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曹禺
中国现代文学史12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_OK
春柳四友(自左至 右为欧阳予倩、吴 我尊、马降士、陆 镜若)
春柳社《黑奴吁天录》 海报
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 4 奴吁天录》
2、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随着《雷雨》、《日出》等剧目的出现,话剧才在中国显示出 了它的独特魅力,中国观众由此真正领略到话剧艺术的精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禺才 是中国话剧真正的奠基人。
22
三、曹禺创作的文学史地位 与影响
• 曹禺创作确立了中国话剧的地位和风范,但是其 风格是很难继承的。
• 当代导演林兆华曾说,田汉不行,夏衍不行,中 国话剧两个人,一是曹禺,一是老舍,曹禺在现 代,老舍在当代。就其二人来说,曹禺更体现了 话剧的本源和经典价值,而老舍是从小说切入话 剧的。
• 你怎么理解林兆华的这番话? 23
17
2005年明星版《雷雨》
《日出》
18
19
20
21
• 曹禺话剧风格的形成 • (1)戏剧冲突的构造:最擅于将日常生活构造成
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即生活的戏剧化; 化; • (3)特有的语言和舞台设置:最擅于凸显戏剧语
言的表演性,将舞台设置与剧本一体化。
其他重要剧作家
欧阳予倩 (1889 ~ 1962)
• 欧阳予倩1907年加入青柳社,演出话剧《黑奴吁天 录》和《热泪》。1910年回国以后,先后组织新剧 同志会、改良《黛玉葬花》等戏,创造了独特的舞 台表演风格。1919年创办南通伶工学社,热心倡导 话剧运动。1926年加入南国社。主要创作剧本有 《潘金莲》等。1929年创办了广东戏剧研究所,培 养了不少戏剧人才。
7
作者的签名本
《蜕变》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 江人。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
第十四章 曹禺
1938年,剧专迁往重庆,1939年迁往川南的江安。 1940年夏秋,作《蜕变》,1940年10月商务印书 馆。 秋冬,作《北京人》,1941年12月文化生 活出版社。 1942年春,辞去剧专职务,来重庆,先后担任戏 剧刊物编辑、文协理事、电影厂编剧等。 夏,改编《家》,1944年12月重庆文化生 活出版社。 1946年3月2日,和老舍一起应邀赴美讲学。
影响:
2、《日出》 (1937年2月,上海戏剧工作社首次公演,删去了 第三幕) 主题: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 人物: 方达生与陈白露——一个傻气,一个聪明,都是 所谓的“有心人”。
技巧:
我很想平铺直叙地写点东西,想敲碎从前 那一点点浅薄的技巧 。我记起几年前着了迷, 沉醉于契诃夫深邃艰深的艺术里,„„我决心 舍弃《雷雨》中所用的结构,不再集中于几个 人身上。我想用片段的方法写出《日出》,用 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如若中间有 一点我们所谓的“结构”,那“结构”的联系 正是那个基本观念,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 有余。” „„这里正是用着所谓“横断面的 描写”,尽可能地减少些故事的起伏与“起乘 转合”的手法。
三、剧作的主题和风格变化
《雷雨》、《日出》、《原野》,追索人生、人性、生 命存在之中难解的“神秘”。 《北京人》、《家》对人生孤独的悲哀的体味与思考。 对欧洲戏剧化戏剧风格的借鉴,它要求激烈的戏剧冲 突和曲折跌宕的剧情,三一律式的严整的戏剧结构。 对契诃夫开创的生活化的戏剧风格的借鉴,它从日常 生活的表面,追求深刻的生活本质,不要求曲折离奇的情 节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注重生活的自然和片段。
二、创作
1、《雷雨》(1934年) 主题:“悲天悯人” 人物—— 周朴园:“社会悲剧” 繁漪:“性格悲剧” 侍萍:“命运悲剧”
曹禺生平简介_2023年学习资料
生平简介-曹禺1910年-1996-年,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 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 剧本。
曹禺的父母-父亲万德尊-原配夫人:同乡燕氏-两个孩子:长女:家瑛-长子:家修-再婚夫人:商人之女薛氏-一个 子:家宝(曹禺)-再婚夫人:薛氏的孪生妹妹薜圆南-无子。
曹禺作为文明戏观众的历史,是从母亲(继母)-的怀抱里开始的-。-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清朝末年曾留学日本东京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1916任黎元洪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 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宝后三天因患产-褥热病逝。曹禺曾说:“我从小 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家宝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并终身未生育。曹禺的继母喜欢看戏,他从小就跟-着继母看了很多京戏、地方戏和文明戏。对演戏的-着迷,为他日后 为杰出的戏剧家培养了兴趣和悟-性。-5
其中《雷雨》、《日出》、-《原野》这-三部剧作显示出曹禺独特的戏剧风格与悲剧-艺术才华,显示出他深入刻画人 内心世界、-描写戏剧冲突的卓越艺术-如果说,在30年代中国话剧已经走向成-熟,那么成熟的标志之一,则是出现 曹禺-和他的戏剧-这些剧作,以其深邃的内涵、-圆熟的技-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12
曹禺早期剧作-曹禺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的早期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在传统与 代交替,中西文化融汇-的背景中产生的力作,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曹禺早 剧作具有丰富的现代性内涵,主要-体现在曹禺对人生的细致观照和对生存的-深刻体悟等方面。曹禺早期剧作浸透着他 对现代人的命运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苦-苦思索,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悲悯与憧憬,-13
中国现代文学史--曹禺
参考资料: 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 浙江文艺出版社; 《曹禺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 李 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 钱谷融:《<雷雨>人物谈》
第九讲
曹禺
一、生活道路与其创作: 曹禺(1910-1998)——“中国的莎士比 亚”。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苦闷的童年;小戏迷; 父亲万德尊曾任大总统黎元鸿的秘书, 生母产他之后得产褥热三天后去世,继母 酷爱戏剧,曹禺也就成了一个小戏迷。
“我的丑八怪,这十天你可害苦了我,害苦 了我了!疼死了我的活冤家,你这坏了心的 种,(一面说一面昏迷似地亲着仇的颈脖、 面颊)到今天你说你怎么能不要我,不要我, 现在我才知道我是活着,你怎么能不要我, 我的活冤家……”
焦大星:“千万不要走。你做的,我都忘 了,虎子对不起我,我也忘掉”,甚至 “只要你在这儿,我可以叫他(指仇虎)来, 我情愿,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你…… 可以跟他——”
“闷”: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一种生命 热力的被郁结——一种持续的紧张——“狂 躁”:一种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 态的压抑——“疯狂”地毁灭、瞬间的闪 亮——“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 地冒一次,什么都烧个干净!”
“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 “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 我什么也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是你 的!” “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 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的。”“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 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 “我有精神病。”
2、命运观——第九条好汉是“雷雨”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 曹禺与30年代戏剧
方达生:不过你这样做法—— 陈白露:我怎么样?我没故意害过人, 我没有把人家吃的饭硬抢到自己的碗 里。我同他们一样爱钱,想法子弄钱。 可我弄来的钱是我牺牲我最宝贵的东 西换来的。我没有挖空心思骗过人, 抢过人。我的生活是别人甘心愿意来 维持,因为我牺牲过我自己。我对男 人尽过女子最可怜的义务,我享着女 人应该享的权利!
(3)夏衍
《赛金花》(1936年) “讽喻史剧”,以漫画夸张讽刺卖国求荣政策。
《上海屋檐下》(1937年)
林志成 黄家楣 赵振宇 施小宝 李陵碑 杨彩玉 桂芬 黄父 赵妻 匡复
夏衍剧作的特点:
(1)日常生活的戏剧性 (2)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 (3)人道主义观点
(2)陈白露的形象:
陈白露是一个陷入悲剧深渊而又不可自 拔的高级妓女的形象。 她原是一个美好、纯洁,喜欢春天的姑 娘,后来沦为供人玩乐的高级妓女。她高 傲任性,厌恶和鄙視周围的一切,但又追 求舒适和有刺激性的生活,玩世不恭而又 孤独空虛地生活在悲观和矛盾中。
但在她身上也有一些善良和正义,还沒有 丧失殆尽,还会为了“小东西”而作出对 付黑三的那些举动,同時也才能与方达生 仍然在感情上保持联系,证明她并没有被 拜金主义完全异化。但她已习惯的醉生梦 死的生活,一方面不甘心继续堕落,一方 面又不愿自食其力过清贫的生活,最后在 日出之前绝望地自杀了。 她的悲剧,既是当时的黑暗时代和社会 所造成的,也是陈白露所选择的资产阶级 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陈白露
潘月亭(银行家 ) 金 八(黑社会头子) 黑 三 (妓院流氓) 顾八奶奶 (富孀)
方达生(昔日恋人) 小东西(小翠) 黄省三、 妓女翠花
方达生:(急切地)你能答应么? 陈白露:你先等我问你一句话—— 方达生:什么? 陈白露:(很大方地)你有多少钱? 方达生:(没想到)我不懂你的意思 陈白露:不懂?我问你养得活我么? 达生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陈白露:咦?你不要这样看我!你说我不应该这么说话 么?我要人养活我.你难道不明白?我要舒服,你不明 白?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 我要花钱,要花很多很多的钱,你难道听不明白? 方达生:(冷酷地)竹均,你已经忘了你自己是个读过 书的人,还是个书香门第的小姐。 陈白露:你知道么?我还是个社交明星,演过电影, 当过红舞女呢!
中国现代文学史 曹禺
《原野》:蛮强生命毁灭的悲剧。现实的复仇 与人物灵魂挣扎的复仇之间的矛盾,将生命臵 入另外一种环境进行观照和思考。属于心理的 悲剧。以仇虎复仇在道德、情感、伦理、欲望 等多方面的矛盾来表现和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 舞台的表演性。
天才的戏剧家曹禺
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 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 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 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 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 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 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 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 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日出》剧照
天才的戏剧家曹禺
剧作选取了一个豪华大饭店和一个三等妓院作 为强烈对比的场景,前者围绕一个交际花陈白 露以及糜集在她周围的银行经理、富婆、面首、 洋教授,展开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而 后者,则环绕着妓女翠喜以及一个被卖到宝和 下处的女孩“小东西”的命运,揭示了人间地 狱般的黑暗。曹禺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
潘虹饰繁漪
天才的戏剧家曹禺
在大家庭的束缚下,她要追求幸福,就表 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反抗形式,和名义上 的儿子周萍发生乱伦关系。她把一切希 望都寄托在和周萍的关系上,这种关系 是封建专制下一种畸形的产物。一个心 性孤傲的明慧女子最后只能指望周萍这 个涝不起来的救命稻草是不可能获得永 久幸福的,这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1988年,曹禺与巴金在一起
天才的戏剧家曹禺
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 开始了戏剧生涯。在导师 张彭村指导下,在易卜生 戏剧《娜拉》、《国民公 敌》中扮演娜拉等角色而 崭露戏剧才华。 1928年 中学毕业保送南开大学政 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 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毕 业进入清华研究院。
天才的戏剧家曹禺
天才的戏剧家曹禺
繁 漪 肖 像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第8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戏剧代表:曹禺与《雷雨》、《日出》一、30年代戏剧(一)、30年代戏剧与20年代戏剧1.20年代戏剧春柳社,1910年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组建的“进化团”1914年,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职业化”剧团新民社等所谓“甲寅中兴”。
它以职业化、商业性为特色。
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强调艺术性)(《茶花女》),天知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强调政治教化意义《血蓑衣》、《东亚风云》),新民社以家庭商业剧演出为主(追求商业性《恶家庭》)。
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当时人们每日的生活,描写普通平常人,打破大团圆结局模式,如实反映现实。
力主建设“西洋式的新剧”。
因此,以《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问题——“爱美剧”(Amateur)(业余剧),强调非营业性质,追求艺术性的戏剧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交通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并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时间演出新剧。
这即是所谓的“中国小剧场运动”。
由于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因此培育了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作家。
20年代代表性剧作:《终身大事》(胡适),《幽兰女士》(陈大悲)、《泼妇》(欧阳予倩)、《道义之交》(蒲伯英),《赵阎王》(洪深),田汉的《名优之死》、《湖上悲剧》、《苏州夜话》,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
2.30年代戏剧30年代话剧的最大特点是在早期文明戏与“五四”新话剧发展中已经孕育的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
出现了以曹禺、夏衍为代表的成熟剧作家。
当时上海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与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剧团,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将戏剧大众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的《雷雨》和曹禺
《北京人》: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北京社会风貌,被誉为“中国现代 戏剧的杰作”
《家》:展现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佳作”
《茶馆》:展现了中国社会变迁,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瑰宝”
Part Six 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曹禺的创作历程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著名剧作 家
1940年创作《原野》,进一步展现了曹 禺的创作才华
1934年创作《雷雨》,成为中国现代戏 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2年创作《北京人》,标志着曹禺创 作生涯的巅峰时期
1936年创作《日出》,再次引起轰动
1949年后,曹禺继续创作,但作品数量 和质量有所下降
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 曹禺的作品《雷雨》、《日出》、《原野》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曹禺的作品影响了后来的作家和戏剧家,如老舍、巴金等,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曹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语言艺术:运 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塑造 人物形象和表
达情感
Part Four
曹禺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曹禺的生平经历
●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笔名曹禺 ● 1910年出生于天津 ● 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1933年创作话剧《雷雨》 ● 1934年创作话剧《日出》 ● 1936年创作话剧《原野》 ● 1940年创作话剧《北京人》 ● 1942年创作话剧《家》 ●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50年创作话剧《明朗的天》 ● 1954年创作话剧《胆剑篇》 ● 1956年创作话剧《王昭君》 ● 1960年创作话剧《关汉卿》 ● 1978年创作话剧《王昭君》 ● 1980年创作话剧《李尔王》 ● 1983年创作话剧《北京人》 ● 1996年去世,享年86岁
曹禺简介——精选推荐
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出》、《原野》、《北京⼈》等著名作品。
曹禺祖籍湖北潜江。
清宣统⼆年⼋⽉⼆⼗⼀⽇(1910年9⽉24⽇)⽣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
在清华读书时有“⼩宝贝⼉”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说时第⼀次使⽤的笔名(姓⽒“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曹”)。
曹禺是“⽂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学出版社,1986年)。
这句话,⼤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
曹禺的妻⼦李⽟茹是著名京剧旦⾓演员。
编辑本段作者⽣平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于天津⼀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玩偶之家》等剧的主⾓。
1929年考⼊清华⼤学外⽂系,⼴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学即将毕业前⼣,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出》和《原野》。
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
新中国成⽴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在⼀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盾冲突,显⽰了作品严谨⽽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到来前后的闷热,其⽤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且还在于暗⽰⼈物的情绪、⼼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先,《雷⾬》是以⾼度个性化的语⾔进⾏写作--从它的台词⾥,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理;其次,《雷⾬》的语⾔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发⾃⼈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就是没有分⾏的抒情诗。
曹禺简介、生平
曹禺简介、生平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祖籍湖北潜江。
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体字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故“曹禺”即“万”)。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
曹禺简介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
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杰出作品。
曹禺的作品,对导演、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为话剧争取了更多的观众,从而发展提高了剧场艺术。
他的作品,特别是《雷雨》和《日出》,是50多年来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一直是剧团的保留剧目和院校的实验演出剧目。
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
曹禺的作品除《雷雨》(1933年)、《日出》(1935年)外,还有《原野》(1937年)蜕变》(1939年)、《北京人》(1941年)、《家》(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艳阳天》(1947年,电影剧本)、《明朗的天》(1952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
此外,曹禺还翻译了英国剧作家W.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曹禺生平: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曹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的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
1922年入南开中学。
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成为骨干。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6年8月始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戏剧。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戏校迁至四川。
1946年返回上海,后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7年1月回国,应聘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九章曹禺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九章曹禺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曹禺的生平和戏剧创作概况,了解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及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重点掌握《雷雨》、《日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周朴园、蘩漪、陈白露等人物形象要准确把握。
《北京人》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也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概况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1922年,曹禺考人南开中学,参加《国民公敌》、《娜拉》、《悭吝人》等戏剧的演出。
1928年,进人南开大学,1929年转学清华,专攻西洋文学,大量接触新文学及西方戏剧家作品。
《雷雨》、《日出》:1933年曹禺完成处女作《雷雨》,1934年7月经过巴金的推荐发表于《文学季刊》。
《雷雨》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也是曹禺的成名作,初步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剧作感人的艺术魁力。
1936年,曹禺又创作了以30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
《雷雨》和《日出》在戏剧主题的挖掘、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技巧运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具有开拓的意义。
这两部戏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
《原野》:创作于1937年的三幕剧,是曹禺创作中唯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仇虎、焦母、金子等,作品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的神秘色彩加浓。
抗战时期的剧作:《黑字二十八》、《蜕变》、《正在想》、《北京人》、《家》、《桥》,翻译高尔斯化绥的《镀金》和莎士比亚的《柔密欧与幽丽叶》。
《正在想》是根据尼格里的《TheRedVellefCoat》的大意改编的独幕剧。
《蜕变》描写了一所医院在抗战时期的种种腐败现象,塑造了专员梁公仰和医生丁大夫这两个爱国志士形象。
《北京人》描写了旧中国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如何从盛极一时到逐步走向衰落和崩溃的结局,突出地揭示了这个家庭中祖孙三代的矛盾冲突以及不同的命运。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十九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十九章第十九章曹禺曹禺(1910-1996):是30年代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出现的一位大师级的剧作家。
他所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家》等经典剧目,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中国的观众中扎根,中国的现代话剧从此走向成熟。
第一节从《雷雨》到《原野》一、《雷雨》1.《雷雨》的社会价值:《雷雨》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它展现了下层妇女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个性受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的爱情的悲剧;青春幻梦破灭的悲剧;以及劳动者反抗失败的悲剧,等等。
而这一切悲剧都是浓厚的封建资产阶级家长专制的结果。
从而控诉了社会的不公。
2.《雷雨》的生命编码哲理意蕴a,郁热,它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欲望与追求却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力量所压抑,因而造成巨大的痛苦。
由此引发出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病态的挣扎,引起人们心灵的震动。
3.蘩漪的性格与命运蘩漪出身于一个旧式家庭,她的成长时期又适逢五四时代。
旧式大家庭使她懂得琴棋书画,但五四时期的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又影响着她,于是她便成了一个具有一些新思想的旧式女人。
新思想使她不满于周朴园的专制,但旧教育又使她走不出这个家庭。
正是这种新与旧的冲突使她的性格逐渐发生变态,她与周萍乱伦的爱就是这种变态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对周朴园的一种扭曲的反抗)。
周萍是如果一个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敢于负责的男人,蘩漪也许就会变成一个勇敢执着的人,与周萍一起冲出周家这个牢笼,可是她没想到周萍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只是一个冲动脆弱的人,做了违背道德传统的事,除了懊悔就是逃避。
周萍的始乱终弃,迫使蘩漪不得不进行绝望的、疯狂的报复。
这报复也是一种爱,一种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终于造成一个大悲剧。
通过这个悲剧使我们看到蘩漪那火一般的性格:爱你能给你温暖,恨你能把你烧毁。
《中国现代文学史》曹禺的主要考点
曹禺的主要考点1、《雷雨》在曹禺乃至整个现代话剧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关键点:①永恒的艺术魅力源于超越社会政治和历史时代的人性与命运关注;②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爱恨交织的繁漪、冷酷专制伪善的周朴园);③严谨的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④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典范。
2、从《日出》、《原野》到《北京人》,看曹禺剧作的新发展和新追求;关键点:①《日出》:横断面的描写;“日出”的双重象征;②《原野》:题材从城市转向农村,表现人性挣扎扭曲的痛苦;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原野”的双重象征;③《北京人》:以平实内敛的笔触描写封建大家庭的精神破产;“北京人”的双重象征。
3、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及意义。
关键点:①重视氛围情境的营造(曹禺戏剧情境的一贯特色,三点);②话剧的诗化倾向(将戏剧作为诗来写,全身心的投入;浓郁的情感色情和主观因素);③戏剧艺术手法的非凡才华(严谨的结构与激烈的戏剧冲突;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曹禺概述】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
其剧作有着沉郁幽深的主题意蕴,精巧紧张的戏剧冲突,丰满独特的人物形象,蕴藉深厚的戏剧情境,抒情诗般的戏剧美感。
尤其是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无不显示出其独特的戏剧风格和卓越的悲剧艺术才华,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都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曹禺既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又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
【《雷雨》】《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及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戏剧在一天的时间里,两个舞台背景内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错综复杂的纠葛,既揭示了封建家长专制制度造成的人生悲剧,从封建家庭的毁灭预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又从关注人类自身命运和复杂人性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人物的灵魂,使这部剧作超越社会政治和时代历史,上升到对人性和命运的双重思考。
一、《雷雨》的卓越艺术成就首先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其中有不少堪称现代文学史中的经典。
现代文学 曹禺
•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 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 人类的命运。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 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 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在同时代的剧作家 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 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 所有的悲剧都最后归结于“罪恶的渊薮”--作为具有 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的象征的周朴园。 • 戏剧的结尾,无辜的年轻的一代死的死,走的走,只 留下了对悲剧性的历史有着牵连的年老的一代:进一 步强化了对"不公平"的社会和命运的控诉力量。
2.创作意图: 第一,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渲泄, 是作者寂寞、痛苦之情的抒发,因而, 并非预先定下了一个明确的主题。
• 在整个第三幕里,四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这是 颇耐寻味的: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解 救—— • 周冲把四凤看做“引路人”,想仰仗她的帮助, 一起走到理想的,因而也是现实中永远得不到的 “我们的真世界”里去.
• 鲁妈恳求四凤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使自己永 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重唤起的噩梦;
•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 • 1925年,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深受导师张 彭春的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 1926年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 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 • 1928年考取南开政治学系; • 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1933年毕业前夕,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 《雷雨》,引起轰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资料: 田本相:《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 浙江文艺出版社; 《曹禺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 李 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 钱谷融:《<雷雨>人物谈》
第九讲
曹禺
一、生活道路与其创作: 曹禺(1910-1998)——“中国的莎士比 亚”。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苦闷的童年;小戏迷; 父亲万德尊曾任大总统黎元鸿的秘书, 生母产他之后得产褥热三天后去世,继母 酷爱戏剧,曹禺也就成了一个小戏迷。
“我写的是‘一首诗’,而不是‘社会问题剧’”, “《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 我对于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第二,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宇宙的残忍、人间世 的冷酷。“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
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主题:还原、凸现一种原始的生命欲求;残酷 地表现“郁热”状态下人的困苦挣扎和最终失败。
创作意图: 第一,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渲泄,是作者 寂寞、痛苦之情的抒发,因而,并非预先定下了 一个明确的主题。 “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表达自己一种复杂 而原始的情绪,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 在这斗争的背后,也许有一个主宰,它就是上帝 或说是命运。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它太宏 阔,太复杂。我总觉得有一种汹涌而来的感情, 催动着我发泄长期压在心头的愤懑。”
五、《日出》
金八
黑三 翠喜 小东西
张乔治
社会即像动 物界的食物 链,有余和 不足是相对 的。
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 (1937)(合称《生命三部曲》);《北 京人》(1940)、《家》(1942)。 1949年人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 195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后又有《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 (1961)《王昭君》(1978)等剧作。 【黄永玉《给曹禺的一封信》:“我不喜 欢你解放后的作品,一部也不喜欢,你失 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
6、序幕和尾声
(1)增加宗教的成分。 (2)减缓悲剧带来的巨大冲击力。 (3)让周朴园独自承担悲剧的痛苦。
(三)艺术特色: ⑴激烈的戏剧冲突; ⑵鲜明的人物性格; ⑶精致的戏剧结构;(“三一律”) ⑷浓郁的悲剧氛围; ⑸残酷的生命意识:“自然法则”——“宇宙正 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 这黑暗的坑。” “《雷雨》的伟大,一种罗曼蒂克,狂风暴雨 的情感的倾泻,材料原本出自通常的人生,因而 也就更能撼动一般的同情。”(刘西渭)
“闷”: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一种生命 热力的被郁结——一种持续的紧张——“狂 躁”:一种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 态的压抑——“疯狂”地毁灭、瞬间的闪 亮——“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 地冒一次,什么都烧个干净!”
“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 “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 我什么也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是你 的!” “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 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的。”“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 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 “我有精神病。”
二、曹禺话剧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 影响: 1、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2、希腊悲剧的影响。 3、莎士比亚的影响。 4、易卜生的影响。 5、奥尼尔的影响。 6、契诃夫的影响。
三、《雷雨》解读
(一)讨 论: 1.《雷雨》的主题是什么?
2.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问题和戏 剧中所流露的忏悔意识?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 1925年,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深受 导师张彭春的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 绽露表演才华。 1928年考取南开大学政治学系; 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毕业前夕,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 京首演《雷雨》,引起轰动。
“她的生命烧到电火样地白热,短促;情感,郁热, 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 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人生的悲凉与残酷。 繁漪是站在常规道德之外的反叛。 “所谓热情者也,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 像叫你走进了坟窟的程度。于是你更感到她的阴 鸷,她的力量,她的痛苦;你知道这有所顾忌的 主妇,会无所顾忌地揭露一切,揭露她自己的罪 恶。……她要报复一切,因为一切做成了她的地位, 她的痛苦,她的罪恶。”(刘西渭)
2、命运观——第九条好汉是“雷雨”
鲁
贵
鲁 侍 萍
周 朴 园
繁 漪
雷 雨
鲁 大 海 四 凤 周 冲 周 萍
3、周冲——乌托邦的问题
他身体很小,常是十分快活着,有着一切 孩子似的空想。他年轻,才十七岁,他已 经幻想过许多许多不可能的事实,他是在 美的梦里活着的。现在他的眼睛欣喜地闪 动着,脸色通红,冒着汗,他在笑着。左 手挟着一只球拍,右手正用白毛巾擦汗, 他穿着打球的白衣服。 “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 斜贴在海面飞,飞,向着天边飞”
4、周朴园心中有没有爱——婚姻悲 剧问题
5、繁漪的独特性——恶魔性因素的问题 ⑴繁漪——最“雷雨”性格:一个受五四思想感染 的新女性; 现实中一个“母亲不是母亲,情妇 不是情妇” 的身份。原始的野性、自然生命力 的渴求、变态地疯狂地反叛、报复。作者凸现其 “人”的非理性的情欲,以及“人”的魔性。
3.怎样看待蘩漪?
4.怎样看待《雷雨》的序幕和尾声?
5.怎样看待曹禺戏剧中的神秘性和命运观?
(二)《雷雨》: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 1.主题: (传统的文学史界定)?? ⑴揭示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 庭的罪恶; ⑵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 争; ⑶揭示封建资产阶级对女性的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