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知识点梳理(学生检测-教师备课)新选.
文言文《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赤壁赋》知识点归纳《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以下是对这篇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全能型大家。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
2、古今异义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3、一词多义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向远处看)歌:歌窈窕之章(唱);歌曰(歌词)如:纵一苇之所如(往);如怨如慕(像)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4、词类活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正襟危坐(正:使动用法,使……端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5、重点实词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
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倚歌而和之(倚:循,依。
和:同声相应,唱和)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方其破荆州(方:当)下江陵(下:攻占)酾酒临江(酾酒:斟酒)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哀吾生之须臾(须臾:片刻,一会儿)知不可乎骤得(骤得:屡次得到)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赤壁赋所有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所有知识点归纳
1.背景知识:赤壁大战发生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国时代。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南方,玄德刘备和荆州刺史孙权联合抵抗。
赤壁战役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在孙刘联军的英勇抵抗下,曹操遭到重创并溃退。
2.赤壁之战描写:诗中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战场景象,包括曹军的强大舰队和孙刘联军的各种抵抗手段。
诗中通过对火烧连营、铁锁连环等战术的描述,展现了孙刘联军智勇双全的形象。
5.修辞技巧:赤壁赋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象征、借代等,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人物的英勇事迹和传奇成就。
6.典故引用:赤壁赋中引用诸多典故,如“滔滔江水”、“二虎竞食”、“乱臣贼子”的典故用以象征曹操的野心和孙刘联军的骨气。
这些典故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
通过对《赤壁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文学作品。
它不仅反映了曹操与孙刘等英雄人物之间的战斗,更多地传递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与热爱。
它以生动的描写和动人的抒情,向读者展示了信仰、勇气和团结的力量,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自由、正义和和平的追求。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举酒属.客同“嘱”,劝人饮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山川相缪.同“缭”,盘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二、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
三、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四、一词多义纵一苇之所如.去,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且夫天地之间发语词苏子愀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弃托遗.响于悲风遗留,剩下举酒.属客酒杯酾酒.临江酒扣弦而歌.之歌唱歌.曰:桂棹兮兰桨歌辞倚歌.而和之歌的曲调白露横.江弥漫横.槊赋诗横执纵一苇之所如.到,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好像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下面下.江陵攻下东.望武昌向东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山川相.缪交接举匏樽以相.属互相五、词类活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使……漂浮动词作使动词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作使动词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动词作使动词正.襟危坐使……正形容词作使动词乌鹊南.飞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向西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向东名词作状语下.江陵攻下名词作动词方其破.荆州使……破动词作使动词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名词作动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朋友名词作意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形容词作动词横.槊赋诗横执,名词作动词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介词结构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相与枕藉乎舟中3、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予怀兮渺渺4、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之万顷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之客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之生羡长江之无穷无穷之长江5、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为何而今安在哉在安而又何羡乎羡何6、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七、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篇文言文,也是诗人曹操与诸葛亮的著名对联作品。
以下是《赤壁赋》文言文的知识点梳理:
1. 文言文的叙事技巧:《赤壁赋》采用了纪实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写历史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感受,并以此呈现其诗意。
2. 修辞手法的应用:《赤壁赋》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描写自然景物:《赤壁赋》以赤壁山水环境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具有浓厚的江南山水意境。
4. 展现人物形象:《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胆略、智谋和情感,塑造出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曹操、周瑜等。
5. 展示社会风貌:《赤壁赋》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疾苦,通过描写江南渔民的生活和抗击外敌的壮烈事迹,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的情感。
6. 思想情感的表达:《赤壁赋》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赤壁赋》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的文言文,通过对历史事件、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丰富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它既是一篇叙事文学作品,又是一篇颇具诗意的抒情散文。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赤壁赋》知识点整理《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本文所反映的更多是作者在贬官不得志时那种想要超脱凡尘的思想。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 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创作背景与历史事件:
1.赤壁之战:主要发生在公元208年的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占领荆州,但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联军击败,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场战役。
二、题材与主旨:
1.描述赤壁大战:《赤壁赋》以赤壁大战为背景,描绘了壮阔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英勇表现。
3.自然美的赞美:以描写赤壁风景为主线,赞美了大自然的辽阔和壮丽美景。
三、艺术手法与形象描写:
1.借古喻今:通过描写昔日的战争场面,来映射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战乱,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忧虑和希冀。
3.形象描写:通过刻画刘备、孙权、周瑜以及许多其他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品德和才华,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志存高远的英雄形象。
四、辞章结构与文学价值:
1.辞章结构:《赤壁赋》共分为七个部分,以描写赤壁大战、美景和友谊为主线,通过不同场景的展现,形成一幅生动而壮丽的图画。
2.文学价值:《赤壁赋》以其优美的文辞、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而脍炙人口。
它表达了对战乱的痛惜和对友谊、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赤壁赋》的知识点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展现出对战争的痛惜、对友谊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充分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情感世界。
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和感受到深刻的思考。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作品,由东晋文学家曹操所写。
赤壁赋以纪念曹操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较量为背景,通过描绘当时的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展示了曹操和刘备两个对立的势力之间的斗争。
这篇赋文章章密集,文字翔实,被广大读者喜爱和推崇。
下面将对赤壁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1.赤壁赋的背景赤壁赋描绘了东汉末年刘备和曹操两位儒将在赤壁一战的情景。
当时,曹操拥有庞大的军队,意指一统华北的野心,而刘备则率领着仅有数万的军队,但却得到了孙权的支持。
赤壁之战是曹操破坏三国格局的关键战役。
2.文学形式和技巧赤壁赋是一篇描写性较强的诗文,通过瑰丽而错综复杂的描写,展现了战场上火光冲天的景象、江水波澜壮阔的气势以及士兵们的英勇和刘备的智谋。
赤壁赋在描写上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却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3.形象描写赤壁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描写。
比如“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描写刘备妻子孙尚香和诸葛亮夫人黄承儿的形象,用铜雀这一具象词形象地描绘了二人的美貌。
又如“四顾而山嵯峨,云霞绕空蔼”,这句描写则展示了赤壁的壮丽景色。
4.语言技巧赤壁赋中运用了许多抒情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和反复等。
比如“云汉穿沧海,青天共长云”,这句运用夸张手法,通过“云汉穿沧海”的描述来指代刘备与孙权联合对抗曹操的英勇情怀。
再如“击缀璅,以启之”,这句通过“击缀璅”来形容刘备的军队用水来破解曹操的火攻,用拟人手法表现出刘备善用智谋的形象。
5.描写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赤壁赋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
赋文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而在文中,刘备和孙权的联合击败曹操,展现出了和平时刻下的团结和力量。
6.赤壁赋的影响力赤壁赋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它开创了后世文人描写战争场面的先河,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
赤壁赋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反思和警示,引发了不少文人士子在文学中呼吁和平、抨击战争。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第一篇:《赤壁赋》知识点梳理《赤壁赋》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赋”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四)一词多义 1.望:七月之望 2.歌:扣舷而歌 3.如:纵一苇之所如 4.然:其声呜呜然 5.长:抱明月而长终 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而卒莫消长也何为其然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歌曰倚歌而和之望美人兮天一方2.凌万顷之茫然3、徘徊于斗牛之间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9、下江陵10、渺沧海之一粟11、歌窈窕之章12、哀吾生之须臾13、不知东方之既白4.杯盘狼籍 5.举匏尊以相属耳得之而为声 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 9.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10、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11、固固一世之雄也(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三、成语 1.沧海一粟: 2.正襟危坐: 3.遗世独立: 4.不绝如缕:四、其他重点字词七月既望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五、重点句子翻译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翻译: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翻译: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翻译: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翻译:七、积累四字短语并明确其意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叶扁舟、沧海一粟、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东方既白课堂练习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 愀然chǒu 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渺渺兮予怀倚歌而和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方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杯盘狼藉:6、逝者如斯:7、旌旗蔽空:8、舳舻相接: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篇章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其作者是东晋末年文学家苏轼,他借这篇赋来哀悼当时纷争不断的社会局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思考与悲愤之情。
赤壁赋以描写赤壁之战为主线,贯穿了苏轼对历史人物、自然景物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文将对赤壁赋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
1. 赤壁之战:赤壁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东吴与曹魏两军在长江边上的激战。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力的反抗外族侵略的战役,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题材。
苏轼在赋中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2. 诗人的自鉴与哀叹:苏轼以自己身临其境的方式,深入描写了赤壁之战的惨烈与悲壮。
他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他对战争的自责与哀叹,他在赋中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无奈与对人性的思考。
3.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赤壁赋中,苏轼塑造了一系列的历史人物形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瑜与诸葛亮。
周瑜被赋予英雄般的形象,他的智勇与果断决策为赤壁之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诸葛亮则以智慧与深谋远虑而著称,他的计策使得敌军不战而溃。
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写,苏轼展现了他对英雄气概的崇拜与对智慧的赞美。
4. 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寓意:苏轼在赤壁赋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十分细腻,而每一处景物都具有一定的寓意。
比如,他描写了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景象,寓意着希望与美好。
而对于波澜壮阔的江水,他则寄托了自己对生命与人生命运的思考。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苏轼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慨,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共鸣。
5. 史诗性与艺术手法:赤壁赋具有浓郁的史诗气息,大量采用了夸张与雄壮的手法。
苏轼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对偶、拟人等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他还使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
赤壁赋以其优美的文辞、深刻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具有文学审美的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对历史的理解与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交接 互相
四、词类活用
苏子与客泛. 舟游于赤壁之下 使……漂浮 动词作使动词
舞. 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 动词作使动词
泣. 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
动词作使动词
正. 襟危坐 使……正 形容词作使动词
乌鹊南. 飞
向南 名词作状语
西. 望夏口
向西 名词作状语
东. 望武昌
向东 名词作状语
下. 江陵
攻下 名词作动词
-1-
羡长江之无穷 无穷之长江
5、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为何
而今安在哉
在安
而又何羡乎
羡何
6、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一词多义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 冯虚御风
去,往 像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且夫天地之间
那 发语词
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的样子 这样
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 托遗. 响于悲风
遗弃 遗留,剩下
方其破. 荆州
使……破 动词作使动词
顺流而东. 也 向东挺进 名词作动词
侣. 鱼虾而友. 麋鹿 以……为伴侣 以……朋友 名词作意动词
-3-
不知东方之既白. 横. 槊赋诗
发白 形容词作动词 横执,名词作动词
-4-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举酒属. 客
同“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 同“凭”,乘
山川相缪.
同“缭”,盘绕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介词结构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相与枕藉乎舟中 3、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 予怀兮渺渺 4、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之万顷 客有吹洞箫者 有吹洞箫之客 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之生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学生检测-教师备课)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学生检测)一、识记字音:壬戌()举酒属( )客窈窕( ) 冯虚( ) 扣舷()桂棹( ) 倚歌而和( )之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幽壑( )之潜蛟嫠妇( ) 山川相缪( ) 愀然( )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 横槊( ) 麋鹿( ) 扁舟( ) 枕藉()匏( ) 尊以相属( ) 寄蜉蝣( )于天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洗盏更酌()二、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缪3、举匏尊以相属4、举酒属客三、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2、白露横江3、凌万顷之茫然4、望美人兮天一方四、一词多义夫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且夫天地之间然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托遗响于悲风酒举酒属客酾酒临江横白露横江横槊赋诗东东望武昌顺流也东也望七月既望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如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倚歌而和之。
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五、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下江陵3、顺流也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5、泣孤舟之嫠妇6、正襟危坐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不知东方之既白11、哀吾生之须臾1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3、方其破荆州14、横槊赋诗六、虚词: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2、倚歌而和之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4、侣鱼虾而友麋鹿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2、凌万顷之茫然3、哀吾生之须臾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5、苟非吾之所有6、耳得之而为声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8、吾与子之所共食9、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3徘徊于斗牛之间4于是饮酒乐甚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渔樵于江渚之上7寄蜉蝣于天地8托遗响于悲风乎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托遗响于悲风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郁乎苍苍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而又何羡乎8、相与枕藉乎舟中七、相关成语:1、余音袅袅:2、不绝如缕:3、正襟危坐:4、沧海一粟: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6、杯盘狼藉:八、文言文句式: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固一世之雄也5、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一、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①古义:白茫茫的水汽;①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①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
①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4.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①今义:美貌的人。
)5.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
①今义:欺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①今义:儿子)二、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6、扣舷而歌之(扣,通叩,敲打)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2.名词作状语(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3.名词的意动用法(1)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二)动词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三)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正襟危坐(正,使……正,整理)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四、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句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二)定语后置句1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2.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三)宾语前置句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四)主谓倒装句1.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五)判断句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2.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六)被动句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七)省略句(八)固定格式五、一词多义18个常见虚词在本文出现的频率:而19、何2、乎9、乃0、其6、且1、若、所4、为2、焉1、也8、以3、因0、于10、与7、则2、者13、之33。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文,描绘了曹操大军在赤壁之战中的壮丽场面,以及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英勇事迹。
以下是《赤壁赋》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背景介绍1.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2.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二、文章内容1. 文章主题:《赤壁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的战斗场面,以及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英勇事迹。
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段介绍赤壁之战的背景,中段描绘战斗场面,尾段抒发作者的情感。
三、描绘手法1. 写景:文章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如“千岩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 人物塑造:文章通过描绘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英雄气概。
四、名句集锦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2.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描绘了周瑜英勇的形象。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诸葛亮临危受命,英勇救国的品质。
五、历史意义1. 文学价值:《赤壁赋》是北宋赋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传承:赤壁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记忆。
六、影响与传承1. 文化传承:《赤壁赋》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旅游资源: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赤壁市,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七、延伸阅读1. 三国演义:《赤壁赋》的故事背景与《三国演义》紧密相连,可以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更多关于赤壁之战的信息。
2. 其他苏轼作品:了解苏轼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篇骈文。
下面是赤壁赋的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1.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曹操
率领大军攻打东吴,但被东吴联军在赤壁击败。
曹操战败后,大军溃败,损失惨重。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就是这场战役。
2. 赤壁赋的结构:赤壁赋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主要描写战争
前的景色和曹操的豪情壮志;中篇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和曹操的失败;下篇则是对战争胜利后的景象和东吴名士的风采等进行描写。
3. 赤壁赋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赤壁赋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线,通
过描绘江水、山岳、风景等,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气势。
同时,也通过战争的描写,展现出英雄壮志和忠诚精神。
4. 赤壁赋的语言特点:赤壁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文章的语言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5. 赤壁赋的影响:赤壁赋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后
世文人墨客推崇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文化等领域。
总之,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战争场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的英雄壮志,展示了曹操战败和东吴胜利后的景象。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2、写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心情郁闷。
但他在游赤壁时,触景生情,借赤壁之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表现了他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围绕)2、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2)如纵一苇之所如(往)如诉如泣(好像)(3)属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4)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吗)(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3、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5)正襟危坐(形容词作动词,整理)(6)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4、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三、重点句子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译文: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惊。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参考
《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参考《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参考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一、知识点梳理1、文体知识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赋的特点: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赤壁赋》即是一篇文赋。
2、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课文解读《赤壁赋》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综合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旌旗()酾酒()横槊()渔樵()江渚()麋鹿()匏尊()蜉蝣(,)粟()须臾()愀然()枕藉()洗盏()更酌()肴核()杯盘狼籍()(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杯盘狼籍(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3、徘徊于斗牛之间4、纵一苇之所如5、凌万顷之茫然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桂棹兮兰桨8、击空明兮溯流光9、倚歌而和之10、其声呜呜然1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2、苏子愀然13、正襟危坐14、山川相缪15、方其破荆州16、下江陵17、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8、固一世之雄也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举匏樽以相属21、哀吾生之须臾22、知不可乎骤得24、盈虚者如彼,23、托遗响于悲风25、而卒莫消长也26、相与枕藉乎舟中(四)词类活用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侣鱼虾而友麋鹿(五)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处的译法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今安在哉?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六日)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使使如秦受地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吲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举酒属zhǔ客(劝)(属余作文以记之)()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虚:凌空、凭空)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正襟危坐(端正)(危楼高百尺)方其破荆州(操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方,当)固一世之雄也(本来)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哀吾生之须臾(片刻)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到底)(卒相与欢,为吻颈之交)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连……都……)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同享用,也作“适”)五、重点句子翻译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学生检测、教师备课)一、识记字音:壬戌()举酒属( )客窈窕( ) 冯虚( ) 扣舷()桂棹( ) 倚歌而和( )之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幽壑( )之潜蛟嫠妇( ) 山川相缪( ) 愀然( )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 横槊( ) 麋鹿( ) 扁舟( ) 枕藉()匏( ) 尊以相属( ) 寄蜉蝣( )于天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洗盏更酌()二、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缪3、举匏尊以相属4、举酒属客三、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2、白露横江3、凌万顷之茫然4、望美人兮天一方四、一词多义夫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且夫天地之间然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托遗响于悲风酒举酒属客酾酒临江横白露横江横槊赋诗东东望武昌顺流也东也望七月既望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如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倚歌而和之。
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五、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下江陵3、顺流也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5、泣孤舟之嫠妇6、正襟危坐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不知东方之既白11、哀吾生之须臾1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3、方其破荆州14、横槊赋诗六、虚词: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2、倚歌而和之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4、侣鱼虾而友麋鹿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2、凌万顷之茫然3、哀吾生之须臾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5、苟非吾之所有6、耳得之而为声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8、吾与子之所共食9、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3徘徊于斗牛之间4于是饮酒乐甚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渔樵于江渚之上7寄蜉蝣于天地8托遗响于悲风乎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托遗响于悲风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郁乎苍苍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而又何羡乎8、相与枕藉乎舟中七、相关成语:1、余音袅袅:2、不绝如缕:3、正襟危坐:4、沧海一粟: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6、杯盘狼藉:八、文言文句式: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固一世之雄也5、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相与枕藉乎舟中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凌万顷之茫然。
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8、而又何羡乎!9、客有吹洞箫者10、相与枕藉乎舟中11、何为其然也?12、寄蜉蝣于天地13、托遗响于悲风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十、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赤壁赋》知识点整理(教师备课)一、识记字音:壬戌(xū)举酒属(zhǔ)客窈窕(yǎo tiǎo) 冯虚(píng)扣舷(xián)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之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lǚ)幽壑(hè)之潜蛟嫠妇(lí) 山川相缪(liáo)愀然(qiǎo) 舳舻千里(zhúlú) 旌旗蔽空(jing)酾酒临江(shī)横槊(shuò) 麋鹿(mí) 扁舟(piān) 枕藉(jiè)匏(páo) 尊以相属(zhǔ) 寄蜉蝣于天地(fúyóu)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zàng) 洗盏更酌(zhuó)二、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píng冯,同“凭”乘;冯虚,凭空,凌空。
)2、山川相缪(liáo,通“缭”,连接,盘绕环绕)3、举匏尊以相属(通“尊”,酒杯通“嘱”,劝人饮酒)4、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三、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星宿名,今,西班牙著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凌万顷之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比喻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漂亮的女子四、一词多义夫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且夫天地之间发语词然苏子愀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弃托遗响于悲风遗留,剩下酒举酒属客酒杯酾酒临江酒横白露横江弥漫横槊赋诗横执东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顺流也东也(向东行进,名词作动词)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攻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泣如诉(动词,像)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动词,唱)倚歌而和之。
(名词,曲调)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歌曰:“桂棹兮兰桨(动词,唱)五、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作动词,攻下)3、顺流也东也(向东行进,名词作动词)4、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作动词,整理,使…正)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打渔,砍柴,名词做动词)9、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发白,发亮;既白,天已经亮了)11、哀吾生之须臾(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哀叹)1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动词作使动词使……漂浮)13、方其破荆州(动词作使动词使……破)14、横槊赋诗(名词作动词横执)六、虚词: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9、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助词,的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乎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被2、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对于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5、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7、而又何羡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8、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七、相关成语:1、余音袅袅:形容尾声婉转悠长。
2、不绝如缕:形容事情十分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拘谨恭敬的样子。
4、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或数量极少。
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不尽用不完;显然非常丰富。
6、杯盘狼藉:形容餐后桌子上乱七八糟。
八、文言文句式:判断句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乎否定判断)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乎否定判断)4、固一世之雄也(固……也,表判断)5、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则……也,表判断)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省略主语“其声”)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8、而又何羡乎!(羡何,宾语前置)9、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客,定语后置,“者”为标志)相与枕藉乎舟中(乎舟中相与枕藉,介词结构后置)何为其然也?(为何,宾语前置)寄蜉蝣于天地(于天地寄蜉蝣,介词结构后置)托遗响于悲风(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为被动标志)十、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谥文忠。
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很高造诣,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为豪放词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诗: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题材丰富,各体兼擅,大大开拓了宋诗新的境界,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准。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齐名,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教战守策》、《留侯论》记叙《石钟山记》、《喜雨亭记》、《方山子传》《筼筜谷偃竹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文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