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液体分类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化学物质。
这类化学物品通常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燃烧热值,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热能和火焰。
此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还具有易挥发、易氧化、易自燃等危险特性。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危险程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液体易燃物品:包括丙烷、乙醇、甲醛、苯等。
液体易燃物品的特点是具有低闪点和较低的自燃温度。
在常温下,这类物质可能能够蒸发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遇到点火源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气体易燃物品:包括天然气、丙烷、丁烷、氢气等。
这类物质具有较低的火点和爆炸极限浓度,一旦泄漏可能会迅速扩散并形成可燃气体云,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或爆炸。
气体易燃物品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安全措施。
3. 固体易燃物品:包括铝粉、镁粉、黄磷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自燃温度,易在空气中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固体易燃物品还可能引起粉尘爆炸,因此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储存措施。
4. 自反应物品:包括过氧化物、亚硝酸盐、亚硝胺类化合物等。
这类物质具有易自燃、不稳定和易爆的特性,可能会因热、摩擦、震动等外界因素而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或爆炸。
5. 氧化剂:包括高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氢等。
这类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热能,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混合使用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除了以上的分类,易燃易爆物质还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特性,包括挥发性、易氧化性、易爆发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易燃易爆物质在储运、处理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火灾、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
此外,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也需要遵循特殊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根据其特性和危险程度可分为液体易燃物品、气体易燃物品、固体易燃物品、自反应物品和氧化剂。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2021版)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2021版)Standard text of safety management( 安全管理规范 )单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2021版)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生产、储存物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四种。
其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级。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级。
火灾危险等级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
轻危险级指建筑高度为24m以下的办公楼、旅馆等。
中危险等级指高层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含单、多高层)、文化遗产建筑、工业建筑等。
严重危险级指印刷厂、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等。
仓库危险级指食品、烟酒、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仓储式商场的货架区等。
如何划分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石化项目中如何划分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固体的火灾危险性?一、对于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是划分火灾危险性的指标。
爆炸下限大于10%为甲类,爆炸下限不大于10%为乙类。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2008(2018年版)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如下表,类别名称甲乙炔,环氧乙烷,氢气,合成气,硫化氢,乙烯,氰化氢,丙烯,丁烯,丁二烯,顺丁烯,反丁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丙二烯,环丙烷,甲胺,环丁烷,甲醛,甲醚(二甲醚),氯甲烷,氯乙烯,异丁烷,异丁烯乙一氧化碳,氨,溴甲烷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2009,常用可燃气体、蒸气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情况如下,二、对于可燃液体根据可燃液体的闪点(闭杯法)确定其火灾危险性。
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2008(2018年版)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要求如下表,名称 类别液化烃甲A 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可燃液体B 甲A 类以外,闪点<28℃ 乙A 闪点≥28℃至≤45℃B 闪点>45℃至<60℃ 丙A 闪点≥60℃至≤120℃B闪点>120℃液化烃是指在15℃时,蒸气压大于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LPG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经压缩或冷却后为液态的C 3 、C 4及其混合物,属液化烃为甲A 类。
丙B 类液体的操作温度高于其闪点时,火灾危险性升至乙B 类;但丙B 类液体的操作温度高于其沸点时﹐火灾危险性升至乙A 。
如当重油的储存温度超过120℃时需设置氮气保护。
对闪点小于60℃且大于或等于55℃的轻柴油,当储罐操作温度小于或等于40℃时,其火灾危险性可视为丙A 类。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如下,类别名称甲A液化氯甲烷,液化顺式-2丁烯,液化乙烯,液化乙烷,液化反式-2丁烯,液化环丙烷,液化丙烯,液化丙烷,液化环丁烷,液化新戊烷,液化丁烯,液化丁烷,液化氯乙烯,液化环氧乙烷,液化丁二烯,液化异丁烷,液化异丁烯,液化石油气,液化二甲胺,液化三甲胺,液化二甲基亚硫,液化甲醚(二甲醚)B异戊二烯,异戊烷,汽油,戊烷,二硫化碳,异己烷,己烷,石油醚,异庚烷,环戊烷,环己烷,辛烷,异辛烷,苯,庚烷,石脑油,原油,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异丁醇,乙醚,乙醛,环氧丙烷,甲酸甲酯,乙胺,二乙胺,丙酮,丁醛,三乙胺,醋乙烯,甲乙酮,丙烯腈,酯酸乙酯,醋酸异丙陪,二氯乙烯,甲醇,异丙醇,乙醇,醋酸丙脂,丙醇,醋酸异丁酯,甲酸丁酯,吡啶,二氯乙烷,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甲酸戊酯,丙烯酸甲酯,甲基叔丁基醚,液态有机过氧化物,乙腈,二甲基二硫乙A丙苯,环氧氯丙烷,苯乙烯,喷气燃料,煤油,丁醇,氯苯,乙二胺,戊醇,环己酮,冰醋酸,异戊醇,异丙苯,液氨,-35号轻柴油,-50号轻柴油B 轻柴油,硅酸乙酯,氯乙醇,氯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苯丙A重柴油,苯胺,锭子油,酚,甲酚,糠醛,20号重油,苯甲醛,环己醇,甲基丙烯酸,甲酸,乙二醇丁醚,甲醛,糠醇,辛醇,单乙醇胺,丙二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B蜡油,100号重油,渣油,变压器油,润滑油,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联苯-联苯醚混合物,二氯甲烷,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液体沥青,液硫,环丁石风,矿物油,白油三、对于固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易燃和可燃液体基本分类

易燃和可燃液体基本分类前言本标准建立了易燃和可燃体的基本分类体系,目的在于对易燃和可燃体提供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
本标准费等效采用了美国全国防火协会NFPA320-1991《易燃和可燃体基本分类》。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陈建设、卢世红、李俊荣、杨洪旭、潘玉存、王来忠1 范围1.1 本标准建立了易燃和可燃液体的基本分类体系1.2 *)本标准分类体系不适用于雾化、喷射或泡沫状态下的易燃和可燃液体。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闪点但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燃烧的液体。
1.3 本标准的目地在于对易燃和可燃液体分类提供一个统一的体系。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9-1998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 6536-1997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GB/T 8017-198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ASTM D56 塔格密闭式试验器闪点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93 宾斯基一马丁密闭式试验器闪点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3278 瑟它闪蒸密闭式试验器液体闪点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 3828 瑟它闪蒸密闭式试验器液体闪点标准的测定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沸点boiling point指在压力为101kpa(14.7psia)下液体的沸点。
对得不到精确沸点的上述物质,或对不具有恒定沸点的混合物,为了按本标准分类,可根据GB/T6536进行蒸馏,10%蒸馏点作为该液体沸点。
3.2*)闪点flash point能够挥发出足够的蒸气,与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形成可引燃混合物,或按适当的试验方法和规定的仪器进行测定,在所用的容器中形成可引燃的混合物时,该液体的最低温底。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或处理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套分类和定义系统。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和危险特性等方面进行的。
目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根据物理性质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气体分为可燃气体和非可燃气体,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不易燃液体,固体分为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固体等。
2. 根据化学性质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腐蚀品、毒性品等。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标识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危害。
3. 根据毒性的分类按照危险化学品的毒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指的是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的化学品,中毒指的是有一定毒性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相对较低的化学品,低毒则相对安全。
4. 根据危险特性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可以将其分为易燃、爆炸、自燃、氧化、毒性、腐蚀等。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提醒和警示使用者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的定义是对其性质和用途进行描述和解释,以便正确识别和管理。
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品的名称化学品的名称是用来唯一标识化学品的方式,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名或化学式进行命名。
2. 化学品的成分和含量化学品的成分是指其包含的各种元素、化合物或化学物质,含量是指各组分在化学品中所占的百分比或浓度。
3. 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危险特性化学品的危险性指的是其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或财产造成的危害,包括毒性、燃爆性、腐蚀性等。
危险特性指的是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表现出的危险性质,如易燃、自燃、氧化等。
4. 化学品的用途和处理方法化学品的用途是指该化学品通常应用的领域和场景,处理方法是指使用、储存、运输和废弃化学品时应遵循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一、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按物品本身的可燃性、氧化性和是否兼有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忌水性等危险性的大小,在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盛装条件、包装的可燃程度和量的多少的基础上按天干序数将物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一)甲类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1.闪点<28℃的液体。
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如:乙炔、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如:钾、钠、锂、钙、锶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等金属的氢化物;电石、碳化铝等固体物质均属此类。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等强氧化剂均属此类。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二)乙类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如: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易燃与可燃的划分

易燃与可燃的划分艾晓欣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不同规范中易燃介质和可燃介质的定义及如何划分关键词易燃气体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可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combustible liquids1、概述在目前国内和国外现行规范中气体、液体、固体介质易燃和可燃的定义在不同规范中有时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熟知各规范的要求,以及各规范的应用领域,从而使我们的设计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在以往的项目中有这样一个情况,业主在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过程中,国家颁布实施了《公路安全保护条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在这个条例中,第十八条做出如下规定:“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为车辆补充燃料的场所、设施外,禁止在下列范围内,设立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设施:(一)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米;(二)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米;(三)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
由于新建的装置中含有可燃介质,而项目选址属于条例第十八条的第二项,这就需要对条例中的易燃易爆做出解释,从而判断该装置是否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列》。
可见,准确理解规范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对项目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目前化工领域中相关规范对易燃可燃的定义来做个介绍。
2、工艺、总图、布置相关规范在化工领域中应用最多也最为普遍的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在这两本规范中对气体类别的划分协调一致,可燃气体按爆炸下限作为分类指标,分为甲类和乙类并统称为可燃气体。
对于液体的划分,国内外有关规范中对烃类液体和醇、醚、醛、酮、酸、酯类及氨、硫、卤素化合物的称谓有两种:有的按闪点细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有的统称为“可燃液体”,《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采用后者,统称为“可燃液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易燃液体进行了定义“凡是在常温环境下,遇火源能引起闪燃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可列入甲类火灾危险性范围。
火灾类型abcdef六类

火灾类型abcdef六类火灾类型abcdef六类火灾是指火焰和热能不受控制地燃烧和扩散的事故。
根据火灾的发生原因及燃烧物质的不同,火灾可分为多种类型。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火灾类型ABCDEFG六类分类方法,即可燃固体物质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金属火灾、电气火灾和厨房火灾。
一、可燃固体物质火灾(Class A)可燃固体物质火灾是指燃烧物质是固体物质的火灾,比如木材、纸张、布料、塑料等。
可以使用水、泡沫等灭火剂进行扑灭。
在灭火时,应注意避免火势扩大和二次污染。
二、可燃液体火灾(Class B)可燃液体火灾是指燃烧物质是液体的火灾,比如汽油、煤油、酒精、涂料、清洁剂等。
应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灭火剂进行扑灭,切忌使用水进行灭火,因为水会使液体扩散,加剧火势。
三、可燃气体火灾(Class C)可燃气体火灾是指燃烧物质是气体的火灾,比如天然气、丙烷、乙炔等。
此类火灾不能使用水进行扑灭,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并且要关闭气源和电源,防止火势扩散。
四、金属火灾(Class D)金属火灾是指燃烧物质是金属的火灾,比如镁、铝、锂等。
这类火灾需要使用专用灭火剂,如盐类灭火剂和干砂等。
五、电气火灾(Class E)电气火灾是指火灾是由于电器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比如电线短路、电线老化或电器设备过载等。
在灭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此类火灾通常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
六、厨房火灾(Class F)厨房火灾是指由于热油沸溢等问题引起的火灾。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干粉或泡沫灭火,而不是水。
不要使用毛巾或毯子扑灭火焰,这可能会导致火焰蔓延。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应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扑灭,切勿盲目使用。
此外,我们也应该加强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火灾预防、灭火和逃生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中的燃烧物质分类了解不同物质的灭火方法

火灾中的燃烧物质分类了解不同物质的灭火方法火灾中的燃烧物质分类及不同物质的灭火方法在火灾的现场,了解不同燃烧物质的性质和特点,对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火灾中常见的燃烧物质进行分类,并介绍相应的灭火方法,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一、固体物质的分类及灭火方法1. 可燃固体可燃固体是最常见的火灾燃料,包括木材、纸张、棉花、布料等。
对于可燃固体的灭火,常用方法是通过断开燃料与氧气的接触,如用水淋湿,或使用灭火器喷射适当的灭火剂。
2. 金属物质金属物质在火灾中的燃烧与普通的可燃物质有所不同。
常见的金属燃料有铝、锌、镁等。
在灭火过程中,可以采用干粉灭火器喷射灭火剂进行灭火,避免使用水灭火,以免加剧燃烧反应。
3. 塑料及化学物质塑料及一些化学物质在火灾中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
灭火时应避免直接用水,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远离有毒气体的环境区域。
二、液体物质的分类及灭火方法1. 可燃液体可燃液体包括汽油、酒精、柴油等常见的液体燃料。
对于这类液体的灭火,可以采用泡沫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也可以通过施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如储藏坦克的泄压系统。
2. 具有腐蚀性和易挥发性的液体具有腐蚀性和易挥发性的液体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其灭火方法主要是采用干粉灭火器,腐蚀性液体还应选择相应的耐腐蚀材料制造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三、气体物质的分类及灭火方法1.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其灭火方法主要是通过切断气源,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2. 毒性气体毒性气体一般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在火灾中的燃烧产生的,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在灭火时应优先保证自身安全,远离毒性气体,同时通风和排除有毒气体,确保空气流通。
四、电器设备的灭火方法在灭火时碰到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起火时,切勿马上用水灭火,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应首先切断电源,断开电器设备与电源的连接,然后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可燃液体分类

可燃液体分类
可燃液体分为石油类、煤油类、液化气体类、氢化物类四大类。
石油类包括轻质汽油、中粘汽油、润滑油、柴油、汽油和柴油混合物
等比较常见的液体燃料,汽油和柴油中含有烃类物质,具有较强的可燃性。
煤油类包括煤油、石蜡煤油、洗涤煤油、灰尘煤油、饮料煤油、石油
焦油和矿物油等,这些液体大多常温下具有液态,是较多被用作可燃性液
体燃料的一类。
液化气体类包括液化石油气(LPG)、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空气等,它们都是以天然气或石油分析得到的燃料,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比较
稳定,可以在低温下液化,是不能燃烧的可燃性液体。
氢化物类包括氢氧化物、过氧化物、硝酸盐和磷酸盐等,它们都是常
见的液体,具有很强的可燃性,若受到热量激触,容易燃烧。
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质在火灾过程中的燃烧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划分的。
常见的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有以下几类:1. 可燃物:可燃物是指那些易于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产生火焰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油漆、粉末、气体等。
可燃物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固体可燃物在点燃后会产生明亮的火焰,液体可燃物一般在一定温度下蒸发形成易燃气体,气体可燃物则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可燃物火灾危险性较高,易引发火灾事故。
2.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那些燃点低于25℃的液体,如汽油、酒精、醚类溶剂等。
这类液体具有极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遇到火源或静电火花等点燃源时容易引发火灾,并且火势迅速蔓延。
3.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可燃物质蒸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体系,如石油气、天然气、甲烷等。
这类物质具有严重的爆炸危险性,遇到点燃源时会迅速燃烧并产生爆炸。
4.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反应并加速燃烧的物质,如高氯酸、高氟酸、高氧化物等。
它们能够提供氧气,使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更多的热量,并加剧火势。
氧化剂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需妥善存放和防止与可燃物接触。
5.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的物质,如氰化物、柴油、焦油等。
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烟雾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增加了应急处理的难度。
6.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能够发射离子辐射的物质,如铀、铂等。
放射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其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放射性粉尘和射线,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从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燃烧性质和危险程度,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物质进行分类和管理,严格控制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编号:SY-AQ-09056(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dangerous goods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一、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式依照《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的规定,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按物品本身的可燃性、氧化性和是不是兼有迫害性、放射性、侵蚀性、忌水性等危险性的大小,在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盛装条件、包装的可燃程度和量的多少的基础上按天干序数将物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一)甲类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点有以下6种情形:1.闪点<28℃的液体。
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如:乙炔、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致使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并引发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如:钾、钠、锂、钙、锶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等金属的氢化物;电石、碳化铝等固体物质均属此类。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和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发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等强氧化剂均属此类。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发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二)乙类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点有以下6种情形。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如: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如:氨气、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如: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等氧化剂均属此类。
甲乙丙类液体分类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液体分成甲类液体、乙类液体、丙类液体三类。
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上述甲类和乙类液体划入易燃液体类,把丙类液体划入可燃液体类。
甲、乙、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二硫化碳、氰化氢、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1-已烯、2-戊烯、1-已炔、环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丁烷、甲醇、乙醇、50度以上的白酒、正丙醇、乙醚、乙醛、丙酮、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石油醚等;乙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二乙苯、正丙苯、苯乙烯、正丁醇、福尔马林、乙酸、乙二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香水等;丙类液体(闪点≥60℃)有:正十二烷、正十四烷、二联苯、溴苯、环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苯酚、苯甲醛、正丁酸、氯乙酸、苯甲酸乙酯、硫酸二甲酯、苯胺、硝基苯、糠醇、机械油、航空润滑油、锭子油、猪油、牛油、鲸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桐油、蓖麻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亚麻仁油等。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储存物品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一)甲类: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二)乙类: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易燃和可燃液体基本分类

易燃和可燃液体基本分类前言本标准建立了易燃和可燃体的基本分类体系,目的在于对易燃和可燃体提供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
本标准费等效采用了美国全国防火协会NFPA320-1991《易燃和可燃体基本分类》。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陈建设、卢世红、李俊荣、杨洪旭、潘玉存、王来忠1 范围1.1 本标准建立了易燃和可燃液体的基本分类体系1.2 *)本标准分类体系不适用于雾化、喷射或泡沫状态下的易燃和可燃液体。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闪点但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燃烧的液体。
1.3 本标准的目地在于对易燃和可燃液体分类提供一个统一的体系。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9-1998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 6536-1997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GB/T 8017-198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ASTM D56 塔格密闭式试验器闪点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93 宾斯基一马丁密闭式试验器闪点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3278 瑟它闪蒸密闭式试验器液体闪点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 3828 瑟它闪蒸密闭式试验器液体闪点标准的测定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沸点boiling point指在压力为101kpa(14.7psia)下液体的沸点。
对得不到精确沸点的上述物质,或对不具有恒定沸点的混合物,为了按本标准分类,可根据GB/T6536进行蒸馏,10%蒸馏点作为该液体沸点。
3.2*)闪点flash point能够挥发出足够的蒸气,与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形成可引燃混合物,或按适当的试验方法和规定的仪器进行测定,在所用的容器中形成可引燃的混合物时,该液体的最低温底。
可燃气体与液体的防火管理

体时遵循安全规定。
监控与报警系统
03
安装可燃气体和液体泄漏检测设备,以及火灾报警系统,及时
发现和处理潜在危险。
泄漏与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
一旦发现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 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并 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 程序、救援措施和事故报告流程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有效地应对。
利用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快速检测 可燃气体和液体的泄漏,并采取相应的修复 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管理水平的提升
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针对可燃气体与液体事故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 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防火管理有助于维护企业正常运营, 避免因火灾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和经 营损失。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防火管理不仅包括预防措施,还包括 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 企业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应对,减少损 失。
防火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
国家法律法规
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要求企业必须遵守防 火安全标准,并采取必要 措施预防火灾事故。
01
02
03
人员伤亡
可燃气体和液体火灾可能 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尤其 是涉及有毒气体和爆炸的 情况。
财产损失
火灾会烧毁设施、设备和 企业资产,造成巨大的经 济损失。
环境破坏
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害物 质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 染和破坏。
防火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预防火灾事故
通过有效的防火管理措施,可以降低 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和企 业的安全。
危险物品管理的可燃液体储存规定2

废弃处理的方法
回收利用:对可燃液体进行回收,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 焚烧处理:将可燃液体在专业的焚烧炉中燃烧,生成无害气体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反应将可燃液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深挖掩埋:将可燃液体深挖掩埋至安全区域,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废弃处理的注意事项
合法合规:处理可燃液体废弃物必须符 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能随意
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01
可燃液体的储存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的选取
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可燃液体储存的常见问题 案例应具有警示作用,能够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案例应具有实际意义,能够为危险物品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案例应具有完整性,能够全面反映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
储存容器不规范:储存容器不符合标准,存在安全隐患 储存环境不良:储存环境潮湿、通风不良等 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操作不规范 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
防毒面具:配备 防毒面具,用于 处理可能的有毒 气体泄漏
应急处理措施的培训
培训目的:提高员工应对可燃液 体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
培训形式:理论授课、模拟演练、 案例分析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内容:讲解应急处理措施、 消防器材使用、疏散逃生等知识
培训周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 急处理措施的培训
储存设施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 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并按照 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01
可燃液体的储存管理
储存安全管理制度
储存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泄漏和挥发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并配备消防设施 储存温度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安全上限 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易燃与可燃的划分

易燃与可燃的划分易燃与可燃的划分艾晓欣摘要本⽂主要介绍不同规范中易燃介质和可燃介质的定义及如何划分关键词易燃⽓体可燃⽓体易燃液体可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combustible liquids1、概述在⽬前国内和国外现⾏规范中⽓体、液体、固体介质易燃和可燃的定义在不同规范中有时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要求设计⼈员熟知各规范的要求,以及各规范的应⽤领域,从⽽使我们的设计能够满⾜规范要求。
在以往的项⽬中有这样⼀个情况,业主在进⾏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过程中,国家颁布实施了《公路安全保护条列》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在这个条例中,第⼗⼋条做出如下规定:“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的为车辆补充燃料的场所、设施外,禁⽌在下列范围内,设⽴⽣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设施:(⼀)公路⽤地外缘起向外100⽶;(⼆)公路渡⼝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三)公路隧道上⽅和洞⼝外100⽶”。
由于新建的装置中含有可燃介质,⽽项⽬选址属于条例第⼗⼋条的第⼆项,这就需要对条例中的易燃易爆做出解释,从⽽判断该装置是否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列》。
可见,准确理解规范的定义和应⽤范围对项⽬的实施起着⾄关重要的作⽤,下⾯我就⽬前化⼯领域中相关规范对易燃可燃的定义来做个介绍。
2、⼯艺、总图、布置相关规范在化⼯领域中应⽤最多也最为普遍的是《⽯油化⼯企业设计防⽕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16-2006。
在这两本规范中对⽓体类别的划分协调⼀致,可燃⽓体按爆炸下限作为分类指标,分为甲类和⼄类并统称为可燃⽓体。
对于液体的划分,国内外有关规范中对烃类液体和醇、醚、醛、酮、酸、酯类及氨、硫、卤素化合物的称谓有两种:有的按闪点细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有的统称为“可燃液体”,《⽯油化⼯企业设计防⽕规范》采⽤后者,统称为“可燃液体”。
《建筑设计防⽕规范》对易燃液体进⾏了定义“凡是在常温环境下,遇⽕源能引起闪燃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可列⼊甲类⽕灾危险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