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财政投资性支出

合集下载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

4)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资金来源
财政预算内投资 政府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 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国外获得资金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及相关概念 1、社会保障:国家或社会在其社会成员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 动机会时给予的帮助。这种帮助是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或措施实施的。
(1)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
(2)减少实施社会保障的成本;
(3)政府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运行。目前世 界上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 150 多 个 , 多 数 国 家 征 收 社 会 保 险 税 , 实 施 社会保险预算。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 (1)国有企业: 1951年政府颁布《劳动保险条例》,职工福利费进成本, 退休费列营业外支出。形式上社会保障资金来自企业,但在国家对国有企 业实行“统收统支”的大背景下,事实上是无区别地取自国有企业,并无 区别地使用于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员。
(2)பைடு நூலகம்济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的非政府投资占社 会投资总额中比重较大;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 家的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 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
(1)总量调节——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 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3)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且建设周期长,回收投资慢。
(二)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
1、基础部门属于短缺部门,它的投资需求大于本部 门的储蓄。在国民经济中居民部门属于过剩部门,在 工业内部加工工业也属于过剩部门。由于资本市场不 完善,保持政府对基础产业部门的适度投资水平,对 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继续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 规模化:
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 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继续落实 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扩大生猪
整理课件
17
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范围。继续落实奶牛良 种补贴、优质后备奶牛饲养补贴等政策,实施奶 牛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着力扶持企业建设 标准化奶站,确保奶源质量。增加畜禽标准化 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加大信贷支持 力度,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
在一般产业发展的情况下,就要加大基础 设施的投资,否则就产生“瓶颈口”影响国民 经济的发展。(图5-1)
整理课件
7
一般产 业投资
图7-1 产出模型图
产出线
KG3 KG2 KG1
O
D
C
Q3
Q2 B
Q1 A
KL 1 KL 2 KL 3
整理课件
I3
I2
I1
基础设 施投资
8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 (一)基础设施投资方式的特点 基础设施为混合物品,既可由政府投资, 也可以由私人投资。是由政府来确定的。 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外部效应(效益外溢)来确 定某一项目由谁来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 1、政府筹资 免费使用,法人团体经营管理(收费) 2、私人投资 3、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比例)4、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一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财政投资与经济发展
财政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主要动 力。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将其从社会产品 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的财政支出。
主要用于公共产品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 支出 。它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部分。
整理课件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财政投资性支出可以引导企业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企业绿色 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
财政投资性支出在应对气候变 化领域投入,有助于减缓全球
气候变暖趋势。
03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决策分析
决策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
财政投资性支出应注重经济效益,确保投资能够带来足够的回报,促 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财政投资性支出项 目进行评估,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强化信息披露
制定和完善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监管制 度,明确监管责任和监管内容,确保 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财 政投资性支出项目的相关信息,接受 社会监督。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效益往往在长期内 才能显现,短期内可能难以衡量其实 际效果。
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增加投资,财政投资性支出可以 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总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财政投资性支出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流 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
提升就业水平
财政投资性支出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 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政策制定参考
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或调整相关 政策的参考依据,以更好地发挥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作用。
05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优化建议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 2 3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完善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决策程序,确保决策过程 公开透明,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和社会公众参与。
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财政投资性支出项目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和 环境可行性研究,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政府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

政府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
政府投资性支出一般分 析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二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 社会总投资 非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 生产性 非生产性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明显的 三个特点。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I3 I2 I1
基础设施投资
欧美发达国家: Q1→C→Q2→D→Q3
日本、韩国 :Q1→A→ Q2→B→Q3
图5-1 产出模型图
#1。为达到一定的产出量基础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
要保持一定比例,且按一定比例递增,否则
KG2——KL1
C点产出仍为Q1
或者KL2——KG1 A点产出仍为Q1
2。有两种增长路径:
(1)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少取)
(2)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 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 的投入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3、4、5多予)
广义:还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2。政府涉足基础设施投资的原因
1)基础设施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 -公共物品
2)基础设施的特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投资回收慢)决定了它们很难由个别企业 的独立投资来完成
3)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中受基础设施 的“瓶颈”困扰
(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入的主要来源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业பைடு நூலகம்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障碍 2)城乡收入差距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 要求加大财政投入

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型支出,转移性支出

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型支出,转移性支出
度。 四是财政要保持对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领域的公共 投资力度。 。






2.影响财政支出形式的因素 一是用款单位的所有制性质。 二是用款单位的还款能力。 三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和衡量指标 1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 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总量水平。 它反映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支配使 用的社会资源量,是考察政府活动规模和满足公 共需要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结构是政府预算安排不同种类的支出的 构成情况。它反映了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并影响财 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主要是 对各类支出构成及其演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判断,以便改进未来的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一)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财政支出结构的长期演变趋 势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 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财政支出结构也就有着明显不同的变化。 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 ,由于市场缺陷主要体现在基础 设施和基础建设方面,财政支出中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 总额中所占比例较高 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市场失灵现象有所减小,民间 资本力量发展起来,投资能力增强 ,这时社会总投资 还会增长,但政府财政投资的比重会逐步下降,从替代 私人投资转变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一是经济建设支出是最大的支出项目长期趋势看其比重是逐步下降的三是国防支出明显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变化较大四是行政管理支出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必须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第三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在美国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中,减税的额度 为1500亿美元,所占比例超过20% 美国的7000亿美元并采取注资、减税等方式来 实现。简单地说,出钱的是政府,真正花钱的还 是企业。 2009年的8000多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中,针对个 人和家庭减税规模逾2500亿美元,是整个减税 计划的重心,未来两年将有95%的美国家庭从中 享受税收减免,而享受税收减免的企业只占很小 比例。这个计划为95%的就业者提供“劳者有其 酬”的减税福利,平均每人每年可减税400美元, 相当于每周实发工资多了13美元。
56.3
28.2
27.7
17.8
11.6
13.2
13.3
14.1
13.9
12.1
1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年份 1981 1985 预算内 28.1 16.0 国内贷款 12.7 20.1 利用外资 3.8 3.6 自筹及其他 55.4 60.3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四、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财政投资的特点 (1)不以营利为目的,注重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一般投资于大型、长期项目。
(3)主要从事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而经济效益 一般的投资。如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能源、 通讯、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
2、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投入产出比 最大化) 依据:资源稀缺性 投入产出分析 资本投入较小,产出较大的项目 (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 依据: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密集型项目) 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 经济增长越快。 (3)就业创造标准 依据:政府投资创造现实和潜在就业机会的能力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课件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课件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历史演变
01
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投资性支出在国家预算中占据
较大比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工业。
02
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财政投资性支出比重逐渐
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点投向交通、能源等领域。
03
新时代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投向更加广泛,包括扶贫、教育、医疗等领域。同时,财政投资性支出
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和透明。
02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类型
基础设施建设支
总结词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是财政投资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道路、桥梁、交 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详细描述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旨在提高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 础。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科技创新投资支
总结词
科技创新投资支出主要用于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新产 品开发等方面的支出。
详细描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投资支出旨 在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支 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 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03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影响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增长水平
财政投资性支出通常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和促进产业发展。
通货膨胀率
高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增加,以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稳定增 长。

财政学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学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具有自然 垄断性质、外部效应的基础设施由政府 提供。
2020/10/19
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SJM
16
(二)基础产业财政投资方式
1.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 政府直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并由政府弥 补全部生产成本,向公众免费提供。如市 区道路、上下水道、过街天桥等。
投资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具有 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非排他性。
2020/10/19
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SJM
32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三大” 政策性
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2020/10/19
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SJM
33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2020/10/19
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SJM
34
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作用。 2.为什么财政要向基础产业投资? 3.基础产业财政投资方式有哪些? 4.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农业投资
3
三、财政投资的特点
财政投资特点
私人部门投资特点
以宏观调控为主要目的; 以实现盈利为目的,追求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
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建设 总体上项目投资规模较小,
周期较长。
建设周期较短。
投资项目的效益一般具有 投资项目的效益主要是内 外溢性,社会效益明显。 部性的货币收益,社会效
2.基础工业—是处在“上游”的生产 部门,即它的产品是其他生产部门生产所 必需的投入品。
2020/10/19
第四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SJM
11
(二)基础产业投资与一般产业投 资关系
由于基础产业处在“上游”部门,当基 础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同时发展时, 一般要求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因此 要求基础产业适度的超前发展。

%E7%AC%AC%E4%BA%94%E7%AB%A0%20%20%E8%B4%A2%E6%94%BF%E6%8A%95%E8%B5%84%E6%80%A7%E6%94%AF%E5%87%BA%20%

%E7%AC%AC%E4%BA%94%E7%AB%A0%20%20%E8%B4%A2%E6%94%BF%E6%8A%95%E8%B5%84%E6%80%A7%E6%94%AF%E5%87%BA%20%


财政加大“三农” 财政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的措施 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 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补贴政策: ▼ 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按种植面积实行直接 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推广补贴以 补贴、 及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 及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 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 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农村基本医疗、 ▼ 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 入;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 ▼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


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 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财政投融资填补了非纯公共产品投资的空白。 ▼ 财政投融资填补了非纯公共产品投资的空白。 ▼ 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 的诱导机制。 的诱导机制。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 融资; 融资;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 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 ▼ 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 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农业基 本建设 支出 480.81 423.80 527.36 542.36 512.63
农业科 技三项 经费 10.28 9.88 12.43 15.61 19.90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四)财政投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 有不同的侧重。
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在社会基础设施等基础性项目 方面的投资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走向 成熟,私人投资逐渐替代财政投资,财政投资的规模 逐渐减小,更多地转向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 教育、科学和文化体育等事业方面。
(五)财政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4、按投资所处的产业、领域的不同,分为竞争性 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和公益性项目投资。
5、按投资形成的资产形态的不同,分为固定资产 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第一节 财政投资概述
三、财政投资的涵义 (一)概念:
又称政府投资,政府为了实现预期的社 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将一部分财政 资金转化为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三、影响政府投资的因素
(一)经济体制的差异
一般说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 府部门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小,非政府 部门所占的投资比重相对较大
(二)经济发展阶段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 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比重较高,而发达国家 的政府投资比重则相对较低。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2.中性原则
政府的投资选择,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有 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职能基础上。政 府投资不能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 障碍,不要越位。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二)政府投资领域界定的结果: 1.社会投资项目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别:
第一类,为竞争性项目投资,是指那 些经济效益较好、对市场信号反映比较 灵敏、具有竞争能力的一般性项目。它 多为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投资完 全能够回收并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加工行 业和服务行业,主要包括工业(不含能 源)、建筑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

政府财政支出分类

政府财政支出分类

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公共部门的经常性支出、财政投资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降支出和政府债务支出。

公共部门的经常性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政府公共部门的口常支出。

它主要包括科教文卫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以及工、交、商、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在这些支出中.不包括非生产性的投资部分。

这是一种消耗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问需要。

财政投资支出是指财政作为投资主体,为国家行使其职能提供所需妥的固定资产、固定设施和流动资产而进行的一种支出活动。

它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两大部分。

财政补贴支出是指国家财政根据杜会生产和生活的斋要.在一定时期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那门、地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政性补助和津贴支出。

其内容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和职工生活补贴。

财政补贴支出是国家为保持杜会政治、经济的枪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再分配。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对城乡居民因年老疾病、失业、自然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而缺乏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救济性质的鉴金而安排的支出。

它包括社会救济支出和社会保险支出两个部分。

1.(二)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类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杜会科教文卫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是指国家用于工业、农、交通、邮电及其他直接用于生产建设的支出。

国防支出是指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民兵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国家用于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为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安、句法检察和外交等支出。

社会科教文卫支出是指国家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通讯、出版、文物、体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的支出。

杜会福利支出是指国家用于给城乡人民生活困难的救济费和给自然灾害地区群众的安置费与救济费的支出。

浅谈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关键环节,有力推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工作

浅谈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关键环节,有力推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工作

浅谈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关键环节,有力推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工作摘要: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工作,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精细化财政管理、科学规范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本文简单介绍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中中五个关键环节:一是区委区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评审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二是坚持“未评审的项目不得招投标”的原则,是评审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三是财政评审工作,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是评审工作出成绩的重要环节;四是加强学习和交流,努力提高评审综合素质,是评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五是加强廉政建设,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评审队伍,是评审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财政评审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应不断调整思路,适应新形势下财政评审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理念,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新的评审方法与路子,为财政支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数据,让财政评审真正成为发挥财政职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财政评审关键环节有力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工作,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精细化财政管理、科学规范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在立足工程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结(决)算阶段动态投资控制和实施过程中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的监管工作;在不断提高项目评审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果,为财政支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量化的参考基础数据;2007年至今,累计送审概(预)算、决(结)算项目?个,送审金额?万元,评审金额?万元,审减金额?万元,审减率%。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一、区委区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评审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

2007年下半年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评审启动,截止2010年底,区政府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南岸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南岸府发〔2007〕127号)、《南岸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南岸府办法〔2008〕36号)、《南岸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南岸府办发〔2008〕3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性项目管理办法》(南岸府办法〔2010〕14号),为我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评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此可以看出,区委区府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重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政府财政投资性支出
作者:张国爱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2期
摘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基础产业仅靠自身的积累来发展,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财政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范围,突出重点。

将财政的支农支出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

关键词:财政投资;基础设施;农业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调节自身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部门投资规模,使两者加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第二,调节自身的结构,纠正非政府部门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是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和就业创造三个标准。

我国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比重的下降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下降是一致的。

今后随着治理整顿和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适度提高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是完全必要的。

由于企业的微观利益所限,企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

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部门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

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即应当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内。

一、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它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

基础设施越发达,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效率就越高,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基础设施与其它产业相比,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

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收回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型的基础设施很难有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尤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很难有效
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对基础设施实行强有力的干预政策,不过干预的程度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较大的差别。

由于经济发达的国家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基础设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因而政府的干预程度相对较弱。

而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经受基础“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经济的财力有限,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动员一部分资源,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间内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基础设施的短缺长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的瓶颈作用就更加突出。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基础产业仅靠自身的积累来发展,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基础部门属于短缺部门,他的投资需求大于本部门的储蓄,而居民部门属于资金过剩部门,工业内部加工部门一般也属于过剩部门。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市场主体的形成过程,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尚不健全,尤其是长期性资本市场有待于发育,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受到限制,这样,部门间的资本转移,资本“过剩”与“不足”的调剂就缺乏一种自动的利益均衡机制,即单靠“看不见的手”很难顺利实现。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时候,政府运用投融资机制保持对基础设施的适度投资水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很大。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他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投融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它适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运用。

对于既要体现经济效益又要体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产业部门来说,其经营的目标已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它们的产品定价受政府直接或间接调控,这些企业仅依靠一般性的商业投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发展的资金需要。

因为,商业性投融资渠道提供的资金要求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基础产业部门很难全部满足。

处于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政府,一方面,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基础部门的优先增长问题;另一方面,要从稳定的角度考虑基础产业部门的价格控制问题。

二、财政农业投资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

一方面,从农产品供应来看,它受气候条件及其他诸种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很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

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是财政的基础。

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主要农业和农村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在发展农业中,国家财力的支持是政府和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长远看,农业投入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农业部门的农户自身的积累,国家投资应发挥辅助作用。

但是,我国农村人
口众多,工业化一时还不可能容纳全部农业游离出来的劳动力,相对失业仍十分严重,人均收入仍处于低水平,农业生产即使能够形成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进行足够的投入,农业部门要获得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理论上讲,金融机构贷款也可以成为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但是贷款是要还本付息的。

在农业投资盈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大量信用资金投放于农业部门。

除非政府给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发放财政补贴,或专门成立以农业部门为贷款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否则农业部门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财政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范围,突出重点。

将财政的支农支出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从政策上讲,应当从以下幾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如确保财政的农业投入的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从预算内外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并对专项基金使用实施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贷款用于发展农业,通过财政支出引导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等。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农业正面临着新的考验,财政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入手,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支持,并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二是加大农村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三)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各级政府在计划和安排资金投入上应优先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在农业投资方向上深化改革,将农业投资的重点放在解决影响农业主体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上,进一步加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项目建设及投资力度,增加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三是深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对主要体现社会效益以及能够形成国家资产的农业项目,原则上采取国家直接无偿投资的方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示范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可采取国家投资参股、资本金投入和担保、贴息等方式,也可以在项目建成后采取资产租赁、转让和出售等方式实现国家投资的回收。

四是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支农资金及时全额到位,完善农业投资法律体系,加强国家对农业财政投资的法律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