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史资料征编 多出党史编研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党史资料征编多出党史编研成果

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

近年来,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研究为重点,以口述史料征集整理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党史资料征编、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立足本职、贴近现实、服务大局的党史工作新路子,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多年被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全省党史工作先进集体。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在党史资料征集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出版党史资料书籍18本,撰写专题资料24个。2011年度再次被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全省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先进单位。下面我就渭南的党史资料征编工作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1. 广泛征集史料,多出党史正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党史研究离不开历史原始资料,征集党史资料是进行党史研究的基础,没有资料,即使有再高的研究能力,也不可能写出有质量的研究文章或著作。为此,我们把征集党史资料这项工作,始终提在议事日程上,抓紧抓好。党史正本编写是党史部门的基本任务,也是党史资政育人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历来非常重视,这些年,我们花费了很大精力征集整理资料:一是精心编辑出版了21万字的《中共渭南历史人物传》(第二卷),该书共收录党史人物传主56个。通过这项工作,基本完成了

新中国成立前渭南党史正本编写任务。二是编辑出版了《渭南红色印记》,该书收录党史人物和党史遗址照片166幅和13万字说明文字,涵盖了渭南党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代表人物,图文并茂记录和展现了民主革命时期渭南中共党史的发展历程。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为该书作序,高度评价“这本书是渭南党史的一张名片,是集资政育人、宣传渭南为一体的又一重要成果”。三是编辑出版了《中共渭南党史知识问答》一书。四是近年来,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大事记征集工作。做到每年的党史大事记,专人整理,准确记载,初稿编出后,送有关领导审阅把关。收集、整理资料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不放过每一次市级重要会议,不放过每一份《渭南日报》,不放过每一个重要党史人物和重大党史事件。充分掌握比较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为党史编研工作夯实了基础。编辑出版了《渭南建市十年大事记》(1995—2005)和《渭南党委工作纪事》(2005年卷、2006年卷、2007年卷、2008年卷、2009年卷、2010年卷),使渭南中共党史大事记从建党初期贯通至今。五是为撰写二卷本完成党史专题资料24个,约16万字,已精编成《渭南党史专题资料集锦》一书。随后,相继完成了《渭南90年代的重点村建设》、《渭南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渭南地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57年渭南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等专题资料,先后刊登在《渭南党史通讯》上。六是加强口述党史资料的征编工作,先后征集到“大跃进”时期、乡镇企业创业时期、新农村建设时期口述资料10余篇。这些工作为编写党史二卷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坚持开门办史,多出党史资料

一是与渭南市王尚德书画社、杨虎城暨十七路军军事研究会联

合编绘出版了《渭华起义》、《西北火种》,《画说蒲案》等三本连环画。《渭华起义》连环画反映了渭华起义的史实。1928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在党的力量强大、群众基础较好的渭华地区发动起义,以陕西东部为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特委,省委常委刘继曾兼任书记。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华地区布臵检查,准备在5月初组织农民起义。5月1日,在中共陕西省委和中共陕东特委的领导下,渭(南)华(县)地区农民在渭华原分片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举行起义,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渭华起义在西北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火种》连环画记述了最早回陕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王尚德的革命事迹。王尚德,1891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1918年秋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在武昌,他加人了恽代英、林育南等创办的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前身一一利群书社。1922年7月前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直至1941年5月,遭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1946年8月13日,国民党军统特务将王尚德暗杀。《画说蒲案》该书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夕,在陕西省蒲城县,知县李体仁穷凶极恶,捕押刑讯蒲城县的高等学堂师生,轩然大波,平地而起,引起朝野人士的征讨。而李体仁直指师生为革命党,“蒲案”中的学生们奋起抗争,面对腐朽的清廷,全国各地的支援,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方兴未艾的风暴,可以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社会的革命意义。二是与杨虎城暨十七路军军史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了《十七路军军史资料(二)》、《十七路军军史资料(三)》、《十七路军军史资料(四)》。这三本书共收录文章200多篇,约60余万字。这些文稿,是从征集到的大量来稿中选编出来的。撰稿的作者大都是杨虎城将军的生前战友、同事以及从事十七路军史

实的研究者。作者从各自了解的角度翔实记录了杨虎城及“西安事变”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及十七路军军史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稿,是研究总结十七路军长期斗争历史经验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3.围绕中心工作,多出育人成果

消灭贫困,实现小康,是上世纪90年代渭南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为此,中共渭南市委、市政府根据中、省精神,制定了全市农村实现“小康工程”的规划纲要和建设小康乡镇、小康村的具体标准。各级党组织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经过全市各级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到上世纪末,全市有48个乡镇、1677个村达到小康乡、村标准。为了把这些乡村的成功经验在全市加以推广,我室组织人力跑遍了以上乡镇,广泛征集整理资料,编辑出版了《渭南小康村建设》一书。该书选录了90多个省、市级小康村的典型,以史的角度,从不同侧面,客观地记述了我市上世纪90年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励精图治、开拓奋进、致富奔小康的壮举,多视角地再现了渭南新型农村的时代风貌,总结了奔小康的成功经验。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渭南小康村建设》一书的出版,对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无疑将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二、几点体会

以上成绩的取得,我们得出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