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针对“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A. 重复讲解地图知识,强化记忆B.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发展问题C. 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应用D. 采用单一的课堂讲解,避免学生参与讨论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气候类型”这一知识点时存在理解困难,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A.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典型景观B. 直接讲解气候类型的成因,强调记忆C.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气候类型的实际表现D.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行研究气候类型的分类标准3、题干: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B. GIS的核心技术是地理编码,它将地址信息转换为地理坐标。
C. GIS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
D.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辅助进行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
4、题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A. 强化记忆,让学生熟记地理知识。
B.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C. 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D. 侧重于理论讲解,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
5、根据以下材料,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材料:某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6、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领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规划与管理B、环境保护与监测C、气象预报与气候变化D、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管理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城市热岛效应”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合适?A. 演示法B. 实验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法8、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特点”的学习活动,以下哪种活动设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A. 课堂讲解,学生听讲B. 地图拼图比赛C. 小组讨论,完成河流分布图D. 观看纪录片,了解河流特点9、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适宜?()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多媒体演示法D. 实践操作法 10、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气候类型”这一概念时存在困难,以下哪种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A. 直接讲解气候类型的分类和分布B. 通过对比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来区分C. 利用图表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D.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气候类型的地理环境11、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质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结果的是()A. 河流侵蚀地貌B. 冰川侵蚀地貌C. 海岸侵蚀地貌D. 火山喷发地貌1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下列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B. 沙尘暴频发与过度放牧有关C. 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人口密度有关D. 地震与地球板块运动有关13、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地理技能的是:A. 地图阅读与绘制B. 地理信息系统操作C. 天文观测D. 地理实验14、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合作学习法C. 情境教学法D. 主题式教学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而公转周期为365天。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下半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
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の,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の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の著作是()。
A.《論語》B.《大學》C.《學記》D.《孟子》2.教育能夠把潛在の勞動力轉化為現實の勞動力。
這體現了教育の()功能。
A.經濟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3.最早在大學裏講授教育學の學者是()。
A.梅伊曼B.赫爾巴特C.洛克D.康德4.人の身心發展有不同の階段,“心理斷乳期”一般發生在()。
A.幼兒階級B.青少年階級C.成年階級D.老年階級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隱喻了教師勞動具有()。
A.連續性B.長期性C.創造性D.示範性6.最早提出“什麼知識最有價值”這一經典課程論命題の學者是()。
A.誇美紐斯B.斯賓塞C.杜威D.博比特7.一個數學成績優秀の學生由於某種原因產生了對數學の厭惡,他在離開學校後很可能不會再主動研究數學問題了。
這種現象屬於()。
A.連帶學習B.附屬學習C.正規課程D.顯性課程8.“西鄰五子,一子樸,一子敏,一子盲,一子跛,一子僂,乃使樸者衣,敏者賈,盲者蔔,跛者紡,僂者績”這體現の教學原則是()。
A.啟發性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D.直觀性原則9.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獨立研究結合在一起,並采用靈活の時間單位代替固定劃一の上課時間,以大約20分鐘為一個課時,這種出現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の教學組織形式是()。
A.文納特卡制B.活動課時制C.道爾頓制D.特朗普制10.“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體現の德育原則是()。
A.思想性原則B.疏導性原則C.連貫性原則D.一致性原則11.“寓德育於教學之中,寓德育於活動之中,寓德育於教師榜樣之中,寓德育於學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於管理之中”這體現の德育過程是()。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真题答案

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kcnet2580/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分: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2.【答案】D.M 波消失的地方时地幔与地核的交界面8.【答案】A.流水侵蚀20.【答案】B.1/325.【答案】C.森林普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2 分,共24 分)27.答:农业区位示意图能让对农业产生影响的条件比较形象的在学生面前显现出来,能让学生比较清晰的认识到农业区位对农业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28 题16 分,29 题16 分,30 题20 分,共52 分)29.答(1)优点:通过比较,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两种中外两种放牧业的异同。
缺点:教学的过程过于程序化,缺乏教师必要的引导,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的现象。
材料准备不够全面。
(2)在比较阿根廷大牧场与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地区的放牧业的区别的时候,还可以给出的辅助材料有:阿根廷与我国新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民族分布;二者的科技投入状况;二者主要针对的市场等。
30.答(1)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谈话法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来传授地理知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有:①一问一答,方式简单;②能检查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程度;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④能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主要的步骤有:①依据教学的内容及其重点,设置问题;②提出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回答,兼顾全班各种程度的学生;③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解答;④总结学生的回答。
教师资格网络培训:/jiaoshi/wangxiao/。
2013年 湖北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学科 中学 地理 真题

2013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中学(中职)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I卷学科专业部分(共两大题,28小题,80分)三、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4个选项,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指定位置上)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
“虎林”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结合图1,回答21-22题。
图121.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2.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读图2,完成23-24题。
图223.若a、b、c分别代表农业投入要素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原始迁移农业24.若a、b、c分别代表工业投入要素中的动力、原料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可能是( ) A.航天工业 B.炼铝工业 C.制糖工业 D.服装加工业右图3,表示某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Array读图,完成下题。
25.图3所示的工业部门()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C.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D.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26.广州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望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即一小时可由广州到达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的目标,该生活圈主要依靠( ) A.绿色公交事业的发展B.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的建设C.新航空线的开辟D.珠江航运的开拓当的时间2011年9月29日10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开幕,读图4,回答27-28题。
图427.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作物的主要产区,该农作物及其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A.亚麻,地形平坦、交通便利B.水稻,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廉价C.茶叶,光热充足、土壤排水良好D.小麦,水源充足、政策支持28.下列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乙国转移的是( )A.飞机制造 B.精密仪表 C.软件开发 D.服装加工图5是某地地质剖面图。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描述:请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计一堂高中地理选修课的教学活动。
要求活动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第二题题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第四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教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五题题目描述:请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谈谈你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意义。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谈谈你对“区域地理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区域地理教学。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谈谈你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看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第十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区域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关系”为主题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并说明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设计一节高中地理课的教案,课题为“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时为1课时。
教学背景:1.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
2.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具体案例的分析。
3.本节课将通过分析某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探讨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分析具体案例。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真题答案

201 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地壳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沉积岩的矿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B.沉积岩主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C.火成岩在地壳岩石组成中分布最广D.火成岩在地壳岩石组成中比重最高2.图1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 m是纵波,n是横波B.莫霍界面位于m波消失处C.m波比n波传播速度快 D. m波消失处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3.下列四个阶段能正确表示煤的形成顺序的是①变质阶段②沉积阶段③煤化阶段④菌解阶段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4.图2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南B.地球的公转位置渐近近日点C.漠河的白昼一年中最长D.M点正值早晨6时图3为两个世界著名的三角洲。
读图回答第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图比例尺及图示实际面积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甲<乙 B.甲<乙,甲>乙C.甲>乙,甲>乙D.甲=乙,甲=乙6.若甲图比例尺扩大1倍,则新图图幅面积为原图的倍数是A.1倍B.2倍C.3倍D.4倍图4为丹霞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第7、8题。
7.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下列名山胜境属于丹霞地貌的是A.安徽黄山B.江西庐山C.云南石林 D.福建武夷山8.影响丹霞地貌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①流水侵蚀②冰川刨蚀③风力堆积④风化作用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图5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教师资格证2013地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13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
读图回答l—2题。
1.2013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B.发展高技术工业C.改善交通建设D.美化城市环境下图所示为以(38°N,O°)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4.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5—6题。
5.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于()。
A.②B.③C.④D.⑤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B.Ⅱ一③C.Ⅲ—⑤D.I—⑥读下面“洋流模式图”,回答7—9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8.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B.③C.④D.⑤9.关于洋流③流经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发达,但矿产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B.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是世界著名的水稻生产国C.咖啡、蔗糖的产量居世界首位D.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小麦出口国10.一般我们看到会眨眼的星星大部分是()。
A.行星B.恒星C.卫星D.流星读珠江三角辨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③污染浪费严重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2.珠江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01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 2.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分。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共 21题,每题2分,共42分)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
D.康德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
D.示范性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 )。
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 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 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
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 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B.活动课时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 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地壳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沉积岩的矿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 B.沉积岩主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C.火成岩在地壳岩石组成中分布最广 D.火成岩在地壳岩石组成中比重最高
2.图1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m是纵波,n是横波 B.莫霍界面位于m波消失处
C.m波比n波传播速度快 D. m波消失处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3.下列四个阶段能正确表示煤的形成顺序的是
①变质阶段②沉积阶段③煤化阶段④菌解阶段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4.图2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南
B.地球的公转位置渐近近日点
C.漠河的白昼一年中最长
D.M点正值早晨6时
图3为两个世界著名的三角洲。
读图回答第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图比例尺及图示实际面积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甲<乙 B.甲<乙,甲>乙
C.甲>乙,甲>乙
D.甲=乙,甲=乙
6.若甲图比例尺扩大1倍,则新图图幅面积为原图的倍数是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图4为丹霞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第7、8题。
7.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下列名山胜境属于丹霞地貌的是
A.安徽黄山 B.江西庐山
C.云南石林 D.福建武夷山
8.影响丹霞地貌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①流水侵蚀②冰川刨蚀
③风力堆积④风化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图5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第9 - 11题。
9.图中甲处的水井埋藏深度可能是
A. 6.5米
B. 9.5米
C. 14.5米
D. 16.5米
10.从图中可知,河水和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补给河水
B.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与河水互补 D.潜水与河水互不补给
11.图示地区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盐碱化 B.沙尘暴 C.洪涝灾害 D.石漠化
图6为两种气候类型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
图中各点标号表示月份。
读图回答第12、13题。
12.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3.与②气候类型相似的地点是
A.罗马 B.新德里 C.乌鲁木齐 D.北京
图7为海岸带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①表示的是
A.潮上带
B.潮间带 C.海岸线 D.水下岸坡
15.②区域最主要的开发利用途径是
A.港口建设
B.滩涂养殖 C.锰结核开采 D.深海石油开发
图8为2011年11月8日(立冬)我国各地“季节”状况。
读图回答第16 - 18题。
16.该日我国出现三种“季节”的原因是
①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②地形地貌差异大③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④纬度差异大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7.关于甲区域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条件是水分 B.种植业以家庭经营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主C.该区宜走农林牧综合发展之路D.该区应加大荒地开发力度
18.乙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是
A.土地承载压力大
B.生态环境容量大
C.劳动力成本下降 D.农业比重太低
1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实施了“腾笼换鸟”战略,其主要目的是
A.空间结构优化
B.城市化发展
C.产业结构升级
D.能源结构优化
20.某一国家的首都人口为510万人,第二大城市人口为170万人,则该国首都的城市首位度是
A.3 B.1/3 C.340 D.680
“胡焕庸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理解中国东西部地理特征差异有着极为
重要的指示意义。
据此回答第21、22题。
21.下列铁路干线中,均穿越“胡焕庸线”的是
A.兰新、贵昆
B.陇海、京包 C.京广、京包 D.陇海、京哈
22.下列关于“胡焕庸线”以西广大地区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地利用多处在原始粗放的阶段②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较强
③工业以矿产资源开发为特色④设施农业的比例占70%以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下列工业类型中,与图示发展过程相符的是
A.机械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24.图示过程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点是
A.原料影响趋强 B.交通影响基本没有变化
C.市场影响趋弱 D.技术因素起主导作用
25.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A.人口普查 B.交通定位导航 C.森林普查 D.确定海拔高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的评价”这一评价建议的理解(从评价内容、评价的水平层次等方面思考)。
27.绘制农业区位因素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材料一北艾尔湖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其湖水时有时无,难以捉摸,被誉为“脾气
古怪”的湖。
在雨季,湖水充盈;在旱季,滴水不存,甚至消失不见。
它的面积被
记录为0 - 9500 krri2,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时令湖。
材料二图10为澳大利亚年均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
(1)简要分析北艾尔湖“时而消失、时而出现”的原因。
(8分)
(2)据图分析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分)
29.材料:
(1)本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和不足?(12分)
(2)比较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畜牧业的差别,教师还可
以提供哪些辅助图像?(4分)
30.材料:
下面是刘老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以南水北调为例”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在概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之后,在电子白板上投影出“长江、黄河水
系图”)请大家看“长江、黄河水系图”,想一想,如果要把长江水引到黄河,给南水北调找一条通道,应该从哪里调水?理由是什么?
生甲:我认为,可以在黄河流域最需要水的地方开挖,引入长江水。
生乙:从长江水流量最大的地方引出,这样长江、黄河沿岸的地区都有水用。
生丙:在两大河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凿一条通道,因为这样可能花费较少。
师:很好,请你们几位在电子白板上画出你们各自的设计调水路线。
然后,打开课
本看“南水北调线路图”,能否发现南水北调线路与大家设计的一致?
(学生纷纷打开书本,急切寻找答案)
问题:
(1)上述材料中,该教师主要采用了什么地理教学方法?并说明该教学方法的优势
与局限。
(12分)
(2)该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步骤?(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4分)
31.阅读关于“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
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材料二湘教版教科书中关于“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的内容。
封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实际上,在陆地上空运行的气旋,受到地面起伏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封闭的等压线
并不呈现为圆形。
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常形成锋面。
也就是说,气旋常
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从平面看,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
暖空气,冷暖锋以外(在北半球为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
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在该系统的影响下,天气变化比较明显,
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
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摘自湖南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
要求:
(1)分析教材的知识组成。
(9分)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