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觉3双眼视觉检查项目40页PPT

合集下载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
• 聚散
– 聚散量的计算 – 聚散分类 – 隐斜测量 – AC/A – 聚散力测量(BI/BO)
5
第二节 方法和步骤
6
隐斜视
7
隐斜视
• 定义:
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情况下,一眼与另一眼的相对方向不 一致,隐斜视为当融像破坏时的眼睛位置
• 交替遮盖试验与遮盖-去遮盖试验 • 不同类型:
– 外隐斜 – 内隐斜 – 垂直隐斜
11
12
隐斜视(3)
• 当遮盖物去掉时,该偏离眼又回来注视该 物体(我们可以观察到该眼发生转动)。
• 我们称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眼睛为隐 斜视。如去遮盖时该眼由外向内转动,我 们称为外隐斜;反之亦然。
13
14
如何测量隐斜
• 测量隐斜视的条件是
– 破坏融像 – 当融像被破坏后,能确定视轴的位置 (即眼睛朝内、
斜要区分左右眼
29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30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 标接近鼻子,记录为TTN • 正常值为:破裂点:3cm+ 4cm,
恢复点:5cm+ 5cm。
必要性
• 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 检查前提:具备双眼视,矫正视力正常、
眼部生理情况基本正常,却有双眼视症状 反应者
3
第一节 检查内容
• 隐斜测量:Von Grafe法 • 融像聚散能力测量 • 正负相对调节测量 • 融合性交叉柱镜测量 • 调节灵活度测量

双眼视功能 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  ppt课件

ppt课件
14
男,8岁,视力下降半年,看书眼痛,重影,模糊, 疲劳,易困
ppt课件
6
调节功 能的检 查方法
2.NRA/PRA: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测量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厘米处使用近点卡,合适照 明,近用瞳距,双眼打开;让被检者注视近距单行 的视标,以+0.25D的级率逐渐双眼增加镜片直至 病人报告首次持续模糊(双眼同时以3S的速度拨加 +0.25D,模糊了等3~5S,如果变清楚了,再次递 加,只到持续模糊3~5S后,退回上一个,记录数 据),所增加的正镜片即为负相对调节;让病人注视 视标,以-0.25D的级率逐渐增加镜片直至病人报告 首次持续模糊,所增加的负镜片即为正相对调节; 正确记录NRA/PRA。正常值:负相对调节 +2.00---+2.50;正相对调节≥-2.50
ppt课件
5
调节功 能的检 查方法
1.BCC:(调节超前/滞后的量)——对调节刺
激反应的能力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厘米处使用近点卡BCC(或 称FCC)视标(十字线,如图),近用瞳距,双眼打 开;加+/-0.50D的交叉柱镜,在昏暗的照明下让被 检者注视十字线;让病人报告哪一组线比较清晰。
如果病人报告垂直线比较清晰,减低照明度;如果 病人仍报告垂直线比较清.可翻转+/-0.50D的交叉 柱镜再次询问,如病人仍诉垂直清楚,则停止测试 并记录垂直线嗜好倾向;双眼以+0. 25D的级率增 加镜片度数直至病人报告两条线同样清晰为止;记 录加镜片的总量为BCC结果。如加镜片的总量为正 值则说明是调节滞后,如加镜片的总量为负值则说 明是调节超前。BCC检查的正常参考值是: +0.25D~+0.75D(非老视的病人)

双眼视觉分析课件

双眼视觉分析课件
2017/10/17 Polo Qi 25
双眼单视区(Panum氏区)
2017/10/17 Polo Qi 26
• 比固视目标远的复视区称为远复视区
• 比固视目标近的复视区称为近复视区 • 双眼单视区和远、近复视区的交界处 • 由视生理和视心理的参与 • 产生一个不发生视干扰的复视区 • 该复视区的存在形成了立体视觉
2017/10/17
Polo Qi
5
代偿性影象不等
• 影象不等1%~5% • 通过视-知觉的可塑性补偿
仍能维持较好的双眼视觉功能
• 可知双眼对影象不等的耐受限度约为5% • 但诱发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
2017/10/17 Polo Qi 6
病理性影象不等 • 双眼影象视差超过5%
• 儿童期双眼视觉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¼¼ µ ¼ ô¼ ò ¼¼
影像不等的临床类型
2017/10/17 Polo Qi 11
临床表现
• 眼痛、眼胀 双眼固视困难
阅读或近距离精细工作困难
频繁更换注视目标可诱发症状加重 间歇性复视等
2017/10/17 Polo Qi 12
• 双眼视觉功能障碍 儿童期可发生单眼抑制 成年期则发生持续性双眼复视
定义
• 同一目标或大小、形状相等的目标
• 在双眼的视网膜上形成大小不等或形状不同
的目标象称为影象不等
2017/10/17
Polo Qi
4
生理性影象不等 • 双眼在看远时 观察目标的角度不同普遍存在大约0.25%的视差
• 目标的移近,视差逐步增大,甚至达到1%
• 这种影象差异不会对双眼视觉功能产生任何干扰, 且是立体视(深度觉)的基础
共同完成
2017/10/17

双眼视觉课件

双眼视觉课件

• (三)中枢条件: 1.两眼的视野的重叠部分必须足够大, 才能保证注视目标随时落在双眼视野 范围内。 2.大脑的皮质中枢发育正常,能正确 接受从视觉及其他感觉器官来的信号, 并加以综合、分析,自主地或反射地 通过传出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以调整眼 球位置。图1绘出了人类双眼视野。
双眼视觉的分级与生理
• 一、双眼视觉的临床分级 双眼视觉往往根 据其简单和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即同时知觉、 融合、立体视。 (一)同时知觉(simultaneous perception) 指双眼对物像有同时接受能力,但不 必二者完全重合。两眼能同时看物体是形成 双眼视觉最起码的条件,至于看的方式和结 果则可能各种各样。如果患者双眼视功能正 常,不仅两眼可同时看见同一物体,而且每 眼所接受的物像都恰好落在视网膜黄斑部, 传入大脑后被感觉成一个物像。
• 5.两眼能把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上的 物像矫正至正位,这种能力称为融合 力。这种功能是通过大脑枕叶的心理 视觉反射活动实现。
• (二)运动的条件: 在运动功能上,要保持两眼的位置在各眼位 上相互协调一致,这种能力称双眼注视力 (同向或异向)。注视远处的物体时,两眼 视线能达到平行;注视近处物体时,两眼则 要动用调节,并协调地行使集合与散开运动; 向侧方运动时,双眼能达到以相同速度或幅 度进行运动。当双眼运动不协调时,小的差 异则可用融合力加以控制成为隐斜,双眼视 觉尚可保持;但大的障碍则无法形成双眼单 视。
双眼视觉
双眼视觉的基础
• 一、定义 • 双眼视觉是指一个外界物体的形象,分别落
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指黄斑部), 图形信息转变为电信息沿视觉知觉系统传入 大脑,在大脑高级中枢把来自两眼的视觉信 号进行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 感知觉印象的过程,又称为双眼单视如图1。 是动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过程中逐步 形成。动物由两栖类进化到哺乳类,眼睛的 构造越来越完善,但许多食草动物(如兔、 长颈鹿等)眼仍居于头部两侧,为了便于逃 避袭击,有较宽的单眼视野,但无双眼视野, 亦无双眼视觉。

双眼视功能检查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检查PPT课件
双眼进行,低照明条件下测量 负轴设置在90度方向上,测量过程中保持
位置不改变 视标:十字视标 设置近瞳距 参考值:+0.25~+0.75
FCC判断
垂直线清 减少照明
水平线清或一样清 加+0.25D到垂直线清
垂直线清
反转JCC棱镜轴
垂直线清
水平线清
减少正镜到同样清
垂线倾向
调节超前
调节状态判断
概念:人眼为了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 力的能力
调节主要靠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使 眼的屈光力增强
调节需求 VS 调节反应
调节需求:外界特定距离的物体令眼看清 它所需要的调节量
调节反应:眼能够看清外界特定距离物体 需要付出的最小调节量
调节反应是相对调节需求而言的,多数情 况下,调节反应小于调节需求
双眼视功能检查
教学内容
双眼视觉的一些常用概念 调节功能的测量 聚散功能测量及AC/A的计算
双眼视觉(worth 1921)
同时视(simultaneous perception)
各眼能同时感知物像
平面融合(flat fusion)
两眼物像融合为一,但不具深径觉
立体视觉(stereopsis)
否则重新测试 参考值: ±1△
近距水平隐斜 -Von Graefe法
远矫正基础上,双眼进行,良好照明 视标:0.8左右视标 OD: 12△BI; OS: 6△BU 2△每秒的速度减少BI棱镜 第一次和第二次试验结果应在3△范围内,
否则重新测试 加1.0D可以测量AC/A值 参考值:3 △XP(±3 △ )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ppt

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ppt
6个月的婴儿能行使辐辏 2岁左右辐辏发育已很充分
四.双眼视觉反射及其障碍
5. 调节反射 视近物时引起调节反射,与动
物种属发展有关 调节与集合的联合 一定程度的调节将引起相应的调 节性集合(AC/A)
四.双眼视觉反射及其障碍
6. 再固视反射 眼球由定位点转向原位称被动性
再固视
眼球由一个定位点转向新的定位 点的反射为主动性再固视
静力性 动力性 3. 神经性 4. 中枢性
眼外肌解剖异常 调节与辐辏之比率异常
五.双眼视觉临床分级
同时知觉 融合 立体视 中心融合与周边融合
六.眼位偏斜后的代偿变化
1.复视与混淆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觉性代偿 (1) 视觉抑制
机动性抑制(交替性斜视) 固定性抑制(弱视) 中心旁注视
(2) 异常视网膜对应 对应关系分六种:
双眼驱动细胞(融合和立体视)
视差检测细胞——立体视的神经基础

调谐神经元

交互神经元

扁平调制神经元
粗的立体视信息加工——大细胞通道
精细立体视信息加工——小细胞通道
三. 形成双眼视觉的必备条件
(一) 知觉的
1. 两眼视觉知觉正常或近似
两眼所见物象的形状、大小、明 暗、颜色等均需一致或近似
1.Worth四点试验 2.Bagolini 线状镜 3.4三棱镜试验 4. 同时机检查 5. 红玻璃试验
七、双眼视觉的检查
6. 测定抑制性暗点的大小 7. 融合储备力测定 8. 立体视检查
二维 三维 视差诱发电位(DEP): VEP+RDS
谢谢
特性 感知外界物体 方向知觉(空间投射)
二.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

双眼视功能检查(科室)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检查(科室)ppt课件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5)两光带不相交在光点上,每一个光条 上各有一光点说明有复视。两光点位于两 光条相交点的上方,表示同侧性复视,为 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内斜视。
(6)若称两光点位于两光条相交处的下方, 表示交叉性复视,为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外 斜视。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因为Bagolini线状镜检查需要患者具有一 定理解及表达能力,故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 儿童。
精选课件
26
根据两光条的关系判断视网膜对应: 1)后像呈+者属正常视网膜对应(NRC)。 2)后像呈┣者属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为内斜
视,横光条位于右方,与眼球位置一致,属同侧 性。 3)后像呈 者属异常视网膜对应,为外斜视,横光条 位于左方,与眼球位置不一致,属交叉性。 4)后像呈厂者属于异常视网膜对应,为右上斜视, 横光条位于纵光条的右上方,与眼球位置一致。
精选课件
33
临床上测试立体视锐度时,让受试者两眼戴测 试眼镜看一放置在眼前的均向鼻侧水平偏离的图 像,戴红、绿眼镜则看相应的红、绿图像,戴偏 振光眼镜则看相对应的偏振光图像。由于受试者 戴测试眼镜双眼同时注视时两眼所看到图像的位 置不同,从而产生了立体视觉。可根据两眼所看 到水平偏离的角度来定量,单位为弧秒。最小的
线索。
精选课件
37
在Titmus立体视觉图中,前三个圆环立 体图像(分别为800、400、200秒弧)和第 一个动物立体图像(400秒弧)可由于单眼 线索的存在而易被辨别;但其他立体图像由 于两个图像的水平分离较小,很难通过单眼 线索进行辨别。
精选课件
38
鉴别患者是否真正具有立体视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Titmus立体视觉图旋转90°,询问患者 是否仍能有立体感,如是则为单眼线索;二是 将Titmus立体视觉图旋转180°,这时,真正具 有立体视的人会发现,原来向外凸出来的圆环 变成向内凹进去了。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基本检测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基本检测
调节近点:调节完全放松时与 视网膜的共轭点。
调节远点:调节充分时与视网 膜的共轭点。
调节幅度/AMP
移近/远法
1. 被检者戴镜矫正屈光不正,遮盖一眼,正常照明。 2. 手持近用视标置于被检查眼前40cm处,请被检者注视其最佳视力上一行 视标(通常为0.8一行视标),并以约5cm/s的速度将近用视标向被检者移 近,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出现持续性模糊为止。 3. 用视标尺测量此时视标距被检者眼镜平面的距离,该距离的倒数即为被 检者的调节幅度。
调节反应
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 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 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 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 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 中和顺动所需的正镜片度数=调节滞后量 – 记录;MEM OD +1.00D,
OS +1.00D
12
调节反应
计算机验光仪法
被检眼看远距离视标所测得屈光度作为基数,然后视标 移到40cm距离再次测量,此时获得屈光度减去远距离 注视的屈光度,则为40cm距离的调节反应。
负/正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集合保持稳定情 况下所能放松的调节,即矫正 基础上加正镜至模糊,所加正 镜量即NRA。
大纲
熟悉双眼视觉测量的流程 掌握调节功能的方法 掌握聚散功能的方法 了解AC/A概念及运用

《眼科检查法》PPT课件

《眼科检查法》PPT课件

2021/8/21
68
角膜曲率(keratometry)检查
➢ 自动角膜曲率计
➢ 手动角膜曲率计
对于婴幼儿和不合作的 患者,检查前给予10%水 合氯醛,患者睡眠后检测
2021/8/21
69
角膜曲率(keratometry)检查
➢ 为人工晶体植入 的屈光度提供参 数
➢ 为施行减少散光 的角膜切口、散 光晶体植入提供 形态学方面的依 据
注意事项
检查者应具有正常视野 检查结果较粗糙,不能量化





2021/8/21
19
弧形视野计检查法
底板:180°的弧形板 底板半径:33cm
视标:3.0~5.0mm 视标颜色:白、蓝、红、绿
2021/8/21
20
弧形视野计
2021/8/21
视野记录图
21
正常视野范围
● 正常白色视标视野
急闭、葡萄膜炎、角膜炎、眼内炎
4、逐渐时下降、无眼痛
白内障、屈光、开青、视网膜疾病
5、视力下降、但眼底正常
视神经病变、癔症
2021/8/21
5
(二) 感觉异常
眼胀、眼痛、流泪、眼干、畏光、异物感
(三) 外观异常
充血、出血、分泌物、眼睑位置异常、眼 球突出、新生物
2021/8/21
6
第二节 视功能检查
2021/8/21 角结膜皮样肿
角膜乳头状瘤
病毒性角膜炎
42
角膜特殊检查 角膜荧光染色 角膜弯曲度 角膜知觉的检查
灭菌1%~2%荧光素钠液 Placido板、角膜曲率计
2021/8/21
43
巩膜检查方式 裂隙灯显微镜、 触诊

双眼视觉的检查分析与处理—双眼视觉异常的训练(眼屈光检查课件)

双眼视觉的检查分析与处理—双眼视觉异常的训练(眼屈光检查课件)

视觉训练方案设计
基本原则和指南
• 确定患者的开始点---患者能较为容易的实现目标。 • 确定对患者具有挑战性,但能维持视觉训练的有效水平 • 进行积极的正强化训练
Percentage of the Cure or Improvement
in Different Therapies
90%
80%
80% 70% 60% 50% 40% 30%
SILO 反应
SILO 是SMALL IN LARGE OUT 的字头缩写
• Base Out – 目标看上去变小Smaller同 时近移(In)的感觉
• Base In – 目标看上去变大 Larger 同 时 远移 (Out)的感觉
Base Out
感知的视标 Small and In
Base In
行此活动的水平。 • 此时当你在每天的生活中,要执行某项活动时,能够想都不想的直接从口袋中
掏出来,直接应用。 • 这样可以巩固视觉技能,无需在进行视觉训练。
• 视觉训练中,我们所做的改变实际上是在大脑中所做的改变。 • 例如: 大脑控制眼睛的运动的正确性和精准度。 • 就像我们的眼睛聚焦一样:眼内的肌肉收缩,晶体形状改变;眼睛聚焦在近处; • 当肌肉收缩,就会将晶体拉平,眼睛聚焦在远处。是际上,这种远近聚焦的不同
集合融像需求
集合平面
调节平面
-1.50DS
最初的集合需求(无镜片)
新的集合需求
-1.50DS
负球镜减少融像需求
最初 集合平面
新的 调节平面
最初 调节平面
+1.50DS
新的集合需求
最初集合需求
正球镜增加融像需求
最初 集合平面
最初 调节平面

双眼视功能检查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检查PPT课件

调节的分类(1956 Health)
反应性调节 器械性调节 集合性调节 张力性调节
调节刺激/调节反应曲线
辐辏和辐辏需求
辐辏:眼视近物时,为了保持双眼单视而 使双眼内转的生理现象
辐辏需求:视近物时保持双眼单视所需要 的辐辏量
聚散的分类
融像性聚散 调节性聚散 张力性聚散 近感知性聚散
隐斜和斜视
隐斜:无(打破)融像需求时,两眼视线 不对称的眼位
斜视:一眼固视某一目标时,另一眼视线 偏离该目标(有融像需求时,双眼视线不 对称的眼位)
隐斜(phoria)
分离性隐斜
无融像
相联性隐斜
双眼融像状态
分离性隐斜
常用分离方法 遮盖:遮盖试验 棱镜分离方法:von Graefe方法 变形方法:Maddox 杆 非融像或独立视标:立体镜隐斜测试卡
概念:人眼为了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 力的能力
调节主要靠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使 眼的屈光力增强
调节需求 VS 调节反应
调节需求:外界特定距离的物体令眼看清 它所需要的调节量
调节反应:眼能够看清外界特定距离物体 需要付出的最小调节量
调节反应是相对调节需求而言的,多数情 况下,调节反应小于调节需求
DONDER’S TABLE
age amplitude age amplitude
10
14.00
45
3.50
15
12.00
50
2.50
20
10.00
55
1.75
25
8.50
60
1.00
30
7.00
65
0.50
35
5.50
70
0.25
40

《双眼视觉学集合》课件

《双眼视觉学集合》课件

双眼视觉学的应用领域
医学
虚拟现实和游戏产业
双眼视觉学在眼科医学中有广泛应用 ,如诊断和治疗视力问题、评估立体 视觉障碍等。
在虚拟现实和游戏产业中,双眼视觉 学可用于提高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沉 浸感。
机器人技术
在机器人技术中,双眼视觉学可用于 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目标识别和 人机交互等功能。
双眼视觉学的发展历程
双眼视野的交叠部分提供了深度感和立体感,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距 离和位置。
视觉感知是指大脑对双眼视觉信息的处理和解释,形成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理 解。
双眼视觉与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是指人类对空间关系和空间 位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空间认知能力对于人类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的导航、操作和交流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体系。
03
跨学科整合的挑战
双眼视觉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将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整合到一起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跨学科
的合作和交流。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双眼视觉 学的研究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和应 用。例如,利用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 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模拟 人类的视觉行为,从而为研究提供更 可靠的数据支持。
双眼视差与立体视觉
双眼视差是指两只眼睛从不同 的角度观察物体,导致物体在 视网膜上形成略微不同的影像 。
大脑能够解析这些差异,并利 用它们来感知物体的深度和距 离。
立体视觉是指通过双眼视差感 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 距离,是人类重要的空间感知 能力之一。
双眼视野与视觉感知
双眼视野是指两只眼睛共同形成的视野范围,比单眼视野更广阔。

双眼视觉的检查分析与处理—双眼视异常分析概述(眼屈光检查课件)

双眼视觉的检查分析与处理—双眼视异常分析概述(眼屈光检查课件)
• 在人群中,丢失双眼视觉的三级视觉功能,出现相应代偿 反应的患者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患者的双眼视 觉异常并不是把三级视觉功能丢失,而是维持的不稳定, 有些学者将其称为视觉功能的低下亦或是非斜视性双眼视 觉异常。
2023年8月14日9时39分
• 这部分患者通常可以维持三级视觉功能,但需 要付出极大的肌张力,从而引发肌紧张,导致 视疲劳的产生;或是在某一时候,无法维持双 眼单视,导致三级功能的短暂瞬间丢失。
验光
第一眼位
检测 眼位
双眼视 分析
动态眼位
矫治
眼球运动
显性斜视 隐性斜视 注视视差
单/双眼运动 同向/异向运动 扫视/跟随运动 单眼注视能力
2023年8月14日9时39分
34//1180//22000808121:027:0PM1 AM
运动性融像
2299
屈光定量 验光
感觉性融像
眼位
调节
调节幅度 (NPA) 调节反应 相对调节 调节灵活度
当被检者表现为EXO 或者是PFV较低时,MEM 和FCC
的测定值 较之对应的正常值产生较低的正镜度

这里较低的正镜度可以解释为过度调节,以期通 过调节,带动调节性集合,补偿不足的PFV,或是 通过调节性集合来克服外斜。
不同类型的斜视对双眼单视的影响
1.对双眼单视影响较小的斜视 隐斜 间歇性斜视(间歇性外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代偿头位的非共同性斜视--垂直性斜视 5岁以后发生的斜视(对双眼单视影响的主要方式为抑制)
«眼屈光检查»
2. 对双眼单视影响明显的斜视
恒定性斜视 (1)内斜视 :包括小度数内斜视 和微内斜 大度数内斜视 ---抑制 单侧内斜视,可形成斜视性弱视; 交替性内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

眼睛视功能基本检查课件

眼睛视功能基本检查课件

06
视网膜:感光细胞,接收光线,形成视觉信号
07
视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08
玻璃体:透明,填充眼球,支撑视网膜
视觉形成过程
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和瞳孔
01
光线在晶状体聚焦,投射到视网膜上
02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收光线,产生电信号
03
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形成视觉图像
04
视觉功能检查的意义
色觉检查:使用色觉检查图,检查患者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屈光度检查:使用屈光度计,测量患者的屈光度,以确定是否需要配戴眼镜
立体视觉检查:使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
2
3
4
1
屈光度检查
2
屈光度检查方法包括验光仪检查、电脑验光仪检查和散瞳验光等。
3
验光仪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观察镜片上的图像来判断屈光度。
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及早治疗和矫正。
指导治疗和矫正:通过检查,可以指导治疗和矫正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视力下降:通过检查,可以了解眼睛的视觉功能变化,预防视力下降。
评估视觉功能:通过检查,可以评估眼睛的视觉功能,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
检查项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在不同距离下的视力情况
1
屈光度检查是测量眼睛的屈光度,以确定眼睛的屈光不正程度。
5
散瞳验光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屈光度。
4
电脑验光仪检查是通过计算机分析眼睛的屈光度,快速准确。
眼压检查
眼压计:用于测量眼内压力的设备
非接触式眼压计:通过空气脉冲测量眼压,无需接触眼睛
接触式眼压计:通过接触角膜测量眼压,需要滴入眼药水

最新(眼视光课件双眼视ppt课件

最新(眼视光课件双眼视ppt课件
▪ 显斜视的定义:眼的视轴明显偏斜,而这种 偏斜不是双眼融合机能所能克服的,患者无 双眼单视,融合机能不健全或完全丧失。
显斜视
定义:双眼注视目标时,两眼不协同,一眼眼 位偏离目标称为显斜视(strabismus)。
隐斜视病因:
▪ (1)解剖因素:正常双眼的眼眶轴稍向外 侧分开约25°,双眼必须轻度集合,抵消 解剖上的外展才能实现对远目标的双眼单 视,这一集合量值的大小是隐斜视的主要 因素。此外双眼外肌的弹性的差异,眶内 筋膜组织的异常,眼外肌的附着点异常均 是引起隐斜的原因。
▪ 3、中枢条件
(1)大脑中枢必须发育正常。
(2)两眼视野的重叠部分必须够大,使注视 目标能随时落在双眼的视野内。
同视机的使用
▪ 同视机检查内容:同时视、融合功能、立 体视
▪ 同视机画片经机臂的反光镜反射于目镜上 (目镜一般为+6.5-7.00D)光线近乎平行状 态 ,故应为视远状态的功能检查。
▪ 2、在同时视觉图片位置的基础上,放置融合知 觉检查用图片。
▪ 3、令被检者认清各眼的图片特点。 ▪ 4、令被检者自己移动镜筒,至两图片重合或无
论如何不能重合为止。根据重合与否以及重合时 同视机的刻度指示的度数判断结果。
▪ 结果判断 1、不能使两图片重合者无融合功能。 2、能使两图片重合者有融合功能,同视机刻
双眼视定义
▪ 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对 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神经兴奋沿知 觉系统传入大脑,在大脑高级中枢把来自 双眼的视觉信号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 具有立体感知印象的过程。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
▪ 视网膜对应 1、视觉方向:视网膜成分生来就具有向空 间投射的方向性。 鼻侧的视网膜成分向颞侧空间投射,颞侧 的视网膜成分向鼻侧投射,上方向下方投 射,下方向上方投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