌心;右手拇指扣左手虎口,两手置小腹前,手心向上。
也可双手握空拳,置于股上,手心向下。
4.目微合,口轻闭,舌尖上翘,气从鼻出入。
说明此式适应有病或虚弱之人,因为此式软而不硬,便于体力休养生息,渐渐培其元气。
效应初练此式,每次静坐20分钟以上,一个月后,坐时臀部发热,微痛。
练下去,臀部有如针刺,功深则臀部变松柔,坐时腰可逐渐竖直。
二、绥坐姿势 1.坐床上,睾丸垂悬不触及床面。
2.右腿盘曲,右足跟抵阴囊,足心向左后。
3.左腿盘曲,垫于膝之下,足心向右。
4.上身姿势基本同平坐,但须去掉背后所倚软物,腰略伸直。
左右腿可交替。
说明绥坐须平坐一段时间后再练,因平坐能凝神养气,气化生精后可现精足阳举现象,此时足抵阴囊便是为了防止真气从会阴外泄。
效果绥坐练毕,放开双足,初时足跟如针刺,功深后有气如缠丝般运行。
三、单盘坐姿势 1.坐床上,睾丸垂悬不触及床面。
2.右腿盘曲,右足跟抵阴囊,足心向左后。
3.左腿盘曲,垫于膝之下,足心向右。
4.上身姿势基本同平坐,但须去掉背后所倚软物,腰略伸直。
左右腿可交替。
说明绥坐须平坐一段时间后再练,因平坐能凝神养气,气化生精后可现精足阳举现象,此时足抵阴囊便是为了防止真气从会阴外泄。
效果绥坐练毕,放开双足,初时足跟如针刺,功深后有气如缠丝般运行。
四、鱼泉坐姿势 1.坐床上,尾闾部支撑上身后仰,臀部前翻。
2.右腿屈曲,右脚置臀下尾闾部。
3.上身直起,臀部坐右足上。
4.左腿略屈,斜伸体前。
5.其他姿势与单盘相同,左右腿可交替。
说明鱼泉式对下肢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患有较好的疗效。
由于坐时一腿在臀下,屈曲度大,又受上身压力,长期锻炼可使腿部柔韧,并增加血液流通,为练习双盘坐打下基础。
古人养生之静坐修炼的步骤与方法
古人养生之静坐修炼的步骤与方法一、引言古人在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其中静坐修炼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
通过静坐修炼,可以调和心神,强健体魄,增加体内正气,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古籍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古人养生之静坐修炼的步骤与方法。
二、理论基础静坐修炼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医学理论支持。
在《黄帝内经》等古籍中,就有关于静坐修炼的论述。
其中,“静坐养神”“静坐凝神”等概念广泛存在。
古人认为,通过静坐修炼,可以调和心神,养护精气,增进健康。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发现静坐修炼对心理健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都有益处,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三、步骤与方法1. 确定修炼时间:静坐修炼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气候较为平和的时候进行,修炼的时间宜长宜短,不宜超过个人承受范围。
2. 选择场所:修炼地点宜选取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有利于调和心神。
3. 姿势选择:古人在静坐修炼中常采取跏趺坐、盘膝坐、莲花坐等坐姿,姿势安全舒适。
4. 准备工作:在修炼前应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以放松筋骨,有利于静坐修炼的进行。
可以选择散步、打坐、做一些舒缓的拉伸动作等。
5. 内心调整:静坐修炼需要内心沉静,去杂念,专心致志。
可以通过呼吸调节,安定心神,进入修炼状态。
6. 保持自然呼吸:静坐修炼中,要保持自然呼吸,不可过于用力或者憋气,有利于气血畅通。
7. 静坐时间控制:初学者应逐渐增加静坐时间,不要贪多,随着修炼水平的提高,可以适当延长静坐时间。
8. 调整身体状态:静坐修炼中,应保持身体端正,不要弯曲或者过于僵硬,舒适的坐姿有利于气血运行。
9. 静坐调息:可以通过调整呼吸、运用意念等方式,调整身体状态,舒缓筋骨,有利于静坐修炼的进行。
10. 恢复:静坐修炼结束后,应适当放松一下身体,进行一些轻松的伸展运动,有利于消除静坐过程中产生的肌肉疲劳。
四、注意事项1. 个人身体状况:静坐修炼是一种较为安静的运动方式,但仍需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来进行。
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
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目录:第一章: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的注意事项第二章:保健秘方之如何静坐养生第三章: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的好处静坐是一种养生、养心绝佳的方式,它通过呼吸吐纳帮助人体五脏运动,不仅改善人的健康状况还能养护心神。
那静坐怎么坐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的注意事项静坐是一门内外兼修的功夫,它不仅可以促进脑部与内脏的运动,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静坐也是达到《大学》所谓定、静、安、虑、得的方法之一。
此外,由于静坐能使后脑血流频率降低,同时还能产生特低频能量,而这都与人体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诸如中风、脑部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及植物人等状况,也大都是因为脑部低频能量降低所导致脑部失去自我保护的作用。
由此可见静坐对自我保健的功效和重要性。
一般而言,静坐若能配合呼吸法一起做,其功效将会更加显着。
呼吸法又称为吐纳法,它有祛除心烦的功能。
吐纳即吐故纳新之意,是指吸入新鲜的、好的空气,来清除、洗涤积存体内不好的污气,使之春回大地、身体健康。
根据古书记载,丹田是气之海,是炼丹之处。
修炼者就是把吸人的气,在丹田中加以炼制成丹(能量),长期锻炼后可增强身体的能量,用以治疗自身的疾病,而达到百病不侵的境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吐纳时由于大脑皮层的中枢兴奋点,让心情保持愉快,常常做可使人养成快乐的人生观。
因此,也可以说,快乐人生观,也是祛病的一种良方。
吐纳法是胎息功的预备式,其功效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呼吸吐纳而已,它能使身、心交融为一体,气入臂髓大补元气。
学会后,经由短暂的呼吸即可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效果,尤其是深长的呼吸对于胸部郁闷、心肺功能不佳者,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因此,有所谓长吸长寿,短吸短寿的说法,意即呼吸要细、要慢、要长,才会长寿。
所以,强化呼吸对人体气血循环、新陈代谢功能的促进,可以说是最直接而简单的方法,只要能掌握窍门,效果也最神速。
在正式介绍静坐方法之前,还有几个关于静坐的基本观念和要求须先加以说明:静坐共同原则静坐前先做3-6次之深呼吸。
静坐养生法
龙源期刊网
静坐养生法
作者:苏木
来源:《中老年健康》2015年第11期
静坐养生,要达到心神合一。
要怎么个静坐法呢?从坐姿、呼吸、意念皆有“道”!
1.姿势:采取自然坐姿,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准。
但要求端坐,就是姿势端正不能歪斜,不能挺胸弯腰,身体放松,闭目静坐即可。
有无坐凳、盘腿与否、单盘或双盘均不要求,自然而然,随其所便。
2.呼吸:呼吸顺其自然,习惯怎样呼吸就怎样呼吸,以后随着功夫的深化而呼吸自然深、缓、长、微,若有似无及至进入。
3.意念:要求做到神意静止。
要把意识活动止住,各种念头包括善念、常念、恶念都要止住。
要神不外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练功时对外界任何刺激都不动心,有如七窍皆封。
但必须意识到自己在练功。
注意事项:
本法强调“道法自然”。
练功时要做到松静自然,勿忘、勿助、勿求、勿贪;练功时应避开嘈杂、凶险不安全之环境。
静功养生的简单方法
静功养生的简单方法
以下是静功养生的简单方法:
1. 闭目静坐: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尽量放松身体和思绪,专注于呼吸。
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每天进行静坐。
2. 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稳定情绪。
深吸气时慢慢吸气,均匀缓慢地吸入空气,再慢慢呼气。
重复几次,感受呼吸的变化。
3. 缓慢运动:选择一种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练习一段时间可以帮助平衡身心。
注意保持身体的舒适和放松。
4. 静心读书:选择一本你感兴趣的书籍,安静地阅读一段时间。
通过阅读可以放松大脑,充实知识,增加内心的宁静。
5. 自我觉察: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当意识到压力或焦虑时,尝试用深呼吸和放松的方法应对。
6. 自然环境:花一些时间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空气和大自然带来的宁静感。
可以静静地坐在公园或花园中,欣赏周围的景色。
7. 良好的睡眠:充足而质量好的睡眠是静功养生的关键。
确保每晚有足够的睡
眠时间,并保持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静功养生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和坚持,结果也因人而异,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静坐治病例子(一)
静坐治病例子(一)静坐治病例子静坐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在现代被用来治疗一些病症。
以下是几个静坐治病的例子,每个例子都会详细讲解其原理和效果。
1. 静坐缓解焦虑症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静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静坐,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稳定情绪。
具体步骤如下:•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保持舒适的体位。
•屏除杂念,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深呼吸,保持稳定而均匀的呼吸节奏。
•坚持每天静坐一段时间,逐渐延长时间长度。
通过持续的静坐练习,焦虑症患者可以改善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减轻焦虑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静坐舒缓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静坐也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
以下是具体方法:•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保持舒适的坐姿。
•关闭眼睛,放松身体,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可以尝试内观静坐,关注身体的感受,观察内心的情绪变化。
•坚持每天静坐一段时间,逐渐加长时间。
通过静坐,抑郁症患者可以提升身心健康,减轻情绪波动,增强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
3. 静坐促进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静坐练习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静坐方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采取舒适的坐姿。
•关闭眼睛,集中注意力于呼吸。
•通过呼吸练习放松身心。
•在睡前进行静坐,有助于舒缓压力,调节生物钟。
通过坚持进行静坐练习,人们可以培养好的睡眠习惯,改善入睡和睡眠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4. 静坐缓解慢性疼痛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患者来说,静坐可以带来一些缓解。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静坐方法:•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坐姿。
•平静自己的呼吸,专注于身体的感受。
•将注意力集中于疼痛的部位,观察其变化。
•通过深呼吸缓解疼痛感。
通过静坐,慢性疼痛患者可以培养自我调节能力,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改善慢性疼痛症状。
以上是几个静坐治病的例子,静坐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在现代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中。
无论是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问题还是慢性疼痛,静坐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佛家静坐健康养生的方法
佛家静坐健康养生的方法推荐文章静坐养生的修炼方法热度:瑜伽静坐冥养生的好处热度: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论文热度: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论文热度: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范文热度:参禅打坐,是每一个佛门弟子的每日必修功课。
其实佛家的参禅打坐正是对静坐养生的一种最好的解释与表现方式。
静静的坐着,静静的呼吸,换你一个不同的生活。
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佛家静坐养生的方法吧。
佛家静坐养生之道参禅打坐,是每一个佛门弟子的每日必修功课。
其实佛家的参禅打坐正是对静坐养生的一种最好的解释与表现方式。
静静的坐着,静静的呼吸,换你一个不同的生活。
有研究数据显示,在静养之下,我们的神经都会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呼吸、心跳等随之趋于正常、代谢也恢复,而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健康。
静养是一种心理上的一种“运动”,可以达到一种很好的疗养作用。
静坐,看似一种简单的生活态度,但是它同样也是一种高深的知识,是为了我们身体更加健康的一门学问。
说到这门课程,可以是简便而又易学。
我们在静坐的时候首先要排除一切的烦心事儿,我们也可以脱掉鞋子,需要一个最为舒服的地方,给自己一个最放松的状态。
我们慢慢的闭上双眼,注意呼吸调节,感受到空气的律动,感觉大自然的一切活动。
我们在静坐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上,慢慢的试着感觉冷、热、刺痛等感觉。
然后再把注意力慢慢集中到臀部,慢慢变换姿势,感觉着其中的变化。
当我们感觉到紧张的时候,我们试着深呼吸,慢慢的紧张感就会随风而逝。
紧接着我们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背部,慢慢的感受到身体每个部位的变化。
呼吸是人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学会呼吸。
在学习瑜伽中,呼吸是最关键的一环。
用心去呼吸,用呼吸融入在整个大自然中。
慢慢的沉寂在整个美好的气氛之中,我们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乱了阵脚。
要静静的享受这一切,享受带来的不同之处。
当我们睁开眼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这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其实养生专家认为,如果在生活中将运动与静坐结合起来将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静坐养生法的心理效果与修炼技巧
静坐养生法的心理效果与修炼技巧一、静坐养生法的心理效果1. 降低焦虑和压力静坐是一种让身体和思维平静下来的方法,通过专注呼吸和观察思绪的方式帮助人们放松心境。
经常进行静坐可以提高冥想者的自我意识,使之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2. 提升注意力和集中力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总是受到各种信息和干扰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注意力分散。
通过静坐养生法,我们可以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大脑对单一任务的专注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境。
3. 增强内心宁静感静坐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内心平和和宁静的状态。
在安静闭目、专注呼吸的过程中,思绪渐渐清晰,让念头逐渐消散。
通过长时间不断地练习静坐,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在深处涌动出来的平静和安定感,这种内心宁静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和困扰。
4. 增强自我意识和洞察力通过静坐冥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并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变化、行为动机等。
这种深入的内省使我们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此外,在观察自身内心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增强与他人的共情与沟通能力。
二、静坐养生法的修炼技巧1. 准备合适的环境找一个安静、整洁且舒适的场所进行静坐。
可以使用垫子或者坐垫来提供良好的支撑,并保持良好的体姿。
如果可能,尽量选择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进行静坐,避免身心疲劳或饱腹时进行。
2. 采用正确呼吸方式正确的呼吸是静坐养生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静坐开始时,深呼吸几次以放松身体。
接下来,将呼吸放慢而自然地进行,专注于每一次呼吸的感受,不要强迫或控制呼吸。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冥想者更好地抵御负面情绪或思绪的干扰。
3. 培养专注和观察力静坐时最重要的是培养注意力和集中力。
开始时可能会发现大脑很难静下来,思绪一片杂乱。
当你意识到思维偏离时,不要去评判或过于纠结于思维内容,而是保持冷静、接受并回归到专注于呼吸上。
通过时间的训练和实践,你会逐渐培养起良好的专注和观察能力。
中医养生“静坐法”
中医养生“静坐法”静坐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放松法之一,当然从历史来看中医养生“静坐法”早已存在。
中医认为养生最根本的基础是养神,静坐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而且还可以有效改进睡眠。
在众多压力下很多朋友都出现焦虑的亚健康状况,而静坐法则可以有效缓解这方面:1.静坐养生有静坐经验的朋友在心跳方面有减缓现象,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比那些没有静坐经验的人更加容易恢复正常心跳。
2.静坐方法保持端坐姿势,大腿平放,小腿保持垂直,双肩下垂,双腿自然分开,双手放在扶手或膝盖上,并将腰带放松让全身肌肉放松。
注意保持背部伸直,下颌微收,头颈正直。
静坐时,应对闭目闭口,排除杂念,可用舌顶上腭,然后调整呼吸,采取腹式呼吸的方法,即慢慢鼓起腹部做深吸气,再慢慢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注意调整呼吸的频率,不要刻意去控制或改变呼吸频率,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
如此持续20分钟即可,一般早晚各进行一次,可安排在起床后以及晚餐前。
温馨提示:初学静坐养生的人,刚开始要找个舒适、安静的地方。
熟练之后,咖啡厅、大树下,任何地方都可以静坐。
静坐时人体处于很低的新陈代谢状态,因此最好不要使用闹钟,并将电话调为静音状态。
推荐阅读:3.自我调节潜意识里的快活,并表现出自信及轻松的状态。
同时还可以通过音乐、冥想及其他方法来令自己得到一个有效的放松。
4.用知识“充电”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随意都可以在身边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过学习,吸收对你有用的东西进行充电。
通过基础与后续努力相结合,必定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充电的良性循环。
5.享受美食相关数据表明:情绪在沮丧的时候通过吃麦子谷类事物可以补充维生素来缓解,吃蔬菜水果可以缓解疲惫,容易发怒的人应多吃苹果、香蕉以补充钾;不光顾快餐店;避免以药物减轻压力,也应改掉以咖啡及浓茶提神的习惯。
中医养生“静坐法”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您有个较大的帮助。
通过这些方法来令自己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轻松生活。
发布者:林州seo /。
养生功之静坐法
闭目养生的身法、静的涵义、要领及凉、热、麻、胀、痛等正常的功态反应1、基本身法闭目养生法的锻炼不分时间、地点、方向,它的基本身法是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角,两脚平行着地,两腿间距离稍宽于肩,两手心向上,自然地放在大腿上面,面带微笑、在乐观状态中默想把身体内的不良因子和疾病全部排除,然后没有意守、只需顺其自然、放松入静,在静坐30分钟以后如想收功时睁开眼慢慢活动一下即可。
这里所说的静是指身体、脏腑、肌肉和骨骼的松静,不是指思维的静,不是指什么也不想、完全没有意识;因此闭目养生的静坐可以获得三大收益即:治病强身、思考人生和修持开悟,可以在静坐过程中思考和反思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积累高能静电,强身祛病、增长高智慧。
工作繁忙的人可以把手机、电话放在手边,静坐中也可以在功态下闭着眼睛接电话,通话结束后再继续静坐。
静坐过程中腰要尽量坐直,又不能挺胸,脚要内含,只要能做到肩放松,肩肘微微下垂,就自然形成含胸拔背,腰一伸直,腰椎就放松了,这是松的关键,有利于通小周天;另外,颈椎要直,要放松;头要微微内勾,下巴内收,百会穴就朝上顶了;眼睛微闭,脸含微笑,舒展脸部;同时,上下牙齿和嘴唇要轻轻闭上,舌头放在口腔中间,要稍悬空,这样就容易产生唾液,静坐过程中产生的唾液,含有很多物质要吞咽下去。
当然对于中老年和病患者,可以不必拘泥于姿势,可以在闭目养生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以最为舒服的姿势为宜。
此外闭目养生跟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矛盾的,任何人都可以习练,不带有任何的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静坐习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而获得一个好的身体,再更好的去工作、生活、去追求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此外闭目养生跟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矛盾的,任何人都可以习练,不带有任何的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静坐习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而获得一个好的身体,再更好的去工作、生活、去追求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第一部分《因是子静坐法》人们运动不外四种,行(跑走)、住(立定)、坐、卧,但是练习呼吸以坐的时候最相宜,只有坐时可以安静,所以通常称之为“静坐”。
这种静坐在中国流传下来有几千年,最大的目的,就是使血行保持正常,无病时候可以防病,有病时候,可以治病,只要有耐心,每天不断地练习,就能获得很大的效果。
静坐的方法书中阐述很详细。
首先是身体姿势,两脚安放姿势由难到易依次是双盘膝、单盘膝、下盘法、平坐法,自我尝试了一下,我连单盘膝都完成不了,可见自己的柔韧性之差。
两手应该宽松,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面,轻轻搁在两小腿上,贴近小腹,但如在平坐时,也可以将两手放在大腿上部。
头颈要平直,面孔朝前,眼睛轻轻闭合,嘴巴也要闭,不可张开,舌头抵住上颚。
也可以用卧式进行静坐,其姿势有平常仰卧法和狮子王卧法。
其次是精神的集中。
初学之人往往心猿意马,不易调伏。
静坐的最后工夫要能够出现一种无念境界。
如何下手呢。
可轻闭两眼至微露一线之光,而目观鼻准,这叫做目若垂帘。
静静地自然以鼻呼吸,以至不闻不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数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
初学之人又有两种境象:一是散乱,没有法子把情绪安定下来;一是昏沉,时时要打瞌睡。
大概初学的人,起先都是容易散乱,无法收敛。
治散乱的毛病应该把一切念头,完全放下,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专一注意在小腹中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
治昏沉的毛病,应该把念头提起,专注意在鼻头尖端,把精神振作起来。
早上起来入坐,就不至于昏沉。
还有呼吸练习。
其方法主要为,呼吸气息的出入应该极轻极细,连自己的耳朵也听不见出入的声音。
气息应该慢慢地加长,叫它达到小腹。
呼吸的气,必须从鼻腔出入,不可用口。
书中的原理篇讲述静坐的诸多理论依据,中西结合很科学。
人类胎生之始,必始于脐,脐即为其根本,培养人生之根本,当以心意之作用灌溉之。
静坐者,即使吾心意得行其灌溉之时也。
儒家之主静,老氏之抱一,佛家之禅观,命名各异,究其实,罔非求重心之安定而已。
静坐养生法全
《静坐养生法》全注:本书包含了《因是子静坐法》《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因是子静坐法续篇》,并在最后附有袁了凡先生的《静坐要诀》作者蒋维乔(1873--1958),民国时期历任教育部秘书长,江苏教育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曾参与编辑《辞源》。
序静坐法,即古之所谓内功也。
古者养生之术,本有外功内功二者。
医术之药饵针砭,治于已病;养生之外功内功,治于未病者也。
自后世失其传,习外功者多椎鲁而无学;而内功又专为方士所用,附会阴阳五行坎离铅汞诸说,其术遂涉于神秘,为搢绅先生所不道。
夫世间事物,苟能积日力以研究之,必有真理存乎其间,本无神秘之可言。
所谓神秘者,皆吾人为智识所限,又不肯加以研究,人人神秘之,我亦神秘之耳。
余自幼多病,屡濒于死,弱冠以前,即研究是术。
庚子之岁,乃实行之。
以迄于今,未尝间断。
盖十八年矣。
不特痼疾竟瘳,而精神日益健康。
久欲以科学之方法,说明是术之效用;顾以未肯自信、操笔辄止;非敢自秘,将有待也。
近闻日本冈田虎二郎,藤田灵斋,均倡导静坐法,其徒皆有数万人。
冈田之徒,盖冈田式静坐法;藤田自著息心调和法、身心强健秘诀二书;风行一时,重板皆数十次。
余取而读之,则慨然曰:"是吾国固有之术也。
冈田藤田之书,平实说理,不为神秘之谈耳。
惟其说能本乎科哲诸学,乃异于吾国古书所云。
余于是乃不能自己矣。
"间尝默察吾国民之根性;凡一切学术,以及百工技艺,苟有超绝恒蹊者,往往自视为秘法,私诸一己,不肯示人,以为公同研究。
自古至今,卓绝之艺术,坐是而不传者,盖亦夥矣。
东邻之民则不然,得吾一术,必公同研究之。
其结果且远胜于我,我方且转而取法之矣。
如吾国之外功,其粗者为八段锦,精者为拳艺。
然以自秘之故,不肯公同研究,卒至习者无学,学者又莫之能习。
迨明季有陈元赟其人者,流亡至日本;以是术传福野七郎左卫门等。
彼国人起而研究之,至今蔚成柔术。
而我国之拳艺如故也。
内功,其粗者为可却病,精者乃可成道。
然亦以自秘之故,不肯公同研究,卒至流为怪诞,趋入异端。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全文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全文幼年时代余自幼多病,消瘦骨立,父母虑其不育。
年十二,即犯手淫,久之,梦遗、头晕、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百病环生。
幼时愚昧,初不知致病之由。
年十三、四时,略知其故;然不甚明了,屡戒屡犯,又不敢以告人,惟日在病中而已。
家居城之西隅,距城东不过二、三里,偶因节日,偕兄弟游于城东,中途辄足软不能行,归则一夜必盗汗六、七次,幼年之状况如此。
青年时代年十五、六后,病益多,加以怔忡、心悸、潮热往来等病。
犹忆十七岁之春,每日午后身热,至翌晨天明退热,绵延至十八岁之夏方愈。
长日与病为缘,益觉支离,而颇知刻苦读书;旧时习惯,读书恒至更深不寐。
久病之躯,以病为常事,以不病为变例,故虽病而读书自若,于是体乃益弱,病乃益深。
静坐之发端当病盛时,亦百般求治疗之法;而内陆偏僻,只有旧医,所用者为汤药,久而无效,亦厌弃之。
余虽不以告人,而余先考则察知余病源所在,有时示以修养心性诸书;又示以医方集解末卷所载道家大小周天之术;乃恍然大悟,稍稍习之,病良已。
然无恒心,病作则惧,惧即习,病已则怠,怠则忘之。
然自此知保贵身体,不加戕贼。
自十九岁后,诸病虽未尝离身,而较诸幼年时代,反觉康强矣。
静坐之继续年二十二娶妻以后,自以为躯体较健于昔,静坐之术,即委弃不复为,而又不知节欲,于是旧时诸疾俱作,加以饮食不节,浸成胃扩张病,食管发炎如炽,益以嘈杂,时时思食,食至口,又厌不欲食。
友人多劝余静养,余犹以为无伤也,迟回不决。
至己亥之春,仲兄岳庄,以患肺疾死。
其明年庚子,余亦得咳嗽疾,未几,即咯血;服旧医之汤药,病转剧,三月不愈。
乃大惧,恐蹈亡兄覆辙。
于是摒除药物,隔绝妻孥,别居静室,谢绝世事,一切不问不闻,而继续其静坐之功,时年二十八也。
静坐之课程初为静坐时,自定课程:每晨三、四时即起,在床趺坐一、二时。
黎明,下床盥漱毕,纳少许食物,即出门,向东,迎日缓缓而行,至城隅空旷处,呼吸清新空气,七、八时归家。
早膳毕,在室中休息一、二时,随意观老庄及佛氏之书。
蒋维乔:静坐养生法
蒋维乔:静坐养生法音楽療法-Rising of the Dream.mp3 来自传习国学00:00 07:00蒋维乔(1873--1958),民国时期历任教育部秘书长,江苏教育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
蒋维乔青少年时衰弱多病,医治服药无效。
后来自创呼吸静坐养生法,坚持锻炼,体魄日益康健。
1914年他总结自身静坐实践经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连印6版,畅销全国乃至东南亚与欧美诸国。
开始练静坐刚开始练静坐时,每天早上3、4点起床,坐一两个小时。
然后吃点东西后,跑到人少的地方呼吸清新空气,7、8点回家。
回来后,看看书,10点又再静坐。
12点吃午餐,饭后在家里散步。
3点练琴,娱乐下心情,6点又静坐。
7点吃晚饭,八时后散步,9点又静坐,10点后睡觉,每天如此不间断。
刚开始坐时很艰难当时因为怕死,所以练得过猛。
每次入坐,妄念横生,我越想压制反而妄念越多。
呼吸也是,越想调节呼吸,呼吸反而越不顺,肺部像有东西塞住一样(也有可能是病情影响)。
但我也没其它好法子了,只能坚持下去。
后来有个前辈和我说,初学的话,不要过于压抑念头和呼吸,顺其自然就好。
我于是改变方法,静坐时任其自然,过了些时日,情况开始好转。
第一次丹田震动还没练静坐前,我身体很差,出去步行不到一公里,就腰酸腿软要休息了。
练了两个月后,走上5公里都没觉得疲劳。
每次静坐时,会觉得丹田有一股热力,往来动荡。
练静坐到85天时,丹田突然震动,身体也摇晃起来;感觉这股热力冲开尾闾,沿夹脊上达头顶,我非常惊奇。
连续6天后,震动渐止。
从此,每次静坐时,就觉得这股热力自然上达头顶,沿着熟路而行。
以前所有的腰酸、头晕、耳鸣、目眩、咯血等病,一下全好了;唯有肠胃炎还没全愈,但也没有加剧了。
第二、三次之震动静坐到150天时,我每次都能坐3个小时,觉得身心如太虚,一尘不染,非常愉悦。
我见病情基本痊愈后,就结束这种专一打坐的生活,开始上班工作,改为每天早晚打坐两次。
一年后,有天早上静坐时,丹田再次震动,和上次一样,冲击尾闾直到头顶后部,即道家所谓的玉枕关。
静坐养生:饮食、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静坐养生:饮食、睡眠、调身、调息、调心静坐时应做到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五个方面。
饮食古人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这句话极具有意味。
食物不能过于厚味,能够吃些蔬食更好。
凡在吃饮的时候,不宜静坐,通常要在食后经过两小时,方可入坐。
早晨起来,盥洗以后,但饮开水,空腹入坐,也最适宜。
睡眠睡眠必须有定时,有节制,常常令神志保持清明,方才可以入坐。
入坐后,如觉得睡眠还不足,就再睡一下也可。
总之,睡眠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方为合理。
调身端正身体的姿势,叫做调身。
在坐前,应预先把它调和好,这是坐前调身的方法。
到入坐时,或在床上,或在特制的坐凳上,须要解衣宽带,从容入坐。
先安置两脚,两股交叉成三角形,两膝盖必紧着于褥,全身筋肉,好像张弓,不致前后左右倚斜,这是最正确的姿势。
其次,要安置两手,然后把身体左右摇动七八次,就端正其身;接着开口吐出腹中秽气,吐毕,舌抵上腭,由口鼻徐徐吸清气呼浊气三次至七次。
吸气毕,即闭口,唇齿相着。
舌仍旧抵上腭,再轻闭两眼,正身端正,兀然不动。
坐久若微觉身体或有俯仰斜曲,应随时轻轻矫正,这是坐时调身的方法。
调息静坐入手最重要功夫,就在调息。
宜从喉胸而渐达腹部,是为坐前调息的方法。
在入坐时,呼吸极缓极轻,长短均匀。
因调息的缘故,血液流通,周身温热。
坐毕收功时,应该开口吐气,必待体中温热低减,恢复平时常态后,方可随意动作,这是坐后调息的方法。
调心人在未入坐前一言一动,总须要心意平和,集中,勿令驰散,久久自然容易调伏。
这是坐前调心的方法。
至于入坐时,每有两种心象:一是心中散乱,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沉,容易瞌睡。
大凡初学的人,每患散乱,练习稍久,杂念减少,就容易昏沉,这是用功人通病。
治散乱的病,应当把一切放下,看我的躯体也是外物,不去睬它,专心一念存想小腹中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
治昏沉的毛病,可把这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
大抵晚间静坐,因白天劳倦,易入昏沉,早晨入坐,就可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坐养生法一、什么是入静入静是气功锻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体育、武术等其它健身方法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入静,又常被称为打坐入静,就是双腿盘坐,闭目凝思,排除杂念,细长呼吸,抛却思想上的种种烦扰,以精赤的单纯开创出一个内心的无限,松松爽爽地投入逍遥游,让空澄的心灵与浩淼的宇宙进行着不断的能量转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入静就是自我催眠,即通过自我暗示,使自己的意识从普通清醒状态逐步过渡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
入静,是一种“关心自己”的保养功夫,不光是佛家、道家强调,儒家也很讲究,是所谓“闭目养神”者也。
大量的实验表明,我们沉浸在入静的境界之中,就会产生心情宁静、周身融融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实在是一种高级而并不奢华的享受。
如果能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挤出一定时间盘腿入静、闭目养神,暂时摆脱世俗的滚滚浊流,抛却纷杂事务的缠绕,定会受益无穷!二、入静的养生意义静坐少思寡欲,冥心养气存神,是谓修真要决。
入静的意义多多,下面重点介绍三点。
1、有利于减低焦虑、稳定情绪。
练习打坐入静,要求排除杂念、松静自然,实现从里到外的放松,这样,日常生活中带来的肢体上的疲惫感和内心的焦虑感,都会随着这种放松的状态而大大降低。
已有的研究指出,静坐时,人的呼吸次数每分钟减少大约5次,皮肤带电反应减少70%,心跳次数每分钟减慢约24次,增加脑波中的α波,肌肉紧张的程度也大大降低,血压也相对平稳。
有静坐经验的人,心跳减慢现象更为明显。
当他们在受到刺激时也会改变心率,但却比没有静坐经验的人,更容易恢复正常心率。
有的人练习打坐入静以后,睡眠减少了,但睡眠质量大大提高,睡醒后的精力充沛了,工作起来毫无倦意,因而静坐被人们称为是一种更高级的休息。
2、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生命本身都有一定的自行修复功能,这也是一种潜能。
这种潜能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体内的疾病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紊乱的生理功能就会趋于协调并逐步恢复正常,坚持长期锻炼,可以使人体器官的某些实质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
常规医学是通过对人的身体施加药物或者施以手术等外在的力量祛除疾病的,而气功入静治病,不是针对局部的病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着眼于人体康复能力的开发,首先从调心入手,改善人的心理状态,让不断改善了的心理状态对生理状态产生良性的影响。
也就是说,练功入静,是对整个身心状态作全面综合的调整,以整体的协调促进局部的康复,是一种整体疗法。
3、能够增进健康。
对于患者来说,打坐入静可以治病;对于没病的人来说,入静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延年益寿。
世卫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修炼入静,则是节制欲望、陶冶性情的手段,它有助于练功者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将各种欲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能够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
很多研究也指出,静坐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都优于非经常静坐者。
修炼入静所获得的健康身体,不同于体育锻炼所获得的健康身体。
体育是“外练筋骨皮”,看上去身强力壮、肌肉发达、刚劲有力,但是,优秀的运动员长寿者并不多见;入静则是“内练一口气”,讲究调节人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生理状态,修身始于养性,健康自然长寿,这在和尚道士中屡见不鲜。
所以古代的武林高手,很讲究内外结合、动静双修。
三、盘腿的好处人们在进行入静锻炼时,为什么一般要采取坐式而不采取卧式呢?因为卧式难以调整意念,不是浮想联翩,就是昏昏欲睡,这是入静的最大障碍。
要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适当保持精神上和肢体上的紧张度,做到身心放松而不懈怠,于是,盘坐就成了首选的练功入静姿势。
除此之外,盘坐本身还有三个方面的好处:1、头脑供血充足。
一个普通人,全身大约有3.5公斤血液,在通常情况下,这3.5公斤血液大部分是集中在下身。
当你打坐的时候,相对来说,把下身的血液挤到了上身,其作用与倒立相类似,使头部得到较为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改变人的心态和智力,同时可以延年益受。
2、提高下肢柔和性。
人的腿一般是前后迈动,筋骨前后拉得开,但左右摆动就比较困难。
通过盘坐,人的腿朝左右方向拉动筋骨,这对于增强腿部的韧性和活动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
尤其老年人,通过盘腿使腿部的柔和性、灵活性提高以后,其下肢的应变能力也相对提高,可以避免许多闪失和其它意外的伤害。
3、有助于提高视力。
盘坐尤其是对眼睛不太好的人或是嗜睡的人有好处。
如果能坐上半个小时,顿时就会感觉自己的眼睛非常明亮。
四、盘腿静坐的步骤第一步:选择环境。
静坐的环境要讲究一点,要求温度适应,没有意外惊吓,没有狂风暴雨,没有噪音污染,没有气味污染。
能在这样一个幽静清洁的环境中进行身心修炼,自然是好处多多。
由此可知,佛教的寺和道教的庙,为什么都喜欢建到名山大川、深山老林里了。
一旦你对静坐熟练之后,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静坐。
例如飞机上、咖啡厅、大树下甚至公共汽车上,任何地方你都可以静坐。
第二步:调整姿势。
修心止念的功夫,要从打坐入手;打坐要有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式有利于防止昏沉、排除杂念。
盘腿打坐的姿势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坐椅式,身有残疾或者其它原因实在无法盘腿的人,可以采用;第二种是散盘式,也就是自然坐,怎么舒服怎么坐;第三种是单盘式,就是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第四种是双盘式,也叫跏趺坐,通常所说的“五心朝天”法(头心,加上两个手心、两个脚心)。
能双盘最好,不能双盘就单盘,不能单盘就散盘,连散盘也做不到的就用坐椅式。
调整姿势还包括手印的要求。
常用的手印主要有降魔印、触底印、禅定印三种(见注解1)。
第三步:调整呼吸。
调整呼吸就是调息,把呼吸调整到绵绵密密、若断若连的最佳状态,不能呼哧呼哧地喘粗气。
据禅经上讲,人的呼吸,有90%是用来供大脑思维的。
一个人如果把他的思维歇下来,他所需要的氧气是非常少的。
人在入静的时候,需要的氧气也少。
心中无事,呼吸才能平稳下来。
此所谓“心平气和”者也。
大脑急剧思维的时候,氧气的需求量比较大。
比如,情绪激动的时候,心律加快;恐惧的时候,呼吸比较急促……这都是大脑急剧思维而急需体内供氧的表现。
第四步:调整意念。
就是排除杂念,制住妄念,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要求,没有卓越的悟性,没有一把锋利的智慧宝剑,对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
当然,难以做到,并非绝对做不到;即使做不到,也要知道这个方法,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里介绍几种调节意念的方法,也是小窍门。
调节意念的方法第一种:默念“一、二”,帮助自己入静。
吸气时默念“一”,呼气时默念“二”,同时施以良性的意念。
比如,吸气时,想像着宇宙间的清新气息,通过全身的汗毛孔,纷纷进入自己的体内,将体内的各种病毒统统杀死,从而消炎止痛、营养细胞、强筋健骨、增强活力;呼气时,想像着体内的污浊之气,通过全身的汗毛孔,喷发到体外,自己的身体变得通明透亮,清清新新。
这个想像的过程,就是自我暗示,就是自我催眠,让良性的意念占领自己的意识领域,至少在“这个”时候忘却生活的烦恼、疾病的痛苦、事业的压力,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第二种:念佛。
佛家入静,强调通过念佛实现“一念代万念”的目标,用“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把生活中产生的其它杂念都排挤出去。
方法是伴随着呼吸的节律,一边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观想着“南无阿弥陀佛”,一旦有了杂念,不急不躁,排除它即可,久而久之,即可入静。
第三种:收视返听。
“收视”是指目光不向四周看,而是闭上眼睛观看自身;“返听”是指自己的耳朵不去摄取外界的声音,而是仔细“窃听”体内的动静,尽量扑捉其中的微妙。
虽然黑乎乎的你什么也看不见,静悄悄的你什么也听不见,但只要你坚持这样做了,杂念即可逐渐排除。
沿着以上四个步骤走下来,就能把心理调整到了一个恬淡虚无、松静自然的良好状态。
《黄帝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当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松静自然的状态时,能使焦虑化为安详,能使急躁化为宁静,能使灰心变为自信,各种不良情绪都能得到有效的抑制。
良好的心态必定会影响到生理,进而产生良好的生理反应,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那些可能导致病变的恶劣细胞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沉睡或者疲塌的中性细胞就会得以激活,原本正常的健康细胞就会充分发挥其功能,整个体内的免疫机制就会大大加强,自身的康复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如此以来,人的体质自然会得到改善,治病强身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长期坚持这种排除杂念、放松身心的锻炼,就会收到梦想成真的养生效果。
五、入静必须坚持的原则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积极地运用良性意识,坚定不移地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心想事成的效果,这是入静修炼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所谓积极地运用意识,就是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进行自我暗示,通过幻想来构筑意念目标。
意念目标应该是健康的、美好的、清纯的、强壮的、有气势的、有旺盛生命力的事物,而不应该是病态的、颓废的、污浊的、恶劣的、软弱无力的、老气横秋的。
如想像自己置身于大海岸边,眼前的景象是波浪滔天、海鸟飞翔,你的胸怀就会感到开阔坦荡;如果想像自己独立高山之巅,头顶晴空烈日,眼前云雾缭绕,你就会获得一种如飘如化的情绪体验;如果想像着自己正在欣赏一首昂扬激越而又舒缓委婉的乐曲,你就会从中获得一种如痴如醉的情绪体验;如果想像着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争夺世界冠军的竞技比赛,你就会获得一种奋力拼搏的情感冲动……这样的意念目标一旦确立,传递给你必定是大有裨益的信息,你就会感到精神焕发、心胸开阔、逍遥达观、轻松舒畅。
这些良性的情感体验,都是营养身心的高级大补,它对忧心忡忡、心烦意乱、气急败坏、焦躁不安、担惊受怕、悲观失望等精神状态,会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养生意义。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当确立了意念目标、排除了杂念、唤起了相应的感觉后,就要尽快舍弃意念目标,集中精力体验那种来之不易的感觉。
假如意念目标是“松静”的词语,那么当你获得了松静的感觉后,“松静”这个词语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这时候“松静”概念会淡化和模糊,练功者要顺其自然地从思维中舍弃这个词语,让思维直接把握松静的感觉。
如不及时将它舍弃,它就成了杂念。
六、特别提醒1、餐后,大量血液流向胃部,不要在餐后马上打坐入静。
2、当你静坐完毕时,要慢慢地睁开眼睛,逐步扩大视野,不要匆忙地起身,避免因血液流向剧变而发生的眩晕。
3、不要故意去控制或改变呼吸频率,要很规律地吸气、吐气。
4、打坐时避免惊吓。
请勿使用闹钟,并把电话插头拔掉。
注:调整姿势还包括手印的要求。
三种手印盘腿打坐的时候,常用的手印主要有三种:1、降魔印——两手扶着膝盖,既能保护膝盖不受风寒袭击,又能使自己纷杂的念头停歇下来。
2、触地印——一手触地,一手平放在下丹田。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取得正等正觉,以手触地说:让大地来作证,我已取得正等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