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课-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错因:__如__焰_色__试__验__属__于__物__理__变__化__。______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错因:__原__子__核__内__部__的__变__化__属__于__核__变__化__。_____ (3)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错因:__如__N_a_H__C_O_3_和__N__aH__S_O_4_反__应__只__生__成__N__a2_S_O__4一__种__新__盐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5)混合物和纯净物 ①纯净物:由 12 __同__种__物__质____组成。
②混合物:由 13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的__物__质_____组成。
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14 __有___固定的熔、沸点 15 _无___固定的熔、沸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转换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01 _颜__色__、02状__态___、03 _气__味__、光泽、密度、04 _熔__点__、
05 _沸__点__、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 06 _还__原__性__、酸碱性、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角度二 物质的分类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 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指向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以“物质及其变化”为例

指向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以“物质及其变化”为例

指向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以“物质及其变化”为例摘要:以“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教学为例,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索内容结构化的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个重要视角——物质的类别和元素价态,预测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

利用性质和规律,结合生产实际设计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案。

实现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单元核心概念和观念的关联复习,基于新课标,为新教材提供单元复习教学新方案。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单元复习主题式教学物质及其变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平衡思想;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这 5 个方面立足高中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强调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单元复习教学是整合知识、提升能力、诊断并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知识梳理、题型归纳等方法较多,将单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进行整合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很少。

本文以“物质及其变化”全章复习为例,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索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教学单元分析“物质及其变化”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因此,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研究是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

本单元内容由“物质及其变化”由“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组成。

“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能使学生形成基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素养。

河北省行唐县高二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复习课 苏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高二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复习课 苏教版

解析
除去 I-可用沉淀法也可用氧化法,但本题只

能用氧化法,但所选氧化剂只能是氧化 I 而不能氧 化 Fe2+、Cl-。由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 剂的氧化性顺序为:KMnO4>Cl2>FeCl3>I2,所 以 KMnO4 可氧化 Fe2 、I ,而 Fe3 只能氧化 I , 所以仅除 I-加入 FeCl3 最合适,另外加入 FeCl3 也 不会引入新杂质。
镁元素化合价升高数是 2,化合价升高总数是 2×2 =4; 镁原子失电子数是 2,失电子总数是 2×2=4。 (2)氧化剂是 O2,还原剂是 Mg。要注意将“(1)”中 的探究结论应用于这里。 (3)已知 K2Cr2O7 中 Cr 元素被还原,那么被氧化的 是谁呢?Na2SO3 中含有+4 价 S, 元素的化合价最 S 高为+6 价,那就应该是 Na2SO3 中的+4 价 S 被氧 化为+6 价 S。 通过正确地解答问题“(1)”和“(2)” 可知, 2Cr2O7( K )得电子的总数与 Na2SO3( )失电 ) 子的总数相等, 再将其迁移应用便知, 2Cr2O7( K 相等。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有关概念。 对于
A 选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应是电子转移,而化合价 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B 选项,氧化剂在反 应中得电子;C 选项,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D 选项正确。
2.下列物质中不能作还原剂的是 A.CO
答案 (1)-2 2 4 4 (2)abcd
(3)+3 价
解析
(1)由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
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由反应① 氧化性:Cl2>H2SO4,还原性:SO2>HCl。由反应 ②氧化性 KMnO4>Cl2,还原性:HCl>MnCl2。综 合比较可知两反应的氧化剂分别为 KMnO4、Cl2, 则氧化性 KMnO4>Cl2; 还原剂分别为: 2、 SO HCl, 则还原性 SO2>HCl。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为 H2SO4,还原产物为 HCl, 由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可知其质量比为 98∶36.5×2=98∶73。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1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4.水污染情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集体备课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集体备课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大单元集体备课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学科。

作为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章内容分三个部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都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重要的理论工具,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入门性知识,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内容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3.从化学基本观念体系分析,本章内容作为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涉及对学生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和分类观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从本章内容结构框架图可以看出,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的是统领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物质和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要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第一节内容主要是对物质进行分类,从已有经验体会“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从物质分类的实践中领悟“分类”方法的实质是分类标准的确定—→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拓展“化学物质分类”的应用,体会“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拓展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的知识,认识胶体的性质”。

第二第三节内容主要是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主要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多少、是否有离子参加和是否有电子转移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后两种分类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再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章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在知识的呈现和方法的学习中都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九年级化学复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复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教案:九年级化学复习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物质的性质的分类和变化的种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关系;2.物质的性质的分类;3.物质的变化的种类。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关系;2.帮助学生记住物质的性质的分类;3.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的种类。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和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例如: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你们有没有见过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能说说是怎么变化的吗?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解释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组成和性质的改变,可以是物理变化,也可以是化学变化。

2.教师介绍物质的性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和气体,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思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铁与氧气发生反应后,变成了什么物质?这个变化属于什么类型的变化?2.学生分组讨论,并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分析和思考结果。

Step 4:实验展示(15分钟)1.教师利用一些小实验向学生展示物质的变化。

例如:将硫粉放入玻璃试管中,用喷灯加热,然后与氧气反应,最后观察得到的物质变化。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

Step 5:知识总结(10分钟)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认识。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的分类和变化的种类。

Step 6:课堂练习(15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问题。

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习题(全国通用)

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习题(全国通用)

(3)三种常见分散系对照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 高分子或多分 巨大数目的分子
离子
子集合体
集合体
外观 稳定性
均一、透明 _稳___定__
均一 较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性质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___能___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2.胶 体 (1).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__1_~___1_0_0__n_。m (2).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 ①操作图示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名称
含义
元素
单质和 化合物
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 ⁠
然界中存在 游离态 和 化合态 两种形式


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和 ①纯净物:由同种 单质 或 化合物 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链接高考
链接高考
1. [2022·湖南卷] 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
变化的是
( D)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链接高考
2.(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真情境、真问题、真解决、真研究,在 问题中建立思维模型、在任务中运用思维模型
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对系
以日常生活生产中同学们熟知事物为真实情景 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研究为基本线索
建立认知模型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
系 的




酒精分子 水
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分类:
浑浊,静置沉淀 浑浊,静置分层 澄清 透明 均一 稳定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归纳总结的能力
【倾听 思考】分 散系的分类方法。
1m
10-1m
10-2m 10-3m
10-4m
10-5m
10-6m
10-7m
10-8m
10-9m
1cm 1mm
1um 100nm
的标准对分类的结果的
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思维能力。
分组汇报展示。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类比溶液的 定义,思考 分散系的定 义
分散系根据 什么分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
根据物质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某类物质的性质,以及不同类 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制备新物质。
认识
物质的分类
认识
物质的性质
制备
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新物质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制备
三,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讲

考点一
考点二
核心素养
考点三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4)CaCO3、AgCl难溶于水,所以是弱电解质。 错因:_C_a_C_O__3_、_A__g_C_l_溶__于__水__的__部__分__完__全__电__离__,__属__于__强__电__解__质_ 。
(5)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错因:_导__电__性__与__离__子__浓__度__及__离__子__所__带__电__荷__数__有__关__。_________
的化合物是盐。
考点一
考点二
核心素养
考点三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 01 _=_=_=_表示。如 H2SO4、NaOH、(NH4)2SO4 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02 _H_2_S_O_4_=_=_=_2_H__+_+__S_O_24_-、03 _N_a_O_H__=_=_=_N__a_+_+__O_H__-、 04 _(_N_H__4_)2_S_O_4_=_=_=_2_N__H_+4_+__S__O_24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核心素养
考点三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A 项,NaHCO3 完全电离生成 Na+和 HCO-3 ;C 项,HA 为 弱酸,部分电离;D 项,CaCO3 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
考点一
考点二
核心素养
考点三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解析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NO3:____H_N__O_3_=_=_=_H__+_+__N_O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CO3:___H_2_C_O_3____H__+_+__H_C__O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H2O:_N__H_3_·__H_2_O_____N_H_+ 4__+__O_H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Cl:___N__a_C_l_=_=_=_N_a_+__+__C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SO3:__N_a_H_S_O__3=__=_=_N_a_+_+__H__S_O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H3COOH:__C_H_3_C_O__O_H_____C_H__3C__O_O__-_+__H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高考题型专项突破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高考题型专项突破含解析
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
专项作业
答案
5.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四·烧酒》中记载:“……惟以糯米 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糯米、粳米、大麦等谷物中均含有淀粉 B.古法酿酒工艺中有多种酶参与催化反应 C.酒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D.该过程中涉及蒸馏操作
表面的油性物质
B.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的干雾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利用了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
C.工业生产中常把原料粉碎成小颗粒.增大氮肥、磷肥、钾肥使用量,不会改变生态平衡且能提高农
作物产量
专项作业
答案
8.(2022·山东烟台、德州高三一模)北京冬奥会彰显了我国的科技 实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题思路分析] 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专项作业
答案
解题思路分析
例2 (2021·广东高考)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 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解题思路分析] 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
A.丝绸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高温烫熨 B.“抽丝编绢”涉及化学变化 C.蚕丝和棉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用灼烧法无法鉴别 D.蚕丝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
专项作业
答案
10.(2021·天津高考)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 )

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学号:联系方式:人教版必修1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和体系分析 1.位置分析本单元处于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的第二章,是高中化学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起始章。

本单元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开始,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在复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课程其他章节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结构分析本单元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分类观始终贯穿于单元始终。

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单元内容结构如图所示:三、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化学课程目标由国家控制,以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是实施该门课程管理、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化学教学目标由任课教师编制,是教师在调研了化学教学系统各要素之后对教学的预设。

化学课程目标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

编制化学教学目标时最具挑战性的是化学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该任务的教学强度。

从教育的层级转化来讲,先有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然后才有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的教学目标。

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的观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化学教学目标是在调研了课程目标、化学教材、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者的实际之后,对化学教学所作的一种终极预设。

故本单元课程目标转化为三维教学目标过程如下:(一)先研读课程标准,其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之“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个知识点的要求为: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1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1

复习课(一)●从容说课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科学规律。

例如,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着重研究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应用。

通过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复习分析实验事实形成电离、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用离子反应的规律探究溶液中CO-23、Cl-、SO-2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其应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技能。

2.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探究溶液中Ag+、CO-23、Cl-、SO-2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提高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在复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

2.通过探究与活动,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探究胶体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探究胶体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应用●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

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美国)师:同学们从爱因斯坦的励志名言中,明白了什么?[板书]复习课(一)一、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师:1.完成下列表格,然后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回答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投影]生:下面是一位学生的分类图(用实物投影仪投出学生分类的情况)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4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4讲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2)逆向配平法 适用于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和分解反应中的氧 化还原反应。先确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 量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其他物质。如:
由于S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而且升降总数要相等,所以K2S的 化学计量数为2,K2SO3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确定S的化学计量数为 3,最后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其他物质。
(5)_5___Mn2++___2_ClO- 3 +_4___H2O===__5__MnO2↓+__1__Cl2↑+ __8_H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缺项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1)方法 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由 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并进行配平。 (2)补项原则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角度一 单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的应用
1.某强氧化剂 XO(OH)+ 2 被 Na2SO3 还原。如果还原 2.4×10-3 mol XO(OH)+ 2 ,需用 30 mL 0.2 mol·L-1 的 Na2SO3 溶液,那么 X 元素被还原 后的价态是( )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01 _3_ H2S+ 02 _2_HNO3=== 03 _3_S↓+ 04 _2_NO↑+ 05 _4_H2O (2) 06 _2_MnO4-+ 071_6_H++ 081_0_Cl-=== 09 _2_Mn2++ 10 _5_Cl2↑+ 11 _8_H2O (3) 12 _1_Cl2+ 13 _2_KOH=== 14 _1_KCl+ 15 _1_KClO+ 16 _1_H2O

【高一】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物质及其变化第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材分析一、本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1、主要内容(1)认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能够根据物质的共同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展开分类,并根据分类标准掌控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特点。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4)以与否存有离子出席反应为标准对化学反应展开分类,介绍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则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5)以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右图:分类方法的应用2、内容结构本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大量繁琐的事物展开合理的分类就是一种科学、便利的工作方法,它在自学和研究化学当中存有不容替代的促进作用。

本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在高中化学的第二选曲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并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水解还原成反应等科学知识的自学既于初中又低于初中,既有助于初、高中科学知识的贯通,又有助于学生能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展开化学自学,立意更高些。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在初中虽然也涉及到,但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看看,本牵涉至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分割,可以将化学反应分成化合反应、水解反应、转让反应和为丛藓科扭口藓水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自学过,这里主要就是通过备考并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与否存有离子出席――离子反应;(3)反应中与否存有电子迁移――水解还原成反应。

基于内容结构化的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以“物质及其变化”为例

基于内容结构化的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以“物质及其变化”为例

基于内容结构化的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以“物质及其变化”
为例
曾开家
【期刊名称】《化学教与学》
【年(卷),期】2022()3
【摘要】以“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教学为例,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索内容结构化的教学。

以“观铜之美”“说铜之态”“炼铜之法”“用铜之性”为教学主线,创设真实情境,提供思考材料,设置系列问题,实现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单元核心概念和观念的关联复习,基于新课标,为新教材提供单元复习教学新方案。

【总页数】5页(P65-68)
【作者】曾开家
【作者单位】重庆南开(融侨)中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1
【相关文献】
1.基于化学学科认识方式的试题研究与复习教学\r——以初中化学\"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为例
2.单元结构化复习的主题建构与路径探索
——以"认识人民币"单元为例3.运用地理学科大概念结构化整合课程内容的单元式教学设计--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4.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式教学研究--以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复习课为例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三化学主题串联式复习教学初探--以“硫酸铜为主题的复习”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第六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第七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认识及应用
……
说明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板书】(1)树状分类法:按照同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学生活动】对于物质根据组成,按照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列举实例?
【教师总结投影】
【归纳整理】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单一分类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对同一事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如交叉分类法。
7.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途径。
8.能举例额说明与化学有关的职业,简单分析这些职业与化学的关系。
重点、难点与关键
1.应用分类法建立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模型。
2.电解质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联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复习旧知识--创设情景--探索旧知识--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单元目标
1.能根据物质类别列举Ca、C等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2.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
3.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
4.能利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
5.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6.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师归纳整理】胶体根据分散剂不同,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液溶胶、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稳定性如下:
【学生活动】思考如何区分溶液和液溶胶?
【实验探究】用激光笔照射制备好的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铜溶液
【板书】(3)丁达尔效应
【教师归纳整理】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其实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树林,理解分散系及其相关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有没有离子反应?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下!
实际应用
物质的分类----学会科学方法。 离子反应-----认识反应实质,学会物质的鉴别

利用离子反应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在生活中涉及到离子
反应的是工厂污水问题。通过利用离子反应得出新物质, 从而达到净化污水,变废为宝。


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燃烧、酿酒、食物的
腐败、食物的消化、呼吸、金属 的冶炼、石油化工、日用化工、 植物的光合作用、电池等。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实际问题

家里有食盐、面碱(碳酸钠),都是白 色粉末, 你能用厨房中的物质将其鉴别 吗?

铁铜还原性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铁的还原性比铜的强?
与盐酸 置换

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应用
电子对偏向 还原反应

升失还
降得氧
学生设计的分类图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黄媛媛”的分类图
氧化还原反应 化 合
非氧化还原反应
分 解
置换
复分解
思考与联系

探究结果
一定存在的是:
Cl- 、 CO32-。 NO3-
可能存在的是: K+、 Na+、
不存在的是:
Cu2+、 SO42-
我们还需要学习去解决这些
一些学生想深入研究的问题
1、电解质饮料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如何改变胶体的介稳性? 3、学完本章后,我们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化学是如何改变人 们的事,还有其它的反应类型吗?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课
物质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化合物



氧化物
分散系的种类及胶体的性质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 子直径 外观
能否透过 滤纸 稳定性
<1nm
均一透明 能 稳定
1~100nm
基本均一透 明 能 较稳定
>100nm
不均一不透明 不能 不稳定
化学反应分类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溶液中进行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有沉淀
有气体
有水
O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实质:电子转移



凡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
得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 电子对偏离 氧化反应


失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反应物生成物类别:置换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反应中的离子: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 化合价升降 如:Zn+H2SO4=ZnSO4+H2

离子反应
电解质-----电离------离子------酸碱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意义
不仅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实质, 还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4、河流入海处,为什么易形成三角洲?
5、豆浆里放入盐卤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
6、氯化铁和硫酸铝溶于水形成胶体,它们为什么具有净水 作用? 7、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氯化铁溶液止血,为
作业
各小组同学: 不会的问题请想办法解决,或研究, 或问老师,然后就大家找出的本章易错 和不会的问题每人出一份试卷,共10道 小题,5道选择题,其余为填空、实验或 计算,准备进行交叉测试。出题人要写 出班级姓名并附评分标准。 十六开 星期五上交。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 反应,是不是离子反应? 如:Zn+H2SO4=ZnSO4+H2

Zn+2H++SO42-==Zn2++SO42-+H2
Zn+2H+==Zn2++H2
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拓展性思考
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化合反应、分解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 经 询 问 老 师 知 道 可 能 含 有 K+、CO32—、Cl-、 SO42-、Cu2+、Na+、NO3- 中的一种或多种,为 了确定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各 小组通过探究实验活动也来确定该粉末中一定 含有的离子,有没有不能确定的离子?我们现 在已有的知识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药品:稀盐酸、硝酸银、硫酸钡。 仪器:点滴板 探究步骤:将粉末溶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